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返回

書籍
作品

修定與參禪証道(續)

作者:釋生如更新時間:2023年10月16日

第六章  禪定與見道的關係

一、見道所需要的是什麽樣的禪定

見道証悟所需要的定力,是不是一直都是保持不斷的,還是提起時有定,需要時就有定,平時就沒有定了呢?如果修行的禪定比較堅固,心就會一直在定中,只是有時強有時弱,世俗裡事情多就會分心,這時定力就會變弱。如果修行的禪定不堅固,上座的時候有定,下座時就散亂沒有禪定了。

証果和明心所需要的禪定是比較堅固的禪定,這樣的禪定深,思惟觀行才能深細而連貫,功夫才能持續,觀行智慧才能越來越好、越來越深。這就像燒開水一樣,火一直燃燒不斷,鍋裡的水才能越來越熱,最後才能燒開。如果火斷斷續續的,鍋裡的水就會一會兒熱一會兒又變涼,這個水就不知道什麽時候能燒開了。

修行最低限度的禪定,就是觀行思惟時一定要有連續的禪定,要在禪定中觀行思惟,保証思惟觀行的連續持久以及不斷的深入,能保証觀行思惟很長時間,定力都夠用,否則功夫容易斷,保持不下去,思惟不連貫,就無法觀行到位而斷我見。而且禪定最主要是保証意根能起思量,一心思量參究,不間斷,禪定淺意根攀緣就多,不能專注思量佛法,就不能見道。只要禪定足夠深,其它見道的因緣具足,戒定慧具足,隨時都可能証道。

二、禪定具足才有能力參究佛法

學佛不是學知識搞研究,而是要有參究的能力,要去求証,不僅僅是求解。如果禪定不足,各種見道的因緣不具足,因爲聰明萬一把如來藏推測出來,推測出來的結果差不多,大體相近於如來藏的狀態,可能就不好再做功夫參禪了,如果再認爲自己悟了,那可就麻煩了。在戒定慧和見道因緣不具足的時候,如來藏這塊先捂著遮著蓋著,以便於參禪因緣具足的時候參究証悟。所以我不希望你們大家搞研究,因爲法差不多已經挺明朗了,聰明的人再研究,研究出差不多的結果,真的很麻煩,還是等菩薩條件具足時在禪定中參究吧。只有多修禪定,才能有能力參究和觀行,才能實証佛法。

在世間學堂裡學習比較優秀的人,有多少個到社會上成爲棟梁之材了?知識只能讓人生存得好,不見得有創造力。學佛想要實証,就應該與世間做學問有所區別,否則學佛就是學知識,知識不能讓人解脫,只有實証才能讓人解脫。佛的大弟子周利磐陀伽是四果大阿羅漢,在他証果之前人很笨,証果之後也不會講佛法,可是他就是俱解脫的大阿羅漢。我們都不至於那樣笨,所以對於知識的領悟和學習,適可而止,把主要精力用於參悟佛法上,用於實証上。

三、不用明心証果也可以修出初禪定

初禪與明心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繫,沒有明心和証果,也可以修出初禪定。外道就是如此,他們甚至都修出了無色界的非想非非想定,遠遠超過初禪定。因爲過去時期的外道們心很清靜,能夠遠離世俗界,到深山修道,對世間法沒有貪心,容易發起禪定。再加之那時候整個社會人心都比較純樸,物質和信息都不發達,環境熏染得不那麽嚴重,人心裡的念想就非常少,得定自然就快。

在現代社會物質信息發達的環境條件下,修定就不太容易,初禪定就更難修了。所以只有在斷我見之後,才稍微容易修出初禪定,在証果明心之前,很難修出初禪定,但不妨礙有例外,有特例。在剛剛証果獲得的三昧中,如果能趁熱打鉄,繼續加把火,初禪定不久之後也許會出現,過了這個三昧階段,心會懈怠一些,禪定比較難修,初禪就不容易出現。所以把握修初禪定的時機是很關鍵和重要的。

