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返回

書籍
作品

意根與意識

作者:生如法師更新時間:2021年04月28日

第七章 意根與意識的互熏關係

一、通常來說,意識因爲了別慧強,能分析思惟,就有機會明理,意根了別慧差,不容易明理,本身的習氣又太重,意識總是想引導意根往善的方向轉變,可是意根固執難改。如果有人造作煩惱惡業時,内心裡沒有思想矛盾,沒有左思右想,那說明意根和意識兩個識都是煩惱很重的,沒有一個明白道理,這樣的人離修行還是很遠。一個人如果能心安理得的造作煩惱業,而内心絲毫不覺悟,不慚愧,沒有思想鬥爭,那這個人的煩惱特別重,幾乎不可度化。

如果意識明知不對,還要造作煩惱惡業,那是因爲意根習氣太重。如果造作惡業以後,還不自知,意根和意識都愚癡不明理,煩惱重,這種人很難度。一個做錯事造惡業,從來沒有思想鬥爭的人,從來不知慚愧和後悔的人,是非常難辦的,這樣的人,只有暫時躲開一點,否則自己會經常惹煩惱上身。

慚愧,是善心所法,無慚無愧,就是惡心所法,一般人都是無慚無愧的造作惡業,卻從來不自知。意識經常如理如法思惟分析善法和惡法,熏染意根,意根慢慢就能按照意識的想法做事了。

二、意根的作主性,一個是根據自己的經驗和習氣慣性,一個是聽從意識的建議,究竟意根如何作主作決定,要看意識與意根哪邊強勢。如果意識強勢,意根就聽從意識的分析和建議,過後有反悔有不反悔的情況出現。意識太強勢時,意根不得不聽從,表面答應,過後一反思,就反悔了,說明意根並沒有真正想通。

意識是執韁繩者,牽引意根走什麽路,意根就走什麽路。意識如果不錯覺,意根慢慢就正覺,成佛有望。意識無始劫以來都在錯誤的教導意根,告訴祂萬法都是真實的,都爲我所有,五隂世間真實美好值得追求;於是意根信受意識的邪教導,不斷的貪執五隂萬法,以至於深陷生死泥潭,不得出離,也不自知。從前的意識可以稱作邪師,從現在開始,我們要讓意識作一個良師益友,輔助意根,共成佛道。

這裡的我們,指的是誰?是意根讓意識和意識讓自己。意識的証自証分起作用,督導自己,意根同意。意識的証自証分,是証明意識自己了知性的,意識能反觀自己,才能讓自己,督導意識自己,意識的証自証分與意根沒有關係。

自覺,一方面是意識覺悟意識,一方面是意識覺悟意根,先覺悟意識自己,後覺悟意根。覺他,先覺悟他人的意識,再讓他人的意識覺悟他的意根,就成功。能不能同時也覺悟到他人的意根呢?直接覺悟到他人的意根,這是最快速的,需要幾個條件,一要看自己覺悟的程度,有沒有說服力,也就是現量程度如何;二要看對方意識的覺悟程度;三要看對方意根的煩惱輕重程度,也就是根基;四要看對方因緣時節到沒到。如果這幾個條件都具足了,那就能夠直接說服他人的意根,讓他人馬上信受,並且執行。我們可以說這個人非常利根,一撥就轉,毫無滯礙。

三、意識與意根的協調性

意識與意根有協調一致的時候,也有互相違拗不一致的時候。意識經常說服教育意根,時間長了,意根受熏成功,就能聽從意識的勸導,意識思惟到哪裡,意根就能做到哪裡,叫作說到做到,意根不再違背意識所說而做事。心口不一時,意識說這件事應該這樣做,意根卻決定那樣做,叫作說話不算數,也叫作妄語,也可以叫作違背良知(意識正確如理的認識)。

如果意根遇事沒有煩惱,可是意識受後天環境的熏染,卻有煩惱,意識要說服意根隨順自己的煩惱性,意根可能順從也可能不順從,要看哪方力量強盛。如果意識和意根同時都具有同樣的煩惱,那麽爲人處事時,二者協調一致地造煩惱染污業,如虎添翼,那是勢不可擋的。如果意識和意根都沒有煩惱,清淨無染,二者和合運作,爲人處事時,心地清淨無比,遇到什麽違逆境界,也不動搖。

如果意根煩惱很重,可是心裡從來沒有矛盾,這樣的人,是連意識都沒有覺悟的人,意根更沒有覺悟,不能反省自己,習慣於煩惱習氣,習慣於惡心惡行,這是沒有一點修行的人的心行。作惡業時内心沒有沖突的人,連意識都沒有覺醒,何況意根,這樣的人離修行還很遠。

