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生如法師網站LOGO

意根修証指歸(第二部)

作者: 釋生如 分類: 唯識法義 更新時間: 2022-10-29 14:22:18 閲讀: 0

第十章  意根與証果的關係

一、意識証果是末法時期修行的歧路

娑婆世界修行的歧路很多很多,如果不具相當大的善根福德,真的很難辨明方向,尤其是細微之處,沒有走過那條路,真的會誤入歧途,一個小歧路就足以浪費極多修行時間,退出來都不太容易,何況大的歧路,更難辨明和退出。証果明心到底是只意識証果明心就算,還是意根必須與意識一起証果和明心才算,這個問題是小歧路還是大歧路?不用斷煩惱就可以証菩提,是大歧路還是小歧路?

証法的問題,是衆生個人和全體佛教的最重大問題,是生死存亡的關鍵問題和轉折點,因此任何其他的法都可以錯,只這個問題絕對不能錯,這個問題如果錯,則是根本原則的大問題錯了,關乎衆生和佛教命運的大問題錯了。越到末法時期,佛法修証上的歧路越多,古代人學佛叫作修和行,現代人學佛大多數隻能叫作學,很少涉及修和行。可是古代修和行的人中開悟的慢又少,而末法學的人中倒是開悟的快和多,這是不是很反常?當然很反常,佛法將來要滅,就滅在此處,是從修証的根源上滅,如果沒有實証,佛法將難以爲繼。所以我好多年都在講意根証果、意根明心,講了好幾本意根的書,就怕佛法快速的被搞滅了。

我三百六十度無死角的講意根証果,可還是有鈍根的學者阿師死活不肯認此理,也不敢認此理,因爲一旦認此理,自己大小乘的果位就泡湯了,消失不見了,變成了凡夫一枚,真是不甘心啊!但這樣做是非常不理智的人,不是以道業爲重的人,也不是以法以真理爲所歸的人,槼避事實不是大丈夫所爲,是我心重的表現。

如果衆生善根福德深厚,即使遇到了歧路,也會憑借自己的善根福德最終走出歧路,回歸到正路上來。所以每個學佛人應該多修福德,多種善根,才能保証今生和後世不入歧路,有擇法眼,有辨別力,不被誤導,不入惡道。越到末法時期,修福的機會越多,種善根的機會越多,真想成道的人發大心大願的人,都要好好把握每個機會,多種善根福德,這樣自己不僅生生世世受益無窮,還能加速佛道修証進程,早日獲得智慧解脫,自利利他。

二、意識証果仍然是具縛凡夫

意識証果非常快捷省事,不用付出多少代價,也不用費腦子、費功夫參禪,最主要的是不用修禪定,這簡直太省事了。禪定這關最難過,特別辛苦,耗費時間還要辛苦熬腿,耽誤很多世俗事。意識証果不用怎麽持戒,三皈五戒也可以免了,最麻煩的三十七道品不用修,省去了極多的時間精力,福德也不用有多好,菩薩六度的前五度都可以免了,簡直太省事了。只用個意識學學理論知識,然後思惟、理解、分析、揣摩、推理、整合、歸納,這些操作都不用有多專注,不用太費腦累心,這些事情相當於小秘書的日常工作一樣,一般智商的就可以應付了。

這樣証果多便宜,不用付出多少代價,理論知識有一大堆,還能博人眼球,受人崇拜,也不用拋妻棄子出家修道,不用辭親割愛,也不廢世間事業,還可以接受大衆供養,還能當菩薩法師,或者當個勝義僧壓過出家僧,出家在家的利益兼收並蓄,世間利益最大化了。意識証果的好處這麽多,誰能捨得放棄?

但是這樣証果以後根本斷不了一絲絲煩惱,與具縛凡夫沒有任何區別,有些人就給自己找借口說只有三果和四果才斷煩惱,初果二果都有煩惱,這不足爲奇,初果人與凡夫的煩惱一樣多一樣重,也不足爲奇。如果說初果與具縛凡夫一樣,那就說明初果人本質上就是具足一切煩惱的凡夫,初果有名無實,怎麽能是斷我見的初果人?佛法這樣搞下去,佛教怎麽能不滅?

