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生如法師網站LOGO

觀行五蘊斷我見(第二部)

作者: 釋生如 分類: 二乘解脫 更新時間: 2024-10-04 19:28:56 閲讀: 0

第一章  五蘊中的我是指什麽

一、斷我見要斷哪個我的見?

斷我見是斷哪個我的知見,只有弄清楚這個問題,才能斷我見。如果連要斷哪個我的知見都不知道,那就不能斷我見了,目標不明確,當然就達不成目標了。有我見的當然是五蘊了,是五蘊中的七個識心,主要是指六七識。六七識把什麽法當作我,就要讓六七識否定什麽法,不認什麽法爲我,或者說確認什麽法不是我,這樣才是斷我見了,總之,是斷除六七識的我見。

有一些人糊塗地認爲是斷除第八識的我見,可事實上第八識沒有我見,祂不把任何一個法當作第八識自己,也不把第八識本身當作是自己,所以第八識沒有我見。即使第八識有我見,要如何斷除第八識的我見呢?這根本無從下手,六七識無法與第八識溝通和交流,如何能讓第八識斷我見呢?所以斷我見的我的主體是五蘊中的六七識,那就想辦法讓六七識斷我見,才能解脫五蘊中六七識的生死。還有些人認爲色蘊也有我見,也應該斷除色蘊的我見,可是色蘊是色法,色法不是識心,沒有思想觀念,沒有我的觀念,如何讓色蘊斷我見呢?是六七識認爲色蘊是我,所以要讓六七識斷除色蘊爲我的我見。

二、五蘊無我是無什麽?

我是主宰義、自主義、恒常不變義、真實義,五蘊卻沒有這樣的特征和性質,所以五蘊不是我,五蘊不能把控,沒有主宰,不能自主,不是恒常不變的,不是真實的。五蘊是破壞義,是毁損義,是壞滅義,是空義。通過觀行,証得這些理,就証得了五蘊無我非我。

這裡沒有第八識如來藏什麽事,聲聞人知道有個第八識不生不滅,是五蘊的所依就完全可以斷我見。那些外道們遇到佛陀,聽佛陀講法幾分鍾就証得四果大阿羅漢,根本來不及了解第八識,不知第八識是何義,更來不及觀行五蘊與第八識的關係,他們不可能思惟觀行出五蘊無第八識,五蘊非第八識,得不出這樣的結論,但他們確實証阿羅漢果了,也在佛前先於佛而涅槃了。 

佛在四念處經裡教導弟子觀行証果,整部經從始至終都沒有提到過五蘊的所依是第八識,弟子在整個觀行過程中,一點也沒涉及到第八識,沒有觀行過第八識,沒有把五蘊與第八識聯繫起來觀行,最後很多弟子都証得五蘊苦空無常無我,獲得初果到四果的法眼淨。所以得出無我的結論,其中根本沒有五蘊無第八識的意思,五蘊無我不是無第八識,而是無主體無主宰無恒常。

三、五蘊無我的我是指什麽?

五蘊是我,五蘊非我,這個我是指什麽?凡夫認爲五蘊是我,聖賢認爲五蘊非我。這個我到底是指什麽?

有人說這個我是指第八識如來藏,這個說法對不對呢?如果對,那麽凡夫因爲有我,認爲五蘊是第八識如來藏。凡夫有這樣的認知,有這樣的思想觀念嗎?肯定沒有,如果有這樣的思想觀念,個個也都不是凡夫了,而直接越過三賢位,成爲聖位的地上菩薩。因爲只有地上菩薩才有能力觀察到五蘊十八界方方面面全部都是如來藏性,實質都是如來藏,証得了一分或者是多分一真法界性,如果能証得法界全體都是一真法界,那就是佛了。 

