背景 返回

書籍
作品

四念處觀行體驗

作者:釋生如更新時間:2024年10月16日

第一章  四念處觀行理論

 一、如何觀行四念處

觀就是觀察、觀照、發現、發覺,事情是怎樣的,就應該立刻知道是怎樣的,不用意識去加工。也就是說發生了什麽事就觀察什麽事,比如觀呼吸,要盡量觀察到有關呼吸的所有狀況,其他的都不要管,不要去分析,不要去理解,不要去推理,不要去想象,不要去猜測,不要去整理,不要去歸納,不要去概括,不要讓意識忙忙碌碌的,只靜靜的、安安心心的觀察就好了,如實觀察就行,不要多事。

觀察以後的事情,自然會有意根去面對,去考究,去思量,意識不能代替意根覺悟諸法,所以讓意識保持清淨,如實觀察就好,大事由意根自己親自拿主意,無明需要意根親自去破除,真理需要意根親自去發現。如果在觀察呼吸時,呼吸的現象觀察不到,說明禪定力不足,心還是很粗,需要加強覺照力,集中注意力,降伏散亂心,要一點點的深細觀、全面觀,按照四念處經原文去觀,就會提高觀察力。

二、如何觀呼吸(一)

什麽是觀行?觀行就是觀察、省察、審議、思量,比如眼前有一朵花,觀察花的整體形態、侷部形態,觀察花的姿態、品種、色彩、花瓣、韻味、新鮮與否等等,這就是觀行。觀行四念處也是如此觀,四念處是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第一觀是觀身不淨,先觀呼吸,按照佛經裡所講的内容一步一步觀行,就能觀察到呼吸時色身的種種狀況。

比如觀察正在吸氣,吸氣的時候氣是從哪兒入進來的,觀察一下就發現氣是從鼻孔入進來的,中間經過了鼻腔,進入到肺裡,再順著任脈進入丹田裡,這是氣入的一個過程,觀察這個吸氣過程中色身上出現的種種現象以及覺受,吸氣是長還是短,氣息是冷還是熱;然後觀察呼氣時色身的種種狀況,要知道氣是從哪裡往外出去的,都經過了哪些地方,有什麽感覺,出到哪裡去了,氣息是長還是短,是冷還是熱。在整個呼吸過程中,觀察呼吸是深還是淺,是順暢還是不順暢,氣息到達哪裡了,呼吸是長是短,這些現象都要知道,這個過程就叫作觀行。

在觀行的過程中定力會增長,因爲所有精力集中在呼吸上,沒有襍念,容易得定,内心裡有一個知,知所觀法,知呼吸,對於所觀的法都要有知,這樣心不會散亂。在觀行的過程中,由無明的知漸漸會過渡到有明的知,明知就是智慧,由於有定有清明的慧,觀行到一定程度,因緣時節到了,就知道呼吸是無常生滅的法,是空的苦的法,是無我的法,智慧就生出來了,這樣容易斷我見,但知道不等於是証得。

四念處經不僅是修定的經,也是修慧的經,四念處經是教導止觀同時運行、定慧等持的經,定中帶著一個知,知到一定程度,從無明的知過渡到了有明的知,知道你所觀的一切法都是無常生滅變異空苦無我的,這樣解脫慧就生出來了,心裡有觀也有知。由無明的不知到有明的知,都有一個過程,其中不需要太多的思惟分析,只要有一個明明了了的知,不是用很多的意識心,去思惟考量比較推理歸納總結概括,這些都不需要,只要保持一個現量的知,只要保持知,到一定程度智慧就會出現。思考問題:爲什麽保持一個現量的知,就能生出智慧,從而就能斷我見証果?

三、如何觀呼吸(二)

觀呼吸時應該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呼吸上,不要管身體會怎麽樣,將來會不會出陽神等等。道家的陽神跟我們沒什麽關係,太多的東西不需要了解,我們了解氣脈對色身的影響就可以了,知道這個理論就可以了,不要管陽神,我們不是修陽神,而是爲了修心,是爲了証果斷我見,身體方面會出現的情況稍微了解一下就可以了,太深太多修身知識的跟我們修心沒關係,不要把精力用在不必要的地方。

我們修學四念處,現在以觀呼吸爲主。除了呼吸之外,其他的色身的方面盡量少關注,注意力只在呼吸上,觀呼吸到一定程度,定力增強了,會發現色身的空、虛妄、無常以及無我等等客觀之理,如果太多關注色身,就會把注意力分散了,影響觀呼吸。

觀的時候盡量客觀,冷靜的去觀,不要加入主觀意識,這個色身的狀態是什麽,知道就好,不要加入過多的思想和引導等這些觀念。初期你可以調息,過後就不要再調息了,要隨息,這樣你的心自然就會跳出五隂身之外,回頭來觀五隂身和呼吸,站在制高點上回頭來觀色身的狀態。這樣一方面容易入定,另一方面是容易生起智慧,會發現很多真相。原來不知道的真理,現在就知道了,慢慢就會覺得色身是那麽的無常,那麽的不真實,那麽的虛幻,慢慢就會升起無我的智慧。

四、如何調理身心快速進入觀呼吸狀態 (一)

