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返回

書籍
作品

坐禪三昧經講解

作者:生如法師更新時間:2024年03月06日

第六章 第四治思覺法門

原文:若思覺偏多。當習阿那般那三昧法門。有三種學人。或初習行。或已習行。或久習行。若初習行當教言。一心念數。入息出息。若長若短。數一至十。

釋:如果一個人内心思慮念頭偏多,應當修習阿那般那三昧法門。修習此法的人有三種,第一種是初始才開始修習的人,第二種是已經修習一段時間的人,第三種是久修之人。如果是才開始修習的人,應當教導他,一心一意念數呼吸,入息和出息,長息短息都要數,從一數到十爲止。入息時數一單數,出息時數二雙數,不管呼吸是長是短,都要從一數到十,然後再從一開始數。這樣周而複始不斷循環往複,心就能慢慢靜下來,不再有過多的思慮了,身體也會健康起來。這是六妙門的第一妙門:數。

原文:若已習行當教言。數一至十。隨息入出。念與息俱。止心一處。若久習行當教言。數隨止觀。轉觀清淨。

釋:如果是已經修習一段時間的人,應當教導他,數呼吸時,從一數到十,心念隨著氣息入和出,與氣息在一起不分離,然後心念看著出入息,隨著出入息,出息知出息,入息知入息,把心止在氣息上,不緣他法,專一其心,得定得止。心念不要在數數上,要安住在出入息上,隨出入息自由出入,心念就能止住了。這是第二妙門:隨。

如果是久修之人,應當教導他,數數的念頭隨著出入息,止在出入息以後,應當起觀照作用,可以觀行,觀照自心,這樣念頭就能隨著止觀而逐漸清淨下來。這是第三四五六妙門:止、觀、還、淨。

原文:阿那般那三昧。六種門十六分。雲何爲數。一心念入息。入息至竟數一。出息至竟數二。若未竟而數爲非數。若數二至九而誤更從一數起。譬如算人一一爲二。二二爲四。三三爲九。

釋:阿那般那三昧法門,有六種妙入門十六品。如何數息?就是一心念著入息,入息完了,就數一;一心念著出息,出息完了就數二。如果入息和出息都沒有完就數數,這個不算,應該從頭再開始數。如果數到二或者數到九,數錯了,再從頭數起。譬如數人數,一一爲二,二二爲四,三三爲九。

原文:問曰。何以故數。答曰。無常觀易得故。亦斷諸思覺故。得一心故。身心生滅無常。相似相續難見。入息出息生滅無常。易知易見故。

釋:有人問:爲什麽要數息?答:數息法容易觀察無常,無常的觀念容易成就,也能容易斷除思慮覺觀,心容易清淨,能專心一意,修出禪定。因爲平時身心的生滅無常現象,相似於真實,又連續不斷的運行,定力不足時,很難見到這種身心生滅無常的真實相貌。而入息和出息這種生滅的無常現象,容易了知和見到。

原文:複次心系在數。斷諸思諸覺。思覺者。欲思覺。恚思覺。惱思覺。親裡思覺。國土思覺。不死思覺。欲求淨心入正道者。先當除卻三種粗思覺。次除三種細思覺。除六覺已。當得一切清淨法。譬如採金人先除粗石砂。然後除細石砂。次第得細金砂。

釋:再次說,把識心牢牢的系在數息上,能斷除一切的思想、思慮和覺觀。思想覺觀包括貪欲思想覺觀、嗔恚思想覺觀、憂惱思想覺觀、家親眷屬的思想覺觀、國土家園的思想覺觀、希望永遠不死的思想覺觀。

如果想要清淨自心入佛正道的人,應當先除去三種粗的思想覺觀,然後再除去細的思想覺觀。六種思想覺觀除去以後,就能証得一切清淨之法。譬如採金之人,先要除去粗大的沙石,然後再除去細的沙石,這樣次第就能得到細金沙了。

原文:問曰。雲何爲粗病。雲何爲細病。答曰。欲瞋惱覺是三名粗病。親裡國土及不死覺是三名細病。除此覺已。得一切清淨法。問曰。未得道者結使未斷。六思覺強從心生亂。雲何能除。答曰。心厭世間。正觀能遮而未能拔。後得無漏道。能拔結使根本。

釋:有人問:什麽是粗病?什麽是細病?答曰:貪欲覺觀、嗔恨、惱害覺觀三個是粗重的覺觀,家親眷屬覺觀、國土家園覺觀、希望長生不死覺觀是三個細覺觀。除去這些覺觀,就能得到一切清淨法。

又問:沒有得道的人,煩惱結使沒有斷除,六種思想覺觀很強大,都是從心裡生出來的亂想,怎麽能除去呢?答曰:當修習到心厭世間的時候,能正確如理觀察到這些思想覺觀,就能遮障自心産生這些覺觀,但是這不徹底,能拔除這些覺觀思維,只是壓服降伏而已。隨後修行証得無漏道果時,就能從根本上拔除這些煩惱結使。

