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生如法师网站LOGO

细说如来藏(第四部)

作者: 释生如 分类: 如来藏法 更新时间: 2023-05-14 20:16:27 阅读: 453

一、八个识的行相

八个识心虽然没有六尘那样具体可见的相貌,但都有其运行的行相,就是心的行相,也是心所法。无相的行相也可以被观察和感知到,所以也是一种相。七个识心的运行行相是被如来藏幻化出来的假相,也叫作名字,是生灭变异的,不是真实的。如来藏本身的运行行相法尔如是地存在着,依如来藏本体而有,不是哪个法生出来的,任何时候都存在和运行着,即使在无余涅槃里也在不断地运行,没有灭过。

如来藏的本体无形无相,谁也见不到,佛也见不到。但是本体起用,就能显现出行相来了。开悟以后就能见到如来藏的用,也会明了如来藏的相,一切法其实都是如来藏的相,也是如来藏的用,而如来藏的五遍行心所法,入地菩萨和佛能观察得到。开悟以后能见到如来藏的功用和运行轨迹,区别于七个识的行相。在一切法的运行过程中,八个识和合在一起,彼此不分,才能完成法的运行,这其中确实是鱼目混珠,龙蛇混杂。当道眼通明时,才能分得清鱼眼和宝珠,分得清龙与蛇。

二、八个识的行相都可以现量观察

证悟以后尤其是有道种智的时候,能现量观察如来藏的行相,与七个识的行相分得清清楚楚,不会落到七识五阴当中。譬如红豆绿豆混在一起,立即就能分清,泾渭分明,毫不含糊。在五蕴身中,不管观察哪个法的运行,都能立即观察到如来藏是如何运行的,六个识是如何运行的,第七识的运行观察比较困难,但到一定时候也应该能观察出来。在现量观察八个识的行相过程中,六七识的行相也许不能分得开,容易混淆不清,但是如来藏的行相应该能很快辨别出来,不至于与六七识混淆不清,不知真妄。

所以如来藏是能够现量证得的,如来藏的体虽然不可见,其行相与功能作用却能现量观察出来,通过如来藏的相和用,就能证得如来藏不可见的体。如来藏的体与世俗法的体有本质的区别,世俗法的体——六尘境界,五识可见可了别,意识更容易辨别出来,如来藏却不是这样。所以如来藏的行相非常微细,般若智慧不足的时候,根本无法见,无法观察,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说如来藏只是一个名字,体是空的,并不存在。这样说误会简直太大了,对于自己的菩萨道业遮障很大,以至于成佛无期。

三、什么眼能见如来藏的行相?

如来藏无形无相,肉眼不可见,但是心眼、慧眼、法眼、佛眼却能见。其中慧眼、法眼和佛眼统称为心眼,三种眼由于智慧差别所见就有极大的差别。无形无相的如来藏本体如何能被见得到呢?如来藏的体虽然是不可见,却有相当多的运行行相和功能作用。如来藏的运行行相也叫作心行和心所法,其功能作用就是成就万法万万法,显示出一切法的相貌,赋予一切法相应的功能作用。慧眼比法眼和佛眼的智慧浅漏有遮障,所见如来藏的行相浅少而粗略,法眼所见如来藏的行相广泛而深细,佛眼圆满无碍,所见皆是如来藏的全体行相,微细到无一法不知,无一法不晓,乾坤朗照,洞察纤毫。

如来藏运行的行相是可以现量观察出来的,没有证悟的人观察不到,只能推测如来藏所起的作用,不能现前观察如来藏的行相和用。从这点上完全可以判断出一个人有悟没悟,是真悟还是假悟。如来藏的功能作用从佛经上、从祖师大德的开示中,都可以了解得到,想象得出来,通过推理也可以推论出大略的作用,但推论得稍微细致一点也很难,细致的东西如果不是听说能得来的,一定要自己现量观察才能得到。所以每个修行人要想获得真正的大智慧,有慧眼和法眼,必须努力修行戒定慧,下苦功夫,真修实证,才能有真解脱的功德受用。

四、心法和色法没有物质属性的那种触

问:识心不在色身的内外和中间,为什么还说六识在大脑胜义根根尘相触处出生?