四、在什麽禪定中才能証果

禪定也叫作三三昧,第一種是有覺有觀三昧,第二種是無覺有觀三昧,第三種是無覺無觀三昧。第三種無覺無觀三昧也叫作無尋無伺,是二禪定境,這時候五識滅了,意識微弱,沒有覺知,也沒有觀和反觀力,不知道境界,也不知道自己入定。既然在二禪定裡慧弱不能起觀,就不能發起無我等等的智慧,所以在二禪裡不能証果。一般情況下是如此,特殊的人可能除外。

第二種無覺有觀三昧,是初禪至二禪的中間定,沒有意識粗重的覺知,但有微細的觀。在這個定裡意識微弱,如果意根沒有受熏,心裡沒有疑情,斷我見証果就困難一些,而在初禪的定境裡,有覺有觀,一心專一,觀察力強,才容易斷我見証果。在三三昧之前的未到地定裡,禪定力也很強,一心專一,也能斷我見証果。

修定和觀行達到伺的狀態,就是參禪的功夫,把這個功夫練成就了,生生世世受益無窮,因爲任何一個法的証得,都是在伺的狀態下証得的。再淺一點的定,都有解的成分,智慧都不太真實可靠。

 五、一切菩薩的証悟和修行都離不開禪定

古時所有的菩薩們修行都有很深的禪定,能離開修定的案例在佛經裡沒有記載過,哪個菩薩修行是不用修禪定的,是不通過甚深禪定而証得種種三昧的?而所有的禪定都離不開打坐的靜中定。很多菩薩証得三昧的過程各個佛經裡都有記載,沒有打坐修定的過程和經驗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菩薩了。菩薩們雖然都修心,但是修行的時候,心和身體是不能分開的,因爲身心是互相影響的,身體不好就會影響心的平靜,煩惱就無法降伏和斷除,心不安靜就不細致,無法深入觀行和參究,就不會証道。

楞嚴經第五章和第六章裡介紹了諸大菩薩們証悟種種三昧的過程,都是在打坐的靜中定証得三昧獲得甚深智慧的,佛陀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在佛的本生經裡全部都介紹了,沒有一生一世不是磐腿打坐修定而証道的。在參禪和思考法義的時候,和思考其他問題的時候,仔細品一品,是打坐時思考清晰,還是走著站著思考問題清晰?心在什麽情況下最穩定、安詳,最細致?都是在靜坐中,只有身體穩固了穩定了,心才能穩固和穩定,才能安心,靜下來安穩的深思和參究。

過去的祖師們禪師們,沒有一個人修行不磐腿打坐的,靜中定都非常好,甚至很多人都有四禪定。有四禪定二禪定的人,哪個能站著走著修出來?就是初禪定和未到地定,哪個人能離開打坐修出來?有的人可能感覺自己並沒有打坐過,好像也有未到地定,但是這個人即使有未到地定,那也只是一時,長久不了,不大有堅固的參禪功夫。不管怎麽樣的禪,都不可能離開打坐的功夫,有了打坐的功底,才能做得到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皆安然。

還有的人說,修定太浪費時間了,不如把禪定捨掉,省下時間多多聞法思惟。這個觀念太幼稚無知了,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用一把鋒利的刀才能快速的砍下柴禾,短時間内就能砍出一大堆柴禾,如果拿把鈍刀子,或者空手上山砍柴,能折斷幾根樹枝?真正的修行不是把大量時間都用在多聞上,只想多吸收別人的知識和現成的理論,而是以自我修証爲主,以開發自己内心的智慧爲主。衆生是以智慧和福德成佛,不是以知識理論成佛,獲得智慧斷除無明結縛,不是用理論知識斷除的,而是以自我修証出來的禪定加智慧斷除的。而要想修証出智慧,只有在禪定中依靠禪定,才能出真智慧。有知識仍然免不了生死輪回。