坐好後合掌三稱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唸誦的時候要慢一些,同時觀想佛光照耀自己的全身,念完之後心靜下來接著調整呼吸,有些人坐下後心比較靜,那麽這時候就不用調呼吸,可以直接進入打坐禪定狀態。

如果一開始心比較散亂,觀不了呼吸,需要先念佛或者念咒,念佛時也是用呼吸念佛的方法念佛,這樣念佛其實也是調呼吸,慢慢的把氣體通道給打通了,氣息就能夠下到丹田。氣息一下到丹田,意念也會跟著到丹田,或者說意念到丹田,氣息也隨之到丹田,這時候丹田處會覺得發暖發熱,妄念少就容易得定,當身體安靜下來時,心也就安靜下來了。

需要注意念佛的時候速度要放緩,慢慢的念,越慢氣息就調整的越好,心念也越集中不散亂,這樣下一步觀行才會有效果。當深呼吸念阿彌陀佛的時候,因爲念的速度非常慢,精力非常集中,就能很快出現禪定,這時候就不容易有妄念,因爲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念佛號和聽佛號上,這樣就有助於減少妄念和止滅其他的妄念,只有佛號這個念,念到後面定禪定出現了就念不出聲音了,這時候就身心靜止了。靜止時就把這個心念轉移到觀呼吸上來,繼續觀行自己的呼吸狀態,這樣的方法有助於觀行。

還有一個調理身心的方法就是做深呼吸,深呼吸的時間長短要根據個人身體的具體情況而定,如果身體狀態比較好,一次兩次呼吸,或者三五次深呼吸就可以得定,有些人可能要做十次。進入狀態後就開始觀呼吸,前面呼吸已經調好了,這時候氣血運行正常,心念能夠集中就開始入觀。具體觀行方法要依照佛經裡講的觀行方法和次第,一點點來深入觀行,譬如現觀色身會毁壞不能長久,意識覺知心不是我,思量作主的意根不是我等等,這時候打坐就不至於昏沉了,因爲有一個很深的所緣境,心能夠專注思考,就不容易昏沉。

五、如何調整身心快速進入觀行狀態(二)

打坐觀行時,爲了能夠盡快把心清靜下來,就要先調好呼吸,讓氣血順暢運行,身調好了心才能靜下來,心念才能集中,這時候再觀行頭腦就會清晰明了。如果觀行還是不能清晰明了,就要先念佛或者念咒來調整身心,念時語速一定要慢,慢慢的念,念的越慢,氣息調整的越好,心念越集中不散亂。如果能夠同時觀想佛,觀想佛光照耀著全身,就會獲得加持力,心能很快靜下來,就可以直接進入觀行狀態。所以靜坐觀行之前調心念調呼吸是很關鍵的一步。

調整好身體,氣血運行的好,心才能靜下來,觀行才會有效果。心靜不下來的時候,可以做幾次深呼吸來調整,也可以用呼吸念佛方法調整,用呼吸方法念佛其實也是調呼吸,慢慢的會把身體前邊的任脈打通,讓氣息達到丹田,氣入丹田心念就會集中了,其他妄念就會消失。意念到丹田裡以後,呼吸自然就會順暢,丹田就會發暖,全身舒適容易得定,身體安靜下來,心也就安靜下來了。

調呼吸做深呼吸的次數和呼吸長短,要根據個人身體情況,身體素質好的妄念少的一次至五次深呼吸就可以了,最多做十次深呼吸就可以了,多了會累,效果反而不好。心靜下來以後再觀呼吸,觀身不靜,按照觀行的次序一點點觀。 如果前面的法沒有觀行純熟,就不要觀後面的法,前面的觀行基礎牢固了再觀行後面的。

用呼吸念佛方法調整身體的時候,要注意都是呼氣的時候念佛,吸氣時念不了,要用後膛音出聲念,音流的震動能夠把五臟六腑堵塞的地方震動開,氣流能直下丹田,把前面任脈打通,身體就調好了。因爲念佛的時候非常慢,不容易有妄念,又能調整呼吸,最容易得定,因爲慢,注意力就會全部集中在念佛號和聽佛號上,心容易沉靜下來,有助於減少和止滅妄念。禪定出現時就念不出聲音來了,這時就靜止,心念清淨就能清晰的觀呼吸。

這樣調整好身心氣血通了的時候,再打坐就不至於昏沉了,昏沉主要是氣血不通導致的。再有一個很深的所緣境,心能夠專注,就不容易昏沉。氣血不通營養供應不上大腦的消耗,就容易昏沉,昏沉的原因,就是身體氣血沒有調好,調好了就不會出現昏沉現象,這樣就進入正常的觀行狀態了。

六、如何練習從靜到動的觀呼吸

在打坐觀行的功夫純熟以後,要練習在日常活動的時候心能保持靜止,並且還能繼續觀呼吸。打坐坐的很清淨,觀行很專注的時候,試著慢慢的下座在地面經行,走路散步或快或慢,觀察這個時候自己的心念,是否還能緣於呼吸上,是否能不隨周圍的塵境轉動心念。如果心念能不被轉走,說明觀呼吸的定力很好,然後就可以練習在任何時候任何場景都能專注的觀呼吸。如果在活動中還能觀呼吸,制心於呼吸處而不移轉,說明這個定力非常好,比在打坐時的定力還要強,這樣觀呼吸的功夫就相當深了,行走坐臥的功夫能夠連成一片。

