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生如法師網站LOGO

心經真義

作者: 釋生如 分類: 般若經典 更新時間: 2020-11-29 11:34:26 閲讀: 469

第六章 真心涅槃畢竟空寂

經文:【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第一節 真心空寂無五蘊

《襍阿含經》中佛多次講“五隂非我、不異我、不相在”,有時候也說十二處、十八界都“非我、不異我、不相在”。意思是說,五蘊、十二處、十八界都不是真實的我,不是真心如來藏,但也不能說五蘊十二處十八界與如來藏是二法,在五蘊中沒有如來藏相,在如來藏心體中也沒有五蘊相。

經文“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所謂“空中無色”,是說空性心如來藏心體中沒有色藴。如來藏本身無形無相,沒有長短大小、青黃赤白,連虛空都沒有;如果如來藏有色蘊,我們就可以眼見如來藏、手摸如來藏,那証得如來藏就太容易了;如果如來藏有色蘊,就有長短方圓大小和方位,五蘊身在如來藏何處安放?與如來藏是否要重曡?如來藏色蘊之外又是什麽?是在虛空裡還是在虛空外?肯定是在虛空裡,那麽虛空大於如來藏,包圍如來藏,不是如來藏所生,與楞嚴經佛說虛空在如來藏裡如太虛中一片雲相違背,因此說如來藏有色蘊是錯誤的,如來藏沒有色蘊。

“空中無受想行識”也是此理,如來藏心體中除了沒有色蘊,也沒有受藴、想蘊、行蘊和識蘊。如來藏離見聞覺知,對六塵萬法不見、不聽、不嘗、不觸,而見聞覺知性都是六識的功能。如來藏對一切法都是捨受,祂的捨受與意識心的捨受有所不同,意識的捨受是意識對應法塵時不感受苦和樂,而如來藏的捨受是如來藏根本就不明了六塵爲何物,不知道是非好惡美醜,自身也沒有煩惱,沒有我性,因而不對六塵境界生起苦受和樂受,祂的捨受要比意識的捨受深細的多,很難真正理解,二者區別很大,與意根的捨受區別也很大;如來藏也不分別六塵境界,不知色聲香味觸法,不知東南西北,沒有對六塵的分析、計劃、打算,沒有意識的那種思想念頭。

妄心有分別,前七個識都有分別,只是意根第七識分別的不能具體和細致,但也有大略總體上的分別和了別性。妄心就是用來分別六塵境界的,真心不分別六塵。但是妄心在分別六塵的時候,就有真心不分別的配合,所以我們分別的時候,同時就有一個不分別的真心同時存在,二者和合運作,並行不悖。

如來藏沒有行蘊,因爲祂沒有色蘊和識蘊,就沒有身口意行的造作,沒有動轉施爲,也沒有變化和遷流,也不會念念生滅代謝。如來藏中沒有識蘊,識蘊是對六塵境界的見聞覺知,如來藏對六塵不見聞覺知。既然如來藏沒有六識那種識蘊,也就沒有如六識那樣的受蘊、想蘊和行蘊。雖然如來藏也有五遍行心所法受想思心所法,但與六識和七識的受想思心所法有很大的區別,六七識的心所法帶有無明和煩惱性,有我性和執著性,有主觀性,有喜厭的心理,不平和;如來藏的心所法如木石般的運行,不受境界影響,沒有我性和執著性,也沒有主觀性和喜厭的心理。

阿羅漢滅掉五蘊入無餘涅槃,而無餘涅槃裡滅掉七識,只有如來藏獨處,如果如來藏有五蘊,這個涅槃中就有色有心的動轉,不但是否諸佛可以找得到阿羅漢的如來藏,開悟的菩薩都可以找得到阿羅漢的如來藏,乃至於凡夫也能找得到阿羅漢的如來藏,那也就等於找到阿羅漢了。可實際上阿羅漢涅槃以後,即使十方諸佛的神力也找不到,因爲如來藏無形無相,眼見不到、耳聽不到、鼻嗅不到、舌嘗不到、身觸不到、情思意想不到。所以總結起來說如來藏無五蘊(的功能作用)。

第二節 真心空寂無十八界

經文:【(是故,空中)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識界乃至無意識界。】

這是從總體上來講如來藏空性心中沒有十八界法。如來藏心中沒有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沒有色聲香味觸法這六塵,沒有眼識界乃至意識界這六識,六根六塵六識合起來叫作十八界,五藴十八界組成了一個衆生。

一、如來藏心中無六根界

(一)六根簡介

六根是指: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

1、什麽是眼根?