原文:何謂正觀

見多欲人求欲苦    得之守護是亦苦

失之憂惱亦大苦    心得欲時無滿苦

欲無常空憂惱因    衆共有此當覺棄

譬如毒蛇入人室    不急除之害必至

不定不實不貴重    種種欲求顛倒樂

如六神通阿羅漢    教誨欲覺弟子言

汝不破戒戒清淨    不共女人同室宿

欲結毒蛇滿心室    纏緜愛喜不相離

既知身戒不可毁    汝心常共欲火宿

汝是出家求道人    何緣縱心乃如是

父母生養長育汝    宗親恩愛共成就

鹹皆涕泣戀惜汝    汝能捨離不顧念

而心常在欲覺中    共欲嬉戯無厭心

常樂欲火共一處    歡喜愛樂不暫離

如是種種呵欲覺。如是種種正觀除欲覺。

釋:什麽是正觀?看見貪欲多的人追求各種貪欲很是辛苦,即使得到了所求,守護所得到的也是很辛苦,等到失去時内心生起憂惱仍然是大苦,心裡得到所貪愛的卻無滿足同樣是苦。欲望是無常和苦的因,也是憂惱的因緣,衆生都有這些煩惱苦處,應當覺悟貪欲然後捨棄掉。譬如毒蛇入到人居住的捨宅裡,如果不趕快除掉必將有危害。種種貪欲顛倒樂,沒有定相,也不真實,輕薄不貴重。

比如具足六神通的阿羅漢,教誨有欲覺的弟子說:如果你不破戒,不與女人共宿,戒行就清淨,纏緜貪愛不相捨離,内心裡充滿了貪欲結縛的毒蛇。既然知道身戒不能毁犯,爲什麽心裡還常常懷著欲火不熄滅。你是出家追求佛道之人,爲什麽這樣的放縱自己?父母生你養你,宗親眷屬呵護送你出家修道,所有親人都涕泣憐惜你,你都能捨離他們而不掛念,可是心裡卻常懷貪欲,放縱貪欲心無厭足,常常喜歡處於欲火中,歡喜愛樂一時也不願捨離。

應該像這樣用種種言詞呵責欲覺,如是用種種正觀來除去欲覺心。

原文:問曰。雲何滅瞋恚覺。答曰。

從胎中來生常苦    是中衆生莫瞋惱

若念瞋惱慈悲滅    慈悲瞋惱不相比

汝念慈悲瞋惱滅    譬如明闇不同處

若持淨戒念瞋恚    是人自毁破法利

譬如諸象入水浴    複以泥土塗坌身

一切常有老病死    種種鞭笞百千苦

雲何善人念衆生    而複加益以瞋惱

若起瞋恚欲害彼    未及前人先自燒

是故常念行慈悲    瞋惱惡念内不生

若人常念行善法    是心常習佛所念

是故不應念不善    常念善法歡樂心

今世得樂後亦然    得道常樂是涅槃

若心積聚不善覺    自失己利並害他

是謂不善彼我失    他有淨心亦複沒

譬如阿蘭若道人    舉手哭言賊劫我

釋:問:雲何滅除嗔恚覺?答曰:從胎而生心裡常常懷苦,因此說衆生不要常嗔惱。如果修道人心有嗔惱,慈悲心就沒有了,慈悲和嗔惱不能同時存在,二者沒有可比性。如果你心念慈悲,嗔惱就滅去。譬如明和暗不能同時相處。如果想守持清淨的戒律,卻有嗔恚的心念,此人就會毁破戒律,自失佛法的利益。譬如大象入到河裡洗澡,再把泥土塗滿身,實是不智之舉。所有衆生都有生老病死苦,種種苦惱像用皮鞭抽打一樣痛苦不堪。爲什麽一個善人憐念衆生,卻要給衆生增加苦惱?如果生起嗔恚心想要損害對方,還沒等加害到對方,自己就先被嗔火燒到了。

因此應該常常要有慈悲的心行,内心裡不要生起嗔惱和惡念。如果有人常常有行善法的念,這樣的心就是在修習著佛念。因此不該有不善之念。常常念著善法,心就是快樂的,今世得樂後世還是快樂的,証得常樂的道果就是涅槃。如果心裡還集聚著不善的覺觀,不但能失去自己的利益,也能惱害他人,因此說有不善的心念,彼我都有損害,他人的清淨心也沒有了,譬如住在清淨阿蘭若道場的人,舉手哭喊著說賊人打劫我了。

原文:有人問言。誰劫汝。答言。財賊我不畏。

我不聚財求世利。誰有財賊能侵我。

我集善根諸法寶。覺觀賊來破我利。

財賊可避多藏處。劫善賊來無處避。

如是種種呵瞋恚。如是種種正觀除瞋恚覺。

釋:有人問:誰打劫了你?答言:劫財之賊我不害怕,因爲我不聚集財産求世間的利益,哪個劫財之賊能侵犯我?因爲我在積集善根佛法的寶藏,覺觀賊來就能讓我失去佛法上的利益。劫財賊人容易避開,藏匿之處很多,劫善法的賊人來就沒法避開了。像這樣用種種言詞呵責嗔恚,如是用種種的正觀來除去嗔恚覺觀。

原文:問曰。雲何除惱覺。

答曰衆生百千種    諸病更互恒來惱

死賊捕伺常欲殺    無量衆苦自沉沒

雲何善人複加惱    讒謗謀害無慈仁

未及傷彼被殃身    俗人起惱是可恕

此事世法惡業因    亦不自言我修善

求清淨道出家人    而生瞋恚懷嫉心

清冷雲中放毒火    當知此惡罪極深

釋:雲何除去惱害覺觀?答曰:衆生有百千種之多的疾病,常常交替著來惱害,死亡之賊時常來追捕,想要殺害五隂身,衆生常常沉沒在無量多的苦痛中。既然是善人爲什麽還要再來加害衆生,讒言毁謗謀害衆生,沒有仁慈心而去傷人的人還沒有傷害到他人,自己就先遭殃了。世俗人起心惱害他人還可以寬恕,因爲這就是世俗法中造惡的起因,世俗人也從來不說自己要修善做善人。可是想求得心清淨的出家人,心裡懷著嫉妒心而生起嗔恚,就像清冷的白雲中施放毒烈的火焰,當知這種罪惡是極重極大的。

