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生如法师网站LOGO

意识体性略说

作者: 释生如 分类: 唯识法义 更新时间: 2020-11-29 12:56:35 阅读: 4030

第十一章  六识的心所法

一、六识的出生以及心所法

六根触六尘,生六识,六根和六尘合起来就是十二入。六根指胜义根,在后脑勺那里,五个胜义根再加上意根,就是六根,也叫作内六入。六尘就是内五尘,再加上一个法处所摄色,就是内六尘,也叫作外六入。内六入与外六入合起来叫作十二入。其中根与尘肯定是合在一起的,内五尘是出生在后脑胜义根里的,第八识变起的五个法处所摄色,都与意根相触。根尘在一起,才能相触,触之后意根抉择,第八识才能产生六识。

根尘相触,说明根尘肯定在一起,五个胜义根在后脑部位,内五尘在胜义根后脑那地方产生出来。根尘接触以后,意根抉择,第八识就会产生五识,同时法尘也在后脑胜义根处与意根相触,意识也会同时产生出来,与五识同时分别六尘,这叫作五俱意识。

六根触六尘,六识生出来以后,三者再和合相触,那就是六识再触六尘,就了别了六尘。这个根和尘一直在相触着,如果根和尘不相触,六识就要灭去。然后六识再触六尘,触了六尘以后,就有了领纳性,领受、接受了六尘。接受了六尘以后,六识就了别了六尘,执取了六尘,那就是想心所出来了。

了别六尘以后,六识就开始思量,思量不清楚,再重新作意,对六尘再生起作意。作意以后,又了别,又感受,这时候的感受就有了苦乐忧喜舍的受觉出来了。一开始的受是领纳、接受,接受了以后,就相当于把六尘取过来,然后才知道是什么六尘,这个接受代表取过来。再以后的受,就有情绪的色彩出来了,苦乐忧喜舍的感受就会生出来。

感受出来以后,如果感受不清楚,再取相了别,想心所还会生出来,想心所生出来,了别相以后,就开始思量。思量不清楚,重新再去触,触了以后,再了别,或者再去想,或者再接着感受,这样了别感受以后再思量,直到最后,把这件事情思量清楚,了别明白了,六识生了决定心,就开始要造作了。

六识了别的内容也要传递给意根,意根同时也会对六识了别的六尘境界,用五遍行心所法运行,出生一系列的心理活动。最后意根生起一个决定心,决定要如何如何造作的时候,第八识了别到,就根据意根的思量决定性,和祂的作意,配合着运行。因为第八识需要知道意根作意于什么,作意哪一方面的尘境,知道以后,第八识才能在那一尘境上现起六识。六识现起来以后,就开始造作身口意行了。

如果意根还思量不明白,就会接着触,接着作意,接着受,接着了别,最后再思量,再作决定。没作决定之前,这个五遍行心所,一直反反复复的运行,其顺序可能不是按照作意、触、受、想、思的顺序,也可能颠倒。有可能触在前,了别在后,也可能触在前,受在前,了别在受的后面。也许了别了以后,再有受,受和了别再不清楚,就再接前思量。再思量不明白,就再接着触,接着感受,接着了别。

哪个心所在前,那就不一定了,这里的顺序就打乱了。一开始是作意,作意肯定在种子位,在种子位时,对应着那个法尘,生起作意,然后识种子生出来,就在那法尘之处,意根就接触到法尘。作意哪个法尘,种子就生到哪个法尘上去,形成识心。和那个法尘相触,是先作意,后生种子,种子出来以后有识心了,才能触法尘。

触了以后就领纳,领纳以后就取相了别,了别之后就思量。思量不明白再接着触,触之后就有领受感受,或者这时候再去作意,然后再有了别性。再有触,再有了别性,这里后边的心所的顺序就会打乱,一开始的顺序就按照作意、触、受、想、思那个顺序,心所法运行就是这样的。

二、说起根尘识三法,当然就要涉及到六识的五个遍行心所法:触、作意、受、想、思。六识的触是三和合的,三和合是根尘识三者的相合,叫作触,三者缺一不可。六根六尘相触之后,就出生六识,六识去触六尘,与此同时六根仍然在连续地触六尘,并没有离开过六尘,因为内六尘就是在胜义根处出生,意根也一直在与法尘相触。这里所说的触,是指根尘相触的触,不包括第八识的触。意根和第八识的触只需要直接触相分就可以了,不需要有其他的根来引生。