七、以靜定爲基礎修動中定

動靜結合的定比單純靜中定更容易出生智慧,因爲能促使智慧出生的緣多一些,在外境的緣上容易頓悟,況且大多數人爲生活奔波,不能長期處於靜坐中,修好活動當中的定就顯得非常重要了。行住坐臥心都能處於定中,這樣的定比較穩固,身口意行都能清淨,受益比較多。在靜坐觀行功夫純熟以後,要練習在身行活動中保持定力,觀行更爲專注。

在靜坐中觀行很專注的時候,要試著慢慢的下坐,在地面上經行、走路、散步、或快或慢,這時候再反觀自己的心念還能不能緣在呼吸上,不被周圍的塵境所轉。但如果沒有靜中定作爲起修的基礎,身口意活動中很難有禪定,如果在活動中心念也能不被塵境轉走,說明定力增強了。活動當中的定力是非常重要的,起用的時候比較多,悟道的機會多。如果活動時心不散亂能保持觀行的定力,說明觀呼吸的功夫就相當成熟了,行走坐臥的功夫連成一片了。

八、一念相續與一念不生兩種止的區別

止,就是停止、止息、止住的意思,也就是定、定住不動的意思。是誰止誰定?是身止身定,從而讓六七識止和定,主要是讓六七識止六七識定。身行止息下來的時候,身識和意識慢慢就會止息下來,但不是滅,因爲這時候還有感知,只是感知的很輕微。六識不動了以後,第七識就沒法再動了,因爲六識不跟隨第七識的攀緣,第七識沒辦法再繼續緣法,也就不得不止下來了。但第七識因爲其特殊的地位作用,祂必須緣法緣身,只是緣的法少,動得比較輕微而已。

如果是意識緣於一念不動,心裡還是有一念,這就屬於定中觀的範圍了,如果意識有觀,第七識意根必緣意識所觀的法,時間長了意根也就觀了,意根一旦專注的觀,就走上正途了,早晚會見事實真相,這種狀態叫作一念相續,就是觀行的狀態。

而一念不生,是意識沒有念,也沒有觀了,完全止息下來不動,但第七識意根不能完全止息不動,一定有念,就在於祂念什麽和念的是否專一,如果能專一地念一個法,並且還有疑情,就是處於參究狀態。這可以作爲深層次的參禪方法,但是比較難修,一般人都把握不好,不如在意識有念的狀態容易觀行。但是越難修的方法,功夫越得力,越容易上道和証道,一旦証道,其智慧証量會很高。

九、修四念處觀呼吸是否會落到頑空裡?

四念處觀行的結果是斷我見,証得聲聞解脫果,最後斷除煩惱得解脫。每個人既然都有煩惱都有我見,就都是凡夫,那就需要斷我見了,而斷我見可以從四念處觀的觀呼吸開始。凡夫心中都是有我、有一切心、有一切煩惱的,所以才需要修行無我斷煩惱。修行應該從基礎一點點起修,從觀呼吸開始起修,由淺入深,才能証得無我,才能心空煩惱盡。                            

對於凡夫來說,不管什麽樣的空,只要能空一點點,就相當不錯了,盡量去空吧,去捨吧,不怕頑空和斷滅空,因爲凡夫根本做不到頑空和斷滅空,所以盡量空,越空越好。把從前的所有知解全部忘掉,把心掏空,變成嬰兒,一點點的重新開始學起。從前學的知解都是葛藤,橫空隔在心中,上不上下不下的,堵得難受,現在都空掉,讓心裡干干淨淨的,再重新填上清淨法。從前所學消化不了的,有些會變成病,如果能空掉,病就好了,空不掉就繼續病著,或者自己想辦法下手治病,別人只能提供建議,治病的只能是自己。

理論接觸的越多,越難消化,都堵在心中,以至於葯變成了病。如果消化吸收能力不好,就要把一些比較深的理論清理掉,多實練操作一些容易消化吸收的法義,消化不了的理論再好,也應該暫時放一邊,從基礎的法義開始起修,不要好高騖遠。

十、如何讓妄念消失

一切的念頭、思想、觀念,都來自於無明,而無明沒有來處,沒有去處,是虛幻之法。既然妄念、思想觀念來自於沒有出處的無明,那就不用當真,看破它看透它,不跟隨妄想起落,如如不動,慢慢這些無明念頭自己就消失了,心就清淨安寧了,再來觀所緣,朗然明了,無明轉薄。人類的思想觀念來來去去,想留也留不住,總是要變幻不停,固定不了,看破它,不理它,不隨之動,心自清涼。

觀呼吸也是如此,客觀的看著呼吸觀察呼吸,不動情緒,不主動的加入觀念,不與理論對號入座,只是愣愣呆呆的看著,站在侷外觀察著,會不會慢慢就能看破色身這點事?再慢慢看破五隂這點事?就是這點事,沒大事,因爲執,感覺事大而已。

