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生如法师网站LOGO

日常开示汇总

作者: 释生如 分类: 综述 更新时间: 2024-02-25 12:27:51 阅读: 245

第六章  大乘如来藏篇

一、八个识心在色身的什么处所?

八个识心无形无相,不是物质色法,与物质色法之间是没有物理属性的那种触,因此识心就不在物质色法色身的里外中间。如果识心在色身的里边,那么把色身这种物质色法拆分开,一片片地割开,就能见到识心了。但是即使把色身都切碎了,也不见有任何识心跑出来,把后脑胜义根都拆分开,也找不到八个识,所以识心不在色身内。

如果识心在色身之外,色身之外是虚空,识心无法在虚空里,与虚空是两种属性,不能互相存在其中,即使识心在虚空里,也跟你没有关系,那是不属于任何人的识心,也不能所有人共用,如果识心在别人身上就属于别人的,如果在无情物上,把物打碎也找不到,所以识心不在色身之外。

如果识心在色身的中间,又找不到中间的位置,如果在色身表面,还是属于色身内,不是中间,只要有个位置就是色身内,不是中间。所以识心不在色身的内、外和中间。

具体参照楞严经第一卷,世尊讲的六识不在色身的内外中间的讲法,七八识同六识一样,都不在色身的内外和中间。色法和非色法不能有物理属性的那种触,非色法就不能在色法的内外和中间。

那么有人就问了:那八个识到底都在哪里呢?不能说哪里也不在吧?八个识当然在各自的作用处了,但不是用眼睛看见的,因为无形无相。八个识具体都有什么作用,自己用功思惟,到一定时候就能证得各个识了,然后就会知道各识都在哪里。其中前六识容易证得,七八二识极其困难,需要具足相当的因缘条件才能证得。

二、如来藏不是万能法

问:真正的大神通需要证如来藏,能自己运用如来藏识妙用,才是真正的大神通,这至少是阿罗汉以上的境界了。一般众生的的小神通按理也是如来藏的妙用,但是他们还没有证如来藏,应该没有如来藏的妙用,那么这些 小神通是从何而来的?是否应该说如来藏是一个宝藏,开发出来多少,就能运用多少,大神通是百分百开发出来了如来藏,小神通是开发了一点点?

答:一切众生都在时时刻刻运用着如来藏,没有一个不用的,包括细菌蚂蚁之类的众生。差别是证悟的人是知而用,没有证悟的众生是不知不觉地用,其实都是被动的用,不用不行,是如来藏主动的帮助。佛菩萨有智慧的人是善用,心地染污的人是恶用,但不管是善用还是恶用,都是如来藏主动配合意根和五蕴所起的用,意根和五蕴善,如来藏配合造善法,意根和五蕴恶,如来藏则随缘造恶法,关键在于意根和业种。所以修行就是要把意根修好,存下善种子,则如来藏随善缘造善法。我们只管修行就好了,不用管怎样用如来藏,用好意根就用好如来藏了。

一般说的神通是五种神通: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他心通和宿命通,都由四禅八定而来,附体之类的不属于神通。如来藏的功能作用方便说为神通妙用,众生意根的心量和智慧打开了,禅定出现,神通大神通就会出现,这是如来藏随着意根而显现出来的。所以修行主要是修意根,首先是修意识。

一般的神通都是修禅定的结果,不管是否证得如来藏,神通是世俗法,是定学成就的。世俗法上的事,不用扯上如来藏,比如说想学好一门技术,只管在技术上专研就行了,扯如来藏没有用,想要学做好饭,扯如来藏也没有用,反而还耽误事,即使是小乘的空和外道的空,扯如来藏也没有用,不必事事都和如来藏挂钩。但是地上菩萨的大神通却是与证悟如来藏有关系,那是禅定与大智慧的结合,缺少一个大神通都不会出现。