原文:

阿蘭若人興嫉妒    有阿羅漢他心智

教誡苦責汝何愚    嫉妒自破功德本

若求供養當自集    諸功德本莊嚴身

若不持戒禪多聞    虛假染衣壞法身

實是乞兒弊惡人    雲何求供養利身

飢渴寒熱百千苦    衆生常困此諸惱

身心苦厄無窮盡    雲何善人加諸惱

譬如病瘡以針刺    亦如獄囚考未決

苦厄纏身衆惱集    雲何慈悲更令劇

如是種種呵惱覺。如是種種正觀除惱覺。

釋:一個住在寂靜道場中的人心生嫉妒,有個阿羅漢有他心智通,教導勸告他,苦苦的呵責他說,你爲什麽這樣的愚癡,嫉妒心能破壞你所修得的功德本錢,如果想要求得供養,你自己就要去努力積功累德,用諸多的功德來莊嚴自己;如果不修持戒行,不修習禪定和廣學多聞,就白白的穿著出家服而破壞法身慧命。這樣做表明自己實際上就是一個乞討的弊惡人,爲什麽還要貪求供養來養自己的色身?

飢渴冷熱的百千種苦惱,衆生常常被困在這些煩惱病痛中,每個衆生身心所受的苦厄煩惱無窮無盡,爲什麽作爲一個善人還要來給衆生增加諸多的苦惱?譬如一個人生了病瘡,然後再拿針刺來刺傷他,也如監獄的囚犯,受著嚴刑拷問,生死不定,衆多的苦厄纏繞色身,衆多的苦惱也集於一身,雲何有慈悲心的人更要來加重他的苦惱?

就像這樣用種種的言詞來呵責自己的惱害覺觀,如是用種種的正觀來除去惱害覺觀。這就是修心法門,要學會觀察自己的心,學會呵責自心,學會教育自心,學會引導自心向正,心地就會越來越清淨,越來越有智慧,道業進步就快了。

原文:問曰。雲何除親裡覺。答曰。應如是念。世界生死中自業緣牽。何者是親。何者非親。但以愚癡故。橫生著心。計爲我親。過去世非親爲親。未來世非親爲親。今世是親。過去非親。譬如鳥棲暮集一樹。晨飛各隨緣去。家屬親裡亦複如是。生世界中。各各自異心。緣會故親。緣散故疏。無有定實。因緣果報。共相親近。

釋:問:如何除去想念親眷的覺觀?答:應該這樣想,在娑婆世界生生死死中,都是自己的業緣所牽引的結果,誰是親人誰爲非親,都是因爲愚癡的緣故心裡強執著爲我的親屬。過去世時非爲親屬,今世成爲了親屬,未來世不是親屬,今世是親屬,今世是親屬過去世不是親屬。譬如飛鳥晚上聚集在一棵樹上,早晨卻各自隨緣飛去,家親眷屬也是這樣,生在一個世界中一個人一個心思,統一不到一起,因緣聚會時是親屬,因緣散去時就疏遠了,並沒有固定的真實的因緣果報,能讓所謂的親人互相親近。

原文:譬如干沙。緣手團握。緣捉故合。緣放故散。父母養子。老當得報。子矇懷抱。養育故應報。若順其意則親。若逆其意是賊。有親不能益而反害。有非親無損而大益。人以因緣故而生愛。愛因緣故而更斷。譬如畫師作婦女像。還自愛著。此亦如是。自生染著。染著於外。

釋:譬如乾燥的土沙用手握成團,由於手握的因緣和合在一起,手握的緣消失沙團就散去。父母由於撫養子女的緣故,老時應當得到子女的回報,子女受到父母恩養的緣故,就應該報答父母之恩。如果能順從對方的意志,就是親人,如果違背了對方的意志就是賊人。有的親屬不但沒有益處,反而還有害處,有的人不是親屬不但沒有損害,反而有大益處。人都是因爲某些因緣而産生愛意,由於愛是因緣所生的緣故,緣散就會斷除。譬如畫師畫出了一個女人像,之後自己就對女人像産生貪愛,家親眷屬也是這樣,都是自己生起的染愛心而貪染著外緣。

原文:過去世中汝有親裡。今世於汝。複何所作。汝亦不能益過去親。過去親不益汝。兩不相益。空念之爲是親非親。世界中不定無邊。如阿羅漢教新出家戀親弟子言。如惡人吐食。更欲還啖。汝亦如是。汝已得出家。何以還欲愛著。剃髮染衣是解脫相。汝著親裡不得解脫。還爲愛所系。三界無常。流轉不定。若親非親。雖今親裡。久久則滅。如是十方衆生回轉。親裡無定。是非我親。

釋:過去世中你也有親屬,今世對你還能作什麽,你也不能對過去世的親屬有什麽益處,過去世的親屬也不能對你有什麽益處。互相都不能有什麽益處,心裡空空念著是親人不是親人,空無所得,世界裡不定因素有無量之多。

