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生如法師網站LOGO

心經真義

作者: 釋生如 分類: 般若經典 更新時間: 2020-11-29 11:33:18 閲讀: 587

第二章  觀自在菩薩的真實含義

經文:【觀自在菩薩】

心經第一句是“觀自在菩薩”,什麽是觀自在菩薩?有人說觀自在菩薩是觀世音菩薩的別名,觀世音菩薩這個尊稱是從大慈大悲心這個角度來說的,代表菩薩專門觀世間衆生的音聲來尋聲救苦,讓衆生離苦得樂的。從這個慈、悲、喜、捨四無量心的角度,尊稱爲觀世音菩薩,但心經中的觀自在菩薩並不是專指觀世音菩薩尋聲救苦的慈悲心性。

什麽是菩薩?佛法上講的菩薩從某種角度可以分爲兩種:一種是指沒有生滅的如來藏心體,因爲祂無微不至地關照著衆生的五蘊身,從來不知辛苦而有刹那停息過,所以稱祂爲菩薩;另一種是指有生滅的五蘊身的菩薩,這樣的菩薩在三界六道依靠本體如來藏與衆生共同修行,用佛陀教導的佛法智慧和方便善巧,度化廣大衆生同時成就佛道。

總括起來說:“觀自在菩薩”是指明心後,能現觀本來自在的第八識如來藏自性的菩薩。下面作具體講解。

第一節 自在與不自在

什麽叫“自在”?自在的第一層意思,是指不依賴任何法、任何緣,自己就能單獨存在的法。那什麽法才能自己單獨存在?只有自性清淨心如來藏才能不依賴他緣而單獨存在,因而祂是自在的,本來自己就能在的。自在的第二層意思,是指五蘊七識心能夠不受業障業緣的束縛,心得無礙地做一切事業。那是心得解脫的聖人境界,普通人的五蘊都要受業緣的束縛,受六塵境界的束縛,具足貪嗔癡煩惱而不得自在。我們學佛修行,從初基的信位菩薩到成佛需經歷的五十二個位階當中,位階越高七識心越得自在,到即將成佛時前七識全部轉識成智,就與如來藏一樣完全徹底自在了。

一、凡夫衆生的不自在

佛法中的“自在”不同於世俗法中的“自在”,世俗法上講自在,一般是指一個人沒有外緣的束縛而自由自在,想要做什麽就能做什麽,想得到什麽就能得到什麽,隨心所欲沒有障礙。但在世俗法中,根本沒有真正的自在,因爲在很多方面都有種種約束和制約,不可能完全自在,最起碼還必須每刹那都得依賴如來藏才能存在和運行。

衆生的不自在,一是於生不自在。我們想出生到清淨的佛國土做不到,我們想出生在天道享樂做不到,我們想出生在有權勢的、有福報的父母家做不到,以至於我們想得到人身來修佛法,也沒有保証。我們生作不了主,想不生也不能作主,完全被業風吹動,飄落在三界六道裡輪回受苦。

二是於死不自在。捨報的時間到了,想多活一秒鍾都作不了主;想提前捨報做不到,想延遲捨報也做不到;無常來了,再怎麽留戀世間眷屬財産萬般不捨,也不得不撒手人寰。

三是於福不自在。我們在世間追求物質生活的享受,但不勞作,就沒有衣服飲食;不修福,就沒有任何物質的享用。只有遵循因果如法而求,才能保証飲食、衣服、臥具等資財受用不缺。

四是於身不自在。世間有很多有財有勢的人,在一般人看來,他們高高在上,應該是自在快樂的。但實際上,他們比一般人活得要辛苦,因爲權勢和財富是無常的,沒有的時候拼命追逐,擁有的時候又要想方設法保住,時刻擔心會被他人奪去,,明爭暗鬥爭權奪勢;即使是最有權勢的國王,也不能隨心所欲而不被拘束。普通人更是不自在,在團體有槼章制度和國家法律的約束,在家有家庭約束,出門還有交通管制,如果犯了罪行,就被關押起來失去人身自由。