意根的触,直接就触第八识变起的法尘;第八识的触就直接触根与境,就是触根身器界以及触业种。六识的触心所和第七识第八识的触心所有差别,六识的触心所必须有根来引生,不离六根才有触。受心所也是如此,受心所是六识触六根六尘以后所生起的受,这里的受不仅有领纳领受,之后还有情绪方面的感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第八识的受就是单纯的领纳领受,不带一丝的情绪,没有苦乐受,只与舍受(不苦不乐受)相应。而意根也有三受,有苦乐受和不苦不乐受。比如意识告诉意根,不要生气,可是仍然气得要死;意识告诉意根不要激动,可是仍然激动得不得了;意识告诉意根不要太高兴了,可是仍然控制不住的手舞足蹈;意识告诉意根我应该原谅他的无知无理,可是意根仍然不肯照做。意根到底有没有情绪化?莫名其妙的哭笑,莫名其妙的发泄情绪,莫名其妙的就是意根的。

六识出生以后,作意心所和触心所到底是谁在前,谁在后,这并不一定。刚开始阶段,六识在种子位的时候,一定是作意在前,把识心引到所需要面对的境界上去以后,作意就完成了,识心产生出来就有触尘,六识才能触到境界,触到境界以后才能了别境界。这是最初的作意在前,触在后。触了以后,就有了受想思,思了以后,识心再接着触,触了以后可能再生起作意,再领受,再了别,再起思,再有感受。这样几个心所的次序可能就要颠倒,有可能是触在前,触了境界以后就把注意力引境界上,这就是作意了。

五遍行心所法的现行,有时候一开始是作意在前,等五遍行心所都运行起来以后;有时候触在前,先触然后再作意。六识触境界以后产生了受,就能领受领纳境界,然后再执取境界,这样就有了名言,有了想;有了名言和想之后,思心所就开始造作,于是就有了思惟、思量、考虑;有了思量以后,也可能生出苦乐舍三种受之一,这时就要作出初步的决择,身口意行就开始造作出来了。

身口意行造作出来以后,有可能再触;因为对境界不能完全决定,就要再触再领受,再了别再思,反反复复一直到能够完全理解,完全清楚了,作出最后抉择以后才告结束。这里面的程序相当的复杂,太细的就观行不到了。五个心所法,不一定都是按照固有的排列顺序去运行,也不一定要按五个程序都要轮番来过,有可能到受的地方就要从头再接着触,有可能到想的地方再接着触;有可能在思完了以后,暂时还不能决定,就要再去触,触了再作意;或者先作意再触,其顺序是不一定的,五个心所现起的次数和时间长短都不相同。

思心所的思,含有思量、造作、决定之义,这些心行都属于运转性,属于行;行可以叫作行蕴,也可以叫作行阴。为什么要叫作行阴呢?因为如果我们把这些的心行,这些的功能作用都当作是真实的,当作是我和我的,那就遮障了真实法的体性,遮障了妙明真心,那么就只见这些法的运行而不见第八识的本体功能性,所以把行也叫作行阴。为什么叫作行蕴呢?心识的运行是由各种缘所集起和蕴集的一种功能作用,所以又叫作行蕴,其实都是心所法,是六识心的一种功能。

思是一种行为造作,凡是有行为造作,有变化,能运转的,都叫作行。行阴的范围要比思心所的范围来得广泛,行阴还包括了色身上的运行功能,身心两方面的运行是完整的行阴范围。思心所的运行也很复杂,其作用为思量、权衡、抉择、造作,最后一个环节是决定造作。思心所有三个过程:包括思考、思惟、分析、判断,作出抉择,最后是采取实际的行动。前五识的思比较单纯,只决定趣境还是离境,第六识的思是最为复杂的,要反反复复的考量思惟,其智慧力比较强;前五识的思,要依着第六识的想和思才能运行。所以思的本身就是意行,意行造作出来以后,就有了身行和口行,这样五识也参与了其中。

受心所的受,是指六识本身的领纳和领受,领纳领受就是接受了境界,接受了境界以后再了别,了别之后,六识才有情绪化的苦受、乐受和不苦不乐受。带着情绪化的受出现之前的受,是领纳和接受境界的受。比如眼识触色尘以后,眼识领纳色尘并接受下来,接受下来之后就是了别和了知性的想,然后再生起执取性的想,因为有了知和执取才有了苦乐受。

