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定與參禪証道(續)
第四章 戒定慧三學
一、定慧齊修不走偏路
要想學佛修行更快一些,就要弄清楚修行的理路,分清修定方法與參禪觀行方法的區別,然後再找好目前修行的側重點,免得耽誤時間。比如說如果要降伏前五識和意識,讓六識清淨下來,不去了別和感受五塵境界,這是修定的方法。用這種方法修定,定力提升之後還是要用五識意識去觀察塵境,參究塵境,認清塵境和五蘊世間的生滅變異性和所含藏著的真實相,以獲得証悟的智慧。有了這樣的智慧,才能解脫生死苦,修行才能如願。
再比如說有些人修行一心想著不要境界和泯除境界,這是單純的修定的方法。但是當定力具足以後,需要實証佛法的時候,就要在五蘊境界上觀行才能斷我見和明心,獲得智慧是離不開境界的。修行應該要先修定,然後再修慧,觀行佛法參究佛法,只有定慧等持地修行才能証得佛法。如果沒有定力就硬去觀行,所觀皆不成就,其最好的結果也就是個解,但解的話,猶如隔靴搔癢,遠水不解近渴,因爲解的東西不屬於自己所得,意根沒有破除無明,就不得實証的智慧,所以解就沒有什麽實際用處。
修出禪定之後要如理如法的觀行,小乘觀行五蘊十八界苦空無常無我,大乘在小乘觀行的基礎之上,參究是誰見色聞聲,是誰參禪參究,是誰拖死屍。觀行參禪必然要在塵境上進行觀察關注,注意力不分散到不需要的法上去,就是在定中觀行參禪。
修行不能像外道一樣一味地修定,一味的對周遭的一切法不見不聞,不覺不知,這樣不能開智慧。修行不僅心要定,還要有知,有智慧的知,有一個法不知就是愚癡,成佛就無望。外道一味地修定,心雖然清淨,遇到一切境界都不動心,甚至能八萬大劫入定,一事不知,癡癡呆呆,可是出定以後如果惡業現前,就會直趣地獄,釋迦佛的老師就是這樣。即使全世界的人合在一起,都趕不上這樣一個外道的心靜,可是沒有解脫的智慧,最終還是在六道裡輪回。如果不能明了五隂無我,不明了世間真相,就不能獲得解脫的智慧,免不了繼續在生死輪回之中掙紥。所以學佛修行要定慧兼顧,戒定慧齊修,才能不走偏路,直趣涅槃城。
二、戒定慧三無漏學的功用
漏是指貪嗔癡煩惱和種種無明,煩惱和無明漏掉的是善法、善願、善心和善根,心善能脫離輪回苦,心善能成就佛道,把善法漏掉了,惡不善法就盛行,生死輪回苦就不能斷絕,因此就要通過修行去除無明煩惱,讓心地達到無漏,善法增勝,苦滅輪回息。
實現心地的無漏主要有三條渠道,那就是戒定慧三無漏學,通過持戒使心無漏,通過修定使心無漏,通過修慧使心無漏。持戒爲何能使心無漏?因爲能持戒,心就不會違越戒律,不再作惡,不再造作貪嗔癡有漏煩惱業,習慣了善法以後,自然就不再想造作惡業了,煩惱就得到了降伏,善法得到增長,四正勤就修出來了。長期持戒,心得到有效的收攝,不再處處攀緣,禪定就出現了。
禪定爲何能使心無漏?因爲心在定中無所作爲,不攀緣不散亂,不造作貪嗔癡染污業,就把煩惱降伏下來了,出定之後由於慣性作用,定力也能保持在一定程度,不喜攀緣,心安而不妄造作,仍然能夠降伏煩惱漏。如果未到地定具足,就能斷除欲界五品煩惱,成爲初果向,現世就有因緣條件証入初果。
外道們的四禪八定定力更強,不但能降伏欲界九品煩惱惑,也能降伏色界九品煩惱惑,乃至於能夠降伏無色界九品煩惱惑,這種降伏不等於斷除和斷盡,因爲還缺少五蘊無我的智慧,如果遇到四聖諦理,依甚深的禪定力,歛念稍一思惟就能証道,煩惱立時就斷盡,身心脫落,無我相無四相。當証得四果阿羅漢時,須髮就會自然脫落,袈裟自然著身,這代表煩惱斷盡,自然就是出家人。
在三果以前因爲還有煩惱殘留,就不能須髮自落,袈裟著身,也就不能自然成爲出家人。所以如果是在家身的人想不用通過受比丘戒和比丘尼戒,就要成爲出家人的話,就要斷盡煩惱,須髮自落,袈裟著身,不用人剃度,在家身只要有一絲煩惱就是在家人,如果非要說自己是出家人那就是強行盜取出家僧寶身份,混淆僧俗,屬於極重罪。
智慧爲何能使心無漏?証得無我的四聖諦理和大乘真理的智慧能破除無明,心中無我就不會再爲我而造作煩惱業行,不爲我就無私,無私就是善,善能破煩惱,心就無漏,有我就漏掉善法,有我即有罪,有我即有煩惱。這個無漏慧是以戒和定爲基礎的真慧,沒有戒定的慧就是乾慧,沒有實用價值。戒定慧三者統一在一起,共同斷盡一切煩惱,善法永不再漏卻,當善法圓滿具足之後,就成佛了。
三、觀行與禪定的關係
