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生如法师网站LOGO

观行五蕴断我见(第二部)

作者: 释生如 分类: 二乘解脱 更新时间: 2024-10-04 21:52:59 阅读: 3920

第七章  俱舍论第二十三卷(证果所应断除的烦恼)

第一节  初果所应断除的烦恼

一、原文:由于修惑具断有殊。立为三向。谓彼二圣。若于先时。未以世道。断修断惑。名为具缚。

释:修行解脱道的人,由于在修行过程中所应该断除的烦恼惑差别很大,就把断除烦恼惑业的人立名为三个果向,分别是初果向、二果向和三果四果向。顿根的信行人和利根的法行人两种修圣道的人,如果在先前没有在世间道善法中,断除修道所断的烦恼惑,这个人就是具足一切烦恼的凡夫。

这个意思是说修道是从凡夫开始修行的,凡夫也要断除相应的烦恼惑,每个凡夫众生都要经过种种修道过程,最初肯定是修世间法,在世间法断恶修善,修行的内容四正勤,四正勤没有修足,就不能断除烦恼惑,那就是具足烦恼结缚的凡夫。凡夫在见道前主要以修三十七道品为主,三十七道品包括七觉分和八正道,七觉分中有定觉分,定觉分具足了,就会降伏和断除欲界中下品烦恼。

八正道中也有正定,正定具足以后,也会降伏和断除欲界中的下品烦恼。三十七道品具足修,戒定慧就会圆满,见道的条件才能具足,遇到因缘才能得法眼净,证得初果。如果不具足这些修道的条件,因缘也不会具足,那就不可能见道。很多人越过这个修行阶段而说见道证初果,那就是误会的见道,大妄语而已。

俱舍论原文:或先已断。欲界一品。乃至五品。至此位中名初果向。趣初果故。言初果者。谓预流果。此于一切沙门果中。必初得故。

释:修解脱道的人,有的人是先前已经断除了欲界第一品至第五品烦恼惑,这时候就可以说这个人就是初果向,因为能趣向于初果的缘故,就叫作初果向,不久就会证得初果法眼净。初果也叫作预流果,在一切出家沙门果中一定是最先证得的果位。

初果向断除了欲界五品烦恼惑,然后才能证得初果。意思是说在凡夫位的初果向就要断除欲界五品烦恼惑。凡夫凭什么能断除五品烦恼惑呢?如上边所说,凡夫在修道过程中,要修三十七道品,要断恶修善,修善就能断恶,断恶就是断除欲界五品烦恼,如果只修善没有欲界未到地定,或者欲界未到地定不具足,也不能断除五品惑,就不能成为初果向人。修行未到地定就是七觉分中的定觉分,就是八正道中的正定,如果欲界的未到地定不足,正定就不具足,八正道的修道就不具足,没有正道可说。

所以有些人所说的初果二果见道不必有禅定,不必有未到地定,甚至说不用修定就能证果,这个言论严重的违背了七觉分和八正道之理,违背了证果之真实理,更违背了世尊和弥勒菩萨诸佛菩萨的教导,所说的证果无有其事,无有其实,这是轻视佛法的修证。也证明其没有经过三十七道品的实际修行阶段,对于修行比较盲目,臆测的成分比较多。末法时期好多的善知识,确实是只善于知识的收集和散播,不懂得修证之理。

二、初果所断除的粗重烦恼是指什么?

每一种法,都有粗相和细相之分,粗相是比较明显显著的,一下子就能看得见,感觉得到的,细相是在粗相之后显现,不容易辨别,需要仔细细心才能看得见,感觉得出来。世出世间法都是分为粗略的部分和细微的部分,乃至于识心也分为粗和细。

烦恼既然是法,而且是心法,也分为粗和细部分,粗烦恼是指粗重的烦恼,是指烦恼中比较明显的部分,容易觉察的内容,重是严重的意思,明显的粗略的烦恼一定是比较严重的烦恼,或者是很重的烦恼,大家都能看得出来,感觉得到的部分,是不应该存在,不被世间人接受和允许的部分,是应该最先断除的烦恼。既然世间人都接受不了的粗重烦恼,在修行界里,尤其是在圣贤法界里,就更不允许存在和现行出来。

