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戒细则
第三节 淫戒第三
原文:佛告诸比丘。优婆塞不应生欲想欲觉。尚不应生心。何况起欲恚痴结缚。根本不净恶业。是中犯邪淫有四处。男女黄门二根。女者人女。非人女畜生女。男者人男。非人男畜生男。黄门二根。亦同于上类。
释:佛告诉诸比丘们说:优婆塞不应该生淫欲的念头和淫欲的觉受,就连欲心都不应该生起,何况还生起贪嗔痴结缚,造作根本不清净的恶业。造作根本不清净的恶业的时候,犯邪淫罪有四种对象:男、女、黄门和同时具有男女二根的人。其中邪淫对象为女子的,包括人中的女子、非人中的女子和畜生女。邪淫对象是男子的,包括人中男子、非人中男子和畜生男。黄门也分为人中黄门、非人中黄门和畜生黄门。二根包括二根人、二根非人和二根畜生。
根本不净恶业,是指由根本烦恼贪嗔痴造作出来的烦恼恶业,其他烦恼如大中小随烦恼等等,都是由根本烦恼衍生出来的,附属于根本烦恼,所以由随烦恼造作的恶业轻,由根本烦恼造作的恶业重。恶业的产生,首先是因为生心动念了,欲心欲念生出来以后就造作了淫业,心为根本,业为附属,心为细,附属的业为粗,修行是先降伏粗重的行,再降伏心,所以如果连粗重的行都降伏不了,微细的心就更难降伏了。
每个众生犯邪淫的对象不一定是异性,可能是同性,可能是黄门,可能是二根,也可能同时与同性和异性都有邪淫关系。邪淫对象也可能不是同类,而是异类,比如人与非人,人与畜生,非人与畜生。非人的种类极多,包括鬼、神、仙类等等,我曾在寺院见过一个精神不正常的女子怀着鬼胎,半夜一个无头男鬼经常来找这个女子,而这个女子根本分辨不出好恶是非,家人找到寺院,想要打掉鬼胎,到寺院找通灵人劝说那个鬼同意堕胎。还有一个女子怀了蛇胎,一个属于仙类的蟒蛇胎,蟒蛇仙也是半夜经常来找那个女子。这样的女子业障非常重,是前世极重的邪淫罪业感召出来的。
黄门是指男女根残缺不全的,不能有正常的性器官功能,生理功能受限的一类众生。其中一部分是先天性的无男女根,一部分是后天被阉割,而失去了男女根,或者男女根残缺不全了。这样的众生业障也是很重,都是前世因为邪淫等原因造成的。
二根人因为同时具有男女二根,本来不分男女,但是也有侧重,以其中一种性别为主,所以二根人也分为男女,男二根现男根的时候多,或者是白天现男根,夜晚就现女根,而女二根则是现女根的时候多,也许是白天现女根,夜晚就现男根。这样的二根人,既不能在男子团体中生存,也不能在女子团体中生存,因为性别不定,极容易出问题。这类众生同样是业障很重的,也是前世多犯邪淫造成的,所以邪淫的果报也是很重的。
原文:若优婆塞与人女。非人女。畜生女。三处行邪淫。犯不可悔。若人男。非人男。畜生男。黄门二根。二处行淫。犯不可悔。若发心欲行淫。未和合者。犯下可悔。若二身和合。止不淫。犯中可悔。若优婆塞。婢使已配嫁有主。于中行邪淫者。犯不可悔。余轻犯如上说。三处者。口处大便小便处。除是三处。余处行欲皆可悔。若优婆塞婢使未配嫁。于中非道行淫者。犯可悔罪。后生受报罪重。
释:如果优婆塞与人女、非人女和畜生女,在其口处、大便处和小便处三处行淫,就犯了不可悔罪。如果优婆塞与人男、非人男和畜生男,以及黄门和二根,在口处和大便处二处行淫,就犯不可悔罪。如果起心想行淫,还没有与对方身体和合在一起的,犯下等可悔罪。如果与对方身体和合在一起,中途止住,不行淫了,犯中等可悔罪。如果优婆塞,他的婢女已经结婚,有了配偶,再与奴婢行邪淫的,犯不可悔罪。如果起心想行淫,身体还没有和合,犯下等可悔罪。如果身体已经和合,中途止住不行淫了,犯中等可悔罪。