如果不了知,就没有情绪化的苦乐受;如果不执取,也没有苦乐受的出现。所以受心所的范围要比五蕴当中的受蕴要广一些,受蕴是以情绪化的受为主,包括了苦、乐、不苦不乐等三种带情绪的受。如果是第七识和第八识的受心所,就与六识的受有些区别,八识只有舍受,没有苦乐受,也没有情绪化的色彩,八个识的五遍行心所法各有许多微细的差别。

三、五蕴或者叫作五阴,受想行识四蕴全部是六识的体性,受蕴是六识受的体性和作用,想蕴是六识想的功能作用,行蕴是六识行的功能作用,识蕴就是六识识别的功能作用。四蕴分别对应六识的受想行识四个心所法,六识触了六尘之后就有受心所,有想心所,有思心所。思心所,有动身发语的意思,有思惟造作的意思,有能现起身口意行的意思。

六识的五遍行心所法,是先作意,作意就是把注意力引到境界上来,意根第七识想分别什么法,六识就作意什么法,所以六识的作意是由意根来作主决定的。六识作意了以后,识种子出生,六识就现起,于是根尘识三者就相触,相触了以后最先是领纳。什么叫作领纳?领纳不是指感受苦、感受乐的感受,刚开始时还没有情绪化的感受,是先领纳境界,六识把六尘的境界领纳了,也就是先接受过来。接受了以后,想心所就开始了别,是先接触,尔后了别。

例如有人给你一个东西,你先把注意力转向那个东西上面,然后用手接触,之后再把这东西接受过来,拿到手里以后再仔细分别观察,观察之后就取相,对此物就有了决定心,于是就生起了觉受。再往后的受心所和想心所,谁在前谁在后就不好说了,它们两个是轮流出现的,五个心所法的次序就被打乱了。很多人同时了别同一个事物,其心所法的次序都不相同,这与各人的慧力、定力、业力和烦恼习气都有关系。

一般的情况是对境界领纳了以后才有想,有了别和取相的功能体性之后才能生出感受来;感受不清楚,就再接着触和想,再接着了知,了知之后生起抉择心,也就有各种感受。触、想和思所占用的时间越长,内心的感受就越多,心境的变化就越大;说明这是在不断的想,不断的受;不断的受,再不断的想;心里的情绪在波动着,内心也在不断地取着境界相,五个心所法来回不断的反复运行,五个心所法的前后顺序往往是被打乱的。比如思心所的运行,当想心所了别境界不清楚的时候,思的就不明白,思心所的决定性就不能生起,没有抉择力。这时就要回过头来再让触心所和想心所运行,了别清楚了以后,思心所才有了抉择力,才能作出最后的抉择,那么五遍行心所法在这个境界上的运行就告结束。

在想心所没有了别清楚的时候,就再接着了别和思,当思心所还不能作决定的时候,六识就要反复不断地思和想,再反复地了知;了知以后再感受,感受以后再了知,了知了以后又再思,没思明白就再作意。作意以后再接着触,或者再接着直接想,或者触了之后再想,想完再受,受完再思,思完了再受,前后次序都是不一定的。

五个心所法都运行出来以后,如果再作意,就是把六识的注意力集中到要了别的境界上,然后根尘识三者和合触。和合触了以后,最先是接受和领纳,然后再了知;了知清楚了,就有了感受。如果没有感受清楚,就再接着了知,可能要反反复复地作意、触和了知。六识都作了知和执取,待生出感受以后,才能决定下一步所应采取的相应行动,这就要先作思量、考虑、判断,之后再作出抉择,决定要采取哪些身口意行。这里要分为许多步骤,层层递进,层层深入,直至身行口行都造作出来。如果没思考明白,就需要再接着触,再接着作意,再接着想,再接着了知,直到最终了别清楚了为止。

在五个心所法一系列的运行过程当中,触心所是必须存在的,也就是说根尘识必须是和合在一起,不能分离,否则识离开了尘境,触就要消失,不能再存在和运行了,尘也不能离开根,否则就没有识的出生。再者,只有六识触六尘,才能接受和了别境界,触是前提条件。我们如果不想再了别,不想再感受,不想再有身口意行,那么识就不要再继续触尘,把六识的注意力移开,也不要再作意了,那就没有了后续的心行。这就是修定修心的最好方法,以此修行就能达到忘却尘境,不起念想或者少起念想,阿罗汉们即是如此。所以他们一般来说,没有情绪波动,少有感受,对境无心。