贪嗔痴慢疑恶见,这六个根本烦恼,每个烦恼都分为粗和细两大部分,其中细烦恼还可以再细分。粗细都是相对而说,去掉最粗部分,细的那部分也分为粗细,乃至于不断地细分下去,到最后再也分不了的烦恼,是最细极细的烦恼,这部分烦恼凡夫根本无法发现和分辨,乃至于几地菩萨恐怕也发现分辨不了,那是八地以上菩萨才能断除的。比较细一些的烦恼,凡夫因为智慧不足,自己也没有断除,也发现不了,分辨不出来,即使是初证果明心的人,也分辨不出来,经验智慧不足故。

所有的烦恼粗略的可分为上中下三品,每一品还可以再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烦恼比较明显,比较显著,比较严重,是最应该先断除的,是最不应该存在的,名为粗重烦恼。这是在四圣谛修习过程中,在初果向阶段就应该断除的,只有粗重的上品烦恼断除了,才能有机缘成为初果预流果,否则连初果向都不能证得,何况初果至四果。

比如贪烦恼,可以分为粗细九品,如果再细分还可以再分,最粗部分的贪,非常严重,或者是比较严重,一般人都看得出来,感觉得到,容忍不了,这就不应该存在了,如果还存在,那就是烦恼重的凡夫。比如对于钱财方面的大贪,对于男女欲和感情方面的大贪,对于色身的大贪,对于名闻利养的大贪等等,方方面面说不尽。其它烦恼也是这样,严重而明显的部分都属于粗重烦恼,都必须在初果或者是初果向之时断除。

如果一个人说自己证果了,明心见性了,可是他的烦恼还很重,还很明显,很容易被人发现,让人接受不了,我们就可以判断这个人是大妄语了。尽管这个人理论一大套一大套的,讲起法来口若悬河,口吐莲花,但根据他的身口意行表现出来的烦恼,就可以断定,他就是凡夫,不用管他的口才和理论水平,理论知识并不代表实际证量。

如果一个人说我证得了什么什么果位,然后说给别人听,如果别人存疑,他就非常烦恼,起嗔心,恼怒别人,谩骂报复别人,与人结恶,那就可以断定这个人并没有证得什么什么,因为他的烦恼太粗重了,甚至都超过普通的凡夫。那些依仗自己所学的法,而鄙视众人,诋毁和打击众人,恃强凌弱的人,基本上可以断定,都是有粗重烦恼的凡夫。

三、问:须陀洹果断除了五蕴身为我、为我所的知见,是否是断除意根为我的知见?

答:初果断除我见,是意根和意识都断的,二者都认可了五蕴苦空无常无我。但是初果断我见并不彻底,二果断我见更深入一些,所以才达到淡薄贪嗔痴烦恼,三果断我见更深入一些,所以才能断除贪嗔痴烦恼,到四果时才把我见彻底断除,我慢我执才能断尽,世间法一丝毫都不沾染,有能力取无余涅槃。也就是说,在把所有一切烦恼都断尽时,才会证得四果阿罗汉,而四果阿罗汉是无学位,不用再修什么法了,不用再断什么烦恼了。

初果虽然还有贪嗔痴,不是薄贪嗔痴,但是初果的断我见功德能使得贪嗔痴烦恼得到有效的降伏,不像凡夫一样贪嗔痴明显和容易现行。初果在修道过程中,把三十七道品都修完了,八正道具足,说明心地是正直良善的,走在修行的正道上;四正勤修完了,说明初果人烦恼恶习得到降伏,不轻易出现了,善法已经建立起来了,并且具足初果人的善,以断恶修善的功德,具足了初果人的解脱功德受用,不像有些没有实际证果的人说初果人与凡夫具有同样的贪嗔痴烦恼,这是严重诽谤初果人的言行,实际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如果谁遇到了与凡夫贪嗔痴烦恼一样重的初果人,就可以断定这个人是假初果人,是冒充初果的凡夫人。如今世间骗术盛行,佛教里骗术也很多,个别人是有意,大多数人是无意,只不过是我心重,太抬举自己了,眼睛不向内看自己,不会检查和反观自己,好出人头地,好与人争高低,结果反倒害了自己。命终以后因为大妄语自动投到地狱中。

为什么大妄语业罪这样严重?楞严经里佛说的,譬如穷人妄称帝王,被王抓捕,斩首示众,九族诛灭。在佛教里凡夫冒充圣人,比世间法里冒充帝王罪业还大,圣人远远优胜于帝王,冒充圣人扰乱佛教,混淆视听,让众生分不清圣凡,佛教修证次序就乱了。冒充圣人是波罗夷罪,断头罪,死后就要入地狱中受罚赎罪。

