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如来藏(第四部)
一、佛法的含义
佛法有两方面含义:一是指佛陀所教导的法,能够成佛得解脱的所有方法;二是专指如来藏法。两种含义一个广,一个狭,佛经里大部分讲的佛法都是指如来藏法。佛就是如来,佛心就是如来藏,佛法就如来藏法。因为一切法都是由如来藏变现出来的,一切法因如来藏而成立,所以佛法就是如来藏法。
那么外道法是否是如来藏变现出来的?当然也是,没有如来藏既没有外道,也没有外道法,离开如来藏没有善人也没有恶人,没有善法也没有邪法。除了如来藏之外的法都是虚假的,但是假法有假法的作用,尤其是善法的作用可以抵制恶法,只是不要贪着善法,后续就会有更好的善法出现。
二、什么是见性?
见性是如来藏见法的妙功德性,是如来藏的见大种子形成的。如来藏见法之后,七识才能有见,才能见各自相应的法。见性也叫作佛性,也叫作如来藏性,是如来藏的妙用,没有佛性,一切法都无法起用,都不能生起。所以佛说,一切法都是如来藏性,都是如来藏的功能作用。
佛性见性也叫作觉性,是如来藏觉知诸法之性,如来藏的觉性没有生灭,但是觉性的现起是有条件的,条件就是楞严经中讲的明暗、色空、通塞等等生灭法的存在,如果没有这些生灭法、因缘法,觉性就无法现起运行。如来藏觉知、觉了诸法之后,七识才能有觉有知,能觉了诸法,能知见诸法,能觉受诸法。所以佛才说如来藏的觉性是妙真如性,一切法都是妙真如性,没有妙真如性,一切法都不能现起,不能出生。这个佛性妙真如性是这样的重要,与如来藏的五遍行心所法和合起来,完美地呈现出一切法,五蕴世间才如此缤纷绚烂、多彩多姿。
如来藏犹如电灯,佛性犹如灯光,电灯发光,照见诸法,然后如来藏才能运行诸法,在运行时心所法伴随起用。佛性现起妙用之后,诸法显现,七识见法,八个识和合运行。见性佛性,是依于如来藏本体才能起用,但不等于是如来藏本体,也不是永远都能无条件起用的,这里隐藏着一种起灭现象。但不能把佛性的起灭与五蕴世间法的生灭混同不分,二者有本质的区别,世间法是从无至有,无中生有,而佛性是本来而有,不用出生。
三、什么是无生忍?
无生有两个含义, 一个含义是指五蕴世间法虽然从表面现象上看有生有灭,但实质是空的无生的,生仅仅是幻化出来的假相,生而无生,这样的认知智慧是证得了五蕴的人无我的智慧。忍可五蕴无我是一种大智慧,叫作无生忍,这是小乘的无生忍。无生的另一个含义是指法界真相如来藏是无生的,是先天而有的、不生不灭的。能忍可如来藏无生,更是一种大智慧,也叫作无生忍,这是大乘的无生忍。大小乘无生合起来观察,就知道世出世间一切法都无生,都涅槃寂静,无一法可当情,当情与不当情的人也都无生。
为什么叫忍?从前一直认为五蕴是实实在在的有,虽然能生能灭,却觉得生灭现象也是真实的,不知道五蕴是无生的,现在从大小乘两方面证得了五蕴是空的无我的,能认可这个非常难解的理,忍忍承担下来,是需要很大智慧的,没有智慧,是无法忍耐认可的,所以忍是一种智慧。
小乘要获得无生忍,需要修学四圣谛理,观行五蕴断证得五蕴空、五蕴无我。空的现象虽然存在,但这个空也是空的,所以也是无生的,修小乘的人如果能够忍这个理,就叫无生忍。这个无生忍的智慧境界比大乘无生忍要劣弱和粗略一些,比地上菩萨所证得的无生法忍的智慧更是低弱、粗浅一些。
大乘无生忍,是大乘菩萨证得本心如来藏的智慧境界,顿悟如来藏的同时也就顿悟了五蕴无生之理,如来藏和五蕴都无生,心中承担认可、忍忍此理,无生忍的智慧就出现了。以前不知道在五蕴身运行中有不生不灭的如来藏存在,现在知道有个如来藏的存在了,但是在没有证得的时候只是一种知解,证得了以后才知道本心确实是不生的,这是真知。真知的同时也证得了五蕴是如来藏所生,依附于如来藏而存在,五蕴生生灭灭,造作的业行作为种子存在如来藏里,后世种子生根发芽以后,才有了新的五蕴出生,所以如来藏不可能灭,不灭当然就不是被生的法。
忍,是忍受、忍可、接受的意思,也有安住的意思。忍辱,是忍受、接受别人的欺辱,不还击。四加行中的忍,是心里忍可、承认、接受了能取所取空、五受阴空、十八界空。无生忍和无生法忍的忍,也都是这个意思,接受、承认、忍可了诸法无生和无我,心里没有了抗争,没有了疑惑,这是出生了大智慧的表现。
四、什么是无生法忍?