眼根包括浮塵根和勝義根(又稱淨色根)。眼的浮塵根就是浮在身體表面,像葡萄形狀的東西,裡面有水晶體、視網膜,還有傳導神經。眼的勝義根是四大種所造的清淨色,有傳導神經與浮塵根相連,在後腦的下丘腦那個位置,屬視覺中樞,是大腦皮質中與形成視覺有關的神經元。

眼勝義根很重要,它是出生眼識的重要因素,比如說,眼的浮塵根即使完好無損,如果勝義根毁壞,也不能見色,因爲根塵不能相處,如來藏不能出生眼識,不能見色,那就是個盲人。眼耳鼻舌身這五根的勝義根都在後腦那個位置,這個部位的勝義根如果出現病變,人的身體就失控了。如果僅僅是浮塵根毁壞了,色身還有一部分功能。如果勝義根毁壞了,浮塵根再完好也發揮不了作用,那就是植物人了。

眼的浮塵根是由如來藏變造出來的,如來藏在母胎當中,吸收母體子宮裡的地水火風四大元素,變造身根,到一定時候就變造出眼根的浮塵根。眼根是由地水火風四大種子所組成的,眼睛有肌肉和玻璃體,堅硬的部分就屬於地性;眼睛的溼潤性,就是水性;眼球裡面有溫度,那就是火性;眼睛裡面還有風性,眼球就能動轉,視覺神經就有傳導功能。

如來藏有很大的智慧,能制造這種高精密度感光的眼根,從受精卵開始變造,在出生前就要全部造好,出生後,就能用它來了別色塵。衆生的色身及三界世間的一切法,都是如來藏制造的,祂才是真正的“上帝”。

2、什麽是耳根?

耳根也分爲浮塵根和勝義根,在頭部一邊一個,長得像新卷葉,再加耳蝸,這就是外耳根也叫浮塵根,大家都能看得見。外耳根是由地水火風四大種子構成的,那是在受精卵當中,如來藏把地水火風四大種子輸送出來變造出的外耳根,造出了人這樣的耳根,或者是畜生那樣的耳根,或者是某種衆生的耳根。

耳朵的肉和脆骨那類的都屬於地性,以地大爲主;耳朵裡的血液,屬於水性,以水大爲主;耳朵的溫度屬於火性,以火大爲主;耳根的神經傳導作用屬於風性,傳導神經在風力的作用下,才能把外聲塵傳導到後腦的勝義根,在那裡變現内聲塵,然後如來藏在那裡産生耳識,那地方損壞了,耳根即使完好也聽不見聲音,那就是耳聾、耳背了。後腦勺那個部分是耳的勝義根,也叫内耳根,由地水火風四大組成,耳的外根與内根組成了整個耳根。

3、什麽是鼻根?   

鼻根的浮塵根位於面部中央,由外鼻、鼻腔、鼻旁竇三部分構成。勝義根嗅覺中樞位於大腦半球内的梨狀葉,浮塵根中的嗅覺神經分布在鼻腔中,一直通往位於大腦半球的勝義根。鼻根也是由四大種子構成,如來藏通過鼻根攝取外相分香塵,然後在勝義根處變現爲内相分香塵。一旦鼻根受到損壞,不管是外鼻根和内鼻根,如來藏都無法出生内相分香塵,鼻識就不能生起,無法了別香塵。

4、什麽是舌根?

舌根在口腔裡像半月形的,一張口大家都能看得見,這叫浮塵根,也是由地水火風四大種子所構成。在母胎裡成爲受精卵的時候,如來藏把地水火風四大種子輸送出來就形成了這個舌根,至於如來藏如何形成的舌根,需要在以後修道種智的時候,一點點了解,這些細節全部了知了,就可能到了佛地。舌根有傳導神經,一直通到後腦勺那裡,也叫味覺神經,後腦勺那個部位是舌根的勝義根,也是由四大種子組成的,是出生舌識生起味覺的地方,那個部位如果出現障礙,我們就不能品嘗味道,吃什麽東西都沒有味覺,就不喜歡吃東西了。

5、什麽是身根?

身根就是指我們的身體從頭到腳,分爲浮塵根和勝義根,都是由地水火風四大種子組成。身根的浮塵根比較複襍,其中:皮膚、肌肉、骨骼、内脏等屬於地性,以地大爲主;血液、汗液、尿液、眼淚、唾液等等屬於水性,以水大爲主;身體裡的熱量、溫度,屬於火性,以火大爲主;身體的動轉、呼吸、血液循環、胃腸蠕動,以及飲食的消化吸收排泄等功能屬於風大。

地水火風四大種子和合在一起組成了身體,單獨一類種子不能構成色身某部分物質。比如肌肉是堅硬性的,有地的成分;但是肌肉也是溼潤的,就有水性,沒有水性的肌肉就象木頭似的干硬,沒有相應的功能;肌肉裡也有溫度,就是火性,沒有火性,肌肉就冰冷僵硬的,不能活動;肌肉裡也有風性,如果沒有風性,細胞就不能新陳代謝,我們也不能呼吸,皮膚上的毛孔也就沒有用,飲食也不能被消化吸收和排泄,氣血也不能流動了。

身體的每個組織或器官,都是由地水火風四大和合組成的,只是各個部分四大組成的比例不同罷了。有的部分是地性佔多數,有的部分是水性佔多數,有的部分是風性佔多數,火性在身體各部分的分配也有所差別。四大比例不同,組成的物質也不同。地大佔的比例多就形成了骨頭、肌肉、筋絡、血管,水大佔的比例多就形成了身體的各種體液。但不管什麽成分、什麽比例,都全部包含地水火風四大元素。

身根的勝義根,就是軀體感覺中樞,主要位於大腦皮質的中央後區,與身體表面遍布的觸覺神經相連。如果勝義根受損,我們對身體就失去覺知能力,整個身體就癱瘓不能動了。所以勝義根是最重要的,有意外發生時,我們會習慣性地先保護頭部後腦,這也是意根無量世來的執身習性。

6、什麽是意根?