一般众生接触境界时,因为有贪爱,有愚痴,一旦接触了境界就不肯离开,长时间的了别和感受,长时间的思虑,内心不得清闲,思绪纷乱。有些人就是因为没有慧力,了知得不清楚,也思考不明白,就不能作出决定,因此就要连续不断地去触境界,翻来覆去的思来想去,辗转反侧,心绪不宁。因为想不明白,思量不明白,就抉择不了,所以就要不断地反复作意和触。

有些人接触一个境界需要很长的时间,思考一件事情也要思考很长的时间,一个是因为心有贪爱,一个是因为事情复杂,了别慧不足,一个是因为这件事情很重要,一定要了别思考清楚,然后再抉择。如果了知的不清楚,感受就不清楚,思考思量的也就跟着不清楚,这就要不断地作意,不断地触,不断地了别。其中作意和触,运行到后面,谁在前面运行,谁在后面运行就不一定了;受和想谁在前面运行,谁在后面运行也是不一定的,几个心所的前后顺序都是不一定的。

四、五遍行心所法运行的真实情况,可以用一个譬喻来说明。譬如有一个画师在画画,五遍行心所法可以比喻为画师,心所法所了别的六尘境界,就比如画师所画的山水画。画师要画画临摹时,先要看眼前所临摹的风景,当他抬头看眼前的风景的时候,就是作意于眼前的风景,他把眼识转移到风景上,相当于把注意力引到眼前的风景上面,然后引出下一步的触和取相的心行。画师看风景就是作意,作意之后就触了风景,触了风景之后就有受;这时的受,一般是领纳之义,是把六尘境界给领纳过来,并接受了境界。

这个时候还没有带情绪化,不含有苦乐忧喜舍等等情绪,也不认为眼前的山水很美,很壮观,也不会认为眼前风景很凄凉而生出内心感触来。因为还没有开始了别和取相,只是单纯的把境界接受过来。接受过来以后,再加以了别,了别就是想,他就能知道这是什么,这就取了相,取了境界。取了境界相之后,眼睛收回来心中忆持作想,把山水境界牢牢地记在心里,就决定要如何临摹了,这就相当于思心所的运行。山水境界记在心里以后,就在画板上开始描摹,描摹的这些动作就相当于思心所的造作,已经生起了身口意行。

画师临摹了一会儿,再往下就不知道如何画,因为心中的影像模糊了,就要再抬头看眼前的风景。这就是再作意了,再触风景,触了以后,他就又领纳领受,这时就有情绪化的感受,觉得眼前的山水是如此如此的秀丽和壮观,内心里面的诗情画意就出现了,这种感受在最开始描摹的时候可能就有。领受了境界以后他要再了别,了别以后再思考该如何描摹。思考了以后就开始再次描画,这一系列的行为造作的过程,就相当于作意、触、受、想、思五个心所法的反反复复的运行过程。

作意以后,就触了境界,触了境界之后就是受,受之后是了别,了别的不清楚就再触;他可能不用再作意,因为他一直都看着眼前风景,注意力并没有转移到别处去,他就再接着触,这时他可能也不用再另外去触,因为他一直在触境界,并没有离开过眼前的境界。触了境界以后再领受,这时也可能不用再领纳境界,因为他一直都在领受境界,就直接生起了想心所,反反复复地进行了别和思量。这一系列的行为在持续不断地造作,一直到把这幅山水画描摹完成为止,这就相当于六识已经完全了知,作出最后的抉择,此事就算结束,五遍行心所在这个境界上的运行就算完了,身口意行造作完毕,这幅画就临摹完了。

五遍行心所法可以比喻为画师,他总是在接触需要临摹的山水境界,作意那个境界,了别那个境界,思考那个境界,然后按照所了别到的境界开始临摹,六识的五遍行心所法也是类似于这样运行的。

五、六识的作意心所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作意的

意根攀缘如来藏变现出的法以后,觉得重要的法,意根就要作意,作意了以后就有了触受想三个心所,之后再生起思心所,如来藏了别了意根的思心所和作意心所以后,就主动配合意根,意根作意什么法,思量什么法,决定要了别什么法,第八识就在什么法上面生起六识。生出来的六识,一定是在意根的作意和思量的法尘上面,如果是意根不作意的法,六识就不能出生;所以六识的了别,都是由于意根的作意和思心所引发出来的,意根思量了以后,第八识就配合意根出生六识。