无生法,不仅包含了五蕴人无我,还有更进一步更微细的法无我,忍可法无我更是一种大智慧,叫作无生法忍。无生法忍是证得一切法的唯识性和真如性的智慧境界,也是真如三昧境界,超过了三贤位,分证一真法界,具有了唯识种智,进入初地以上的唯识阶位。
大乘在三贤位阶段,禅宗三关要过去,阳炎观、如梦观这些智慧境界都要证得,对于般若之理的实证逐步深细,智慧层次越来越深,深到一定程度,就会具备一分唯识种智,从而进入初地,获得一分无生法忍。这个时候所证的是什么?所证的是真如,就是证得了在一切法上都有一分的真如性,这个时候叫作分证,分证即佛,分证法身、也叫作分证无生法忍。
无生是什么意思,忍是什么意思,我们已经知道了,还有一个法的含义,这个法的范围要比五蕴的范围深细、广博,包括世间一切的事体、理体、观念和概念,总体来说,就是色法和心法。五蕴上也有色法和心法,但是范围窄,层次浅,获得的智慧低于诸法无生的无生法忍的智慧。无生法忍的智慧也叫作一切种智或者是唯识种智,一切种智的智慧圆满时,就是佛的的一切智。
五、无明是指什么?
无明是虚法,不是实有之法,它没有实体,就像浮萍一样。无明是心的不明了、不清楚、无知的一种状态,状态是不断变化的,也能消失,无明消失以后,心就变成清楚、明了、有智慧的状态。而实法是真实有的,不变的,更不能灭除。比如真如、自性、如来藏,是先天地而先的法,是真实存在的法,不是后天出生的法,因此就不能灭去。
智慧与无明是相对立的法,有无明就没有智慧,有智慧就没有无明,如来藏本体是大智慧体,不愚于一切法,因此没有一丝无明。七识因为没有大智慧,就有无明遮障,因为有无明遮障,就没有大智慧。七识的无明灭尽以后,四智就圆明了。
六、相似三昧和相似无生忍无生法忍是什么意思?
相似就是类似、近似的意思,形似神不是的意思,不是真的却类似真的意思。相似三昧还没有达到三昧的程度,接近于三昧,类似于三昧,好像是三昧,却不是真三昧。相似无生忍和无生法忍,同样是还没有达到无生忍和无生法忍的程度,只是相似和类似于无生忍和无生法忍,不是真正的无生忍和无生法忍。
把汉语的名词概念弄清楚,一句话或者一个段落大概意思就能明了了。如果自己思想不懒惰,勤于思考,慢慢的有些法义自己就能通达。总是指望别人或者是现成的答案,是不愿意用心思考的表现,这样不会增长智慧,要学会依赖自己的头脑智慧,前提条件是要勤修福德和禅定。
七、异熟识、异熟习气、等流习气、白净识的含义
异熟识是如来藏的另一个名称,代表八地以上菩萨的真心。异熟识表示心体里的业种,能让菩萨仍然有微细的生死流转,仍然有变异,不能成佛,也不能究竟涅槃。这个微细的生死,区别于粗重的分段生死。阿赖耶识里收存着八地菩萨以前的众生的分段生死种子,意思是处于此阶段的众生七识五蕴里有分段生死的染污业。异熟识里收存着八地菩萨以后的众生的变易生死种子,表明八地以上的菩萨还有微细生死种子需要消除,除尽才能成佛,异熟识就改名为无垢识了。
异熟习气,也叫作生死流转习气、无明习气和烦恼习气,这些习气非常微细,一般是指八地以后的菩萨的无明习气,也可以说是初地以上的菩萨的烦恼习气。有习气就有生死,习气断尽,才能成佛。
等流习气的等,表示相等相同,流是流转,表示同一个识相续流转的习气,或者是同一个众生相续不变的习气。
白净识是指第八识在八地以上的菩萨位中的别名,第八识心体中所含藏的业种是清净的、白净的,大多都是是白业善业种子,黑业恶业种子几乎没有了,现行不出来了,这时候的第八识的名字可以叫作阿陀那识。
八、什么是世俗谛?什么是胜义谛?
