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生如法师网站LOGO

大乘显识经讲记

作者: 释生如 分类: 般若经典 更新时间: 2021-08-04 13:40:10 阅读: 2730

第五章  识生五阴如种出芽 

原文:复次贤护。身死识迁。犹如种子。弃在地中。四大摄持。苗茎枝叶。渐次迁化。识为念受。善不善等。四法摄持。弃身迁化。亦复如是。

释:再次说,贤护,众生的五阴身死了以后,阿赖耶识迁走了,迁到另一个色身上,相当于把种子埋在地里一样。地水火风四大摄持种子,种子就生根发芽,生根发芽以后,苗茎枝叶就慢慢地长出来了。同理,阿赖耶识为意根的念力、受觉法界、善业和不善业等四法所摄持,舍弃色身,迁运到另一个色身上,也是如此。

原文:贤护白佛言。世尊。云何善不善法。摄持于识。佛言贤护。譬如妙颇梨宝。随所处物。若黑若白。宝色随物。成白成黑。善不善法。摄持于识。亦复如是。随所摄持。成善不善。迁化受报。

释:贤护对佛说:世尊,什么叫作善法和不善法摄持着阿赖耶识?佛说:贤护,譬如妙颇梨宝,随其所接触的物品而改变自己的颜色,如果接触的是黑色的物品,妙颇梨宝就变成黑色的了;如果接触的是白色的物品,妙颇梨宝就变成白色的了。妙颇梨宝的颜色随着接触的物体不同,而显现不同的色彩。

同理,五阴身造作的善法和不善法能够摄持阿赖耶识也是这样,五阴造善业,阿赖耶识就持善业种子,显现众生善业的果报;五阴造作恶业,阿赖耶识就持恶业的种子,显现众生恶业的果报。阿赖耶识随着众生的善恶业而流转六道中,让五阴身受报。       

原文:贤护复白佛。此身云何。禀受于识。佛言贤护。此识无积无聚。亦无生长。譬如芽生。非种不变而生。亦非种坏而生。然芽生时。种则变毁。贤护。于意云何。其芽所在。止于何处。子耶枝耶。茎柯叶耶。止树头耶。贤护白佛言。不也。世尊。芽无所止。

释:贤护又对佛说:这个色身是如何接受阿赖耶识摄持的?佛说:贤护,阿赖耶识自己不会造作业行,祂不积累业行,也不集聚一切法,本身也不生长不变异。譬如种子种到地里,长出了芽,植物芽的出生不是种子不发生变化而出生的,而是种子发生变化了,并且慢慢消失,芽就长出来了。植物芽的出生,也不是种子烂坏而出生的,然而芽出生时,种子就出现变化,最后毁灭消失。

贤护,你怎么认为呢?植物芽出生时,依止在何处?依止在种子上,依止在枝头,依止在茎叶上,还是依止在树头上?贤护菩萨回答佛说:不是这样,世尊,芽并不止于种子、枝叶和树头上。

原文:佛言。如是贤护。识之在身。止无处所。非眼非耳。鼻舌身等。种生芽时。如识微觉。乃至花结合时。如识有受。含开花发。时至结果。

释:佛说:如是,贤护,阿赖耶识进入到众生身中也是这样,没有处所,不在色身的上下中间和里外,也不在眼耳鼻舌身处。种子出生了芽时,就像阿赖耶识觉到了众生的业种,等到树苗上有花蕾时,就像阿赖耶识入胎,接受了下一世的色身,等到鲜花开放,及至于结出果实的时候,就相当于阿赖耶识造就出了完整的色身。地水火风组成的下一世色身上,又长出了眼根、鼻根、耳根、舌根、身根。

种子改变消失,就有芽生长出来,好比一颗树,从树芽长出树干、树枝、树叶,树籽,种子早已经消失没有了,树芽不可能止于原来的树枝树干树头上。种子在生出树芽的时候,就比如阿赖耶识在色身上渐渐的长出觉性来,乃至芽生长成为大树,要开花结果的时候,比喻阿赖耶识含藏着众生的受觉,然后就生出众生的受觉。