比如阿羅漢教導新出家的仍然還懷戀親人的弟子說,如胃裡不舒服的人吐出飲食,還想再吃回去,你也是這樣。你現在已經出家了,爲什麽還要貪愛親人?剔除須髮穿著染衣就是解脫相,你貪著親人不得解脫,還被貪愛所係縛。三界世間都是無常法,生死流轉不定,是親非親都是不定的,雖然今世成爲親屬,長時間以後就不是了。因此說十方衆生生死輪回,親人不定,那就不是親屬。

原文:人欲死時。無心無識。直視不轉。閉氣命絕。如墮闇坑。是時親裡。家屬安在。若初生時先世非親。今強和合作親。若當死時複非親。如是思惟。不當著親。如人兒死。一時三處父母。俱時啼哭。誑天上父母妻子。人中亦爲誑。龍中父母亦爲誑。如是種種正觀。除親裡覺。

釋:人要死時,沒有了心識,目光直視不動,氣停命絕,如墮落在黑暗的大坑,這時候你的家親眷屬在哪裡?如果剛剛出生的時候,前世都不是親屬,今世勉強聚在一起成爲了親屬,當死亡的時候又不是親屬了。這樣思惟就應當不再貪著親人了。比如一個人在小時候就死了,三個地方的父母同時都哭泣,天上的父母妻子被欺誑,人中的父母妻子被欺誑,龍中的父母妻子也被欺誑了。像這樣用種種正確的觀行就能除去親屬覺觀。

原文:問曰。雲何除國土覺。答曰。行者若念。是國土豐樂安隱。多諸好人。恒爲國土覺繩所牽。將去罪處。覺心如是。若有智人不應念著。何以故。國土種種過罪。所燒時節轉故。亦有飢餓。身疲極故。一切國土無常安者。

釋:問:如何除去國土家園覺觀?答曰:修行人如果心裡念著,這個國土富饒安穩快樂,有諸多好人善人,那就常常被國土覺觀之繩索所牽引,綁縛到罪惡之處。覺觀心就是這樣係縛於人。如果是有智慧的人不應該念著國土,爲什麽不應該如此念著國土?因爲國土有種種的過罪,如被燒毁或者是因緣時劫變了,國土就改變了,也有飢荒之時,民衆忍飢挨餓,身體疲弱無力等等。一切國土世間沒有恒常安樂之者。

原文:複次老病死苦。無國不有。從是間身苦。去得彼處身苦。一切國土去無不苦。假有國土安隱豐樂。而有結惱。心生苦患。是非好國土。能除襍惡國土。能薄結使。令心不惱。是謂好國土。

一切衆生有二種苦。身苦心苦。常有苦惱。無有國土無此二惱。複次。有國土大寒。有國土大熱。有國土飢餓。有國土多病。有國土多賊。有國土王法不理。如是種種國土之惡。心不應著。如是正觀。除國土覺。

釋:再者說,生老病死苦沒有一個國土沒有,從一個世間除去了身苦,到另一個世間又有了身苦,一切國土沒有無苦的。假使有一個安穩快樂的國土,可是自己内心有煩惱結使,仍然要心生苦患,因此這個國土也不是好國土。能除去襍惡業行的國土,能使衆生淡薄貪嗔癡煩惱結使,讓衆生心裡沒有惱害的國土,才是好國土。

一切衆生有兩種苦,身苦和心苦,因此常有苦惱,沒有一個國土中衆生沒有這兩種苦惱的。再次說有的國土中有大熱天氣,有的國土有大寒天氣,有的國土有飢餓的現象,有的國土有多災病的現象,有的國土有賊盜多的現象,有的國土有國法不合理的現象,如是有種種國土的過患惡患,因此心不應該念著國土。這樣正確的思惟觀察國土,就能除去國土家園的覺觀。

原文:問曰。雲何除不死覺。答曰。應教行者。若好家生。若種族子才技力勢勝人。一切莫念。何以故。一切死時。不觀老少貴賤才技力勢。是身是一切憂惱諸因緣。因自見少多壽。若得安隱。是爲癡人。何以故。是謂憂惱因依是四大。四大造色如四毒蛇。共不相應。誰得安隱者。出息期入是不可信。

釋:如何除去希望永遠不死的覺觀?答曰:應當教導修行者,如果出生在一個好的家庭,如果這個家庭種族後代的才能、技術、勢力都超勝於人,這一切心裡也不要念著。爲什麽不能念著?因爲一切人死亡的時候,不管你是老是少,是貧富是貴賤,有才能有技藝有勢力,一律都要死亡,這個五隂身就是一切憂悲苦惱的因緣聚集處,因此如果自己覺得能再長壽一些才能安穩快樂,那就是一個愚癡人。爲什麽這樣說?因爲憂悲苦惱的因緣是依著四大而有,四大造就了色身,就像四個毒蛇在一起,互不調和,誰能得到安穩?這口氣出去了,還期望它再入進來,這是靠不住的。

原文:複次人睡時。欲期必覺。是事難信。受胎至老。死事恒來。求死時節。言常不死。雲何可信。譬如殺賊。拔刀注箭。常求殺人。無憐湣心。人生世間。死力最大。一切無勝。死力強者。若過去世第一妙人。無能脫此死者。現在亦無大智人。能勝死者。亦非軟語求。非巧言誑。可得避脫。亦非持戒精進。能卻此死。以是故當知。人常危脆。不可怙恃。莫信計常。我壽久活。是諸死賊。常將人去。不付老竟。然後當殺。

