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合集经选讲
第二章 五个梦喻
原文:大王。如人梦中。见以死蛇。死狗人尸。系己颈上。心生怖畏。于意云何。是人觉已。忆念所见。为实有不。王曰不也。佛言大王。是人所梦。执以为实。是智者不。王曰。不也世尊。何以故。梦中毕竟。无死蛇等。何更复有。系之颈耶。当知是人。徒自疲劳。都无有实。
释:大王,就像有人在梦中看见死蛇、死狗、死人尸体系在自己的脖子上,心里就生起了恐惧情绪。你怎么认为呢?这个人醒来以后,还在想着梦里所见到的恐怖事情,梦里所见是实有的吗?净饭王说:不是实有的。佛说:大王,这个人把所梦见的事情执著为实有的,他是有智慧的人吗?净饭王说:他不是有智慧的人,世尊。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梦中并没有什么死蛇死狗之类的东西,怎么还能有把死蛇死狗系在脖子上这件事呢?这个人只是白白劳役其心,都没有实事。
原文:佛言大王。如是如是。愚夫异生。见是臭恶。嗔恚毁呰。造作是业。身三语四。意三种业。造是业已。刹那灭谢。是业不依。东西南北。四维上下。中间而住。最后边际。命根灭时。自分业报。皆悉现前。犹如梦觉。念梦中事。
释:佛说:大王,确实是这样,愚夫异生对这样臭恶的死尸生起了嗔恚心、毁灭心,造作了恶业,色身上造作三种,语言上造作四种,意业上造作三种。造作出十恶业以后,业行刹那灭去,并且是边造边灭,灭了以后,业行也没有地方可去,不依东南西北四维上下而住。最后命根灭去时,此世色身上应该受的业报全部都现前了,犹如梦醒以后还在念着梦中的事一样。
原文:大王。识为其主。业为攀缘。二种相因。初识生起。或趣地狱。或堕傍生。琰摩罗果。及阿修罗。若人若天。初识生已。各受其报。同分心品。相续随转。最后识灭。名为死蕴。最初识起。 名为生蕴。
释:大王,阿赖耶识为出生后世五阴身的主人,业种为所缘,以此因和缘和合起来,下一世的最初识就出生了,众生或者趣于地狱道,或者堕在鬼道,或者投生到畜生道三恶道中;或者投生到阿修罗道、人道和天道三个善道中。当最初的识心出生以后,众生就开始各受其业报,然后在同一色身上的识心就不断地连续地运行下去。到命终识心灭去时,色身就是死尸,名为死蕴,在色身上最初生起的识心叫作初识,色身五阴名为生蕴。
原文:大王。无有少法。从于此世。得至他世。所以者何。性生灭故。大王。身识生时。无所从来。灭无所去。彼业生时。无所从来。灭无所去。初识生时。无所从来。灭无所去。何以故。自性离故。
释:佛说:大王,没有任何一个法能从此世流转到下一世,为什么如此说?因为一切法的自性都是生灭不已的,不是常存常在的,到临终五阴灭去时,一切法都会灭去。大王,身识出生的时候没有来处,灭时也没有去处。造作业行时,业行没有来处,业行灭去时也没有去处。下一世最初的识心出生时,没有来处,灭时也没有去处。为什么一切法都没有来处也没有去处?因为一切法离一切性,一切法的自性没有一切相,自体性为空,了不可得。
原文:如是了知。身识身识空。自业自业空。初识初识空。若灭灭空。若生生空。了知业转。无有作者。亦无受者。但唯名相。分别显示。
释:应该像这样来了知身识,了知身识的自性空;像这样来了知自身识心所造作的业行,了知业行自性为空;像这样来了知初识,了知初识自性为空;像这样来了知,一切法如果出生,其生为空,一切法若灭,其灭为空;同时也要了知业行的造作和流转,没有作者也没有受者,一切法都只是假相和名字上的分别显示罢了。
原文:大王。譬如有人。于睡梦中。为彼非人。断其鼻根。于意云何。是人觉已。忆念梦中。鼻根断坏。是实有不。王曰不也。佛言大王。是人所梦。执以为实。是智者不。王曰。不也世尊。何以故。梦中毕竟。无有鼻根。何更说有。被断坏耶。当知是人。徒自疲劳。都无有实。
