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生如法师网站LOGO

大乘显识经讲记

作者: 释生如 分类: 般若经典 更新时间: 2021-08-04 13:48:58 阅读: 2708

第八章  爱欲因和戒取因

原文:大药王子白佛言。世尊。云何见欲因。佛言。大药。互因生欲。犹如钻燧。两木互因。加之人功。而有火生。如是因识。及因男女。色声香味触等。而有欲生。

释:大药王子对佛说:世尊,如何才能见到产生淫欲的因?佛说:大药,生起欲望的原因有男女两方面因素,由于二者互相吸引,而起欲心。犹如钻燧取火,两根木头是生火的因,加上人力的摩擦,火就在两根木头中生出来了。欲望也是这样,因为有阿赖耶识,有六识,以及有男女二人和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境界,男女之间就产生了欲望。

这里的欲主要是欲界众生的男女欲望,以及对五欲六尘的追求欲。欲界众生有各种各样的欲求,男女欲最重,其它的欲比如金钱欲、饮食欲、权力欲、名声欲等等在其次。互因就是双方面互相为因为缘,因对方而起爱欲,就如两个木材互相摩擦就会生火一样,一根木头不会起火,男女两方面的原因才产生了爱欲。阿赖耶识是产生一切法之因,因着阿赖耶识,还有男女二人,色声香味触等,然后众生之间就有爱欲生起。

原文:譬如因花生果。花中无果。果生花灭。如是因身显识。循身求识。识不可见。

释:又譬如因为有花,才能结果,花中没有果子,当果子出生时,花就谢灭了。同理,因为五阴身而显现出阿赖耶识的功能作用,可是在五阴身上上下下周遍寻找阿赖耶识,却找不到,阿赖耶识不是用眼识看见的,不是用耳识听见的,不是用鼻识嗅到的,不是用舌识尝到的,不是用身识触到的,因此色身上找不到阿赖耶识。

就好比有花才会生果,花中却没有果,果生出来了,花就灭了。因着众生的五阴色身来显现阿赖耶识,但是在这个色身上去找阿赖耶识,却是找不到的,因为祂无形无色,无形无色却能有无穷多的作用。

原文:业果生。身便谢灭。身骨髓等。不净诸物。咸悉销散。又如种子。持将来果。味色香触。迁植而生。识弃此身。持善恶业。受想作意。受来生报。亦复如是。

释:这一期的业果结束,下一期的业果成熟,业缘出现了,此世的色身就谢灭,身体骨髓内脏等等不净物,全部都消散了。又像种子一样,带着将来果子的味色香触等,迁移到土地里,就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阿赖耶识也是如此,舍弃此身,带着善恶业,和受想作意的种子,接受来世的五阴果报,下一世的生命就出生了。

众生这一辈子造的业,业果成熟了,就要去下一世受因缘果报,这一期的生命就得结束,于是色身就谢灭了,这些内脏、骨髓等不净诸物也都随着消散了。下一世的业果显现出来,就好比种子执持着将来还没有出生的花果的色香味触,这个种子比喻为阿赖耶识,下一世还没有出生的花果比喻为下一世的果报,下一世的果报就含藏在种子里,而众生下一世的果报就含藏在阿赖耶识里了。

阿赖耶识迁到下一世,众生就有下一生的果报。阿赖耶识持着众生的善恶业,持着受觉、想觉、作意种子、六识种子,然后就受来生的果报,来生的果报身里也有受想作意,但是果报有乐有苦,都是根据善恶业而显现出来的业果报。

原文:又如男女爱欲。欢会分离而去。识业和合。恋结爱着。味玩贪吝。报尽分离。随业受报。父母因缘。中阴对之。以业力生。识获身果。爱情及业。俱无形质。欲色相因。而生于欲。是为欲因。

释:佛说,又比如男女之间有了爱欲,欢会过后各自离开而散去,阿赖耶识也是这样,与业种和合在一起,五阴就生出种种贪爱结缚,对于所贪着的法味着玩着贪取着吝惜着,贪嗔痴烦恼不断现行。业报结束,五阴就消失,进入中阴身里,父母因缘现前,因为众生的业力之故,新的五阴出生,阿赖耶识就使得下一世色身五阴的果报出现了。众生的爱恨情仇和业种业力,都没有形色,也没有质碍,欲爱心加上色身因,就出生了欲望,这就是众生的欲因。

众生的烦恼和习气都作为种子存在阿赖耶识里,这一世报尽了,阿赖耶识就和业种分离,和色身分离,随着其他的业,又产生下一世的色身。在下一次色身出生之前还有中阴身,在中阴身里遇见父母这个缘,然后就投胎,受下一世的果报身。众生的爱恋心和善恶业,都是无形无色的,因为贪爱,有外色、男女色等作为因,就产生出了爱欲心。众生产生爱欲心的原因是内心的贪爱没有断除,然后又有男女色等这些缘,爱欲心就现出来了。原来的贪爱是作为种子存在阿赖耶识里,因缘具足时,种子现行,爱欲心生起,这就是欲因。

