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返回

書籍
作品

意根與意識

作者:釋生如更新時間:2025年07月04日

第二章 意根與意識在具體身口意上的區別


一、意根與意識的區別,比如說自殺這件事,如果意識想跳樓自殺,而意根不想自殺,意根就不會作出自殺的決定,不會採取跳樓自殺的行動,否則肯定就跳樓了。意識總是想自殺,意根不願意死亡,就會躲避自殺,於是意根就害怕和躲避與自殺有關的兇器,命令意識躲開各種能導致自殺死亡的兇器。

意識思惟到自己活著沒有意思,生活環境不順心就不想活,可是意根貪著壽命,不想死,二者僵持不下,就可能會出現精神分裂症,意根決定吃藥治療。如果意根想自殺,而意識不想自殺,意識就會千方百計找理由活下來,意根如果被意識說服,就決定不採取自殺的行動;如果沒有被說服,就依然故我的決定自殺,那結果一定是自殺不可了。

二、善意的謊言、惡意的謊言和撒謊成性張口就來,這三種情況,意根和意識的心行有一定的差別。善意的謊言,意根不是染污的,意識也不是染污的,兩者都與善相應,是為了他人的利益而著想的行為。惡意的謊言,意根是染污的,意識也許不惡,但要聽從意根的指揮,協助意根編造謊言;也許意識同時也是惡意的,二者互為幫兇,同時造惡業。

謊言成性,隨口就來,這是經常撒謊,是意根的習性,意識已經把意根完全熏染了,意根就喜好以謊言來騙人,骨子裡就具有欺騙性,以至於習慣成自然。意識也不覺知,從來不覺悟自己的惡習,這就需要他人常常提醒,讓他知道撒謊騙人的果報,才能慢慢扭轉過來這個惡習。小的善意的謊言多了,也能造成撒謊成習,也不自覺知,那就麻煩了。如果不是有關生命等等重大問題,小的善意的謊言最好也不要有。

三、無名火和無明火,有什麼區別呢?無名火是說不出原因的發火,沒有原因,沒有理由的發火,意識不知道為什麼心裡(意根)就是不高興,想控制(意根)不發火卻控制不了,意根非要發火不可,這是來自於意根的火,意根的火極大時,意識暫時就控制不了。

如果是意識想發火,意識就會越想越氣,剛開始不覺得有什麼事,也不在意,不太理會,可是琢磨琢磨就覺得不對勁,越想越不對勁,於是就發火了,但是意根不一定生氣,意根不生氣時,意識發火就是假生氣,表面(意識)生氣,而心裡(意根)不生氣。這是意識熏意根,讓意根決定發火,意根本來無所謂的。有時發火沒有理由,意識都不知道為什麼發火,還一直勸導自己不要發火,這就是意根的事情了。

無名火是意根熏意識,而無明火包括三種,一個是由意根無明發出來的,一個是由意識的無明發出來的,一個是由二者共同無明發出來的。意識的無明比較好辦,只要認識了正確的道理,就能受熏,從而明理;意根的無明就不好辦了,不好說服,也不好勸導。如果二者同時都有無明火,這個人根本就一點理智也沒有了,這時有人去勸導,不僅要挨罵,還會火上澆油,火焰會越來越高,一發不可收拾。

意根發火的決定,有主動和被動兩種,主動的是意根自己發的無明火,被動的是意根被意識熏染牽制而決定發的無明火。有的人表面發火而心裡並沒有氣,這是意識表面的氣,也許是裝出來的,也許是因為有禪定的原因;有的人表面硬裝鎮靜,實際上心裡已經氣得不行了,這是意根強烈的火氣,而意識還有一些理智,一直在控制著意根不要發火。

有時心裡一邊想不應該生氣發火,這是意識的理智思惟,可是一邊卻不斷的在生氣發火,這是意根的火氣大,不受意識理智的操控,不聽意識的勸導。想控制的是意識,不能被控制的是意根。如果意根發的火太嚴重了,意識就得控制一下,稍微控制一點以後,然後意識再說理,給意根講道理,分析利害得失,熏染意根,時間長了就能起作用,把意根降伏下來。

四、虛情假意是意識心表現出來的把戲,既膚淺又不真誠,其目的是為了騙取他人的好感,取得他人的信任,這也可能是受意根的指使和驅動的結果,受意根我執和執我的煩惱習氣所熏染和指揮時,意識不得不把一個虛假的自我呈現給他人。率真而憨直是意根的本性,因為意根沒有意識這個助手和幫兇,就不能弄虛作假,不能籌謀算計,只能表現為天然的習氣。世俗人一般來說都會演戲,也都會搞虛情假意,甚至兩面三刀,一面微笑(意識),一面腳下使拌(意根);一面甜言蜜語(意識),一面暗藏殺機(意根),這就是意識與意根和演的詭詐。