十一、觀行的過程就是定慧齊修的過程

什麽是觀?觀就是對法的觀察、伺察,然後作出一個正確的判斷,得出一個如理的結論。這個完整的觀行過程,要從意識開始起觀,逐漸深入,心念專一,禪定出現,到此只是一個初步的觀,還比較膚淺和粗糙。如果有結論出來,也只是意識的粗糙的結論,不夠細致,内心還有疑沒有解決,這是意根的疑,就是說這個結論意根還不明了不清晰不明白。

再進一步觀,心念越來越專一,禪定越來越深,意識所起的作用就越來越小,意根的思量作用越來越大,到最後意根智慧足以能作出判斷的時候,就會得出一個如實如理的結論,這才是真正的斷疑証法了,這是意識與意根配合共同觀行的結果。

觀行四念處,首先修習觀身不淨,觀身需要先從呼吸觀起,具體如何觀,佛經裡都有講,只要老老實實按照那個觀行步驟一步一步紥紥實實地修行,就能如實觀察到呼吸和身根的狀況。比如現在正在吸氣,知道吸氣的時候氣是從哪裡入進來的,經過的路線,期間的感受,心裡要清楚地知氣體是通過鼻孔入進來的,然後經過鼻腔進入到肺裡,再進入丹田裡,吸氣大概就是這樣一個過程,心越靜,細節越清楚,感覺越清晰。

呼氣的時候要觀察氣是從哪裡出去的,從哪裡運行到哪裡了,氣息是長是短,是冷是熱,身體的覺受是什麽,都要清楚的觀察。心念清明的時候就會知道呼吸是深是淺,是長是短,氣息運行到哪裡了,哪個地方堵了不通,氣息是如何呼出去的。這就是觀,是以意識爲主的初步階段。

在觀的過程當中心念專一就有定,因爲所有精力都集中在觀呼吸上,不再去關注思慮其他的問題,心中沒有襍念,心就定下來了。得定以後,也要保持一個觀,内心保持對呼吸的知,對於目前所觀的法,内心都要知。如果不能清楚的了知,就說明心散亂了,或者是昏沉了,知就代表了清明的智慧了知,有了這個知,慢慢就能生出色身無我的智慧。

清晰了知呼吸的同時就有定,内心很清明就有慧,定慧等持,空的智慧就會逐漸生起。觀到一定程度,就能認識到呼吸是生滅無常的,身體是生滅無常的,空的智慧就生出來了。這是意根的智慧,意識的智慧早就知道呼吸和身體是生滅無常的,在學法的時候就知道了,但那個知不起決定作用,觀到最後意根的知才能起決定作用,是真智慧。只要内心保持著知,日久功深,生出了智慧,就能見到法的實相,這個知由無明的知,就變成了有明的知。

十二、觀身不淨

地球上所有的衆生一輩子所産生出來的廢物和廢水,最後都到哪裡去了?根據物質守恒定律或者是質量守恒定律,這些廢物廢水也有來處,是從哪裡來的?如果後世再托生到地球上,所受用的一切物質都是從哪裡來的?受用完成後就都變成廢物廢水垃圾了,這些垃圾又到哪裡去了?

有不少人都有潔癖,非常愛干淨,可是平日裡所飲用的水是從哪裡來的?都是什麽水?平日裡所吃的食物是從哪裡來的?都有什麽成分?吃完剩下的廚餘垃圾最後到哪裡去了?每個國家都有污水處理廠,廢物回收站,工廠處理過後的水和垃圾回收再利用,都干什麽用了?比如說把一盆污水倒入地裡,這些水是怎麽從地裡消失的?消失到哪裡了?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只能被蒸發掉一部分,另一部分還留在地球上,被人類循環利用了,甚至喝到肚子裡了。蒸發的那部分,下雨的時候,又回到地球上,就會再次被利用。總之,這些四大物質還是以各種形式被人類再次使用,進入色身當中。

所以觀身不淨是很容易觀察出來的,身内身外都不淨,盡管不少人都有潔癖,可是沒有一個人的身内外是干淨的。衆生都貪愛自身和其他類有情衆生的色身,甚至還吃衆生肉,真的沒有什麽道理,肉身太肮脏了。今世自己産生多少垃圾,後世如果再回到地球上就要再受用這些垃圾,甚至讓子孫也一起受用。衆生都熱愛生命,很喜歡色身和六塵,可是這些都是非常污穢不可意的,有什麽可貪愛的呢?或者是喜歡某種心,心也是染污的,充滿了煩惱,有什麽可執著的呢?

十三、如何觀行才能心空?

觀行四念處、觀身念處、觀呼吸,已經有一段時間了,自己對於自身中的呼吸現象有什麽發現和體會?從侷部的呼吸到全身的呼吸,從呼吸的細微處到整個過程的觀察,都觀察出什麽了嗎?是否非常明顯的感知到了呼吸的生住異滅無常?對於整個身體狀況,是否有生住異滅的感覺?對色身的認知是否覺得空一些了?