還有另外一部分極耑的人只修禪定不用腦,成天就是傻傻的坐,而沒有思考的功夫和能力,不會思惟佛法,下座以後心也不在法義上,修的純粹是枯禪,沒有智慧的生發。修行佛法一定要圓融,不能走偏,執著哪頭都無法修成就。宣傳佛法也一定要宣傳符合佛說的正確的修行方法,依諸佛菩薩修行的事實爲準,離開事實,那就是不符合事實,就不是真理,不是真理依止其修行就不能得道和証道。

六、實証佛法必須修定

如果每個人都能按照大念住經的方法修行,禪定肯定能成就,小乘很快就能成就。佛陀住世時,比丘們都是這樣修行的。可是現在人心太散了,無法完成這些觀行。現在來看,我們修行需要的大小乘理論部分已經差不多夠用了,差只差在實際操作,實際操作必須修習戒定慧,完成菩薩六度修行,尤其是福德和禪定兩方面修行。個人修行困難,就得要共修了。佛陀在世,從來沒有領著弟子共修過,都是各人磐腿打坐觀行思惟佛所講過的法,然後就証果。

現代人生活工作太忙,無時間打坐,可是禪定確實修不上去,思惟膚淺不細密,無法實証,這也是事實。靜坐以後的定,與只有行走坐臥的定,二者之間的差距之大,只有靜坐過的人才能體會得到。自己想辦法,自己要對自己負責任。不是說懂得一大堆理論,就是有道了,能侃侃而談就是有道了。實証之後,即使不是能言善辯,那也有道;能言善辯而沒有實証,也不是道。實証才能解決生死大問題,沒有任何一個法能比道業更重要了,寧死也要道業成就,否則活著時世俗法再成功,也沒有什麽用。

七、如何提升自己的修証功夫

如今的世間太繁亂,學佛人即使想精進,由於自心和環境的約束,也是無法精進到位,很多人覺得心有餘而力不足。如果想在佛法上有所突破和成就,在理論認知上已經比較深入和完善了,需要實証的時候,就應該遠離世俗法一段時間,離開原來熟悉的束縛自己身心的環境,找個僻靜無人打擾的處所去修定參禪,把修証的功夫提升上來。如果想要証果,更需要有個單獨的清淨之地,供自己觀行思惟,參究參修,否則就沒辦法提升自己,以至於無法見道証果。

八、最關鍵的定是什麽?

在修定當中最關鍵的定,是要與修定所達的目標相一致的定。修定的目標是什麽呢?是要明理和証理開智慧,那麽心就要定在所要明的理法上,心心念念在法中,專一於所修的法,這樣才能專注的思量,最後思量明了,就証得法獲得三昧智慧。所以最關鍵和首要的定,是意根定於法中,有証法的意願,有明理的意願,有觀行的意願,有參究的意願,有解脫的意願,這樣才能專心一意的觀行參究。修定方向明了,修定和修道的理路就與外道有明顯的區別了。

意根如果還沒有這些意願,就不能定在所修的法上,那麽禪定就不可能修持出來,因爲内在動力不足,外在的定力就修不出來。善根福德因緣都不足,沒有發大菩提心,就不會有動力,突破不了所處環境的熏染和限制,猶如蠶被繭所縛。如果意根動力不足,不能定於法上,禪定就修不好,觀行就不得力。修定修不好的人,應該檢查自己有沒有發菩提心,發心是否純正,内心有沒有動力。

意根的定首先是定於法上,然後意識才能定於法上不散亂,專心觀行。因爲意識是隨著意根轉的,意根的指揮棒時時刻刻、刹那刹那都在指揮意識,如果意根不定,拿著指揮棒到處亂點,意識根本定不了。所以禪定最關鍵的還是把意根定住。意根定住以後,時刻念著法,就會精進修行,動力強,禪定修行就很快。意根定在小乘四聖諦上,就會精進修學三十七道品,定在大乘般若智慧上,就會精進修行菩薩六度。只有意根精進修行佛法,意識才能精進,意根懈怠了意識就精進不了,意根具足了三十七道品,意識必然具足。