禪定是止是定,觀行是觀是慧,二者合起來叫作止觀,也叫作定慧。禪定和智慧觀行是相輔相成的關係,要想証得任意一個法,必須定慧等持,止觀雙運,缺一不可。在佛法修証過程中,禪定是先行方便方法,所起的作用非常重要,不可或缺,否則就是亂觀和盲觀,沒有主線,也不會一心深入地觀,只停留在法的表面情思意解,不能觀行出實質之法,得不出如實的結論,多數是意解,不是如實觀察和現量証出來的。
世尊在最初教導弟子証小乘果的時候,都是一邊教導理論,一邊教導禪定,讓弟子們定慧等持,不偏不倚,弟子們則一邊禪定一邊思惟觀行,這樣做功夫非常得力,煩惱得到有效的降伏,思惟也慎密,不久之後就証得了小乘果。其中世尊教導的修定與觀行同步的法有四念處經和坐禪三昧經,以及禪法秘要經等等。只有通過禪定降伏煩惱和襍念之後,觀行才能走上正軌,才能做得到如理如實的觀行,心地才能轉變,才能具足三十七道品,從而証果。如果不修禪定,沒有禪定的功德,三十七道品和八正道都不能滿足,煩惱仍然很重,心地仍然不清淨,身心世界都不能轉變,則証道的因緣不具足,不能証道。
外道們遇見佛陀爲什麽証果那麽快,瞬間就能証得四果?原因就是外道們都有禪定的証量,煩惱都得到降伏了,心地也清淨了,出離心也很強,只差正確的法義了,佛陀一講法就會入心,頓時心開意解得法眼淨,立時就解脫了,就這麽快。所以任何人都沒有理由不修禪定,抱著僥幸的心理,想不費力氣就得到一個果,在佛教界裡真的沒有這麽便宜的事,得便宜處往往會失便宜。大乘菩薩們証法也需要相當的禪定,所修出來的禪定,也都是此世和前世從修小乘的時候打下的禪定基礎,大小乘在禪定方面沒有多大的區別,基礎禪定的修行都是相同的。
禪定是降伏煩惱的前行方便,降伏煩惱類似於壓伏煩惱,不是斷盡煩惱,初禪定加上斷我見的智慧,才能斷除煩惱,甚至是斷盡煩惱。先要降伏壓伏煩惱,不起惡而生善才能斷我見,再深修定,有了初禪才能斷除煩惱,成爲心解脫的三果人,斷除煩惱以後的三四果人才可以叫作聖人。佛教裡從來都是定慧等持的証果,定慧等持的斷煩惱,定慧等持的得解脫。如果煩惱太重,襍念太多的時候,沒法修禪定,觀行更是襍亂無章,但是可以先思考世間苦,心能平穩下來時,再修定,然後觀行,觀行之時定力也會不斷地增長,定力增長了,觀行會更深入,因此說禪定與智慧是相輔相成的。
四、禪定增強以後應該著手參究觀行
問:打坐時念頭越來越少,意識越來越清明,這樣内守悠閑有什麽用呢?這時候,如果思考法義是不是就容易意識解悟,將來就無法証悟?坐到内守悠閑以後我應該如何用功?
答:在禪定達到養生内守悠閑的時候,心念能夠專一了,就要思惟佛法,包括四聖諦理和大乘的般若,如果大小乘的理已經明了了,就要觀行五蘊斷我見,這時候就不要用意識的思惟了,要用意根思量,把有關五蘊無我的疑情懸掛在意根心中,時時處處讓意根思量,這就是參究佛法的功夫。
禪定的功德受用有很多,比如能增長智慧,降伏煩惱,心得清淨,增加福德,減輕業障等等,在禪定中觀行參究能夠斷我見和明心見性,這對於凡夫位的大多數衆生來說,是在一段時間内的最終和最高的功德受用,但還有其他的功德受用,比如說内心祥和,身心舒適安泰,改變體質,色身健康長壽,善心增加,惡心減少,所作的善業和不善不惡業增加,惡業減少,後世就會趣向於善道。
初入禪定中,很多人都沒有思惟力,不會思惟佛法,心就處於沒有念頭的空定中,名爲内守悠閑的定,沒有思惟當然就不能悟道。但是出了禪定以後,會有一個慣性,定的狀態會延續,那麽身心也仍然是比不修定的時候要舒適和愉悅,其心會比平時要深沉,浮躁性會降低,思考力會加深,由於身心愉悅飽滿,其心就和善、祥和、安寧、無煩無惱,待人接物就會寬厚仁慈,遇到事情思惟的深透,處理事情柔和、中道、不偏激,容易看透人事物理,這樣自然就會增長福德,增長智慧,這個功德受用沒有禪定的人是沒法比擬的。
在禪定中不斷地訓練自己的思惟力,培養思惟的習慣,慢慢就會如理思惟,如法思惟觀行,能提升智慧。但是這種思惟不一定就能解悟佛法,如果擔心會解悟的話,在最終的觀行和參究的時候,就避免意識的思惟,學會用意根思量。在對佛法的脈絡還不夠清晰的時候,對於所學法義還不夠通順的時候,首先就需要意識的思惟,去理清佛法的脈絡和綱領,並且以此薰修意根,讓意根明達佛法需要如何的修行,需要如何的用功才能証得佛法。
這個基礎打好了,需要最後實証的時候,就要加深禪定,滿足未到地定,這個時候就要以意根的思量爲主了,意識配合意根,少作思惟分析推理等等情思意解活動,盡量讓意根自己去參究和考量,這樣才能達到最後的証悟,避免意識的解悟。這是定慧等持的修行步驟和方法,掌握了以後,就能熟能生巧,功夫牢固了,後世也會避免意識解悟的假修証模式,得到佛法真實的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