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返回

書籍
作品

細說如來藏(第一部)

作者:釋生如更新時間:2020年11月29日

第十二章 不二法門

一、不二法門,是極深法,維摩詰經裡都是在講不二法門,修得別相智差別智後得智的大菩薩才能深知其義趣,剛開悟時還不能完全明了。如果沒有悟得真心自性,只是理解,理解的東西就不可靠。對於佛法的理解,開悟以後還不能完全理解透徹,入初地通達佛法了,還是不能完全徹底証悟一切法。這就說明佛法有多麽深奥廣闊,不是淺慧就能夠搞明白的。

衆生從學佛修行到入初地,成佛之路才走完三分之一的路程。剛開悟時離初地還有三分之二的距離,智慧水平是初地菩薩的三分之一。那這個世間的學佛人,有多少是開悟的,在全球七十億人口中,能挑出來多少,恐怕是太少了。在這極少數人中,修到初地果位,差別智後得智圓滿具足的,能挑出幾個?所以真理是掌握在少數人甚至極少數人的手中。那麽如果地上的大菩薩來講深奥的佛法,會有多少人能夠明了和接受,恐怕是不多的。

真正的佛法也就是正法,其力量是很微弱的,其智慧境界是不與大多數人相應的。如果有地上的大菩薩來講深奥的佛法,要受到圍攻和打擊,那就不奇怪了,因爲智慧差別太大,初學佛之人是不會理解甚深法義的,甚至理解少分也做不到,而初學佛人又佔極大多數,深法受到否定,也就難免了。

世尊在最初講般若經時,考慮到衆生接受不了深法,只講一些粗淺的輪廓,不講裡面深細的内容。像心經金剛經都是講個實相法的大概輪廓,具體比較細的内容還不能講,因爲衆生的因緣還不夠成熟,衆生這時只是模模糊糊地知道一些内容,還能接受。如果世尊具體講阿賴耶識是如何空,如何什麽也沒有,如何清淨的,衆生的智慧不具足,接受不了,就會退失信心,不信佛法了。

如果世尊在金剛經中細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具體講如何虛妄,衆生智慧不足就接受不了。如果世尊細講,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一切法如何像夢、像幻化的一樣,如何像泡影,衆生智慧不夠,就會滿腹狐疑退去不學了。因爲佛法越細致是越深奥,越不容易理解。所以剛開悟是悟得心的總相和大概内容,慢慢才會知道細相内容,具有差別智。

世尊在最後講法時,衆生的緣熟,智慧深了,信心也足夠了,才講後面的方廣唯識經典,講得很深細,當然普通凡夫還是很難懂的。更深細的佛法,世尊的報身佛在色界究竟天宮,教導初地到十地的大菩薩們來修學。而且還不是混合著講,分別給不同層次的菩薩講不同的法。世尊在世時講般若經唯識經,就有很多衆生當場退去不接受,不僅僅在講法華經如此。無上法王講法,衆生都不能信受,可見衆生的業障有多麽地深重。

還有文殊菩薩講法,幾百個人當場退出,捨利弗就問文殊菩薩說:明知他們不能信受,爲什麽還要講呢?文殊菩薩回答,雖然他們不信這個法,但也種了善根,存了種子。因爲不信就是謗,他們謗法以後下地獄受苦時他們就想爲什麽受苦報,知道是不信佛法而謗法的結果,他們就想:大乘法這麽有力量啊!不信就下地獄受報。於是内心就對大乘法生出了敬仰之情,然後就心生懺悔,懺悔以後就出地獄升天了,從天上下來後,來到人間,再接觸大乘法,就會得道。

因此聞法的功德是不可思議的,種子的力量是不可思議的。所以聽聞大乘法,雖然不懂,法種已經種到如來藏裡了,將來這個種子就會開花結果,結個大菩提果,那真是太好了。衆生聞熏佛法,都會作爲種子存下來,種子越多越大,越早結果。所以應該多種種子,多種好種子和大種子,結的果就會越大越好。