比如说意根作意在一朵花上,对这朵花触、受、想了之后,就生起思心所,第八识也同时了别到意根的思心所,就在后脑胜义根处的花的内色尘上,生起了眼识和意识。在眼识生起之前,眼识在种子位就趣向作意于内色尘花,种子位就是处于识种子阶段,识种子要出生之前,必须有一个出生的方向和处所,并朝着那个处所去出生。因为后脑胜义根处的六尘非常的多,到底要在哪个尘上出生眼识,出生六识,就在于意根作意在哪个法上;意根作意在花处,眼识种子就输出在花处,那么识种子在出生之前,就准备在后脑胜义根的花的内色尘上出生,这个准备就是作意。

眼识和意识在种子位要准备出生到那个花的处所了,首先是花的显色处所,在种子位里的眼识种子就准备要出生到花的显色上,就等于是作意在花的显色上,作意了以后,眼识种子就在花的显色上面输送出来,眼识随即就出生了,眼识出生之后,就是眼识的触、受、想、思四个心所的运作。同时后脑胜义根处还有花的形色、表色和无表色,它们是法尘,意识的识种子就准备在花的形色、表色、无表色处输送出来,意识种子就在花的法尘处输送出来,意识就奔向花的形色表色那个法尘上面去出生,于是意识就形成了,接下来就有了意识对花的触、受、想、思四个心所的运作。

眼识与意识出生以后,二识就触花儿,作意在种子位就已经出现,二识出生以后就开始触心所的运行。最开始时的作意一定是在种子位进行,触了花以后生起受心所、想心所和思心所;这样运行了以后,再作意,这时候的作意就不再是种子位的作意,而是眼识和意识本身运行当中的作意,经过再次的触、受、想、思,了别之后生起一个最后抉择,眼见花这件事就告结束,这是眼识与意识生起运作的顺序。

六、《成唯识论》中说,最初的六识作意心所,不是六识出生以后的作意;第七识也是如此,最初了别六尘时的作意,一定是在种子位时就最先开始作意的,在种子位作意以后,再把识种子出生出来形成了识,六识就开始现行出来。识种子的出生必须要有个方向和处所,要有个出生的目标,不能是漫无目标的随机出生,这样的话意根作意就没有用了,如果六识遇见什么法就了别什么法,那么众生的生活一定是混乱不堪的,什么事也做不成。如果在种子位不作意,不奔着某个法,识种子要生到哪里呢?识种子必须有个出生的方向和处所,这个方向处所必须在种子位就定下来,所以作意心所法就在种子位最先起作用。

意根第七识的作意心所法,最初也是在种子位就开始对六尘生起作意的,作意了以后就对六尘生起触、受、想、思心所的运行,意根决定要了别六尘,六识就跟着出生。第七识的识种子也要有出生的处所,不是随机遇到什么法,识种子就出生的,这样众生的心更是乱糟糟的一片,几乎就没有安宁日子可过了。

六识的识种子也要有出生的处所,在种子位如果不作意,识种子就要随机漫天的出生,六识就要乱套,众生就不知所措了。所以识种子必须要先有出生的处所,就在种子位先作意,然后种子再出生;出生以后,六识直接就触六尘,触心所是在识生出来以后运行的,如果六识不能生起最后的抉择心,就再对六尘生起作意;这时的作意就是六识现行以后的作意,而不是种子位的作意。

七、悔、睡眠、寻、伺四种不定心所,有时属于善心所,有时属于恶心所,要看具体情况,要看达成的结果,要看当时的状态和所指向的结果。如果是贪睡,则睡眠是恶心所,能引发心智昏沉和愚痴;如果睡眠能够调节精神状态,有利于修行,则属于善心所。

悔,如果一个人总是无智地懊悔自己的过去,后悔不该像从前那样作事,以至于心思烦乱,没有定力,不生智慧,悔就是恶心所;如果自己做了恶事,能够及时忏悔,决心后不再造,悔过之后,心得清净,定慧生起,则悔是善心所。

寻,如果意识心漫无目的地到处攀缘,以至于无有定力,心思散乱,寻则属于恶心所;如果意识心在思惟寻觅一个真理,比如是参究寻觅第八识,则属于善心所。伺,内心在伺察世俗法,心神不定,障碍正智的生起,则属于恶心所;如果为了明了一个佛法的真实义,有了目标,专一深细思惟,则属于善心所。

