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生如法师网站LOGO

四念处观行体验

作者: 释生如 分类: 二乘解脱 更新时间: 2024-10-16 18:39:11 阅读: 3430

第一章  四念处观行理论

 一、如何观行四念处

观就是观察、观照、发现、发觉,事情是怎样的,就应该立刻知道是怎样的,不用意识去加工。也就是说发生了什么事就观察什么事,比如观呼吸,要尽量观察到有关呼吸的所有状况,其他的都不要管,不要去分析,不要去理解,不要去推理,不要去想象,不要去猜测,不要去整理,不要去归纳,不要去概括,不要让意识忙忙碌碌的,只静静的、安安心心的观察就好了,如实观察就行,不要多事。

观察以后的事情,自然会有意根去面对,去考究,去思量,意识不能代替意根觉悟诸法,所以让意识保持清净,如实观察就好,大事由意根自己亲自拿主意,无明需要意根亲自去破除,真理需要意根亲自去发现。如果在观察呼吸时,呼吸的现象观察不到,说明禅定力不足,心还是很粗,需要加强觉照力,集中注意力,降伏散乱心,要一点点的深细观、全面观,按照四念处经原文去观,就会提高观察力。

二、如何观呼吸(一)

什么是观行?观行就是观察、省察、审议、思量,比如眼前有一朵花,观察花的整体形态、局部形态,观察花的姿态、品种、色彩、花瓣、韵味、新鲜与否等等,这就是观行。观行四念处也是如此观,四念处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第一观是观身不净,先观呼吸,按照佛经里所讲的内容一步一步观行,就能观察到呼吸时色身的种种状况。

比如观察正在吸气,吸气的时候气是从哪儿入进来的,观察一下就发现气是从鼻孔入进来的,中间经过了鼻腔,进入到肺里,再顺着任脉进入丹田里,这是气入的一个过程,观察这个吸气过程中色身上出现的种种现象以及觉受,吸气是长还是短,气息是冷还是热;然后观察呼气时色身的种种状况,要知道气是从哪里往外出去的,都经过了哪些地方,有什么感觉,出到哪里去了,气息是长还是短,是冷还是热。在整个呼吸过程中,观察呼吸是深还是浅,是顺畅还是不顺畅,气息到达哪里了,呼吸是长是短,这些现象都要知道,这个过程就叫作观行。

在观行的过程中定力会增长,因为所有精力集中在呼吸上,没有杂念,容易得定,内心里有一个知,知所观法,知呼吸,对于所观的法都要有知,这样心不会散乱。在观行的过程中,由无明的知渐渐会过渡到有明的知,明知就是智慧,由于有定有清明的慧,观行到一定程度,因缘时节到了,就知道呼吸是无常生灭的法,是空的苦的法,是无我的法,智慧就生出来了,这样容易断我见,但知道不等于是证得。

四念处经不仅是修定的经,也是修慧的经,四念处经是教导止观同时运行、定慧等持的经,定中带着一个知,知到一定程度,从无明的知过渡到了有明的知,知道你所观的一切法都是无常生灭变异空苦无我的,这样解脱慧就生出来了,心里有观也有知。由无明的不知到有明的知,都有一个过程,其中不需要太多的思惟分析,只要有一个明明了了的知,不是用很多的意识心,去思惟考量比较推理归纳总结概括,这些都不需要,只要保持一个现量的知,只要保持知,到一定程度智慧就会出现。思考问题:为什么保持一个现量的知,就能生出智慧,从而就能断我见证果?

三、如何观呼吸(二)

观呼吸时应该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呼吸上,不要管身体会怎么样,将来会不会出阳神等等。道家的阳神跟我们没什么关系,太多的东西不需要了解,我们了解气脉对色身的影响就可以了,知道这个理论就可以了,不要管阳神,我们不是修阳神,而是为了修心,是为了证果断我见,身体方面会出现的情况稍微了解一下就可以了,太深太多修身知识的跟我们修心没关系,不要把精力用在不必要的地方。

我们修学四念处,现在以观呼吸为主。除了呼吸之外,其他的色身的方面尽量少关注,注意力只在呼吸上,观呼吸到一定程度,定力增强了,会发现色身的空、虚妄、无常以及无我等等客观之理,如果太多关注色身,就会把注意力分散了,影响观呼吸。

观的时候尽量客观,冷静的去观,不要加入主观意识,这个色身的状态是什么,知道就好,不要加入过多的思想和引导等这些观念。初期你可以调息,过后就不要再调息了,要随息,这样你的心自然就会跳出五阴身之外,回头来观五阴身和呼吸,站在制高点上回头来观色身的状态。这样一方面容易入定,另一方面是容易生起智慧,会发现很多真相。原来不知道的真理,现在就知道了,慢慢就会觉得色身是那么的无常,那么的不真实,那么的虚幻,慢慢就会升起无我的智慧。

四、如何调理身心快速进入观呼吸状态 (一)

