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生如法师网站LOGO

心经真义

作者: 释生如 分类: 般若经典 更新时间: 2020-11-29 11:33:18 阅读: 6030

第二章  观自在菩萨的真实含义

经文:【观自在菩萨】

心经第一句是“观自在菩萨”,什么是观自在菩萨?有人说观自在菩萨是观世音菩萨的别名,观世音菩萨这个尊称是从大慈大悲心这个角度来说的,代表菩萨专门观世间众生的音声来寻声救苦,让众生离苦得乐的。从这个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角度,尊称为观世音菩萨,但心经中的观自在菩萨并不是专指观世音菩萨寻声救苦的慈悲心性。

什么是菩萨?佛法上讲的菩萨从某种角度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指没有生灭的如来藏心体,因为祂无微不至地关照着众生的五蕴身,从来不知辛苦而有刹那停息过,所以称祂为菩萨;另一种是指有生灭的五蕴身的菩萨,这样的菩萨在三界六道依靠本体如来藏与众生共同修行,用佛陀教导的佛法智慧和方便善巧,度化广大众生同时成就佛道。

总括起来说:“观自在菩萨”是指明心后,能现观本来自在的第八识如来藏自性的菩萨。下面作具体讲解。

第一节 自在与不自在

什么叫“自在”?自在的第一层意思,是指不依赖任何法、任何缘,自己就能单独存在的法。那什么法才能自己单独存在?只有自性清净心如来藏才能不依赖他缘而单独存在,因而祂是自在的,本来自己就能在的。自在的第二层意思,是指五蕴七识心能够不受业障业缘的束缚,心得无碍地做一切事业。那是心得解脱的圣人境界,普通人的五蕴都要受业缘的束缚,受六尘境界的束缚,具足贪嗔痴烦恼而不得自在。我们学佛修行,从初基的信位菩萨到成佛需经历的五十二个位阶当中,位阶越高七识心越得自在,到即将成佛时前七识全部转识成智,就与如来藏一样完全彻底自在了。

一、凡夫众生的不自在

佛法中的“自在”不同于世俗法中的“自在”,世俗法上讲自在,一般是指一个人没有外缘的束缚而自由自在,想要做什么就能做什么,想得到什么就能得到什么,随心所欲没有障碍。但在世俗法中,根本没有真正的自在,因为在很多方面都有种种约束和制约,不可能完全自在,最起码还必须每刹那都得依赖如来藏才能存在和运行。

众生的不自在,一是于生不自在。我们想出生到清净的佛国土做不到,我们想出生在天道享乐做不到,我们想出生在有权势的、有福报的父母家做不到,以至于我们想得到人身来修佛法,也没有保证。我们生作不了主,想不生也不能作主,完全被业风吹动,飘落在三界六道里轮回受苦。

二是于死不自在。舍报的时间到了,想多活一秒钟都作不了主;想提前舍报做不到,想延迟舍报也做不到;无常来了,再怎么留恋世间眷属财产万般不舍,也不得不撒手人寰。

三是于福不自在。我们在世间追求物质生活的享受,但不劳作,就没有衣服饮食;不修福,就没有任何物质的享用。只有遵循因果如法而求,才能保证饮食、衣服、卧具等资财受用不缺。

四是于身不自在。世间有很多有财有势的人,在一般人看来,他们高高在上,应该是自在快乐的。但实际上,他们比一般人活得要辛苦,因为权势和财富是无常的,没有的时候拼命追逐,拥有的时候又要想方设法保住,时刻担心会被他人夺去,,明争暗斗争权夺势;即使是最有权势的国王,也不能随心所欲而不被拘束。普通人更是不自在,在团体有规章制度和国家法律的约束,在家有家庭约束,出门还有交通管制,如果犯了罪行,就被关押起来失去人身自由。