意根是心法,祂無形無相,是無色根,既有根的功能,也有識的作用。六根中,意根是一個特殊的根,祂是第六根,也叫第七識、末那識,既是根又是識。與前五根不同,五根是有色根,有形有相、有方所。意根從無始劫以來就存在著,沒有一個開始,雖然無生,但是可滅。什麽時候能滅呢?四果阿羅漢入滅盡定時,就能滅掉意根的一部分功能,就是心所法中的受和想兩個心所法,入無餘涅槃時意根就全部滅去了。

意根也是不自在的,依如來藏不斷輸送識種子才能存在和運行。既然祂是能滅的法,就是虛妄法,不是真實法。凡是有生有滅的,都不是真實的法,都是幻化的、空的、非我的。意根也是如來藏所出生和執持的法,如來藏輸送出識種子,祂才能有心所法伴隨著運行,才能有各種識的功能作用。如來藏如果不輸出意根的識種子,意根就滅掉消失,所以意根是虛妄不真實的。

意根的體性是時時思量,事事作主,處處攀援,具有貪嗔癡慢疑惡見等等煩惱。正因爲祂的散亂攀援性,導致意識心識散亂,很難集中。我們打坐需要制心一處時,祂卻到處攀緣,牽動意識浮想聯翩。有時好不容易稍微有些入定了,突然心中又冒出一件事來,心念立刻就散亂了,這就是意根不甘寂寞到處攀緣造成的結果。

我們生生世世的所有行爲造作,全部作爲種子存在如來藏裡。意根歷緣對境運作的時候,就要按照自己所薰修的習氣去作主作決定。尤其在中隂階段,意識所起的作用微弱了,一切行爲造作、所思所想都是以意根的習氣爲主,是什麽習氣,就按什麽習氣投胎。意根無始劫以來一直運行著,從來沒有中斷過,無明煩惱非常深重,熏染了什麽業習,中隂身就表現出什麽樣的習氣慣性,非常強烈,第六識沒有理智的分析思惟能力,無法對意根進行約束和督導,於是意根就按自己的習氣去投胎。貪習去鬼道,嗔習下地獄,愚癡做畜生。

意識在五蘊身中活動時,意根有貪嗔癡煩惱,思量做什麽事情的時候,第六識還能通過思惟制約一下意根,能夠嚴密深入思考分析事情的利弊得失,給意根出謀劃策,對意根有約束勸導作用。中隂身階段的意識覺知性差,因爲所依止的勝義根不發達,意識分析思惟性就弱,對意根的約束力不強,意根就完全按照自己的習性慣性去行事。過去生熏習收藏了什麽種子,就表現出什麽習性,然後就按照習性去投胎。

修學佛法最重要和根本的問題就是要降伏意根,因爲意根是五隂身的主宰,能夠主導身口意行。意根知見觀念改變,無明煩惱就降伏消除,身口意行就清淨。修學四聖諦義理,明白五蘊十八界無我、虛妄不實,但如果僅僅是意識接受這個道理,意根不接受不認可,就不能說已斷我見証初果,因爲内心深處的意根不知道五隂無我,心裡還有我。有些人談論佛法口若懸河,但内心深處的這個意根並不認可,那就沒有真實的解脫受用。所以說學術研究不能代替實際修行,修行最重要的不是在口頭上的理論知見如何,而是在於真正改變内心,真正認知那個理、受持那個理、轉依那個理,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才可以消除無明煩惱。

改變意根是修行當中最重要最關鍵的環節,修學佛法只是淺層次的理解還不行,還要深細的思惟觀行,這過程能充分薰修意根,讓意根參與觀行的過程。意識經過反複分析、考量,真正弄清了法義,不再有疑慮了,意根把這個過程和結果充分深細的考量,就會思量清楚,沒有疑慮了參究觀行就結束,意根成功受熏証法,身口意行就出現變化。如果意根未被熏染,常常是嘴上說一套,實際上做一套,口是心非。比如說:學佛的人都明白布施能得大福報,貪心和吝嗇心重,來世可能要落入惡鬼道,很多人都明白這個道理,但在真正布施的時候,卻又因爲意根的吝嗇而遲疑不決,不肯布施,這就是因爲意根還沒有懂得布施對修行的助益,意識沒有思惟過此理,意根不知,就不能決定布施。