原文:大药。云何见戒取因。戒谓师所制戒。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等行。取谓执取。是戒作如是见。因是持戒。当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

释:大药,如何知道守持戒律是证果的因?戒,就是天人师佛世尊所制定的戒律,如:不杀戒、不偷盗戒、不邪淫戒、不妄语戒、不饮酒戒等五戒。取,就是执取、执行的意思。受持五戒的原因应该是这样的,因为能遵守五戒、比丘戒、比丘尼戒不犯,将来就能证得初果须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

这里没有说在家人持五戒能证得四果阿罗汉,一般来说,要证得四果阿罗汉必须要出家修行才能证得,这不包括前世已经证得了四果阿罗汉的情况,但即使在家修出了四果阿罗汉,因为他已经心空无欲,一定会出家的,在家居里肯定住不下去,适应不了家居生活。

原文:以是因故。获于胜有。谓受人天等身。斯皆是有漏善。非无漏善。无漏之善。无阴熟果。

释:因为守持戒律,而得一二三果,就能获得殊胜的三界世间果报,来世能得人身和天人身,不下三恶道。但是因为没有断除烦恼,或者是烦恼没有断尽,其心还有漏,有漏就能漏掉善法,所以这些都是有漏的善业,不是无漏的善业。无漏的善业,是四果阿罗汉才具有的,灭去所有的贪嗔痴烦恼以后,一切善法都不再漏掉,最后有能力灭去五阴身,入于无余涅槃中,寂静清凉,没有一丝烦恼和苦患,不在三界中,解脱三界苦。

原文:今此戒取。是有漏种植之。于识执善恶业。识不淳净。烦恼因故。受热恼苦。是为见戒取因。

释:现在因为这种持戒获得的是有漏的业种,种植在阿赖耶识里,阿赖耶识里有善恶业种,还是不够清净,还有苦恼和苦患,将来还要受烦恼之苦,这就是众生持戒的原因,是为了获得有漏善,得人天果报。

见戒取因在前面的段落里,佛没有回答,就在这里回答。五戒是佛所制的戒,佛所制定的戒是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等,取是执取,执取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的业叫执取,也叫作守戒。因为有善恶的心,才要守戒,如果心纯净了无善恶,就不必刻意守戒,也不会犯戒。

持这有漏的五戒、八戒、十戒能获得什么果报?能获得须陀洹果(初果),斯陀含果(二果),阿那含果(三果),获得初果二果三果,将来还会有色身生出来,一定是人身和天人身,不会再有三恶道身。证得初果命终以后,七次往返人间和天上,一次人间,一次天上,就是一个来回,最多七个来回,就证得四果,能入无余涅槃,脱离三界生死苦了。证得二果命终以后上天一回,回人间一回,在人间就可以证得四果,解脱三界有苦。三果就是生到天上,然后取证四果,入无余涅槃,有的在中阴身里,就取证四果,入无余涅槃得解脱。这都叫殊胜的有,证得这三果,受人天等身,证得四果,才能出三界,入无余涅槃,再也没有烦恼漏了。

三果人虽然断了烦恼,但没有断尽,还属于部分有漏,无漏是四果,烦恼全部断尽。无漏的善是四果人证得的,六神通当中有个漏尽通,只有阿罗汉才能证得,三果以下都不能证得漏尽通。在大乘中是初地以上的菩萨能证得部分无漏善,八地以上的菩萨是完全无漏的善,地前菩萨都有漏,所以初地菩萨因为心得无漏,就能转识成智。明心之后的菩萨还有漏时,就不能转识成智,因为有漏,智慧就不圆满。

无漏之善无阴熟果。就像四果阿罗汉,是无漏的善,因为没有后世五阴成熟的果,就不会有下一世的五阴生命,命终没有五阴就入涅槃了。我们持的五戒八戒十戒都是有漏,四果阿罗汉就不用持五戒,因为他已达到无漏了,没有贪嗔痴烦恼,永远不会再犯戒这些有漏的戒了。

三果以下都是有善有恶业,还有烦恼漏,比如三果人还有慢心,慢心就是恶,还有散乱心,还有对禅定对色身的贪爱,还有我执没有断尽,这都叫作恶。因为有这些烦恼漏,就有阴熟果,还有下一世的五阴果报。即使有中阴身的出现,也是果,上天了还有五阴果,四果阿罗汉就没有五阴果了。因为众生有烦恼故,所以才会有热恼苦,生在人中有热恼苦,生在天上也有苦,比如五衰相现,欲界天人色身要灭之前,都有热恼苦。总之,能取得小乘的一二三果位,就是戒取的因。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