三处犯邪淫是指口处、大便处和小便处,除了这三处,在其它处行淫,都可以忏悔消除罪业。如果优婆塞,他的奴婢还没有结婚,没有配偶,对其非道行淫,不是在口、大小便三处行淫的,犯可悔罪,但后世受报的罪是很重的。
原文:若优婆塞有男子僮使人等。共彼行淫二处。犯不可悔罪。余轻犯罪同上说。若优婆塞共淫女行淫。不与直者。犯邪淫。不可悔。与直无犯。若人死乃至畜生死者。身根未坏。共彼行邪淫。女者三处犯。不可悔。轻犯同上说。
释:如果优婆塞与自己的男童仆和雇佣人等,一起在口处和大便处二处行淫,犯不可悔罪。如果优婆塞心想行淫,而身体还未和合,犯下等可悔罪。如果身体已经和合在一起行淫,中途止住不行淫了,犯中等可悔罪。
如果优婆塞与淫女一起行淫,之后不给钱者,犯邪淫罪,不可忏悔。如果给淫女相应的价值,付费则不犯邪淫罪。如果人死了,或者是畜生死了,身根还没有毁坏,优婆塞与尸体行淫,如果是与人女尸和畜生女尸三处行淫者,犯不可悔罪。如果是起心想行淫,身体还没有和合,犯下等可悔罪。如果身体已经和合了,中途止住不继续行淫了,犯中等可悔罪。
淫女的行为属于交易行为,目的是为了赚钱,得到生活费用,不是为了行淫欲,因为色身属于她们个人所有,应由她们个人管理,她们本身不犯淫戒,男子与他们行淫就要遵守交易规则,要付费。
但是如果这些行为违犯公序良俗,也要受世俗里的道德谴责,如果违犯国法律则,也要受到法律制裁。现代人生活富足,赚钱渠道多,不涉及缺少生活资费的情况,所以淫女行业就是不正当的,是犯戒犯法行为。具体还要看当事人的用心以及行为的后果和影响,才能定论。
有人说,付淫费是不犯上等的不可悔罪。如果是这样的话,付费犯中等的可悔罪,或者是下等的可悔罪。
那么问题来了,付费与不付费有什么区别呢?都是行淫了,难道说付费罪就小,不付费罪就大吗?罪的大小涉及到付费问题吗?那么杀人之后给死人补偿金,就不下地狱了吗?地狱可以用钱来赎出的吗?显然这是行不通的。行淫也是,付费不付费都行淫了,如果有罪的话,罪还因此分大小吗?钱能解决罪行大小的问题吗?显然不能,因果不是钱的问题,而是心的问题,和结果的问题。所以,这个地方的正确解释是,付淫费就不犯罪,根本没有大小罪的说法。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古代印度,淫女是一种职业,现代也可以叫作行业,是公开运营的合法合归的行业,不但不犯法,还受法律保护。为什么合法合规受保护呢?因为当时的社会生活环境所致,一方面是一些女人被生活所迫,没有生活来源,不得不靠卖淫来救济生活,另一方面是一夫多妻制导致一些男人娶不到妻子,不得不找淫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安定民众生活,淫女行业就出现了。
那么受了五戒的优婆塞,付费行淫并不违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民俗,与淫女之间完全是一种交易行为,被社会接受和认可,不违背世俗规范,因此就不算犯戒。如果社会上不接受这种行为,法律法规不允许,那么行淫不管付多少钱,都是犯罪行为。
