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生如法師網站LOGO

觀行五蘊斷我見(第二部)

作者: 釋生如 分類: 二乘解脫 更新時間: 2024-10-04 19:09:26 閲讀: 0

第八章  俱捨論疏第二十三卷(聞思修証四慧) 

聞所得慧和思所得慧,是在四加行——暖頂忍世第一法四種善根之前出生的智慧,這兩種智慧不夠堅固,遇逆緣則會退失。修到思所成慧後邊的修所成慧的時候,觀行智慧才不會退失。四種善根中忍善根出現的時候,善根才不退,觀行智慧也不退。在四加行修完之後,才會出現証慧,証得四聖諦所出生的智慧,也叫作現量智、法智、類智等等。 

第一節  聞慧

原文:襍緣法念住總有四種。二三四五蘊爲境別故。唯總緣五名此所修。彼居此中修四行相。總觀一切身受心法。所謂非常苦空非我。然於修習此念住時。有餘善根能爲方便。彼應次第修令現前。謂彼已熟修。襍緣法念住。

釋:在修習四念住中的法念住時,還要間襍觀修身念住、受念住和心念住,不僅要緣法念住,還要間襍著緣其餘三念住。因爲修習法念住所對應的受想行識蘊四種境界各個不同,所以要總緣色受想行識五蘊來觀修法念住。行者心緣法念住中要修習苦諦的四種行相:苦、空、無常、無我,從總體上觀行身、受、心、法的苦空無常無我性。而在修習法念住時,還有其他善根如暖、頂、忍、世第一法,能方便驗証所修結果,行者應該次第修習,使令四種善根一一現前。當這四種善根現前的時候,就說明行者已經很熟練地修習了襍緣法念住。

原文:將欲修習。此念住時。先應總緣。修無我行。次觀生滅。次觀緣起。以觀行者。先觀諸行。從因生滅。便於因果。相屬觀門。易趣入故。或有欲令。先觀緣起。此後引起。緣三義觀。此觀無間。修七處善。

釋:行者在即將要修習此法念住時,首先應該從總體上緣於五蘊觀行無我的行相,再次第觀察五蘊的生滅,這是觀行五蘊的無常行相,再次觀行五蘊的緣起,這是觀行五蘊空的行相。因爲觀行者是先觀行身受心法諸行,是隨順於因緣而有生滅的,這樣就方便從因果的相屬角度來觀行無我無常,容易趣入四聖諦理。有的人是想要先觀察五蘊的緣起,後續再引發緣於蘊處界三法義的觀行。這種觀行方法就是無間斷地修習七處善根,即於色受想行識五蘊分別觀察其苦、集、滅、道、味、患和出離。

原文:於七處善。得善巧故。能於先來。諸所見境。立因果諦。次第觀察。如是熟修。智及定已。便能安立。順現觀諦。謂欲上界。苦等各別。於如是八。隨次第觀。修未曾修。十六行相。彼由聞慧。於八諦中。初起如斯。十六行觀。如隔薄絹。睹見衆色。齊此名爲。聞慧圓滿。

釋:由於在修七處善時修得了善巧的緣故,就能於先前所觀行的所有境界,建立因果諦理,即明了五蘊的苦集滅道,次第觀察五蘊的七善處。像這樣熟練地修習觀行智慧和禪定以後,就能出生順於四聖諦的現觀諦智。順現觀諦就是隨順於欲界和色界、無色界各自的苦諦、集諦、滅諦、道諦等的智慧,雖然這時候還沒有現量觀行智慧,但是卻能生起暖法善根,不違背四聖諦理。

這樣對於四念住和四聖諦八種義理,隨其次第觀行,修習從前所沒有修出來的十六種行相。行者由於聞法所獲得的智慧,在這八種諦理的觀行中,最初生起了這樣的十六種行相的觀行。這時候的智慧猶如隔著一層薄薄的布絹來觀看一切色相,到此聞慧就修圓滿了。