原文:如识有身。识之生身。遍身肢体。求识所止。莫得其所。若除于识。身则不生。

释:阿赖耶识入胎以后,五根长成,就生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众生就有感受,这相当于种子开花结果。树开花一直到结果的时候,比喻阿赖耶识把整个色身变造完了。阿赖耶识出生色身以后,在现在的色身上也没有处所,不会住在色身的头部和四肢,也不会住在眼、耳、鼻、舌、身上。阿赖耶识从头到脚遍于色身的每一处,却找不到阿赖耶识究竟在色身的哪一处,祂在色身上没有具体处所,但是遍身肢体都有阿赖耶识的执持作用,从头到脚都是祂变造和受持的。如果离开阿赖耶识,身体马上就停止生长,并且立时毁灭,没有阿赖耶识,就没有色身的出生和存在。

原文:如树果熟。堪为将来。树之种子。非不熟者。如是报熟身死。识种便现。因识有受。因受有爱。

释:就像大树上的果实成熟时,就能作为将来大树的种子,种子成熟了,将来又能长成另外一棵大树,如果果实不成熟,就不会有将来大树的种子。同样的道理,众生的业报熟了,此世色身就会灭去,阿赖耶识里的业种就现行出来,然后就会出生下一世的色身。阿赖耶识里面含藏的业种,因缘成熟时现行出来,下一世的色身就出现。因为阿赖耶识里有六识的种子,在色身上出生六识,就有六识的受。众生有感受以后,就会产生贪爱。

这就是十二因缘里的生死链条,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众生的善业报熟了,就应该升天,人身就会灭去,恶业报熟了,众生应该下三恶道,人身也会灭去。业报成熟的时候,不一定到老才死,也许很年轻的时候就可能死亡了。

原文:系著于爱。便生于念。识摄取念。随善恶业。与风大并。知念父母。因缘合对。识便托之。

释:众生被爱所系缚,产生了种种的思想念头,于是就有了念想。阿赖耶识随顺意根的念想,随顺着善恶业种出生中阴身。在中阴身里,意根想要投胎,念于父母,阿赖耶识又在善恶业风的吹拂下,飘到父母和合处,父母业缘具足,阿赖耶识就随着意根的念投胎于母胎中,阿赖耶识便受持了胚胎。

意根在中阴身想投胎时,就随着善恶业的业种,再加上业风业缘,六识心遇到未来世的父母,看见父母在和合的时候就投奔过去。因缘具足了,阿赖耶识在这个时候投入母胎,这是中阴身阿赖耶识投胎的过程。因为众生有贪爱的种子存在阿赖耶识里,在中阴身里贪爱种子现行出来,意根被贪爱所系着,随着自己的贪爱出生了欲念,参与欲境,意根就被拘执在母胎中,不得自由。

原文:如人面影。现之于镜。非净非明。面像不现。镜明面对。影像乃现。镜中之像。无受无念。而随人身。屈伸俯仰。开口谈谑。行来进止。种种运动。贤护。影像现谁之力也。贤护白佛言。是人之力。由有面故。而有面影。影像之色。如面之色。根具不具。咸悉如面。

释:就像人的面孔出现在镜子当中一样,如果镜子不干净,或者镜子不明亮,脸面部不能在镜子上显现出来。镜子干净而明亮,脸面对着镜子,面像就能显现出来。镜子之中的像,没有感受,也没有念想,却能随着镜子外边人的身体做各种动作,如弯腰伸腰、低头抬头、开口谈笑、行来进止,种种运动。镜子外边的人,无论是开口说话,举止运动,镜子里都会随着出现同样的动作和形态。佛问贤护,镜子里的影像显现出来,是谁的力量?

贤护对佛说,是人的力量。因为有人的面目,镜子上才会出现人脸的影子,影子才会出现在镜子里。镜子里脸面的色相与镜子外脸面的色相是一模一样的,镜子里的人像六根具足与不具足,和镜子外边的人的六根具足与不具足是一致的。

原文:佛言。面为影因。镜为影缘。因缘和合。故有影现。由识因故。有受想行。及诸心所。父母为缘。因缘和合。而有身现。如彼身镜。镜中之影。身去影灭。身持影像。或别现于。水等之中。识弃此身。持善恶业。迁受余报。亦复如是。

释:佛说:外边人的面貌,就是镜子里面影子出现的因,而镜子就是产生影子的缘,因缘具足因缘和合的时候,影子才能显现出来。阿赖耶识是出生众生下一世受想行识五阴身的因,是显现出各识心心所的因,父母是五阴身出生的缘,这样因缘和合,就有下一世五阴身的出现。就像身体照镜子,镜子中就显现出身影一样,身体出现在镜子的前面,影子就显现在镜子上,身体离去,镜子上的身影就消失,外边的色身决定镜子当中的影像。身体从镜子前离开,停留在河水湖水前,身影再次显现于河水湖水之中,身体就是因,水和镜子就是缘,因缘具足,身影显现。