二、不二法門,是指第八識如來藏法,一切法與如來藏都是不二。因爲都是由如來藏所生所顯,都是如來藏的一部分,歸屬於如來藏。就像海浪是大海的一部分,歸屬於大海,海浪不異於大海,與大海是不二的。一切法猶如海浪和泡沫,都歸屬於如來藏這個大海,都是依祂而生,依祂而滅,在祂那裡生,在祂那裡滅。十方諸佛國土、華藏世界、世界海,都在如來藏裡建立和存在,無有一法能出於這個心體之外,這個心體才稱之爲一真法界。

維摩詰經裡把不二法門講得很透徹,各大菩薩都各自述說自己的不二法門,凡有言說、身口意行都是不二法門,最後維摩詰居士總說不二法門,精辟地闡述概括了不二法門。維摩詰居士的不二法門是什麽呢?文殊菩薩問,維摩詰答,怎麽答的呢?維摩默然無語。這一默然,把不二法門完完全全表露無餘,於是文殊菩薩大加贊歎說:此乃真入不二法門。這個默然真好,把如來藏的身影全部顯示出來了,但是一般人也真難意會。言說和身口意行能夠顯示如來藏心體,但畢竟不是如來藏本身,因爲指頭畢竟不是真月。

維摩這個默然是不是如來藏?是指頭還是月亮?我不說,說出來的也不是真月。到底如何是好,怎樣把如來藏請出來?不見有人有這個本事,無論我們怎樣做,弄出來的都是祂的影子,真人不現形,真龍不出洞,肉眼是不能飽這個眼福了。任何人都只能把指頭指一指,竪一竪,讓人知道月亮在哪裡,至於真月,他是拿不出來的。同理,任何人也只能表達描述一下如來藏,至於如來藏本體,他是絕不可能拿出來的。如來藏怎麽拿呢?一個看不見、聽不見、嗅不著、嘗不到、觸不著的,不是東西的東西,你要怎麽辦呢?還是修般若慧,用大智慧識得祂吧!

三、色空不二,也是不二法門,這裡的空是指如來藏這種空性心,色是如來藏所生,與如來藏是不二的關係,但也不是一,二者是不一不異的關係。不異是說,色是如來藏所生所顯,也是如來藏的一部分,是如來藏性;不一,二者不能互相代替,如來藏沒有色的作用,色沒有如來藏的作用。因爲色是生滅虛幻無常的,而如來藏不生不滅,沒有任何色相,常住不變,真實不虛,二者的體性截然不同。色滅而如來藏不滅,色生而如來藏不生,色永遠不能代替如來藏,永遠不能有如來藏的功能作用。

四、不二法門,一切色都是佛色,一切聲都是佛聲,一切香都是佛香,一切味都是佛味,一切觸都是佛觸,一切法都是佛法。這裡所說的佛和佛法就是指如來藏、阿賴耶識、第八識、真如之法。所有一切法都是佛法,與真如如來藏不二,所以叫作一真法界,都是一個真實的法界——如來藏。沒有一法能夠出如來藏之外,包括華藏世界、世界海,都在一真法界裡,一真法界即是如來藏真如心體。五隂與如來藏不二,由如來藏所生,是如來藏的一部分。

但五隂與如來藏也非一,二者不是混在一起不分的一體。如果是一體不分,那麽拿刀把五隂色身一片一片地切開,就能找到如來藏,如果是一體不可分,五隂滅,如來藏也滅。現見不如是,所以五隂與如來藏還是分開的,各有各的體性,不是混合在一起,五隂是五隂,如來藏是如來藏,一個生滅,一個不生滅。但五隂與如來藏也不是完全的二個法,五隂依如來藏而生而有活動作用,是如來藏的一部分功能,如來藏依五隂而顯現,二者又不能離開,就像十二因緣法中所謂的識緣名色,名色緣識,因此五隂與如來藏即是不二。

一切身口意行即是如來藏所行,十二處每一處,即是如來藏所現,十八界每一界即是如來藏所生。雖然一切法都是如來藏所生所顯所變,但是與第八識還是不一不異的關係,互不相在的關係。阿含經中佛說,五隂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就是說五隂與如來藏不是一體,也不是二體,也不是互相混合在一起。既然不是一,各有各的用,假的滅了,真的就不滅。如果是一,一個滅,兩個都滅。二者並不混合在一起,因爲假的滅,真的就不滅,所以還是分真分假。