釋:再者說,人在睡著以後,想要自己一定能醒過來,這事也難預料。投胎出生到老,死亡這些煩惱事也不斷出現,該死的時候,常常希望不死,這怎麽可信?譬如殺人的賊人拔刀相向、劍拔弩張,常常要殺人,沒有憐憫之心,死亡之賊也是這樣。人活在世間,死亡的力量是最大的,所有一切沒有能比死亡的力量更強大的。就像過去世時最勝妙的人也沒有逃脫過死亡,即使現在也沒有大智慧人能戰勝死亡的。因爲死亡不是你軟言巧語能求到的,也不是能用巧舌欺誑能逃避得了的,也不是通過持戒精進修行就能觝擋得了的。因此應當知道,人是非常危脆的,不可依估,不要信賴期望自己能夠長壽能夠活得很久,死亡之賊常常把人抓去,不等年老就把自己殺死了。

原文:如阿羅漢教諸覺所惱弟子言。汝何以不知厭世入道。何以作此覺。有人未生便死。有生時死者。有乳餔時。有斷乳時。有小兒時。有盛壯時。有老時。一切時中間死法界。譬如樹華。華時便墮。有果時墮。有未熟時墮。是故當知。勤力精進求安隱道。

釋:如阿羅漢教導被覺觀賊所惱害的弟子說,你爲什麽不知道厭離世間趕快入道?爲什麽總是有希望自己不死長生不老的覺觀?有的人還沒有生出來就死了,有的人剛剛出生就死了,有的人還在乳哺時就死了,有的人在剛斷嬭時就死了,有的人在少兒時就死了,有的人在盛壯之年就死了,有的人到老時才死。一切時中,死亡時節不定,譬如樹上的花,有在開花時掉下來,有在結果時掉下來,有果未熟時掉下來,因此應當精勤的精進,追求真正的安穩之道。

原文:大力賊共住不可信。此賊如虎巧覆藏身。如是死賊常求殺人。世界所有。空如水泡。雲何當言。待時入道。阿誰能証言汝。必老可得行道。譬如險岸大樹上有大風。下有大水崩其根土。誰當信此樹得久住者。人命亦如是。少時不可信。父如穀子。母如好田。先世因緣。罪福如雨澤。衆生如谷。生死如收刈。

釋:與死亡的大力賊共住,是不可信賴的,這個賊人如虎一樣巧妙的隱藏著自己的色身,如是死賊常常要尋覔著殺人。世界所有都是空如水泡,雲何而說到一定時候再修道?誰能保証說你一定能活到老,那時才能修道?譬如一個危險的懸崖上有一棵大樹,上邊有大風吹拂,下邊有大水沖崩樹根之土,誰能相信這棵樹能長久住世?人命也是這樣,沒有一點可信之時。父親如穀子,母親如好田地,前世的罪福業因緣如雨露潤澤,才有人命。衆生如谷麥,生死如收成。

原文:種種諸天子人王智德。如天王佐天。鬥破諸阿須倫軍。種種受樂。極高大明。還沒在黑闇。以是故莫信命活言。我今日當作此。明後當作是。如是正觀種種。除不死覺。如是先除粗思覺。卻後除細思覺。心清淨生得正道。一切結使盡。從是得安隱處。是謂出家果。心得自在。

釋:種種諸天天子、人王的智慧德行,如忉利天王率領天子戰敗阿修羅軍隊一樣,種種享樂,顯示的智慧極高又英明,可是還是照樣沉沒在黑暗深坑中。因此不要相信命還健在的人說,我今日要做這件事,明天要做那件事。

像這樣種種正確的思惟觀察,就能除去想要不死的覺觀。如是先除去粗的覺觀,再除去細的覺觀,心清淨以後,才能証得道果,一切煩惱結使都能消滅。從此就到了安穩之處,這就是出家的果德,心得大自在。

原文:三業第一清淨。不複受胎。讀種種經多聞。是時得報果。如是得時。不空破魔王軍。便得第一。勇猛名稱。世界中煩惱將去。是不名健。能破煩惱賊。滅三毒火。涼樂清淨。涅槃林中。安隱高枕。種種禪定。根力七覺。清風四起。顧念衆生。沒三毒海。德妙力如是。乃名爲健。如是等散心。當念阿那般那。學六種法。斷諸思覺。以是故念數息。

釋:身口意三種業行都達到最清淨,就不用再投胎受生了,因爲對三界法都不貪愛,沒有了執著,三界的業就消除,沒有業就不用受生投胎。讀誦種種經文,廣學多聞,修到一定程度時就能得到修行上的業報果。得到果報時,斷除貪欲嗔恚,就能破除魔王軍,降伏魔王,獲得第一勇猛的名稱。生活在世界裡,被煩惱所係縛,不叫作有力的健將,能破除煩惱賊,滅除貪嗔癡的三毒火,心得清涼寂靜,在涅槃林中安穩而住,高枕無憂,具足種種禪定,五根、五力、七覺分具足,還能顧念憐憫衆生沒在三毒海中,威德妙力到如此程度,才名爲勇鍵。

如果有種種散亂心,應當念阿那般那,修學六種妙法斷除諸多覺觀,所以說應念數息法。

原文:問曰。若餘不淨念佛四等觀中。亦得斷思覺。何以故獨數息。答曰。餘觀法寬難失故。數息法急易轉故。譬如放牛。以牛難失故。守之少事。如放獼猴易失故。守之多事。此亦如是。數息心數不得少時他念。少時他念則失數。以是故初斷思覺應數息。