所以說凡夫是不可能有五蘊就是第八識如來藏這樣的智慧認知的,事實上凡夫衆生都沒有這樣的思想觀念和認知,即使是學佛的凡夫衆生,大多數也不知道有第八識如來藏,知道的也有很多不承認第八識如來藏的真實性不虛妄性,當然更沒有証得,就不會把五蘊當作第八識如來藏。尤其是三惡道衆生,更無法把五蘊與第八識聯繫起來,但三惡道衆生都有我見,都把自己的五隂身當作我和我所有的去維護。尤其是畜生,愚癡至極,頭腦裡什麽概念都沒有,就知道五隂身是我,也沒有我的概念,但不妨礙畜生們對自我的維護,因爲意根就是沒有語言文字和思惟的知道五隂身這個我,別的一無所知。

這樣的話,凡夫衆生根本也沒有必要通過學習四聖諦法,觀行五蘊,去否定五蘊就是第八識如來藏這個絕對真理,而得出一個錯誤的結論說五蘊非第八識如來藏。這個結論直接否定了地上菩薩的唯識甚深大智慧,與唯識正理相違背,也與華嚴經所說的一真法界正理相違背。所以証果得出五蘊非第八識如來藏這樣的結論,就是沒有証果,也沒有做過如實的觀行,沒有真實的修行過程,有如實修行過程的人,根本得不出這樣的結論。這是斷我見觀行的一條邪路,得不到斷我見的正果,不能得法眼淨,也不能得解脫。

証果以後的人,認爲五蘊是苦的,是空的,是無常的,不是恒常不變的,不是真實的,不是自主的,不是有主宰的。於是漸漸放棄這樣的五蘊,漸漸不執這樣的五蘊,煩惱漸漸就消失了滅了,於是就解脫了。真斷我見之後,這些陳述都沒有什麽意義了,自己的親身感受是最真實可靠可信賴的,沒有言語,心裡就知道是怎麽回事。

四、五蘊是我五蘊無我的我指的是什麽

斷我見的觀行非常重要,把認五蘊爲我的我搞清楚極其重要,如果連五蘊中有我見的我都搞不清楚,如何能斷我見呢?有我見者是意識和意根,第八識絕對沒有我見,那麽斷我見就是要斷除意識和意根的我見,讓意識意根確認五蘊不是我也不是我所,不是我的我當然也是指意識意根了,不是指第八識。

五蘊和六七識的我具有毁壞性壞敗性,是生滅變異的,因此五蘊和六七識不是我,是無我的;第八識不是毁壞的,不是壞敗的,是常住不滅的,方便說爲我,但沒有我性,沒有七識那種作主的我性,因此第八識也是無我的。那麽觀行五蘊無我,就是要觀行五蘊和六七識的毁壞性、壞敗性、生滅變異性,確認之後就斷除了六七識把五蘊當作我的我見和我所見。如果把無我的我當作第八識,那就是媮換概念,結果無法斷我見。

意根無始劫以來一直把五蘊當作真實的我,而加以執著,意識受意根熏染,也同樣把五蘊當作真實的我和我所。爲什麽這個我指意識意根,不是指第八識呢?因爲無始劫以來,衆生不知道有第八識這個理體,不可能把五蘊當作第八識來對待,心裡沒有五蘊就是第八識這樣的我見,所以斷我見就不是觀行五蘊不是第八識。如果衆生能把五蘊當作第八識,就會空了五蘊,不會執著五蘊,就沒有我見和我執,也就沒有六道輪回了,這是諸佛菩薩所樂見的。

如果是這樣,諸佛也不必到娑婆世界傳法度迷津了。因此觀行五蘊無我的結果,不是証得五蘊不是第八識,六七識不是第八識,而是証得五蘊全體都是敗壞的,都是生滅變異的,沒有一個所謂的叫作我的東西存在,這樣就不會再去執著五蘊,我執慢慢就融化了。