五、五隂是假,但也不能否定有其作用,假有假的作用。衆生就是活在五隂的假相裡,吃飯穿衣,行走坐臥,學佛修行,這些都是假相,沒有這些假相,世界也不成立。哪個假相都不能去掉,否則就像阿羅漢一樣取涅槃,滅掉五隂一切相,那樣就不能成佛了。成佛以後,也是有假相,要用假相,佛用來度衆生的方法、手段,身口意行都是生滅法,都是假相,因此假相的用處也很大。理雖如此,真正懂得,必是証悟以後,才知道爲什麽是這樣。要証悟,就要把妄法和真法都弄清楚,証得妄法如何妄,真法如何真,才是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的真正証悟者,知其所以然是非常重要的。

真是指不生不滅的真實心,妄是指生滅的妄心七識。不二的意思是說,妄心與真心是不二的,妄心是真心所出生,是真心的一部分。如果是兩個妄法,不能是不二的,兩個妄法就是二。而一真一妄,就是不二,比如說手來自於身體,手與身體就是不二的,不能說離開身體,會有手單獨存在;比如金戒指是黃金所打造出來的,金戒指與黃金,就是不二的;比如泥人來自於泥,泥人與泥就是不二的;比如布娃娃來自於布,布娃娃與布就是不二的;比如機器人來自於鉄,機器人與鉄就是不二的。

比如雪人來自於白雪,雪人與白雪就是不二的;比如天上的貓狗是白雲所變,貓狗與白雲就是不二的;比如白面作成的饅頭,饅頭與白面就是不二的;比如塑料制成的塑料花,塑料花與塑料就是不二的;比如波浪和海水,波浪是海水所生,是海水的一部分,與海水就是不二的;金戒指完全可以當作黃金使用,與黃金就是不二的,誰能說金戒指不是黃金呢?維摩詰經專門講不二法門,就是說一切法與如來藏真如,就是不二的。我們要多修福德,福德具足了,就會歸到正途,直線前進,學佛修行就不會繞那麽多的彎路了。

六、如何理解煩惱與生死

煩惱的虛幻性,是因爲煩惱是由如來藏所顯現和變現出來的,其本質就是如來藏性。生死的虛幻性,是因爲生死是由如來藏所幻化和顯現出來的,因此生死的本質就是如來藏性。涅槃是指如來藏的不生不滅、不來不去的性質,依如來藏而顯現出來其性質,因此本質也是如來藏性,沒有實質法。如果說涅槃心,就是指如來藏本體,那就是真實有;而涅槃就是如來藏的寂滅境界,是如來藏的無覺無知無受的寂靜境界,沒有喧閙的境界。

我們可以觀行,如來藏就像是泥,一切法都是泥做成的,泥是真實有,而泥制品的實質就是泥。涅槃之體就是如來藏,如來藏真實有,不是強名爲有。如果沒有泥,就不會有泥人、泥娃娃、泥房子;沒有金屬,也就沒有機器人;沒有黃金,也就沒有金器。有真實的法才能變現,沒有真實的法,都是虛幻的假名,沒有實體就沒有辦法變現。萬法都是唯心造,這個心如果不是真實存在的,就不會變造一切法出來,沒有根就不會有枝葉花朵,沒有根就不會有芽和苗。泥人全部都是泥,但是泥人與泥各有不同的功能作用,金器雖然全部都是黃金,但是金器與黃金還是各有不同的利用,二者是不一不異的關係。

七、生死即涅槃,生死與涅槃不二。這與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的道理是一樣的,與五蘊皆空的道理也是一樣的。五蘊即生死,但是五蘊都是如來藏所生所變現,都是如來藏的功能作用,其實是沒有真實的五蘊,全體都是如來藏。生死的生,是如來藏所生,因如來藏而有;死,依如來藏而有死,死的整個過程,都是如來藏的作用,沒有生出五蘊身,也就沒有死,所以生死就是如來藏性。而如來藏也叫作涅槃心,因此有人就說生死即涅槃。這個問題很難理解,需明心開悟以後,入初地前後,才能徹底明白。

悟分很多個層次,有禪宗一二三關的悟,還有唯識種智上的悟;而能悟到識心的運作上,悟到識種子上,所悟很深很究竟,非久修的大菩薩而不能也。所有的生和死的這些現象,都是如來藏所變現出來的幻相罷了,沒有實質的生和死,本質都是如來藏。我們只見生死,不見如來藏,就被生死所迷惑了。