四、初果所断的见惑

禅定从未到地定开始都能对治烦恼,能降伏烦恼,只有降伏了烦恼,去除或者减轻了遮障,才能证得初果。初果人虽然只有见地,只断了见所断的烦恼,但是断除烦恼和三缚结,一定需要有未到地定。虽然未到地定需要修定才能发起,但是见所断烦恼也经过了四加行的修行,以及三十七道品的修行,所以才能在见道时断除一部分欲界烦恼。初果在见道时虽然断了见惑,但还有思惑烦恼没有断,所以还需要继续修道,才能断尽烦恼。思惑烦恼是在见道以后通过进一步的修道才能渐次断除,也属于二果和三果四果人的见地,见地越透彻,越到位,我和我所断除的程度越深,心越空,烦恼越轻微。

初果的见惑虽然是初次见道时所断,但是初次见道,也是渐次修道的结果,不修就不能断除见惑。修道的内容就是三十七道品和四加行,三十七道品其中之一就是禅定,不修三十七道品或者三十七道品修不满足,就不能见道,更不能断见惑。所以未到地定就是初果人见道所应具足的必要条件。

在初果见道之前,必须把从前的贪嗔痴烦恼降伏到一定程度,断除粗重部分,使得贪嗔痴烦恼不至于遮障行者见道。在三十七道品的修行过程中,把极重的贪嗔痴烦恼逐渐降伏下来,烦恼逐渐微薄,心逐渐柔软,智慧逐渐明朗,所有的遮障犹如密布的乌云渐渐稀薄,智慧的阳光才能透过云彩显现出来,于是就见道了。在见道之前的烦恼淡薄微薄,只是与从前严重的烦恼相对而言,不是二果时贪嗔痴淡薄的那种程度,二者是有差别的,都是从相对性的角度来说的,词汇虽然相同,内涵绝对不同,所以二者不能混淆不分。

四圣谛: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圣谛。其中苦灭道圣谛就是修道的真理,所依据的理论。这个理论的修学,从初果之前就开始了,一直到证得四果阿罗汉。所以修道并不是见道以后才开始的,是在接触四圣谛的时候就开始修道了,在最初修行四念处观的时候就开始修道了,不修如何见道呢?三十七道品中的四正勤:一、已生恶法令断;二、未生恶法令不生;三、未生善法令生;四、已生善法令增长。这些修善灭恶的修道内容正是对治众生烦恼的,对治之后降伏了烦恼,使之轻微,才能见道。

第二节  修道所断的三界八十一品思惑

原文:地地失德九。下中上各三。论曰。失谓过失。即所治障。德谓功德。即能治道。如先已辩。欲修断惑九品差别。如是上地。乃至有顶。例亦应尔。如所断障一一地中各有九品。诸能治道。无间解脱九品亦然。

释:三界中每一地的过失和功德总共有九种,九种当中又各分为下中上三种,粗略分为二十七种,每一种又各自分为下中上三种,故众生所有思惑烦恼就细分为八十一种。

失就是过失,众生的过失就是贪嗔痴烦恼,是修道所对治的烦恼障碍。德就是功德,是能对治烦恼思惑的修道所获得的功德。如果想要修行断除烦恼惑的九品差别,就要修道,修道就要修定,无定不能断惑。从欲界到三界顶的非想非非想天,每地都有九品烦恼过失需要断除,那么能对治各品烦恼过失的修道也就分为九品,三界一切地的九品思惑断尽,就获得了无间断的解脱。

所谓无间断的解脱,就是身心在每一刹那都是解脱的,在每个法上都是解脱的,无论任何时候都是解脱的,这种解脱就不是意识单独所能获得的,而是最终由意根获得的,意根解脱一切解脱,意根不解脱,一切都不解脱。意根如果解脱,修道就要深深修到意根,修到意根这种深度,一定要修定,没有定就到达不了意根这里,意根就不能获得智慧,没有智慧就不能解脱。所以解脱就是定慧等持,不是意识的乾慧所能办得到的。

三界总共分为九地:欲界、色界初禅天、二禅天、三禅天、四禅天、无色界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天。每一地都有相对应的禅定境界,每一种禅定都能对治相应的烦恼思惑,这就是修道的功德。而思惑就是过失,其过失由禅定加以对治,禅定出现修行的功德就会出现,以其禅定功德对治烦恼思惑,其后就会以此功德证果,当然其中会有由禅定引生出的解脱的智慧证量,合起来才能解脱。