答:对于有胜义根的众生来说,六识出生的先决条件和必要条件,是根尘相触,触之后六识才会出生。根尘相触,有外五根与外五尘相触,意根与外法尘相触,还有内五根与内五尘相触,意根与内法尘相触。而外五尘和法尘,不是六识能触到的,因为这时还没有六识,只有七八二识,因此外根尘相触不能生六识。只有内根尘相触才能生六识,六识所了别的都是大脑胜义根里的内六尘。

而意根所了别的不仅有内尘还有外尘。这个外尘并不是如来藏最初生起的本质境,而是本质境之后如来藏变起的尘境,意根能了别。这个外尘只有进入胜义根成为内尘以后,如果意根想要细了别,或者是想要有所造作,才会有六识出生,进行了别并处理,否则尽管有内六尘,并且与六根相触,也不会有六识的出生和了别。

六识虽然在大脑胜义根处出生,但六识是无形无相的,不是有相的色法,因此就不能与色法的胜义根相触,所以不在胜义根的内外和中间,这样的话,六识的出生即使有处所也等于是无处所。否则把大脑胜义根一片片切开,就能发现六识了,而实际上把大脑都打碎了,也看不到六识。意根也如是,无形无相,触一切尘,内外尘都了别,但却不在内外尘上。根触尘的触,并不是物质意义上的触,识心也不是物质,我们一般人还无法理解和想象物质与非物质之间的触,或者是非物质与非物质之间的触,往往把这两种触误会为物质之间的那种触,其实不是。所以识心不在色身的内外和中间。

如果能理解非物质属性的那种触,那么对于如来藏与一切法的触,就容易理解了,就会知道如来藏既在一切法上,又不在一切法的内外和中间。如果能抛开世俗法的那种触,理解和证得八个识就不太困难了。

五、如来藏的见分与五遍行心所法的关系

如来藏的见分,就是如来藏见法的功能作用,如来藏通过五遍行心所法作意触受想思的运作来见一切法,然后把法摄取和变现出来,这时候末那识意根才能见得到法,在这之前只能由如来藏单独见。而意根并不能见到如来藏的见分功能,成佛以后或者是地上菩萨才能见到如来藏的见分功能和心所法的运行,凡夫和地前菩萨的意根没有这样的大智慧和禅定力,甚至几地菩萨也不一定能见得清楚和圆满。

八个识对于法的见,都是通过各自的五遍行心所法来实现的。如来藏本身也有识种子,识种子连续不断地运行,如来藏运行的行相就显示出来了,如来藏对种种法,运行作意触受想思五遍行心所法,对法就进行了了别和处理。其功能与七识的受想思有一定的差别,如来藏五遍行心所法的运行不夹杂任何烦恼和无明,属于无心运行状态,也叫作任运而行,随法而行。其中受不进入境界当中,想也没有复杂的思想活动,思仅仅是抉择和造作,以及对于法的维护和管理。而七识的五遍行心所法在运行过程中,夹杂着无明和烦恼,并且有种种复杂的心念,不是无心的运行状态,受境界影响很大。

七识也各自有自己的识种子,其见也是依靠五遍行心所法来运行的,在五遍行心所法的运行过程中,可能参杂着一些烦恼和无明,善恶心所法以及不善不恶心所法也可能会一起出现。五遍行心所法运行之后七识就有了见闻觉知的功能作用,但是由于七识有烦恼心所法现起,对七识的见闻觉知就有一定的遮障作用,致使七识见法不真不准,错会不少,因此错会就会造作恶业,形成恶的因缘果报。

六、八个识的想心所法 

在八个识的五遍行心所法里都有想心所法,这个想是指识心的了别作用、思惟作用和取着作用,也代表欲望和愿望,代表希望,几乎占据众生思想活动的一半,是识心抉择作决定的依据和动力。

六识的想归为五蕴当中的想蕴,有蕴集诸法种的作用,生灭变异,没有自主性。其中五识的想比较简单直接,起了别和分别五尘的作用,其取着性不强,也不明显,都在意根的推动和调控下进行,如果没有意根的推动,就没有五识的想。意识的想内涵丰富,也比较明显,思惟比较复杂,有一部分能脱离意根的自主性,也有很大一部分被意根牵扯和控制的被动性,其自主性那部分不能太违背意根的思想意志和观念,否则意根就会阻止,不允许意识继续想下去,因为这容易造成意根情绪不稳定,出现心理问题。我见和业障比较重的人在观行五蕴无我的时候就是这样,观到一定程度,就心烦意乱了,这说明意根接受不了意识所观行的法,不让意识再观行下去了。

意根的想不仅有了别分别性,主要还有执取的作用,因为意根对诸法的执取,才有诸法不断的出生和灭去,生灭变异不止。意根的执取性归为十二因缘中的取,由于意根的取,才有后世的有和生死,所以意根的想对于诸法的生起和灭尽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广义来说,意根也有蕴集诸法的作用,而且起着主要作用,所以也应该归为五蕴当中的想蕴里。