意識和意根之所以會經常出現沖突,是因爲意識受新環境的熏染,容易生起新的思想觀念,而意根習慣於舊有的知見看法,二者暫時就不能協調一致。意識的慧心所比較強,能揀擇好壞美醜,意根攀緣的法太多,沒有定,慧淺慧弱,就得需要有智慧辨別力強的意識不斷熏陶意根。如果意根慧心所也增強時,修行就很容易了,那得轉識成智以後。初地以上菩薩的意根已經轉識成智,慧心所就強大一些。

四、諸惡莫作,衆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做惡與不做惡,由意根作主決定,同理,做善與不做善也由意根作主決定。如果是所有的惡都不做了,意根必斷除所有的煩惱,也要斷除所有的煩惱習氣,這時最低要修到八地菩薩境界,分段生死已了。

而能做到衆善奉行,不僅要廣發菩薩的清淨大願,還要廣泛而切實的實行,凡是能利益衆生的事業遇緣都要做,絲毫不顧及個人利益。這樣個人才能得到大利作爲回報,因爲捨己爲人,實際上還是自己得利,最終成佛。

自淨其意,最開始意識能做到自己清淨自己的意,但往往還要受意根染污,意識淨自己意還不究竟,那就要熏染意根,淨意根的意,意根的意一旦清淨了,一切身口意行必淨,染污種子就全部汰換爲清淨的種子,於是無明斷盡,成就佛道。以上爲諸佛所教導,我們弟子願隨順諸佛教,信受奉行!

五、自信滿滿,有意識的自信,也有意根的自信,如果二者都自信,那就自信滿滿。意識心生起不如理作意思惟的時候,通過觀察自己五隂,觀察自己的十八界,也可能要比對其他人的五隂,覺得自己很優秀很強大,相信自己的思想觀點全部都對,相信自己的才能智慧絕對沒有問題,相信自己所做的事完全正確無誤,相信自己超勝於人,相信自己一定能夠做好某種事情。

這種自信,有可能受意根我執我慢等煩惱的影響,也緣於意根對自我的貪執,反應出了意根的我慢煩惱,因此自信滿滿也有意根的自信,也可能意識真觀察到了自己確實有某種能力,意根依之也相信了。要想消除過於自信這種不如理自信,就要如理修學佛法,認識到無我真理以後,就能了知到自我的虛妄不實,了知到並沒有一個真正的自我可以炫耀和自豪自慢,從而正確合理的看待自我,看待他人,其實都是平等無我性的,從此就不再有我高我慢和我執。

衆生無始劫以來,由於對自我錯誤的認知和執取,導致自己無量劫的生死輪回苦,如今遇到了佛法,就要跟隨佛陀踏實修行,正確的聞思佛法,然後如理的觀行佛法,最後就能証得無我,當大智慧打開時,就能了知諸法實相,不再迷惑顛倒,我慢就能降伏下來,就能公平客觀的看待自己,不再有慢心。

學佛修行第一之要,是要斷除我見,尤其是意根的我見,不要再認自己的五隂十八界是真實的,是我的,要如理証得五隂確實非我,是生滅無常變異的,但也不異“我”。第二就要修學大乘般若智慧,認識自性如來藏,証得祂是萬法的源頭,五隂假我僅僅是被祂所出生和執持的一個幻化之相,非真實有。那麽從此以後,因我而起的過頭自信就會消失,我慢就消除,生死業障就能了盡,然後成就佛道,廣利有緣。

六、即使佛的意根已經完全變成平等性智了,也有慣性作用,但其作用都是善性的,與善十一法完全相應。意根的慣性力量,意識可以改變,意識根據外界環境因素,告訴意根什麽對自己有利,什麽對自己有弊無利,意根就可以做出對自己有利的選擇,也許就能在某些方面改變自己的慣性力量。比如抽菸喝酒的戒除,得靠意識的說服教育,意根自己沒有能力認識和改變這個慣性力量,當初這個慣性力量也是借助於意識形成的。

意根的思心所有一種抉擇作用,是用於思量作決定用的,五遍行心所法時時刻刻運行,不能斷絕也沒有斷絕過。有時意根一意孤行,不聽意識的分析開導,是業力使然,意根沒辦法抗拒業力,必須靠意識長期的熏陶,才能慢慢的改變自己的不良習性,最後才能夠棄惡從善,這是意識的成功教導所致。

七、意根的情志對身心的影響

訢喜若狂、驚恐萬狀、心驚肉跳、魂飛魄散、汗流浹背、撕心裂肺、肝腸寸斷、痛不欲生、怒發沖冠、目瞪口呆,這些都是描述心指揮身,身心同時發生變化的詞滙。身心變化,是由意根控制的,心變身就變。意根一旦受到觸動,從頭到腳,五臟六腑,都有可能發生變化,說明意根對身心世界的控制和執著有多麽嚴重。意根一旦知道身心都不是自己,想想祂會怎麽樣,祂就不再控制身心,身心就放松下來,出現輕安、舒適、内心喜悅、禪定增強、睡眠減少、疾病減退、色身高大輕靈等等變化。再修行一段時間,意根斷盡對五蘊世間的執著之後,内心就改變了,那時的心境是這樣的:任你風吹浪打,我自閑庭信步;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