五、人無我的真實義

人無我是小乘聖賢人和大乘聖賢人的見地,他們在不同程度、不同角度上証得了五隂非我,完全証得五隂無我的是四果阿羅漢和辟支佛,以及八地以上的大菩薩。與人無我相對的是人有我,認爲五隂身這個人有我性,是我是我所有,這是凡夫衆生的不正知見,這樣的邪見能感召六道生死輪回苦。

如果衆生把五隂身當作五隂身,認爲五隂身是實有的,是我和我所有的,就是無明的生死邪見;如果衆生不把五隂身當作五隂身,而當作是第八識出生的,是第八識的功能作用,本質就是第八識,那麽這個衆生就破除了五隂是我的我見,証得了五隂非我,五隂沒有真實的屬性,都是第八識的屬性,這是大乘菩薩的見地,這樣六道輪回生死業就會逐漸了畢,能解脫出三界輪回,但菩薩們都不會出三界。

斷了我見的菩薩是証得了人無我,不把人當作人,不把色隂當作色隂,不把受隂當作受隂,不把想隂當作想隂,不把行隂當作行隂,不把六根當作六根,不把六塵當作六塵,不把六識當作六識,而是全部都當作是第八識的屬性,當作第八識的功能作用。五隂十八界恰恰就是第八識,那麽五隂非我就不是指五隂非第八識。

所以人無我的真實義,不是指人非是第八識,而是人沒有人的屬性,人不是人這個我,人的屬性不成立,人的功能性不真實,人的功能性是無常的生滅的變異的,也是第八識賦予的。這樣斷我見以後,不再認五隂身是我有我,不再認爲五隂身屬於我所有,心裡就沒有所謂的我了。衆生都是因爲認五隂爲我才有我執,才有生死輪回苦;如果衆生都認五隂是第八識,就會証得無我,心裡不再有我了。心裡沒有我以後,慢慢對我的執著就會減輕,以至於最後斷盡我執,沒有執就沒有生死,就會脫離輪回苦。

六、五蘊非第八識不是小乘觀行的結論

既然衆生無始劫以來並不知道有個不生不滅的第八識常住五蘊身中,衆生就沒有五蘊就是第八識的我見,觀行五蘊斷我見時,就不用把五蘊與第八識對比,說五蘊是無常的,而第八識是常住的,五蘊是生滅的,而第八識是不生滅的,因此就推論說五蘊非第八識,因此推論就斷除了五蘊是第八識我的我見。這樣的對比和推論根本沒有必要,如果沒有前提,就沒有後邊的結論。

即使有前提,衆生都把五蘊當作第八識,這也不是我見,恰恰是沒有我見的,是無我的認知。在大乘參禪破參証得第八識的時候,參禪的菩薩就知道了五蘊是第八識所生,是第八識的一部分,恰恰就是第八識。而菩薩在入初地以後,逐漸觀察出一切法都是真如第八識,那麽五蘊更是第八識,全體即真如第八識,是一真法界中的法。如果衆生無始劫以來有個我見,把五蘊當作第八識我,那麽衆生無始劫以來一直是地上菩薩,具有唯識種智,不可能有六道生死輪回。

況且,佛在講阿含經的時候,首先告訴弟子,五蘊身中有常住法,不生不滅,是衆生五蘊所依。弟子們在聽佛如此說以後,就信受佛所說,知道有常住的第八識不滅,而五蘊是生滅無常的,五蘊根本不是常住的第八識,所以才需要修定觀行思惟五蘊的無常苦空無我,確認五蘊是可毁壞的,六七識是可毁壞的,沒有一個我和我所。所以觀行斷我見的結論不是五蘊非第八識我,而是五蘊是無常的壞敗的苦的,不是(意根)我,也不是(意根)我所。

七、五隂爲何無我和我所

因爲五隂十八界是生生滅滅的,是幻化的假相,自身沒有主宰性,所以不是我。比如說一堆木頭、泥土、水按照一個法則混合在一起,形成了房屋,這個房屋是生滅幻化的假相,沒有自主性,說散壞就散壞,不能當作能自主的實有之法,而去執取爲房屋。

