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生如法師網站LOGO

觀行五蘊斷我見(第二部)

作者: 釋生如 分類: 二乘解脫 更新時間: 2024-10-04 18:55:11 閲讀: 0

第三章  如何具體觀行五蘊

一、觀行五蘊以觀行識心爲主

觀行五蘊十八界空無我,不僅要觀行五根以及五根對應的五塵,還要觀行六識和意根,包括六七識對應的法塵。其實對於五塵,意根也對應,如果五塵出現,意根不感興趣,就不會出生五識去了別五塵,六識就不知道有五塵境和法塵境。六識的出生都由意根作主,出生六識的目的就是了別和處理五塵和法塵,所以意根不僅對應法塵,也對應五塵。在沒有六識的情況下,或者六識無力了別的情況下,都是意根自己單獨觀照和攀緣這些法,比如身根的情況,意根時時處處都隨著如來藏之後了知著,身體的所有情況,有時讓意識五識知道,有時就不讓六識知道,即使讓意識知道,意識也是莫名其妙。

觀行五蘊主要還是以觀行識心無我爲主,五蘊的主體是識心,最容易錯認爲我,而把五根和六塵錯認爲我所,我所的無我性比較容易認清,而識心的我最難看清。識心也是法的一種,也是在如來藏裡生生滅滅,而且是刹那生滅,這些法從真諦的角度來看是沒有生滅,都是如來藏性,但從世俗法的角度來看,除了如來藏,一切法都是生滅的,現象不斷變幻,有無互相對立。變化的不僅是識心的刹那生滅,識種子輸出滅回,念念起伏不定,還有塵境也是在刹那變化著,四大種子輸出滅回,色法生滅變異。

在禪定比較深的時候,五蘊十八界的法,就會在心中逐漸的獨立出來,互相粘連的不那麽緊密了,獨立起來容易各個擊破,粘連在一起,比較複襍,顯得更真實,難以看清虛妄無我性。在禪定的狀態下,識心活動比較慢而微細,對法的執著性輕微,遮障就小,事物的本來面目就容易被識心看清。所以禪定的好處極多,能澄清事實真相,識心了別性和認知性比較客觀公正,容易開智慧。學佛人如果不修禪定太可惜了,信佛語,戒定慧具足,才是好佛子。

二、如何深入觀行無我

觀行五蘊的時候,如果有很深的禪定,思惟就會很深細,能往法義裡一直深入進去,從而能一層層的解開法義之謎。觀行思惟時,要慢慢地、細細地、深深地,與自己的身口意當下進行對照,在盡量大的範圍内探究和觀行,從而識得五蘊不是我。要探究色蘊爲什麽不是我,受想行識蘊爲什麽不是我,思考時要多問一個爲什麽,要把這個爲什麽的疑問解決,要深細地思惟。如果只是形式上的理解和明白,沒有真正落實到内心,那所有的理論知識都是空洞的,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和實際問題。

如何觀行思惟呢?比如說觀行色身非我,非我是一個結論,但卻是佛陀的結論,不是我們的結論,因此這個結論跟我們沒有關係,觀行之後,我們自己確確實實也得出了這個結論,這個結論才是我們自己的,是自己的智慧結晶,才有解脫的功德受用。佛陀的結論只是一個引子,起個借鋻作用,用以開發自己的智慧。我們可以順著這個結論,逆向觀行思惟:爲什麽色身非我呢?因爲色身是空的;爲什麽色身是空的呢?因爲色身是苦的;爲什麽色身是苦的呢?這是我們最初觀行的入手處,需要我們慢慢地思惟和尋找種種依據。最後得出結論,色身確實不是我,這就斷身見斷我見了。

每個人觀行之後,獲得的智慧、証得的果位是不一定相同的,因爲因緣不同,觀行有差別,斷除身見的程度是不同的,要看証到什麽程度,修到什麽程度。即便是証初果,也分不同層次,身心受用和轉變的程度也不盡相同。例如孩子都上一年級,在一個班裡學習的水平也不一樣,証果相當於畢業,所以畢業時每個人的水平也不一樣,還有早畢業、晚畢業的。每個行者參究的法的範圍、角度和深度都不同,思惟力不同,証法的智慧就有差別;智慧不同,煩惱的消除和行爲改變的程度就不同。思惟得越深細,定力就越好,定力越好,思惟的就越深細,那麽証得的程度就越深,越究竟,心行改變的就越徹底。

三、觀色身非我的下手處

衆生普遍都以色身爲我爲我所,也把外界生存環境據爲我所有。如果要思惟觀行色身非我非我所,首先要思惟觀行生存環境六塵境界非我非我所,然後在此基礎上觀行色身非我就比較容易了。