五是于三恶道不自在。畜生大都为了饮食和繁衍后代终身奔波忙碌,或相互争斗厮杀,或被人类奴役、杀害为食;饿鬼道众生饮食衣服卧具严重缺乏,终日困苦不堪;地狱众生纯苦无乐,唯一的希望就是快点死掉免受痛苦,但只要罪业未消,受报就不会停止。三恶道众生想解脱痛苦,超出三恶道,可是受业报所拘,不能出离三恶道,除非苦报受尽;三善道众生喜乐于善道和天界的生活,可是临终受业报所拘,也免不了去三恶道受苦。所以六道众生于三恶道是不自在的,不能自己作主作抉择。

六是于天不自在。天道是六道众生最渴求之处,最觉快乐之处,但即便尊贵如忉利天主释提桓因他也不自在。天人的天福尽了或天寿尽了,仍然要轮回,也许就会随着业力流落到三恶道中受苦,这是天人们最不情愿的,他们都想要脱离六道轮回,或者想一直在天界享乐,但却不能作主,即使知道自己即将生到三恶道,也仍然留不住天命。释提桓因如果不是菩萨化现的,他就是凡夫身,还没有人间的阿罗汉自在,没有菩萨自在,与佛比就更不自在了。因此,只要不证解脱,无论做人、做天人都不自在。

二、自性清净心的根本自在

为什么说我们的自性清净心如来藏是本来就自在永远自在的?因为祂不用出生,永远也不会灭去,自身能不依任何法而存在。祂没有六根,不对六尘,没有六识的了别性,不分别六尘万法,因此就不会对六尘境界生起任何的烦恼心行;祂没有贪嗔痴烦恼,不造作恶业,也不造作善业,因此就不随业行而生死流转。祂没有眼根,不对应色尘,不了别色尘,就不被色所迷、所转、所缚,于色自在;祂没有耳根,不对声尘,无论是赞祂还是辱骂祂,祂都听不见,因此祂不在声尘中起各种烦恼,于声是自在的;对香尘、味尘、触尘亦复如是。因此,如来藏在六尘境界中,永远是如如不动,永远是自在的。

众生的七识心对六尘必起见闻觉知,在六尘中是不自在的,眼见色被色所迷,耳听声被声所转,鼻嗅香、舌尝味、身觉触全都被缚。七识心离不开六尘境界,见色住色,听声住声,嗅香住香,尝味住味,觉触住触,知法住法;而如来藏对六尘不起任何见闻觉知,不沾、不染、不粘、不缚于六尘法,所以祂在六尘中是自在的。

一切法都无自性,不自在,不可能离开如来藏单独存在;而如来藏具有真实性、如如性、不依他性,不用他生,永远不灭,因此是自在的。五蕴我不可能离开六尘而独存,只要一根不具,就是残疾之人,就要少分别一尘,内心就要痛苦一分;当六根再也不能触六尘时,五蕴必然舍报而成为死尸。所以众生如果不依如来藏而求解脱,永远都要被五蕴所束缚,在三界六道里不能出离生死苦。

如来藏因为不对六尘起见闻觉知,不分别六尘,就没有苦受和乐受,六识心受苦乐的时候,祂不受苦乐,因此是自在的。然而如来藏既然是识,就有识别了别的功能作用,实际上祂也有受有想,这受与想与前七识的受和想有很大的差别,未悟的学人很容易误解,容易混淆不清。即使是有般若总相智、别相智的菩萨,也只能遵从圣教而从理上推断,真正能现观的,是具有道种智的地上菩萨。菩萨悟后修学百法明门、千法明门、万法明门,学唯识经典,就能逐步体验如来藏更深、更细的体性,就会发现,祂与我们觉知心的体性完完全全不一样,这是唯证乃知的事情。