而意根憨直,是怎樣就表現為怎樣,不會阿虞奉承,也不能阿虞奉承使計謀,不能也不會聲東擊西,不會甜言蜜語,不會虛假的微笑,不會演戲,但是依著祂的煩惱性,意識就要這樣做。當聖人們修到意根時,降伏了意根的我執,不再執我,意識就跟著也憨直了,其心性就直而不曲,不會曲意奉承世俗人,不會說話繞三圈才表明自己的本意。世俗人的世智辯聰和善於權謀,在世俗裡是受人歡迎的,而道人則心地質直而率真,毫不做作而曲意逢迎,因此不與世俗合,雖然身在俗中,而心常遠俗,雖在世俗混,心不與世俗合。

意識有時撒謊騙人,意根本身也許不想那樣做,而意識認為這樣做有好處,能得到某種利益,意識把這個看法傳遞給意根,給意根以邪教導,意根知道自己能得利益,因為貪心故,就決定那就撒謊騙人吧,於是意識就撒謊騙人。很多人就是這樣,心不直爽,聲東擊西,妄語連連,經常所言非所想,所想又隱隱不說,品性很惡劣。

從另一方面來說,如果一個人撒謊騙人已經成為習慣了,就是已經深入到了骨髓,深深植根於意根之中,就已經把意根熏染成功了。那以後意根的這個染污習氣,遇緣就會現行出來,不用意識思惟,就自動的習慣性的撒謊,到處騙人,而習以為常不覺悟自己。沒有修行的人,意識根本不能思惟撒謊騙人有多麼卑劣,總是聽從意根的指揮而到處撒謊騙人,只要能取得自己目前的利益就行,其他的都不管。有修行的人,就能常常回光返照自己的心行,知道不好時,就懺悔和扭轉自己的心行,並且試圖說服意根,與意根進行思想談判,其結果誰勝誰敗,取決於誰的力量大。

五、虛心假意、假情假意、裝腔作勢都是指哪個識?情執、深情、情深義重都是指哪個識?虛心假意、假情假意,是沒有那種心而強裝出來的,不是真有那種情義,內心深處的意根沒有情意,就是沒有誠心,是心意不誠的表現,只是意識在表面裝一裝,甚至意識也沒有情意,所以是假,是裝,不是真。真情實意是意根的內心深處的情意,是真誠的,發自內心的情意。因為我分為膚淺的意識的我和根本和究竟的意根的我,所以斷我見,就有表面(意識)斷我見和真正(意根)斷我見之分,真正斷我見,深入到意根,意根才能與無我相應。

凡是深和真,都是意根的,與意根相應;凡是淺和假,都止於意識層次,只與意識相應。意識可以裝假,意根卻要真情流露。真情流露時,意根就自動或者是不自覺的發動身心,表露情意。情執就是意根對一切法的執著,這是最難斷除的,因為迷執得太深太久了,無始劫以來都是這樣,意根的習氣慣性力量太大了,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改變和消除。

情深義重,是意根深重的情執,骨子裡都是情,很難剔出來,也很難反觀出來,而且總是要不自覺的表現出來。情執重的人,缺少理智,有理智的人情輕,容易說服和勸導。

與意根相應的法出現時,意根就直接快速作主,作出應對,不用裝。因為意識不能作主,不能拿出真東西,所以意根和意識都沒有的東西,意識就要裝作有,就得演戲,這就不是真心流露了。真心流露,意根自然而然流露出來的,意根就會直接指揮身心表露出來,如眼圈發紅,情緒激動,戀戀不捨。

六、如果恨的情緒到了咬牙切齒的程度,就是意根的深恨,是意根的反應。意識也有情緒,但是意識的情緒還是在表層,不至於咬牙切齒,因為意識不能自主操控身根。一件事情,一旦深入內心深處,就刻骨銘心,為什麼?一切法刻入骨髓,就是深入到了意根,以至於流連忘返,念念不忘,朝思暮想,這都是意根自主調控六識表現出來的,是意識受意根的指揮和支配的結果。