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都與五臟六腑有關係,分別對應著心、肝、脾、胃、肺、腎,那就是說身心互相影響,互相依賴,心理活動能影響五臟六腑的健康,五臟六腑的狀況能影響心理活動。喜動心,怒動肝,思動脾,憂動胃,悲動肺,驚恐動腎。這些心理反應,是由意根動心而指揮造作出來的,由意根來控制,與意根相應,意根作出反應,就牽動色身出現變化,五臟六腑就隨之而動。

若想不傷身體的五臟六腑,就不要動心,不要生情,性情平淡,降伏煩惱,淡薄五欲。這就需要用意識來調伏意根,保持定力,看破世事,減少欲望。比如有的人得了癌症,内心裡無所畏懼也不擔憂,癌症不久就消失,意根不執著色身,色身就健康;有的人則害怕擔心,不肯放下擺開色身,不久就死了,這是嚇死的,意根太執著色身了,導致病情惡化,反而喪失生命。由於意根對色身的執著程度不同,導致兩種相反的結果。

在五蘊世間裡,意識操勞忙碌,意根坐享其成,最後成就還在於意根。其實意根也在忙,忙著執取,忙著計度,忙著與輪回相關的所有的事。意根還是最操勞的,無始劫以來沒有休息過,在一切法上也是意根最心喜和最擔憂,最受震動,甚至能震動五臟六腑,翻天覆地。祂能讓人心花怒放、茶飯不思、滴水不進、愁容滿面、憂心忡忡、悲痛欲絕、撕心裂肺、悲喜交加、黯然神傷、氣急敗壞,最後嚇得心驚膽戰、驚慌失措、屁滾尿流,意根的煩惱該有多麽重!

那麽解脫時,祂該有多麽輕松,如釋重負,一旦重負卸下來,就是最輕松的時刻,身心都感到輕松自在,一塊巨大的石頭終於推倒了,意根終於獲得了解脫。我們應該趕快斷我見,去除煩惱,推倒巨石,化繭成蝶!擁有一顆解脫的心比什麽都重要,世間苦惱多多,煩惱重重,按下葫蘆起來瓢,六道裡永遠有苦惱。世俗法裡形容心得解脫,輕松自在的形容詞和成語非常少;而形容煩惱執著很重的形容詞卻很多,說明了什麽?說明了世間就是苦多,充滿著種種苦惱,所以應該就要看破世間,早日求得解脫,得大自在。

八、如果一個學佛人夢境多,那就要降伏意根的遍計所執性,通過意識心的分析思惟,說服引導意根,讓意根不再貪執一切法,這樣不僅不再做夢,平時白日裡的妄想也能減少和消失。意識通過如理思惟,說服引導意根的過程,就是降伏其心的過程,通過正確佛法的如理聞思,如理的觀行方法,把我見斷除,之後才能真正的降伏其心,從而斷除煩惱以及煩惱習氣,我執才能斷盡,意根不再執著五隂世間,得到解脫,修行才小有所成。

九、何謂依真修妄

因爲有真心,才有妄心的産生,有妄心的行爲造作。修妄,是妄心七轉識自己參照真心的體性,來修正自己的身口意行,降伏貪嗔癡煩惱,滅除無明。並且隨時隨地把修行的過程和結果,作爲種子存入真心裡,讓所有的修行都功不唐捐,未來世還會接續受用今世修行的果實。直至成佛,這些修行的種子都不失壞,善業種子累積圓滿,清除了所有惡業種子,才會圓滿成就佛道。

薰修佛法,修除妄心的無明,先熏意識心,意識學習明了真心的體性,再薰修意根,讓意根也明了。然後二者都証得真心自性;再以後就能時時觀察真心的運作,就會了知自性清靜心在一切法的運作當中,是如何清淨無染的,意識就會依此修正自己的心行,從而改變自己的心性,去除染污。意識在深入思惟佛法的義理,明了一切法的實質以後,就會熏染意根,讓意根也改變自己的心行,去除染污和無明。

如果意識不進行深入思惟,或者根本就不思惟,那麽了知的佛法只是在意識的表面停留,不會進入意根心中,内心實質就不會發生改變,心行也不能改變。意識如果不深入思惟佛法的真實理,就不能熏染意根,因爲意根了別慧低劣,意識必須反反複複把道理思惟透徹,傳遞給意根,意根才能明了,祂不像意識那樣容易明理,因爲意識有邏輯性,了別慧非常強。

意根對六塵的細節了別慧弱,沒有邏輯推理性,比較直性,意識就得把道理分析清楚透徹,分析得非常細致入微了,意根才能明了。否則意根就不能明理,思想無法改變;意根不改變的話,修行就得不到真實的受用,因爲身口意業行是由意根作主宰的。所以很多學佛人學佛修行,只是口念經,不思惟佛法的真實義,意識和意根就不懂得佛法的真實義,那樣既不能開智慧,心行也不能發生轉變,煩惱不能降伏,無明仍然深重。