坐好后合掌三称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念诵的时候要慢一些,同时观想佛光照耀自己的全身,念完之后心静下来接着调整呼吸,有些人坐下后心比较静,那么这时候就不用调呼吸,可以直接进入打坐禅定状态。

如果一开始心比较散乱,观不了呼吸,需要先念佛或者念咒,念佛时也是用呼吸念佛的方法念佛,这样念佛其实也是调呼吸,慢慢的把气体通道给打通了,气息就能够下到丹田。气息一下到丹田,意念也会跟着到丹田,或者说意念到丹田,气息也随之到丹田,这时候丹田处会觉得发暖发热,妄念少就容易得定,当身体安静下来时,心也就安静下来了。

需要注意念佛的时候速度要放缓,慢慢的念,越慢气息就调整的越好,心念也越集中不散乱,这样下一步观行才会有效果。当深呼吸念阿弥陀佛的时候,因为念的速度非常慢,精力非常集中,就能很快出现禅定,这时候就不容易有妄念,因为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念佛号和听佛号上,这样就有助于减少妄念和止灭其他的妄念,只有佛号这个念,念到后面定禅定出现了就念不出声音了,这时候就身心静止了。静止时就把这个心念转移到观呼吸上来,继续观行自己的呼吸状态,这样的方法有助于观行。

还有一个调理身心的方法就是做深呼吸,深呼吸的时间长短要根据个人身体的具体情况而定,如果身体状态比较好,一次两次呼吸,或者三五次深呼吸就可以得定,有些人可能要做十次。进入状态后就开始观呼吸,前面呼吸已经调好了,这时候气血运行正常,心念能够集中就开始入观。具体观行方法要依照佛经里讲的观行方法和次第,一点点来深入观行,譬如现观色身会毁坏不能长久,意识觉知心不是我,思量作主的意根不是我等等,这时候打坐就不至于昏沉了,因为有一个很深的所缘境,心能够专注思考,就不容易昏沉。

五、如何调整身心快速进入观行状态(二)

打坐观行时,为了能够尽快把心清静下来,就要先调好呼吸,让气血顺畅运行,身调好了心才能静下来,心念才能集中,这时候再观行头脑就会清晰明了。如果观行还是不能清晰明了,就要先念佛或者念咒来调整身心,念时语速一定要慢,慢慢的念,念的越慢,气息调整的越好,心念越集中不散乱。如果能够同时观想佛,观想佛光照耀着全身,就会获得加持力,心能很快静下来,就可以直接进入观行状态。所以静坐观行之前调心念调呼吸是很关键的一步。

调整好身体,气血运行的好,心才能静下来,观行才会有效果。心静不下来的时候,可以做几次深呼吸来调整,也可以用呼吸念佛方法调整,用呼吸方法念佛其实也是调呼吸,慢慢的会把身体前边的任脉打通,让气息达到丹田,气入丹田心念就会集中了,其他妄念就会消失。意念到丹田里以后,呼吸自然就会顺畅,丹田就会发暖,全身舒适容易得定,身体安静下来,心也就安静下来了。

调呼吸做深呼吸的次数和呼吸长短,要根据个人身体情况,身体素质好的妄念少的一次至五次深呼吸就可以了,最多做十次深呼吸就可以了,多了会累,效果反而不好。心静下来以后再观呼吸,观身不静,按照观行的次序一点点观。 如果前面的法没有观行纯熟,就不要观后面的法,前面的观行基础牢固了再观行后面的。

用呼吸念佛方法调整身体的时候,要注意都是呼气的时候念佛,吸气时念不了,要用后膛音出声念,音流的震动能够把五脏六腑堵塞的地方震动开,气流能直下丹田,把前面任脉打通,身体就调好了。因为念佛的时候非常慢,不容易有妄念,又能调整呼吸,最容易得定,因为慢,注意力就会全部集中在念佛号和听佛号上,心容易沉静下来,有助于减少和止灭妄念。禅定出现时就念不出声音来了,这时就静止,心念清净就能清晰的观呼吸。

这样调整好身心气血通了的时候,再打坐就不至于昏沉了,昏沉主要是气血不通导致的。再有一个很深的所缘境,心能够专注,就不容易昏沉。气血不通营养供应不上大脑的消耗,就容易昏沉,昏沉的原因,就是身体气血没有调好,调好了就不会出现昏沉现象,这样就进入正常的观行状态了。

六、如何练习从静到动的观呼吸

在打坐观行的功夫纯熟以后,要练习在日常活动的时候心能保持静止,并且还能继续观呼吸。打坐坐的很清净,观行很专注的时候,试着慢慢的下座在地面经行,走路散步或快或慢,观察这个时候自己的心念,是否还能缘于呼吸上,是否能不随周围的尘境转动心念。如果心念能不被转走,说明观呼吸的定力很好,然后就可以练习在任何时候任何场景都能专注的观呼吸。如果在活动中还能观呼吸,制心于呼吸处而不移转,说明这个定力非常好,比在打坐时的定力还要强,这样观呼吸的功夫就相当深了,行走坐卧的功夫能够连成一片。