爲什麽這樣說呢?因爲外界六塵與色身一樣,都是由如來藏中的地水火風空五大種子組成的,性質相同,而且外界六塵離自心比色身稍微遠一些,執著思惟輕一些,容易入手。佛說過外界六塵是我們的外身,也叫作我們的外界,色身是内界内身,内外是相輔相成相通的。確認六塵非我非我所相對比較容易,色身與六塵同理,這樣就會把自心與色身拉開了距離,稍微能分割開,再觀行確認色身非我非我所就容易多了。

在世俗界研究色身的科學叫作毉學,中毉裡也講色身的結構構造與山河大地相似相同類同,治療身體的時候,不要把色身看得很神秘很特殊,就把它當作山河大地來治理,就像治理生存環境一樣。中毉這個看法非常科學,接近於佛法,給我們很大啓發,觀行就找到了一個切入點,上手就快一些了。

世俗法裡講:流水不腐戶樞不蠹。色身也是這樣,身體堵塞就會有臭氣,就會腐爛出現腫瘤和癌細胞。器世間四大不調,江河決堤、地震海歗、火災風災泛濫,滄海變桑田,桑田變滄海。色身也如此,四大不調,氣虛血虛、風寒、上火、泄瀉、腫瘤癌症等等就會出現。楞嚴經中諸位聖人,也是從觀行外界地水火風,再反觀到自身的地水火風,而証得了種種三昧,得以成就。所以從觀行六塵境界入手,是觀行色身的一個捷徑。

四、看破色身得解脫

觀察人體解剖圖,就知道人體的動作是肌肉伸縮形成的,是機械化的,不是真有個我在動作。人體就是意根所用的工具,是高精密機械化全自動的,不是真實的,實際上都是如來藏編排的。看這個神經元系統,無非是一團正負極電線,一堆亂麻繩子而已,從中牽扯出想蘊和受蘊,弄出行蘊和識蘊,像這樣能拆分組合的肉體究竟是什麽?是我嗎?能把它當作我嗎?其實它什麽也不是,根本不是我,也不是我所有的,也就用個幾十年上百年而已,不行再換一個好的。我們應該看破它,去掉心中的累贅,輕松自在解脫,無煩無惱。

這個色身用一用就行了,沒必要去執著它,全體色身,包括六識的功能作用,全部是有固定程序的,如來藏設計編排,爲意根所用。如果有人打你一巴掌,給你一拳,就算了吧,不要計較,打不著你,打的也不是你。如果有人對你無理取閙,也算了吧,侵犯不了你,傷害的也不是你。世間讓它愛怎樣就怎樣,好壞都無所謂,沒有真實的,較真干什麽?你跟我結怨,我跟他結仇,你痛恨我,我討厭他,煩惱得毫無道理,沒有意義。從微生物之間的爭奪,到國與國之間的戰爭,世界大戰,鬥得不可開交,簡直是毫無道理,也鬥不倒誰,打不垮誰,生了滅,滅了生,沒有生也沒有死,縱使世界消失幾百萬年,只是消失了一大堆亂麻繩子而已。

釋迦佛的親眷被琉璃王殺死幾百個,阿難失心痛哭,可是佛陀與往常一樣心平如水,不惱不恨。爲什麽佛陀如此看得開呢?所有一切沒有真人真事,幻化的空的,所以佛陀解脫,阿難不解脫就苦惱不已。

五、如何觀察我見的落處

尋找自己的我見落處,可以從自己的貪求上來觀察,需求過多即爲貪,不合理的需求即爲貪,不應求而求,即爲貪。爲什麽有這麽多的求呢?因爲心中有我,見色身爲我,見受隂爲我,見想隂爲我,見行隂爲我,於是爲了五隂而去貪求。若心中無我,就會少欲知足,適可而止,不會過多的尋覔和求取,更不會用不如法的手段用不合理的方式,甚至用損人的方式去求取自身的利益。

心中無我的人,不會花費心思去求取,更不會不擇手段的求取,而是隨緣而活。無我的人做事都會站在他人的立場來處理問題,考慮他人的利益,照顧他人的感受。但是這種照顧不一定是順從他人的無理需求,而是爲他人長遠和究竟的利益爲出發點,其用心和行爲不一定會得到他人的理解和認同。