八、心所就是识的助伴,有识就有五遍行心所法。有的心所法,当六识生起来运行的时候,心所不一定要现前运行出来,那就不叫遍行心所法,可能是五别境心所法,或者是烦恼心所法,也可能是善心所法,这些心所法不是时时现前出现的。遍行的意思是有识就有这种心所,心所和识是伴随在一起不分的,就叫遍行心所。五遍行心所法和如来藏的遍是有区别的,如来藏的五个遍,是指如来藏本体遍一切时、地、处、界、法的运行,如来藏本体的运行也是有自己的五遍行心所法的伴随。

识都是以心所法的形式来运行的,心所法没有种子,不是种子生成的,只要某个识一现前,这个识就以心所法的形式运行。心所法是伴随着识运行的,是识的助伴。心所没有种子,第八识里不存心所法的种子,其祂几个识也不存着心所法的种子,心所法没有种子,就像无明也没有种子的道理一样,就像心不相应行法也没有种子的道理一样。

九、受蕴的受是六识心的心所法,是六识心的一种功能性,实际上是识触尘以后的感受,最初的领受领纳相,只是接受了六尘,还属于是一种粗相,发展到出现喜怒哀乐的感受时,才是细相。受蕴,不仅仅是识触尘的最初受,最初受是领纳接受,还没有苦乐受的生起,受蕴包括领纳受和后期的三种受。想,不但是了别,也有取相的作用,意识的想与名言相应。到想的时候也有粗相和细相,有粗略的了别和细微的了别和执取相。粗和细的了别之后,才有六识粗的感受和细的感受。

如来藏含藏的受的种子,并不外于识种子,识种子运行时,伴随着受心所法的运行,因此识心才有感受功能作用,并不是说在识种子以外,单独有一个受的种子。五遍行心所法没有种子,依附于识心才能运行,是识心的助伴。识种子出生,五遍行心所法同时就伴随运行,是识心的依附。所以受没有单独的种子,想也没有单独的种子,都是六识种子出生以后,识心运行起来,就有受心所和想心所伴随运行,五遍行心所法都如此,八个识都有各自的五遍行心所法。

五遍行心所法在识心的了别过程中,要反反复复的运行,不是运行一次就结束;运行起来以后,之间的次序要互换和颠倒,顺序是不一定的。所以六识的受不是运行一次二次就结束了,也许要运行无数次,想心所和思心所也如是,作意和触心所法运行的次数相对要少一些,六识可以一直作意六尘,一直触六尘而不动,受想思心所运行要反反复复,来来回回的运行,才能有最后一个最终的抉择,六识对六尘的了别才告结束。心所法的运行,特别细腻,到佛地才能完全观察出来。

十、意识心在凡夫位有五十一个心所法,贪嗔痴烦恼具足;在声闻三果位,意识的心所法就减少,没有了贪心所和嗔心所;在入地以后的转依位,意识的烦恼心所法还要减少,逐渐转变成善性的;到了佛地,意识的心所法有五遍行、五别境和十一个善心所法。所以修行,就是逐渐改变六七识心行的过程,六七识的心行和体性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讲心,要说明这个是凡夫的心行,还是有禅定的人心行,还是贤人的心行,还是圣人的心行,还是佛的心行。

十一、五识的五别境心所法

前五识只有现量了别功能,没有比量,五遍行心所法一直都跟随五识运行,五别境心所有时也会现行及运作。前五识有定心所,如果五识没有定,眼识着多种境,耳识着多种境,鼻识着多种境,舌识着多种境,身识着多种境,意识一定也跟着着多种境,这样心岂不大乱?五识如果没有定,意识也不能定,意识必然随着五识处处了别,这样就容易心乱如麻。

现见五识可以各自定于一处二处不散乱,了别细微,说明五识可以有定,与定相应。如果六识没有定,说明意根是不定的,因为五识六识着境是由意根主导攀缘的结果,意根不想见境,六识就不能见境。所以说,如果意根没有定,与定不相应的话,就永远不能有禅定了,四禅八定也无法修出来,世人只能生活在欲界人间,天上就没有众生存在了。

五识有了别慧,能对五尘生起判别和确认,能对五尘有明确的了别和判别,因此五识有慧心所,五识慧强时,也是由五识的定心所引发出来的,由定生慧,就是此理;同理,意根的慧,大部分也是由定所引发出来的,尤其是断除烦恼,转识成智以后的智慧,更是意根的定心所引发出来的。既然能确认五尘究竟是什么,说明五识有胜解心所,能够明了和胜解五尘法的相貌。