七、以静定为基础修动中定

动静结合的定比单纯静中定更容易出生智慧,因为能促使智慧出生的缘多一些,在外境的缘上容易顿悟,况且大多数人为生活奔波,不能长期处于静坐中,修好活动当中的定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行住坐卧心都能处于定中,这样的定比较稳固,身口意行都能清净,受益比较多。在静坐观行功夫纯熟以后,要练习在身行活动中保持定力,观行更为专注。

在静坐中观行很专注的时候,要试着慢慢的下坐,在地面上经行、走路、散步、或快或慢,这时候再反观自己的心念还能不能缘在呼吸上,不被周围的尘境所转。但如果没有静中定作为起修的基础,身口意活动中很难有禅定,如果在活动中心念也能不被尘境转走,说明定力增强了。活动当中的定力是非常重要的,起用的时候比较多,悟道的机会多。如果活动时心不散乱能保持观行的定力,说明观呼吸的功夫就相当成熟了,行走坐卧的功夫连成一片了。

八、一念相续与一念不生两种止的区别

止,就是停止、止息、止住的意思,也就是定、定住不动的意思。是谁止谁定?是身止身定,从而让六七识止和定,主要是让六七识止六七识定。身行止息下来的时候,身识和意识慢慢就会止息下来,但不是灭,因为这时候还有感知,只是感知的很轻微。六识不动了以后,第七识就没法再动了,因为六识不跟随第七识的攀缘,第七识没办法再继续缘法,也就不得不止下来了。但第七识因为其特殊的地位作用,祂必须缘法缘身,只是缘的法少,动得比较轻微而已。

如果是意识缘于一念不动,心里还是有一念,这就属于定中观的范围了,如果意识有观,第七识意根必缘意识所观的法,时间长了意根也就观了,意根一旦专注的观,就走上正途了,早晚会见事实真相,这种状态叫作一念相续,就是观行的状态。

而一念不生,是意识没有念,也没有观了,完全止息下来不动,但第七识意根不能完全止息不动,一定有念,就在于祂念什么和念的是否专一,如果能专一地念一个法,并且还有疑情,就是处于参究状态。这可以作为深层次的参禅方法,但是比较难修,一般人都把握不好,不如在意识有念的状态容易观行。但是越难修的方法,功夫越得力,越容易上道和证道,一旦证道,其智慧证量会很高。

九、修四念处观呼吸是否会落到顽空里?

四念处观行的结果是断我见,证得声闻解脱果,最后断除烦恼得解脱。每个人既然都有烦恼都有我见,就都是凡夫,那就需要断我见了,而断我见可以从四念处观的观呼吸开始。凡夫心中都是有我、有一切心、有一切烦恼的,所以才需要修行无我断烦恼。修行应该从基础一点点起修,从观呼吸开始起修,由浅入深,才能证得无我,才能心空烦恼尽。                            

对于凡夫来说,不管什么样的空,只要能空一点点,就相当不错了,尽量去空吧,去舍吧,不怕顽空和断灭空,因为凡夫根本做不到顽空和断灭空,所以尽量空,越空越好。把从前的所有知解全部忘掉,把心掏空,变成婴儿,一点点的重新开始学起。从前学的知解都是葛藤,横空隔在心中,上不上下不下的,堵得难受,现在都空掉,让心里干干净净的,再重新填上清净法。从前所学消化不了的,有些会变成病,如果能空掉,病就好了,空不掉就继续病着,或者自己想办法下手治病,别人只能提供建议,治病的只能是自己。

理论接触的越多,越难消化,都堵在心中,以至于药变成了病。如果消化吸收能力不好,就要把一些比较深的理论清理掉,多实练操作一些容易消化吸收的法义,消化不了的理论再好,也应该暂时放一边,从基础的法义开始起修,不要好高骛远。

十、如何让妄念消失

一切的念头、思想、观念,都来自于无明,而无明没有来处,没有去处,是虚幻之法。既然妄念、思想观念来自于没有出处的无明,那就不用当真,看破它看透它,不跟随妄想起落,如如不动,慢慢这些无明念头自己就消失了,心就清净安宁了,再来观所缘,朗然明了,无明转薄。人类的思想观念来来去去,想留也留不住,总是要变幻不停,固定不了,看破它,不理它,不随之动,心自清凉。

观呼吸也是如此,客观的看着呼吸观察呼吸,不动情绪,不主动的加入观念,不与理论对号入座,只是愣愣呆呆的看着,站在局外观察着,会不会慢慢就能看破色身这点事?再慢慢看破五阴这点事?就是这点事,没大事,因为执,感觉事大而已。