九地就有相应的九品思惑,欲界的贪嗔痴粗略分为下、中、上三品,每一品又分为下中上三品,共为九品:下下1、下中2、下上3;中下4、中中5、中上6;上下7、上中8、上上9。这九种思惑要在欲界定中和初禅定中了断,没有禅定一品都不能了断,就不能得初果向,更不能得初果。越过禅定的修行,就不叫作修行了,无论学多少理论知识,断不了思惑就抵挡不了生死苦,必随业生死漂流。从这里看出,修定的功德是极大的,是不能越过去的,畏难避重就轻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而修定就离不开戒律的严持,不守戒不持戒,禅定修不出来,就不是修道,就不会有功德,烦恼过失就不会减轻减少,命终就会随着烦恼惑业三恶道流转。

初禅天贪嗔痴思惑分为下、中、上三品,每一品又分为下中上三品,共九品:下下1、下中2、下上3;中下4、中中5、中上6;上下7、上中8、上上9。同理,二禅天贪嗔痴思惑分为:下下1、下中2、下上3;中下4、中中5、中上6;上下7、上中8、上上9。三禅天、四禅天、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天都有相应的九品思惑,合起来就是八十一种思惑烦恼。

原文:应知此中下下品道势力。能断上上品障。如是乃至上上品道势力。能断下下品障。上上品等诸能治德。初未有故。此德有时。上上品等失已无故。如浣衣位粗垢先除。于后后时渐除细垢。又如粗闇。小明能灭。要以大明方灭细闇。

释:修道人应该了解,下下品道的势力,能断除上上品的烦恼障,上上品道的势力也能断除下下品烦恼障。上上品能对治的德,刚开始修道的时候,还没有出现,一旦出现了,上上品的过失就没有了,上上品的思惑已经断了。比如说洗涤衣物的时候,应该是比较粗的污垢先除去,之后才能渐渐除去细腻的污垢。又比如说,粗重的黑暗,小小的光明就能灭除,深细的黑暗必须要用大的光明才能灭除,细暗灭除,才是通亮没有黑暗的。

原文:失德相对理亦应然。白法力强。黑法力劣故。刹那顷劣道现行。无始时来展转增益上品诸惑。能令顿断。如经久时所集众病。服少良药能令顿愈。又如长时所集大闇。一刹那顷小灯能灭。

释:过失和功德相对应的理也是这样,由于善法力强恶法力劣的缘故,在一刹那的时间里,最低浅的道就现前了,众生无始劫以来所不断增益的上品贪嗔痴烦恼惑,顿时就能断除掉。就像历经很久所集起的疾病,服用少量的药就能令病顿时痊愈。又像长时间所集聚起的大闇,一刹那的时间用小灯就能灭除了。

能对治烦恼过失的道,就是德,也就是修道所发起的功德。修道的功德包括戒定慧,三者缺一不可。戒也可以与定一样分为下中上品,乃至于慧也可以分为下中上品。因为持戒,心得到有效的约束,就不散乱,这样配合修定的功夫,禅定就会出现,由于有禅定,所接触的四圣谛理以及大乘之理,就会入心并且融通,智慧就出现了。戒律越严守持得越好,禅定就越深,禅定越深,法义就越入心,义理就越融通,烦恼就越轻,德就越大。所以说持戒是德,禅定是德,智慧是德,德不仅是功德的德,也是福德的德,以此德后世得以托生善道。德也是根器,是载道之根本器具,有德就有道,有道就解脱。

道和德合一起,就是道德,德高望重,道德高尚之人,其名望自然重,不用特意宣传,其德自然感召,譬如花香,自然引蝶。有道和德之人,下品之人所不能动,动之即受损,因果不许,德也不许,大动大损,小动小损,现世花报,后世果报,避之不得,道德巍巍故。譬如国王位尊权重,辱之或入牢或斩首,甚至株连九族,势力盛故。

第三节  二果所应断的烦恼

原文:若先已断。欲界六品。或七八品。至此位中名第二果向。趣第二果故。第二果者。谓一来果。遍得果中。此第二故。

释:如果先前已经断除了欲界六品的思惑,或者是七八品思惑,修到这个位中就是二果向,能趣向于二果。第二果就是一来果,人间天上各一次往来,便无余涅槃。在一切所应得的果位中,一来果排在第二位次,所以叫作二果。