五是於三惡道不自在。畜生大都爲了飲食和繁衍後代終身奔波忙碌,或相互爭鬥廝殺,或被人類奴役、殺害爲食;餓鬼道衆生飲食衣服臥具嚴重缺乏,終日困苦不堪;地獄衆生純苦無樂,唯一的希望就是快點死掉免受痛苦,但只要罪業未消,受報就不會停止。三惡道衆生想解脫痛苦,超出三惡道,可是受業報所拘,不能出離三惡道,除非苦報受盡;三善道衆生喜樂於善道和天界的生活,可是臨終受業報所拘,也免不了去三惡道受苦。所以六道衆生於三惡道是不自在的,不能自己作主作抉擇。

六是於天不自在。天道是六道衆生最渴求之處,最覺快樂之處,但即便尊貴如忉利天主釋提桓因他也不自在。天人的天福盡了或天壽盡了,仍然要輪回,也許就會隨著業力流落到三惡道中受苦,這是天人們最不情願的,他們都想要脫離六道輪回,或者想一直在天界享樂,但卻不能作主,即使知道自己即將生到三惡道,也仍然留不住天命。釋提桓因如果不是菩薩化現的,他就是凡夫身,還沒有人間的阿羅漢自在,沒有菩薩自在,與佛比就更不自在了。因此,只要不証解脫,無論做人、做天人都不自在。

二、自性清淨心的根本自在

爲什麽說我們的自性清淨心如來藏是本來就自在永遠自在的?因爲祂不用出生,永遠也不會滅去,自身能不依任何法而存在。祂沒有六根,不對六塵,沒有六識的了別性,不分別六塵萬法,因此就不會對六塵境界生起任何的煩惱心行;祂沒有貪嗔癡煩惱,不造作惡業,也不造作善業,因此就不隨業行而生死流轉。祂沒有眼根,不對應色塵,不了別色塵,就不被色所迷、所轉、所縛,於色自在;祂沒有耳根,不對聲塵,無論是贊祂還是辱罵祂,祂都聽不見,因此祂不在聲塵中起各種煩惱,於聲是自在的;對香塵、味塵、觸塵亦複如是。因此,如來藏在六塵境界中,永遠是如如不動,永遠是自在的。

衆生的七識心對六塵必起見聞覺知,在六塵中是不自在的,眼見色被色所迷,耳聽聲被聲所轉,鼻嗅香、舌嘗味、身覺觸全都被縛。七識心離不開六塵境界,見色住色,聽聲住聲,嗅香住香,嘗味住味,覺觸住觸,知法住法;而如來藏對六塵不起任何見聞覺知,不沾、不染、不粘、不縛於六塵法,所以祂在六塵中是自在的。

一切法都無自性,不自在,不可能離開如來藏單獨存在;而如來藏具有真實性、如如性、不依他性,不用他生,永遠不滅,因此是自在的。五蘊我不可能離開六塵而獨存,只要一根不具,就是殘疾之人,就要少分別一塵,内心就要痛苦一分;當六根再也不能觸六塵時,五蘊必然捨報而成爲死屍。所以衆生如果不依如來藏而求解脫,永遠都要被五蘊所束縛,在三界六道裡不能出離生死苦。

如來藏因爲不對六塵起見聞覺知,不分別六塵,就沒有苦受和樂受,六識心受苦樂的時候,祂不受苦樂,因此是自在的。然而如來藏既然是識,就有識別了別的功能作用,實際上祂也有受有想,這受與想與前七識的受和想有很大的差別,未悟的學人很容易誤解,容易混淆不清。即使是有般若總相智、別相智的菩薩,也只能遵從聖教而從理上推斷,真正能現觀的,是具有道種智的地上菩薩。菩薩悟後修學百法明門、千法明門、萬法明門,學唯識經典,就能逐步體驗如來藏更深、更細的體性,就會發現,祂與我們覺知心的體性完完全全不一樣,這是唯証乃知的事情。