十一、观行的过程就是定慧齐修的过程

什么是观?观就是对法的观察、伺察,然后作出一个正确的判断,得出一个如理的结论。这个完整的观行过程,要从意识开始起观,逐渐深入,心念专一,禅定出现,到此只是一个初步的观,还比较肤浅和粗糙。如果有结论出来,也只是意识的粗糙的结论,不够细致,内心还有疑没有解决,这是意根的疑,就是说这个结论意根还不明了不清晰不明白。

再进一步观,心念越来越专一,禅定越来越深,意识所起的作用就越来越小,意根的思量作用越来越大,到最后意根智慧足以能作出判断的时候,就会得出一个如实如理的结论,这才是真正的断疑证法了,这是意识与意根配合共同观行的结果。

观行四念处,首先修习观身不净,观身需要先从呼吸观起,具体如何观,佛经里都有讲,只要老老实实按照那个观行步骤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地修行,就能如实观察到呼吸和身根的状况。比如现在正在吸气,知道吸气的时候气是从哪里入进来的,经过的路线,期间的感受,心里要清楚地知气体是通过鼻孔入进来的,然后经过鼻腔进入到肺里,再进入丹田里,吸气大概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心越静,细节越清楚,感觉越清晰。

呼气的时候要观察气是从哪里出去的,从哪里运行到哪里了,气息是长是短,是冷是热,身体的觉受是什么,都要清楚的观察。心念清明的时候就会知道呼吸是深是浅,是长是短,气息运行到哪里了,哪个地方堵了不通,气息是如何呼出去的。这就是观,是以意识为主的初步阶段。

在观的过程当中心念专一就有定,因为所有精力都集中在观呼吸上,不再去关注思虑其他的问题,心中没有杂念,心就定下来了。得定以后,也要保持一个观,内心保持对呼吸的知,对于目前所观的法,内心都要知。如果不能清楚的了知,就说明心散乱了,或者是昏沉了,知就代表了清明的智慧了知,有了这个知,慢慢就能生出色身无我的智慧。

清晰了知呼吸的同时就有定,内心很清明就有慧,定慧等持,空的智慧就会逐渐生起。观到一定程度,就能认识到呼吸是生灭无常的,身体是生灭无常的,空的智慧就生出来了。这是意根的智慧,意识的智慧早就知道呼吸和身体是生灭无常的,在学法的时候就知道了,但那个知不起决定作用,观到最后意根的知才能起决定作用,是真智慧。只要内心保持着知,日久功深,生出了智慧,就能见到法的实相,这个知由无明的知,就变成了有明的知。

十二、观身不净

地球上所有的众生一辈子所产生出来的废物和废水,最后都到哪里去了?根据物质守恒定律或者是质量守恒定律,这些废物废水也有来处,是从哪里来的?如果后世再托生到地球上,所受用的一切物质都是从哪里来的?受用完成后就都变成废物废水垃圾了,这些垃圾又到哪里去了?

有不少人都有洁癖,非常爱干净,可是平日里所饮用的水是从哪里来的?都是什么水?平日里所吃的食物是从哪里来的?都有什么成分?吃完剩下的厨余垃圾最后到哪里去了?每个国家都有污水处理厂,废物回收站,工厂处理过后的水和垃圾回收再利用,都干什么用了?比如说把一盆污水倒入地里,这些水是怎么从地里消失的?消失到哪里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只能被蒸发掉一部分,另一部分还留在地球上,被人类循环利用了,甚至喝到肚子里了。蒸发的那部分,下雨的时候,又回到地球上,就会再次被利用。总之,这些四大物质还是以各种形式被人类再次使用,进入色身当中。

所以观身不净是很容易观察出来的,身内身外都不净,尽管不少人都有洁癖,可是没有一个人的身内外是干净的。众生都贪爱自身和其他类有情众生的色身,甚至还吃众生肉,真的没有什么道理,肉身太肮脏了。今世自己产生多少垃圾,后世如果再回到地球上就要再受用这些垃圾,甚至让子孙也一起受用。众生都热爱生命,很喜欢色身和六尘,可是这些都是非常污秽不可意的,有什么可贪爱的呢?或者是喜欢某种心,心也是染污的,充满了烦恼,有什么可执着的呢?

十三、如何观行才能心空?

观行四念处、观身念处、观呼吸,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自己对于自身中的呼吸现象有什么发现和体会?从局部的呼吸到全身的呼吸,从呼吸的细微处到整个过程的观察,都观察出什么了吗?是否非常明显的感知到了呼吸的生住异灭无常?对于整个身体状况,是否有生住异灭的感觉?对色身的认知是否觉得空一些了?