五识对于五尘境界能趣境和避境的性质,说明五识有欲心所。比如,眼识遇到柔和的色彩,能主动趣向,遇到强烈刺眼的太阳光就自然躲避,这是眼识的欲心所。耳识遇到刺耳的声音极力躲避,而遇到柔和的轻音乐,心向往之。鼻识遇到刺鼻的气味有躲避之心,遇到温馨的香气就要趣境并生起贪爱。舌识遇到美味就会主动寻觅而趣境,遇到刺激味要极力躲避。身识遇到轻触和妙触趣境并会生起贪爱,对于违逆强烈痛苦的触,就要紧急避开。以上说明五识有微弱的欲心所,比意识的欲心所微弱得多,表现不明显,不容易观察出来。

五识对于曾习境,也有一定的念性,因此念性,就能有欲心所,并能生起贪爱,不欲离境,粘着境界不放。

五识具足五别境心所法,只是微弱,一般都表现为五俱意识的五别境,但是细分,还是能分辨出来。从总体上来说,五识的现行和运作还是由意根控制和决定的,这样五识的欲心所就显得更加的微弱和模糊了,被意根的操控所掩盖住了,很难发现。

十二、离开尘相,识无法现起,因此前七识的五十一个心所运作时,必定要缘于一定的尘相,前五识只能缘于五尘相分,属色法尘,六七二识所缘有色法尘,也有心法尘。

六识出生的条件之一是根尘相触,六尘是六识出生的必要条件。心所法的运作条件是,只要有识存在,心所法必伴随着识心运行,识就是以心所法的形式运行。但意根出生现行不灭的条件是要有三界的种子,有贪有欲有愿力。虽然意根无始劫以来就一直存在着,但是意根无始劫以来一直有贪嗔痴烦恼,有无明,所以一直不灭。

前五识所缘是色声香味触五色尘,不属于色法上的法尘。六七识所缘有色法尘就是五尘上的法尘,还有独影境,还有心法尘八个识和八个识的心所法,还有非色非心法尘,如心不相应行法,第七识也缘五尘境,与法尘境同时缘。

十三、五遍行心所法的运行开始是有一定的顺序的,但运行到一定阶段,其运行顺序要发生变化,不管如何变化,一定是以思心所结束。然后再在其他法上运行五遍行心所法。

而五别境心所法,没有固定的运行顺序,五个心所法也不一定都同时或者次序出现,也许出现一个,也许出现两个,这是不一定的。智慧越高的人,五别境心所法现行的越多越频繁和广泛。转识成智的菩萨,五别境心所法经常现行,活动频率很高。

众生越愚痴,五别境心所法越不容易出现和运行。降伏了烦恼,转识成智的地上菩萨,其意根五别境心所法很活跃,常常出现,意根的智慧和胜解力相当强。所以菩萨观察判断抉择,很多时候不仅依靠意识,还依靠意根,往往是不太用意识的表面思惟分析,用意根思量作用的时候比较多一些。

十四、五别境是否是在五遍行中的受心所之后运行的

遍行的意思是,只要有识心出现,五遍行心所法一定伴随着识心运行,识心可以没有其它心所法伴随,但一定要有五遍行心所法伴随。其真正含义是,比如两个人见面,叫作接触,之后才能了别和感受,最后有个抉择判断,如果不见面就不能了别对方,不能决定其他事情。见面之前是作意,趣向于某处,然后才能在某处见面。了别相当于了解对方,这有一个过程,时间长短不一定。眼睛见色也是有一个过程的,不能立刻就判断出是什么色。

五遍行心所运行时首先是按照次第而运行的,没有次第如何运行?如果没有次第,根尘识三者和合触之时,一切事当时就有了结果。可实际上大结果最终的结果,以及小结果分段结果,都是在触之后一段时间才出现的,并不是触了就有结果。结果就是抉择和后续的行为造作。

没有触,就没有后边的接纳领受,没有领受就没有了别,没有了别,就没有后边的感受,没有最后的抉择,也就没有后续的心行。五别境心所一般在识心的受心所之后,想心所之后,思心所之后,不一定具体是在哪个环节出现的。没有作意和触,也没有欲心所,没有想心所,也就没有胜解心所,也就没有念心所,没有慧心所。另一方面,没有欲心所,也可能不会去作意和触,也就没有五遍行心所。