心中有我的人,我見重的人,我執也必然重,爲人處事都是從自心爲出發點,以自我爲重,以自己觀念看法爲準,不征求他人的意見和看法,不考慮他人的感受,往往是按照自己的習氣做完再說,先斬後奏,不管是否侵犯了他人的利益。如果他人不順從自己,就會氣急敗壞,採取報複手段,以奪回自我利益,平心中的怨氣,不計後果。這樣的話,在與自他爭鬥過程中,自己每勝利一次,無我修証的路上就會倒退一步,往生死苦的坑裡就進了一步,今世後世的苦難就會加重一些。

善於觀察,在修行當中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善觀察就會權衡出一切事情當中真正的利弊得失,長遠利益永遠重要於現前的利益,長期效應遠遠大於短期效應。我見重的人目光短淺,往往只看到眼前一點點,被眼前的極小利益矇蔽了雙眼,這就是所謂的業障。什麽叫作業障?往世的無明業因,增加了自己的我見我執,障礙了智慧的生發,看不清事情的真相,不知道何爲自己的真實利益,把無益之事當作極大的利益去求取,結果背道而馳,得不償失。

衆生都覺得無明這一用語比較含蓄,愚癡這用語比較粗俗,其實兩個詞語都是一個含義,佛陀就是用愚癡這個詞語來表述衆生的心性,這已經很含蓄了。佛陀有時候也會對弟子們吼一句:咄!癡人!其實不管用什麽語言,都不能把衆生的癡和蠢表達盡致,說什麽都不解勁,說什麽衆生都無動於衷,只好無語。即使用須彌山當撬棍,都撬不動衆生心中的癡、愚、鈍。

六、如何才能塵消

証得塵的生滅變異性、不實在性、虛假性、空性,之後心對塵就空了、淨了,見解改變了,知見改變了,具足了正見,心中無塵,見塵而非塵,獲得塵三昧,處於塵三昧中。但塵不消不滅,假相還在,只是對它的一切認知改變了,不迷惑了,不顛倒了,不執取了。

塵是心了別的相,包括色相和心相,以及非色非心相。心是根,法是塵,兩種猶如鏡上痕。由於沒有禪定,學法時理是理,事是事,永遠是兩碼事,一遇事,理就跑到後腦勺去了,就被事卡住了。這樣學法,學到什麽時候才能解脫?

七、如何盡快斷除我見

能不能斷我見証初果乃至於四果,在於這個人身見我見是輕微的還是嚴重的。身見輕微的人,很少在意和顧及色身如何,不太花費心思特意照顧色身,對色身的安危不太掛心,少有恐懼感。這樣的人由於不太執著色身和五蘊,容易斷我見証果。由於不太在意色身五蘊,心裡掛礙少,容易有禪定,觀行五蘊能一直深入下去,觀行得力,斷我見就容易一些。

過去修行人善根福德深厚,在物質生活不發達的世間裡生存,不被物欲所控制,欲望較少,不貪圖享受和娛樂,也不無故的消耗自己的福報,所以能一心在道業上不斷進步。如今的人就不一樣了,太貪圖享受和舒適的生活,心被各種欲望遮障著,業障不但消除不了,甚至還會增加,道業就很難有什麽進步。

過去的阿羅漢能夠行頭陀行,因爲沒有身見我見,又斷除了我執,内心裡沒有對我的安危與否的恐懼,不在意色身所周遭的環境,只想滅除各種心行,以取証無餘涅槃。現代人則非常在意色身,各種營養保養養生,由於業障的關係,也沒見有多少人把色身保養得有多好,又增加了身見,所以修行上很難有什麽突破。對色身無微不至的照顧,到最後看來卻是得不償失的,得小失大,不知何輕何重,都是因爲現代生活環境的影響,加之善根福德不足,才會盲目隨意的消耗自己的福德。

所以要想盡快的斷除我見我執,就不要總是在意自己的色身五蘊,不要太照顧自己,盡量看淡自己及生活環境,把心用在道業上。同時再注意不要無故的去隨意消耗自己的福德,福德對於修道非常重要,即使有諸大菩薩的福德,也不要輕易消耗掉,把福德點滴積累起來,才能終至成就佛的福德。

八、如實判斷自己是否屬於斷我見的狀態

問:次第觀察五隂無常、苦、非我,於受想行識不複起我見、我所見,之後還可以怎樣增上嗎?後續的方向是什麽?還是說保持這種不造作寂靜的狀態一段時間之後,自動就能夠自証生已盡、所作已作、不受後有?因爲在實踐過程中,只要出定後很短的時間内(一兩個小時), 猴子心就又會回來,又會想要抓取造作。這樣循環往複,我覺得可能是某個地方,沒有完全與佛陀的教法啣接上。