九、禪定和見道的關係

禪定從未到地定開始都能對治煩惱,能降伏煩惱,只有降伏了煩惱,去除或者減輕了遮障,才能証得初果。初果人雖然只有見地,只斷了見所斷的三縛結,但是斷除三縛結,一定需要未到地定。雖然未到地定需要修定之後才能發起,但是與修所斷煩惱,不能劃等號,二者不是一回事。

初果的見地是見道時所斷的見惑,還有思惑煩惱沒有斷。雖然思惑煩惱是在見道以後通過進一步的修道才能漸次斷除,但是也屬於見地,見地越透徹,越到位,我和我所斷除的程度越深,心越空,煩惱越輕微。初果的見惑雖然是初次見道時所斷,但是初次見道,也是漸次修道的結果,不修就不能斷除見惑。修道的内容就是三十七道品,三十七道品其中之一就是禪定,不修三十七道品或者三十七道品修不滿足,就不能見道,更不能斷見惑。所以未到地定就是初果人見道所應具足的必要條件。

在初果見道之前,必須把從前的貪嗔癡煩惱降伏到一定程度,使得貪嗔癡煩惱不至於影響和遮障自己見道。在三十七道品的修行過程中,把極重的貪嗔癡煩惱逐漸降伏下來,煩惱逐漸微薄,心逐漸柔軟,智慧逐漸明朗,所有的遮障猶如密布的烏雲漸漸稀薄,智慧的陽光才能透過雲朵顯現出來,於是就見道了。在見道之前的煩惱淡薄微薄,只是與從前嚴重的煩惱相對而言,不是二果時貪嗔癡淡薄的那種程度,二者是有差別的,都是從相對性的角度來說的,詞滙雖然相同,内涵絕對不同,所以二者不能混淆不分。

 四聖諦内涵包括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聖諦,其中苦滅道聖諦就是修道的真理,是所依據的理論。這個理論的修學,從初果之前就開始了,一直到証得四果阿羅漢。所以修道並不是見道以後才開始的,是在接觸四聖諦的時候就開始修道了,在最初修行四念處觀的時候就開始修道了,不修如何見道呢?三十七道品中的四正勤:一、已生惡法令斷;二、未生惡法令不生;三、未生善法令生;四、已生善法令增長。這些修善滅惡的修道内容正是對治衆生煩惱的,對治之後降伏了煩惱,使之輕微,才能見道。

十、証果是定慧結合的産物

外道們修四禪八定,修到色界天的無想定時,意識心消失了,這個沒有意識心卻還有色身的境界,他們就認爲沒有心的境界是真實的,於是就執著這種境界不捨,不能斷我見証果。其實在無想定裡雖然沒有意識心,還有意根和色身,並不是空無一物,所以這不是証四果的涅槃境界。

而外道們修到無色界天的非想非非想定時,定裡好像是沒有了意識心,其實還有非常微細的意識心存在,可是他們自己感覺不出來,就把這個境界當成是証果的涅槃境界。一個人只要不把五隂十八界全部捨棄掉,即使修到三界中最高的定,也不能証果。所以禪定只是証果的條件之一,還要有斷我見的法眼淨智慧,不是單單依靠禪定就能証得涅槃的。把禪定修到初禪以上之後,只要確認色身和識心的虛妄性,就能証果。而要有這樣的確認,需要具足觀行智慧,定慧具足,才能証果。

十一、証得空以後的身心覺受

沒有禪定的人,理解了五蘊皆空無我之理以後,幾乎沒有什麽身心的震撼性的覺受,只是覺得空,僅僅是覺得而已,實際上心是空不了的。因爲沒有禪定,所作的觀行根本觸動不了自我的根本意根,也就不會有什麽身心上的觸動,更沒有震撼之感。只有來自於内心深處的意根的觸動,身心靈才會有真正的比較深沉和巨大的覺受,從此自己才會感覺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