聞慧修圓滿的時候,觀四念住和五蘊,就像隔著一層薄絹見色,雖能見色的輪廓猶不清晰,朦朦朧朧,在聞慧出現之前,見一切法就更加朦朧不明了,無明很重。修到聞慧時,無明變薄一些了,修到思慧和修慧時,無明變得更薄了,及至証慧出現了,無明斷除一部分,三縛結斷除。

對照以上論文中所描述的聞慧特征和修行過程,檢查自己的聞慧修到了什麽程度,是否修習圓滿了。即使已經修習圓滿了,這才僅僅處於聞慧階段,離証慧還有很遠的距離。如果修了若干年,連聞慧都沒有修圓滿,應該檢查自己差在哪裡,如何彌補差距,應該採取哪些措施,快馬加鞭,精進修道。 

第二節  思慧

原文:思所成慧。準此應說。次於生死。深生厭患。訢樂涅槃。寂靜功德。此後多引。厭觀現前。方便勤修。漸增漸勝。引起如是。能順決擇。思所成攝。最勝善根。即所修總緣。共相法念住。

釋:思所成慧依照聞所成慧的準則也應該說一說,在聞所成慧圓滿之後,就會對於生死輪回深生厭患,厭倦世俗,訢樂於涅槃的寂靜功德。在此之後就會更多地引生出厭離世間的觀行,現觀世間之可厭,這樣對於修道和觀行就會更加地精進,觀行越來越深入,智慧越來越殊勝。乃至於引發出了能隨順於五蘊苦空無常無我諦理的順抉擇分,由思所成慧所攝屬的最勝善根就出現了,這就是所修的從五蘊總體上緣著四聖諦共相的法念住。

共相是指一切衆生的五蘊都是同樣的苦空無常無我,所有衆生的五蘊都具有這樣的共同屬性,與此相對的是別相,是單體衆生五蘊的苦空無常無我屬性。法念住要從別相和共相兩個角度來次第觀察,才能修行圓滿。

這裡描述出了思所成慧所具有的相貌和特征,最主要的就是有對五蘊世間的厭患心,厭倦於三界世間,向往於清淨的涅槃功德,内心順從於五蘊的苦空無常無我性,不違逆四聖諦理,對四念住有如理如實的抉擇,發起順決擇分。順就是順從、不背離四聖諦的意思,如果内心抗拒無我無常苦空之理,那就沒有順決擇分,聞慧也不圓滿具足。

如果學人還沒有出現對五蘊世間的厭離心,還是對世間抱有欲求和希冀,贊歎世間法,貪著於三界世間法,不肯捨離,執著於世間眷屬,情執深重,那就沒有思所成慧,沒有隨順於四聖諦理。這樣的話修所成慧就更不具足了,離証道就太遠了。通過觀察衆多所謂証果明心之人的言行,發現極少有人厭患世間,極大多數都是對世間充滿了貪欲和希冀,所以這些所謂的果,都與真果相差太大了,聯想其後世果報,就令人唏噓不已。

有些人就會說,我們修學大乘法想成佛道的人,就是要保有五蘊,在五蘊世間裡修行,自利利他,不應該厭離五蘊世間,如果厭離世間就是非菩薩種姓。此言差矣,菩薩應與聲聞緣覺一樣對世間生厭,只不過雖厭而不離,絕對不與凡夫一樣喜樂於世間,貪著於世間,明知世間是幻化的,菩薩的智慧怎麽能對幻化的世間抱有什麽希冀和欲望呢?有欲有貪有喜樂,就說明其智慧有虧有差池,不明空幻之理。菩薩知世間空幻,其心寡淡,無欲無求,但爲道業和衆生,隨其願力,不得不行走於世間。而凡夫心卻不是不得不,而是訢樂於世間,味著於世間,不忍捨離。所以無論是小乘學人還是大乘學人,只要修出思所成慧,必然會對世間生厭離欲,菩薩不離欲就是非真菩薩。

