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等如來藏經略講
第五章 如來藏的八種譬喻(2)
原文:善男子。如來如是。觀眾生已。為菩薩摩訶薩。淨佛智故。顯現此義。
釋:善男子,如來如是觀察眾生以後,為了讓菩薩摩訶薩智慧清淨,早日具足清淨的如來智慧的緣故,就要為眾生為菩薩們顯現此如來藏真義。
如來如是的觀察了眾生以後,知道眾生身中有清淨的如來之藏,無熱無惱,在眾生的無明殼內,在眾生的貪瞋癡煩惱的五陰身之內,被裹著,眾生不能得見,佛為了讓菩薩摩訶薩們能夠獲得清淨的如來智慧,證得如來的智慧德相,最後具足佛的無上的智慧,轉識成智,成佛度眾生,顯現給眾生,就顯現給菩薩們眾生身中清淨的如來藏,然後讓菩薩摩訶薩悟入佛的知見,證得如來清淨之藏。佛把自己到各個佛刹廣度眾生的大願說了出來,為了給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開示如來智慧的寶藏,讓菩薩們證得如來智慧德相,獲得大智慧,最後成為清淨、圓滿、覺悟的無上佛。
原文:爾時世尊以偈頌曰。
譬如庵羅果 內實不毀壞。種之於大地 必成大樹王
如來無漏眼 觀一切眾生。身內如來藏 如花果中實
無明覆佛藏 汝等應信知。三昧智具足 一切無能壞
是故我說法 開彼如來藏。疾成無上道 如果成樹王
釋:最後世尊還是以一個偈子來概括全部的比喻:
譬如庵羅果。內實不毀壞。種之於大地。必成大樹王。譬如庵摩羅果,裡邊有果實叫作種子,果實沒有毀壞,把這個果實種在大地中,將來就能夠長成參天大樹,成為大樹王。說明這樹種子雖小,但它的作用力卻非常大,只是被眾生的無明殼裹住了,不能顯現出來大的德能。佛以善巧方便,破除眾生的無明殼,使如來藏顯現出來,眾生證得就能成就佛那樣的參天大樹。
如來無漏眼。觀一切眾生。身內如來藏。如花果中實。佛的無漏的智慧眼,觀察到了一切眾生的五陰身中、煩惱身內、無明殼中,有如來藏,有如來智慧德相,就像花果之中沒有毀壞的那個果實一樣。佛的種種無明全部都斷盡了,一絲煩惱習氣都沒有了,這叫作無漏,善法和善根再也不能漏出去了,達到了徹底的無漏,究竟成了佛。
無明覆佛藏。汝等應信知。三昧智具足。一切無能壞。眾生心中的無明,裹覆遮蓋了佛的清淨之藏、如來之藏,使得眾生自己不能得見如來藏。你們這些大眾應該相信,也應該證知如來藏三昧力和智慧力都具足,一切法都不能毀壞眾生身中的如來藏。
當菩薩摩訶薩的定慧具足了以後,就能夠證得這個清淨的如來之藏,在煩惱身中永遠不能毀壞。什麼能被毀壞呢?煩惱能夠被毀壞,無明殼能夠被毀壞,眾生的五陰身能夠被毀壞,但是這個如來之藏,永遠不生不滅,任你什麼力量,都不能夠毀壞祂一絲毫。為什麼不能夠被毀壞呢?因為祂無形無相,不生不滅,祂的體性本來就如此,沒有生滅性,法爾如是,所以任憑什麼力量也不能改變祂,不能消滅祂,不能毀壞祂。
是故我說法。開彼如來藏。疾成無上道。如果成樹王。因此之故,我說法開示眾生身中自己的如來藏,把祂顯示出來,讓眾生證得祂,得見祂,最後迅速得成無上佛道,就像果實變成參天大樹的樹王一樣。這個果實就比喻為如來藏,如來藏能成就世出世間一切法,能讓眾生成就佛道,就是成就了大樹王,樹中之王。這是大樹王的比喻,比喻如來藏就像一個真實不壞的果實,能長成參天大樹,讓眾生究竟成就佛道。