同理,五隂這個所謂的我,也是用七大種子和合起來組成的,也是生生滅滅不實的法,沒有自主性,沒有自我主宰性,不能當作我,也不能當作我所。所以五隂不是我和我所,沒有我和我所,沒有必要去貪執,去執取,不要把用各種零件組裝起來的法當作可以依賴依靠的我。那麽不依賴依靠和合組成的法之後,會怎麽樣?不再執取五隂十八界,這樣還有什麽?如果心中有這個想法,想著還有什麽,我見就沒有斷盡,還有執取,還有所求,那就還有生死,還有苦。

如果斷我見之中的我弄不明白,就無法真正斷我見。如果得出一個五隂非第八識,不是第八識,也不異第八識,這樣的結論出來,那就沒有斷我見,也沒有對五隂十八界進行如實如理的觀行,心中還有五隂十八界這樣的我存在,沒有廢除五隂十八界我,只是意識認爲五隂十八界不是第八識而已。空,這個含義相當重要,觀行到最後,就知道五隂十八界是空的。什麽是空?追根究底,空的就是無我的。如果有不空的就有我了,誰能把空的法當作(意根)我?除非沒有觀行到五隂空的人。

八、把身體當作我的我是指誰

身不是我,也不是我所,我寄居在這個身體裡,一旦身體消失了,就不得不再去尋找另外的身體寄居。這裡的我是指誰?誰把身體當作我和我所,這個我就指誰。首先如來藏肯定不會把身體當作我和我所,祂不想利用身體做什麽和不做什麽,在世間法的運行上是無心的,所以這個我就不是指如來藏。

無始劫以來把身體當作我的是第七識意根,無始劫一直不斷地執取身體爲我的是第七識意根,所以這個我最主要的就是指七識。五蘊中五識心思非常粗,幾乎沒有我的觀念和見解,意識有我的思想觀念,但是投胎時尋找身體寄居,意識卻使不上力,意識寄居在身體上又不是連續不斷的,對身體又不能作主,不能負主要責任,所以這個我主要是指意根。有所住持有所利用,是意根最關注和執著的事情,投胎受生擁有色身是意根最在意和執著的事情,五蘊的功能作用是意根最想把捉的,所以意根的我見根深蒂固,最執拗。一旦意根認爲色身五蘊不是我和我所了,對色身五蘊的執拗就會逐漸斷盡,逐漸解脫五蘊世間的一切苦受。

因爲漢語的詞滙不夠豐富,佛法和世俗的用詞無法分開,很多法義無法準確的表達出來,導致誤解很多。比如真這個詞,世俗法和佛法都用一個,世俗法的真是什麽意思,佛法裡的真是什麽意思,一般人根本無法區分,往往就會混淆不清,尤其是學過大乘如來藏法的人,只要提到真,就以爲是如來藏這種真心和真實性。世俗法裡人們之間也有真心這個詞滙,也用真實這個詞滙,但與如來藏都扯不上關係。比如甲問乙,你是不是真心想這麽做?你是不是真心願意?你的真實想法是什麽?這件事真實嗎?這個東西是真的嗎?每一句話都與如來藏扯不上關係。可是學如來藏法這部分人,卻把什麽都安在如來藏頭上,如來藏又沒有頭,怎麽能安得上?

世俗法裡有個我,佛法裡也有個我,兩個我的含義差別極大,可是學完如來藏就懵了,分不清是哪個我了,只要遇見我字就認爲指如來藏,難道斷我見就是斷如來藏見?五蘊是我,難道是說五蘊是如來藏?五蘊非我就一定是說五蘊非如來藏?