三、贤圣人的解脱自在

凡夫众生可以通过大小乘法的修行,而使五蕴身心逐渐趋向自在,甚至达到完全的自在。声闻、缘觉、菩萨和佛的五蕴是自在的,但自在的层次不同,差别也很大。

首先讲声闻人的自在性,声闻人断我见证了初果,与凡夫比,心能自在一些。他知道五阴十八界是虚妄的,对六尘的贪着性就会减轻,渐渐修成了二果人,在六尘境界里就自在了一分。接下来证得了三果至四果阿罗汉,对三界的贪爱都灭了,完全不被三界世俗法所系缚,心得解脱,内心更是自在。阿罗汉未入无余涅槃时,虽然还有五蕴身的存在,但他可以见色不着色、闻声不着声,心不粘着六尘,六尘对他的束缚非常的轻微,因此他在六尘里是相对自在的。有神通的阿罗汉就更自在了,修出天眼通,天上的境界、地狱的境界、其他世界众生的境界,他都能看得到,俱解脱的阿罗汉不仅有天眼通,还有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有这六神通,无事不知,无事不晓,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五蕴身心非常自在。他对于生死,相对凡夫来说也是很自在的,阿罗汉命终想把意根灭掉就能灭掉,想灭掉五蕴就能灭掉五蕴,想长寿就能长寿,想涅槃就能涅槃,可以永远不在三界世间里生死轮回。

缘觉圣人(出生在无佛之世的为独觉)通过观行、思惟十二因缘法,而断我见、我执和三界贪爱,最终能出离三界生死,入无余涅槃。因此,对于六尘万法,对于五蕴十八界法,缘觉圣人是自在的,对于生死也是相对自在的。缘觉圣人与声闻圣人相比,虽然智慧要深广一些,但与菩萨相比,其心还是不够自在,还是惧怕三界生死系缚。无论是缘觉圣人还是声闻圣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不能证得本来自在的自性清净心——如来藏,需要在未来因缘具足时,回心修学大乘,再来明心,证得本心如来藏,成为大乘菩萨,才能更自在一些。

菩萨的心要比声闻和缘觉自在很多了,因为证得了万法都是如来藏所幻化出来的,并不是真实存在的,所以对于万法无所畏惧。心经所讲的就是观自在菩萨的智慧境界,甚深又甚深。这样的菩萨早已经明悟了真心,定与慧都非常深细,能够任心自在地观察思惟甚深的佛法义理,能够随时随地现观自己的真心是如何运作的,如何与五蕴七识和合而产生万法,也能够观察出其他六道众生如来藏的功能体性。

菩萨明心后,发现自已和所有众生都有真如心体在时时运作着,这个心是本来就存在的,不依赖任何外缘就能单独存在。菩萨认可依止这个真心理体以后,妄心七识能够渐渐的不着相、不执著、不被万法所染,内心也就有几分自在了。证悟的菩萨摩诃萨修出四禅八定以后,十方諸佛国土能够随意来去,能随缘变现不同种类色身以利益众生,这种自在是远非声闻缘觉所能比的。

菩萨登地以后修四禅八定,三地满心修学神通,他的神通境界比阿罗汉殊胜极多,用意念就可以变出成千上万个意生身。修到八地菩萨,可以随意变现一个三千大千世界,还可以有无量分身;八地菩萨如果想把地球移到别的星系,马上就可以移过去,众生都无法感知到;菩萨看到众生生活艰苦,悲心运化,就能变化出无量多的饮食衣具来资助贫穷的众生。菩萨如果想以佛身度众,就可以变出佛的色身,示现八相成道以度化众生。众生以什么身得度,菩萨就可以随缘现什么身,这个自在的层次不知又高了多少,声闻缘觉们无法与之相比。修到等觉、妙觉菩萨就更自在了,最自在的自然是十方世界的诸佛,对佛来说,无有一法不自在。

作为末法时代的修行者,要以菩萨为榜样,时常观察我们的不自在处,要生起出离心,生起厌离生死烦恼的心。有了这个厌离心,才能发起修道心,修行才能成就。已经有初步成就的菩萨,要不断检视自己的自在处与不自在处,要有智慧了知自己与佛地境界的巨大差距;要以佛究竟解脱的大自在为终极目标,勇猛精进的修行;要悲悯众生轮回生死受种种苦不得自在,发大愿尽未来际救济众生同成佛道。