释:大王,譬如有人在睡梦中梦见被一个非人割断了鼻根,你觉得如何?这个人醒来以后,不断地回想梦中鼻根被毁坏的事情,这个事情是实有的吗?净饭王说:不是实有的,世尊。佛说:大王,这个人把自己所梦见的事情执著为实有的,他是有智慧的人吗?净饭王说:他不是有智慧的人,世尊。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梦中毕竟没有鼻根这个东西,更何况还有鼻根被割断这样的事,应该知道这个人只是白白地劳役其心罢了,根本没有实事。
非人不属于人类,包括了阿修罗、琰摩罗、大鹏金翅鸟、鬼神那类,他们都不是人,很多非人也作我们人类的护法神,他们既造恶业也做善业。
原文:佛言大王。如是如是。愚夫异生。见鼻根坏。起恐怖想。造作痴业。身三语四。意三种业。最初造作。刹那灭谢。是业灭已。不依四方。四维上下。中间而住。最后边际。命根灭尽。自分业报。皆悉现前。犹如梦觉。念梦中事。
释:佛说:大王,确实是这样,愚痴的凡夫异生,看见自己的鼻根毁坏了,就生起恐怖心,造作愚痴业,身体三种语言四种意业三种。从最初开始造作起,业行就边造作边刹那灭去,这些业行灭去以后,不依东西南北四维上下而住。但是当最后生命快结束时,自己这辈子造的业报就全部现前了,犹如梦醒以后,还在念着梦中的事一样。
原文:大王。识为其主业为攀缘。二种相因初识生起。或趣地狱。或堕傍生琰摩罗界及阿修罗若人若天。初识生已各受其报。同分心品相续随转。最后识灭名为死蕴。最初识起名为生蕴。
释:大王,阿赖耶识为出生后世五阴身的主人,业种为所缘,以此因和缘和合起来,下一世的最初识就出生了。初识出生以后,众生或者趣于地狱,或者堕在鬼道,或者投生到畜生道等三恶道中;或者投生到阿修罗道、人道和天道三个善道中。当最初的识心出生以后,众生就开始各受其业报,然后在同一色身上的识心就不断地连续地运行下去。到命终识心灭去时,色身就是死尸,名为死蕴,在色身上最初生起的识心叫作初识,色身五阴名为生蕴。
原文:大王。无有少法。从于此世。得至他世。所以者何。性生灭故。大王。身识生时。无所从来。灭无所去。彼业生时。无所从来。灭无所去。初识生时。无所从来。灭无所去。何以故。自性离故。
释:佛说:大王,没有任何一个法能从此世流转到下一世去,为什么如此说?因为一切法的自性都是生灭不已的,不是常存常在的,到临终五阴灭去时,一切法都会灭去。大王,身识出生的时候没有来处,灭时也没有去处,造作业行时,业行没有来处,业行灭去时也没有去处。下一世最初的识心出生时,没有来处,灭时没有去处。为什么一切法都没有来处也没有去处?因为一切法离一切性,一切法的自性没有一切相,自体性为空,了不可得。
原文:如是了知。身识身识空。自业自业空。初识初识空。若灭灭空。若生生空。了知业转。无有作者。亦无受者。但唯名相。分别显示。
释:像这样来了知身识,了知身识的自性空;像这样来了知自身识所造作的业行,了知业行自性为空;像这样来了知初识,了知初识自性为空;像这样来了知一切法如果出生,其生为空,一切法若灭,其灭为空;同时也要了知业行的造作和流转,没有作者也没有受者,一切法都只是假相和名字上的分别和显示罢了。
原文:大王当知。诸根如幻。境界如梦。一切诸法。皆悉空寂。此名空解脱门。空无空相。名无相解脱门。若无有相。则无愿求。名无愿解脱门。如是三法。与空共行。涅槃先道。决定如法界。周遍虚空际。于此譬喻。当如是知。
释:大王你应当知道,六根就像是幻化的一样,各种境界就像梦境一样。一切法全部都是空的寂静的,这就是空解脱门;诸法空也没有空相,这叫作无相解脱门;如果一切法连相也没有,就应该不生任何愿求,这叫作无愿解脱门。如是空、无相、无愿三解脱门与空共同存在,走向涅槃之路就应当这样修学。要想求得涅槃,首先就要知道,一切法都是实相法界,都是阿赖耶识一真法界,遍布于十方虚空际,然后才能证得涅槃。对于这些譬喻,应该这样了知。