要想有更真實的體會,在觀察過程中,盡量不要帶意識的思惟分析,要客觀的感知,親身體會,把學得的理論知識都忘掉,要純粹的個人感知。觀行時,要高著眼,整體把握,再把整體濃縮成一個點來觀。不要與感受融合在一起,不要只注重受覺,要身心分離地感知,把心從身體裡跳出來,從感受裡跳出來,從呼吸裡跳出來。把心與身能完全的分離開來才能發現客觀真理和事實,頫視、頫瞰、鳥瞰,就像觀看與自己無關的客體一樣,這樣就能客觀的看待身體,看待呼吸,看待身體上出現的的一切現象,這樣就能容易發現色身生住異滅的現象,心就容易空了。

十四、如何培養修道的良好習慣

花費一定的時間和精力,去培養一些修道的好習慣是非常值得的,就像爲了批量生産,要花費時間精力和成本制造模具一樣,這個時候是費心血和時間的,而一旦模具打造好了,以後再生産産品就節省極多的時間和成本,所謂事半功倍,至少是節省四倍到無數倍的時間和成本,這是非常值得的。在培養修道習慣的階段是很辛苦的,成成敗敗,進進退退,不容易堅持下去,這時候就需要旁邊有人督促,能結伴互相督促就好辦一些。需要培養的好習慣都有哪些,這就要每個人根據自身情況而有意的加以選擇,從而改變不合乎法理和修行的世俗習氣,養成修道人的良好習慣。

觀呼吸是觀行的最初入手處,是培養正確的覺觀和正知正念比較好的一個方法,能培養出細致入微的覺察力和反觀力,能有效的對治世俗不良習氣。檢查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心念有什麽變化,對待人事物理的態度是否有所轉變,心念是否清淨一些了,對色聲香味觸法的執取是否減輕了,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是否能隨緣一些了,是否不太挑剔了,人際關係是否改善一些有親和力了,心性是否善良一些了,心境是否平和一些了,動用不好心思的時候是否少一些了,人是否變得厚道一些了。

如果檢查之後發現自己確實有了上述種種改變,那就說明修行對路了,四念處觀行是行之有效的。要不斷從方方面面檢查自己的心行,及時作以總結,知善知惡,保持和穩固良好的成果,改善不良習氣,培養好的習慣,這樣善根福德越積越厚,戒定慧越來越有所增進。

十五、昏沉定與清明定的區別

昏沉定是打坐時處於一種似睡非睡似醒非醒的狀態,昏昏沉沉朦朦朧朧的,心不清明,沒有所緣境,沒有覺照力、覺觀力、覺知力,好像一種休息養心狀態,身體感覺比較舒服,但沒有觀行智慧。如果心中沒有所緣境,就無念無想了,或者是昏沉了,沒有思考力,也沒有觀行力。處於這種定中貪圖覺受,禪定進步非常慢,心境可能好一些,但對於智慧的生起沒有什麽作用,不屬於正定。昏沉定不是正定,沒有足夠的定力去生起觀行智慧,也就沒有智慧力,沒有智慧力就不能破除心中的無明煩惱。

而清明定是打坐時内心清醒清明,心有所緣境,對所緣境有覺照力、覺觀力、覺察力,定慧等持,屬於正定,可以有足夠的定力,能對境界生起智慧觀照,從而破除無明。清明定是正定,定中心有智慧的力量,能生出智慧火花,降伏煩惱,斷除煩惱,沖破一念無明。

在昏沉定中如果心能提起正念,就能轉換成清明定,清明定如果時間長了,心如果疲乏了也會轉換成昏沉定。要想保持心的清明,一是身體要調順,氣血通暢,精神飽滿,心中能保持正念不失。身心相倚,身體氣血運行得通暢,心就輕松愉悅,容易入定,而心力集中在丹田,丹田發暖,就會把氣血發送到全身,氣血通了,心就容易定住。

思惟觀行的時候進入昏沉定,觀行就停頓了,如果按照四念處經修習,心中始終有一個所緣境,丟掉了再撿回來,昏沉了就能清醒,心中始終清明,禪定和智慧提升都很快。心有禪定時,觀行法義是清晰明了的,沒有禪定時就模模糊糊不甚明了。禪定能引生阿含解脫和般若唯識的觀行智慧,就是這個原理,有的人歪曲說証果明心不需要禪定,即使是找東西時都需要禪定,沒有定就想不起來東西放在哪裡了,何況生死大事,怎麽能用一顆亂糟糟的心去解決和處理?

十六、什麽叫作正念入息,正念出息,正念而住?

對於目前所觀修的法,能夠專注、一心,沒有襍念,就是正念。正念也就是當前應該保持的一個念,與當前所觀境一致的念,也是現量的念。比如在觀行入息的時候,全部注意力都在入息上,從開始氣息從鼻孔入進來,到氣息運行到丹田爲止,整個過程都是專注一心一意的觀,只是客觀單純的觀,沒有思惟分析推理想象等等意識的活動,只是單純的知,其他的法都不在意,都不用心,也不觀身體的覺受如何,心念不在覺受上,只在入息上。出息時也是這樣,出入息時都是這樣。修其它任何法都是這樣,這才是正,才是正確如理的用功方法。專一其心,定慧等持,不偏不倚,才能入道。

十七、正知而住的結果是什麽?