定心所法在作意触受心所之后生起,然后就可以定在作意上,定在触上,定在受上,定在想上,之后才能出生智慧,有最终的思心所出现。但也有可能首先有定心所,定在一两个法上,再运行五遍行心所法,作意触受想思,也可能思心所之后才能有定心所的出现。

总体来说,五别境心所法不一定在五遍行心所法的哪个环节上出现和运行。因为五遍形心所法是不断的循环往复运行着的,不会只停留在某个环节上,如果停留在某个环节上,那就是定在哪里了,识心就有定了。

定力不足,智慧不足,心不是非常细致 确实不容易观察心所法的运行。不管哪个识的心所法,都属于唯识种智范畴。

十五、五十一心所中,善心所,烦恼心所等,不但与意识相应,也与意根相应,意识所缘的法尘有色法尘,有心法尘,同时也有非色非心法尘二十四个心不相应行法。

色法尘与色有关,色是四大种子形成的,与四大种子有关的属于色法尘。与识种子有关的、与八个识有关的、与心所法有关的属于心法尘,除此就是非色非心法尘。意识缘自己的贪嗔痴烦恼等等心法尘时,属于意识的反观作用,是意识的证自证分。意识观察其他识的心所法的时候,属于见分和自证分,所缘的都是心法尘。

十六、问:害怕的心常常出现,害怕是一种心所吗?为什么百法中没有害怕这个心所?内心害怕,是意识害怕还是意根害怕?有些害怕莫名其妙的,没有原因,是不是意根在害怕?

答:害怕这个心行在五十一个心所法里找不到,因为众生的心所法种类繁多,五十一个心所法只是归纳出一个大概,没有把所有的心所法,尤其是非常微细的心所法都包括进去,如果都包括进去有几百个也不止。《大乘百法名门论》里心所有法并不全,还有千法名门、万法名门、亿法名门,百法明门之外还有极多的法没有包括进去,所以害怕也是心所法,只不过百法名门没有总结出来,归纳进去。所以我们学佛修行,不应该教条的认为自己目前所接触的法一定是究竟的、不可更改和变通的。

想到了害怕的人和事,首先是意根想到了,想不明白的时候或者是想要造作什么的时候,才让意识细细的想,并且有所反应。害怕分为两种层次,浅层次的害怕是意识心的怕,并不涉及到根本,不会造成身心上的影响和后果;而深层次的害怕,是意根的害怕,严重的叫作恐惧,内心波动较大,在身体有不同程度的反应,引起气息、血液和神经传导上的变化,进而促使肢体和内脏器官出现病变。在睡着以后如果意根感觉到周围环境出现变故,心里害怕恐惧,就会促使六识醒过来,去了解清楚到底有什么令人害怕的事情出现。做噩梦的时候,意根非常害怕,就会让意识醒过来,不再处于噩梦之中。

意识的害怕和意根的害怕有区别,意识的害怕不会促成身体出现各种状况,意根害怕就会有身体的症状,比如身体发抖、脸色难看,心脏紧缩震动、血液流动加快等等;意根害怕在情绪上也有反应,比如神情紧张、内心焦虑等等。这些症状说明是意根害怕了,只有意识害怕不是真怕,不会造成身体上的反应。意根能控制传导神经指挥全身的运作,所以意根心行一动,全身都跟着起反应,意识心动却动不了全身,因为全身神经传导作用是意根指挥的,不是由意识指挥的。

如果害怕是莫名其妙的,意识心觉得自己害怕了,还不知道害怕了什么,琢磨来琢磨去我怕了什么呢?不知道怕什么还是害怕,那么就是意根的害怕,意根的害怕跟意识说不明白,意识不了解,但就知道害怕。那就是意根的害怕,内心深处的害怕,就是意根的害怕。

十七、识心的四分与五遍行心所法的关系

识心的四分是见分、相分、自证分、证自证分。如果识心所见的相分也是识心的话,这四分都要依靠心所法才能运作,才有见的功能作用,才叫作见分,才能见法,才能见自身。其中心所法以五遍行心所法为主,时刻刹那都不离五遍行心所法的运作,没有五遍行心所法,识心就无法运行,也就没有四分。

五遍行心所法运作起来的时候,识心就能触法、受法、识别法、运行法,于是见分、相分、自证分和证自证分才显现出来。四分显现的同时,可以体现出五别境心所法,表现出善、恶、不善不恶的心性,也就是说四分出现的时候,要带着其它心所法一起出现,体现出识心的强弱势力和善恶心行,以及是否有定慧等等。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