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都是幻化出来的,眼睛见的种种境界,耳朵听的种种境界,六根所对的种种境界,犹如梦里的事一样,并不真实。还要追求什么,一切诸法皆悉空寂,没有一法不是空的,没有一法不是寂灭的,什么也没有,这就是空解脱门。证得一切法空,知道是空的,就解脱了。
空无空相,名无相解脱门,空的法,没有一个相貌可见、可说、可指示出来,连空也空,这就是无相解脱门。知道空什么相也没有,连空也没有,心更解脱了。如果连空的相都没有,连空都没有,还着什么空呢?如果连相都没有,还要求什么?什么都不用再求了,这就是无愿解脱门。没有愿求心更加解脱了,空、无相、无愿,三解脱门修成就了,就是圣人进入圣位。
空、无相、无愿三法与空共行,既不离空,也没有空相,三者又不相分离,层层递进,究竟解脱。众生要想入涅槃,求得不生不灭,就应该这样修行,不断地产生空的心行,越来越空,连空也空,直至空得干净利落。如果心里还有一个空,那就没有真正空,还应该灭去空的心,涅槃路上这样去修学,才能证得涅槃。涅槃就是解脱,涅槃就是不生不灭,涅槃就是寂静无为,涅槃就是大自在。
涅槃的道路,应该这样走。而涅槃最初所依止的是一真法界,阿赖耶识这一法,没有阿赖耶识就没有四种涅槃可说,依阿赖耶识如来藏法界来说,一切法才是空寂无相的,因此才没有愿求。这些法理周遍虚空际,无论在虚空的哪个世界里都是这样的一个真理,一切法都是空的,这个理在一切的虚空边际都适用,都是如此。
涅槃分四种:有余依涅槃、无余依涅槃、自性清净心涅槃和无住处涅槃。小乘的涅槃就是要把一切法都灭了,涅槃是一个假的名词,是指达到一种不生不灭的状态,它只是一种性质状态,不是真实有的法。真实有的法就是如来藏,在如来藏体上显示一种不生不灭的性质、不动的性质,这就是涅槃。阿罗汉入无余涅槃里没有阿罗汉,只剩下他的如来藏心,处于一种不生不灭的状态,那个状态就是涅槃,所以涅槃也是一个假名词。只有实相心,如来藏心,才是真法,是实法,其他的都是假法。
佛在《大般涅槃经》里也是这么说的,就像真如也是一种性质状态,真如是阿赖耶识如来藏所显现的一种真实和如如的性质,它是一个名词。实相就是如来藏真实有的相,在真实有的相上所显现出的一种真实的性,和如如不动的性质,就是真如。所以说涅槃与空共行,空尽了,就入无余涅槃。
原文:大王。譬若有人。于睡梦中。为彼饥渴。之所逼切。遇诸美馔。随意而食。于意云何。是人觉已。忆念美馔。为实有不。王曰不也。佛言大王。是人所梦。执以为实。是智者不。王曰。不也世尊。何以故。梦中毕竟。无彼美膳。况得食耶。当知是人。徒自疲劳。都无有实。
释:佛说:大王,譬如有人在睡梦中被饥渴所苦恼逼迫,遇见了美味的佳肴,就肆意大吃。你的看法如何?这个人睡醒以后,不断的回想着梦中的美味佳肴,这件事是实有的吗?净饭王说:不是实有的。佛说:大王,这个人把自己的梦境执著为实有的,他是有智慧的人吗?净饭王说:他不是有智慧的人,世尊。为什么如此说呢?因为梦中毕竟没有那些美味佳肴,更何况还有享受饮食之事,应该知道这个人只是白白地劳役其心罢了。
原文:佛言大王。如是如是。愚夫异生。见美食已。心生爱着。起于贪行。身三语四。意三种业。最初造作。刹那灭谢。是业灭已。不依东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中间而住。最后边际。命根灭时。自分业报。皆悉现前。犹如梦觉。念梦中事。