釋:問:如果用其它方法如不淨觀、念佛等四種觀想方法也能斷除思覺,爲什麽只學數息法?答曰:其它的觀行方法緩慢,難於去除思惑覺觀,數息法快速,覺觀容易轉換過來。譬如放牛,因爲牛不亂跑,很容易守護,不用費力;如果是放牧獼猴,獼猴容易到處亂跑,所以就要多用心照看。數息法也是這樣,數息時,心裡念數一刹那也不能念著其他事,否則就忘記數目了,就要多用心專心數息,沒有襍念,因此最初斷除思覺應該用數息法。

原文:已得數法。當行隨法。斷諸思覺。入息至竟。當隨莫數一。出息至竟。當隨莫數二。譬如負債人。債主隨逐。初不捨離。如是思惟。是入息是還。出息更有異。出息是還。入息更有異。是時知入息異。出息異。何以故。出息暖入息冷。

釋:數息數到心清淨下來,數目不亂以後,應當修習隨息法,以斷除覺觀思覺。隨息法是,入息結束時就跟隨著息運行,不要再數一了,出息結束時就跟隨著息的運行,不要再數二了。譬如欠債的人,債主跟隨在後一刻也不離開,出入息比如欠債的人,心念比如債主。

隨著入息和出息,思惟判斷現在是入息還是出息,出入息有什麽差別,現在是出息還是入息,還有什麽差別。這時就應該知道入息不同於出息,出息不同於入息。爲什麽知道二者不一致?因爲出息時氣暖,入息時氣冷。

原文:問曰。入出息是一息。何以故。出息還更入故。譬如含水。水暖吐水水冷。冷者還暖。暖者還冷故。答曰。不爾。内心動故有息出。出已即滅。鼻口引外。則有息入。入故息滅。亦無將出。亦無將入。複次少壯老人。少者入息長。壯者入出息等。老者出息長。是故非一息。

釋:有人問說:一入息一出息合起來是一次呼吸,爲什麽這樣說?因爲出息以後還要入息故,出息以後並沒有結束。譬如口含著水水就暖,口吐出水水就冷,冷水還能變暖,暖水還能變冷。答曰:不是這樣,内心動時就有息出去,出去以後息就沒有了,鼻口吸外氣就有息入進來,入進來以後,息就滅去了,根本沒有息再出去或者再入進來的事情。再者說,少兒、青壯年和老人的出入息情況都不一樣,少兒的入息比出息長,青壯年的入息和出息一樣長,老人的出息比入息長,因此說出入息不是一個息脈,不是一次呼吸。

原文:複次臍邊風發。相似相續。息出至口鼻邊。出已便滅。譬如[夢-夕+棐]囊中風開時即滅。若以口鼻因緣引之則風入。是從新因緣邊生。譬如扇衆緣合故則有風。是時知入出息因緣。而有虛誑不真。生滅無常。

釋:複次,肚臍邊的風發動的時候,連續不斷的向上排出,就是息出,出到口鼻處的時候,再出去就滅去沒有了。譬如韛囊中的風,韛囊打開的時候,風就滅了。如果用口鼻把風吸引過來,風就入到鼻中,那麽入息就是因爲一個新的因緣而産生的。譬如扇子因爲有多個因緣和合在一起,就有風出。思惟觀察到此,這時候就知道入出息都是有因緣的,是因緣而生法,是虛誑不真實的法,生滅無常變異。

原文:如是思惟。出息從口鼻因緣引之。而有入息因緣。心動令生。而惑者不知。以爲我息。息者是風。與外風無異。地水火空。亦複如是。是五大因緣。合故生識。識亦如是。非我有也。五隂十二入十八持。亦複如是。

釋:應該像這樣思惟,出息是因爲有口鼻的因緣引出去,才有入息的因緣,都是心念波動,産生了出息入息現象。而心裡迷惑的人卻不知道,還以爲出入息就是自己的息脈。

所謂的息,就是風,與身體外的風沒有差別。身體裡的地水火空也是這樣,與身體外的地水火空沒有差別。這五大的因緣和合時就出生了六識,因爲五大能形成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出現,六識就會因根觸塵而出生。因此六識也是因緣所生,不是我(意根)所有的,五隂、十二入、十八界也是這樣,因緣所生,不是我(意根)所有的。

原文:如是知之。逐息入息出。是以名隨。已得隨法。當行止法。止法者。數隨心極。住意風門。念入出息。

問曰。何以故止。答曰。斷諸思覺故。心不散故。數隨息時。心不定心多劇故。止則心閑少事故。心住一處故。念息出入。譬如守門人門邊住。觀人入出。止心亦爾。知息出時。從臍心胸咽至口鼻。息入時。從口鼻咽胸心至臍。如是系心一處。是名爲止。

釋:如是應該知道,心念追隨著息入和息出,就叫作隨息。修完隨息法以後,應當修習止息法。止息法就是數息隨息運行一段時間以後,心裡覺得疲勞,不想動了,就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風息出入之處,心念專一在出入息上不移動,不用再隨息運轉了。

有人問:爲什麽要把心念止在出入息上?答:爲了斷除思覺,防止心散亂。數息隨息時,心念還有動轉,遊移不定,心動劇烈。心念止在氣息的入出處,内心清閑,所需做的事比較少。因爲心念住在一處,只注意氣息的出入情況,沒有其他事情,心容易止,定就深。譬如守門人站在門邊看著人來人往,不用到處走動,心就能安定下來。把心止在氣息的出入上也是這樣,知道氣息出去時,是從肚臍開始往上漸次而出,經過心臟、胸口和咽喉,再到口和鼻耑;氣息入進來時,從口和鼻耑開始,到咽喉,經過胸口、心臟,最後到肚臍處。這樣就把心系在一處了,這叫作止息。