學佛最根本的目的是開智慧,不只是學知識,知識的累積也是生滅法,心行不改變,無明不破除,也仍然要處於生死輪回之中,不得出離。而這一切的修行,都是依著真心而修的,祂是我們修行的航標和基石。真如與佛性,是我們本自具足的,不從外得,祂本具一切善法,圓滿無礙,所以不用我們去熏習改變。我們只要把七個識熏染成功,轉變成清淨的,消盡無明,我們就成佛了。

十、當我們能觀察意根的心所法運行的時候,就知道意根的内心世界是相當深奥難尋、相當隱秘、相當豐富多彩的,祂相當的忙碌,相當的執著,總是計較攀緣不斷,一時一刻也不停歇,一切法都要通過祂顯現出來,祂的能動性和所緣方面也非常廣泛,所以意根根本就不空蕩。

意根時時思量,處處作主,意識所有的心行都與意根有關,所有心所法的運行都與意根有關,意識妄想不斷,就是因爲意根的思量不斷,執著不斷;六識的身口意行不斷,就是因爲意根執著攀緣不斷,祂從來不肯停歇下來。

如果經常念咒熏了意根,意根習慣於念咒,就能不斷的緣於咒語,那麽睡覺做夢時也就能念咒,日常生活中也能念咒。如果意根不習慣於念咒,夢境裡意識無論如何也念不了咒,行住坐臥時也想不起念咒。

修行以後如果把意根熏染訓練好了,睡眠裡也能修行,而且睡眠能檢驗一個人的修行程度。所以修行要想有成就,就要深入到意根;如果還沒有深入到意根,只停留在意識心的表面,沒有影響到意根,那個修行很膚淺,基本上就不屬於真正的修行,學佛只是表面的擺設罷了。與人打交道也是,如果是意根用心,就是真心爲人,對人以誠相待;如果意根不重視所面對的人事,意識的表現就會敷衍塞責,虛情假意應付了事,表面應諾,實際不辦事。

十一、意法因緣生意識,意根和法塵相觸,第八識就産生意識,意識觸意根和法塵,就能知意根的意,而去了別法塵和造作。而意根是六根中的最後一根,是無色根,祂有識的體性,也叫作第七識,也稱末那識。第八識是真心、真如本體,根據七個識順次排序,取名爲第八識。祂和七個識的體性大不相同,七個識只在五根六塵上起分別作用,其餘的都是第八識的事,所以第八識分別根身器界種子,負責輸送業種和四大種七大種子,造就衆生五隂世間。

學佛修行首先改變意識心,因爲意識心細能分析判斷推理,受熏快,改變快。意根第七識就很難,祂是俱生我執識,從無始劫到現在一直沒有間斷過,具有很深重的煩惱以及習氣,執著主要指這個心,改變祂,就要依賴於意識心長期熏陶。

修到成佛時,這兩個識總共轉變三次,就變成完全的智識了。第一次是入初地時轉變,第二次是到八地菩薩時轉變,第三次是臨成佛時轉變。之後前五識轉變爲成所作智,最後第八識轉變爲大圓境智,因爲這時意根完全改變了,業種就完全轉變爲清淨的業種,第八識就成爲無垢識和大圓鏡智。第八識所含著的前七個識種子都已經徹底轉變清淨,一點染污也沒有了,第八識才徹底恢複自己的本來面目,這是真正的自己,不存七個識的染污種子。所以我們現在的第八識裡都存有我們七識的染污種子和無明,需要淨化七個識心,斷無明,才能成爲一尊大好的佛。我們現在只是理上的佛,有這個佛的體,還沒有佛的用,在事上和實際上還不是佛,需要精進努力於菩提道的修行。

我們把八個識的體性都弄清楚,七個識都找出來,圓滿了菩薩的條件以後,就能找到第八識真如,就能開悟了。找到真如後,智慧就會生起來,就可以觀察祂在各個不同方面的功能體性,更多地了解祂的清淨無爲性,了知祂是如此如此地變生顯現著一切法,那個觀察智慧就會不斷地增長,絕不是原地踏步。關鍵是找到的是不是真如心,符合不符合真如心的體性。如果那個心有生滅性,有變化性,有增減性,一會兒有一會兒無,需要不斷維持才能存在的,那就是妄心,不是真心。這是極其關鍵之處。

