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生如法师网站LOGO

意根修证指归(下部)

作者: 释生如 分类: 唯识法义 更新时间: 2025-07-21 08:38:02 阅读: 3027

第二章  意根与意识的关系 

一、意根是意识的俱有依

俱有依,俱是两个法多个法都在一起的意思,俱有是与生俱来就在一起了,出生时就在一起了,依是依赖,有此就有彼,此法依赖彼法才能出生和存在。

有人说五根是意识的俱有依,那就是说五根就是意识出生的必要条件,没有五根,就没有意识,有意识一定要有五根。可事实是这样吗?从众生的形态来说,很多众生并没有五根,可是仍然有意识。比如无色界天人,比如显现无身的菩萨和大阿罗汉们等等,他们都有意识,却没有五根。所有众生的独头意识,并不依赖五根出生和存在,在甚深禅定中意识出于身体之外,仍然能了别尘境,不需要五根。所以五根不是意识的俱有依,意识的俱有依是第八识、意根和种子。

意识出生所需要的缘非常少,所以容易出生,也容易灭去。五识在二禅以上定中就全部灭去不存在了,意识只在无想定和灭尽定中才能灭去。因此说意识的俱有依不是五根,也不是五识,而是意根。意根是意识能够出生的根,意识依靠意根才能出生和运行,意根作意和抉择之后,意识才可以出生,否则就不能出生,所以意识一直都与意根相伴,为意根服务,并且调控和熏染意根,但意根并不一定陪伴意识,不一定与意识俱,意根单独存在的时候有很多,睡眠就是这样。

二、意根与意识的四种关系

人的心理问题,一般都是意根的问题,意根长期得不到理解和宣泄,被压制时间长了,就出现心理问题,现出了一些心理病症。对意根心理问题的疏导,一是依靠懂心理的其他人,二是依靠自己的意识,意识明了意根的心理状态,并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智慧,就能循序渐进的疏导意根的心理情绪,让意根心开意解,消除抑郁,压抑情绪得到疏导。

一般来说,意根与意识的关系大约有四种,意识与意根和合一致分两种情况,意识与意根不和合一致也分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意根善,意识也善,二者和合一致善,意识不违逆意根,而且能增益意根的善,结果就是毫无犹豫的善,痛痛快快的善,从里到外的善,不存在心理问题,做了善事以后心理更畅快,这是大善,能得大善果报,善业种子成熟的快,受善报也快。

第二种情况,意根恶,意识也恶,二者和合一致的恶,意识丝毫不违背意根,而且还会增益意根的恶,二者就会和合一起痛痛快快的恶,没有犹疑,造作恶业以后更觉畅快,心理舒服,不觉羞愧和惭愧,没有心理问题,但这是大恶,恶业种子成熟的快,受恶报也快。

第三情况意根恶,而意识善,意识一心向善的时候,意根就不舒服,不愿意善,但迫于环境压力不得不善,意根心理就会出现问题,过后也许会后悔,这个心理问题有时候能解决,有时候就解决不了,这属于真恶假善,本质是恶。如果意根恶的力量大于环境的力量,意识善比较弱,没有影响到意根,熏染不成功,就会造作恶业,这是真恶。但不一定总是如此,如果意识受良好环境熏染,越来越善,感染了意根,战胜了意根的恶,以后就有可能造作善业,不再作恶。

第四种情况,意根善,而意识受环境影响有恶心,意根受环境逼迫不得不恶时,心理就会有阴影有压抑有悔恨,这个心理问题有时候能忏悔弥补,有时候弥补不了,意根心理的结就结下了,这属于真善假恶,本质不坏。如果意根善的力量比较大,意识恶的力量小,战胜不了善,熏染不了善,最终还是意根的善作主造作了善业。但不代表总是如此,如果恶的环境持续,意识恶的力量增强,意根也可能要顺从意识的恶而决定造恶业,意根就被恶熏成功了。

三、为什么染污的意根只能出生染污的前六识?