意根爲什麽難於認知真理、難於証法、難於改變呢?一個是因爲祂的了別智慧不足,處處攀緣,識心分流多,了別勢力不強;一個是因爲祂無始劫以來,熏習的邪見太多,含藏的無明太深厚,深重的習氣很難扭轉。有時候意識把大道理講得頭頭是道,都能說服別人,可是自己做事還是老樣子,習氣毛病很重。所以很多事不能光聽別人言,還要觀其行,只有言行一致,才能說明意根受熏明理了。很多學佛修行的人,都存在這個誤區,以爲將法義弄明白了就行,沒有深入到意根這個層面,沒有說服意根、降伏意根,話說起來像聖人,一做事就是凡夫。還有些人,讀他寫的文章,有情有理,感覺思想情操很高尚,可實際爲人行事卻完全兩樣。世俗上說這種人是虛偽,佛法上講這種人只有意識理解了一些道理,意根内心深處還沒有相應,身行意行不與口行一致,只會教育別人,不能改變自已。

(二)爲什麽說如來藏心中無六根界

六根各有各的功能作用,相互不能替代,所以叫六根界,有六種功能界限。六根的主要功能是在如來藏的運作下,攝取六塵萬法,然後如來藏才能出生六識來了別六塵,衆生才有見聞覺知性。六根中有色法五色根,有心法意根末那識,如來藏是心,是能藏識,含藏著六根的種子,能籍緣出生六根。但如來藏心中沒有六根,如果如來藏心中有五色根和意根末那識,就有六根的功能作用,自己單獨就能觸色聲香味觸法,不需要眼耳鼻舌身意觸六塵了,也不需要輸送四大種子出生五根輸送識種子出生意根,也就沒有色身五隂了,如來藏自己就可以代替六根的功能作用。實際上如來藏沒有六根,我們見不到摸不到觸不到如來藏的五根,也不見如來藏有意根那樣的作主性,更沒有我見和我執。所以如來藏沒有六根界。

二、如來藏心中無六塵界

六塵就是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如來藏心中沒有六塵。

(一)如來藏沒有色塵,因爲祂是無形無相的。色塵是由地水火風四大組成的有質礙的東西,和眼根相對,眼識能了別。如來藏不是由四大組成的,不是物質色法,不與眼根相對,眼識不能識別。色塵分爲顯色、形色、表色、無表色,顯色是大家能看到的青黃赤白、光影明暗、雲菸塵霧等信息;形色是物體的形狀、大小、長短、方圓等信息;表色是色塵形體所處的狀態和衆生色身的行走坐臥、屈伸頫仰等肢體運行;無表色就是色塵上所顯現出的内涵、神韻、風採、美醜、年齡、新舊等信息,比如高山的巍峨、瀑布的壯觀、樹木的繁茂,人的文化、氣質、涵養、風度、柔軟、跋扈、粗魯等。

如來藏不具備這些色,這些色法,都不在如來藏心中,所以眼睛看不見如來藏,眼識無法証得如來藏。如果如來藏有色塵相,那就可以不用參禪來找祂,只要眼睛沒問題,可以直接看見所有衆生的如來藏,在眼根上就能証得如來藏了。事實卻不是這樣,如來藏是無相無形的,眼睛看不見,因此如來藏無色塵相,不是四大組成的。尋找如來藏不能用眼去見,眼睛是看不見如來藏的,必須用智慧之心眼發現和証得如來藏,才是明心証悟。進入定中參禪,意識心就能非常細膩和專注,參到某個環節,内心靈光一閃,就能觀察到如來藏在五隂上的運作,意根也同時確認如來藏的運行行相,然後可以兩個識一起現觀,如來藏是如何與五隂和合在一起運行的,就會明白什麽是無所住而生其心的心。

比如娑婆世界的第一則禪宗公案:靈山會上天人獻花,釋迦世尊拈花示衆,不說而說,默然開示真如心法無上法門。是時衆皆默然,唯迦葉尊者破顔微笑。因爲迦葉尊者就是在佛拈花示衆的當下,一念慧相應,証得了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真如心既是無形無相,眼識便不能見,大迦葉憑智慧識得了佛的真如心,發現了真如運作的秘密。發現了這個秘密的同時,也就知道自己的如來藏也是那樣運行的,知道了所有衆生的如來藏都是那樣運行的,那樣起作用的。然後就能進一步觀察到,如來藏是如此與五蘊七識配合運作,顯現世間一切法,這些秘密和内涵慢慢就都明白了。繼續觀察修行,會明白如來藏更多的體、相、性、用,般若智慧就會越來越深利,悟後的別相智就會具足,道種智也就漸漸生起了。

(二)如來藏沒有聲塵,祂既不會說話,也不會發出任何聲音,我們想用耳識來聽如來藏肯定聽不見。但祂會變現出宇宙天籟之聲,還有各種風聲、雨聲、鳥聲、人畜之聲,在聲音這一法上有如來藏所顯現的功用。香嚴智閑禪師就是聽聲開悟的,有一天他在割草整理禪院的時候,撿起草叢裡的瓦石拋了出去,恰好打在竹子上,發出清脆一響,瓦石裂開,他忽然大悟。聽聲而悟的祖師,就是在參禪參得疑情正濃的時候,聽到某種聲音,靈感一閃,智慧出現,就悟到如來藏了。

(三)如來藏也沒有香塵,我們聞不到祂,但香塵的出現有如來藏的功能德用,因此就有人通過聞香而証得如來藏,証悟實相。在香積佛國土,佛與菩薩們圍在一起吃飯,佛用鼻子嗅一下飯香味,菩薩們馬上就開悟了,佛只是用鼻子嗅一嗅,菩薩們就明了真心,就這麽簡單。那個世界衆生鼻根利,聞聞味就能開悟,神奇不神奇?