十二、六七識的轉識成智分爲三個階段,徹底轉識成智在佛地,第一次在初地,六七識達到初步的無漏,還有漏沒有斷盡,需要用二大無量劫來斷盡。初步的無漏,就很了不得了。在此之前,意根都是有漏有煩惱的,在此之後,還有煩惱習氣。而意根的煩惱,意識心往往不知,意識心就會認爲自己已經有修行了,實際上是個錯覺。意識自己暫時不呈現煩惱時,就認爲自己很好了,其實意根的煩惱,意識心並不知道,意根的煩惱根深蒂固,隱藏的非常深,不容易發覺,而且是在意識轉變之後才能發生轉變。所以不要認爲意識變好了,自己就好了,別忘了還有意根沒有轉變。

十三、改掉習氣煩惱,都需要意識先明了意根有什麽樣的煩惱習氣,有什麽危害性,然後把煩惱習氣的危害性告訴意根,讓意根了知,不斷的熏習意根,一旦意根明了,就能改掉煩惱習氣或者壓伏煩惱習氣。

如果煩惱習氣太重的話,就很難降伏壓伏,何況改掉。在人世間熏染的時間越長,煩惱積習越重,意識越不容易明理,意根就更不容易明理,想改掉任何一點點習氣都很難。所以修行趁年輕,不要等年齡大了再修行,年齡大了真不好修行,習氣固定下來了,能認識到有習氣都不容易,更何況改變習氣了。

十四、意根從無始劫以來一直存在著,未來也永遠不滅,除了阿羅漢入無餘涅槃時把祂滅掉,所以意根也是生滅的、無常的。因爲意根是作主宰的心,衆生的身口意行就由祂來指使,如果祂無明深重,貪嗔癡熾盛,對於自我的執著強烈,那麽衆生就會造作貪嗔癡的染污業行,結果就是六道輪回,生死無期。

意根比意識難於改變,因爲從無始劫以來祂一直存在著,經歷的時劫太久遠,被六塵境界熏染得太深了,加之本來而有的無明煩惱,其染污極重。而意識是後天才出現的,每生每世都是新的,沒有先天的無明煩惱,都是新受熏染的,祂既受意根先天的熏染,也受後天環境的熏染。因爲意識慧力比較強,能善於分別一切法,因此容易被熏染和轉變,意根就難被熏染和改變,斷掉意根的我執就很困難。修行就是要徹底改變意根,使意根徹底清淨,斷盡無明,才能徹底得解脫和自在。

十五、意根觸法塵時,如果意根想清楚了別,就起抉擇,第八識依意根的抉擇而生意識,意識就去了別法塵;意根對法塵如果不想清楚了別,就不作意不思量不抉擇,意識就不能出生,這就等於把意識關閉了。關閉意識實際上是降伏了意根,意根改變,一切都改變。

修法修到意根才究竟,証到第八識才是大乘修行的開始。找到一切法的開關是關鍵,意根是開關的控制者,當開關牐門被意根打開時,一切法就會汩汩而出,全部現起。這時就需要我們降伏意根,別讓祂把開關開得太大,細水長流才好。雖然如此,當業種不改變的時候,意根還是不能完全控制得了開關,成熟的業種就會打破意根的幻想。

如來藏刹那刹那輸出意根的識種子,意根才能存在和運行,祂才能攀緣,才能執著。意根的攀緣,實質還是攀緣祂自己,祂把一切法都當成是自己和自己所擁有的,因此才執著不捨,如果祂知道這一切法都不是自己,都不屬於自己所有,祂的執著性就斷,生死也就了斷。再以後就靠發清淨大願,才能維持虛妄生命體的存在和運行,不斷地自利利他,直至成佛也不休息。

所以說,能夠証得一切法都不是我,這是最關鍵之處,也是衆生修行的終極結果。徹底無我者,佛也!我們只要能証得無我而且是究竟無我,就能究竟解脫。所謂的我,無始劫以來,把我們綑綁得死死的,所以我們活得太不自在了。要想掙脫束縛和枷鎖,就要斷除我見,滅掉我執,當一法也不執時,就是大解脫大自在了。但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需要無量劫的時間,需要我們有耐力,具有堅靭不拔、勇往直前、百折不回的果敢精神和大智慧,才能早日到達究竟無我之地。

十六、一般人的意識心都比較散亂,這種散亂的原因在於意根。因爲意根所緣比較廣泛,無始劫以來,意根就沒有定,散亂慣了,所以祂有一種散亂攀緣心,哪有事哪到,刹那刹那轉換攀緣的目標,沒有固定的目標,四處遊移。比如說我坐在這兒很放松,並沒有特別重要的事要關注,意識一會兒注意色塵、一會兒是聲塵、香塵、觸塵,一會兒又去想與當前境界不相干的事,這些都是意根作意引導意識的結果。既然都是些不重要的事,意根是如何作意的?這是散亂作意,習氣慣性使然,完全無槼律,是隨機性的。

意根隨時緣如來藏變現出來的一切法,因爲無明,無始劫以來對六塵攀緣習慣了,這種攀緣的習性根深蒂固,一時很難降伏。在無所事事的時候,意根就到處攀緣,不自覺的作意於色聲香味觸法。因爲這些境界目前來說都不重要,意根對這些法的作意都不用專注,不會長久,沒有固定的目標,往往是接觸到什麽就思什麽,六識就隨之東遊西逛,無有定所。意根這個野孩子長期無人管教,散漫慣了,只有意識接受正槼教育,拿鞭執杖,軟硬兼施,連哄帶騙,才能一點點管教好。内心一點也不散亂時,也就修到四果了。

十七、問:經常有這類的體驗,打坐時,有時身上出現皮癢,意根決定瘙癢,意識決意堅持不去瘙癢,與意根對抗。於是堅持了下來,直至皮癢消失。這對於調伏意根是否有益?