三、取着俗谛不见真谛——无道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这四句话体现出来的都是那个特别的、无形无相的道,掲示的都是如来藏的运作。而未悟的人,心全部进入境界当中,琢磨其中的意境,见人见境也见事,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其实琢磨境界是大错,实无境界可琢磨。这首诗没有表达任何境界,无人无境无事,全都是一个字:道。请问:道在哪里?在人与境对接的所有事上,也在人上和境上,无处不在。而凡夫不见道,只见俗相。金沙漫天,落眼成翳。金沙不是用眼睛见的,一见都是沙土,用心体会,却都是金。

有人说:你这样说不是恶取空了吗?这不是恶取空,恶取空是连如来藏这个道也不承认有,把一切法全部都空掉,一无所有,连因果也没有,无因无果无戒律,一切身口意行无所顾忌。这四句话里所展示的却是,无人无境无事,正是不空的那个道——如来藏,而取着人境事,恰恰是取着空。凡夫因为还没有证道,怎么样的看法都不对,取着人境事的时候,如何能见到如来藏、证得如来藏?

而空,是大小乘法的指向,色受想行识五蕴人空,内外六尘境界空,无人无境,就无事。只有空了这些虚妄法,才能见到那个不空的如来藏,取着了空的法,把慧眼遮蔽了,如何能见到不空的如来藏?

四、声闻缘觉不见第一义空

大般涅槃经原文:中道者名为佛性。以是义故。佛性常恒。无有变异。无明覆故。令诸众生。不能得见。声闻缘觉见一切空。不见不空。乃至见一切无我。不见于我。以是义故。不得第一义空。不得第一义空故。不行中道。无中道故。不见佛性。

释:中道名为佛性,因此说佛性是常恒没有变异的。因为无明覆盖心眼的缘故,令诸众生不能见到佛性。声闻缘觉的修行只处于现象界中,不能超脱于现象界之外,所以只能见到现象界的一切法空,见不到现象界之外的不空的佛性。乃至于声闻缘觉只能见到现象界中的一切法都无我,却见不到现象界之外的佛性我,因此声闻缘觉就不能证得第一义的空。因为不能证得第一义空的缘故,声闻缘觉就不是行在中道上。因为没有中道,就不见中道的佛性。

佛性的中道性参考楞严经中佛讲的如来藏的中道性。如来藏和佛性都是有法,真实存在,本体不空,性质为空。众生因为无明,执于世俗界的现象法,没有智慧探究现象界背后的实法真法,不能证得如来藏和佛性。

声闻缘觉也有大乘法的无明,也没有探究现象界背后的实法真法,不能实证如来藏和佛性,只见现象界的空,不见背后真法的不空,不知道正因为有真法的第一义的不空,才能有现象界的空,因此其行偏于空,没有中道。而那个真法正是众生的本体,本来面目,也就是众生的我,真我,由真我才衍生出五蕴世间的假我,而假我却非我。所以声闻缘觉的空不是究竟的,也就不是中道的,是偏离的,偏于纯空,空有不能圆融。

五、本有种子和新熏种子的关系是什么?

本有,意思是无始劫以前本来而有的,无缘无故存在着的,那就是如来藏里的七大种子地水火风空见识,这些种子不生不灭。本有的七大种子,不用五阴七识造作天然就存在,没有什么道理可讲,没有什么法生它,也没有什么法能灭它,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出现,不受熏,不变异,永远清净。

新熏,意思是五阴出生以后,七识的业行出现所落下来的种子,也叫作业种,是后天出生的,是生灭不断变异的。新熏的种子,是后天五阴七识造作业行形成的,是因缘所生法,分为善、恶和不善不恶的业种。七识清净以后,造作业行,留下的都是清净业种,当恶业种子都消灭以后,如来藏转识成智,成就佛道。

本有的种子和新熏的种子的关系是,本有的种子出生在三界中,形成五阴七识世间万法,七识借助因缘法造作业行,于是业行的种子就落谢在如来藏里。没有本有的种子,就没有后天新熏的种子,

当心里有疑问的时候,只需要把问题当中的概念弄清楚,问题就解答出了一半。如果概念内涵不清楚,即使别人回答了,自己也是容易犯糊涂。如果概念不清楚,问的问题本身就不明确有问题,那么一般人就不好回答了。如果甲乙丙丁,对本有和新熏,各有各的理解,在一起辩论时,什么年月能把观念统一起来,形成共识?