意根的工作力度遠大於意識的工作力度,而且還很有效、有深度,因為意根是作主識,能決定六識的身口意行。人在深度悲哀和深度憤怒時,定力也是相當強大的,有一股激勁,有一股兇猛勢頭,不可阻擋,都是意根強烈的執著作用,指揮六識所顯現出來的。那我們學佛,也要學會調動意根的力量,讓祂主導六識修行善法,道業何愁不成就。

七、一個人對人對事是用真誠心,還是用假心,是真誠還是虛情假意,就在於所用心是發自於意識還是意根。虛情假意的是發自於意識的用心,假意就不是意根的意,是意識的意;真誠實意是來自於意根的意,因為意根能作主,如來藏隨順於意根,要什麼給什麼,就是實在,而意識就不一樣了,不能作主,如來藏不隨順,所說就不能實現,就是不實在的。

看人的面目表情,就知道他是否真誠,為什麼?面目表情是身根的活動,直接由意根控制,與意根相應,色身以及表情有反應,說明意根動心了,內心非常在意。如果面目表情一般般,說明是意識表面的應付,或者是意識在控制意根,不讓意根表現出自己的情義。所以意識的一切表現都是表面和淺層次的,深層次的表現才是意根的。

當意根的積習難改時,只有受到威脅和恐嚇,出現了安危,感到自身有危險時,才能不得已改變自己。所以如果經歷非常大的挫折,和非常現實的經歷,意根才容易改變自己。意根接受和承認現量和現實越真實,意根越容易接受,所以人與人之間交往,用真誠往往容易打動和感化他人。

八、強顔歡笑、強作鎮靜、強壓怒火、心花怒放、喜笑顔開、咬牙切齒等等行為裡意識與意根多數怎樣表現的

強,是勉強的意思,意根不大情願,而意識很主動,勉強和克制意根,讓意根隨順自己。意識有虛偽的表現,意根憨直、心直、質直,意根從來不虛偽,不會裝模作樣。強顔歡笑時,意根本來不想笑,可是意識虛偽,為了遮掩自心(意根),迎合對方,應付場合,強制意根作出歡笑的樣子,這顯現出意識的虛假不實。意識要假裝笑,就勉強於意根,壓迫於意根,強迫於意根,迫使意根不得不笑,讓意根屈服做祂本來不想做的事,做違背自己心意的事。

因為意識理智性強,能分析利害得失,暫時說服了意根順從自己的意思,但是還沒有完全說服,意根沒有完全明理,沒有改變自己的思想和想法,暫時委屈不得不聽從意識的建議,就要勉強的笑,叫作強顔歡笑,過後也許還會後悔而改變主意。

強裝鎮靜,意根遇事時有些驚慌並不鎮靜,意識為了掩飾自己(意根)的心慌,強迫和勸導意根故意作出鎮靜的樣子給對方看,以掩蓋自己內心的慌亂和無住,這充分顯示出了意識的理智性和虛偽性,善於假裝。

心花怒放是從心裡往外的高興,心是指意根,意根喜悅或者是非常高興,意識遮掩不住,也控制不住。喜笑顔開、開懷大笑、會心微笑都是發自內心的笑,都是意根表現出的真真切切、真真實實的快樂情緒,意識順從意根,不壓制和掩飾意根的情緒,所以就一點也不虛假不偽裝,顯露的是意根自己的本色。

情不自禁,意根內心的情感完完全全表露出來,沒有掩飾,意識無心控制和遮掩,隨意根的性情而表露自己,意根的本有的天真的性情就表現出來了。

皮笑肉不笑,皮,是膚淺的意識,肉,是隱藏皮裡深層次的意根。意根本來不想笑,意識非要裝笑,弄虛作假,所以意根和意識一個笑一個不笑,叫作皮笑肉不笑。從這裡看出,很多時候,意根也隨順意識,被意識所控制,而不得自主,不得表現出自己的本來面目。

強壓怒火,意根已經非常憤怒,馬上就要噴火了,意識卻很冷靜,就過來救場,不讓意根著火,強制性的壓制意根,強力勸導意根不要發火,勸令意根冷靜下來。意識如果真能勸說了意根,就不用強壓,意根就乖乖的發自內心的做自己想做的事。因為意根的習氣重,意識一時不能勸服意根,只能壓制,意根勉強同意,不按自己的心思行事。但壓制時間長了,心裡就要做病,內臟就要受損。意根不明理,長期受意識壓制,精神就會很鬱悶,往往要出現心理疾病。所以還是要以理說服意根,打開意根的心結,疏通祂的情緒。