我們這個世界衆生的耳根比較利,可以通過說法聽法在音聲上接引。其他世界的衆生,都各有其伶俐之根,因此,善知識接引不同根性的衆生其接引的方式都不相同。在伶俐的根上引導開悟,能很快得悟。佛有無量智慧有很多善巧方便,讓衆生得悟自己的如來藏,因爲如來藏遍一切時、遍一切處、遍一切界,無所不遍,無處不顯。雖然如來藏沒有香塵,聞不到如來藏,但可以聞香爲緣找到祂。我們只要把菩薩六度修好了,再去參究,等到有一天真的開悟了,就知道所言不虛了。

無論是參話頭還是參公案,如果福德因緣具足,都能很快証悟。禪宗祖師經常說悟道因緣是,生緣處處,山色谿聲、舉拳竪拂乃至街市從閙,都能明心。若是福德因緣不具足,想明心比登天不知還要難多少倍。如來藏時時處處在顯現著,從來沒有藏著躲著,只是我們沒有慧眼,就像太陽的光芒普照大地,但盲人就是看不見。唐朝時有個龐蘊居士,一家四口都是開悟的菩薩,一日,龐蘊在茅捨裡打坐,想起明心這件事,忽然有所體會,自言自語道:“難難難,十石麻油樹上攤!”妻子聽後,覺得好笑,隨口應道:“易易易,如下眠床腳踏地!”女兒靈照正在捨外編竹籬,父母的對話一並聽在她的耳朵裡,她覺得有意思,在外邊高聲地說:“也不難也不易,百草頭上祖師意。”

所以說開悟這法,說難是真難,說易也容易。只是那麽多參禪的人沒有正確的方法,佛法的知見也不具足,參一輩子,自然沒有什麽結果。因爲沒有善知識引導,不知道往哪個方向參,用什麽方法,怎麽入手,在那裡苦思冥想,一輩子幾十年就那麽過去了。

(四)如來藏沒有味塵,祂不屬於酸性的、甜性的、苦性的、辣性的、鹹性的、淡性的,任何人沒有辦法嘗出如來藏是什麽味。但是我們在嘗味的時候,如果心很細致,靈感智慧生出來時,就能識得祂,那就能解決生死大事了。如來藏沒有味塵,但是在我們分別味塵的時候,品嘗飲食的時候,舌識和意識就知道了這是酸味,這是甜味,這是苦味,這是辣味。我們如果精進地參禪,因緣時節到時,就要反觀是誰在品嘗酸味、甜味、苦味、辣味呢?知味是是誰?味塵是如何出現的?這樣就生起了疑情,因緣具足時就能發現了其中的奥秘,明心証悟了。

(五)如來藏沒有觸塵,不是軟的也不是硬的,不是薄的也不是厚的,不是光滑的也不是粗糙的,不是冷的也不是熱的,沒有渴的觸塵也沒有餓的觸塵,沒有癢的觸塵也沒有痛的觸塵,沒有累的觸塵也沒有輕安的觸塵,我們不能觸到祂。但如來藏無量劫以來都不離我們的身體,從入胎開始就一直執持著色身一秒一刹那沒有間斷過,直至一期生命結束,在衆生生命的歷史長河中祂從沒有休息過,無論是觸塵還是身識都不可能離開祂而能顯現和運作。

如來藏時時刻刻都在不停地運作,時時刻刻都在布施給我們需要的法,祂從來不覺得累,不覺得厭煩。誰有厭煩的心行?覺知心這個假我有厭煩的情緒,能感覺厚薄、軟硬、冷熱、觸痛,真我如來藏沒有這些覺受,祂沒有觸塵,也不了別觸塵。但是在我們觸塵的時候,就能証得這個無觸塵的如來藏,比如禪師們舉手打人的時候,用腳踹弟子的時候,雖然這些觸塵不讓人感覺舒服,卻能開啓衆生的智能,如佛法大門的鈅匙,所以開悟的弟子被打被踹的很歡喜,認爲撿到了大便宜,有智慧的人誰不希望被禪師多踹幾腳呢?