六、阿罗汉的如来藏是否能称为异熟识?

阿赖耶识、异熟识、无垢识,这三个名称,都代表第八识如来藏,之所以名称不同,是因为所含藏的业种不同。业种的改变,显示着能带来生死的无明减轻到相当的程度,或者是灭尽了。其中阿赖耶识这个名称代表有分段生死,恶业种子还很重很多;如果没有分段生死却还有变易生死的时候,就是烦恼现行全部断尽的时候,恶业种子消除,不感召三界分段生死了,也就是小乘四果阿罗汉的境界,这时候的如来藏就叫异熟识。如来藏应该叫什么名字,取决于所含的生死业种,取决于烦恼是否断尽,习气是否断尽。异熟识最低标准是断尽烦恼,最高标准是不仅断尽烦恼,还要断相当程度的习气,这标示着同时也要有八地菩萨的唯识种智。

阿罗汉由于烦恼断尽,不再有分段生死,也就是没有三界的六道轮回了,虽不在六道里轮回,却还有六道之外的圣人身份和修道的道场,以这个身份继续在三界中修行,直至成佛,不出三界之外。所以阿罗汉断尽了烦恼,就脱离了六道轮回的分段生死,阿赖耶识就改名为异熟识,其解脱境界相当于八地菩萨,只是习气还没有开始断。八地菩萨虽断习气,还没有断尽,没有断尽就有变易生死,其如来藏也叫作异熟识。

由此可见,生死是由烦恼和烦恼习气而来,修行的指向就是断烦恼,断习气,无论是大乘的修行还是小乘的修行,目标都是如此。只不过小乘的修行只能达到断尽烦恼的程度,却无法断习气,那就还要继续进修大乘,以期断尽一切无明,成就佛果。因为小乘法理不够深,也不够究竟,不能指导行人断习气,而大乘法义却是逐渐深入,深细至微,无有遗漏,能指导行人断尽一切无明习气,最终成佛。明了这个道理以后,在学佛修行中就要时时检查反观自己的心性,看看烦恼减轻没有,心地变得清净一点没有,不要以所学理论为究竟,理论是为断烦恼和习气服务的,习气断尽,一切理论就都无用武之地了。

阿罗汉从无余涅槃中出来以后,菩萨六度当中,除了大乘如来藏的智慧不具,福德也不足,大乘的戒行也不够完备,但如果要修,应该很快就能修足。阿罗汉一但开悟证得如来藏,其果位就不是七住位了,应该在初地左右,入初地能非常快,毕竟已经断尽烦恼了,禅定在初禅定以上,达到初地菩萨的果位还是不太困难的。初地以上菩萨烦恼还没有断尽,在解脱智慧和禅定方面不如阿罗汉,但福德非常大,阿罗汉远远不能比,最后究竟谁先成佛,这个不好说。

 总起来说,小乘的极果相当于大乘八地菩萨的解脱智慧证量,但没有八地菩萨的甚深唯识种智,也没有转识成智,在智慧方面,阿罗汉与八地菩萨相差极大,与初地菩萨相差也极大,甚至大乘的无生智慧与三贤位菩萨也有很大差别。如果行人只修小乘的解脱,不修大乘,其解脱仍然是不究竟的,生死大事终究是没有真正解决,虽然能涅槃,却仍然有生死。

七、六祖顿悟与神秀渐修的关系

唐朝南宗门派以六祖为首主张顿悟,六祖有名的偈子:菩提本无树,明镜也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而北宗门派以神秀为首主张渐修,神秀的偈子是: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六祖的偈子表明他还仅仅处于小乘空的境界,大乘还没有悟道,神秀的偈子表明他还处于修理身心的阶段。时人与后人多赞六祖,而贬神秀,不知道其中各有道理,根基不同,因缘不同,所修法就不应该同,二者是顿悟与渐修的关系,不可强求一致。