要想有更真实的体会,在观察过程中,尽量不要带意识的思惟分析,要客观的感知,亲身体会,把学得的理论知识都忘掉,要纯粹的个人感知。观行时,要高着眼,整体把握,再把整体浓缩成一个点来观。不要与感受融合在一起,不要只注重受觉,要身心分离地感知,把心从身体里跳出来,从感受里跳出来,从呼吸里跳出来。把心与身能完全的分离开来才能发现客观真理和事实,俯视、俯瞰、鸟瞰,就像观看与自己无关的客体一样,这样就能客观的看待身体,看待呼吸,看待身体上出现的的一切现象,这样就能容易发现色身生住异灭的现象,心就容易空了。

十四、如何培养修道的良好习惯

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培养一些修道的好习惯是非常值得的,就像为了批量生产,要花费时间精力和成本制造模具一样,这个时候是费心血和时间的,而一旦模具打造好了,以后再生产产品就节省极多的时间和成本,所谓事半功倍,至少是节省四倍到无数倍的时间和成本,这是非常值得的。在培养修道习惯的阶段是很辛苦的,成成败败,进进退退,不容易坚持下去,这时候就需要旁边有人督促,能结伴互相督促就好办一些。需要培养的好习惯都有哪些,这就要每个人根据自身情况而有意的加以选择,从而改变不合乎法理和修行的世俗习气,养成修道人的良好习惯。

观呼吸是观行的最初入手处,是培养正确的觉观和正知正念比较好的一个方法,能培养出细致入微的觉察力和反观力,能有效的对治世俗不良习气。检查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心念有什么变化,对待人事物理的态度是否有所转变,心念是否清净一些了,对色声香味触法的执取是否减轻了,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是否能随缘一些了,是否不太挑剔了,人际关系是否改善一些有亲和力了,心性是否善良一些了,心境是否平和一些了,动用不好心思的时候是否少一些了,人是否变得厚道一些了。

如果检查之后发现自己确实有了上述种种改变,那就说明修行对路了,四念处观行是行之有效的。要不断从方方面面检查自己的心行,及时作以总结,知善知恶,保持和稳固良好的成果,改善不良习气,培养好的习惯,这样善根福德越积越厚,戒定慧越来越有所增进。

十五、昏沉定与清明定的区别

昏沉定是打坐时处于一种似睡非睡似醒非醒的状态,昏昏沉沉朦朦胧胧的,心不清明,没有所缘境,没有觉照力、觉观力、觉知力,好像一种休息养心状态,身体感觉比较舒服,但没有观行智慧。如果心中没有所缘境,就无念无想了,或者是昏沉了,没有思考力,也没有观行力。处于这种定中贪图觉受,禅定进步非常慢,心境可能好一些,但对于智慧的生起没有什么作用,不属于正定。昏沉定不是正定,没有足够的定力去生起观行智慧,也就没有智慧力,没有智慧力就不能破除心中的无明烦恼。

而清明定是打坐时内心清醒清明,心有所缘境,对所缘境有觉照力、觉观力、觉察力,定慧等持,属于正定,可以有足够的定力,能对境界生起智慧观照,从而破除无明。清明定是正定,定中心有智慧的力量,能生出智慧火花,降伏烦恼,断除烦恼,冲破一念无明。

在昏沉定中如果心能提起正念,就能转换成清明定,清明定如果时间长了,心如果疲乏了也会转换成昏沉定。要想保持心的清明,一是身体要调顺,气血通畅,精神饱满,心中能保持正念不失。身心相倚,身体气血运行得通畅,心就轻松愉悦,容易入定,而心力集中在丹田,丹田发暖,就会把气血发送到全身,气血通了,心就容易定住。

思惟观行的时候进入昏沉定,观行就停顿了,如果按照四念处经修习,心中始终有一个所缘境,丢掉了再捡回来,昏沉了就能清醒,心中始终清明,禅定和智慧提升都很快。心有禅定时,观行法义是清晰明了的,没有禅定时就模模糊糊不甚明了。禅定能引生阿含解脱和般若唯识的观行智慧,就是这个原理,有的人歪曲说证果明心不需要禅定,即使是找东西时都需要禅定,没有定就想不起来东西放在哪里了,何况生死大事,怎么能用一颗乱糟糟的心去解决和处理?

十六、什么叫作正念入息,正念出息,正念而住?

对于目前所观修的法,能够专注、一心,没有杂念,就是正念。正念也就是当前应该保持的一个念,与当前所观境一致的念,也是现量的念。比如在观行入息的时候,全部注意力都在入息上,从开始气息从鼻孔入进来,到气息运行到丹田为止,整个过程都是专注一心一意的观,只是客观单纯的观,没有思惟分析推理想象等等意识的活动,只是单纯的知,其他的法都不在意,都不用心,也不观身体的觉受如何,心念不在觉受上,只在入息上。出息时也是这样,出入息时都是这样。修其它任何法都是这样,这才是正,才是正确如理的用功方法。专一其心,定慧等持,不偏不倚,才能入道。

十七、正知而住的结果是什么?