答:自作証我生已盡,所作已作,不受後有,這是四果大阿羅漢的境界,我們就不要想了,先把初果穩穩當當真真正正的拿到手以後,再說後邊的。初果對於前世沒有斷過我見的人來說,已經是非常困難的了。

在觀察五受隂苦空無常無我的時候,要正確判斷是否真正的認爲五受隂確實是苦空無常無我了,這個非常重要,是非常關鍵之處。不可自己認爲無我就是無我了。觀行思惟的時候,心好像很清淨,出定不觀行的時候,心裡還是有我的,心又不清淨了,這說明沒有真正斷我見,不是真無我了。那就再接著觀行,繼續做功夫。

九、反觀自心

聽到有人贊美、誇耀自己,心裡就感覺高興舒服,這是什麽心?聽到有人責備諷刺就嗔恨,這是什麽心?看到與己無關的人事物並不在意,這是什麽心?看到與自己密切相關的人事物就特別關注,這是什麽心?這些心是怎麽生起來的,又是怎樣變化的?又是如何滅去的?這時候的心,是五隂當中的哪個隂引起?這個五隂是你嗎?每個人是否都執著這個心,執著這個受覺?

十、苦集的方便斷與究竟斷

四聖諦修行次序是,知苦、斷集、慕滅、修道;或者是知苦、慕滅、修道、斷集。斷集,分爲方便斷集和根本斷集。方便斷,就是沒有禪定沒有証果時,意識降伏壓伏自己不造惡業、少造惡業;根本斷集是究竟斷,煩惱斷除以後,意根不再有造作惡業的想法和動力,不用意識的降伏和壓伏,自動自覺的就不造惡業了。這樣舊的惡業種子就消除了,新的惡業種子不積集,後世就沒有苦了。

苦是如何來的?在生命最初期,沒有五蘊世間,也沒有苦。意根因爲無明向外攀緣,想要知,於是如來藏出生世界,繼而出生五蘊身。五蘊生活在世間,由於意根的無明,就會造作一些不如理的惡業,於是業種積集起來,就有後世的苦報。學佛修行以後,不斷的思考苦諦,明了苦的來源是前世集的惡業,於是就會想辦法斷苦,開始修道不再積集惡業行,証得無我以後,斷除無明煩惱,才逐漸滅了苦。

十一、觀行功夫不足觀念就無法改變

問:在觀行意識非我的時候,我怎麽也找不到証據。您說意識在了別一個法塵之後消失,然後再在另一個法塵上運行。但是我感覺這個能“知”的意識心還是我啊,雖然是不停的在改變,但是這個“知”的性質沒有變,我比較困擾。

答:你這是還沒有如實觀察,觀行功夫欠缺,以至於認識不足,觀念不能改變。四聖諦中的苦諦:苦、空、無常、無我,注意佛講苦諦的次序,無常、空、苦、無我,這是一環釦一環次第相連的。觀行的時候,需要按照次第觀行,完完全全觀行出第一個的時候,應該引出或者是得出第二個結論,觀行出第二個的時候,要引出第三個結論,觀行出第三個的時候,應該得出第四個結論。如果不是這樣,就出現了障礙和阻力,是什麽障礙呢?是無始劫以來固有的思想觀念障礙了自己,使得自己無法扭轉從前的觀念,不能形成新的觀念和認知。比如說,無常的法就是空的不可得的抓不住的,你只知道無常,卻不能進入空的思想裡,那就停止不前往下觀不下去了。

如果能完完全全觀行空這個階段,卻不能形成空的就是苦的思想觀念,就出現阻礙了,觀行停滯不前,無法往下進行。如果觀行到五隂都是苦的,卻不能得出結論苦的根本不是我,最後一個瓶頸就出現了。怎樣才能突破這個瓶頸呢?或者怎樣才能突破各個瓶頸,改變從前固有的錯誤的思想觀念呢?需要我們深思再深思。其中持戒、禪定、如理思惟以及福德、願力是很重要的,應該注重這些方面的修持。

十二、斷我見不是變化色身

斷我見是觀行五蘊的不真實性、空性、無我性,不是要把身體變成什麽樣子,也不是讓身體變成殘缺不全,然後才能確認色身無我。改變身體是依靠禪定的力量,不用斷我見,只修禪定就能改變色身了。那些身體癱瘓殘疾的人,不是照樣我見深重嗎?如果能把色身通過觀行,變成黃金,也許我見更重。關鍵是在思想認識上,現量認知色身是假的空的不真實的,改變思想,不用改變身體。不要觀成殘廢人,萬一定力增強了,身體真出毛病了,不就壞了嗎?觀身體是組合起來的就行了。