(六)如來藏裡沒有法塵,法塵是與意根相對應的,意識所了別的對象。在色塵上能顯現出法塵相,意根和法塵相觸時,如來藏産生意識,意識就能了別是什麽法了。在聲塵、香塵、味塵、觸塵上都能顯出法塵來,五塵上顯現出來的法塵,都是和意根相對應的。這樣,色塵和眼根相對應,聲塵和耳根相對應,香塵和鼻根相對應,味塵和舌根相對應,觸塵和身根相對應,法塵就和意根相對應,六根就能觸六塵,如來藏在根塵相觸處産生六識來了別六塵,我們就能了知六塵的境界了。

如來藏中沒有法塵,因爲法塵也是法處所攝的色,是四大所組成的微細色法,如來藏無形無相,空空如也,不可能有色法,也不可能有屬於色法的法塵相。但法塵也不可能離開如來藏而出現,因爲只有如來藏含藏四大種子,能出生法塵。

我們打坐的時候,意根到處攀緣法塵,就牽動意識去了別,心中的妄念不斷出現。如來藏從來不打妄想,也不考慮什麽事情,但祂時刻配合著意根。意根一攀緣,如來藏就變生出法塵相,意根作意就引導意識去分別思惟,結果弄出很多法來。前世甚至無量世之前發生的事情,意根也能攀緣,但意識心沒有神通不能相應,也不能了別。今世小時候發生的事情,比如說誰欠我一角錢,和誰吵過嘴,在打坐時突然就能想起來,平常既想不出來也不會去想這種事,因爲打坐時心稍微靜下來,意根對現量境界作意少了,就將過去的事給攀緣出來了。意根的攀緣性很厲害,打坐時到處攀緣,睡覺時也到處攀緣,死亡以後在中隂身裡也照樣攀緣執著,從不停歇。

如來藏、意根和意識,這三個識和合起來能變生萬法,産生萬法,第一能變識是如來藏,第二能變識是意根,第三能變識是六識,其中如來藏是出生萬法的第一因,直接出生一切法,意根和意識輔助如來藏把一切法顯現出來,或者是促成如來藏出生一切法。八個識當中,前五識就是雇員,負責在門前搜集情報,意根分配做什麽就做什麽,各負其責,只管與自己相對應的一項,不能越界。

第六識這個會計師除了與五識在一起工作,自己還有單獨的工作,包括計劃、打算、回憶、推理、分析、判斷等等,算計來算計去,不斷地給意根這個總經理出謀劃策。而如來藏這個董事長不管五蘊的具體家務事,祂從總體上分配協調七個職員,意根這個總經理卻到處指手畫腳,具體事卻一樣也不能做。八個識就這樣和合著形成一個集團,各負其責,往來於三界六道和十法界。

如來藏這個董事長,雖然不管五蘊的家務事,但是實質卻是大小一切事情都是親力親爲,柴米油鹽都祂包辦,家中所需一切祂全負責。表面上看好像祂什麽也不管,像個甩手掌櫃。但實際上祂卻像個跑堂,隨七識的緣,隨得就像個跑龍套的小夥計。意根要干什麽如來藏都去照辦,如來藏從來沒想過要做什麽,祂只是隨順。雖然如來藏是隨順七識的,但一切事又是祂在掌控著。一切法都是祂弄出來的,都是祂成就的,沒有祂就沒有一切,祂就是一個大家長。祂的作用是非常複襍的,每分每秒每刹那都在布施供養我們,從不覺得累、不覺得煩,也不要求任何回報。祂配合五隂修福,是五隂上天享樂,祂不知什麽是樂。五隂造五逆大惡,祂也配合隨順,五隂下地獄受極重的苦,祂也不了別什麽是苦,但是五隂去哪裡,祂就跟隨到哪裡,實際還是祂先去的,是祂造就的六道。

以上講的,就是如來藏沒有色聲香味觸法,不具六塵的内涵。

三、如來藏心中無六識界

經文:【無眼識界乃至無意識界。】如來藏沒有眼識界、沒有耳識界、沒有鼻識界、沒有舌識界、沒有身識界、沒有意識界,如來藏心中沒有這六個識心,不能直接感知六塵境界。六識也叫作識藴,是識心的藴集和集藏作用,其功能就是分別和了別。

(一)如來藏沒有眼識界,眼識是分別色塵的,如來藏從來不了別色塵。金銀珠寶都擺在面前,如來藏不知道是金銀珠寶,因此不會生起貪愛心,想佔爲己有,也就不會造作業行,沒有業種也沒有果報;面對肮脏之物,也不知道是污穢的,不會心生厭惡,而去躲避或者是想辦法處理掉,因此如來藏對任何一種色塵相都一律平等,沒有喜厭等等煩惱,不造業行。眼識所見的色塵境界,都是祂變現的内相分色法,眼識本身也是如來藏出生的識心,用來見色;而如來藏雖有見性,卻不分別色法的具體相貌,不知高矮胖瘦、大小方圓和美麗與醜陋 。

(二)如來藏沒有耳識界,祂從不分別聲音,不管什麽聲音來了,如來藏也聽不見,面對優美動聽的音樂,如來藏不會去訢賞,也分別不出是什麽音樂,不知道好聽與不好聽,因此也就沒有喜樂和厭惡。聲音是耳識和意識去分別的,音樂是意識去訢賞的,如來藏沒有耳識的功能作用,因此祂不分別聲塵,你罵祂,祂不會有任何反應,不會起嗔怒;如果有人贊揚祂,祂也不會歡喜,因爲祂聽不見就沒有苦樂的覺受。祂不對六塵,不知六塵,所以對六塵境界沒有任何反應。但是我們可以在聽聲音的時候,在分別、了知和感受的時候,能夠在耳識運作的當下找到如來藏,這時般若智慧就會生出來了。