雖然世間邪法邪師衆多,但是那些邪法都很低淺,破壞不了佛教的根本,動搖不了佛教的根基。比如某法師講的如來藏根本是胡說八道,但是他怎麽也影響不了佛教的主流發展,他度的衆生根基都特別淺,費盡心思拉出來也沒有什麽作爲,對佛教不構成威脇。再比如雙修法,那根本是個外道法,層次非常低劣,有點智慧的人就能辨別出來,不會入進去,入進去的大多數都是業障深重善根淺薄的人,即使費勁給他們救度出來,也不能成什麽氣候,不可能成爲佛教的中流砥柱。能夠毁滅佛教的永遠都不可能是外道和外道法,都是從佛教内部毁滅的,所謂獅子身中蟲自食身中肉。

三世佛教的根基和重點,都在証果和明心見性這個極其關鍵的環節裡,只要這個環節不出大事,佛教未來的發展就會平穩,不會有事。所以斷我見和明心見性的根本法,不是什麽人都能傳授的,絕對不能胡亂搞,如果亂搞禍害衆生的法身慧命,將來即使想當五百世野狐也是癡心妄想,所受的惡果要比這嚴重無數倍。護持亂傳法的人等於助紂爲虐,果報也相當不好,所以敬請大家深思因果,嚴肅對待佛法,對衆生和佛教要秉著高度負責的態度。

三、不斷煩惱能否証菩提

有的人說,明心和証初果,沒有斷煩惱,身心沒有什麽變化,沒有轉變,這是正常的。可是這卻是非常不正常的,這樣大的生死大事,顛覆了從前重大的錯誤知見,對五蘊世間的認知從有到空,身心怎麽能沒有任何改變?四正勤如法的修行,身心怎麽能不發生變化?七覺支的如理修行,身心怎麽能不改變?心不改變,如何是証果和明心?即使在世間法裡,意根真正知道個什麽事情,也會激動得異乎尋常,身體有很大變化,心裡激動萬分,或者熱淚盈眶,或者身心顫動,或者神情肅然,或者幾天睡不著覺等等。

在証果之前修行三十七道品過程中,身心都會一點點的發生變化,與從前有很大的區別,如果區別很明顯了,斷除了欲界五品惑,就是初果向了。如果身心始終沒有什麽變化,那就是沒有如法修行,修行方向不對,或者是根本不精進,或者是只停留在廣學多聞和情思意解上,或者是在世俗法上用心比較多,法理並沒有真正入心。

俱捨論裡講只要真修道,如理的修道,必降伏煩惱惑,然後斷除煩惱惑,在修道的過程中就是這樣,修道的結果更是這樣,然後才能成爲初果向,再次成爲初果。不斷一絲煩惱惑,身心沒有轉變,就仍然屬於具縛的凡夫,被煩惱惑五花大綁動彈不得,如何能進趣菩提道,轉變身份?如果強行索取身份,那就只能有其名無其實,名不副實的,叫作欺世盜名。

很多人都以爲,只要能講出法就已經實証了,可事實卻不是這樣。如果不是經過實証以後來講法,就沒有真正的指導意義,那段路自己都沒有走過,就無法指導別人具體如何走,自己心裡如果貪嗔癡煩惱熾盛,處處都是滲漏,是沒辦法指導他人降伏煩惱和斷除煩惱的。

有個一指禪公案,師父在一個引導他的尼師竪起食指的時候,立時就悟了,小沙彌看見了就想:原來這就是悟啊!於是小沙彌在師父不在的時候,見人問法就同樣竪起食指,告訴對方這個就是那個真如,鸚鵡學舌學的可像模像樣了。如今人的悟,與這個小沙彌的悟沒有什麽區別,雖然能比比劃劃的,與祖師們的作略還挺相像,好像是個機鋒似的,也好像能引導人,但是外行看熱閙,内行看門道,這些手法只能欺騙一些外行人罷了。各種機鋒都是八個識和合,有真有妄,如果真妄不分,把妄也當作了真,再怎樣比劃也不是機鋒。