释:佛说:大王,确实是这样,愚痴的凡夫异生遇见美食以后,心里生起贪爱,造作贪业行,身业三种语业四种意业三种。从最初开始造作起,业行就边造作边刹那灭去,这些业行灭去以后,不依东西南北四维上下而住。但是当最后生命快结束时,自己这辈子造的业报就全部现前了,犹如梦醒以后,还在念着梦中的事一样。
原文:大王。识为其主。业为攀缘。二种相因。初识生起。或趣地狱。或堕傍生。琰摩罗界。及阿修罗。若人若天。初识生已。各受其报。同分心品。相续随转。最后识灭。名为死蕴。最初识起。名为生蕴。
释:阿赖耶识为出生后世五阴身的主人,业种为所缘,因和缘二者和合起来,下一世的最初识就出生了,众生或者趣于地狱,或者堕在鬼道,或者投生到畜生道三个恶道中;或者投生到阿修罗道、人道和天道三个善道中。当最初的识心出生以后,众生就开始各受其业报,然后在同一色身上的识心就不断地连续地运行下去。到命终识心灭去时,色身就是死尸,名为死蕴,在色身上最初生起的识心叫作初识,色身五阴名为生蕴。
原文:大王。无有少法。从于此世。得至他世。所以者何。性生灭故。大王。身识生时。无所从来。灭无所去。彼业生时。无所从来。灭无所去。初识生时。无所从来。灭无所去。何以故。自性离故。
释:佛说:大王,没有任何一个法能从此世流转到下一世,为什么如此说?因为一切法的自性都是生灭不已的,不是常存常在的,到临终五阴灭去时,一切法都会灭去。大王,身识出生的时候,没有来处,灭时也没有去处。造作业行时,业行没有来处,业行灭去时也没有去处。下一世最初的识心出生时,没有来处,灭时没有去处。为什么一切法都没有来处也没有去处?因为一切法离一切性,一切法的自性没有一切相,自体性为空,了不可得。
原文:如是了知。身识身识空。自业自业空。初识初识空。若灭灭空。若生生空。了知业转。无有作者。亦无受者。但唯名相。分别显示。
释:应该像这样来了知身识,了知身识的自性空;像这样来了知自身识心所造作的业行,了知业行自性为空;像这样来了知初识,了知初识自性为空;像这样来了知,一切法如果出生,其生为空,一切法若灭,其灭为空;同时也要了知业行的造作和流转,没有作者也没有受者,一切法都只是假相和名字上的分别显示罢了。
原文:大王。如人梦中。为饥所逼。得其苦瓠。并拘赊怛计子。毕租摩哩捺子。而便食之。心生恚恨。于意云何。是人觉已。忆其梦中。食苦瓠等。为实有不。王曰不也。佛言大王。是人所梦。执以为实。是智者不。王曰。不也世尊。何以故。梦中毕竟。无苦瓠等。况复食耶。当知是人。徒自疲劳。都无有实。
释:大王,譬如有人在梦中为饥饿所逼迫,得到了苦瓜和拘赊怛计子、毕租摩哩捺子等等苦口而难吃的东西,于是就吃了,吃完以后心里就感到痛苦,生起了忿恨。你怎么想呢?这个人醒过来以后,回忆自己在梦中吃苦瓜的事,这件事是实有的吗?净饭王说:不是实有的。
佛说:大王,这个人把自己所梦见的事情执著为实有的,他是有智慧的人吗?净饭王说:他不是有智慧的人,世尊。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梦中毕竟没有苦瓜这个东西,更何况还有吃苦瓜这样的事,应该知道这个人只是白白的劳役其心罢了,根本没有实事。
原文:佛言大王。如是如是。愚夫异生。梦为饥逼。啖其苦味。心生恚恼。造是业行。身三语四。意三种行。造彼业已。即便灭谢。是业灭已。不依东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中间而住。最后边际。命根灭时。自分业。报皆悉现前。犹如梦。觉念梦中事。
释:佛说:大王,确实是这样,愚痴的凡夫异生,在梦中被饥饿所逼迫,吃了苦味的饮食,心就生起了恚恼,造作了恶业行,身业三种、语业四种、意业三种。从最初开始造作起,业行就边造作边刹那灭去,这些业行灭去以后,不依东西南北四维上下而住。但是当最后生命快结束时,自己这辈子造的业报就全部现前了,犹如梦醒以后,还在念着梦中的事一样。