同理,阿赖耶识是因,众生的善恶业种是缘,因缘和合就产生了下一世的五阴。阿赖耶识离弃此世的五阴身,带着善恶业种,迁移到下一世的五阴身上,接受下一世五阴的果报,也像身体离开镜子到河水前一样。

原文:又如尼瞿陀乌昙婆等。种子虽小。能生大树。树复生子。子弃故树。更生新树。故树经久。质力衰微。味液销竭。干枯腐朽。

释:又比如尼瞿陀、乌昙婆等印度的树,这种树种子虽然很小,可能没有指甲大,种到地里,却能长成参天大树。树长成后,又结果实,果实里又有种子,种子离开原来的大树,再埋于地下,还能生出新的大树。到最后,原来的老树,年轮太大,树质老化,生命干涸,无法再长出树种了,树的味液汁液都消尽,树干里的水分与树液也渐渐干枯了,老树就干枯腐朽了。

原文:如是诸小生类。其识弃身。乘己之业。或受种种。诸类大身。又如大麦小麦。乌麻菉豆。及摩沙等。种种子实。皆以种故。牙茎花实。生长成熟。如是由有识故。随迁生类。即便有觉。

释:就如树子离树,又生新树一样,小如蚂蚁细菌等等的小生灵众生类,它们的阿赖耶识,舍弃自己的色身,带着所造过的业种,也许要接受种种大身类众生的色身,这样小畜生可能就要变成大畜生,福报可能要增加一些。越微小的畜生,福报越小,识心功能越低劣,比如蚯蚓、苍蝇、蚊子、蚂蚁,都是福报很低劣的众生,功能受限颇多。

又比如每种植物都有它们的果实,因为它们的种子的缘故,才能长出芽茎叶花和果实,最后生长成熟,比如大麦小麦,乌麻、菉豆和摩沙等等。如是,众生身上由于有阿赖耶识的缘故,随着众生的业,迁往下一世的色身当中,众生就有了新的五阴身,然后又有觉知。

原文:又如蜂止花。爱乐恋著。唼吮花味。以自资养。蜂弃此花。更处余花。或弃香入臭。或弃臭入香。随其所在。莫不自爱。恋结贪着。

释:又如蜜蜂停落在花上,爱乐着花、恋着花,是为了唼吮花味,来滋养自身。蜜蜂舍弃此花,又飞到其它花上;或者舍弃香味,停落在臭味上;或者舍弃臭味,飞落在香味上。随着它们所在之处,自娱自乐,留恋贪爱种种花香。阿赖耶识也是这样,因为所持的众生的福业,获得了天人的色身,天人就享受着殊胜的乐果。

蜜蜂比喻为阿赖耶识,花比喻为五阴身,阿赖耶识从一个色身到另一个色身,但是阿赖耶识并不贪恋五阴。蜜蜂从一种花到另一种花,有香味的花,有臭味的花,唼吮花蜜来滋养自身,而有贪恋。

阿赖耶识没有果报,祂不受任何善恶业的果报,受善恶业果报的其实是第七识,第七识是连续到未来世的,果都是由第七识受。但是祂本身没有受,只有舍受,没有苦乐受,苦报还是由六识受。这一世的六识灭了,在新的五阴身上出生新的六识,由新的六识受新的果报。

原文:识亦如是。以福业故。获诸天身。受胜乐果。或弃天身。以恶业故。获地狱报。受众苦果。轮回迁转。为种种身。

释:阿赖耶识也是这样,因为众生福德具足的缘故,生出天人身,众生以天人身享受胜乐的果报。福业享受完了,阿赖耶识就离开天人身,随着前世所造作的恶业,去受地狱恶报,受地狱里众多的苦果。众生就这样在六道里轮回迁流不息,出生种种的色身受种种的果报。众生轮回是依阿赖耶识里所存的业种,哪个业种先熟,众生就随着哪个业种迁流受报。