十三、斷我見的最關鍵之處在於改變觀念

斷我見首先需要改變舊的思想觀念,建立新的思想觀念,有新的認知體系,對於無常的現象要有清晰的認知,充分而清醒的認識到五隂世間的無常,生滅變異,從而把生滅變異的法確立爲空和無我。但確立這樣的思想觀念是非常困難的,現象容易觀察,觀念不容易改變,樹立正確如理的觀念比觀行世間法的無常還要難很多倍,無常其實是容易觀察到的,就是由於習慣於有,很難確認爲空,知道空了也無法確認爲無我,就是因爲舊有的我的觀念不容易突破。

這就需要有意的訓練觀念的改變,如何訓練呢?比如拿一個玩具汽車,拆了裝,裝了拆,然後觀察在這其中有真實的玩具汽車嗎?一堆鉄片子組裝出來的東西是玩具汽車嗎?有玩具汽車這個東西嗎?玩具汽車是因緣所生法,不能自主,生住異滅,生滅變異,本身是空的,沒有我的性質。還可以把朔膠洋娃娃拆拆裝裝,觀察形成洋娃娃的因緣性,洋娃娃本身的生滅變異無常性和空性。反反複複的試驗和觀察,從而逐漸打破有的觀念,樹立空的觀念,形成新的觀念認知,這樣才好斷我見。

十四、如何觀氣息斷身見

問:修定時總因氣動而無法入深定,是否可以從氣上觀行,以求突破斷身見?                                

答:既然不能入深定,那麽觀行就不會深入和連續,無論觀行什麽法都是如此。但是如果觀行能做到一心和連續不斷,那麽禪定就會逐漸深入,定和慧、止與觀互相之間有連帶的關係,能夠互相促進。觀氣就是觀氣息,氣息也和呼吸有關,那就屬於四念處的觀行範疇了,從五蘊當中任一法入手觀行,都可以斷身見,關鍵是要有未到地定。

身體裡的種種氣是物質色法,如果觀行出氣的生住異滅,苦空無常無我,也只能斷除色蘊的我見,識心的我見還不能斷除。但能把身體中的氣觀行清楚,也是相當好的,以點帶面就能把全身的色法觀行清楚,知其來龍去脈,証其生滅變異無常,只斷除色身我見也是相當不錯的,煩惱減輕以後,再觀行識心的苦集滅道,就能容易一些了。

如何觀行氣從而斷除身見呢?俗話說一口氣上不來,就氣絕身亡,隂陽兩隔,氣對色身就是這樣的重要。氣在身體裡能夠輸送身體需要的氧氣,帶動血液的流動,氣血合起來就是色身存活所需要的養料,沒有了氣血的滋潤,色身必滅亡。氣是四大種子構成的色法,以風大爲主,所以氣具有流動性和飄動性,能遍及全身而行,一旦被堵在某處不運行,某處即出現病障。氣既然是四大組成的色法,就是生滅變異的無常法,觀行氣的無常性、變異性、空性,即知是苦性,苦性即非我也非我所。氣即非我,由氣所支撐的色身同樣如此,生滅變異無常,苦空無我。從氣這個角度觀行,也可以斷身見。

十五、空能被看住嗎?

問:打坐的時候空掉自己,一心看住“空”可不可以?

答:想空掉自己,首先要知道什麽是自己,能空的心是自己,所空的法是自己,自己空掉了,就沒有能空的心以及所空的法,這樣的話,既然已經空掉了自己,那還怎麽看住空啊?還需要看空嗎?有看住空的看,本身就不空,有能看和所看,能所俱在,就不空了。你所看的那個空,也是有,這是頭上安頭。

在打坐中空掉了自己,如果起念想保持下去這種狀態,那就不空了。住於空境,或者空心靜坐,都是純粹的禪定,不能出生無我的智慧,必須在定中起觀,才能出生觀慧。這在六祖壇經裡六祖已經批駁得很清楚了,讀書的時候感覺很清楚,一到實用的時候就糊塗了。在定中沒有觀照法義,沒有觀行,沒有疑情,就不能出生智慧。比如念佛定,定得再好再深,裡面沒有疑情,沒有觀行,沒有參究,怎麽能出生智慧斷我見或者明心呢?        