每天每時每刻都保持一個知,有定有慧,正知而住,這是四念處經裡佛陀教導的觀行方法。保持一個知,這是意識自証分,知所觀法,不斷的觀察連續的知,就是把意識拘於所觀察的一處,心不散亂,處於禪定狀態。由於意識不散亂,定在一法上,意根牽引不動意識,就不得不也定於一法上,不能再散亂的去緣很多法,那麽意根就會知意識所觀察和所知的法,意根就會思量這個法,久而久之就能明了這個法的實質是什麽,就會發現真相明了真理。這是由意識的知到意根的知的過程,也是証法的過程,意識的知是解,意根的知是証,所以証法一定是意根的証。

意根知法和証法才有實質的作用力,比如說對於自己所犯的錯誤,意根不知道,只是意識知道,就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意識知錯,就是屢犯不改,如果意根知錯,就會痛改前非。再比如說在對待人時,也容易發現對人是真好還是假好,意識對人是假心假意,意根對人才是真心實意。

如果我們真想改正自己的錯誤,降伏貪嗔癡煩惱,就要時時保持覺察,察省自己的身口意行,長期冷靜客觀的觀察,站在侷外觀察,在高處頫視的觀察,就會觀察到自己的錯誤和貪嗔癡煩惱,就會覺得自己的心行非常不如法,就會知道不如法的結果很不好。當意根也覺察到自己的煩惱習氣以後,就會思量,思量之後就會權衡,權衡之後就會知道利弊和因果,然後就會決定改掉貪嗔癡,不再如從前一般。

如果不長期一貫的觀察思惟,就不能把意根定在所觀察的法上,意根還會到處攀緣散亂,不知法不証法,不知自己有煩惱,也不能降伏煩惱。這就是保持正知正念的結果,能夠喚醒意根的覺悟,讓意根証法。 

有些人竟然不修定就天天喊著觀,這樣的觀能觀出什麽?比如說一個人照看十個孩子,和專心照看一個孩子,其精細度,相差多少?一個人觀察十個方向的敵人,和專心觀察一個方向一個處所的敵人,其精細度相差多少?一個人同時考慮十個問題,和專心一意考慮一個問題,其精細度相差多少?如果沒有禪定,意根處處攀緣於種種法,祂就沒有心思去專一思考一個比較有價值的問題,對於這個有價值的問題就沒有如理的觀察和思量,就不能正確如理的加以認知,就不能合理如法的對待,就容易忽略一些問題,抉擇上就會出錯誤,結果就會錯誤。所以心中常常保持一個知,慢慢就會生起智慧的認知,從而改變自己提升自己的智慧。

十八、觀行的過程和結果

觀行呼吸觀到心靜下來以後,就會發現呼吸系統就像一個自動化程序一樣,與無情物差不多,好像身外之物一樣,最後就會感知到身也如無情物一樣非我非我有。這就是修道的進功,要的就是這個效果,以後還會有更多的新發現,由這種量變就會過渡到質變,質變的時候就會發現,五隂身都是虛假幻化的,無常無我的空的。慢慢心就會脫離肉身,脫離感覺,自身分爲兩部分,一個是被觀的無情的色身組織系統,猶如呆板的機器一樣;一個是能觀的識心,動轉的很慢,情緒情執越來越輕微,心境越來越穩定平靜,受也越來越少,只有一個單純的觀和知,覺察力卻越來越強大,心越來越細致入微,發現的真相越來越多。再以後就會發現能觀所觀越來越機械化,越來越空,越來越無我,無明越來越薄,最後才能破除無明,斷除我見。

十九、觀行功夫與斷煩惱的關係

不管觀行什麽法,要想証得,就要把觀行功夫連成一片。如何才能把功夫連成一片?就是要把打坐靜止當中所修成的禪定功夫,延伸到身體活動當中,延伸到一天二六時中,心心念念不間斷。留心觀察自己在下座以後是否還能持續觀行持續覺知,在行走坐臥中是否都能持續觀行持續覺知,在即將睡著的時候能否還能持續觀行持續覺知,乃至於睡著以後在夢中還能否持續觀行和覺知,做一切事情的時候是否都能持續觀行和覺知。如果觀察到自己的觀行功夫斷斷續續,心念經常不經意地流注到世俗法中,就要不斷提醒自己把注意力轉到觀行上來,斷了就要連接上,盡量讓功夫連續起來。

如果在行走坐臥中,全部心念都在自己的色身上觀行,或者是大部分心念、主要心念都在自己的色身上觀行,這樣的定力就相當好了。如果能在一切時中,都能有覺知有正念,功夫就連成一片了,這樣的定力就具足了未到地定,足夠斷我見了。當觀行和覺知功夫連成一片的時候,心心念念都在自己的色身上,就不會再有心犯戒,不會再有心去造作惡業,這時候心就清淨下來了,煩惱淡薄了,所以說禪定能有效的降伏煩惱和斷除煩惱。

在見道之前,必須具足未到地定,當具足未到地定的時候,欲界粗重的五品煩惱就斷除了,這時候就可以成爲初果向,離初果就不遠了。如果未到地定還不具足,或者根本沒有未到地定,那麽就不要想斷我見証初果。沒有禪定能証果,那是戯論,不能成爲現實的。