因为前六识是依意根的抉择(思心所)而现起的,是意根所需的,意根需要什么,六识就出生做什么。那么意根染污,六识就会随之造作染污的业行,意根清净,六识就会随之造作清净的业行。根据十二因缘所显明的众生流转生死的根本因,是因为意根有无明,就以无明为缘产生了意根无明的行,以意根无明的行为缘就产生了六识无明的身口意行,身口意行都会落谢在阿赖耶识里成为种子。

意根的行也就是意根的抉择行为,意根抉择之后就会有六识出生辅助意根造作,所以如果意根染污有无明,作为助手的六识就要辅助意根造作染污业行。如果意根虽然有染污,在不抉择染污行的时候,意识可以依靠自身的清净熏染意根,意根也许可意识的清净行,那么就会产生清净的业行。所以修行就是要熏习善法,并且以此善法熏染意根,从而破除意根的无明,改变意根,心就清净了,将来就会有清净的果德可受用。

四、修行就是打扫心地

独影境的显现是因为意根攀缘法尘、作意法尘之后起了念,如来藏就生出独头意识以完成意根的指令,实现意根的念想。意根作意在什么法上,独头意识就在什么法上出生,之后按照意根的旨意运行。意识念起以后才有知,知法是什么,这个法是一个类似信息的法尘,和五尘没关系,也许是一个思想观念,也许是一个忆想,也许是对未来的憧憬,也许是对问题的思惟分析判断。意根要回忆,意识就忆念从前的人事,意根要知道某句话的含义,意识就思惟分析某句话,意根要考虑第二天的行程,意识就思惟第二天的行程安排。

独头意识起念,是由意根牵引的,随意根的念头和想法而生灭和动转。比如意根想到一个人,第八识立即现起这个人相关的法,意根触、思之后,作出抉择想考虑考虑,于是独头意识出现,作意于这个人相关的法,触受想思,于是意根知道以后就会有个决定,之后独头意识可能会继续深入运行,或者在这个法上消失,而在其他意根所攀缘的法上出现。

由意根的种种攀缘生出独头意识的杂念,念头刚升起那一刻并没有境显现,第一刻知念起,然后才有境像,念起和显境是有一个过程的。境界原来就在那里,但没有意识就不能知,意识出现时,第一第二刹那了别不完全、不清楚,第三第四刹那了别让法较为清晰地显现出来,才能得出一个结论,有个法的轮廓出来,再往后才有思惟分析,才把法搞清楚。

心里的杂念大部分都是从前经历过的,叫作曾习境。可见意根对法经常是有意无意的执取,惯性力量强,心不空,放不下经历的一切人事物理,把这些法都放在心里盘旋着不肯舍弃,就像垃圾一样堆满心间,污秽肮脏,却从来不知道清理打扫。修行就是要经常的清理打扫心间里的卫生,大扫除大清理,保持心地的洁净,心室才能光明洁净。打扫卫生由意识引领和督促,意根同意,还是由意识打扫,出谋划策和办事执行都是意识,意根只管点头下令拍板就行。

五、身口意行是意识造作的还是意根造作的

身口意行都是意识造作的,是受意根的无明驱使造作的,意根如果没有无明,就不会促使意识造作无明染污业。这就是十二因缘中所讲的:意根的无明,促使意根思心所产生,有了想造作身口意行的抉择,意根抉择之后意识五识出生,造作符合意根心行和抉择的身口意行。其中意根是主导,意识只不过听从意根调控而已。比如五岁孩子出门打酱油,是大人指使的,大人在家里作主管理柴米油盐,不够用了就让孩子出去买;比如职员的工作是由领导安排和分配的,职员必须听从领导的管理;比如社会各行各业的开展,是由国家上层领导核心部署的,下层各单位要根据上层领导部门的部署开展工作,不得违抗命令。

众生身口意行表面看都是意识五识造作出来的,实质是体现了意根的意旨和主张,体现的是意根的习气和习惯。一主一仆和合运作,五阴身才协调,如果不能和合运作,有可能会导致意根精神分裂和崩溃,导致精神病。当然有时候意根对某些法不懂的时候,就没有了主意和主张,就会听从意识的意见和看法,甚至有时候都是盲目地听从,也不太懂意识所主张的究竟如何,这时候就显示出意识的强大了,如果意根有智慧,意识就不能比意根强大,永远是意根自己作主拿主意。

六、意根与六识的身口意行的关系

问:既然意根主导了人的身口意行,那么在身行和口行上六识具体体现在哪些作用上?