关于渐修和顿悟的关系,我曾经举过一个例子,就像锯一棵大树,大树锯倒的时候喻为顿悟,大树没锯倒之前的工作喻为渐修,渐修之后才能顿悟,顿悟以后还需要渐修。前修和后修所修的法不同,悟后修和悟前修,所修肯定不一样。神秀所说的渐修,是在顿悟之前的渐修,是处于打基础阶段,没有这种渐修就不能有后面的顿悟;而六祖的本来无一物,虽然还不是大乘的顿悟,但因为他前面的修行功夫在前世已经完成了,甚至不知完成多少世多少劫了,今世内心已经空了,不需要再修理身心,时时勤拂拭。

站在六祖那个立场,以六祖的根性完全可以直接去空,虽然没有达到大乘的空,也不属于禅宗的顿悟,但是六祖毕竟有能力空,这个境界确实比神慧要高很多,已经过了渐修这个阶段了,因缘到来,随时可以到顿悟的境地。而神秀离顿悟还很远,他必须渐修,必须时时勤拂拭,把心上的污浊清除一下,否则就不能顿悟,即使小乘的空都不可能。

到什么地方就说什么话,处在什么阶段就要修什么法,各人所处的境界不同,修的法不可能相同。小学生有小学生修的法,大学生有大学生修的法,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学大学的课程,几乎每个人都要经过前边的小学和中学阶段,路要一步一步的走,中间的过程是不能越过的,时间长短要因人而异,但是这个过程一定要有,哪管是一瞬间的过程也是要有的。这所有的过程都走完了,才能到最后那个顿悟境界。这就是六祖和神秀的顿悟和渐修的辩证关系。

八、金刚经第三品的真实义

第三品原文:大乘正宗分

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金刚经第三品的中心思想,是佛教导菩萨如何降伏其心。为什么要降伏其心?因为菩萨心中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有四相者非真菩萨。菩萨如何能降伏其心,灭除四相呢?佛说:你即使把四生九有一切众生都度入无余涅槃,你也不要认为你度了众生,有众生被度。因为确实是法界中无众生,也无我,因为无我,你就不要认为我度了众生,因为无众生,你就不要认为有无量无边被你所度。这样就灭除了四相,其心清净,得到了降伏。全文都没有侧重讲让众生入无余涅槃,而是假设你真的度了这么多众生入无余涅槃。实际上并不是这样。

一个人如果有我相,就会认为我如何如何,我要如何如何,我一定要如何如何。侧重点都是他的那个我,处处以为我中心为出发点,我性必然要彰显出来。

一个人如果有人相,就会执着于人的善恶是非,并且就离不开人群,处处依赖人群以获取世俗利益,离开人群就不知道如何安处了。一个人如果有众生相,就会希冀自己被众生环绕和追逐,成为众生之首,追逐名闻利养。一个人如果有寿者相,就会希冀自己长命百岁,长生不老,寿命绵长。

而这四相都是虚假之相,幻化不实之相,非实有。心存四相则不能断我见,断结缚,生死轮回不能止息。所以菩萨首先应当断我见破四相。破了四相以后,菩萨才能心空,才能无为,福德才能广大无边,才能以此广大无边之福德成就无上正等菩提。

有人问:佛为什么让无量无边众生入无余涅槃?从全文来看,佛并没有让众生入无余涅槃,全文的宗旨与其中的一句话一个词语,差别很大,佛告诉众生学法读经要依义不依语,义只有在完全的一书一章一节一段中,才能如实地体现出来,如果从其中抽取某一部分,其含义是不是要扭曲了?读经要完全充分地理解佛经的全貌和宗旨,不可断章取义,或者是断句取义,要依义不依语,否则三世诸佛冤。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