欲界的六七八三品思惑,比前五品思惑深细一些,难断一些,一旦修断,断德就会高一些,果位当然就高于五品断德的初果向和初果。欲界的九品烦恼思惑,都是与欲界里的法有关,是对于欲界的色声香味触法的贪嗔痴烦恼,对于欲界的饮食、衣具、生活资具的贪嗔痴烦恼,对于男女欲的贪嗔痴烦恼。第一品的下下品烦恼惑,是最粗重的,最浑浊的,最低劣的,过失最重的,最不应该具有的,最应该去除的。二品次之,三品更次之,直至五品,修断以后,就是初果向,介于凡夫与初果之间,属于凡夫所摄,不免三恶道流转,但是去三恶道的几率减少极多,到达初果位之后才能完全灭除三恶道流转之苦。

若想断除欲界五品烦恼惑,就要持戒修定,欲界定生起,就会降伏和断除五品思惑烦恼。断除此烦恼惑,继续持戒修定,生起观行智慧,证得五阴苦空无常无我,三昧出现,得法眼净,得初果。其中禅定是关键,如果没有欲界的未到地定,一切烦恼惑不得降伏和断除,初果向也不会获得。

未到地定为什么能断除五品思惑呢?因为定是定心的,先定身,只有身定了,心才能随后定,心定了,心就伏住了,少趣向于色声香味触法,烦恼自然就断。二果向和二果所断的烦恼惑,比初果向和初果所断的烦恼惑要细微一些、深一些,但仍然是属于欲界的烦恼惑,还差一品就把欲界的烦恼惑断尽无余,有欲界的未到地定就能断除,色界定和无色界定就更能轻松断除了。

有人说证果和明心不必有禅定,不用断烦恼,而且还说初果的烦恼也与凡夫完全相同。这些言论正显示出此人没有真正经历过修道阶段,自己的心肯定与凡夫的烦恼相应了,那所谓的证明和明心就相当令人怀疑了。没有禅定的人,自然是不知道禅定的功德受用,自然是不会断除任何烦恼的,其烦恼当然是与凡夫相同没有区别了。可实际上却不是这样,禅定有断德,有福德有功德,是修道最重要的关键环节和助力器,没有禅定这个关键环节,断我见的智慧就不会生起,意识的理解不起决定作用,意根的智慧才是决定性的,决定着无明烦恼的存在与否,决定着后世的趣向,决定着解脱与否。

证初果相当于脱胎换骨,意根就是主心骨,什么骨头就是什么胎,意根无明烦恼不断,骨头不变就不能脱凡夫胎,中阴身里入什么胎就由意根的骨来决定。为什么禅定能让意根脱胎换骨?因为禅定降伏了六识,六识动得少而慢,意根对六识的支配调控自然就会减少,攀缘心就减弱,其心就能多住在法义上,吸收消化法义的能力增强,对法义的考量就会专注一些,就会逐渐融通法义,智慧生起,烦恼断除,得部分解脱或者是全部解脱。如果没有禅定,六识对六尘的攀缘不断,意根对六识的指挥就不断,就不能住在法义上,智慧就不能生起,烦恼不断,解脱无望。 

第四节  三果所应断的烦恼惑

原文:若先已离欲界九品。或先已断初定一品。乃至具离无所有处。至此位中。名第三果向。趣第三果故。第三果者。谓不还果。数准前释。

释:如果在先前的修道中就已经离开了欲界的九品烦恼惑,或者是先前已经断除了色界初禅天的一品烦恼惑,乃至于全部都离开了无色界的无所有处天的烦恼惑,修到这个位中,就是三果向,能趣向三果。第三果是不还果,不会再来人间修道和取灭度,直接在五不还天取无余涅槃。

三果的解脱智慧有许多差别,以后会说到。现在说的重点是,三果向已经离开了欲界的所有烦恼惑,甚至色界初禅的第一品烦恼惑也断了,就成为三果向。离开欲界所有的烦恼惑,只依靠欲界的未到地定根本不行,还必须要有色界的初禅定,最高要有无色界的无所有处定,才能断除欲界的所有思惑。