阿難在佛涅槃一百年的時候,聽見一個小沙彌把生滅法念成了水老鹤,就給他糾正過來,可是小沙彌問他師父哪個對,他師父說你別聽阿難的,他已經老糊塗了,按照我教你的念就對了。於是小沙彌還是一如既往的念,阿難聽到了就想,佛剛剛涅槃一百年,佛法就被誤傳成了這樣,未來世離佛更遠,佛法該演變成什麽樣?衆生真是太愚癡了,於是阿難一傷心就決定馬上涅槃走人,不想看到佛法慢慢被毁的慘景。那時候的佛法就已經變質了,何況幾千年後的今天!今天的時代,絕不是滿大街聖人的時代,很多人都非常嚴重誤會佛法的修証了。

如今大小乘法都不是那麽珍貴,不是稀有之法了,只要聞法思惟思惟,果位就拿到手了,不需要什麽戒定慧,也不需要修六度萬行,守戒和修定的人都是傻子。現在什麽果都能容易拿到手,比如如夢、如幻觀、十回向位的果都不是什麽難事,如來藏觀行修証之法只要口耳相傳,就能把果拿到家裡,衆生愚癡和顛倒得已經讓人無話可說了。

四、什麽是無間見道

真正見道以後,就會心心無間在道中。心心無間是什麽意思?哪個心是無間心?哪個心是間斷的心?爲什麽能間斷?第八識和意根是無間的心,前六識是有間斷的心,見道要想無間,就要意根意識同時見道,不能單獨的意識見道。真見道,意識斷滅了,道果還在;而假見道,意識一旦滅了、弱劣了,道果就沒有了。

真正見道就是意根見道,意根見道以後,心就永遠住在道中,不會再退道了。而意識見道就不是這樣,意識是有間斷的心,是不能作主的心,如果意根不見道,意識就會聽從意根安排和調動,不認所謂的道,就不在道中了。如果意識再生起疑心,就會退轉。即使意識不退,因爲是意根處處作主,身口意行也不會發生改變,依然故我。

有一些人因爲意識見道,或者認禪定定境爲道,爲了不退,就常常打坐修定,保持定境,以把所悟得的境界保持下去。而另一些人,就努力的用意識牽引意根隨順自己,但這終究不是長久之事,紙怎麽也包不住火,事情最終還會敗露無遺。意根見道以後,境界對於意根和意識的吸引力不大了,意識容易被扭轉,意根一旦認理,對於真理就很難扭轉,十牛拉不動。

正因爲意根是這樣的拗勁,祂無始劫以來的邪知邪見根深蒂固,想用正法拉意根也不是那麽容易的,意根不容易受熏,所以証果才那麽難。有些人煩惱重,跟他輕描淡寫的講一些理根本沒有用,只有受大惡報了,碰壁很嚴重了,頭破血流了,才能稍微知道反省一下自己,這樣的人就是根器差的人,十牛拉不動,認死理,不通融,喜歡較勁。

五、如何檢查是解悟還是証悟

洞山和尚過河,睹河中的影子,突然間悟,偈曰: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問:渠是指誰?我是指誰?二者什麽關係?洞山和尚手指河裡的影子說:你現在就是我,可我卻不是你。影子,第八識映現出來的五蘊,從第八識中來,是第八識的影子。五蘊從唯識究竟義上講可以說是第八識,但第八識可不是五蘊。

這些法想一想、琢磨琢磨就能明白了,沒什麽了不起。說解悟也行,說沒解悟也行,說証悟就需要從裡到外從上到下的好好檢查一番。檢查什麽?檢查他的内心改變沒有,智慧生起來沒有。因爲証得了五蘊只是一個影子,肯定吃驚不小,内心波瀾起伏,原來的認爲的執取的都錯了,這時内心是什麽狀態?沒有証悟很多次的人,沒有心通的人,怎麽能夠知道這個人是証悟了還是解?一般人絕對檢查不出來,可以說百分之百檢查不出來,只會人雲亦雲。