原文:大王。识为其主。业为攀缘。二种相因。初识生起。或趣地狱。或堕傍生。琰摩罗界。及阿修罗。若人若天。初识生已。各受其报。同分心品。相续随转。最后识灭。名为死蕴。最初识起。名为生蕴。
释:大王,阿赖耶识为出生后世五阴身的主人,业种为所缘,因和缘二者和合起来,下一世的最初识就出生了,众生或者趣于地狱,或者堕在鬼道,或者投生到畜生道等三恶道中;或者投生到阿修罗道、人道和天道三善道中。当最初的识心出生以后,众生就开始各受其业报,然后在同一色身上的识心就不断地连续地运行下去。到命终识心灭去时,色身就是死尸,名为死蕴,在色身上最初生起的识心叫作初识,色身五阴名为生蕴。
原文:大王。无有少法。从于此世。得至他世。所以者何。性生灭故。大王。身识生时。无所从来。灭无所去。彼业生时。无所从来。灭无所去。初识生时。无所从来。灭无所去。何以故。自性离故。
释:佛说:大王,没有任何一个法能从此世流转到下一世去,为什么如此说?因为一切法的自性都是生灭不已的,不是常存常在的,到临终五阴灭去时,一切法都会灭去。大王,身识出生的时候,没有来处,灭时也没有去处。造作业行时,业行没有来处,业行灭去时也没有去处。下一世最初的识心出生时,没有来处,灭时没有去处。为什么一切法都没有来处也没有去处?因为一切法离一切性,一切法的自性没有一切相,自体性为空,了不可得。
原文:如是了知。身识身识空。自业自业空。初识初识空。若灭灭空。若生生空。了知业转。无有作者。亦无受者。但唯名相。分别显示。
释:像这样来了知身识,了知身识的自性空;像这样来了知自身识心所造作的业行,了知业行自性为空;像这样来了知初识,了知初识自性为空;像这样来了知,一切法如果出生,其生为空,一切法若灭,其灭为空;同时也要了知业行的造作和流转,没有作者也没有受者,一切法都只是假相和名字上的分别显示罢了。
原文:大王。如人梦中。舌根断坏。于意云何。是人觉已。忆念梦中。是为实不。王曰不也。佛言大王。是人所梦。执以为实。是智者不。王曰。不也世尊。何以故。梦中毕竟。无有舌根。况复断坏。当知是人。徒自疲劳。都无有实。
释:大王,犹如有人在梦中梦见舌根断坏了,你怎么想?这个人醒过来以后,不断地回忆自己梦中的事,梦中的事是实有的吗?净饭王说:不是实有的,世尊。佛说:大王,这个人执著自己的梦是实有的,他是否有智慧?净饭王回答说:他没有智慧,世尊。为什么如此说?因为梦中毕竟没有舌根,何况还有舌根断坏之事,应该知道这个人只是白白地劳役其心,没有一点实事。
原文:佛言大王。如是如是。愚夫异生。见舌坏已。心生恚恼。造是业行。身三语四。意三种业。造彼业已。刹那灭谢。是业不依。四方四维。上下而住。最后边际命根灭谢。自分业报。皆悉现前。如梦觉已。念梦中事。
释:佛说:大王,确实是这样,愚痴的凡夫异生,在梦中见自己的舌根坏了以后,心就生起了恚恼,造作了恶业行,身业三种、语业四种、意业三种。从最初开始造作起,业行就边造作边刹那灭去。这些业行灭去以后,不依东西南北四维上下而住。但是当最后生命快结束时,自己这辈子造的业报就全部现前了,犹如梦醒以后,还在念着梦中的事一样。
原文:大王。识为其主。业为攀缘。二种相因。初识生起。或趣地狱。或堕傍生。琰摩罗界。及阿修罗。若人若天。初识生已。各受其报。同分心品。相续随转。最后识灭。名为死蕴。最初识起。名为生蕴。
释:大王,阿赖耶识为出生后世五阴身的主人,业种为所缘,因和缘二者和合起来,下一世的最初识就出生了,众生或者趣于地狱,或者堕在鬼道,或者投生到畜生道等三恶道中;或者投生到阿修罗道、人道和天道三善道中。当最初的识心出生以后,众生就开始各受其业报,然后在同一色身上的识心就不断地连续地运行下去。到命终识心灭去时,色身就是死尸,名为死蕴,在色身上最初生起的识心叫作初识,色身五阴名为生蕴。