每天每时每刻都保持一个知,有定有慧,正知而住,这是四念处经里佛陀教导的观行方法。保持一个知,这是意识自证分,知所观法,不断的观察连续的知,就是把意识拘于所观察的一处,心不散乱,处于禅定状态。由于意识不散乱,定在一法上,意根牵引不动意识,就不得不也定于一法上,不能再散乱的去缘很多法,那么意根就会知意识所观察和所知的法,意根就会思量这个法,久而久之就能明了这个法的实质是什么,就会发现真相明了真理。这是由意识的知到意根的知的过程,也是证法的过程,意识的知是解,意根的知是证,所以证法一定是意根的证。

意根知法和证法才有实质的作用力,比如说对于自己所犯的错误,意根不知道,只是意识知道,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意识知错,就是屡犯不改,如果意根知错,就会痛改前非。再比如说在对待人时,也容易发现对人是真好还是假好,意识对人是假心假意,意根对人才是真心实意。

如果我们真想改正自己的错误,降伏贪嗔痴烦恼,就要时时保持觉察,察省自己的身口意行,长期冷静客观的观察,站在局外观察,在高处俯视的观察,就会观察到自己的错误和贪嗔痴烦恼,就会觉得自己的心行非常不如法,就会知道不如法的结果很不好。当意根也觉察到自己的烦恼习气以后,就会思量,思量之后就会权衡,权衡之后就会知道利弊和因果,然后就会决定改掉贪嗔痴,不再如从前一般。

如果不长期一贯的观察思惟,就不能把意根定在所观察的法上,意根还会到处攀缘散乱,不知法不证法,不知自己有烦恼,也不能降伏烦恼。这就是保持正知正念的结果,能够唤醒意根的觉悟,让意根证法。 

有些人竟然不修定就天天喊着观,这样的观能观出什么?比如说一个人照看十个孩子,和专心照看一个孩子,其精细度,相差多少?一个人观察十个方向的敌人,和专心观察一个方向一个处所的敌人,其精细度相差多少?一个人同时考虑十个问题,和专心一意考虑一个问题,其精细度相差多少?如果没有禅定,意根处处攀缘于种种法,祂就没有心思去专一思考一个比较有价值的问题,对于这个有价值的问题就没有如理的观察和思量,就不能正确如理的加以认知,就不能合理如法的对待,就容易忽略一些问题,抉择上就会出错误,结果就会错误。所以心中常常保持一个知,慢慢就会生起智慧的认知,从而改变自己提升自己的智慧。

十八、观行的过程和结果

观行呼吸观到心静下来以后,就会发现呼吸系统就像一个自动化程序一样,与无情物差不多,好像身外之物一样,最后就会感知到身也如无情物一样非我非我有。这就是修道的进功,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以后还会有更多的新发现,由这种量变就会过渡到质变,质变的时候就会发现,五阴身都是虚假幻化的,无常无我的空的。慢慢心就会脱离肉身,脱离感觉,自身分为两部分,一个是被观的无情的色身组织系统,犹如呆板的机器一样;一个是能观的识心,动转的很慢,情绪情执越来越轻微,心境越来越稳定平静,受也越来越少,只有一个单纯的观和知,觉察力却越来越强大,心越来越细致入微,发现的真相越来越多。再以后就会发现能观所观越来越机械化,越来越空,越来越无我,无明越来越薄,最后才能破除无明,断除我见。

十九、观行功夫与断烦恼的关系

不管观行什么法,要想证得,就要把观行功夫连成一片。如何才能把功夫连成一片?就是要把打坐静止当中所修成的禅定功夫,延伸到身体活动当中,延伸到一天二六时中,心心念念不间断。留心观察自己在下座以后是否还能持续观行持续觉知,在行走坐卧中是否都能持续观行持续觉知,在即将睡着的时候能否还能持续观行持续觉知,乃至于睡着以后在梦中还能否持续观行和觉知,做一切事情的时候是否都能持续观行和觉知。如果观察到自己的观行功夫断断续续,心念经常不经意地流注到世俗法中,就要不断提醒自己把注意力转到观行上来,断了就要连接上,尽量让功夫连续起来。

如果在行走坐卧中,全部心念都在自己的色身上观行,或者是大部分心念、主要心念都在自己的色身上观行,这样的定力就相当好了。如果能在一切时中,都能有觉知有正念,功夫就连成一片了,这样的定力就具足了未到地定,足够断我见了。当观行和觉知功夫连成一片的时候,心心念念都在自己的色身上,就不会再有心犯戒,不会再有心去造作恶业,这时候心就清净下来了,烦恼淡薄了,所以说禅定能有效的降伏烦恼和断除烦恼。

在见道之前,必须具足未到地定,当具足未到地定的时候,欲界粗重的五品烦恼就断除了,这时候就可以成为初果向,离初果就不远了。如果未到地定还不具足,或者根本没有未到地定,那么就不要想断我见证初果。没有禅定能证果,那是戏论,不能成为现实的。

二十、实修要随时检查成果

观呼吸整个过程不能只在身体上用功,也要在心上多用功,毕竟修一切法都是为了修心。心是身体的主人,身体调理到一定程度,不影响心了,就要在心上用功,心调理好了,安静了,身体也会随之调顺。最后的功用都在心上,身体就不用再多加照管了。