三、賢聖人的解脫自在

凡夫衆生可以通過大小乘法的修行,而使五蘊身心逐漸趨向自在,甚至達到完全的自在。聲聞、緣覺、菩薩和佛的五蘊是自在的,但自在的層次不同,差別也很大。

首先講聲聞人的自在性,聲聞人斷我見証了初果,與凡夫比,心能自在一些。他知道五隂十八界是虛妄的,對六塵的貪著性就會減輕,漸漸修成了二果人,在六塵境界裡就自在了一分。接下來証得了三果至四果阿羅漢,對三界的貪愛都滅了,完全不被三界世俗法所係縛,心得解脫,内心更是自在。阿羅漢未入無餘涅槃時,雖然還有五蘊身的存在,但他可以見色不著色、聞聲不著聲,心不粘著六塵,六塵對他的束縛非常的輕微,因此他在六塵裡是相對自在的。有神通的阿羅漢就更自在了,修出天眼通,天上的境界、地獄的境界、其他世界衆生的境界,他都能看得到,俱解脫的阿羅漢不僅有天眼通,還有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盡通,有這六神通,無事不知,無事不曉,上天入地,無所不能,五蘊身心非常自在。他對於生死,相對凡夫來說也是很自在的,阿羅漢命終想把意根滅掉就能滅掉,想滅掉五蘊就能滅掉五蘊,想長壽就能長壽,想涅槃就能涅槃,可以永遠不在三界世間裡生死輪回。

緣覺聖人(出生在無佛之世的爲獨覺)通過觀行、思惟十二因緣法,而斷我見、我執和三界貪愛,最終能出離三界生死,入無餘涅槃。因此,對於六塵萬法,對於五蘊十八界法,緣覺聖人是自在的,對於生死也是相對自在的。緣覺聖人與聲聞聖人相比,雖然智慧要深廣一些,但與菩薩相比,其心還是不夠自在,還是懼怕三界生死係縛。無論是緣覺聖人還是聲聞聖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不能証得本來自在的自性清淨心——如來藏,需要在未來因緣具足時,回心修學大乘,再來明心,証得本心如來藏,成爲大乘菩薩,才能更自在一些。

菩薩的心要比聲聞和緣覺自在很多了,因爲証得了萬法都是如來藏所幻化出來的,並不是真實存在的,所以對於萬法無所畏懼。心經所講的就是觀自在菩薩的智慧境界,甚深又甚深。這樣的菩薩早已經明悟了真心,定與慧都非常深細,能夠任心自在地觀察思惟甚深的佛法義理,能夠隨時隨地現觀自己的真心是如何運作的,如何與五蘊七識和合而産生萬法,也能夠觀察出其他六道衆生如來藏的功能體性。

菩薩明心後,發現自已和所有衆生都有真如心體在時時運作著,這個心是本來就存在的,不依賴任何外緣就能單獨存在。菩薩認可依止這個真心理體以後,妄心七識能夠漸漸的不著相、不執著、不被萬法所染,内心也就有幾分自在了。証悟的菩薩摩訶薩修出四禪八定以後,十方諸佛國土能夠隨意來去,能隨緣變現不同種類色身以利益衆生,這種自在是遠非聲聞緣覺所能比的。

菩薩登地以後修四禪八定,三地滿心修學神通,他的神通境界比阿羅漢殊勝極多,用意念就可以變出成千上萬個意生身。修到八地菩薩,可以隨意變現一個三千大千世界,還可以有無量分身;八地菩薩如果想把地球移到別的星系,馬上就可以移過去,衆生都無法感知到;菩薩看到衆生生活艱苦,悲心運化,就能變化出無量多的飲食衣具來資助貧窮的衆生。菩薩如果想以佛身度衆,就可以變出佛的色身,示現八相成道以度化衆生。衆生以什麽身得度,菩薩就可以隨緣現什麽身,這個自在的層次不知又高了多少,聲聞緣覺們無法與之相比。修到等覺、妙覺菩薩就更自在了,最自在的自然是十方世界的諸佛,對佛來說,無有一法不自在。

作爲末法時代的修行者,要以菩薩爲榜樣,時常觀察我們的不自在處,要生起出離心,生起厭離生死煩惱的心。有了這個厭離心,才能發起修道心,修行才能成就。已經有初步成就的菩薩,要不斷檢視自己的自在處與不自在處,要有智慧了知自己與佛地境界的巨大差距;要以佛究竟解脫的大自在爲終極目標,勇猛精進的修行;要悲憫衆生輪回生死受種種苦不得自在,發大願盡未來際救濟衆生同成佛道。