世俗谛是世间法的真理,胜义谛是殊胜的真理,是超越于世间法的真理。世间法是五蕴世间,真理是指什么?是指苦空无常无我的生灭法。什么法超越五蕴世间法?大乘如来藏法超越五蕴世间法。小乘法还属于世俗谛,尽管在世间法范畴里是殊胜的,但还不够殊胜,大乘如来藏法才是最殊胜的,名为胜义谛。小乘世俗谛,虽然能够入无余涅槃,获得了解脱,但并没有超越五蕴世间法,只有如来藏法才超越了世间法。世俗真理的苦空无常无我,所显示的真理处于世俗现象界范畴,而出世间真理大乘如来藏法出过于世俗现象界,两个真理所描述的层次和深度不一样。
那么胜义谛与圣义谛有什么差别呢?胜义谛为第一义谛。不可说。不可思议。圣义谛。顾名思义。乃佛说正教量。前者是月。后者为指。意义有所区别。胜,是殊胜、超胜、胜利、优越的意思,这是与世俗世间相比较所显现出来的真理。圣,与凡相对,代表圣人,是脱离于凡俗,超胜于凡俗的意思,也是清净的意思。从两个字的内涵上来看是相同的,都有超越于五蕴世间的含义,在实质意义上也是相同的,细微处有一点点差别,所强调的侧重面有差别。胜字强调的是殊胜超越,圣强调的是清净不凡和内在品质圣洁。那么胜义谛就表示最殊胜的法,而圣义谛则表示是佛菩萨诸圣人所说的法,圣人所说的法都指向胜义谛。
如果把世俗谛和胜义谛都证得,并且通达了,二谛就圆融了,就会心空、无相、无愿了,无所作、无所为、无所求了。圣人圣也不为,又岂能为凡俗?不为圣凡,心就清净,岂有戒相可守可犯?岂能喜好于世间的名闻利养及财色名食睡?善则不为,又岂能为一丝恶?一个人之所以执取世间法相,是因为没有通达二谛,也没有二谛的智慧,心中有相不灭,就会有所为,有所取,那就难免有业缠身。说起二谛圆融,阿罗汉圆融二谛了吗?辟支佛圆融二谛了吗?菩萨圆融二谛了吗?只有佛和菩萨才能圆融二谛,阿罗汉和辟支佛只能圆融世俗谛,从无余涅槃里出来以后,发大菩提心,证得如来藏以后,才有能力圆融二谛。
唯识五法:相、名、分别、正智、如如,哪个是世俗谛?哪个是胜义谛?正智能离开相、名和分别吗?正智是什么智?如何获得的?在什么法上获得的?
九、什么是心量?