蜜蜂所留恋的花比喻为五阴身,花有香臭,五阴身有善恶业,不仅受三恶道的五阴身,也受三善道的五阴身。虽然蜜蜂爱恋着花,但是阿赖耶识并不爱恋五阴身,反倒是众生爱恋着阿赖耶识,尤其是意根喜欢阿赖耶识,意根并不知道有阿赖耶识,但是祂把阿赖耶识的功能都当成自己所有,所以才有小乘佛法讲的爱阿赖耶、喜阿赖耶、欣阿赖耶、乐阿赖耶四种阿赖耶。因为各种贪结和爱结,众生轮回千转,然后变现出种种的色身,受种种果报。

原文:识如郁金。红蓝芬陀利等。其子皆白。破其子中。不见牙花。不见异色。

释:阿赖耶识就像郁金、红蓝芬陀利等各类不同的花,这些花的种子都是白色的,把它们的种子打破、剖开,既看不见花的芽,也看不见其花的色彩。但是把种子种到地去,用水灌溉,就会长出花芽;芽顺应时节因缘生长,就会开出花朵,繁荣茂盛,或红色或白色,色彩斑斓艳丽。花色与花芽都不在种子中,可是离开种子,就不会有花芽和未来的花色。

原文:种之于地。以水润液。便有牙等。顺时滋长。花果敷荣。或赤或白。种种之色。色与牙等。不在子中。然离于子。皆不得生。

释:种子种到地里浇水以后,就会生根发芽,这样种子就顺着时令生长起来了,长茎、发枝、开花、结果,花果或红或白,种种色彩具足。种子里并没有花的颜色与花芽,但是通过种植种子,让种子成长,却有了花芽与花色。如果花芽与花色离开种子就不能生长了,有种子才有花的生长,如果种子变异、毁坏,就不能开花结果了。新的种子形成,种子又可以种植、结果,这样不断地轮转循回。种子不同,所开的花也不同,结的果也不同。

种子比喻为阿赖耶识,芽花比喻为从受精卵开始的五阴身。在阿赖耶识里找不到五阴身和果报,但是阿赖耶识在因缘具足时,就能出生五阴身和果报。阿赖耶识里含藏着地、水、火、风、空、识这六大种子,就能生成众生的五阴身,但是六大种子离不开如来藏里的见大种子,如来藏里的见大种子配合六大种子,这七大种子和合,就能出生众生的五阴身,还要有众生造业的业种子。地、水、火、风再加上空大,形成器世间的生存环境,形成色身,识大形成七识,众生五阴具足,果报就现前,因此众生的五阴离开阿赖耶识都不能出生。

原文:识弃身已。肉身容貌。诸根诸入。识中不见。因缘和合。识以妙视妙闻。声触味法。及以念入。知已所造。善恶等业。以取身报。如蚕作茧。自作自缠。于中迁化。

释:阿赖耶识舍弃了色身以后,色身与容貌面相,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以及色声香味触法,在阿赖耶识中都不存在,阿赖耶识中没有六根六尘,没有色身和容貌。可是因缘具足时,阿赖耶识就依众生所造的善恶业种,以及意根对五阴身的念想,又变现出众生的五阴身,肉身容貌现起,六根六尘六识具足,众生又有了见闻觉知性,果报就现前了。就像春蚕作茧,自己缠缚自己,在缠缚当中生死流转不已。

五阴身就是果报身、业报身,众生有业果报,一定要来六道受报。佛也有三身,其中报身就是果报身,是佛三大阿僧祇劫修的善法所感得的果报,都是非常殊胜的善报。菩萨的身也是果报身,以善报为主,比凡夫的果报身要殊胜很多。凡夫的报身是无始劫以来造业所感得的果报身,一直是恶业多善业少,因此就是恶报多善报少。这果报身一出生,就如蚕作茧,自作自缠,众生的果报都是自作自受,自己把自己缠缚在六道里不得出离。迁化识是指阿赖耶识,不断地从当前的色身迁化到下一世的果报身上,含藏识也是指阿赖耶识,含藏着众生的善恶业种,含藏着所有的果报种子。

原文:识亦如是。识自生身。还自缠裹。自弃舍身。更受余报。

释:阿赖耶识也是这样,出生众生种种的色身以后,自己被包裹在众生的业报之中,然后又把色身舍弃,去接受下一世的果报身。

识自生身,还自缠裹,其实阿赖耶识是不会自己缠绕自己的,是众生五阴自己造业,自己缠绕自己,造业的是七识造业,妄心造业,然后阿赖耶识又生出妄心受报,七识就以善恶业缠绕着自己。但同时阿赖耶识就被系缚在众生的一个又一个的果报身上,不得受更殊胜的报身。