答:這是在意根不是很執著的情況下才能這樣的違拗祂,不至於讓祂精神分裂和崩潰,如果意根執著性很強,就會受不了,那就要採取迂回曲折的路線,不能強擰。在意根能夠接受的情況下,意識不隨順意根的煩惱性,不去執行意根的不如法指令,意根就會反思自己,有可能就知道自己不對,就會放棄不如法的思想觀念,調整自心,改變自己。當意識不隨順意根去抓癢時,意根拗不過意識,也就不攀緣或者少攀緣身根,以後就不在意色身的各種反應,執身輕微,禪定就能漸漸出現。意根養成習慣以後,就不在意色身,很容易忘身,能減少執著,禪定容易成就。

十八、降伏其心的目標是降伏意根

面不改色心不跳的情況,是意識接受信息以後,而意根不接受不在意,所以面色都不改,不往心裡去,就是不往意根心裡去。左耳進右耳出,也是說意根不在意,不往心裡去。俗語說的大羅蔔臉不紅不白的,意思就是說別人怎麽說,意根也不動心,臉色就不會變化。所以真正動心的還是指意根,意根一動,心念就出現,身心就有反應,面色就變化,這叫心動動心了。

降伏其心的心,是指意識心還是意根,還是二者同時都有?首先降伏的是意識,後降伏意根,降伏了意根才是真正的降伏,究竟的降伏,才達到目的了。修行從降伏意識心的貪嗔癡的念頭來入手,由此逐漸深入,慢慢熏染轉化而降伏意根的貪嗔癡,二者都降伏了,才是完全的降伏。只降伏意識沒有用,意根如果要指揮意識貪嗔癡,意識也沒辦法,也要服從。

貪嗔癡對身心世界的毒害作用,其實都是意根所起的煩惱,才影響到了身心,使得身心出現不良反應。意識單獨起煩惱,對身體幾乎沒有什麽影響,意根一起煩惱,那就不得了,一籌莫展,吃不好,睡不安,容易上火,氣色血色都能改變,顯得焦躁不安,身體疾病都能出現。所以最犟最有力的牛還是意根,祂太有力度了,還有權利,能作指揮,只有降伏意根的煩惱才是真正的降伏煩惱。

十九、漏,就是有貪嗔癡煩惱,無漏,就是無貪嗔癡煩惱。六識都有貪嗔癡煩惱,意根也有貪嗔癡煩惱。如果意根的貪嗔癡煩惱不斷,就要指揮六識造作貪嗔癡業,六識就不能無漏,所以無漏主要是指意根的無漏。從這裡看出,改變意根,是多麽的重要。

如何讓意根守戒呢?意識就要修學佛法,懂得戒律的作用,知道守戒的益處,不守戒的後果,然後不斷的分析思惟受戒守戒的種種功德,思惟不受戒不守戒,要有什麽樣的苦果,以此熏染意根,讓意根明白此理。意根一旦明白,就會主動受戒和守戒,那就是真正的受戒和持戒了,而不僅僅是意識口頭上的假受戒持戒。當意根沒有被熏染成功時,祂就不想受戒,也不想守戒,有時也被動的受意識的唆使去受戒,但絕對不會守戒。當意根不懂因果時,也絕對不會自動自覺的守持戒律,意識就得強迫意根,這叫作壓伏意根,意根不是心甘情願的。初受戒時,就要這樣強制約束自己(意根),以後意根明理了,才會自動守戒而不犯。

二十、有修行的人即使在夢裡遇惡緣,也知道守戒,不造惡業,這是修行真正得力的人。夢裡的身口意行更能體現一個人的修行程度,夢裡能作主不造惡業,中隂身就有一定的把握。夢裡意識心的控制力較弱,意根的習氣完全佔主導地位,如果夢裡意根沒有習氣煩惱染污性,就說明此人的修行,已經熏染到意根,意根得到降伏了。因爲夢裡的意根就是夢外的意根,就是白天的意根,意根不睡覺,不滅去,是連續性的,因此平時的修行就能影響夢境。