九、斷我見的觀行内容與結果

斷我見的這個我,是指意根的俱生我見和意識的分別我見,不是斷除如來藏的我見。如來藏沒有我見,不用斷除。只要讓意識意根觀行五蘊十八界這部分法是苦空無常的,才能讓意根和意識確認五蘊十八界不是我和我所,而不是讓如來藏確認五蘊十八界不是我和我所。無我不是否認如來藏我的存在,而是否認五蘊十八界的真實存在。

正因爲五蘊十八界在世俗界不是真實存在的不變的法,所以就讓意識意根確認五蘊十八界是無我的,不要再認五蘊十八界是我和我所了。觀行結果不是讓意識意根確認如來藏無我或者是有個如來藏我,也不是讓如來藏確認自己是無我的。在觀行之前可以承認有個如來藏我的存在,但是觀行的結果就不要落在如來藏上了,因爲是觀行五蘊十八界,不是觀行如來藏,觀行内容不能錯亂,否則結果就錯亂了,導致不能如實的斷我見。

十、色受想行識的真實相是什麽?

色受想行識的真實相是無常的、變易的、不安穩的、空的、苦的,非我,不異我,不相在。既然是無我的,怎麽能說我是殊勝的,我是低劣的,我不差於他人?不是我、沒有我的兩個法多個法,空的兩個法多個法,苦的兩個法多個法,不真實的兩個法多個法,如何能夠比較呢?如何說哪個高哪個低?或者是平等的?空的法不實在的法,如何拿來比較?如何比較兔子的角長與短?如何比較烏龜的毛漂亮與不漂亮?如何說我比你強,你比我弱?如何說我與你一樣健康富有?世人無明顛倒,早已經習慣成自然了,不知道所說毫無實義,都是笑談。包括語言和聲音,都是虛無縹緲的。

兩個人對罵,實質上罵到誰了嗎?罵到色隂上了,還是罵到受隂上了,還是罵到想隂上了,還是罵到行隂上了,還是罵到識隂上了?罵人的聲音,落到了哪裡去了?被罵者感覺不舒服,是什麽感覺不舒服?哪個法感覺不舒服?什麽叫作不舒服?有舒服和不舒服這樣的法存在嗎?罵人的人感覺舒服解氣,是什麽感覺解氣?有解氣這樣的法嗎?

在甚深的禪定中思惟觀行這些法,到一定時候,内心就會把這些法空去,身心就會脫落。這也是一種感覺,也是不真實的,但是卻是解脫的。如果沒有禪定,即使理解了這些法,不管寫出多少本書,仍然都是空談,沒有實質益處。

十一、五蘊虛妄的含義

什麽是虛妄?虛妄就是假的不真實的意思,也是空的意思,沒有其事其理的意思。比如說大家都傳說某某當上了國王,可是實際上並沒有其事,某某並沒有當上國王,這是一個虛假的傳說,某某當上國王這個事情是虛假的,是虛妄的,是空的,是不真實的。衆生知道了這不是一個真實的事情之後,也就不再傳說,不拿其當回事了,心裡釋然了,心就空了。                         

同理,衆生無始劫以來都把五蘊當作真實的實有的,當作我,當作我所有的,通過觀行最後確認五蘊不是真實的,是虛妄的,是空的,是無我的,也不是我所有的,於是就不把五蘊當作是自己,心空了,釋然了,解脫了,漸漸放下了,不執著了,不再爲了五蘊這個假我空我而造作業行,苦就消失了。

但是假我虛妄的我,在世俗相上是存在的,只是沒有其實,本質上是空的,証得法眼淨的人今後還要用這個虛妄的五蘊來修行和生活,内心的思想觀念卻變了,導致煩惱輕微甚至斷盡,六道輪回的業種消除了,有能力出離生死苦,這就是小乘定慧等持三昧的功德。