八、煩惱即菩提,煩惱整個生起的過程,都是如來藏的功用,煩惱是如來藏用種子形成的,煩惱全體也就是如來藏創造出來的,根據意根的煩惱心行而造就的,本質都是如來藏。就像用泥捏成一條毒蛇,毒蛇全部是泥的屬性,二者不一不異。因此說煩惱的相貌都是如來藏,是如來藏的屬性,是如來藏的性質。

九、相如的含義

相如的意思是說,這個相是真如變現的,有真如的一部分屬性和體性,從相上就應該知道有真如,相是真如所幻化出來的,見相就應該見到真如。比如孩子是他母親生的,見到孩子,就應該聯想到他的母親,孩子與母親是不一不異的關係,相與真如也是不一不異的關係。不一,就是說一切法的相,不完全是真如,不異是說一切法相與真如有聯繫,有關聯,是真如的一部分。

如果是一,法相滅了,真如也滅,真如能産生一切法相,那麽法相也能代替真如産生一切法,現實卻不是這樣。法相如果與真如是異,那麽法相就不是來自於真如,沒有真如的執持,法相就滅,就不能存在。真如無形無相,一切法都是有相的,二者有不同之處,有很大區別,真如的體性,虛妄的法相代替不了。一切法相與真如都是不一不異的關係,一與異兩方面都有,所以不能強調一個方面,忽視和否定另一個方面。一切法相與真如有一的方面,也有異的方面,既是一,也是異,應該合起來說,才是正確的。

十、妄心與真心是不一不異的關係,不是完全一的關係,二者不是一,卻又有聯繫之處。有如頭與身體、泥與泥人的關係、黃金與金銀首飾的關係一樣。真妄在理上是不異的關係,妄是由真變現出來的,理上是真,但是相上還是有妄,這個妄是不容忽視的,有其相應的作用。比如說七識是妄,是如來藏出生的,與如來藏不異,但也不是一;如果把七識當作如來藏,那麽大家都不用參禪以求証得如來藏,直接把七個識當作如來藏就算証悟了。事實上,這是不對的。

因爲如果眼識就是如來藏的話,証得眼識容易極了,証得眼識就等於証得如來藏,就明心開悟了;也不用學般若唯識經典,因爲眼識就是如來藏,弄明白眼識就弄明白如來藏了,那麽只要能聽明白人類的語言,告訴大家五識在哪裡,如何起作用,大家就都成爲明心見性的菩薩,衆生也就不用學佛了。並且如來藏本身是解脫的,如來藏與眼識是一,眼識就是如來藏,眼識、七識就都是解脫的,那根本就不用學佛修行。事實上,卻不是這樣,真實的關係是眼識等七識與如來藏是不一不異的關係,不是完全的一和等同。

如果如來藏與七識是一,那麽衆生在死亡時,在昏迷時,在睡著時,如來藏就能代替七識見聞覺知,代替七識有五隂活動;若如此,衆生就大可以放心死去,放心昏迷去,放心睡覺,不用惦記著醒過來,不用想投胎,如來藏完全可以代替自己生存。無餘涅槃裡只有如來藏,如果如來藏與七識是一,那麽無餘涅槃裡如來藏就能代替七識見聞覺知;如果無餘涅槃裡有見聞覺知,那麽涅槃就不是寂靜的了,這就違背了佛說的三法印涅槃寂靜之理。

比如金盆與黃金不一不異,實質雖然都是黃金,但是相上和用上還是有區別。當需要盆子的時候,黃金使不上力,沒有用,必須用金盆,這時黃金是代替不了金盆的。再比如用泥土做成陶瓷以後,陶瓷與泥土就是不一不異的關係,實質相同,相和作用不同。如果是一,再想做泥房子,陶瓷就使不上力,必須用泥土,二者不能互相代替。如果衆生需要工藝品,必須買陶瓷,用陶瓷,不能買泥土,用泥土。可見,一切妄法與真法不是完全一的關係 而是不一不異的關係,既相同,又有不同,各有各的功能作用,不能互相代替。

目錄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