下面佛又講了如來藏的第六個關於真金像的譬喻,把如來藏比喻成一個真金像。
原文:復次。善男子。譬如有人。持真金像。行詣他國。經由險路。懼遭劫奪。裹以弊物。令無識者。
釋:復次,善男子,譬如有一個人攜帶著真金像,要走遠路到他方國家。這兩個國家之間,路途遙遠而且比較危險。這個人害怕遭遇劫匪,擔心真金像被強盜發現遭受搶劫,他就想了一個辦法,把真金像的外圍裹上了肮脏污穢的衣物,如破衣服、脏布、草泥之類的東西,裹在真金像的外邊,目的是先把真金像掩藏起來,不讓別人發現它,讓人以為這是肮脏破弊的東西,誰也不會想要它。
原文:此人於道。忽便命終。於是金像。棄捐曠野。行人踐蹈。鹹謂不淨。得天眼者。見弊物中。有真金像。即為出之。一切禮敬。
釋:裹完之後,這個人在路上忽然遭受了不測,突然間死了。於是真金像就被遺棄曠野之中,路過的行人踐踏過去,都說這個包裹不干淨。而得到天眼的人,看見破布裹著的包裹中有真金像,就吧真金像拿出來,對金像用各種禮儀頂禮。
人死了這說明什麼呢?說明人命無常,五陰隨時都能滅去。但是他人雖然死了,真金像並不跟著他的死亡而滅亡,說明五陰滅了,如來藏卻不滅。這個人命終以後,真金像就被遺棄在曠野之中,被扔在荒郊野嶺了。期間來往的行人,遇到這個裹著破爛肮脏衣物的金像,誰也不把它當回事。行人用腳賤踏過去,都認為是不清淨的肮脏之物,不知道裡邊裹著什麼,誰也沒有打開過。就像我們這個破弊的五陰,誰也不往裡尋覔真金寶如來藏,我們五陰身裡有摩尼寶珠,誰也不識不知祂,反而不知不覺地用它來造作惡業。
但是得天眼者卻看見弊物中有真金像,就像佛剛成道的時候說的:“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佛就發現了如來藏這個真金寶像,把外圍的破爛肮脏的五陰包裹物給去除了,取出了真金像如來藏。取出來以後,所有人都看見了,大家都來禮拜。所以說佛能發現眾生身中的如來寶藏,發現了以後,指示給他人來證得,證得以後,所有人依之而修行,都富貴發達了,最後成為究竟的佛。
天眼什麼都能看見,不管外圍裹著什麼東西,天眼有透視性,就算你裹著地球這麼厚的東西,天眼照樣能透過地球,看到裡面的東西。這個天眼者就比喻為佛世尊,佛能見得諸法實相,在肮脏破弊的五陰當中,祂能夠見得煩惱當中的如來藏和佛性。
原文:如是。善男子。我見眾生。種種煩惱。長夜流轉。生死無量。如來妙藏。在其身內。儼然清淨。如我無異。是故佛為。眾生說法。斷除煩惱。淨如來智。轉復化導。一切世間。
釋:就像真金像的譬喻一樣,善男子,我看見眾生因為有種種煩惱,在生死長夜中流轉不息,生死時劫過於無量世無量劫,如來的妙寶藏卻在其身內,儼然清淨,與我的無垢識一樣,沒有差別。因此之故,佛就為眾生說法,讓眾生斷除煩惱,清淨智慧,圓滿具足如來智慧德相,然後再轉轉化導一切世間無量眾生。
如來的妙藏就是如來寶藏,妙就是如摩尼寶珠般的奇妙,能現出一切妙有的三界世間法,所以叫如來妙藏。如來妙藏在眾生的煩惱身內還是那麼的清淨,眾生的貪瞋癡煩惱並沒有染污到祂,其清淨性和智慧性與佛的無垢識是一樣的,沒有什麼差別,都是那樣的清淨,那樣的珍貴,那樣的美妙。