如果如來藏有耳識的功能作用,就能分清音樂的優美鏇律,心就不清淨,就會造作貪愛的業行,遇見惡劣的聲音就會厭惡,心也不清淨,就會造作業行,真心和妄心如果都造作業行,一個結果衆生會發狂,果報慘重;另一個結果如來藏就會無法再正常的公平公正的運作,因果律則就要發生改變了。正因爲如來藏沒有耳識,即使佛來講殊勝的妙法,如來藏也聽不見,因此祂也不學佛法,祂沒有眼睛不能看書,沒有耳朵不能聽法,沒有身體不能拜佛,沒有意識不能思惟,也不能依照佛法去做任何修行。但是祂卻把所有的事情都圓融地做到了,祂本來就是一尊佛,具足一切法,那就不用再修行。

(三)如來藏沒有鼻識界。臭味來了,祂不知道臭,香味來了,不知道香,祂是真正的香臭不分者,因此就不會在嗅香的時候造作業行,自心永遠清淨無染。這些香塵是誰來分別的?是鼻識和第六識一起分別的。前五識分別的時候,第六識就要同時一起分別,第六識如果不參加,五識就不能單獨起作用。意識心在五塵境上分別深細的内涵——法塵,前五識只能分別粗淺的概況。比如眼看色的時候,我們眼識分別明暗和青黃赤白等顯色,第六識分別長短、方圓、大小、質量、新舊等信息。

我們看人的時候,眼識識別對方的膚色和衣服的色彩等,第六識分別高矮胖瘦、男女、年齡、容貌、氣質、學問、修養等等,然後再去分別對方是否學佛修行,修什麽法門,修到什麽程度,心性如何,煩惱如何等等。第六識分別得很細,眼識只是分別色彩,比較粗淺;我們聽聲音的時候,耳識只分別是動還是靜,聲音是刺耳的還是不刺耳的,第六識分別的就多了,聲音的粗細、遠近、類別、内涵、來源等等。這個聲音從哪裡來,什麽物體發出來的,都是第六識負責分別的,第六識如果不一起分別,耳識就不能單獨起作用,就是說前五識如果起作用,一定是和第六識同時一起作用。

眼識和意識同時起作用,耳識和意識同時起作用,鼻識和意識同時起作用,舌識和意識同時起作用,身識和意識同時起作用。前六識只有意識可以單獨起作用,分別法塵,心裡的所思所想所回憶的,是散位獨頭意識,還有夢中和定中的獨頭意識。不管前六識如何運作,都離不開第七識意根和第八識如來藏的配合。

(四)如來藏沒有舌識界,祂不嘗味,不分別味塵。我們吃東西的時候,如來藏沒有舌識無法分別,從來不知道酸甜苦辣,因此就沒有貪愛和憎厭,不會造作業行,也沒有果報。誰分別這些味塵呢?是舌識和意識分別這些味塵。如來藏雖然不分別味塵,並不是說如來藏在舌識了別味塵過程中不起任何作用,如來藏有獨特的了別性,否則就不會現起飲食和味塵相,也不會生出舌識和意識。所以在舌識、意識分別酸甜苦辣味的過程當中,還是有如來藏的身影顯現的。如果機緣到了,那麽在吃飯的時候,就能找得到如來藏,証得祂。

五隂十八界屬於世間法,如來藏沒有五隂十八界法,不屬於世間法,我們用找世俗法的方法,找不到祂。祂雖然不在十八界裡,但也從未離開過十八界,如果離開十八界,十八界世間就都滅失了。哪個界當中都有祂身影的顯現,哪個界都不能離開祂。在我們吃飯的過程中,十八界都顯現出各自應有的作用,每一界背後都有如來藏的執持作用,緣熟的人就容易找到如來藏,能夠明心開悟。發現祂、找到祂需要十分細致的意識心行,參禪明心就是用妄心找真心,用第六識去尋覔發現這個如來藏。如果沒有第六識心的現起,沒有在五隂十八界上細致的觀行,就不能找出如來藏。

既然妄心六七識迷惑顛倒有無明,不知自心當中有不生不滅的智慧德相如來藏,那就要六七識通過參禪去發現和証得如來藏,所以開悟就是用妄心尋找真心,開悟就是六七識開悟,是意識找到了如來藏,明白了如來藏的功能作用,意根也同時証得了如來藏,開悟的就是意識和意根。六七識心無始劫來一直迷惑顛倒,不識真理,現在找到如來藏,知道如來藏的功德和功用,就明理開悟了。