十二、我性的相貌

世界上哪個地區的衆生我見最重,我執最強?強調自我的衆生我見最重我執最大。佛法起源於印度,後傳入中國震旦,西天印度佛法遂逐漸衰落,中國震旦佛法卻越來越興盛。達摩祖師在西天觀看震旦有大乘氣象,於是冒生命之危從西天印度飛身來到中國,傳法度迷情,大乘佛法得以廣傳,大乘人才汩汩而出。遂有禪宗六祖出世,加之西天祖師二十八祖住世,大乘佛法穩如泰山。

佛法爲什麽不傳入西方等國家,而偏偏要傳入中國震旦?源於國家地區的文化底蘊、人文素養之不同,中國有儒家道家等等文化底蘊,中庸之道,顯人性之根本,具人性才能有菩薩性和佛性,人性不具,菩薩性更不具。從目前全球肺炎疫情來看,這麽嚴重的傳染疾病,那些國家地區的民衆還要自由,還要人權,只要自己暢快,完全不顧他人生命安危,這就是自私的我見我執。那些人所要的自由,代表著什麽?他們所主張的人權代表著什麽?完全是我,是我見,是我執。

即使那樣所謂的自由,不損害他人的利益,那種自由也完全代表我性,強調的是我。所謂的人權,也都是要彰顯自我的權利,凸顯自我,都是我性。要獨立,有自主,要平等,要自由,要權利,要地位,這些要求都起源於一個根深蒂固的我,強調自我存在感,追求釋放自我,不要壓抑那個我。這樣深重的我性,不會感招到大乘佛法,衆生得度的因緣不成熟。

同理,單個一個個體,如果我性很強,貪嗔嫉妒,自我主張很強烈,得度因緣也不成熟。即使遇到佛法,此生此世也不會斷除我見,得到度脫。學佛之人時刻保持警覺之心,常常關注自己的心行心性,發現自我意識冒頭,就要用佛法理論思惟開導自己,疏導自己,不要讓自我泛濫,最後成災不可收拾。要細細的了解我性的表現形式,我性的樣貌,我性的特點,我性容易出現的環境,然後適時抓住那個我,觀照它,理順它,說服它,教育它,勸導它,降伏它,直至最後斷除它,那麽你就是個頂天立地的好漢,居於世間之頂,人中之雄。這樣豈不快哉!

十三、能發現自我才能斷我見

要想斷我見,首先要知道所謂的我都是指什麽,與自身所有的功能屬性對號入座,能找出每一種身心活動中顯示出來的我是哪個,每一次每個當下身心活動中顯示出來的我是哪個,每一法當中的身心活動顯示出來的我是哪個。能夠找出這麽多的我,已經非常不容易了,其智慧和觀察力相當了不得,時時處處能把賊人抓住,預示著自己以後再也不會被媮了,再也不會丟失家寶了,真是可喜可賀,不管賊人是否受到了懲罸,能抓住就算成功一半或者是一大半。

十四、爲什麽排除異己是凡人的凡夫性特征?

有排除異己行爲的人,即是煩惱具足的凡夫人。因爲這樣的人心裡有我,有他,有四相,有事理,心一點不空,全部是我性,這樣人不好修行。再採取點不合理的手段,或者是不擇手段,總想把他人踩在腳底下,那這個人煩惱結重,不是一般的凡夫,無法斷我見証果。

排除異己屬於身口意行爲,是不當的身口意行,斷我見之人不會再這樣做了,因爲初步無我了,心與無我相應,不再造作粗重的惡業行了。所以判斷一個人是否証果,是否有道,還是要從七識的身口意行上來判斷,越具體越好,除此沒有其它判斷的準則。不能從第八識的心行上來判斷七識的果証和修爲,也不能只從口說上來判斷,行爲最能體現一個人的証量和修養,口上造假最容易,用虛言假言掩人耳目的事情數不盡。雖然有時身行上也能造假,但是太有限,無法堅持下去。

凡夫性還表現在欲望上,有的人學佛,越學欲望越大,想要盡快証果明心,用什麽手段都行,要什麽果都行,假果也無所謂,只要有証果明心的名聲就行。取得名聲以後,直接成爲人上人,一切利益都會得到,欲望大得很。什麽渠道得果都無所謂,想盡辦法得果,這是很奇怪的一個想法。有這個想法正是最強大最堅固的一個我,怎麽還能有希望斷我見証果?把佛法當成獲取世俗名利的工具,利欲熏心,被利所矇蔽,難以走出黑暗和輪回。總之,衆生的凡夫性說之不盡,令人扼腕歎息,這樣的不覺悟,輪回也在情理之中,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十五、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有我無我?