心量大,成大事,心量小,成小事,无心量,不成事。心量是指什么?心量是指心所能容纳的法的量度。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是什么意思?这是指心所容纳的太广大了,把太虚都包含进去了,心的量度遍及尘沙一样多的世界。除了佛心八个识能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众生的如来藏也是这样的。
如来藏虽然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的,但是如来藏是如来藏,不代表七识也是这样的。很多人的如来藏能包太虚空,自己的七识却只能包自己,再加上自己的家亲眷属,这样小的心量是成不了什么事的,众生的心量很难像佛菩萨一样,装着整个佛教事业,装着法界众生。如果没有这个心量,天天孜孜以求都是为个人一己私利,考虑的都是个人的事情和家亲眷属的事情,以这样的心求于佛道,想在佛法上得利益,那是不可能的。
有些人一有点风吹草动,抱头鼠窜,躲避起来,佛教里不管有任何事坚决不肯出头,自己有点事却四处求救,有这样心行的人如果长劫受生死轮回苦并不冤枉。许多人都依靠着佛教,把佛教当家,想从佛教里得到三宝的加持,可是当佛教之家有事情,三宝需要护持的时候,这些人却都躲得远远地,旁观佛教和三宝的笑话,这样的人怎么能是佛弟子?怎么能能得到佛教三宝的加持呢?还有一些人沉迷于世俗的琐事当中烦恼不知休,眼界犹如蝼蚁一样渺小,每天都是是非纷争,纠结不已,苦恼恼苦,不知醒悟。
楞严经中说: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五蕴身从里到外,范围广着呢,不仅仅只有自己的色身这么大小,所以不要每天纠结着小事不放,抓生死大事有多好,每天都是虚无飘渺的事,眼界太窄了。如果开阔眼界,打开心量,一切法都会空了,心空寂灭解脱自在也多好,何必天天贪嗔痴烦恼造作不断?心量为什么打不开?那是因为业重、福薄,没有智慧,见识短小,所以才导致心的容量小。修行之理明明觉得就是那么回事,却怎么也做不到,就像用望远镜明明看见了高山大海,却怎么也不能亲临其境。卡在理论这里,事上一点也做不到,就是因为心量打不开。
十、因缘所生法的因是什么
诸法所需要的缘,是一种助缘和助力,是帮助协助的意思,不起主导作用,主导作用是引起法或者是结果出现的前因。比如甲被乙打了,这是恶法,缘是甲乙相遇,借助一个人一件事就有打人现象的生起。其实在这之前有个因,致使了这次事件的发生,如果没有前因,这件事即使缘具足也不会发生。如果没有前因,即使出现了这次打人事件,这件事就是以后事件生起的因,当以后有助缘出现的时候,由于这次事件的起因,甲就要报复乙,乙就有可能被打,或者出现其它方面的不愉快行为。
前因是因缘所生法,是虚幻的,后果是因缘所生法,同样是虚幻的,无论哪个法都是因缘所生法,都是虚幻不实的。因虚幻,缘虚幻,果也虚幻,都是八个识和合运作出来的,推动者是意根和业种,造就者是如来藏,六个识配合,法就幻化出来了。其中七个识也是幻化的,幻法出幻法,幻上幻。只有如来藏不幻,才能幻出一切法,如果如来藏也幻,那就还有幻如来藏的法,再往前推,也都是幻,如果没有不幻的法,法界就不成立了。
十一、根身器界都是什么法?
根身器界都是指如来藏用五大种子所变造的,供众生生存所需的物质色法,有共同的物质属性,是不断地生灭变异的,其中根身是众生别业,器界是众生共业。根包括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身是全部的身体,是身体的全部,包括五根。器是宇宙器世间,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世间,包括各层天界的宫殿,各种山、各种河、各种地、各种树木、各种宝物,以及各种居住环境,生存所用的器具等等。界就是种种器具物质的界限,欲界与色界有界限,与无色界有界限,三界各自都有界限,具有差别。
根身器界因为是物质色法,都有五大种子在其中运行,因此都具有能量,都是能量场。色声香味触都有能量,对众生身心的影响都很大。宇宙中存在着种种音声,所谓天籁之音,众生却不知所以。因为宇宙中存在种种色法,色法的运动和碰撞会产生能量波动,这样就形成了音声。宇宙中虚空极大,无边无际,声音在空中飘流,没有阻碍,就显得特别空旷、遥远、浑厚、震撼人心,众生听到,或者感到寂静,心向往之,或者感觉惊惧惶恐,避之不及。
虚空中为什么会出现声音呢?这是因为虚空并不是无物的,虚空中有种种微粒,数量极多,微粒运动,互相碰撞,声音就由此而生。这些微粒由地水火风空五大种子构成,每个大种子的波动都能释放能量,和合起来更能产生能量,互相之间能量还会转换,还会变成新的能量。正因为如此,人类才会利用水能和风能转换成电能,发电照明,用于生产和生活所需。
色尘和声尘是一种能量,香尘也是一种能量,有的香味有醒脑提神的作用,有的香味有抑制大脑神经细胞的作用,从而让人昏迷中毒。味尘也是如此,触尘更是如此,所以六尘都有能量。宇宙器世间就存在色声香味触法各种能量。
十二、什么叫作非自然性非因缘性?