答:意识是身行和口行的具体执行者,就是造作者,从身行和口行上就应该知道意识是如何运行的,起了什么作用。比如行住坐卧、言谈语笑、吃饭喝水等等都是意识和身识运作出来的,但操控者是意根,表面看好像是意识在指挥,但意识只是给意根提供建议,具体决定却在于意根。在运行过程中,意识可能会生出其他想法,给意根参谋,意根如果觉得合理就会采纳,如果不同意,抉择和命令就不变,意识就得照常运行。

身行是意识与身识的和合运作,口行也是意识与身识的和合运作,见色是意识与眼识的和合运作,闻声是意识与耳识的和合运作,嗅香是意识与鼻识的和合运作,尝味是意识与舌识的和合运作,觉触是意识与身识的和合运作。六根的运行当中都有意识的运作,没有意识,五阴身就不能动,意识弱,五阴身也很难动得起来。

众生在定力不足,观行智慧也不足的时候,只能看到六识在身口意行中的运作,看不到意根的主导和抉择作用,更看不到第八识所起的根本作用,因为意根和第八识的运行行相太微细了,一般人因为善根福德不足,很难观察得到。因为观察不到,有人就说一切法都是六识的功能作用,没有什么意根和第八识,这就是六识论无智慧的说法。

七、意识对意根来说有什么用

意识五识和五阴,都是意根所必须使用的工具,没有这些工具,意根自己在世间里就无能为力,祂就需要六识和五阴来为自己服务,利用六识和五阴在世间里贪取一切法,没有六识和五阴意根就束手无策。

所以意根能知很多法,但必须要意识去处理这些法,比如说身边有鬼神出现,意根觉得挺可怕的,怕威胁到自己,但自己没法对付鬼神,也不能单独躲开,于是就一边汗毛直竖,一边警觉意识知道这件事,意识就奇怪:到底是怎么回事,我怎么感觉害怕呢?感觉周围阴森森的有什么事呢?意识聪明的时候想一想,就可能知道了周围有鬼神,于是就想办法躲开,这样意根就达到目的了。

所以意根虽然有知,事情却需要意识和五阴去办理,意根证法以后,身口意的清净行需要意识五阴去行持,那么六识清净的身口意行就体现了意根的清净。但修到相当高的层次以后,四禅八定修持出来了,具足无量神通道力,意根可以代替六识了,这时候就可以不用六识出来,一切事都由意根自己承办,非常快捷方便。所以意识的功能、地位与意根无法比,二者之间永远是主仆关系,主人就是要用仆人打理琐事,主人能力大的时候,全部是现代化的程序,就可以不用仆人,自己都能处理得好处理得妙。

八、意根和意识二者为什么能互相传达心意

比如意根想吃饭,如来藏顺从意根之意,出生意识,意根就传达给意识了别眼前的各种各样的菜,在这些菜当中选择自己喜欢吃的,意识能领会意根的心思,意识了别之后,意根也能领会意识的心思,二者能刹那互相沟通。但是意根了别前世的法传达给意识,意识却领会不了,或者只明了一点点,这是为什么?因为对于前世意识没有经历过,也就没有记忆,不能加以了别。

意根决定了别各种菜,以确定吃哪个菜,意识就出生来替意根了别,意识把各种菜的特色都作以了别判断之后,传达给意根,意根知会了就会决定吃什么。也有可能意识仅凭和眼识一起观察还不能了别全面,于是意根决定吃点品尝品尝,于是舌识和鼻识一起参与了别判断,意根知会以后,就知道哪个好吃,是自己喜欢的,于是大吃起来,对于不好吃的就不理会。

这些菜意识和五识一起可以现前触得到,所以就有受想思,能作以判断。对于前世的法,没有神通时五识根本触不到,意识没有心通,也没有经验,智慧不足,就了知不了意根心中所思所想。如果意识有大智慧,就能清楚了别意根心中所思所想所暗示的法。

意识与意根为什么能互相传达心意呢?因为意根与法尘相触,生出意识,三者再和合触,对于法尘,不仅意根能了别,意识也能了别,只是在于了别程度如何,是否清晰。而在这过程当中,意识与意根也一直相触着,心与心相触,当然互相就能了知心意,差别在于了知的程度如何,有深度和范围的区别。只要意识存在,一定是与意根相触的,所以各自的心意随时随地能得到传递和交流。如果交流的不好,心理就会闹别扭,交流通畅了,心情就愉快。这与两个人的交往关系有些类似。

九、意识应该如何引导意根?

意识与意根所缘的法是相同,意识了别的一定是意根所攀缘的法,否则就不用出生意识。意识出生就是为意根服务的,就是要服从意根,但意识出生了别了法以后,通过思惟分析,就有了自己的见解,可能会忤逆意根,不符合意根的心意。如果意识有正知见,就可以慢慢扭转意根,还要看意根能接受到什么程度,如果意识太激进,就可能惹火意根,那就不能让意根上道了。

所以如果意识聪明伶俐,就会善巧引导意根,如果意识愚笨,就不会有效果,也许会适得其反,也许会被意根牵着走。学佛人的意识应该对意根抱着这样的态度:你领我乱跑,我不跟随,你领我贪嗔痴,我不跟随,慢慢的意根没办法,也就不领路了,反过来被意识领。

要想让意根有定,意识就要少缘法,少了别法,少念法,或者是不缘法,不了别法,不念法,这样的话意根得不到意识的回馈,知道再念着法也没有用,也就不动心思了,这样意根就渐渐的定下来了。

十、意根不与语言文字相应是什么意思?