二十、實修要隨時檢查成果

觀呼吸整個過程不能只在身體上用功,也要在心上多用功,畢竟修一切法都是爲了修心。心是身體的主人,身體調理到一定程度,不影響心了,就要在心上用功,心調理好了,安靜了,身體也會隨之調順。最後的功用都在心上,身體就不用再多加照管了。

觀呼吸是爲了改變心念心行和心性的,下座以後在人事交往歷緣對境中,檢查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心行有什麽變化,對待人事物理的態度是否有所轉變,心念是否清淨一些了,對色聲香味觸法的執取是否減輕了,是否隨緣一些了,是否不太挑剔了,人際關係是否改善一些了,心性是否改善一些了,心境是否平和一些了,動用心思的人事是否少一些了,人是否變得厚道一些了,是否讓別人感到親和一些了。身心都是什麽反應,什麽心境,煩惱如何,心態有什麽變化,這些都是觀行之後的結果,最能說明問題。

心量大沒大,容人度增加沒有,考慮問題長遠宏觀一些沒有,對衆生的憐憫度增加沒有,責任感增強沒有,大菩提心增加沒有,道心堅固沒有?心系佛教和衆生沒有?這些都是檢查修行的内容,如果差得還很遠,那就離見道還很遠,需要再繼續努力,精進用功用心。總之,要從方方面面檢查自己的心行,及時作以總結,知善知惡,保持和穩固良好的成果,改善不良習氣,這樣善根福德越積越厚,戒定慧越來越有所增進。

二十一、修行四念處的功德受用

按照大念住經修行,定力不斷增強,會感覺越修越受益,堅持在行住坐臥中觀呼吸、觀色身,心越來越靜,越來越細致,到最後色身從頭到腳、從裡到外所有的變化現象都能觀察到,心非常靈敏有智慧,這都是因爲有禪定的緣故。如果不修禪定,心就很粗糙,色身内外什麽狀況也觀察不到,發現不了,尤其是自己内心的貪嗔癡煩惱、種種無明,一是發現不了,二是降伏不住。所以必須要修禪定,修四念處,以增長觀行智慧,降伏煩惱,不造或者少造惡業。

在四念處的修行過程中,心越來越靜了,靜到一定程度,因緣時節具足,接觸到一個法一個因緣,隨即就能反觀和參究,意根那種無語言文字和聲音的思量性就起用了,於是立即獲得靈感,有可能就証得了法。禪定修得好,心就非常伶俐,專注力強,能時刻緣在所觀之法上,了知自己的身心内外,外面不管什麽境界出現了,心裡雖然很清楚,卻能做到不理睬不動心,沒有自我存在感,不把自己當回事,内心煩惱出現時心裡也清楚了知,卻能不隨煩惱去造作業行,這就是禪定的功德,心清靜,能降伏煩惱。

煩惱輕微一些了,對世間的貪執就會減少減輕了,不願意花費更多時間精力再去搞世俗事業,很多事情都覺得不重要了,一心向道,願力就廣大,修行也就走上了正軌,見道只是時間的問題了。

二十二、修行四念處是從無明知到明知的過程

這部四念處經不僅僅是修定的經,也是止觀同時運行的經。止觀的結果,有智慧的生發,這個慧就是斷我見的智慧,法眼得清淨、心得解脫的慧。所謂解脫的慧,就是通過觀察,對所觀察的法,如實正觀到一定程度,就會由無明的知變成了有明的知,原來的知是對於法不明了的無明知,現在的知是明了法的真諦的明知,明了所觀的這一切法、五隂身心都是生滅的、無常的、變異的、苦的、空的、無我的,這時候小乘的解脫智慧就生出來了,斷除貪嗔煩惱之後就能心得解脫。

所以觀行四念處,心裡時時刻刻要有一個正知,而且是在心止的時候的知,不是心散亂的知。這兩個知是有區別的,心止的知,有意根的知,心散亂的時候是意識散亂的知。散亂的知都是無明知,心止的知,無明能逐漸減少,能從無明知逐漸轉變成明知,能開智慧得解脫。

心散亂時候的知,顯現出的都是意識的功能作用,心止時候的知,不僅有意識清清楚楚的知,還有意根明明了了的知,有意根的深深思量作用,這樣才能斷我見,得法眼清淨。這是佛教給我們的修行方法,不是用意識心思惟、分析、考量、比量、推理,這些方法通通都不用。所有的法都是現量存在的,本來就是如此的,只要保持了知,到一定時候,就能明了世間真諦。

對所觀法的無明知,是落到了現象界,認現象界爲真爲實,明知是知現象界的生滅和不真不實。中間的觀行過程很重要,由無明到明的轉折很重要。觀察到現象界後面那個理,是明知,意根明知的時候,一定有定慧等持的三昧出現。這個過程可能要長一些,因爲前世的基礎弱一些,今世就多辛苦了。在觀呼吸的修習過程中,要參考一下楞嚴經中周利槃陀迦的觀呼吸方法,周利槃陀迦觀呼吸沒有離開過鼻耑,非常專一,最後証得了四果,並且還修出了四禪定。

二十三、有明的知和無明的知的區別

無明就是内心的晦眛無知,不知道五受隂的苦空無常無我,不知道五隂世間的生滅變異,不知道諸法的本質相貌,不知道諸法都是如來藏所幻化出來的,不知道因緣果報之理,總之,無明就是不知不懂真實理法,執取一切妄法爲我和我所。帶著這些無明的知,就是無明顛倒的邪知。