什麽是觀行?比如世俗法方面,有些人和事經歷多了,慢慢就會看透了,以後就不在乎了。觀行也是這樣,看多了,就會看透了。看透了是什麽意思?人接觸時間長了,就會看明白這個人,就會有所取捨,進而決定是否繼續交往,觀察自己也是一樣的,五蘊身心時時觀行,時間長了,就會看透了五蘊,道理是一樣的。智慧好一點的,可能會早一些看透,智慧非常差的就得後世看透。但這個基礎必須打下來,功夫必須要做。

十六、心空無爲有爲不空

學佛修行人在人群和獨處中,應該減弱自己的存在感,不要太在意自己,不要太把自己當回事,不要爭強好勝,不要事事都要第一。自己不是真實存在的,對方不是真實存在的,群體不是真實存在的,沒有第一第二,沒有最好最差,都是一個虛擬的名相。如果一個人心裡總想著我要戰勝所有人,我一定要比所有人都好都強大,總想要出人頭地、出風頭,希望所有目光都注視自己,這樣的想法,我性非常重,與無爲不相應,與聖人的心不相應,很難斷我見成爲聖賢人。

聖人心空無爲,沒有這樣的心性。越要突出自己,心性越在人後,聖人都與此相反,沒有自我存在感,做有爲事心卻無爲。只有一心爲大衆的人,才能有資格成爲聖人。

十七、虛相假相都有虛假之用

真空,就是指如來藏,真實而性空,祂心體裡一法也無卻又能變現一切法。妙有,就是五隂十八界法的相雖然是有,可實質是無,都是如來藏變現出來的虛妄法。虛妄法雖然虛妄,也不能說都不存在,因爲衆生分秒刹那都在用,用五隂吃飯穿衣走路,用五隂生活,衆生活在虛妄的十八界裡,見的是假色,聽的是假聲,嗅的是假香,嘗的是假味,覺的是假觸,識的是假法。見聽嗅嘗觸識,都是五隂的作用,所以不能否定五隂表面的存在現象。

五隂雖然不是真實的存在,但還有虛妄的存在這種方式。明明衆生每天都在用五隂,卻還說五隂不存在。心裡真能認可五隂確實是虛妄的時候,那就是斷我見了,願衆生都如此。如果否定五隂的虛相也不存在,也不能斷我見,因爲不能觀行五隂十八界,就不能看清五隂十八界的虛妄不實性,也就不能斷除我見,所有的無明煩惱都不能消除。

十八、一切法皆爲假名

譬如國家,單個一個人,不稱爲國;既然單個人不是國,多人也不是國,那麽十億人也不是國。國何在?假名也!是故一切法皆爲假名,無有其實,真如除外。同理,一個頭不稱其爲人,一個胳膊不稱其爲人,一條腿不稱其爲人,組合起來,也不稱其爲人。何爲人也?無人!是爲假名,無有其實!一切法皆爲假名,無有其實,真如除外。

何爲某某其人?無某某其人,頭目腦髓都不是某某其人,胳臂腿腳也不是某某其人,思想覺知觀念受覺,也不是某某其人。和合起來,更不是某某其人,但不離此法而見某某其人。若有人罵某某其人者,能否罵到某某其人?不能!若有人打某某其人者,能否打到某某其人?也不能!某某其人空,打罵皆爲空!無有其人其事。

十九、五隂爲什麽是假相?

問:爲什麽說尊貴的五隂和卑微的五隂都是假相?又爲什麽心經裡說諸法都是空相不生不滅?

答:譬如說小孩用積木堆積房屋如何又拆掉,之後再重新堆積再拆除,反反複複不斷的堆積和拆除,房屋從無到有,又從有到無,生了滅滅了生,因此說房屋是虛幻的,是假相,是空相。而積木卻總存在著,不會毁壞,只要積木存在,孩子又不厭膩的堆積,房屋就會不斷的出現和存在,因此說房屋就是總存在著的空相,不生不滅。

同理,五隂是用七大種子構成的,因緣具足的時候七大種子就把五隂搭建出來了,因緣散去的時候,五隂就散去,又回到原始的七大種子狀態,因緣再具足的時候,七大種子再次搭建出五隂,這樣五隂隨著因緣業力不斷的産生和滅去,不管七大種子依有福的業種和因緣建造出的尊貴五隂,還是依無福的業種和因緣建造出的卑微五隂,都是假相和幻化相,都是空相。

五隂滅去,還剩下七大種子,然後這七大種子在因緣又具足的時候再次組建五隂,反反複複的不斷出生五隂,這樣依靠著七大種子五隂就能永遠的出生,永遠的存在下去不斷絕。那麽從這個角度和意義上來說,空相的五隂也就是不生不滅的了,衆生就會永遠的流轉下去。有七大種子有業種有因緣,能奈五隂何?