意識如果修行非常好,意識就知道自己在夢裡,也就能觝制意根的染污性,不造作惡業。所以說真正的修行,應該能改變意根,沒有修到意根的,修行還不得力。很多人連意識都沒有熏染成功,意識還光明正大理直氣壯的造惡業,五戒還不想守持,那此人還沒有開始真正的修行,還是一個初學佛者。

二十一、催眠的作用

衆生有五蓋(貪欲、嗔恚、睡眠、掉悔、疑惑)的遮障,障礙初禪定的發起,這是意根的五蓋心結對禪定的障礙,當意根心結解開了以後,遮障消除,禪定就生起。其中有一個睡眠蓋,雖然不屬於意根的蓋,意根沒有睡眠現象,但是睡眠是由意根抉擇發起的,由於意根貪愛享受和嬾惰,祂會促使意識貪睡眠,從而遮障意識的清明,就會遮障禪定的發起。所以降伏意根,讓意根明理精進修行,就會去除睡眠蓋。

打開心結可以用催眠的方式,催眠的時候沒有意識的遮障,意根能夠面對自己,把自己的心結陳述出來,然後在催眠師的引領下,通過懺悔等形式解開心結,内心頓時就輕松下來,像是卸掉千斤重擔一樣。

在平日裡意識要面子,不肯面對自己,遮障意根發露自己内心的結縛,結縛就不能解開,而意根心直不要面子,有什麽就道什麽,如果相信催眠師,就能被降伏下來,從而改變自己,消除業種業緣,解決問題。有些人心結非常多還愛面子,通過意識這關過不去,意識卡著,不讓他人窺探意根裡的東西,只能通過催眠的方式,減弱意識的遮障,解決他們心裡内在的問題。所以表面懺悔是意識的懺悔,意根沒有懺悔,業種就不消失,意根覺知到了,懺悔以後業種才消失。

把意根的無明一個一個都解決了,那成佛的道路走得就快了,也就用不著看那麽多的佛經,辛苦的背誦三藏十二部,坐在這裡就能把心裡的結解開,無明一點點的破除,神通也出現了,道力也增強了,成佛就快了。

二十二、作主的永遠都是第七識意根,如果意根能隨順於理智而有智慧的意識,然後再作主,其結果就是善,意根就被善的意識、智慧的意識熏染了改變了。如果在夢中意根還能作主不造惡業,行善業,更說明意根被善所熏染了,因爲夢中的意識沒有白天的意識清醒,對境界的了別和自我的把捉就不確定,理智性較差,這時意根還能單獨作主不造惡業行善業,說明修行相當好了。在中隂身裡,意識的理智性更微弱,意根都是依賴自身固有的習性來作主投胎,如果這時身口意行都與善相應,沒有煩惱和惡習氣現前,其修行就更好了。

意識勢力越強大,了別分別的越清楚,越有理智,意根越容易隨順,有可能不按照自己的習氣慣性去作主行事。反之,意識勢力微弱,了別性不清晰,理智性不強,不能正確如理指引意根,意根就按照自己的習性行事。如果這時候還能做得好,那就說明意根有好習性。如果使用催眠術,讓意識微弱下來不去控制意根,意根就會通過意識說出很多内心裡的秘密。吸菸喝酒吸毒也是麻醉意識心,讓意識無法調控意根,意根就會表現出自己的本來面目,大多數人意根的習氣都是惡習多,這時就容易做壞事。

意根已經得到改變轉識成智的人,比如地上菩薩,或者八地菩薩以後,即使再喝酒吸毒也不會造業,因爲意根已經清淨了的緣故。地上菩薩六七識都轉識成智了,都是清淨的,清淨的意識就不受環境惡熏,也不能惡熏意根。意根轉變的程度不同,習氣現行的程度就不同。

二十三、如果想讓夢想成真,只能由意根來推動,讓意根發願,讓意根不斷執取夢想,意識就會努力精進想辦法,第八識就能實現夢想。意識心的妄想不斷地熏意根,意根受熏以後,就有了意願,第八識了知到意根的思心所,在因緣條件具足時,就會隨順意根,實現意根的意願。意根如果不受熏,意識如何妄想也沒有用,一切法都由意根推動而由第八識實現,因爲第八識有種子,能生長一切法。

二十四、吸毒受了惡報,意識思惟說這不好,決定不能再吸毒了,心裡的想法意根了知了以後,就決定不能再吸毒了。有時由於業力的作用,意識的決定沒有用,意根還是按照自己的習性選擇吸毒,直到真的受不了爲止,意根才決定不吸毒了。有很多人,必須是受到極大的惡報和打擊,才能改變自己,這是因爲意根真真實實的感到了危害性,受到了觸動,這是現量境界,已經到了黃河邊,才死了心。

喝酒麻醉了神經,法塵不能正常傳導到勝義根裡,意識對法塵的了別就不正常,思惟分析功能減弱,智慧力低下,沒有理智,無法正常調控意根,遇事時意根直接作主決定,做的決定往往都是錯誤的,六識執行起來都是錯誤的行爲。另一方面由於神經麻醉,意根的指令無法完全傳達到全身,身體的協調作用就差,六識的反應也不好,身口意行爲就顯得不正常。