証悟是大智慧,能夠如實檢查出是否証悟,更是大智慧,比証悟的智慧還要大很多很多。証悟能夠現前觀察第八識比較簡單而粗略的運行,非解悟所能比擬。解悟心裡只是有個朦朦朧朧的影子,說不清道不明,不知道第八識究竟是如何運作的,五蘊是如何出生的,別看他講一堆理論,可沒有一點準確細致的東西,就像浮在水面,入不了水,不知道水裡的情況一樣。

有的人說自己是開悟証得第八識如來藏的大菩薩,可是這個大菩薩多少年也並沒有講出第八識如來藏稍微細致一點的運作情況,都是籠籠統統、模模糊糊的一些大框理論,那些理論看看經書和菩薩的論著也就能琢磨出來大概了,沒有什麽稀奇的。至於禪宗公案,看看祖師們上堂接人時比比劃劃的,大概也知道點什麽了,有樣學樣,不少人也都會,沒什麽稀奇的,一指禪師的小小徒兒也會用一指比比劃劃的,外表跟他師父一樣,可是卻不是禪。現代人造假的能力無與倫比,從世俗到佛教都如此,業重、煩惱重、我重使然。

那些學禪宗祖師們的作略比比劃劃的人,可以說是解悟,可以說是連解悟的邊也不著。把意識的作用當作第八識的作用,這是外道,把八個識共同的作用當作第八識單獨的作用,這是推理猜測,外行人絕對看不明白,往往被唬得一愣一愣的。這個招數可以瞞天過海,因爲衆生見識太短淺了,實在是愚癡可唬。所以當你被騙的時候,應該回頭來檢查自己,爲什麽能被騙?別的人爲什麽就眼明心亮不被騙?當你走到大街上不小心撞到一個人,那個人對你瞪著眼珠子說:我是証果的聖人,你怎麽敢撞我?你一聽,就哈哈一笑,說聲對不起就完了,不必奇怪,也不必說什麽。

六、用排除法能否明心

什麽是排除法?譬如自己在心中確立一個標的,在自己所選擇的範圍内排除與標的不同的對象,剩下的那個就被確立爲自己心中的標的,不管所選的範圍全面不全面,只要自我確認,就自以爲是了,明心証果方法非常簡單。

即使把一條狗訓練好了,狗子也會用排除法找到主人所指定之物,其它畜生訓練訓練都能會,因爲這個不必太用腦,不費力,不用善根福德,不用禪定,不用持戒,不用精勤努力的修習三十七道品,即使是白丁在人暗示下也能明心証果。比如說主人在狗子面前,攤開ABC三張牌,讓狗子指出哪個是C,狗子先指出A是,主人搖一搖頭說不對,於是狗子又指出B是,主人再次搖一搖頭說不是,最後還剩下一張牌,不用想也知道剩下的就是C,狗子自然就指出了C是,主人說這回對了。於是狗子高興了,覺得自己很能,還得到了主人獎勵的一根骨頭。

用排除法找第八識也是這樣,總共就有八個識,能知六塵的六識肯定不是第八識了,一下子就排除了六個,還剩下意根和第八識兩個,意根一般人真的觀察不到,不知爲何物,即使告訴他說是時時處處作主的那個,還是找不到意根,找意根非常難,觀察意根的了別性就更別想了。於是就把意根排除去不找了,就單獨找第八識。

第八識是什麽樣的呢?不少人都知道第八識不了別六塵,於是就找來找去,最後找到了一個好像是不了別六塵的東東,臆想一下這個東東好像是有了別性,了別的好像還不是六塵,至於到底了別了什麽,實在是觀察不出來,因爲悟後有別相智道種智的人才能觀察到第八識的了別性,知道第八識究竟能了別什麽,凡夫根本沒辦法觀察第八識的了別性,除非根據理論猜測臆想。最後想一想第八識好像是了別根身器界,因爲經論裡都這樣說,那麽就是它了,沒錯,於是急急忙忙、高高興興去確認,好像覺得不疑了,斷除了三縛結。