楞严经中佛说一切法都不是自然而然存在的,不是因缘和合出现的,而是如来藏性所显现出来的。比如说山上的树木,如果说是自然而有的,那就会自然而灭,灭了以后,还会长出来吗?不会的,况且很多树木都是人工种植的,即使不是人工种植的那部分,也不是自然而有的,是随着地球的出现,逐渐出现的。
那树木是因缘和合而有的吗?也不是。表面看树木的出现,好像是由人工种植、浇水灌溉、施肥、阳光照射等等因缘和合,才生长出来的,实际上不是,这些因缘法都是虚幻的,生灭变异的,没有实的作用,实的作用是如来藏,是如来藏用五大种子聚合而成的,没有五大种子就没有树木,甚至树木的细胞微粒也不会出现。就连外在这些因缘法也是如来藏七大种子聚合而成的,没有实的因缘法,所以树木具有如来藏的性质,众生见树木的时候,是如来藏见性佛性的妙用,是妙真如性。
宇宙器世间是诸法中的一部分,当宇宙器世间刚刚生起时,有什么因缘或者是助缘促使宇宙器世间的出现呢?没有,找不到什么法能协助器世间的生起。比如说地球的慢慢形成,在形成之前,没有什么法存在,可以作为形成地球的助缘,在地球形成的过程中,也同样没有什么法可以作为形成地球的助缘,所以地球的出现非因缘性,宇宙器世间的形成也非因缘性。
那么宇宙器世间的形成是不是自然性呢?那我们就要思考一下自然性的概念定义是什么,所谓的自然性应该是自自然然而有,不受外界因素影响,常存常在,不生不灭。比如说地球的存在应该是自自然然而有的,不应该是从前没有,而在某个时间段内渐渐形成了,后天形成的就不自然了,形成一段时间以后,再慢慢地退化消失陨灭,那同样是不自然了。同样地,宇宙器世间也有开始有结束,有生有灭,有来有去,那这样就不是自然性的了。
综上所述,宇宙器世间既不是因缘性,也不是自然性。那是什么性呢?都是如来藏性。器世间的生生灭灭,以及生住异灭都是如来藏使然,都是如来藏的七大种子在其中形成的,生是如来藏生,住是如来藏执持,变异是如来藏变,灭是如来藏种子退回,所以宇宙器世间,乃至于诸法都是如来藏的特性。
有人会说因缘法缘起法也是诸佛菩萨所说法,也是正确的。但是正确是正确,那是在一定范围之内的正确,是在最初修行阶段的正确,超过范围,过了最初修行阶段,则不适宜再执以为真和究竟了。因为因缘法、缘起法是世俗谛,还不究竟,追究起来还是属于假法、空法、和方便法。究竟之法是大乘了义法,是般若和唯识法,最了义最究竟是唯识法,唯识是到家之法。因缘法的定位以大乘楞严经为准,不以小乘中乘法为准。如果小乘与大乘相诤,应完全皈依大乘,皈依究竟法门和义理。小乘和中乘是阶段性法,是过渡法,不是到家法,应该用过证过即弃,不能执为究竟。即使是最究竟的到家之法唯识,也是实证之后即弃,不能背着上岸。心中只要有一法存在,就没有空尽,心不空尽,不得上岸得真正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