第二节 如何观行得大智慧

下面再讲讲“观”的含义。什么叫作观?观就是观行、观察,也包括思考、思惟的意思。观自在菩萨,是能观察众生的如来藏自在不自在、觉知心自在不自在的菩萨,菩萨从开悟明心的第七住位开始,就能做这种观行。我们学佛修行首先经过十信位,十信位修行圆满再进入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然后进入十地位,最后是等觉位、妙觉位共五十二个阶位。明心见性以后,菩萨就开始观察、思惟如来藏的各种体性,入地以后,菩萨对佛法越来越通达,就能进行更深入的观行,越往后观行的内容就越深细,智慧就越来越深广。

一、观行的种类差别

观行大致分为三种:小乘的观行、中乘的观行和大乘的观行,成佛以后就不用再观行了,成佛之前的各个修行阶段都要观行,因此观行是修行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修行方式,不可或缺,是获得智慧的必由之路。

小乘的观行对象和范围是五蕴十八界,通过观行五蕴十八界,证知了这个假我的虚妄性,就能断我见、我执,证声闻初果至四果阿罗汉,最后心得解脱。中乘的观行对象和范围是十二因缘法,通过对十二因缘每个环节的思惟、推理、论证,最后证得辟支佛果,从而断除一念无明得解脱。

大乘菩萨悟道之前,要在外门广修菩萨六度,修完菩萨六度,再静虑观行——参禅,依次过禅宗初关、二关和三关。菩萨在明心证悟本来自在的如来藏之后,要观行如来藏运作的总体相貌和具体运作的细相,获得总相智和别相智,观行证得如幻观成为十住位菩萨后,再观行证得阳焰观和如梦观,成为十行位、十回向位菩萨,然后具足一分道种智就可以进入如来家,成为初地菩萨。进入初地再观行如来藏的种子功能,证得如镜像观;初地满心进入二地,然后地地观行越来越深细,直到种智具足,圆满成佛,就不用再观行了。   

二、菩萨如何修观行

观行也叫禅修或思惟修,就是在心止于一境的前提下,在定中深细地观察思惟佛法的真实义、究竟义,从而开启智慧,定越深获得的智慧就越深。菩萨若不修观行,学佛就成了纯粹的佛学理论研究,永远不能证果,不能破除无明而得到解脱的功德受用,也就不能出离生死轮回,到达涅槃的彼岸。所以修持观行的功夫很重要,止观双运就能破除一切无明,否则就无法“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只有浅层次的情思义解和乾慧狂慧,没有真正的解脱智慧。

初学菩萨修观行应由浅入深,首先要修外门的观行,观行思惟世俗谛五蕴十八界的虚妄而断我见;接着熏习般若正知见,先从理论上明白如来藏的体性,明白五蕴活动不离如来藏的运行,明白有如来藏潜转身中作諸事业;然后在善知识的指导下,进入看话头、参话头等禅修观行,也就是参禅阶段,等到时节因缘都具足时,就能发起般若实相智慧,证得实相心如来藏,从而获得般若总相智,从此以后就可以进入内门修观行了。

所谓内门观行,是指菩萨开悟明心,真正进入佛法殿堂以后所要修的观行,主要是观行如来藏运行的细相和含藏的种子功能,观行如来藏是如何与前七识和合运作,而变现六尘万法和成就世间法和出世间法的。菩萨的观行越深越细,智慧就越来越猛利,直至一切种智全部成就。

菩萨修观行要以定力为助缘,初学菩萨要想断我见,要想参禅明心,要想思惟甚深的法义,意识心不能散乱到处攀缘,不能过多地分散精力去关注不相干的俗世事务,心里不能有过多的挂碍。一定要具足相应的定力——未到地定至初禅定,这样意识心定在一处,止于一处,专注力强,观行的力度才深透,才能出生大智慧。要断我见乃至明心证悟,至少要有欲界未到地定的定力;想要入地修学道种智,至少要有初禅的定力。在定中观行的时候,要注意定慧等持,不能过于专注在定境上,否则就容易进入深定,无法再思惟参究了。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