恨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心和膽都是由意根調控的,意根通過控制大腦神經中樞系統,就能控制全身的五臟六腑、各個藏器以及微細的細胞組織活動。意根的恨,是真恨,所以恨從心頭(意根)起;而意識的恨,不是真恨,是假恨,表現非常輕微。當意根有惡心時,那是真惡,從心裡往外的惡,絲毫沒有假裝的成分;意識的惡,是假惡,不嚴重,不至於造成什麼危害。膽與恐懼和惡等等情緒想關聯,恐懼與惡等就能影響到膽,只有意根的恐懼和惡,才能動用到膽,影響膽汁的分泌,從而讓臉色和膚色有變化,呈現出暗紫色。這說明,意根一動就能牽動全身心的變化。恨得咬牙切齒,也是意根的恨,意根動用到了牙齒,牽動和影響到了牙齒,說明恨的程度很深,程度淺的恨就是意識的表面恨,比較輕微。

爭得面紅耳赤,氣得嘴脣發紫,渾身顫抖,頭暈腦脹,哭的死去活來,恨的牙癢癢的,憤怒的握緊了拳頭,瞪圓了眼珠子,眼中噴火,氣急敗壞,氣得二話不說,上去就一拳,打得對方鼻青臉腫,驚訝得睜大了眼睛,高興得手舞足蹈,這些都表明意根動怒和動容以後,牽動身根作出的反應。如果僅僅是意識的心理狀態,則沒有這些反應,因為意識指揮控制不了身根,不能控制大腦神經中樞系統就不能牽動身根。

  九、意根和意識的區別,比如自信這個法,有意根的自信,也有意識的自信,說不清道不明的是意根的自信,有理有據的是意識的自信,一個講理,一個不講理。直覺就是意根的覺,比較直接,不用意識分析判斷,事情剛剛出現就能覺知。

相信自己的直覺,有意根的相信,還有意識的相信。直覺出現時,有時相信,有時懷疑,能生起懷疑的是意識,因為意識不能直接了知業種,有些事情不知道究竟為何,懷疑是必然的;但意識有理智,能思惟分析比較判斷。如果意根相信直覺,就是相信自己,可能就不容意識置疑,這是意根的自信滿滿,也是意根的證自證分。

 再比如說早上醒過來以後想早點起床,可又找個理由再睡一會兒,六識出生以後就算醒過來了,想起床和不想起床的都是意根,找理由的是意識,意識要思惟分析算計考量,貪著享受,也依意根的貪嬾而找理由賴床不起。意根不能找理由,因為祂很難做細微了別,無法仔細尋找理由和借口。意識找到理由之後,把理由傳遞給意根,意根再決定是否馬上起床。

任何一個步驟都有兩個識的密切配合,只是很難分清,意根一般都是依自己的習氣慣性,想讓自己有五蘊活動而已,但又貪嬾一些,喜歡享受,意識有時候也貪嬾,也喜歡享受。但早晨這個時候,意識本身精神不是很旺盛,其作用力比較小,對意根的影響作用不大,這時候表現出來的行為和思想觀念都是意根的,意根是什麼樣就表現為什麼樣。在意識的影響力比較弱的情況下,才能看到一個人的真正修為如何。

十、問:想自殺的人,意識一定有強烈的意願,意根雖然一時服從意識的意願,而配合之採取行動,但意根的習氣根本不允許殺死自已。否則,身體由意根控制,直接讓心跳停止就行了。是不是這樣?

答:身體雖然是由意根調控,但是意根不能直接控制身體,不能直接改變身體,意根的作主、指揮和操控是表面現象,實質還是由如來藏對一切法對身體作主宰,身體的任何功能作用都由如來藏主宰和管理,只不過如來藏是按照業種和意根的意願造作罷了,絕不會自作主張。如來藏是主人,身體由如來藏出生和執持,意根無論想讓身體怎麼樣,都要由如來藏配合操作,如來藏更要照顧業種,不能只聽從意根的安排。因此意根不能直接讓心跳停止,祂做不到,這不是祂的工作和能力範圍。

至於意根決定或者是同意自殺,是因為意識對於人事和生存環境的思考分析的結果影響了意根,意根被錯誤教導,就同意意識的看法決定,同意意識的自殺決定。也有意根主動決定自殺,而意識並不情願自殺,對人生還有些留戀的現象。自殺也是意根的煩惱習氣的表現,因為意根的欲望很強,得不到滿足,就產生了絕望,貪不到就不忍,就採取強烈手段而結束生命,這也是意根強烈欲望的表現。

目錄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