二十五、意根無始劫以來就是自私的,是完全個人主義者,時時處處都執我。我們可以時常給意根分析分析,自私到最後,又能獲得什麽?除了生死輪回苦,還能有什麽?長年累月、日以繼夜的攀緣,又攀緣出什麽了?除了生死還是生死,最終一無所得,我們無量劫來都得到了什麽?除了業障就是煩惱。

意根在沒有証得無我的時候,肯定害怕生死,祂也沒有証得無生死的那個東西,因此還有我執。意根只有實証到三界萬法確實是虛妄無我的,在甚深禪定的作用下,祂才能死心,從而斷除我執。沒有証得無我,沒有証得真我的時候,都是意識心的理解,理解只起壓伏煩惱的作用,沒有力量斬斷煩惱。意識心的壓伏,就像石頭壓草一樣,有一天把石頭拿開時,草就會瘋長起來。只有擺事實講道理,才能折服意根,祂要聽詳細的道理,太粗略的法祂無法理解和接受。要斷除煩惱,必須在斷我見以後,在各種境界當中修行,當境界現前時,煩惱就能探頭顯現出來,這時候就需要智慧的利刀,毅然斬斷,煩惱就滅除了。如果煩惱不出頭,總是在心裡隱藏著,就不會連根拔除,以後還會生長。

修行能抓到意根時,就能非常快速,這是大捷徑,還在意識心上做文章,搞動作的,離道還遠。多回光返照自己,定力不足,應該多修定;基礎不牢的,還要多打基礎,不能搞急功近利,基礎不牢,將來樓房大廈就會倒塌。修行不是跳躍的事,也根本跳躍不得,要一步一個腳印的走,踏踏實實的走,千萬不要急功近利,那是空中樓閣。我們寧可晚幾年悟,也不要摘生瓜蛋子,捂熟的瓜吃不得。踏踏實實修行,就能降伏煩惱,降伏慢心,一旦開悟,以後的路就走得很快,不容易跌跤摔倒。

修行的根本目標就是要降伏自我,如果修行是爲了讓自己高人一等,強於他人,那就背道而馳了。有個我比他人強,比他人勝,這樣的慢心很重,肯定要造惡業,結惡緣,將來自己受報受苦惱。總希望自己比別人強,一定要高人一等,一定要超勝於人,那就是個我,不降伏這個我,以後的修行就有很大的阻礙,慢心會嚴重障道,以至於長期都是停滯不前,很是苦惱。

意根的慢,往往表現爲:你們看我多能,看我多出色,看我多厲害,看我多了不起,我的名聞利養多豐厚,我的權利有多大、徒衆有多多……慢心都表現出來了,這就會嚴重的障道,不得無我的解脫果德。看清意根,多管教意根引導意根,修行才走上正路了。

二十六、什麽時候最容易熏染意根

夢中不能只有意根,沒有意識,否則也不知道有夢了,知道有夢的知是意識,能思考且能被知的是意識心,意根的思量性一般人的意識觀察不出來。証得意根還是比較容易的,觀察意根的運作是很困難的,比觀察如來藏還難,意識與意根扭在一起,太難分開,無數人只能觀察到意識,觀察不到意根,講意根的法,這些人就說是意識的,智慧太欠缺了。

爲什麽在快入睡和快睡醒時,容易發現意根,容易熏染意根,容易與意根相應,容易觀察意根?因爲這時候,意識的了別性弱,少於現行,對意根沒有遮障。

半夜睡著了,放錄音也可以,因爲意根不睡覺,如來藏通過耳根,把聲塵不斷的傳導到勝義根裡,意根都能了知,只是分辨得不太清楚而已。如果聲音太大,意識就要醒過來分別聲音。

二十七、知道了某個事情,學了某個法,需要消化一段時間,這是爲什麽?意識知道的事情,需要慢慢滲透到意根那裡,讓意根也了解了解、思量思量、理解理解、明白明白。意根還沒有明白,就不是真明白,事情沒有被消化吸收。

每件事每個法要想真正的被理解和消化吸收,需要一些時間讓意根去考量和理解,這叫作緩沖。定力越好越專注,意根越容易理解,消化吸收的越快。所以世間一切事情發生的太突然太急,意根沒有心理準備,不能快速消化這些事情,内心就會感到震驚,接觸的多了,時間長了,意根有了心理準備,就會泰然接受,不再感到震驚了。

由於突然的事故,嚇得魂飛魄散,深深的驚嚇到意根了,不僅驚嚇到意識。由於意根的驚嚇,祂就沒有了任何對策,無所適從,輕一些的是呆呆發愣,重一些的精神失常,最嚴重的反應是魂飛魄散,以至於嚇死了,死後也很難正常投胎。


目錄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