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生如法師網站LOGO

觀行五蘊斷我見(第二部)

作者: 釋生如 分類: 二乘解脫 更新時間: 2024-10-04 19:23:41 閲讀: 0

第十二章  襍談 

一、愛隨眠是什麽意思

愛隨眠煩惱隨眠,隨眠文字上含義是,伴隨著睡眠,是隱藏的意思,在背後運行的意思,陪伴的意思。在五蘊的活動中,時時處處有愛和煩惱陪伴著,一到關鍵時刻,愛和煩惱就跳出來現行,染污業就出現了,染污種子積存下來,未來的苦集起來了。

有愛隨眠煩惱隨眠,心就被矇蔽,看不見真實理,由於愚癡就遮障了智慧光明。所以有一絲煩惱就是無明,心不清明,黑暗,智慧光明不顯現。斷愛就是斷苦,愛重苦重生娑婆,愛輕苦輕生天界,無愛當下是極樂。

二、修行得力後的現象

正精進修行之後,修行方向正確,就會有所受益,欲望輕,執著和煩惱少,身心會有一定的轉變。知世間的無常空無我,物欲減淡,對於物質色法的執著會減輕,貪心會減少。只要物欲少了,不貪求享受,在這個世間生活基本上用不了多少錢財和物質。習慣於依賴世間物質的人,貪欲肯定熾盛,金錢和物質需求的就會很多,拼命地賺錢還是覺得不夠。夠與不夠,在於心,不在於物質金錢的多少,只有善知止足才會心安快樂。

正精進修行得力以後,會遇到逆緣,這對消除業障遮障有很大的助益。金剛經雲:以世人輕賤故,是人先世罪業則得消滅。修行上道以後,會感召到一些逆緣,這些逆緣也是修行的增上緣。逆緣能爲修行人消除罪業,以極小的被人輕賤的代價,就能滅除重大罪業,因此應當歡喜接受逆緣。有些時候,明明你什麽都沒做,就是有人栽賍誣陷你,如果能默默忍受,逆緣就會過去了,業障消除了,如果不能忍受,加以回擊,不但會造新業,舊業也不消。所以佛說忍辱是德,有功,增福增慧。善待其境,則能助道。

三、捨覺支與行捨的區別

捨覺支是七覺支當中最後一個覺支,七覺支是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猗覺支、定覺支、捨覺支。捨是捨棄了一切身心負擔和累贅,不管是善的還是惡的,苦的和樂的,任何覺受都捨去,内心清淨無爲。

行捨,也叫作不害,是捨去惡不善的行爲造作。比如原來想報複某人,現在不想報複了,捨去了報複的行爲;原來嫉妒於人,想加害於人,現在不嫉妒了,也不想加害人了,捨棄惡行,内心清淨,或者住於善中。但其覺受不一定能捨去,心裡可能有喜樂,有輕安,或者有其它覺受,與捨覺支有所不同。

四、無常法與常法同樣都是苦法

一切法是無常的,情緒也是無常的,都有生住異滅的發展階段,不管好壞都不能持久不變,不能永存。如果貪嗔癡煩惱引生的喜怒哀樂情緒能永存不變,想想衆生結果會怎麽樣?結果就是精神崩潰,最後死亡。即使沒有煩惱性的喜樂著心永久不變,這個人也不會有甚深禪定。

世間無常的法則,是適合衆生生存的,那種法變爲常,衆生都忍受不了,雖然無常法讓衆生痛苦,常法也同樣令人痛苦,所以世間就是苦的。

五、行隂的含義

凡是變動遷流不靜止的法都屬於行隂,或者是行蘊。包括身心兩方面,但是身動實際上也是識心動,識心不動,身就不能動。相分的傳導也是動,就是塵境生住異滅的變動,是由識動引起的。識心的念念不停止的思想念頭以及種種心理活動都屬於識隂。如果這些變動的法能遮障自己如理如法的認知,去辨識真性,而只認動相的行,那麽這些變動就是行隂,如果是單純的強調法的運轉性活動性,就叫作行蘊。

六、什麽時候才能斷情執?

先弄明白身見,並斷除身見,然後破我執,之後才能斷情執。情執是在我執之後一點點斷除的,非常不容易。先有貪欲,後有情執,貪欲三果斷盡,可情執要在第一到第二個無量劫之間才能斷盡。因爲貪比較粗糙,容易斷,情很細膩,特別難斷。

七、這個虛擬的世界存在有什麽意義?

這個虛擬世界的存在,不是受人爲操縱的,是衆生業緣的必然結果,所以談不到有意義還是無意義。因爲衆生有三界的業種,業種不消除,虛擬的世界就會不斷出現,讓衆生實現業種,受業之報,學佛人可以利用這個虛擬世界來修行。

衆生明明面對的都是電信號,什麽都沒有,卻解讀出了色彩斑斕、絢爛多姿的六塵世界。那些電信號也不是實有的,是看不見摸不著的種子幻化出來的,其實世間裡什麽都沒有,也沒有世間,衆生有翳病,硬是能分別出世間和世間裡的一切法。世間及世間裡的一切法,你認爲有意義就有意義,你認爲無意義就無意義。法無心,物無心,場景無心,世界無心,是衆生有心,賦予場景什麽意義,場景就有什麽意義,賦予世界什麽意義,世界就是什麽意義。你若無心,就無世界,有心就有一切法。