包裹真金的破弊物比喻為眾生種種的煩惱,眾生因為有種種的煩惱,在生死長夜裡不斷的流轉,只要沒有回歸正道,沒有明心見性,生死都是無始無終的,無有出期。直到你證得如來寶藏斷盡煩惱和無明的那一天,生死長夜就結束,不再有生死了,心地裡都是光明,沒有無明,也沒有黑暗。佛為了開發出眾生煩惱身中的如來妙藏,讓眾生得大富貴和自在,才出興於世間,為眾生演說佛法。目的是斷除眾生的煩惱,證得如來的智慧德相,找到如來寶藏。轉復化導世間一切眾生,就像無盡燈一樣,燈燈相燃,讓佛法永續流傳,度盡所有的眾生,出離生死的暗夜。
原文:爾時世尊以偈頌曰。
譬人持金像 行詣於他國 裹以弊穢物 棄之在曠野
天眼者見之 即以告眾人 去穢現真像 一切大歡喜
我天眼亦然 觀彼眾生類 惡業煩惱纏 生死備眾苦
又見彼眾生 無明塵垢中 如來性不動 無能毀壞者
佛既見如是 為諸菩薩說 煩惱眾惡業 覆弊最勝身
當勤淨除斷 顯出如來智 天人龍鬼神 一切所歸仰
釋:世尊又以偈頌作總結:
譬人持金像。行詣於他國。裹以弊穢物。棄之在曠野。譬如一個人隨身帶著金像,行走在去他國的路上,由於害怕劫匪,把真金像裹上肮脏弊穢的衣物,最後人突然間死去了,真金像被拋棄在荒郊野嶺。這就說明,如來妙藏不隨人的死而死,不隨五陰的滅亡而滅亡。
天眼者見之。即以告眾人。去穢現真像。一切大歡喜。具足天眼的人發現了真金像,立即告訴眾人,眾人就把肮脏的衣物除去,露出真金像,一切大眾皆大歡喜。天眼人喻為佛世尊,佛見眾生煩惱身中有如來寶藏,常住不變,就開示與眾生,想辦法降伏煩惱,取出寶藏。佛告訴眾生,煩惱身中有如來妙藏,需要用降伏自心的方法才能夠挖掘出來,證得自己的如來妙藏,明心見性,究竟成佛。
我天眼亦然。觀彼眾生類。惡業煩惱纏。生死備眾苦。我的天眼也是這樣,能夠看見所有的眾生之類,他們造作的惡業和自心的煩惱都在纏縛著如來妙藏,因不見寶藏,貧窮受苦,生死流連。
又見彼眾生。無明塵垢中。如來性不動。無能毀壞者。我又看見那些眾生,他們的無明煩惱和塵勞污垢當中,有如來成佛之性儼然不動,誰也不能摧毀祂。因為祂猶如金剛一樣堅固,不可毀壞。
佛既見如是。為諸菩薩說。煩惱眾惡業。覆弊最勝身。諸佛既然見到了這樣一個真金妙寶藏,一定要為諸菩薩來宣說如來藏之妙法;告訴諸菩薩,眾生的煩惱諸惡業,覆弊著如來妙寶藏,遮障著自己最殊勝的法身如來藏,讓眾生不能得大自在,得大解脫。
當勤淨除斷。顯出如來智。天人龍鬼神。一切所歸仰。佛囑咐眾菩薩說,你們應該精勤地斷除所有的煩惱,斷除所有的無明,清淨自己的智慧,之後才能夠顯示出如來的大智慧,轉識成智,具有如來之智。八識轉成四智,四智圓明,就是具足十個名號的佛世尊。眾生成佛以後,都具有十個名號,所有的天龍鬼神,一切大眾都來敬仰,都來歸敬天人師和三界至尊。
下面是第七個譬喻,是貧女懷貴子的譬喻。
原文:復次。善男子。譬如女人。貧賤醜陋。眾人所惡。而懷貴子。當為聖王。王四天下。此人不知。經歷時節。常作下劣。生賤子想。
釋:佛說:復次,善男子,譬如有個女人貧賤又醜陋,常被眾人所嫌惡,可是她卻懷著高貴的子嗣,這個胎中之子,將來要成為轉輪聖王,統治四天下。這個女人不知道自己所經歷的事情真相和時節因緣是什麼,心裡常常想自己有可能會生出一個下賤孩子。