這樣的智商如果不是天生的,就是後天腦子裡曾經進過水,連大腦發達一點的孩子都不如,怎麽能是一心想修証菩薩道的菩薩?單純得要命了,要是遇到過去的祖師爺,以祖師爺們的直心,他們一句話都不會跟你說,直接大棒子打到頭頂開花,竟敢禍害宗門?幼兒園智商沒法教育了。我若不是考慮到宗門的興衰,對這樣的人連看都不屑看一眼,奈何宗門明心是佛法修行最關鍵之處,是衆生的生死命門,是今世和未來世無數衆生的皈依解脫之處,如果有人把這個門破壞掉了,衆生就再也不能鯉魚跳龍門了。

即使是知解宗徒也比這個排除法要尊貴多了,排除法都不用多少知解,不用多少智商,像挑豆子一樣,把壞豆子挑出去就行了,剩下的都是好豆子,多簡單。何必修什麽四念處、七覺分、八正道、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的,不用受戒持戒,不用修禪定,任何定力都不用,一個挑豆子的活兒用不著這麽麻煩,佛說的那些條件都是多餘的,最上根器的沒必要遵守佛說。

六祖座下十三嵗的神會小和尚聰明伶俐善根深厚,求法心切,爬山越嶺千裡迢迢找到六祖求道,六祖只印証他是知解宗徒,當時禪風是那樣的興盛,開悟的祖師、善知識是那樣的多,可是神會和尚竟然活到九十六嵗仍然是知解宗徒,著作的文章不少,一生與北宗神秀和尚漸修一派鬥法爭宗。如今時人哪個有神會和尚的求法精神和善根福德?竟然夢想用排除法找第八識超越神會和尚,第八識是不會讓你這樣找到的,用臆測的方法倒是可以臆測得出來,但那是畫餅充飢,終不飽腹。總之,請大家認明一個事實:末法時期畢竟是末法時期,千萬不要妄想什麽,實事求是爲善,妄想爲惡。

七、衆生心中所確認的法一定是正確的嗎?

非也。如果是這樣,佛就不會告訴衆生:汝意不可信,証阿羅漢果才可信汝意。這裡的阿羅漢果是指小乘極果四果,三果還差一點。確認就是意根肯定和認可,形成了無間作意,深入骨髓,不可動搖,也深不可知。譬如我見,衆生意根就確認這個,根深蒂固,不可動搖,叫作我執。

非常信自己的意無疑,非常肯定自己,就是意根的確認,可是凡夫衆生的確認都有很大的過失,有很大的生死過患,譬如凡夫都確認五隂是我,這樣的確認是邪見,不是正見。凡夫衆生無始劫以來,一直都確認自己的見解正確無誤,可是無始劫都因爲錯誤顛倒的見解而生死輪回,受諸惡報和苦報。

汝意不可信,佛陀不僅用此槼勸凡夫衆生,也槼勸初果二果至三果人,因爲四果之前對五蘊世間空的認知還不到位不究竟,思想觀念裡我見沒有斷盡,還有我執,四果阿羅漢我見斷盡,空得徹底,我執我慢消除了,其空的思想觀念才純正,才可信汝意。這種空的思想是在小乘法範圍内的徹底和究竟,相比於大乘法,還是很不徹底不究竟的。

所以凡夫証果不証果,一般來說,其智慧不足以自我檢驗,一是修行時劫短,經驗不足,二是見聞少,沒有比對,很容易誤判錯判,加之於心中有我,不能隔愛,就會偏袒和高估自己,容易造成假悟和妄語,最終因果不爽。

八、能確信就是真的不疑了嗎?