目前來說,因爲大衆的福德以及禪定嚴重不足,觀行上觸動不了意根,所作的觀行,也就僅僅停留在意識上,觀行的結果就是理解了五蘊皆空,感覺自己是空的,實際上並沒有空,遇到事情就過不去,理是理,事是事,二者就沒有交集,不能圓融。這是目前學佛人的通態,也就是通病。

真正証得空以後的覺受,也不適合公開討論,可以私下問過來人。如果公開說出來真實的感受,有些人知道了,就會到處暗示自己也有這樣的感受,實際上是暗示自己証果了,目的是爲了獲得某些東西,名聞利養上的等等。人心不古,自然不單純,世俗心太嚴重,無孔不入。

十二、証與不証的區別

問:手碰到電流被電得發麻哆嗦,這是否屬於証得了電流?盲人用手觸摸到燈泡,是否証得了燈,卻不能証得燈光?

答:証與不証,要看具體情況而定,因人而異。比如說科學家觸電,百分之百了知電流的原理,其証甚深,相當於佛教裡的唯識種智了。而小孩子觸電,不一定能知道是怎麽回事,即使知道是被電著了,下次會躲著盡量避免觸電,也不一定了知電流的原理,不一定了知電流的作用,因此就沒有証得電流。盲人手摸到燈泡,也不一定知道是燈泡,首先他得有燈泡的相關概念,眼盲之前見過燈泡,或者是別人告訴他燈泡的樣子,他才能知道是燈泡,否則盡管摸多少次燈泡,也不知道是什麽。

同理可知,衆生無始劫以來一直都與如來藏打交道,活在如來藏裡,時刻用著如來藏,也不知道有如來藏,也不知道如來藏是何相貌。六祖聽聞一句話就証悟,其他人聽聞一百句對那句話的解釋,離証悟可能還遙遙無期,証與不証,關鍵在當人,智慧根器是相當重要的。阿羅漢聽聞一個凡夫學佛說的一句話,就証得了四果,而極多的凡夫即使學一百年阿含經,也不得初果向,人與人之間沒有可比性。

十三、超越見聞覺知的境界

問:不隨六入,刹那間超越見聞覺知,是不是打破了無始無明?

答:只有大乘菩薩証悟以後,獲得禪定加般若唯識智慧的三昧,才能打破無始無明。大乘菩薩証得了如來藏,就能觀察出如來藏是不隨六入的,超越於七識的見聞覺知,無始劫不知身中有常住不滅的真心的無明就打破了,消失了。

除了如來藏不隨六入,七識也不隨六入有兩種境界,一種是在單純的禪定境界中,是只有禪定的三昧境界;一種是心不認六入爲真,不隨六入動轉的禪定加智慧的三昧境界。第一種三昧不容易保持,容易消失,第二種三昧只要証得了,智慧就會永存。如果說超越了見聞覺知,一定是離不開甚深的禪定境界,否則就會處於見聞覺知當中。

四禪以上雖然沒有見聞,但還有微細的覺知,無想定裡沒有六識的見聞覺知,滅盡定裡沒有六識的見聞覺知,這些禪定裡只有滅盡定是禪定加解脫智慧的真正三昧境界。而大乘法的修証裡,初地以上菩薩証得了唯識種智甚深三昧,在甚深的禪定中能夠超越見聞覺知,雖然有見聞覺知,但對於見聞覺知的法心不動。

十四、禪定和解脫的關係

如果說沒有証悟之前,心性就類似於如來藏,証悟以後心就會更清淨,這才是真修行。沒有經過捨受階段,就不能証果,更不能明心。在參究如來藏階段,心也是捨受的,否則心就不能專一,無法參究和實証。只要在未到地定具足的狀態和初禪裡,才會處於捨受狀態,在修自己階段必然會這樣。在接引度化衆生階段,可以現行金剛怒目等等惡相,但同時是不動心的,這是菩薩的機智善巧。