原文:複次心止法中住。觀入息時五隂生滅異。出息時五隂生滅異。如是心亂便除卻。一心思惟。令觀增長。是名爲觀法。

捨風門住。離粗觀法。離粗觀法。知息無常。此名轉觀。觀五隂無常。亦念入息出息。生滅無常。見初頭息。無所從來。次觀後息。亦無跡處。因緣合故有。因緣散故無。是名轉觀法。

釋:複次,心在止息法的修行中要住在觀行上,觀察入息時五隂的生滅和變異性,出息時五隂的生滅變異性,這樣就能把散亂的心念除去了,再專心思惟,使得觀行逐漸深入,名爲第四觀法。

捨去氣息的出入處口鼻處而住息,離開粗糙的觀法。捨離粗糙的觀法以後,知道氣息是無常的,這是第五轉觀。觀五隂無常,也念著入息和出息的生滅無常,觀見前邊第一個氣息無所從來,再觀後邊的氣息也沒有蹤跡可尋,都是因緣和合才出現的出入息,因緣散去就沒有了,這就是轉觀法。

原文:除滅五蓋及諸煩惱。雖先得止。觀煩惱不淨心襍。今此淨法。心獨得清淨。複次前觀異學。相似行道。念息入出。今無漏道。相似行善有漏道。是謂清淨。

複次初觀身念止分。漸漸一切身念止。次行痛心念止。是中非清淨。無漏道遠故。今法念止中。觀十六行。念入出息。得暖法、頂法、忍法、世間第一法、苦法忍乃至無學盡智。是名清淨。

釋:繼續修習,當禪定和觀行越來越深入時,漸次除滅貪欲、嗔恚、睡眠、掉舉、散亂五蓋及諸煩惱。雖然從前先得止,能觀煩惱不清淨心念襍染,現在得此清淨法,心裡就得到清淨了。複次,以前觀察出入息生滅變異的修學方法,是相似的行道法,念頭在氣息的出入上,還不究竟,沒有達到無漏。現在修學的無漏道,降伏了煩惱,是相似的行道,是善的有漏道法,這叫作第六清淨門。

複次,初次觀行色身不淨,心念止在身念住以後,漸漸的一切有關色身是清淨的心念都止住了,色身不淨觀成就。再次修行讓心念止在受覺上觀受是苦,受覺也不清淨,離無漏道還遠。現在修習法念處,讓心止息下來,証得法無我,要觀十六個行相,次第得到暖、頂、忍、世間第一法、苦法忍等等,一直到証得四果無學的盡智,有智慧滅除五隂身,出輪回,得解脫,這就是清淨的觀法。

原文:是十六分中初入息分。六種安那般那行。出息分亦如是。一心念息入出。若長若短。譬如人怖走上山。若擔負重若上氣。如是比是息短。若人極時。得安息歡喜。又如得利。從獄中出。如是爲息長。一切息隨二處。若長若短處。是故言息長息短。

釋:這十六種修行的方法中,最初是念入息方法,有六種阿那般那修行次第,念出息時也有六種修行次第。最後得暖、頂、忍、世間第一法,斷我見証果。在修行中一心觀察氣息入和出時氣息是長還是短,譬如一個人害怕逃走時、上山時、背負重物時、氣息從下往上運行時,氣息都是短的。如果一個人疲勞至極得到安息心裡歡喜時,或者是得到利益猶如從牢獄被釋放出來時,氣息都是長的。所有的氣息都隨兩處而存在,不是長處就是短處,因此說氣息分爲兩種,息長和息短。

原文:是中亦行安那般那六事。念諸息遍身。亦念息出入。悉觀身中諸出息入息。覺知遍至身中乃至足指。遍諸毛孔。如水入沙。息出覺知。從足至發。遍諸毛孔。亦如水入沙。

譬如[夢-夕+棐]囊入出皆滿。口鼻風入出亦爾。觀身周遍。見風行處。如藕根孔。亦如魚網。複次,心非獨口鼻。觀息入出。一切毛孔。及九孔中。亦見息入息出。是故知息遍諸身,除諸身行。亦念入出息。

釋:觀察氣息時也要按照次第修習六種阿那般那法,觀察一切氣息遍布全身。觀察氣息是出還是入時,遍身中的出息和入息都觀察到,心的覺知也要遍行到全身中,氣息運行到哪裡都要覺知,從頭到腳指頭全身所有毛孔,都要覺知到,猶如水浸潤到沙子中浸溼每粒沙。氣息出去時也要覺知到,氣息從腳趾頭運行到頭髮,以及遍身所有毛孔,都要覺知到,就像水浸潤到沙子中,遍及所有沙粒。

譬如一個韛囊中風入風出,都充滿了韛囊,口鼻處的風出入也是如此充滿全身。觀察遍色身一切處都有風的運行,身體就像蓮藕根上的孔一樣,也像漁網一樣,風息自由出入。再次,心念不僅要在口鼻處觀行息的出入,在全身所有毛孔中和色身九孔中都要觀行息出和息入。因此就能知道氣息遍布全身一切處,身體止息了行爲造作時,這時也要繼續觀行入出息。