在聞所成慧和思所成慧中都有禪定,只是禪定的深淺不同而已,如果連基本的粗淺的禪定也沒有,聞所成慧就不可能圓滿具足,更別說思所成慧和修所成慧了。每一種智慧,都與禪定不相分離,無定心亂,心神不集中,則聞思不具足,定淺慧淺,定深慧深。在之後的修所成慧的集聚過程中,禪定一定要具足未到地定才能參証成就,從而見道。未到地定不具足的時候,可以有聞慧和思慧,也可以有修慧,但是修慧卻不能圓滿,也就不能見道。

原文:準上論文。即是三義七處等後。起總相念住。入暖法也。三義觀者。即蘊處界。三科義也。七處善者。如實知色苦。色集。色滅趣。色滅行。色味。色患。及色出離。如實知受想行識七亦爾。如實知色。是四智知。謂法類智。世智苦智。

釋:對照上述論文中所說,應該知道,在觀察蘊處界三科義以及七處善之後,就會生起緣於五蘊總相的法念住,入到暖法善根中。三義觀就是對蘊處界三法的觀察;七處善就是如實知色蘊的苦、色蘊的集、色蘊的滅道、色蘊滅所修的道、色蘊的味、色蘊的過患,以及色蘊的可出離性;並且如實知受蘊這七處善、想蘊這七處善、行蘊這七處善和識蘊這七處善,也都是與色蘊七處善同理。並且如實知色蘊,會生出四種智:法智、類智、世俗智和苦智。

解脫的人具十種智:法智、類智、世俗智、他心智、苦智、集智、滅智、道智、盡智和無生智。由於如實觀察了五蘊中各蘊的七處善,就會以智慧如實知色蘊,知色蘊的智慧有四種,就是法智、類智、世智和苦智。法智是對一切法從總體上,以智慧觀知其無我無常苦空;類智是對總體法中的相同類法的智慧觀知;世智是對世俗界中法的智慧應對,隨著世俗衆生的根基利鈍隨宜度化;苦智是對五蘊世間的如實觀察,以智慧知世間一切法皆爲苦,不可取。 

第三節  修所成慧的四加行四善根

一、四念處的觀行,和四聖諦有沒有關係?在四念住的觀行過程,每個念住都要觀行四聖諦理,這樣合起來就觀察了十六個行相,十六行相具足觀行,就會獲得四種智慧境界,就是四種善根。這四種善根就是暖、頂、忍、世第一,也叫作四加行。這是見道之前必須要經歷的階段,四加行四善根屬於修所成慧,在這之前屬於聞慧和思慧,比較淺,未熏到意根,而熏到意根,意根有所觸動有所改變,隨順於苦空無常無我,發起順抉擇分,就有了修所成慧。有了修所成慧,圓滿具足時才會見道。所以四加行非常重要,大家應該都了解,我會慢慢講一些這方面的法。

還需要給大家完善的理論是三十七道品,稍微講細一點,讓每個人知道自己是否在修三十七道品,以及修到了什麽程度。最後再講一講,在見道之前的修道過程中,應該需要在禪定中斷除哪些比較粗重的欲界粗煩惱,細煩惱是在見道以後才能斷除的,見道之前斷不了,色界煩惱就更不能斷除了。這樣小乘的法,基本上就差不多夠用了,無需再多講了。

修道,其實是百分之九十的時間,都是個人在用功,很少的時間用來聞法,吸取理論知見,用以指導修行,不至於走偏路岔路。當理論知見吸收的差不多夠用了,完全是個人專心一意用功,再多用時間學理論,那就耽誤事了。所以我以後也不想講太多的法,免得耽誤大家的實修。如果以後發現還有理論上的不足,我再慢慢補充一下,具體的還以實修爲主,理論夠用就行,貪多也起不了多大作用,還浪費時間。