據說科學家用儀器檢測說地球是橢圓形的,幾乎所有人都相信了,而且好像還是確信不疑的那種信,好像這樣的信,已經根深蒂固,不可更改了。有人不信他還會去跟人辯論,甚至還奚落挖苦人家,但這也不是真信真不疑。信也分很多層次,乃至於有人堅信不疑,確信無疑,簡直是絲毫不懷疑。但如果沒有親自証實,這些信都屬於盲信和迷信,不是証信,所以疑仍然存在,只是很深沉隱秘,不容易觀察得到。

知道地球是橢圓形的,僅僅是聽說而已,不是親眼所見,那就是意識的道聽途說的知,意根沒有親自見到,就沒有斷除疑惑。甚至很多人親眼所見的,也未必是真是實,看錯了的情況非常多,眼見也未必爲實,所以意根的疑惑不能斷除。一旦有個其他因緣出現,說地球原來不是橢圓形的,而是菱形的或者是三角形的,於是不少人對以前的信就動搖了,變成不信了。

爲什麽信心能改變?就是因爲沒有實証,意識的確信,不管信到什麽程度,都不可靠,因緣一變,意識的疑就出現了。爲什麽?因爲意根原來就不信,意根沒有斷疑,因緣一變,沒有意根實証的支撐,意識就善變,沒有主心骨了,或者說意識的主心骨始終是意根,關鍵時刻一定是隨著意根轉的。只有真實見到了地球,從整體和宏觀上確實見証了地球的形狀,意根才能斷疑生信。未來即使因緣變了,意根仍然堅信不疑,那麽意識就隨著意根堅信不疑,即使意識有疑也不起作用,還會信意根的。

 有人說只要你自己確信斷我見了,不疑了,就是証得初果了。這樣的說法該有多麽的幼稚可笑。凡夫的確信不疑,可靠嗎?如果可靠,爲什麽衆生那麽善變,一有風吹草動就變了,不信了?如果凡夫的確信和不疑都是可靠的,佛爲什麽說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証阿羅漢果才能信汝意?

歷史上有記錄的爲人印証斷我見証果的人,一是佛世的佛陀本人,二是佛陀涅槃之後的四祖般若鞠多,佛陀就不用說了,無量的智慧,無限的神通,無所不知,他心通宿命通,衆生的心思全部能如實知見,弟子們証果與否,佛陀不用見面就能立即知道。而四祖般若鞠多不僅証得了阿羅漢果,而且還有大神通,甚至親自降伏過波旬種種擾惱,還佛教以清淨。

按四祖的解脫証量和宿命通他心通,弟子們是否証果,當然也能立即知道,不會錯謬。其他人沒有証量,智慧証量不足,也沒有神通道力的,恐怕無法如實的觀察他人的心理狀態,因此不能爲人印証証果與否。智慧非常深的,生生世世証果無數次的,經驗豐富的人,可以在沒有神通的情況下能夠如實爲人印証証果之事,除此之外其他人就沒有爲人印証的能力和資格了。更何況是凡夫自印証,由於沒有經驗,判斷失誤根本就不可避免,造成的後果也不可想象。

 修行佛法比世間法更應該務實和嚴格,不能拿佛法當兒戯,以爲佛法很簡單,實際上沒有比佛法更難的了,因爲衆生無始劫以來都在搞世間法,對佛法是太陌生了,太生疏了,加之於重重的業障,阻礙之大,往往超出了我們的想象。所以踏踏實實學佛修行是我們的本分,這樣才不至於再增加業障煩惱,在生死的深淵裡陷得更深。

九、愚笨能証阿羅漢果聰明不免三惡道  

周利槃陀迦的意識非常愚鈍,一句佛法理論也憶持不了,其思惟力更是弱,更不會推理、整理、歸納、概括、分析、比較,僅僅觀鼻息,爲什麽就能証得四果阿羅漢?古今中外文學墨客浩窮三藏,著述諸多,詩集偈頌妙語連珠,爲什麽沒有証果的影子?佛法不在說,也不在解,不在文詞多優美動人,能受用才是佛道。如蘋果吃到口裡,吞到胃裡,填飽肚子才是最大的福利,總比研究蘋果,撰寫蘋果論文拿去獲獎實惠太多了。