为什么断除了欲界思惑只是三果向,而不是三果呢?因为烦恼是要先断,没有遮障了之后,才能继续观察五蕴,生起更深的见道智慧,而三果见道,才能证得三果。二果也是这样,二果向在未到地定中断除八品思惑,消除了烦恼遮障,才能更进一步的观察五蕴,生起二果的见道智慧,证得二果。初果也是这样,在凡夫位的未到地定中,断除五品思惑,消除粗劣的烦恼遮障以后,观行五蕴的苦空无常无我,获得最初断我见的智慧,证得初果。

按照这个见道标准来衡量,娑婆世界究竟有几个真正小乘见道的?如果小乘没有真正见道,五蕴不死,何来更高一些的大乘见道?原来满大街都是假见道、虚见道,所有自封和他封的果都是什么果?想想后世的果报,就会一身又一身的冷汗。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不知道害怕?愚和痴而已,见棺材竟然不知道落泪,躺在棺材里的时候,也流不出泪了,只好在三恶道里流血。

原文:次依修道。道类智时。建立众圣有差别者。颂曰。至第十六心。随三向住果名信解。见至亦由钝利别。论曰。即前随信随法行者。至第十六道类智心名为住果。不复名向。随前三向今住三果。谓前预流向今住预流果。前一来向今住一来果。前不还向今住不还果。阿罗汉果必无初得。见道无容断修惑故。

释:三果向之后,再次依着修道出生道类智的时候,就出现了众多圣人的差别。修到第十六心的时候,随同三果向的断德住在三果位中,名为随信行的信解人。随法行的见至人也由于根的利钝而有差别。前边所说的随信行和随法行的人,修到第十六道出生类智的时候,名为三果的住果,舍去向果,不叫作向了。随着前边的初果向、二果向和三果向,现在住在三果中,前边是不还果向,现在是不还果。而证得阿罗汉果,却没有向,没有最初的中间果,直接证阿罗汉果,因为只要阿罗汉见道,就没有什么可修可断的了,前边三果都已经修完了,才能证得阿罗汉四果,成为无学。前三果都是有学有修有断,第四果无学无修无断。

第五节 四果之前所应断除的烦恼 

一、阿罗汉分为慧解脱和俱解脱两种。慧解脱的阿罗汉禅定只有初禅,以解脱智慧为主,俱解脱的阿罗汉要四禅八定或者是加一个灭尽定。阿罗汉要断尽一切烦恼现行,没有初禅以上的禅定,不可能把贪嗔我慢等烦恼都断尽。证据到瑜伽师地论里有,或者阿毗达摩俱舍论里也有。

不管是什么烦恼,即使是最粗浅的烦恼,也需要有禅定才能断除,没有禅定就不能断除和降伏任何一点烦恼。而断除欲界最粗重的五品烦恼,才能成为初果向,近于初果,这都需要禅定,禅定越深,断除的烦恼越多。没有色界禅定,欲界的贪欲烦恼不可能断尽,嗔恚烦恼也不可能断尽,那就不能证得三果阿那含和四果阿罗汉。所以在佛法的修证中,禅定是非常重要和不可或缺的,没有禅定,就谈不到实修,更谈不到实证,修学佛法就是儿戏。所以有人说不用修定就能证果,没有禅定那就证明这个人具足一切烦恼,不可能断我见证果,是具缚凡夫一个。                          

根据烦恼断除的程度,就能判断所证的果位,证果与断除烦恼紧密相关,与禅定紧密相关。烦恼就是无明,断除无明才能得智慧,得解脱,有烦恼就没有智慧,没有禅定就有烦恼没有智慧。佛法是一环套一环融会贯通的,如果各个环节都脱节连接不上,此法是此法,彼法是彼法,不能有机的融合在一起,说明佛法没有通,关卡没有越过,没有实证。

二、我慢为什么是障道的因缘?

道即是无我,我慢即是有我,我与无我相背,障碍无我之道,我越重,越障碍无我之道以及无我的观行。以有我之心观行无我,观来观去,最终还是我,不能证得道。瑜伽师地论里列举的我慢,都是以我字开头,说明有我必有我慢,我慢是我的表现,所以一切烦恼都因我而有,我就是罪根,是罪魁祸首。如果有人说:我证果了,我比你们强,我最厉害等等,这样的态度一出现,就知道这个人我重,没有断我见,所以我慢很重的人,不可能断我见。修道就是不断断除烦恼的过程,烦恼越轻,我见越薄,离道越近,三向四果是依据断除烦恼的程度而定。