第二節 如何觀行得大智慧

下面再講講“觀”的含義。什麽叫作觀?觀就是觀行、觀察,也包括思考、思惟的意思。觀自在菩薩,是能觀察衆生的如來藏自在不自在、覺知心自在不自在的菩薩,菩薩從開悟明心的第七住位開始,就能做這種觀行。我們學佛修行首先經過十信位,十信位修行圓滿再進入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然後進入十地位,最後是等覺位、妙覺位共五十二個階位。明心見性以後,菩薩就開始觀察、思惟如來藏的各種體性,入地以後,菩薩對佛法越來越通達,就能進行更深入的觀行,越往後觀行的内容就越深細,智慧就越來越深廣。

一、觀行的種類差別

觀行大致分爲三種:小乘的觀行、中乘的觀行和大乘的觀行,成佛以後就不用再觀行了,成佛之前的各個修行階段都要觀行,因此觀行是修行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修行方式,不可或缺,是獲得智慧的必由之路。

小乘的觀行對象和範圍是五蘊十八界,通過觀行五蘊十八界,証知了這個假我的虛妄性,就能斷我見、我執,証聲聞初果至四果阿羅漢,最後心得解脫。中乘的觀行對象和範圍是十二因緣法,通過對十二因緣每個環節的思惟、推理、論証,最後証得辟支佛果,從而斷除一念無明得解脫。

大乘菩薩悟道之前,要在外門廣修菩薩六度,修完菩薩六度,再靜慮觀行——參禪,依次過禪宗初關、二關和三關。菩薩在明心証悟本來自在的如來藏之後,要觀行如來藏運作的總體相貌和具體運作的細相,獲得總相智和別相智,觀行証得如幻觀成爲十住位菩薩後,再觀行証得陽焰觀和如夢觀,成爲十行位、十回向位菩薩,然後具足一分道種智就可以進入如來家,成爲初地菩薩。進入初地再觀行如來藏的種子功能,証得如鏡像觀;初地滿心進入二地,然後地地觀行越來越深細,直到種智具足,圓滿成佛,就不用再觀行了。   

二、菩薩如何修觀行

觀行也叫禪修或思惟修,就是在心止於一境的前提下,在定中深細地觀察思惟佛法的真實義、究竟義,從而開啓智慧,定越深獲得的智慧就越深。菩薩若不修觀行,學佛就成了純粹的佛學理論研究,永遠不能証果,不能破除無明而得到解脫的功德受用,也就不能出離生死輪回,到達涅槃的彼岸。所以修持觀行的功夫很重要,止觀雙運就能破除一切無明,否則就無法“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只有淺層次的情思義解和乾慧狂慧,沒有真正的解脫智慧。

初學菩薩修觀行應由淺入深,首先要修外門的觀行,觀行思惟世俗諦五蘊十八界的虛妄而斷我見;接著熏習般若正知見,先從理論上明白如來藏的體性,明白五蘊活動不離如來藏的運行,明白有如來藏潛轉身中作諸事業;然後在善知識的指導下,進入看話頭、參話頭等禪修觀行,也就是參禪階段,等到時節因緣都具足時,就能發起般若實相智慧,証得實相心如來藏,從而獲得般若總相智,從此以後就可以進入内門修觀行了。

所謂内門觀行,是指菩薩開悟明心,真正進入佛法殿堂以後所要修的觀行,主要是觀行如來藏運行的細相和含藏的種子功能,觀行如來藏是如何與前七識和合運作,而變現六塵萬法和成就世間法和出世間法的。菩薩的觀行越深越細,智慧就越來越猛利,直至一切種智全部成就。

菩薩修觀行要以定力爲助緣,初學菩薩要想斷我見,要想參禪明心,要想思惟甚深的法義,意識心不能散亂到處攀緣,不能過多地分散精力去關注不相干的俗世事務,心裡不能有過多的掛礙。一定要具足相應的定力——未到地定至初禪定,這樣意識心定在一處,止於一處,專注力強,觀行的力度才深透,才能出生大智慧。要斷我見乃至明心証悟,至少要有欲界未到地定的定力;想要入地修學道種智,至少要有初禪的定力。在定中觀行的時候,要注意定慧等持,不能過於專注在定境上,否則就容易進入深定,無法再思惟參究了。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