周利槃陀迦那麽愚笨不懂理論的人,在觀鼻息的時候,意識的種種功德基本上用不上了,在觀行的時候也不可能投機取巧了,分析不了鼻息等等諸行刹那生滅,苦空無常無我,也推斷不了諸行無我、五蘊無我,這正好省去了意識的情思意解,意根的功能作用就得以充分的發揮了,結果他不僅斷我見,還直接証得了四果阿羅漢。可見佛法最後的修証不是在意識上用功,不懂理論不要緊,只要用功的方法和方向正確,並且能精勤修行,照樣可以悟道。

而浩窮三藏、學富五車的理論家、研究家們都只能在意識上用功,盡管雄辯滔滔,辭藻華麗,受人追捧,風光無限,名聲顯赫,最終卻一無所獲,得便宜處正是失便宜處。譬如囌東坡無論對佛法多能解,感悟有多少,在修証上卻一無是處,文人的習氣是嚴重的障道因緣,不容易克服,琴棋書畫一切世間技藝都是障道的因緣,世人卻以此爲榮,實是顛倒。那些愛好理論,喜歡有所得的學人是不是應該反思了?

十、意識的不可靠性 

問:聽人說開悟以後會忘了開悟内容,那麽忘了開悟就不屬於開悟的人了吧?開悟怎麽還能忘記呢?

答:意識學習的理論知識會忘記,意識所理解和背誦的内容會忘記,鸚鵡學舌會忘記,忘記就回憶不出來了。而開悟卻是自心智慧的証量,是意根與意識同時所開發出來的智慧,不從他處所得,所以根本不涉及記憶與忘記的問題。

回憶與忘記是意識的功能作用,而意識是依他起性,生滅變異,緣不具足的時候,意識就會衰弱和消失。比如大腦有病變,或者受到刺激,或者精神受到刺激,或者年紀大了大腦萎縮,意識的功能就衰弱了,不能正常發揮,就會回憶不出從前的很多人事物理,這叫作忘記。而意識消失了更不會記起從前的任何人事,比如睡著了、昏迷了、死了、投胎以後,意識消失了,從前經歷的人事暫時或永久性的消除滅去。在中隂身裡雖然有微弱的意識,但功能受限,受業力操控,一點主作不得。

如果只是意識開悟明了若干理,意根沒有開悟的話,這就太沒有保障了,意識一消失,什麽内容都忘失得干干淨淨。因爲意識是因緣而生,變異的非常快,受到某種影響說變就變,說翻臉就翻臉,說忘記什麽事就想不起來了,一打盹的功夫心裡就一片空白。所以如果沒有經過辛苦的參禪過程,也沒有參究過,卻妄想一步登天讓意識直接知道大致結果,沒有熏習意根,這個結果說沒就沒了,幾乎沒有什麽功德受用。

不經過具體的修道階段,也沒有辛辛苦苦參過禪,意根不受熏,只能靠意識的推理、想象、猜測、臆想,一點現量也沒有,都是非量,臆想的内容當然就會隨時想不起來,不起作用,指導不了身口意行,不能成爲無間斷的連續不斷的思想境界,甚至連續不了幾分鍾,滅是早晚的事了。

而通過辛苦參禪參究的過程,意根參與其中,悟得真心自性,就是現量智慧境界,三昧出現,成爲無間見道,身口意行清淨,這樣的話意識想忘也忘不掉,想丟失也丟失不了,想退也退不了了,因爲這事由意根作主,意根悟了,意識就得隨順意根,受意根指揮支配,即使忘了也不得不想起來。其實根本不用意識想不想的,意識滅了也沒關係,意根是悟的,就永遠悟了。無論是睡著了、昏迷了、死了,在中隂身裡,都是悟的,就會以悟者的身份去投胎,得到証悟的善果。

學佛修行只用意識會吃大虧,依靠生滅變異無常的意識來解決生死大事,那是絕對沒想明白修行這件事。自己吃飯自己飽,總依賴外緣,緣會滅的,總不能靠到無量劫以後,所以有智慧的人不能把砝碼壓在不斷生滅變異的不保靠的意識上,世出世間任何事都是如此。再次總結說:意識証的果,都是紙糊的果,紙質的最容易爛壞。