观呼吸是为了改变心念心行和心性的,下座以后在人事交往历缘对境中,检查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心行有什么变化,对待人事物理的态度是否有所转变,心念是否清净一些了,对色声香味触法的执取是否减轻了,是否随缘一些了,是否不太挑剔了,人际关系是否改善一些了,心性是否改善一些了,心境是否平和一些了,动用心思的人事是否少一些了,人是否变得厚道一些了,是否让别人感到亲和一些了。身心都是什么反应,什么心境,烦恼如何,心态有什么变化,这些都是观行之后的结果,最能说明问题。

心量大没大,容人度增加没有,考虑问题长远宏观一些没有,对众生的怜悯度增加没有,责任感增强没有,大菩提心增加没有,道心坚固没有?心系佛教和众生没有?这些都是检查修行的内容,如果差得还很远,那就离见道还很远,需要再继续努力,精进用功用心。总之,要从方方面面检查自己的心行,及时作以总结,知善知恶,保持和稳固良好的成果,改善不良习气,这样善根福德越积越厚,戒定慧越来越有所增进。

二十一、修行四念处的功德受用

按照大念住经修行,定力不断增强,会感觉越修越受益,坚持在行住坐卧中观呼吸、观色身,心越来越静,越来越细致,到最后色身从头到脚、从里到外所有的变化现象都能观察到,心非常灵敏有智慧,这都是因为有禅定的缘故。如果不修禅定,心就很粗糙,色身内外什么状况也观察不到,发现不了,尤其是自己内心的贪嗔痴烦恼、种种无明,一是发现不了,二是降伏不住。所以必须要修禅定,修四念处,以增长观行智慧,降伏烦恼,不造或者少造恶业。

在四念处的修行过程中,心越来越静了,静到一定程度,因缘时节具足,接触到一个法一个因缘,随即就能反观和参究,意根那种无语言文字和声音的思量性就起用了,于是立即获得灵感,有可能就证得了法。禅定修得好,心就非常伶俐,专注力强,能时刻缘在所观之法上,了知自己的身心内外,外面不管什么境界出现了,心里虽然很清楚,却能做到不理睬不动心,没有自我存在感,不把自己当回事,内心烦恼出现时心里也清楚了知,却能不随烦恼去造作业行,这就是禅定的功德,心清静,能降伏烦恼。

烦恼轻微一些了,对世间的贪执就会减少减轻了,不愿意花费更多时间精力再去搞世俗事业,很多事情都觉得不重要了,一心向道,愿力就广大,修行也就走上了正轨,见道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二十二、修行四念处是从无明知到明知的过程

这部四念处经不仅仅是修定的经,也是止观同时运行的经。止观的结果,有智慧的生发,这个慧就是断我见的智慧,法眼得清净、心得解脱的慧。所谓解脱的慧,就是通过观察,对所观察的法,如实正观到一定程度,就会由无明的知变成了有明的知,原来的知是对于法不明了的无明知,现在的知是明了法的真谛的明知,明了所观的这一切法、五阴身心都是生灭的、无常的、变异的、苦的、空的、无我的,这时候小乘的解脱智慧就生出来了,断除贪嗔烦恼之后就能心得解脱。

所以观行四念处,心里时时刻刻要有一个正知,而且是在心止的时候的知,不是心散乱的知。这两个知是有区别的,心止的知,有意根的知,心散乱的时候是意识散乱的知。散乱的知都是无明知,心止的知,无明能逐渐减少,能从无明知逐渐转变成明知,能开智慧得解脱。

心散乱时候的知,显现出的都是意识的功能作用,心止时候的知,不仅有意识清清楚楚的知,还有意根明明了了的知,有意根的深深思量作用,这样才能断我见,得法眼清净。这是佛教给我们的修行方法,不是用意识心思惟、分析、考量、比量、推理,这些方法通通都不用。所有的法都是现量存在的,本来就是如此的,只要保持了知,到一定时候,就能明了世间真谛。

对所观法的无明知,是落到了现象界,认现象界为真为实,明知是知现象界的生灭和不真不实。中间的观行过程很重要,由无明到明的转折很重要。观察到现象界后面那个理,是明知,意根明知的时候,一定有定慧等持的三昧出现。这个过程可能要长一些,因为前世的基础弱一些,今世就多辛苦了。在观呼吸的修习过程中,要参考一下楞严经中周利槃陀迦的观呼吸方法,周利槃陀迦观呼吸没有离开过鼻端,非常专一,最后证得了四果,并且还修出了四禅定。

二十三、有明的知和无明的知的区别

无明就是内心的晦眛无知,不知道五受阴的苦空无常无我,不知道五阴世间的生灭变异,不知道诸法的本质相貌,不知道诸法都是如来藏所幻化出来的,不知道因缘果报之理,总之,无明就是不知不懂真实理法,执取一切妄法为我和我所。带着这些无明的知,就是无明颠倒的邪知。