判斷一個人有我還是無我,不能簡單的根據他與人說話的語言中是否帶我字來判斷,因爲佛與人說話和講法中也用我這個字,我字繞不過去,否則沒有表達思想的主體,就沒辦法把自己的思想觀念表達清楚。佛說話也說我如何如何,可是佛心無我,有些人說話雖然不帶我字,可是話裡行間都是我,我味很重。要觀察分析他的文字語言裡,那個我字是客觀的名詞概念,還是含有很實在真實的我,因爲心裡有我,以至於有所執和念,極其護祐,或者充滿驕傲自豪自卑等等主觀情感。

依義不依語,品味每個人語言真實的含義,真實的指向,才能判斷出來這個人心中有沒有我,我味的輕和重。判斷一個人是否斷我見,不要從他語言敘述的表面意思來判斷,他指給你的東西未必真實,要仔細辨別話音、語味,看他所做,與說是否一致,還是牽強。這可以偽裝,但偽裝長久不了,總有露餡的時候。

十六、我見我執的種種表現

如果一個人一心要做自己,一定要與衆不同,特立獨行,不聽一切人事擺布和安排,不願意順從任何人事,那麽這個人是斷我見無我的人,還是我執特別重的人?心中有我的人,就會著重於自我的感受感覺,在意於自己的特權和屬性,在意於自己的獨特性,而不願意把自己融合於大衆之中,不願意隱藏和消滅自我,心中堅固執我,不肯捨棄。不願意隨順任何人的要求,不願意被管理被安排,不服從長官,又不能自律的人,就是我見非常重的人,即使能自律,也是我見重的人。

我執斷盡的大阿羅漢大目鍵連,在証果以後,内心完全沒有自我的存在感,完全隨順於衆生心,衆生希望他怎樣他就怎樣,不希望他怎樣就不怎樣,哪管衆生都是蠻橫無理的要求,他也是沒有任何怨言的服從,從不違逆。斷我見之後就是無我之人,内心裡沒有自我,也沒有人、衆生和壽者相。而一心想要做自己的人,是不是與此背道而馳呢?絕對是背道而馳的,沒有我,還做什麽我?這是在增加我見和我執,因此我見我執生死流轉無盡,任性之人必吃苦。

一個非常強調自我存在感的人,不願意服從衆生任何一點意願的人,是個強烈的自我主義者。一個從來都不服軟,不讓步的人,我性非常強;一個看一切都不如自己,並且對人言辭犀利的人,都是執我非常嚴重的人,我執重的人很難斷我見。如果一個人總是我對你錯,是非分明,不懂得讓步和隨順,表現不厚道不寬宏,就是我見我執非常嚴重的人,沒有菩薩那種隨順衆生的心性。

如果一個人活著只在意自己的感受,注重自己的感受,追求内心舒服,狂放不羈,不管周圍人事如何,不管世界如何,不受任何約束,這個人就是我見我執非常重的人,而且是極重極重之人,這世想斷我見是非常困難的。

每個人都要常常回頭反觀自己,内心總要自省自察。要做到自省自察,就要多關注自己的内心世界。每一個心念,都要反觀和檢查,發現與道不相應的心念,趕快扭轉和熄滅,不能任其泛濫,這就是修行。真正的菩薩,既不隨俗,也不違俗。這中間的分寸如何拿捏,就看菩薩的修爲和智慧善巧了。一般的菩薩都沒有如此善巧方便的處世智慧,處世就有一些障礙。