如来藏的想比较单纯,只起了别分别作用,而且非常快速,从来不会冥思苦想,见什么法就知什么法,不用思惟思量和琢磨推理等等思想活动,与七识迥然有异,因为如来藏无无明,其慧特别强,几乎就是自动化的程序了别,中间没有停滞和停顿,对一切法都不入心。由于如来藏的想,就有如来藏对诸法及种子的抉择,于是诸法就会继续不间断地运行下去,此生彼灭,彼生此灭,运行有序,丝毫不错乱。众生总觉得世间非常乱,那是业决定的,必然如此,七识和五蕴世间再乱,如来藏的运行也不乱。所以如来藏的想对五蕴世间有决定性的蕴集作用,广义上来说也属于想蕴范畴。

七、八个识的行——思心所法 

行的范围非常广,包括了八个识的行,广义来说,就是指运动、运行、动转、行为、变化、迁流等等,总之所有流转不止息的现象都属于行的范围。这样看来,世出世间根本就没有不行不动的事和理存在,包括如来藏也是一直在行着,从来没有停止过,也永远不会停止,祂有行相可观察得到,但在一切行中,心却是寂静不动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其一,因为如来藏有五遍行心所法,这五个心所法从来没有一刹那停止过,一直都是运行着的,即使是在无余涅槃里,如来藏的五遍行心所法也是在运行不断的。其二,如来藏本身也有自心的识种子在刹那刹那不断地出生和灭回,这样才能使得如来藏一直不断地存在下去,不断地运行下去,没有停滞过一刹那,所以才成为一个不生不灭的心识。

如来藏的五遍行心所法只要存在就在运行着,这就是行,而且思心所法本身既代表抉择的意思,也代表运行、运为的意思。正是如来藏的行,促使了诸法不断地出生和运行,不断地生生灭灭。所以从广义上来说,如来藏也可以包括在行蕴里,只是这个行蕴不是生灭的罢了。如来藏有蕴集诸法的功能作用,所以广义来说,如来藏也可以叫作识蕴,而且是最根本的识蕴,不生不灭的识蕴。正因为有如来藏的识蕴的功能体性,才能把诸法蕴集起来,让诸法生灭变异,让众生轮回不休,让世间变幻莫测。

如来藏究竟是如何运为的呢?其一,输出种子,收回种子,造就五蕴世间一切法,让一切法不断地生灭变异,不寂止,并且存贮业种,释放业种;其二,对于业种,对于五蕴世间一切法,不断地触作意受想思,让诸法随缘运行不止。如来藏即使这样不断地行而不寂止,丝毫也影响不了如来藏自心的寂灭无为心性,不影响其对诸法不见不闻无欲无求的心行,不影响其对诸法不动摇、不动转的心行。

第七识的行,包括十二因缘里无明的行,也包括诸圣人们无无明的行。无明的行,是生死轮回的行,无无明的行,是解脱生死的行。第七识的行对于生死和解脱都起着决定性的关键作用,正是第七识的行,促使如来藏蕴集起五蕴的生死轮回业种,从而蕴集出五蕴世间。所以再从广义上来说,第七识也属于行蕴和识蕴范畴。

六识的行,就容易观察和了解了,六识是依他起性,是被动现起的行,无论是广义还是侠义,六识都属于识蕴所摄。因为六识所造作的身口意行,正是业种集起之因,是五蕴世间现起之因,是蕴集名色之因,虽然是被动蕴集,也占蕴集作用的很大一部分。

八、八个识的行由谁操控 

八个识都有行和行的相貌,都能不断地运行诸法,自身念念牵流,心心不住。识种子生灭又相续不断,诸法才能显现出来,才能不断地运行下去,五蕴世间才多彩多姿。万事万物的生灭变化都是八个识运行的结果,五阴身的生灭变异更是八个识运行的结果。一旦前七个识不运行了,生命即终止,入无余涅槃。但第八识如来藏本身永远不灭,自身有识种子还会不断地维持如来藏的运行,五遍行心所法还会继续不断地运行下去。

七个识的行,是由谁操控和管理的呢?六识的行是由第七识意根决定和主宰的,意根的行是由无明和愿力主宰的。意根的行取决于好几个因素,一个是如来藏中的业种子,一个是意根本身烦恼的惯性势力,一个是环境的熏染作用。但这些因素都是由于意根的无明产生的,意根如果没有无明就不会受熏染,也不会有烦恼及惯性,也不会留下烦恼业的种子。如来藏的行,没有操控者,法尔如是,是法界的规则, 

九、是哪个识不思善不思恶

八个识虽然都有五遍行心所法,作意触受想思,但是每个识不是在所有法上都要作意触受想思,而是有选择性的。所以每个识的相分有很大区别,每个识只作意触受想思自己所对应的相分,不对应的相分就没办法去作意触受想思,况且六识是不断生灭的,灭了以后对任何法都没有五遍行心所法了。

而善恶相都是世俗法相,是七识所相应和了别的法相,与如来藏不相应,所以如来藏不了别善恶相,也就不思善不思恶。如来藏从来对善恶的法相都不思量,第六识和第七识却总是思量着善恶法相。如果修行到一定程度,心清净无烦恼了,六七识也会不思量善恶法相,而是会见善恶法相的真如体性。