阿赖耶识从当前的色身中离开,又生出另一个果报身,让五阴身去受报。阿赖耶识本身受不受缠绕呢?也受缠绕,祂本来是一尊大好的佛,因为众生造业,被这些种子所染污,就要受这些业种的缠绕,就得变造和受持三恶道众生身,不能受持佛身,这也是一种缠绕,但是祂不是自己缠绕自己,是被众生造作的业所缠绕,祂本身还是自在的。

虽然阿赖耶识本身非常自在,不受果报,不被业障所缠绕,但是从外表的形式上看祂还是受着缠绕,受众生业种影响,就得现地狱的果报身,或者畜生道身,不能自在作佛,不能现佛身,也不能现天道众生身。虽然阿赖耶识自身是解脱的,但是其他更好的色身就不能去受持,从这方面说,就是被缠绕。

佛地的第八识是无垢识,不含有七识的染污种子,而众生的阿赖耶识是有垢识,含藏着七识的污垢种子。众生如果造善业,阿赖耶识也被善业所缠绕,就得生出天人的色身,被天报善报所缠绕,如果菩萨造善业升天享福了,也是被善业所缠绕。有时候不想要那个果报也不行,当人的时候,受善业的果报,有时候被缠缚得也不行,比如想图个清静,却不得不被很多人包围着,不得自在。善业也是一种受,有受皆苦,但是佛的果报里没有苦,没有苦恼,因为佛的果报是无漏的。

原文:由有种故。有色香味。识弃舍身。随其所迁。诸根境界。受及法界。皆悉随之。

释:由于有种子的缘故,才有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境界。阿赖耶识弃舍了当前这个色身以后,六尘境界的种子就随阿赖耶识迁到另一个色身上。在另一个色身上眼根境界色法出现了,耳根境界声法出现了,鼻根境界香法出现了,舌根境界味法出现了,身根境界触法出现了,意根境界法尘出现了,这样六识就随之出生,受觉法界也随之出生。六根六尘六识十八法界都出现了,这就是一个完整的众生。

原文:如如意珠。随其所在。乐具皆随。如日所在。光明皆随。识亦如是。随其所迁。受觉与想。及法界等。皆悉随之。

释:就像如意珠,随所在处,欢乐之具就会出现,它能随人意而随意变现。阿赖耶识就好比是如意珠,祂在哪里出现,众生的法界就随着祂而出现,受觉法界,六根法界,六尘法界,受想行识法界,全部随祂而出现,之后众生五阴具足,十八界具足。就如太阳所在的地方都有光明,阿赖耶识所在的地方,都有五阴十八界,五阴身的种种功能作用,全部随着阿赖耶识而显现出来。只要有阿赖耶识运行,受觉法界与想界,以及其他法界就会全部随之而出现,因为阿赖耶识有种子,可以随种子变现法界。

不管阿赖耶识到哪里,五阴十八界的种子都会跟随到哪里,只是阿赖耶识到无色界天,就不能变现出五阴十八界的全部功能作用,祂是依业种而变现法界。无色界众生没有色蕴,没有眼耳鼻舌身根五根,那就没有色声香味触五尘,只有意根,有法尘,有意识心。阿赖耶识到色界天,众生没有鼻根,没有舌根,没有香尘和味尘,缺少了四法界,但是五蕴功能还是具足的。

色界天人的乐受多,苦受极少,天人有行苦,有坏苦,但没有苦苦,除欲界天人死亡时有苦苦,五衰相现时,内心非常苦恼。只要有识心的运行,就有行苦和坏苦,苦苦不一定有。但在人道和三恶道,众生都有苦苦,生老病死本身就是苦,身体出现残障,六根不具也是苦,苦的本身就是苦,叫作苦苦。色身在一点点衰老是行苦,识心一点点微弱,一点点运转是行苦,乐受消失是坏苦。畜生的苦是要解决温饱的问题,地狱众生每一刹那都在受苦,总在想办法躲避这些苦受。

原文:识弃舍身。摄一切性。色因为身。无骨肉身。有诸根故。有受妙念。知取善恶。

释:阿赖耶识弃舍色身,摄持法性,祂到哪里就把法界种子带到哪里,把一切法性都显现出来。色法种子的因能形成色身,由最初的无骨无肉的受精卵,最后形成有五根的色身。因为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就有六识出生,有六识就有受有念,并且能知善恶,分别善恶,执取善恶。