一個女人本來長得很醜陋,又貧窮下賤,眾人看見她都很厭惡討厭,沒有人喜歡她,她心裡很自卑。雖然她是這樣子,卻懷著一個貴子,種性高貴的孩子。孩子的父親是高貴種性的上等人家,那她懷的孩子就是一個貴子,孩子出生以後,將來長大就要繼承父業,成為轉輪聖王。
所謂的轉輪聖王,分為四種,有金輪王、銀輪王、銅輪王、鐵輪王。金輪王統治四大洲,四大洲包括娑婆世界的地球南贍部洲,東邊東勝神洲,西邊西牛賀洲,北邊北俱蘆洲,這是四大洲。我們地球屬於南贍部洲,金輪王統治四大洲,銀輪王統治三大洲,銅輪王統治兩大洲,鐵輪王統治一大洲,總共就有這四種轉輪聖王。這個貧賤女人懷的貴子,將來要統治四天下,但是這個女人自己不知道,她常常有一種想法,以為自己將來要生一個貧賤的、低級下賤的孩子,為什麼呢?因為她認為自己就是低級下賤的,孩子也不能高貴。她不知道這個孩子的父親是高貴種性,孩子將來要繼承父親的事業,成為統治四天下的金轉輪王。
原文:如是。善男子。如來觀察。一切眾生。輪轉生死。受諸苦毒。其身皆有。如來寶藏。如彼女人。而不覺知。是故如來。普為說法。言善男子。莫自輕鄙。汝等自身。皆有佛性。若勤精進。滅眾過惡。則受菩薩。及世尊號。化導濟度。無量眾生。
釋:就像這個醜女懷貴子的譬喻一樣,善男子,如來觀察一切眾生,輪轉生死,受諸多痛苦的折磨,不知道自己身中都有如來寶藏,能變現三界世間一切萬法,統領三界世間。眾生猶如那個女人一般不知不覺,是故如來普遍為眾生說法,告訴那些自認低賤的眾生說:善男子,你們不要自己輕鄙自己,不要自輕自賤,汝等自身當中皆有成佛之性,都能成佛。你們如果能勤苦精進,精勤的修學,除滅眾多生死過惡,滅掉所有的煩惱過患,就能得到菩薩及世尊的名號,圓滿就成佛,然後化導濟度無量眾生,全部都出離生死苦海,究竟圓滿,成就佛道。
眾生由於無明,不知道自己身中有如來藏,對自己生下劣想,因此造作惡業,輪轉六道生死輪迴,受諸苦毒。就像那個懷著貴子的女人一樣,自己都不覺知,無始劫以來都一直不覺知,叫作無始無明。打破和斷盡無始無明,成就佛果,之後化導利樂無窮眾生,這比金輪王還要尊貴無量倍。
原文:爾時世尊以偈頌曰。
譬如貧女人 色貌甚庸陋 而懷貴相子 當為轉輪王
七寶備眾德 王有四天下 而彼不能知 常作下劣想
我觀諸眾生 嬰苦亦如是 身懷如來藏 而不自覺知
是故告菩薩 慎勿自輕鄙 汝身如來藏 常有濟世明
若勤修精進 不久坐道場 成最正覺道 度脫無量眾
釋:這時世尊以偈頌作總結:
譬如貧女人。色貌甚庸陋。而懷貴相子。當為轉輪王。譬如一個貧賤的女人,外貌長相非常難看醜陋,可是卻懷著貴族種姓的孩子,這個孩子出生長大以後,就能作轉輪聖王。
七寶備眾德。王有四天下。而彼不能知。常作下劣想。轉輪王都有七寶:輪寶、象寶、馬寶、珠寶、玉女寶、主藏寶、典兵寶這七種寶,金轉輪王具備人類所有的德能,世間各種技藝超群,能夠統治四天下。而這個貧賤的女人卻不知道,自己常常有下劣人的想法,以為是要生一個低賤的孩子。
我觀諸眾生。嬰苦亦如是。身懷如來藏。而不自覺知。佛看到所有的眾生,所受的痛苦,也都是這樣。不知道自己身中有如來寶藏,而在生死中長劫流轉,受無量無邊之多的苦難。眾生就是這樣身中一直懷著如來藏,卻從來不自覺知。可見眾生的無明有多麼的重,輪迴當中所集聚的煩惱有多麼的重,苦痛該有多麼的深。