二十、如何正確認識識隂(一)

《持世經》原文:佛告持世,何謂菩薩摩訶薩正觀察選擇識隂。菩薩摩訶薩觀非隂是識隂。顛倒隂是識隂。虛妄隂是識隂。何以故。持世。是識隂從顛倒起。虛妄緣所系。從先業有。現在緣所系。屬衆因緣。虛妄無所有。

釋:佛告訴持世菩薩說:什麽叫作菩薩摩訶薩正確的觀察和認識識隂?菩薩摩訶薩觀察並沒有什麽隂叫作識隂者,識隂無所有。顛倒隂是識隂,虛妄隂是識隂。爲什麽這樣說?持世,因爲識隂是由於顛倒心而出生的,識隂是由虛妄的業緣所係縛的,識隂是由過去世的業而生出來的,是由現在的業緣所系屬的。既然識隂是由於衆多的因緣和合才出生的,識隂就是虛妄無所有的,是空的。

証得識隂粗相的虛妄,是無生忍,証得極細相的虛妄,是無生法忍。本來無法,在無法當中,由因緣力強行建立起識隂,識隂就是虛妄虛幻無所有的。容忍這個理存在,就是無生忍或無生法忍。

原文:憶想分別起。從識而生。有所識故。名之爲識。從憶想分別覺觀生。假借而有。有所識故。數名爲識。以識諸物故。以起心業故。以思惟故。衆緣生相故。起種種思惟故。數名識隂。從有所識。有識像出。示心業故。攝思惟故。數名識隂。

釋:識隂是由於意根的憶想分別而生起的,是從阿賴耶識中而生起的,因爲識隂有識別的功能,所以叫作識隂。因爲識隂是由意根的憶想分別的覺觀出生的,是假借衆多因緣而有的,又有識別的功能作用,就墮於五隂數中,名爲識隂。因爲識隂能識別諸法的緣故,能生起心的業行的緣故,因爲識隂能起思惟的緣故,有衆多因緣和合相的緣故,能起種種思惟的緣故,就墮入五隂數中,名爲識隂。

原文:或名爲心。或名爲意。或名爲識。皆是意業分別故。識隂所攝。識相識行識性示故。數名識隂。如是非隂是識隂,不生不起不作,但以顛倒相應緣。虛妄識故,數名識隂。

釋:識隂或者名爲心,或者名爲意,或者名爲識,都是屬於意業分別,屬於識隂所攝受的,有識的相貌、識的運行和識的性質顯示出來,墮入五隂數中,名爲識隂。像這樣的本沒有隂入的隂名爲識隂,識隂其實本沒有出生,本沒有起用,本沒有什麽功能作用,但卻因爲顛倒的相應的業緣,虛妄的識別諸法,就墮入五隂數中,名爲識隂。

原文:何以故。是識隂從衆因緣生。無自性。次第相續生。念念生滅。是識緣不生隂相。何以故。是識隂生相不可得。決定相亦不可得。生相不可得故。決定相不可得故。根本無所有故。自相無故。牢堅不可得故。

釋:爲什麽這樣說?因爲識隂是從衆多因緣和合中出生的,因此並沒有識隂本身的自體性。識隂是有次第地相續地出生的,念念都是生滅的。這樣的識的緣不會出生隂入的相貌,爲什麽呢?因爲識隂出生的相貌是不可得的,識隂沒有出生,也就沒有出生的相貌,識隂的決定有相也是不可得的。識隂的出生相不可得,決定有的相不可得,識隂從根本上來說是無所有的,識隂的自體相也是無所有的,識隂的牢固相也是無所有的。

二十一、如何正確認識識隂(二)

《持世經》原文:智者正觀察選擇通達。非隂是識隂。凡夫於非識隂生識隂相,以覺觀分別憶想。顛倒相應。虛妄所縛。強名爲識隂。貪著是識隂。依止所識。依止識種種示思惟故。生起識隂。是人種種分別。貪著内識。貪著外識。貪著内外識。貪著遠識。貪著近識。以識相故。分別起識隂。

釋:有智慧的人應當正確的觀察、抉擇和通達,所謂的識隂本來沒有隂入自體的性和相,沒有識隂而假名爲識隂,而凡夫卻對本不是識隂的法生出識隂的相貌,用自己的覺觀、憶想和分別,與顛倒心相應,被虛妄相所束縛著,強名爲識隂。凡夫貪著虛妄相爲識隂,依止於虛妄的識別性,依止於識隂,種種示現識隂的思惟功能性,生起識隂相。

凡夫人種種分別,貪著能識別身内塵的内識,貪著於能識別身外塵的外識,貪著於内外識,貪著於過去未來遙遠的識,貪著於現在眼前的近識。因爲虛妄地了別識心的相貌,了別虛妄的識心相貌,就把這些虛妄的相貌執爲識隂。