十、五别境心所法

禅定、智慧、胜解力是识心的心所法,也是识心的用,属于五别境心所法,对于七识来说是别别现行,不是时时现行,时时现行的是五遍行心所法。但是诸佛以及大菩萨的七识却时时处处都有禅定、智慧和胜解力,五别境心所法不是别别现行,可以是时时现行。如来藏的禅定、智慧和胜解却是时时处处都现行着,即使在无余涅槃里也是这样。

如来藏的定力如何,通过观察就能知道是相当的强大,祂在一切法的运作当中,无论遇到什么境界,都是如如不动,任尔东西南北风,祂自安然不动;泰山压顶腰不弯,不管什么是非曲直,自是不理不顾,按照既定的法则任运而行。佛说祂是首楞严大定,从不出定也不用入定,在一切法上不动不摇,无可匹敌,是真宝山。在无余涅槃里,如果如来藏没有禅定,那么如来藏就会心散乱。然而如来藏既然是首楞严大定,不出不入,那就永远不出定,祂怎么能散乱没有禅定呢?

如来藏的慧力如何?祂在无余涅槃里也要时时了别业种,如果如来藏没有智慧,不能胜解,就不知道业种为何,是否成熟,那么阿罗汉就永远也不能出涅槃,而有意根和五蕴身。如来藏的智慧不增不减,永远都有般若大智慧,能了别一切法,造就一切法,执持一切法。在无余涅槃里仍然有如来藏所面对的法,所以如来藏的心所法仍然存在。

如果如来藏在出生耳根、出生五蕴身、出生一切法的时候,突然间定力不足,慧力也不足,也不知道业种是什么样的,结果会是什么?结果如来藏一不小心,可能就把四大种子的数量输送的少了,比例结构搞错了,种子输送错了,那么出生的法就会张冠李戴,一切法就面目全非了,世界就乱套了。如果如来藏没有极强的胜解力,意根的心思都不懂,结果会怎么样?一切法都不会合理的出现,不会如愿的出现,众生发愿都没有用了,所有想法也没有用了,五蕴世间就会不正常了。

十一、有思心所不代表有作主性

如来藏虽然能了别业种,知道业种是否成熟,知道什么时候应该让业种现行,实现果报,但是如来藏的这种功能作用是任运自然的,是本来如此的法则,不是祂非要作主实现果报,因缘现前时,祂必随顺因缘,不违逆因缘,可是不管怎样祂的心都不变,如如不动,永远是无事人,心中不落半点尘埃。

如来藏虽然有思心所,能作决定,但是能作决定不代表能作主。因为前五识也有思心所,也能作决定,但不能作主,只能听指挥。所谓的决定,是对所触所知的法心得决定,把法运行出来,对所了别的法进行处理。这是各识的本职工作范围,不代表作主性,如果代表作主性的话,众生就会有八个作主识,互相牵制和干扰,那岂不早就疯掉了?

十二、心所法、佛性与如来藏的关系

如来藏是心体,是主体,是王,五遍行心所法是附属,是所,依附如来藏而有,是随从,王到随从必到,如来藏是能依,心所法是所依,主从立然分明。就像欲界众生,五蕴或七识是主,或意根是主,身是从,五蕴我出现在某处,身必跟随而至。五遍行心所法与如来藏的关系,比佛性与如来藏的关系,更亲密一层,更不可分,佛性有分开时,五遍行心所法没有分开时。有如来藏,一定有心所法伴随运行,心所与识心,不相分离。就像有车,必有车轮子,有人必有身体,是一个道理。

心所法之见与佛性见性是两种不同方式的见,功能作用不同,佛性是佛性,心所法是心所法,二者从不同的方面配合如来藏见诸法,运行诸法。佛性之见需要有一定的条件,比如明暗,涅槃状态没有明暗生灭之相,也没有妄法,所以佛性不起用。而心所法的运行没有任何条件,从不停止,永远起用,不离如来藏,有如来藏就一定有心所法。

十三、八个识的缘虑  

缘虑心是指八个识,八个识都是缘虑心,都能缘虑,都有思心所。眼识心缘色而有分别性、了知性、思择性;耳识心缘声音而有分别性、了知性、思择性;鼻识心缘香尘而有分别性、了知性、思择性;舌识心缘味尘而有分别性、了知性、思择性;身识心缘触尘而有分别性、了知性、思择性;意识心缘法尘而有分别性、了知性、思择性;意根缘总六尘境界和如来藏之见而有分别性、了知性和思量性。如来藏缘根身器界、业种和七识心行,而有分别性和思择性,因此能缘也能虑。之后一切法就动转起来,生住异灭,五蕴炽燃。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