原文:初學息時。若身懈怠睡眠體重。悉除棄之。身輕柔軟。隨禪定心受喜。亦念息入出。除懈怠睡眠心重。得心輕柔軟。隨禪定心受喜。複次入息念止中竟。次行痛念止。已得身念止。實今更得痛念止。實受喜。複次已知身實相。今欲知心心數法實相。是故受喜。亦念息入出愛樂。亦念息入出。是喜增長。名爲樂。

釋:初步修習數息法六種觀行時,如果色身懈怠嬾惰,睡眠多,身體沉重,禪定生起時都能修除棄捨掉。這些狀況都除去以後,睡眠重的能減少睡眠,身體沉重變得輕靈,身體就會輕松柔軟,隨著禪定的增強,心裡越來越輕安,越來越喜悅。修到心念隨息出入時,能除去身體上極重的懈怠嬾惰和睡眠,心裡輕松柔軟,因爲禪定的加深,内心越來越喜悅。

複次,在入息時身念止息下來,得身念住,再修習在入息時止息受覺。得受念住,已經得到身念寂止了,現在再修得受念止,内心會非常喜悅。在身念止的時候,知身實相爲空,真實的得到了喜悅。複次,已經知道色身的實相是什麽了,現在想知道幾個識心的實相,因此内心感受喜悅。心念也隨著息的入和出而生起愛樂,心念也隨著息的入出而讓喜悅增長,這就是樂。

原文:複次初心中生悅是名喜。後遍身喜是名樂。複次初禪二禪中樂痛名喜。三禪中樂痛名受樂。受諸心行。亦念息入出。諸心生滅法。心染法心不染法。心散法心攝法。心正法心邪法。如是等諸心相。名爲心行。

釋:複次,在最初的禪定中,心生愉悅是名喜,後來遍身都有喜悅,是名樂。複次,在初禪和二禪中的樂受是名喜,三禪中的樂受是名受樂。能感受所有一切心行,也觀行氣息的出入,觀行各種心行的生滅性,觀行心的染污性和不染污性,觀行心散亂和集中,觀行心是正是邪,如是這些心相就是心行。

原文:心作喜時。亦念息入出。先受喜自生。不故作念。心故作喜。問曰。何以故故作喜。答曰。欲治二種心。或散心或攝心。如是作心。得出煩惱。是故念法心作喜。複次若心不悅。勸勉令喜。心作攝時。亦念息入出。設心不定。強伏令定。如經中說。心定是道。心散非道。

心作解脫時。亦念息入出。若意不解。強伏令解。譬如羊入蒼耳。蒼耳著身。人爲漸漸出之。心作解脫。諸煩惱結亦複如是。是名心念止作解脫。

釋:在内心喜悅時也要觀行到氣息的入出,先感受的喜悅是自動生起的,不是故意作意起念,心裡故意生起喜悅。有人問:爲什麽要故意生起喜悅?答曰:爲了對治兩種心,一種是散亂心,一種是攝持心。如是這樣對治心,能夠修除煩惱,因此念息出息入法,心裡就生出喜悅。複次,如果心裡不喜悅時,應該勸導自己生起喜悅。心念集中時,也念息出息入,如果心不定時,強制壓伏令定下來。如佛經中說,心定就是道,心散就是非道。

心要想解脫時,也念息出息入。如果内心不想解脫,強行降伏令心解脫。譬如羊入帶硬刺的蒼耳草叢中,蒼耳沾滿身,主人要一點點的把羊拉出草叢中。想要求取解脫時,煩惱結係縛身心,也要這樣一點點的把身心從煩惱結縛中拉拔出來。這就叫作心念止息以求得解脫。

原文:觀無常亦念息入出。觀諸法無常。生滅空無吾我。生時諸法空生。滅時諸法空滅。是中無男無女無人無作無受。是名隨無常觀。觀有爲法出散。亦念息入出無常。是名出散。諸有爲法現世中出。從過去因緣和合故集。因緣壞故散。如是隨觀是名出散觀。

釋:觀行無常法時,也同時觀察息出息入,觀行諸法無常、生滅、空、無我。生時,諸法的空相出生了,滅時,諸法的空相滅了,在這生滅現象中,無男相,無女相,無人相,無作者,無受者,叫作隨順無常觀。觀有爲法的出生和散滅時,也要觀察息入息出的無常,叫作出散觀。

一切有爲法在現世中出生,從過去世時的業因業緣和合,才能出現,因緣散壞時,一切有爲法就散掉。如是這樣隨順觀行叫作諸法出生和散壞觀。

原文:觀離欲結。亦念息入出。心離諸結。是法第一。是名隨離欲觀。觀盡亦念息入出。諸結使苦在在處盡。是處安隱。是名隨盡觀。觀棄捨亦念息入出。諸染愛煩惱。身心五隂諸有爲法棄捨。是第一安隱。如是觀是名隨法意止觀。是名十六分。

釋:觀行自心離開貪欲結時,也要觀察息入息出。能使心捨離煩惱諸結縛的法門,是第一法門。這是隨順離欲觀。觀行到諸煩惱結使滅盡時,也要觀察息入息出。在一切法的現行中諸煩惱結使的苦受都滅盡,一切法的現行處就是安穩處,叫作隨順煩惱斷盡處觀。觀行棄捨煩惱時,也要觀察出息入息,所有一切染污愛著五隂身心煩惱的有爲法棄捨掉時,是第一安穩。像這樣觀行叫作隨法意止觀法門。

以上所說就是十六種觀行法門。

目錄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