原文:是人以憶想分別。若心若意若識。假借強名是心是意是識。如是知種種心相生。是凡夫貪著識隂。爲識隂所縛。心意識合故。起種種識隂。分別虛妄事故。以一相故。以決定相故。能得是心是意是識。能得分別愛著。

釋:凡夫人憑借憶想分別,說這是心這是意這是識,假借識心的相貌,強名爲心爲意爲識,這樣分別以後,心中就生起了識心的種種相貌。凡夫人因爲貪著識隂,就被識隂所束縛,心、意和識和合起來,才顯現出識隂,於是心中就生起了識隂的相貌。因爲識隂能虛妄地分別種種事相的緣故,因爲虛妄地見到識隂和合相的緣故,因爲心中決定識隂有相貌的緣故,凡夫人就執爲是心是意是識,並且加以分別和貪著。

原文:是人依止識隂。深貪識故。亦得過去識隂。貪著念有。亦得未來識隂。貪著念有。亦得現在識隂。貪著念有。諸凡夫於見聞覺知法中。計得識隂。貪著念有。是人貪著見聞覺知法。爲識隂所縛。貴其所知。以心意識合系故。馳走往來。所謂從此世至彼世。從彼世至此世。皆識隂所縛故。不能如實知識隂。

釋:凡夫人依止於識隂,因爲深深地貪著於識隂的緣故,也執於過去的識隂,因爲貪著識隂,執識隂確實有,於是就執未來的識隂,因爲貪著識隂認爲識隂確實存在,也執著於現在的識隂。

因爲貪著識隂認爲識隂是實有法,諸凡夫人在一切見聞覺知的法中,計著執爲是識隂的功能作用。因爲貪著計著識隂爲有,凡夫人就貪著於見聞覺知之法,被識隂所束縛,寶愛珍貴著能知能覺之法。因爲心、意、識三者和合起來共同係縛其心的緣故,凡夫人就在六道裡不斷地生死輪回,生來死去,死去生來,從此世到後世,從前世到此世,都是因爲被識隂所係縛的緣故,不能如實了知識隂、看破識隂。

二十二、如何正確認識識隂(三)

《持世經》原文:識隂虛妄不實。顛倒相應。因見聞覺知法起。此中無有實識者。若不能如是實觀。或起善識。或起不善識。或起善不善識。是人常隨識行。不知識所生處。不知識如實相。

釋:識隂是虛妄的,不是實有之法,是妄見之法,與無中見有的顛倒心相應,因於能見能聞能覺能知的法而生起,在所謂的見聞覺知當中,並沒有實在的識心來見聞覺知。如果不能像這樣的如實觀察識隂,就會生起造作善法的識隂,或者是造作不善法的識隂,或者是造作善法和不善法的識隂。這樣的人心常常隨著識隂而流轉,不知道識隂所出生的處所,不知道識隂的真實相貌。

原文:持世。菩薩摩訶薩於此中。如是正觀。知識隂從虛妄識起。所謂見聞覺知法中衆因緣生。無法生法想故。貪著識隂。是諸菩薩如實觀時。知識隂虛妄不實。從本已來常不生相。知非隂是識隂。想隂是識隂。幻隂是識隂。

釋:持世,菩薩摩訶薩在見聞覺知中,能如實地正觀識隂,了知識隂是從虛妄的識當中生起的,也就是在見聞覺知的法中,由於衆多因緣生起了識隂,在本沒有法中生起了法的念想,於是就貪著識隂。諸大菩薩這樣的如實觀察的時候,就知道識隂虛妄不實,是從本以來從來沒有出生過的。也知道沒有識隂本體相貌的就是所謂的識隂,知道有心念思想流轉的想隂也是識隂,種種虛幻的隂入法就是所謂的識隂。

原文:譬如幻所化人識。不在内亦不在外。亦不在中間。識性亦如是。如幻性虛妄緣生。從憶想分別起。無有實事。如機關木人。識亦如是。從顛倒起。虛妄因緣和合故有。如是觀時。知識皆無常苦。不淨無我。知識相如幻。觀識性如幻。

釋:譬如幻化不實的人的識心,不在内,不在外,也不在内外的中間,識心的性質也是這樣,是幻化性的,由虛妄的緣法所出生的,是從憶想分別而生起的,沒有實在的分別性,猶如設置了機關的木頭人。識隂也是這樣,從顛倒的心行中而生起,虛妄的因緣和合起來才有的識隂的作用。像這樣正確的觀察識隂的時候,就會知道識隂都是無常的苦的不淨的無我的,知道識隂的相貌是虛幻的,觀察識隂的性質也是虛幻不實的。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