判断某种行为是不是邪,只要能确定什么是正就好办,正之外的就是邪。所谓的正,是世间法律法规、国情和民俗所共许的,大家都认为这样可以,那就可以。那么邪淫就代表不符合法律法规和不被社会民俗认可的淫行。付费行淫如果算犯罪,那么一夫多妻就不合法合规,不合理了,优婆塞与多个女人行淫,而且是长期的终身的,那就算犯罪。如果国家和社会不允许一夫多妻和一妻多夫的现象存在,则多妻的优婆塞和多夫的优婆夷都算犯戒犯罪。如果多妻多夫被社会认可不算犯罪,付费行淫就不算犯罪。
世尊制小乘戒在某种程度上要顺从世俗风情和社会规范,否则众生无法接受,就达不到接引众生的目的。比如佛指定优婆塞与比丘们一样都不能有淫行,都不能结婚生子,试想深陷贪欲泥坑的凡夫俗子们谁还敢来学佛修行呢?即使学佛修行本来就应该这样,如果凡夫俗子接受不了,就不能这样制戒,否则学佛者人人都出家与僧人一样了,就没有在家和出家的区别了。
而国情和民俗随着社会发展要不断地变化,那么戒律的内涵就得随之不断地变化,在古时适用的某些戒律,在现代就不适用了,那就得随着改变。古代实行一夫多妻或者是一妻多夫制,现代则是一夫一妻制,这就是合法的,符合社会规范和民俗,在这个范围内是正淫,超越这个范围就是邪淫。但是古代又有淫女行业也是合规符合民俗的,与淫女行淫付费就合规合法,因此不犯邪淫。
佛经原文里并没有付费行淫不犯上品不可悔罪的意思,个人臆测的并不代表佛意。释经解法都应该以佛意为准,不以佛之外的任何个人意为准,不管个人的名气有多大,这是讲解佛经的根本宗旨。佛讲戒也根据当时国家社会的习俗和规章制度而定,不离社会道德伦理规范。这些内容如果有改变,佛讲的戒律就会有所改变,与社会法律法规有冲突的戒律就要作废,这是佛陀在戒经中明示的。比如古印度女子没有地位,隶属于男子,所以男子出家,可以随便把妻和子送人,不经过妻子同意。如果佛到现在的世界里来弘法,就不会允许这样的事发生。
原文:若优婆塞自受八支。行淫者犯不可悔。八支无复邪正。一切皆犯。若优婆塞虽都不受戒。犯佛弟子净戒人者。虽无犯戒之罪。然后永不得受五戒。乃至出家受具足。
释:如果优婆塞在佛前自受八关斋戒,在这期间行淫,不管对方是谁,即使是自己的妻子,也犯不可悔罪。因为在八关斋戒期间,一切淫欲都不可以有,不管是与妻子的正淫,还是与其他人的邪淫,只要有行淫都犯不可悔罪。优婆塞虽然不受任何戒,如果侵犯了持净戒的人,虽然没有犯戒之罪,但是今后永远都不能受五戒,也不能受出家具足戒了。
原文:佛告诸比丘。吾有二身。生身戒身。若善男子为吾生身。起七宝塔。至于梵天。若人亏之。其罪尚有可悔。亏吾戒身。其罪无量。受罪如伊罗龙王。
释:佛告诉诸比丘,我有两个身,一个是生身,一个是戒身。如果善男子为我的生身(肉身)起七宝塔,达到梵天的高度,如果有人毁坏了七宝塔,这个罪还可以忏悔灭除。可是如果一个人亏损了我的戒身(如来所制定的戒律),其罪无量无边,受的罪报就像伊罗龙王所受的罪一样。
什么叫亏损佛的戒身呢?就是违背佛所制定的戒律,犯了佛戒,亏损如来,愧对如来,这样的罪过是无量无边的,像伊罗钵多罗龙王所受的罪报一样。伊罗钵多罗龙王长有七个头,每个头上都会生长出伊罗树,为什么会长伊罗树?伊罗钵罗龙王过去生为比丘时,因瞋心故意损伤伊罗树叶,久劫堕入龙身,头上还长出一棵伊罗树,饱受脓血交流、蛆虫嚼食之痛。幸而听闻佛陀开示,得以了知因果,安忍忏悔,但如此业报一直要到弥勒佛出世才得以脱离。所以学佛以后,就不要再随顺烦恼了,随顺烦恼就是在亏损如来的戒身,其罪无量无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