真心如來藏不用開悟,祂本來不顛倒不糊塗,沒有無明,就不用破除無始無明,也不會自己再找自己,頭上安頭。如來藏不用修行,因爲祂既不受戒、也不持戒、也不犯戒,祂不修福也不造罪,別看祂幫五隂布施了很多的錢財,這福報祂不得。雖然祂幫五隂殺人放火,那個業也不是祂造的,祂也不受那個果報。以上這些道理,如果沒有修學接觸過如來藏法的人,聽了以後是沒法接受的,真聽不懂。所以學佛不修到一定程度,就不能真正信受和理解大乘法。

(五)如來藏沒有身識界,祂感覺不到冷熱、觸痛和飢渴、溫飽,不覺疲乏、輕安、舒適,不覺澁滑、順暢、堵塞,所以如來藏不管遇到什麽觸塵,遇到什麽舒適和惡劣的環境,心裡都是如如不動的,不會被境界所轉,也不會造作什麽業行,自心清淨。身識和意識在感受觸塵的時候,如來藏只是在背後默默地配合。

(六)如來藏沒有意識界,不能了別各種法塵境界,也不能回憶和展望未來,不能分析、打算、籌謀,不能調查、不能觀察、不能參究、不能考量,這些都是意識的功能作用,如來藏無可奈何;如果如來藏有這些功能作用,心就不清淨了,也不是自性清淨心了,無法正常有序的配合五隂運行。意識心只要出現就有分別了別法塵的功能,即使在大多數定中和做夢的時候也都能了別,都有個知,知六塵境界相。如來藏沒有意識性,不知五塵上的法塵,不知定中的法塵,也不知夢中的法塵。

以上所說的十八界法,如來藏都沒有,祂沒有這十八界的功能,但是這十八界要起相應的作用,都是如來藏配合的結果。五隂十八界本身是做不了什麽事的,因爲五隂十八界沒有自體性,全靠如來藏維持和運營。如來藏心中雖然無十八界法,沒有六根,不是六根;沒有六塵,不是六塵;沒有六識,不是六識。但祂又什麽都有,什麽都是,因爲一切法都是祂出生的,都是祂的功能。

五隂雖然具足世間法,但五隂什麽也不是,沒有一法是真實的自己、有真實的自性存在。雖然能造作很多業行,其實五隂什麽也做不了,就像是一個機器人,所做的一切,都不是自己做的,它需要人爲地設計許多程序,並且有電流通過,才能被動完成一些設計好的工作,五隂也如此。

如來藏裡沒有五隂十八界,祂不是衆生;雖然不是衆生,可是衆生卻是祂做,離祂無衆生;如來藏也不是佛,離祂也無別佛,祂什麽都不是,又什麽都是,什麽都是祂。祂對於一切都無所謂,說祂是什麽、不是什麽,全然不在意。祂不會說,我就是一切,一切都是我的,祂沒有這個心行,沒有這個觀念。如來藏沒有無明煩惱,因此不用修行;五隂十八界有種種無明煩惱,因此就要修行,以離苦得樂,遠離顛倒夢想,脫離衆生身,成就佛道。

如來藏不學佛,也不成佛;五隂學佛成佛,但是成佛的時候不是現在的五隂十八界,早已改換無數次了,只有意根和如來藏沒有改換,還是原來的那個,其餘的都是新出生的。如來藏自己不成佛,祂對成佛這件事不感興趣,對修行這件事不感興趣。意識和意根對這事感興趣,想要修行,想要轉變染污性,知道自己流轉的時間太長了,感覺太苦,不想再當衆生,不想再生死流轉,於是決定修行。意識感覺苦了,意根就決定修行;如來藏無所謂,修不修行跟祂沒有什麽關係,但離開祂的配合衆生也無法修行。

明心見性時,六七識明白了一個真理,就是五隂虛妄、無生、非我,如來藏真實永恒、本來而有,不是後天出生的,意識從此不再迷惑顛倒,以妄爲真了。而如來藏沒有意識心的心行,又不對法塵,祂就不明白這個事實和道理,明不明心這件事跟祂沒關係,祂不用找自己,不想明白自己,是意識心一直在參禪找祂,如來藏對此無所謂,但是參禪明心的這些事祂都參與了,事事無關,卻又事事都參與,無爲又有爲,有爲又無爲,無爲無不爲。

証果斷我見的時候,是第六、七識斷了五隂爲我的邪見,不再認爲五隂十八界是我和我所有的,觀念顛倒過來以後就有了正知正見,知道了五隂十八界不是我,也不異我,不相在。果位是五隂得,如來藏不証果,也不得果,如來藏從來沒有我見,也不認爲有個我是真實的,祂沒有這個想法和觀念,就不需要斷除我見。祂沒有覺知心的心行,沒有類似五隂十八界的任何心行,沒有世俗法的心行。其實如來藏還是有自己獨特的心行的,只是不同於五隂世間七個識的心行。這些法証得越多,修行就會越增上,最後究竟成佛。總之,如來藏沒有五蘊十八界的任何一界,如來藏不屬於五隂十八界的範圍,祂沒有五隂十八界的功能和作用。但是離開如來藏,五藴十八界就不存在了,什麽功能作用都沒有了。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