在四加行的修行階段,因爲有效的熏到了意根,所以身心都會發生改變,心比從前清淨了,煩惱變得輕了,身口意行轉變清淨一些了。只有這樣,才能逐漸與見道後的聖賢人的心行品質相應,然後才能見道。所以不是說自己身心改變了,煩惱輕了,就是見道了証果了,還差得遠。那些總是懷疑自己在大乘法悟了悟了的人,如果這些法都沒有修,沒有修具足圓滿,那麽以後就斷了這個疑吧,不用懷疑,自己沒有悟,解悟也不是。有些人悟後和悟前身心世界變化不大,或者根本沒有任何改變,只是知見多了一些,有一些人知見都不足,這樣的人三十七道品都沒有修,四加行都沒修到,只是處於聞思階段,那這樣的誤會簡直是太大了。爲什麽會有這樣的誤會?

二、知道1+1=2,在聞思修証四種慧中屬於什麽慧?

聞思修証四種慧都知道1+1=2,但是知與知的差別太大了,一嵗孩子就可以知道,1+1=2,甚至狗調教好了也能知道1+1=2,大學教授也知道1+1=2,數學家也知道1+1=2,這中間差別究竟有多大?1+1=2屬於哥德巴赫猜想中的難題,中國數學家只有陳景潤和華羅庚曾經著手去論証和証明,但華羅庚及其他數學家也沒有論証出來,沒有給與有效証明,陳景潤不知道是否完全証明了。有能力証明1+1=2的人億中無一,能夠著手証明的億中不超過一,能夠思索1+1=2的人不足千分之一萬分之一,而能夠知1+1=2的人無數。

所以我們所有人都知道1+1=2,這個知的水分究竟有多大?同理,很多學佛人學了四聖諦理和如來藏之法,學了幾年時間,或者只學了二三年,甚至只學了兩三個月,就說自己証了悟了,這裡的水分當然也就相當的大了,大多數人都沒有走到修這個層次,沒有因緣來如實、踏實的修行,所有見道的因緣都不滿足,談何修慧和証慧?有個思慧就相當不錯了。也所以說,學佛修行這條路不是那麽容易走的,不要過分的高估自己,低估佛法,否則舊業未消,又添新業,後世如何能解脫?

幼兒園裡的孩子和國學生以及中學生們,要想實証1+1=2,要如何努力?如何完善証明1+1=2的因緣條件?億分之一十億百億分之一的實証比率,你們覺得這些孩子們將來實証的可能性有多大?需要如何努力?除非是數學天才,否則幾乎沒有可能性。對於1+1=2的証明,最重要的是中間的邏輯演算步驟,結果已經給出來了,中間証明過程沒有,需要補全,在論証過程中,要忘記結果,把結果當作未知。論証過程中的辛苦,了解一下陳景潤就知道了,代價很大。

在佛教中修習接觸了四聖諦和般若唯識的佛子也有一些,但在所有學佛人中的比例還是很少很少,這些人中對於大小乘法有不同程度的知和解,四種慧中多數都屬於聞慧,少數屬於思慧,極少數能有修慧,但是達到証慧這種程度的人可能寥寥無幾,億分之一有可能。那麽已經知了四聖諦理和如來藏般若空理還沒有實証的學佛人,應該如何去實証和親証?或者是已經理解了佛法、解悟了佛法的學佛人,應該如何再去親証實証?需要完善什麽因緣條件,做何努力才能真正實証?

而對於理解了佛法、解悟了佛法的這部分人,要想實証佛法,需要把自己所解的所悟的全部都忘掉,把結果當作是未知,不要帶入參究的過程中。這需要有修慧,實修三十七道品,戒定慧,菩薩六度,完善見道的種種條件,在甚深的禪定中如理參究。所以解悟佛法的人,需要忘記所解,放下從前所學的知解,拋棄名利心、爭勝心、虛榮心,捨得從頭開始,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不急不躁,這樣才有實証的可能,中間要付出很大的代價,很辛苦,一分汗水一分收獲,無論付出多大代價都是值得的。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