八、放下執念就是放下自我

佛法當中講一種禁取戒,就是外道設立的不如理不能解脫的戒,佛弟子卻不允許去執取和守護。所以在佛法修証上要想斷我見,必須破除外道的禁取戒,不能尊守那個戒條,才能正確如法的持佛戒,才能斷我見。所以我們也沒有必要一直執取從前那些沒有意義的誓言和邪願,白白耗費精力和心力。有執就有生死,就不解脫。當菩薩要有大智慧,菩薩的大智慧遠遠大於世間種種精英,對衆生沒有利益的事,菩薩都不會浪費時間精力去做,只做有利益的事,或者是有大利益的事,做最重要的事。

放下人前不必要的臉面問題,也就是放下了一種我,無所謂別人對自己無意義的評價和看法,因爲本沒有我,還在乎那些不合理的評價干什麽?只要做正確的事,只要做利益人的事,只要沒有消耗時光,只要對得起佛菩薩和衆生,怎麽都行。堅持一種不合理的執念,不能圓融,就是愚癡。只要有執念,波旬就會利用這個心理,讓你做愚癡事。而無心就不會被人利用,沒人能鑽你空子,也就沒有惡果。佛陀總是教導菩薩,不要在意虛假的名譽名聲,是毁是贊,心都不要動搖,只堅持真理。

調整好自己的修行目標,直接奔著目標而去,不要在意不必要的事,得不償失。要用智慧,而不是意氣,不怕成爲別人眼中的失敗者,世俗法中成與敗都是幻化的虛假相,在世俗中敗,卻容易在佛法中成。不要考慮自己在別人心中不必要的形象,那就是個我,滅除各種我,才是真正斷我見者。

九、過去現在因果經第三卷

原文:爾時太子。即便問曰。我今已知汝之所說。生死根本。複何方便。而能斷之。仙人答言。若欲斷此生死本者。先當出家修持戒行。謙卑忍辱。住空閑處。修習禪定。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得初禪。除覺觀。定生入喜心。得第二禪。捨喜心。得正念。具樂根。得第三禪。除苦樂。得淨念。入捨根。得第四禪。獲無想報。別有一師。說如此處。名爲解脫。從定覺已。然後方知非解脫處。離色想。入空處。滅有對想。入識處。滅無量識想。唯觀一識。入無所有處。離於種種想。入非想非非想處。斯處名爲究竟解脫。是諸學者之彼岸也。太子若欲斷於生老病死患者。應當修學如此之行。

釋:悉達多太子問用什麽方便方法才能斷除生死根本,仙人回答說,先要出家持戒,修忍辱行,住在空閑之處修習禪定。入初禪是離開欲界惡的不善法,有覺有觀;入二禪是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入三禪是捨去喜心,得正念,具足樂根;入四禪,滅除苦樂受,得淨念,入捨根,獲得無想報。另外那個仙人師說修到無想處獲得解脫了。其實不是,從無想處定中出定以後,就知道這不是解脫處。

仙人繼續說,離開對色界的念想,入到無色界的空無邊處定;滅除有對想,入到識無邊處定;滅除無量識想,只觀一識,入到無所有處定;離開種種想,入到非想非非想處定中,這是究竟解脫之處,是所有行者所要到達的解脫彼岸,太子您如果想要斷除生老病死的過患,應當像這樣修學。

原文:爾時太子。聞仙人言。心不喜樂。即自思惟。其所知見。非究竟處。非是永斷諸結煩惱。即便語言。我今於汝所說法中。有所未解。今欲相問。仙人答言。敬從來意。即問之曰。非想非非想處。爲有我耶。爲無我耶。若言無我。不應言非想非非想。若言有我。我爲有知。我爲無知。我若無知。則同木石。我若有知。則有攀緣。既有攀緣。則有染著。以染著故。則非解脫。汝以盡於粗結。而不自知細結猶存。以是之故。謂爲究竟。細結滋長。複受下生。以此故知非度彼岸。若能除我及以我想。一切盡捨是則名爲真解脫也。仙人默然。心自思惟。太子所說。甚爲微妙。

釋:太子聽到仙人所說,心不喜樂,心裡想,仙人所講的不善究竟解脫處,不是永遠斷除煩惱結縛的方法。於是就說:我對於你所說的有不理解之處,現在想問,非想非非想處是有我還是無我的?如果是無我,就不應該說是非想非非想處;如果是是有我的,我是有知覺的還是無知覺的?我如果是無知覺的,就與木石一樣了;我如果是有知覺的,就有攀緣,既然有攀緣,就有染著,有染著就不解脫。

能雖然能斷盡粗重的結縛,卻不知道細的結縛還存在著,所以才認爲非想非非想處是究竟的。可是細的結縛滋長了,就會再次得受下劣生處,所以這不能渡越生死彼岸。如果能斷除我以及我的念想,一切法都捨棄,則名爲真解脫。仙人不說話了,心裡想,太子說的太微妙了。

仙人指涅槃路,此路卻不是涅槃路,因爲路途中只有戒定,而沒有解脫慧。有定無慧爲外道,不得解脫。解脫爲無我的心解脫,心有無我的智慧才能得解脫。解脫是諸結煩惱永斷無餘,非爲只有解脫理論知見而煩惱猶在,就稱爲解脫了。所以在修行當中,如果自己煩惱如前無異,卻以自己理論知見爲傲,藐視他人,實則是煩惱具足的凡夫。也所以說修行的最初和最終,都是要破除無明的我相,斷除煩惱,不是只獲得理論知見就能稱之爲學佛了。有智慧,就無無明,無煩惱,有煩惱就有無明,有無明就無智慧,無智慧則處生死不解脫,所以檢驗自己的修行成果在於無明煩惱的淡薄與否,以及淡薄到什麽程度。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