是故告菩薩。慎勿自輕鄙。汝身如來藏。常有濟世明。所以佛告訴諸菩薩說,你們千萬不要自己輕視自己,自己鄙視自己,你們身中有如來寶藏,常放光明,照濟世間,因此你們將來都要成佛,成為三界尊,十號具足,分身無量世界,廣度無量眾生。
如來藏是不是有濟世明燈呢?救度世間,濟度世間,十八界世間法是不是都是如來藏給濟度出來的呢?全都是如來藏給化現出來的,三界世間法都是如來藏的功德,萬法的出現都是祂的功德,將來還會化現出無數的菩薩身和佛身,以及無量無邊的佛國土,攝受無量無邊的眾生得解脫。明,就是智慧、大智慧,變現三界世間一切法的大智慧;如來藏是摩尼寶珠,說變現什麼就能變現什麼出來,一切法都是祂所變現的。
若勤修精進。不久坐道場。成最正覺道。度脫無量眾。你們這些菩薩如果能精勤地修學佛法,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坐在成佛的道場上,示現成最正確的覺悟之道,最後成為最究竟圓滿的正等正覺。成為正覺以後,度脫無量無邊的眾生,出離生死苦海。讓所有眾生都共同的成就佛道,圓滿一切種智。
下面是佛講的第八個譬喻,是鑄造師鑄造真金像的譬喻。
原文:復次。善男子。譬如鑄師。鑄真金像。既鑄成已。倒置於地。外雖焦黑。內像不變。開模出像。金色晃曜。
釋:佛說:復次善男子,譬如鑄造師鑄造真金像,等到把金像鑄成以後,從模子中倒出金像放在地上,金像外邊的模子雖然是焦黑的,裡面的金像卻不變色,仍然是金色的,因此把模子打開,倒出金像時,金像金光燦爛,耀人眼目。
佛喻如鑄造師,如來藏好比金像,五陰煩惱身猶如模子。一個搞冶鍊鑄像的人,用一個模具鑄造一座真金像,把真金溶化以後,倒注在模具之中,注入以後,用大火燒陶冶鍊,這叫鑄造。冷卻以後出模,打開模具,取出真金像,這是全部鑄造的過程。冶鍊的師傅鑄成了以後,把模具倒置著放在地上,外邊都是焦黑色的,因為用大火燒陶冶鍊過。焦黑的是模具,但是裡面的真金像,卻是金色的,不管如何冶鍊,外邊的模具是多麼焦黑,當把模具打開以後,裡面的真金都是金色的,放著金色光芒。
原文:如是。善男子。如來觀察。一切眾生。佛藏在身。眾相具足。如是觀已。廣為顯說。彼諸眾生。得息清涼。以金剛慧。捶破煩惱。開淨佛身。如出金像。
釋:與鑄真金像的譬喻一樣,善男子,如來觀察一切眾生,佛藏在眾生的五陰身中,具足一切相,一切相都是如來藏顯現出來的,其實就是如來藏相。如來如是觀察以後,廣為眾生宣說,那些眾生聽後,煩惱之心就止息下來,得到清涼了。然後再用聞法所獲得的金剛慧打破煩惱,開顯出清淨的佛身,猶如模具中的金像一樣。
如來藏猶如真金像,五陰身就如鑄造金像的模具,模具是焦黑的,五陰身具足貪瞋癡煩惱,也是染污的。眾生的五陰雖然是煩惱身,但是裡面卻有如來寶藏,就像是真金像一樣放光動地,金光閃閃,價值無量。佛觀察一切眾生,如來藏在身中,眾相具足,要什麼種子有什麼種子,所有法都能變現出來。雖然祂一個相也沒有,但是祂卻能變出一切相,一切相的種子都在如來藏裡存藏著。