十七、我見斷盡的境界

如果把如來藏當作真實的我,我見就沒有斷盡,這仍然是一種我見。因爲法界當中根本沒有七識的我,既然沒有我,怎麽能有如來藏是真我呢?沒有根本的七識自體性,也就沒有任何我性。如果確立了一個知見:如來藏是真我,同時就確立了一個七識我,有個七識我,才會把如來藏當作真實的我,沒有七識就不會把任何法當作我。因此只要見法就是妄見,沒有妄見時,必成佛。修到禪宗第三關的時候,如果心裡還執個如來藏我,就不能過禪宗第三關,不能証得有餘涅槃,不能脫離生死。

觀世音菩薩的耳根圓通法門,修到最後,能捨的全部都捨了,能空的全部都空了,連個捨也捨了,連空也空了。能捨所捨,能空所空,以及空空,全部空掉,再也沒有可空的了,只剩下孤零零的如來藏,捨不掉,不可捨,空不掉,不可空,也沒有去捨的人,沒有去空祂的人了,那麽就到家了,成就三十二應身,名爲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十八、執著果位和証果也是我見的表現

現在看外面開悟証果的人成百上千的,聖人都快把街道擠滿了,可那麽多聖人在心性煩惱方面,悟後和悟之前根本沒有什麽差別,什麽思想境界、三昧境界也沒有,身口意上一如既往,甚至比從前還要染污,慢心比從前還要重,怎麽能証明那些人是不是真正的証果和明心呢?根本証明不了,三十七道品都沒有修,戒定慧完全不具足,好多人僅僅處於一種意識的理解層次,是對知識層面的領悟和掌握,更多的甚至連理論知識都不具備不完善,連意識境界都相應不了達不到,更不要說意根了。

所以現在市面上大妄語的簡直太多太多了,爲什麽要大妄語呢?我見重、執我爲是的人才會大妄語;我見輕微的人,會非常謹慎、非常小心、非常實事求是的,會到處求証,自己的修行狀態到底是不是証,他不會盲目地抬高自己,說我如何如何。我見重的人如果認爲自己証果了,你告訴他那不是証果,他馬上就會急眼。爲什麽會急眼呢?因爲他非常執著証果這件事,非常執著我是聖人這件事,非常執著自己與衆不同,非常執著果位和身份,對於自己的果位身份非常在意。

這種執著就代表他心中還有那個我,和從前一樣,或者比從前還重。如果你告訴他說,意識証果不是真証果,情思意解和推理猜測都不算証果,必須意根証果,他爲了維護自己的果位和名譽,就會種種反對、駁斥和攻擊,完全不思考不反思,完全不顧事實,更不會反省。因爲他心中有一個我,那個証果的我,不一般的我,與衆不同的我,高高在上的我,把這樣的我當作實有的,就會特別維護,也把果當作自己實有的,特別維護,這說明這個人我見全部存在著,根本沒有証果。真正斷了我見,智慧逐漸增長以後,就有能力判斷出各種心行的人心裡有沒有我,是不是一個斷了我見的人,有什麽程度的我見,是不是很嚴重。

十九、什麽是能所雙亡?

能所雙亡,能是指七識心,所是指七識心認知的法,亡是滅的意思。七識心不再把七識當作真實的有主宰性的我,也不把七識認知的法當作七識所擁有的,認可能所的虛妄不實性,就是能所雙亡。

証得心空,不是身體空了和六塵境界沒有了,而是正確的認知了身體是空的,五蘊是空的,六塵境界是空的,心的觀念改變了,不再認爲五蘊色身是真實的我,有我性。身體空了沒有了是禪定境界,六塵境界沒有了是禪定境界,禪定境界是生滅變異的,禪定消失以後,身體和境界還會出現的。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