这里的知是指六识的知,包括眼识的见、耳识的听、鼻识的嗅、舌识的尝和身识的触、还意识的觉知。摄一切性是指阿赖耶识含藏着一切法的法性,这些法性包括受、觉、想、行、识性,以及六根六尘法、五阴之法,阿赖耶识全部都含藏着、摄受着。

原文:如枣石榴。庵罗庵勒。鼻螺渴竖。劫必他等。种种之果。或辛或苦。或酸或甜。或醎或涩。味力各别。消熟所资。其功不一。及果坏已。味力随种。迁化而生。

释:如枣石榴、庵罗庵勒、鼻螺渴竖、劫必他等种种果物,味力各个不同,或辣或苦,或酸或甜,或咸或涩,其味各有差别。吃到胃里消化之后,资身受用不同,功德各各不同。当这些果实坏掉以后,果味随着种子迁移,当因缘具足的时候,还会再出生。

阿赖耶识就像这些果物的种子一样不坏,色身好比是果物,知觉受念就比如是果子的味,阿赖耶识携带着受觉知念的种子,迁化到另一个色身上,又生出受觉知念,生出受想行识五阴,只要有阿赖耶识,五阴就会再显现出来。味力也比喻为五阴身,果实坏比喻为色身坏五阴坏,但是那个种子不会坏,就是说阿赖耶识不会坏,虽然当前的色身坏了,阿赖耶识里有五阴身的种子,来世还会生出五阴。

原文:如是识种。随其所迁。受念善恶。咸悉随之。识弃此身。受余报身。故名为识。知善恶业。知业随我。知我持业。迁化受报。故名为识。身之所为。咸悉知之。故名为识。

释:如是六识的种子,随着阿赖耶识迁化到下一世的色身上,受觉法界、念界也随六识种子而迁化,六识的善恶性也随六识种子而迁化。阿赖耶识舍弃当前色身,受持下一世的果报色身,所以叫作识。阿赖耶识能了别众生的根身器界,了别业种,所以在众生临终的时候,阿赖耶识知道众生的善恶业,就会出生下一世善恶业的果报身。阿赖耶识也知业种随着自己,自己带着业种而出生下一世的五阴身,因为阿赖耶识有这个知性,所以也叫作识。色身所为之事,阿赖耶识也全部都知,所以阿赖耶识也叫作识。

知善恶业的知,知业随我的知,一个是意识的知,另一个是阿赖耶识的知。如果知道善恶业种子的知,一定是阿赖耶识的知,因为意识没有转识成智,没有神通道力,不能了别种子。阿赖耶识了别众生的善恶业种,但是不了别具体的善恶业行和属性,祂不知道这个业种是善还是恶,不知道众生应该受善报还是受恶报,这不是阿赖耶识的知性,是意识的知性。能够分别众生善恶业报的是意识心,意根都分别不了。临命终的时候,意识知道自己的善恶业会跟随着到下一世,随着五阴业种会显现出来,受其果报。

阿赖耶识的知,与六七识的知截然不同,阿赖耶识是无心的知,不知法的世俗性质,只知法的内涵,而六七识只知法的世俗性质,不知法的内涵。

原文:譬如风大。无形可取。无质可持。以因缘故。作诸事业。表有风大。持冷持热。运香运臭。摇振林木。或鼓扇摧击。如是识无形质。非视听所取。以因缘故。识相具显。由识持身。身知苦乐。光色充盛。行来进止。言笑欢忧。事业照着。当知有识。

释:譬如风大,没有形状和形态可以抓取,手抓不到,无质碍可执持。在因缘具足时,无形质的风却可以作很多事业,这时就知道有风大出现了。如风能带来冷气和热气,能运载香味和臭味,能吹倒树木房屋,能鼓扇击倒物体等等。通过这些现象,就知道有风大了,风吹过时,有热风有冷风,还会带着香味与臭味,风吹过时,树干摇晃,或者鼓扇子撞击物体。

阿赖耶识也像风一样,无形无色,无有质碍,看不到,听不见,抓不到,当因缘具足时,五阴的身口意行运作出来,阿赖耶识的形相就显现出来了。有阿赖耶识执持五阴色身,五阴身就能知道苦乐。五阴身活动时,神采奕奕、颜貌光泽、欢歌笑语、行来去止,种种事业都能成就,都是因为有阿赖耶识的执持作用。因此可知,阿赖耶识能在众生身中作一切事业。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