如來如是觀察以後,為廣大眾生宣說甚深如來藏法,告訴眾生,人人身中都有如來智慧德相,都有如來寶藏,都有摩尼寶珠,能變現三界世間所有的一切法,這個摩尼寶珠,珍貴無比。為眾生宣說以後,眾生先止息煩惱,心得清涼,證得如來藏以後就滅除了煩惱,從此不再向外追求,沒有了熱惱。什麼是熱惱?貪瞋癡煩惱,眾惡聚集一身,像火焰燒身一樣的煩惱,就是熱惱。心有熱惱,向外貪求,就不清涼,煩惱熄滅以後,不再向外求,心止息下來了,就是清涼、寂淨。
然後眾生以金剛慧破除煩惱,開淨佛身,如出金像。什麼叫金剛慧?證得了金剛不壞心,獲得了大智慧。以這種般若大智慧,斷除貪瞋癡煩惱和無明惡見,把無明煩惱都剝落,顯露出如來藏法身,叫開淨佛身,就等於把如來藏這個金像顯現出來了,圓滿地顯現就是果地佛。
原文:爾時世尊以偈頌曰。
譬如大冶鑄 無量真金像 愚者自外觀 但見焦黑土
鑄師量已冷 開模令質現 眾穢既已除 相好畫然顯
我以佛眼觀 眾生類如是 煩惱淤泥中 皆有如來性
授以金剛慧 捶破煩惱模 開發如來藏 如真金顯現
如我所觀察 示語諸菩薩 汝等善受持 轉化諸群生
釋:這時世尊以偈頌作總結說:
譬如大冶鑄。無量真金像。愚者自外觀。但見焦黑土。譬如一個很大的冶鍊鑄像爐裡,能鑄造出無量無邊之多的真金像,愚癡的人只從外表觀看鑄像的模具,只能看見熏染得像黑焦土一樣的外觀,不知道裡邊是真金像。冶就是冶鍊,鑄是鑄像、陶鑄,一個真金像代表一個如來藏。
鑄師量已冷。開模令質現。眾穢既已除。相好畫然顯。但是鑄師知道裡面東西的寶貴,估量模具冷卻下來以後,打開模具,裡面真正的金像就顯現出來了。把焦黑的外模具除去,真金像的相好就儼然出現在眼前。比喻眾生只要剝開煩惱的烏雲,就能證得清淨的如來藏。看見如來藏是什麼樣的呢?自性清淨,無一絲染污,金光閃閃,放光動地,照耀顯現一切法,本體卻如如不動。
我以佛眼觀。眾生類如是。煩惱淤泥中。皆有如來性。我以佛眼來觀察,眾生也與此中的譬喻一樣,在煩惱的淤泥中的都有都有如來的智慧德性,都有佛性,金光閃閃,照亮一切,化導一切。
授以金剛慧。搥破煩惱模。開發如來藏。如真金顯現。佛世尊授與眾生的金剛寶慧,讓眾生證得了如金剛不壞的如來藏,就像真金一樣顯現著,眾生就有了金剛慧。這個智慧是世尊傳導出來的,眾生學了之後,就開啓了金剛慧,有了這個金剛慧,就能破除煩惱的鑄模,顯露佛性。
為什麼說有智慧就能破除煩惱呢?煩惱主要就是以我為主的貪瞋癡煩惱和習氣,證得了如來藏,心就有了智慧,心地明了五陰根本無我,一切法都無我,於是就斷除了我的煩惱和法的煩惱。證得了原來自己的五陰身就是如來藏變現出來的,五陰身是虛妄的,如來藏是真實的,不生不滅的,因此將來就能成佛。這樣眾生就不再不向外追求,就熄滅貪瞋癡煩惱,心得清涼。
如我所觀察。示語諸菩薩。汝等善受持。轉化諸群生。就像我所觀察的這樣,眾生煩惱身中都有如來寶藏,我就將這些如來藏法開示給諸位菩薩,你們這些菩薩應該好好地受持如來藏法門,然後再轉轉化導諸眾生。就像傳燈一樣,一個傳一個,這叫無盡燈,一直到最後所有的眾生,都成就佛道。
世尊講完以上八個譬喻,再做總結歸納,然後咐囑大眾,講受持這個經的因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