三、俱生我见和我慢的区别

有的人弄不懂我慢与俱生我见的区别,就把我慢当作俱生我见,说四果才断俱生我见,这个误会非常大,导致无法真正断我见。俱生我见是意根的我见,是两种我见之一,在初果时就要断除,如果不断就不是初果人,不是断我见之人。我慢是意根最深重的烦恼,属于意根的俱生我执,不属于俱生我见,俱生我执在临证四果前才能断,所以四果阿罗汉才没有我慢的现行烦恼。

我慢和俱生我执是依我见而有的,我见断除以后,我慢和俱生我执才能渐次微薄,最后断尽,我见断尽时我慢就没有了,所以俱生我见和我慢二者不能相提并论,概念不能混淆。

下意识当中就有个我,不用思索,不用分析和比对,这就是我慢,是意根的认知,就像是骨髓里的东西一样,意根的我慢不容易发觉,更不容易拔出来,包括卑劣慢、高慢、过慢。心里只要有个我,肯定就有我慢,人人都知有个我,或者自傲,或者自卑,都是基于我见而有的,非常难断,根深蒂固。比如说婴儿看见别人想抱的时候,不高兴时就扭头不理,这就是与生俱来的我慢,伴随意根而有,不用意识比较就有,不管有没有意识,意根都有与生俱来的我见和我慢。好表现、喜欢突出自己的那些人我慢都重,指出错处就不高兴的都属于我慢,总认为自己挺不错的都是我慢,喜欢与他人比较的都是我慢的表现,凡是有自我认知的都是我慢。

意根的俱生我见是根深蒂固的一种我见,认为五蕴就是我,这种心理不易觉察,很隐蔽,所以很多人无法降伏和断除俱生我见,就说只断意识的分别我见就是断我见证初果了,但是如果意根的俱生我见不断的话,意识的分别我见即使真断除了,依着意根还会不断的生起我见,而且会随时随地的生起我见,而不自觉知,非常麻烦。

因为俱生我见不是意识的我见,所以就不是一种感觉,感觉比较肤浅,是意识的觉,是意识的分别我见,通过分别才有,不分别时就没有,比意根的我见容易发现,也容易降伏,但降伏以后还会出现,断不尽,因为意识的俱有依意根不断我见,随意根而转的意识怎么能真断我见呢?这就免不了我见随时随地出现,也就不得不经常压制,很多时候根本压制不了,那命终的时候当然是随着意根的俱生我见和烦恼继续流转生死苦海,不免三恶道了。

断了三缚结的初果人有我慢,包括贪嗔痴已经弱化了的二果,仍然有我慢的烦恼心所存在,到三果才降伏了我慢,或者断除一少部分,还不能断尽,断尽就成为四果。意根的俱生我执比俱生我见更难断,从次第上讲,先断俱生我见和分别我见证初果;然后再进一步深化观行两种我见,弱化贪嗔痴证二果;再进一步深化观行两种我见,修出初禅定,断除烦恼证三果。意根的俱生我见彻底断尽,俱生我执也就彻底断尽,我慢消失没有了,就证得四果罗汉。

四、破无明断烦恼才是正修行

十二因缘中无明、行、识和名色前四支,表明名色的出生即是生死轮回苦的延续,而生死轮转之苦完全是因为无明,无明为愚痴,愚痴就会有愚痴的业行,促使六识不断造作贪嗔痴烦恼的身口意行,存下恶业种子,从此生死苦相续不断。因此修行就要破除无明烦恼,无明破除了就会获得智慧。

无明与智慧是对立的关系,如称两头低昂等时,所以有智慧的时候就不会有烦恼,不会造作烦恼恶业,有烦恼的时候就显示出心中有无明,任何一个烦恼的造作都是因为有无明而没有智慧,有智慧就不会造作任何烦恼业。一旦有人造作了烦恼业,有不如法的身口意行,就说明此人无明未破,智慧未生起,生死苦不能了断。

学佛成就的标志就是破无明,断烦恼,增智慧,不在于学了多少理论知识,学理论知识最终是为了破除无明,断除烦恼,离开这个宗旨,学法就无任何意义。要想了生死苦就要断恶修善,行善向善道得解脱,行恶去恶道受生死苦。如果无明不破,烦恼不断,学再多佛法知识,也无济于解脱生死苦,所以掌握众多理论知识不是修行的方向,破无明断烦恼增智慧才是正道。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