意根不与文字语言相应的意思是,意根不能用文字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见解。但意根并不是不懂得文字语言,祂既然是总揽全局的作主识,就有权利指挥调动六识,虽然不能说话,不能用文字表达,却可以让意识说话,让意识用文字表达,很多做不了的事都可以动用六识协助完成。比如总统精力有限,分身乏术,只能掌管国家整体大局,不能搞市场调研、统计分析等等具体工作,但他可以任命属下去完成这些工作。意根因为要总揽全局,具体事情无法亲自操办,只能用五俱意识、独头意识来处理具体琐碎事务,意根听取报告就可以了。在听取报告过程中,用思心所、慧心所和胜解心所作以判断和抉择,然后再发布命令,让六识按照指令解决问题。

意根犹如喑哑人,虽然不会说话,但可以听得懂人说话。第八识也是,虽然不能说话,不通于语言文字,但祂有独特的了别方式,了别的是独特信息,不同于七识,意根也不同于意识。意根的思不比意识的思差,如果总统腾出时间精力,专门搞市场调研,也许做得比下属都好,只是没时间精力而已。意根如果要代替六识,有可能胜于六识,只是现在精力不够用而已。所以才要修定、修定、再修定,就是要给意根腾出时间精力,专注、专注再专注,这样意根的大智慧才能涌现出来。

把意根当作一个识,或者当作一个人,就能了解意根的体性和心所法了。意识五识就是替意根做事的,如果意根智慧足够,六识无论做什么事,意根都能一清二楚。如果意根智慧不足,胜解力也不强的话,就会有误会,或者理解不了六识的做法,不清楚六识所为。如果意识不会表达,或者表达不清楚,意根也就不能充分理解,不明了意识的心思。

十一、意根为什么不与语言文字和声音相应

语言、文字和声音,这些法的运作,离不开身根和身识,是身识与意识共同运作出来的,是五俱意识的功能作用。语言和声音的出现,最先由意根发意,想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思想,意根动念时,脑电波波动,意旨就由中枢神经系统传达到与身根相应的系统或者叫部位,就有风或者气流在丹田处发起,这股气流向上涌动,一路到达舌根处,声音流出现,于是形成语言和声音。

所以说话是需要气力的,气力不足,声音就微弱,或者发不了声音。语言声音是意识和身识共同和合运作出来的,需要身根配合,舌头这时候属于身根的一部分,不起触味尘的功能作用。文字方面,写字打字是意识与身识和合运作出来的,需要身根配合。独头意识可以有心里的声音,心里也可以出现文字相,独头意识反观的时候,可以知道自己的心声和文字相。

以上属于六识的口行和意行,还有身行。身行是意识与五识共同和合运作才能完成,需要有五根的配合,离开五根,就无法完成身行的运作。六识的身口意行的造作,是意根促成的,是意根意念的作用。意根好比一个指挥官,六识是命令的执行者。指挥官动意,脑电波传动,命令发布出去以后,全身神经系统就操作起来。

意根的意好像是一个信号或者是密码,意识能懂一部分或者是大部分,智慧不足是不能都懂的。六识执行命令,具体运作的时候,语言文字声音才出现,这是操作系统的功能作用。指挥系统只以密码代码的形式操作,不必有五根的配合,意根的意行就完成了。没有五根的配合,当然就不可能出现文字、语言和声音了。

独头意识离开色身的时候,没有五根的配合,同样是没有文字、语言和声音,说不了话,写不了字。心念也是类似代码、密码的东西,但意识自己完全懂。懂了以后,有五根的配合,就能表达出文字、语言和声音。意识如果懂意根的心念,同样能用文字语言和声音表达出来。所以文字、语言和声音,是心念的表达工具,意根无法这样表达,只能通过意识和五识来表达,有神通时除外。

第八识的密码、代码,当六七识转识成智以后,具有相当程度的道种智的时候,才能懂得,在这之前,六七识都无法破译,但能享用到第八识所给与的福利待遇,享用却也不知,还以为是自己努力得来的福利待遇,是自己天然应该拥有的。代码需要智慧破译,无智慧就会弄巧成拙。密码代码都是比喻,用来说明心念的形式的,并没有什么密码代码。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