如果通過觀行實証到了五受隂苦空無常無我,實証到了諸法的真實理,斷除了無明,不再迷惑顛倒執取一切法,這樣對五隂的知、對諸法的知,就是明的了,叫作明知。當然明也是有階級差別的,是有層次和程度的,有最初的明和最後的明,明要漸次的明,越來越明,就會越來越有智慧,越來越解脫。

明也分爲意識的明,和意根的明,意識的明比較容易,把佛法理解通透了,意識就明了;但意根的明必須在實証之後才能出現,意根的明不是靠理解和簡單思惟就能出現的,必須在禪定中不斷的參究,不斷的思量,才能頓悟,頓時而明。意識的明是漸明,漸修就會漸明,漸明是解的結果,不是真實智慧。

意識對理的通透也是相當不容易的,所以意識証果同樣很困難,不是像許多人認爲的那樣,思惟思惟,解一解,就意識証果了,那離意識証果還遠著呢,離意根証果更加的遙遠。証果哪有那麽容易的?無明是那樣的深重,遮障是那樣的大,煩惱是那樣的重,智慧是那樣的淺薄,能當個好凡夫就不錯了,如果不改變自己,消除一部分煩惱和無明,不脫胎換骨,就不要談什麽証果,離証果實在太遙遠了。

二十四、四念處的身受心法和五蘊之間的對應關係

二者正是對應關係,四念處的身,就是五蘊中的色蘊,四念處的受就是五蘊的受蘊,四念處的心就是五蘊的識蘊、行蘊和想蘊,四念處的法就是五蘊十八界的修行之法三十七道品。所以觀行四念處,五蘊就能得解脫。

佛法都是相通的,殊途同歸,都是一個道理,只是闡述的角度不同罷了。雖然闡述的角度不同,但是其結果卻是相同的,那就是斷我見得解脫。每個人修行時所選取的點位有差別,但結果沒有差別。從任何一點而入,都能通向目的地,只要方法用對路,定能到達終極目標高山頂。站在高山頂上看山下四周,條條路途通山頂,不必圍繞整座山走一圈,沿著一條路上到山頂,所有的路都一目了然。所以成道的人,能問什麽答什麽,哪條路上的衆生,都能爲其指引方向,大乘法、小乘法、世間法外道法、戒定慧,一切修法都可以引路。這時才是當之無愧的善知識,德才兼備。

二十五、爲什麽觀行能斷我見?

舉例子來說觀行這個問題,譬如小孩子都喜歡玩具,有的小孩子得到一件玩具之後,愛不釋手,喜歡好幾年也不厭倦,這樣的智商就堪憂了。而有的小孩子對到手的玩具充滿了好奇,拆了裝,裝了拆,最後明白了這個玩具不過如此,就不再感興趣了,然後就換另外一種玩具,最後對其它所有玩具都是這個樣子,拆拆分分,從裡到外看個明白,看明白以後就不再好奇感興趣了,隨著年齡和見識的增長,最後對任何玩具都不再感興趣了,這表明這個孩子心智已經成熟了。

衆生就如小孩子一樣,也喜歡五隂這個名色玩具,多生多劫甚至無數個無量劫都愛不釋手,貪愛不止,被五隂身束縛得死死的,不得自在,受盡了苦痛。如何解脫束縛呢?應該像心智成熟的孩子那樣,把五隂世間拆分開破解開,看透五隂的實質,知道五隂其實是苦的、空的、無常無我的,其餘就沒什麽了。如果衆生有大乘的心智,看透了五隂實質就是空的如來藏,根本沒有五隂這樣的法,五隂是由如來藏所出生的因緣所生法,因緣滅五隂身就滅,不得自在,這個心智就是最成熟的了。

因爲大多數衆生都執迷於五隂,沉浸在五隂當中不能自拔,就像執迷玩具的小孩子一樣心智不成熟,不懂得如何拆分五隂,佛就設立一個方便方法,教導衆生如理如實地觀察,從四念處的呼吸開始起觀,目的是先從呼吸入手,來合理地細致地拆分五隂,如理作意地去深入觀行,實地現觀,這是最簡單有效的觀行方法。

有的人觀呼吸,觀來觀去,五隂就被觀破了一點,從這一點上就窺破了色隂,看明白了原來色隂是苦空無常無我的,除此什麽也沒有,於是就斷了身見。有的人在斷身見的同時,一使勁,連帶著把其它四隂也一齊都拆分開了,看透了五隂全體都是苦空無我的,於是斷我見,心智再好一些的,把五隂從裡到外觀個清清楚楚、透透徹徹,煩惱頓斷,直接証四果阿羅漢。

所以這個觀行是非常好的拆分五隂得小乘解脫的方法,讓衆生這些孩子心智都能早些成熟,從而厭離五隂,解脫生死苦。關鍵是要會觀,觀的要如理如實,這也在於衆生的心智和定力。衆生定慧有差別,這是肯定的,不過不用急,只要長久觀行,日久功深,早晚都會把五隂觀透徹,不再被它所迷惑和纏縛,解脫是早晚的事。

目錄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