如果通过观行实证到了五受阴苦空无常无我,实证到了诸法的真实理,断除了无明,不再迷惑颠倒执取一切法,这样对五阴的知、对诸法的知,就是明的了,叫作明知。当然明也是有阶级差别的,是有层次和程度的,有最初的明和最后的明,明要渐次的明,越来越明,就会越来越有智慧,越来越解脱。

明也分为意识的明,和意根的明,意识的明比较容易,把佛法理解通透了,意识就明了;但意根的明必须在实证之后才能出现,意根的明不是靠理解和简单思惟就能出现的,必须在禅定中不断的参究,不断的思量,才能顿悟,顿时而明。意识的明是渐明,渐修就会渐明,渐明是解的结果,不是真实智慧。

意识对理的通透也是相当不容易的,所以意识证果同样很困难,不是像许多人认为的那样,思惟思惟,解一解,就意识证果了,那离意识证果还远着呢,离意根证果更加的遥远。证果哪有那么容易的?无明是那样的深重,遮障是那样的大,烦恼是那样的重,智慧是那样的浅薄,能当个好凡夫就不错了,如果不改变自己,消除一部分烦恼和无明,不脱胎换骨,就不要谈什么证果,离证果实在太遥远了。

二十四、四念处的身受心法和五蕴之间的对应关系

二者正是对应关系,四念处的身,就是五蕴中的色蕴,四念处的受就是五蕴的受蕴,四念处的心就是五蕴的识蕴、行蕴和想蕴,四念处的法就是五蕴十八界的修行之法三十七道品。所以观行四念处,五蕴就能得解脱。

佛法都是相通的,殊途同归,都是一个道理,只是阐述的角度不同罢了。虽然阐述的角度不同,但是其结果却是相同的,那就是断我见得解脱。每个人修行时所选取的点位有差别,但结果没有差别。从任何一点而入,都能通向目的地,只要方法用对路,定能到达终极目标高山顶。站在高山顶上看山下四周,条条路途通山顶,不必围绕整座山走一圈,沿着一条路上到山顶,所有的路都一目了然。所以成道的人,能问什么答什么,哪条路上的众生,都能为其指引方向,大乘法、小乘法、世间法外道法、戒定慧,一切修法都可以引路。这时才是当之无愧的善知识,德才兼备。

二十五、为什么观行能断我见?

举例子来说观行这个问题,譬如小孩子都喜欢玩具,有的小孩子得到一件玩具之后,爱不释手,喜欢好几年也不厌倦,这样的智商就堪忧了。而有的小孩子对到手的玩具充满了好奇,拆了装,装了拆,最后明白了这个玩具不过如此,就不再感兴趣了,然后就换另外一种玩具,最后对其它所有玩具都是这个样子,拆拆分分,从里到外看个明白,看明白以后就不再好奇感兴趣了,随着年龄和见识的增长,最后对任何玩具都不再感兴趣了,这表明这个孩子心智已经成熟了。

众生就如小孩子一样,也喜欢五阴这个名色玩具,多生多劫甚至无数个无量劫都爱不释手,贪爱不止,被五阴身束缚得死死的,不得自在,受尽了苦痛。如何解脱束缚呢?应该像心智成熟的孩子那样,把五阴世间拆分开破解开,看透五阴的实质,知道五阴其实是苦的、空的、无常无我的,其余就没什么了。如果众生有大乘的心智,看透了五阴实质就是空的如来藏,根本没有五阴这样的法,五阴是由如来藏所出生的因缘所生法,因缘灭五阴身就灭,不得自在,这个心智就是最成熟的了。

因为大多数众生都执迷于五阴,沉浸在五阴当中不能自拔,就像执迷玩具的小孩子一样心智不成熟,不懂得如何拆分五阴,佛就设立一个方便方法,教导众生如理如实地观察,从四念处的呼吸开始起观,目的是先从呼吸入手,来合理地细致地拆分五阴,如理作意地去深入观行,实地现观,这是最简单有效的观行方法。

有的人观呼吸,观来观去,五阴就被观破了一点,从这一点上就窥破了色阴,看明白了原来色阴是苦空无常无我的,除此什么也没有,于是就断了身见。有的人在断身见的同时,一使劲,连带着把其它四阴也一齐都拆分开了,看透了五阴全体都是苦空无我的,于是断我见,心智再好一些的,把五阴从里到外观个清清楚楚、透透彻彻,烦恼顿断,直接证四果阿罗汉。

所以这个观行是非常好的拆分五阴得小乘解脱的方法,让众生这些孩子心智都能早些成熟,从而厌离五阴,解脱生死苦。关键是要会观,观的要如理如实,这也在于众生的心智和定力。众生定慧有差别,这是肯定的,不过不用急,只要长久观行,日久功深,早晚都会把五阴观透彻,不再被它所迷惑和缠缚,解脱是早晚的事。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