原文:大王。无有少法。从于此世。得至他世。所以者何。性生灭故。大王。身识生时。无所从来。灭无所去。彼业生时。无所从来。灭无所去。初识生时。无所从来。灭无所去。何以故。自性离故。
释:佛说:大王,没有任何一个法能从此世流转到下一世去,为什么如此说?因为一切法的自性都是生灭不已的,不是常存常在的,到临终五阴灭去时,一切法都会灭去。大王,身识出生的时候,没有来处,灭时也没有去处,造作业行时,业行没有来处,业行灭去时,也没有去处。下一世最初的识心出生时,没有来处,灭时没有去处。为什么一切法都没有来处也没有去处?因为一切法离一切性,一切法的自性没有一切相,自体性为空,了不可得。
原文:如是了知。身识身识空。自业自业空。初识初识空。若灭灭空。若生生空。了知业转。无有作者。亦无受者。但唯名相。分别显示。
释:像这样来了知身识,了知身识的自性空;像这样来了知自身识心所造作的业行,了知业行自性为空;像这样来了知初识,了知初识自性为空;像这样来了知,一切法如果出生,其生为空,一切法若灭,其灭为空;同时也要了知业行的造作和流转,没有作者也没有受者,一切法都只是假相和名字上的分别和显示罢了。
众生所接触的一切法都是虚妄的法,把这些法反反复复地与梦境相比对,对世俗法就能有切实的体会,内心的执著就会松懈下来,很多事就不愿意再做了,现实生活中的身口意行就能逐渐清净。世尊在这部经里反反复复地用梦作比喻引导净饭王看破五欲六尘的虚幻,认清这个世界的本质就是一种梦幻,没有真实性。
原文:大王当知。诸根如幻。境界如梦。一切诸法。皆悉空寂。此名空解脱门。空无空相。名无相解脱门。若无有相。则无愿求。名无愿解脱门。如是三法。与空共行。涅槃先道。决定如法界。周遍虚空际。于此譬喻。当如是知。
释:大王你应当知道,六根就像是幻化的一样,种种境界就像梦境一样。一切法全部都是空的寂静的,这就是空解脱门;诸法空也没有空相,叫作无相解脱门;如果一切法连相也没有,就应该不生任何愿求,叫作无愿解脱门。如是空、无相、无愿三解脱门与空共同存在,走向涅槃之路,就应当这样修学。要想求得涅槃,首先就要知道,一切法都是实相法界,都是阿赖耶识、一真法界,遍布于十方虚空际,然后才能证得涅槃。对于这些譬喻,应该这样了知。
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都是幻化出来的,眼睛所见的种种境界,耳朵所听的种种境界,六根所对的种种境界,就像梦中的事一样,并不真实。那还要追求什么?一切诸法皆悉空寂,没有一法不是空的,没有一法不是寂灭的,什么也没有,这就是空解脱门。证得一切法空,知道一切法是空的,心就解脱了。
空无空相,名无相解脱门,空的法,没有一个相貌可见、可说、可指示出来,连空也空,这就是无相解脱门。知道空什么相也没有,连空也没有,心更解脱了。如果连空的相都不有,连空都没有,还着什么空呢?若无有相即无愿求,如果连相都没有,还有什么愿求?什么都不用再求了,这就是无愿解脱门。没有愿求心更加解脱了,空、无相、无愿,三解脱门如果修成就了就成为圣人,进入圣位。
空、无相、无愿三法与空共行,既不离空,也没有空相,三者又不相分离,层层递进,究竟解脱。要想入涅槃,求得不生不灭,就应该这样修行,不断的产生空的心行,越来越空,连空也空,才空得干净利落。如果心里还有一个空,那就没有真正空,还应该灭去空的心。涅槃路上应该这样去修学,才能证得涅槃,涅槃就是解脱,涅槃就是不生不灭,涅槃就是寂静无为,涅槃就是大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