如果自己還沒有修持出來,真沒法度衆生。泥菩薩自身都難保,怎麽能扶持衆生過河?菩薩心也應該是解脫的,如果自己都不能解脫,何德何能去解脫衆生?佛菩薩心都是解脫的、無縛的,如果自身有束縛,如何能解綁衆生?具足煩惱的人,非菩薩,而是凡夫,凡夫如何能度衆生?與煩惱相應的人,就會熏染衆生同樣具足煩惱,如何能度衆生,讓衆生心清淨?自己本身貪心非常重,如何能讓衆生離貪?自己心地不清淨,如何能讓衆生心清淨?

有些人說大乘菩薩修行的目標不是解脫,因此不必修定。此言差矣,一切人等無論大小乘,修行的目標都是解脫,只不過是哪種程度的解脫,解脫得是否究竟而已。佛菩薩都是解脫者,法身、解脫、般若,三者具足統一,才算是聖人。佛道就是解脫道,究竟解脫者只有佛陀,菩薩解脫還不夠究竟,阿羅漢辟支佛更不究竟,所以不要把解脫之道與佛道對立。

比如一個人被五花大綁,口裡卻對人高喊:你等著我來救你。這話誰相信呢?一個站立不穩的弱小孩子對大人說:牽我手,我來攙扶你走路。還有空手與持槍歹徒搏鬥的,這不是幼稚可笑嗎?目前佛教界的惡現象就是這樣,大家都看不到,沒有感覺嗎?不去體究其中原因嗎?將來佛教的滅亡,就是被煩惱衆生的煩惱給搞滅的,有一些人偏偏對於自己具足一切煩惱還很自傲,還不屑於斷煩惱,認爲自己不斷煩惱才是真菩薩,這是何等的愚癡?

比如頭暈時眼前看見那個黑點,我們所說的眼冒金星,這些黑點金星你說有,別人卻看不見,如果說沒有,你自己卻能看得見。非有非無有,生滅變異的現象都是空的,只有如來藏不是生滅變異的,就不是空的。理解出來的那個空,或者把這些法都觀成如來藏那個空,這些都只是一種想象。什麽也沒有証得,只是通過想象說它是如來藏,這都等於是假說一樣,沒有絲毫實際用處。沒有証得的時候,你沒辦法真正的理解到位,内心對這些法的空性通達不了,所以才要一步一步的通過實修來實証。

想要實証首先必須要修禪定,沒有禪定的理解都不到位、不準確,即使理解準確理解到位,那也不是通過實証得到的結論。想象出來的結論沒有用處,所以對於所學習的法在知道了解個大概後,必須要修禪定,在定中去觀行去感知才能理解到位,最後發起實証。

十五、禪定與邏輯思惟力的關係

學佛修道觀行,邏輯思惟力一定要強,如果要想邏輯思惟力強,思路就必須好;要想思路好,頭腦就必須清晰;要想頭腦要清晰,必須要有禪定。把邏輯思惟力培養出來,具有強大的思辯能力,這是最大的善法財,是智慧的源泉,生生不息,永不竭盡,直至成佛。

十六、道在靜中成就

有個結論:愛說話的喜歡表達的,百分之九十以上沒有禪定,心念襍,妄想攀緣多。一心在道上的人,專注於法義和内心世界,不關注外界,心無襍念,靜默無言。這兩種人不能在一起,在一起就會互相嫌棄抱怨,互不滿意。真正受干擾的是後者,所以後者喜歡獨處,喜歡幽靜,不喜歡人群集聚,不喜歡襍話襍事。二者如果發生沖突,你不能說後者有錯,修行無錯,喜靜無錯。凡出成就者,都是在靜中成就,沒有在潰閙中成就的。道者終究與世人不同,被世人嫌棄,不被世人理解和喜歡是正常的,而不被世人喜歡糾纏是好事,省卻極多的時間精力用來修道,用來辦大事。

目錄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