十一、如何避免解悟 

現在有不少人都擔心自己在大小乘的修行當中會解悟,阻礙自己今後的証悟。所以現在就有個問題:如何避免解悟。

解悟是什麽情況呢?解悟就是對於法義很熟了,大小乘法的修行思路已經很清晰了,幾乎明確知道就是那個理,就是那個樣子,好像沒有什麽疑問了。但是這還是停留在對法的勝解層次,離証還有段距離,雖然已經有不少人在這個時候都認爲自己開悟了,也會很容易被引導認証爲開悟。勝解後邊還有念定慧,最後那個真正的慧,意根的慧要開發出來,才是真悟,在這之前還有一大段艱苦的路必須要走,這段路非常艱辛難耐,靠毅力、功夫、願力、信力、忍力、慈悲力才能過關,到達暫時的終點或者叫作目標、目的地。

意識對法的勝解之後,還要熏染和帶動意根也要勝解,意根勝解之後也不屬於開悟,要形成心心無間的念力,念力成熟,才能出現定力,定力具足,才能開發智慧,出現大小乘見道的智慧,識得那個道,証得那個道,確認那個道,才能永遠不退轉於大小乘菩提道,永遠不失見道功德,否則遇緣就會輕易退轉菩提道,因爲意識解,意根未明,否認從前意識解得的是最正常的事。這種退轉也是意識的退轉,是意識不認,但意根並沒有退,因爲意根從來沒有進入過,沒有見過道,何來的翻臉不認,何來的退轉?這種所謂的退轉就是在見道之前的外門那裡閙騰,一旦入得了門裡,就會因爲真實的定慧等持的三昧境界,而安靜下來,心空了寂靜了,根本不會閙騰。

勝解、念、定,這三個步驟都很關鍵,沒有前就沒有後。其中法義由意識到意根是個非常關鍵之處,意根一旦認法了,疑情就會出現,心心念念的疑著,到一定時候禪定必出現,往後就涉及到了修定和參禪兩個關口。對法有了一定的勝解以後,如何提高定力,又如何參究呢?比如說斷我見之理,心裡已經有了大概的理解,無我的思想大約也都清楚了,這時候還不屬於証,再往下要如何修行?這時候有的人是沒有定力的,有的人有一些定力,但是定力還不足,這時候當然首要任務就是想辦法修定,提升定力。

定力提升之後,意根在定中思量有關我的内涵和外延,把有關我的所有法義都要一一貫通起來,從而明了什麽是我,思量通達有可能斷我見。但是這些内容太多太深,不可能一時都思量清楚,就需要一點點的由淺入深,由表及裡,内涵越來越深透,外延越來越寬廣,最後整個我清清楚楚的在心中擺明了。

以上是定中參究証悟的方法,以此方法用功,就會避免解悟。在參究當中,意識要把所學的法義比較細致的部分盡量忘掉,不要傳遞給意根,或者不要把比較細致的法義當作是最終答案,對法要起疑,要有疑問,疑越深越好,要多問爲什麽。意識所學所知的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通過參究讓意根弄清楚爲什麽,智慧就會不斷的增長,能帶到未來世。

好多法其實都不用學,學佛不是要學成個理論家和辯論家,也不是要學成個襍家和全家,在真參實究當中,會觸類旁通,法義一點點擴散和融會貫通,原來不知不會不懂的法,通過深思,都會一一貫通。貫通之後的法,就是自己所有的,不是學來的,今世和後世想忘也忘不掉,張口就來,不必思考。智慧深的人,都是自己去証法,去探究法,而不是去學他人的法,學來也不是自己的,死後就忘記了,來世還得重新學。有不少人都是學富五車的樣子,一提起法義來,侃侃而談,口若懸河,好像辯才無礙了,可是一個法義都沒有通,一個都沒有實証過。知識豐富不代表真懂法,不代表真智慧,意識一消失,什麽都不是。

大小乘的法,在多聞階段,只要弄清楚大概輪廓,脈絡清晰就可以了,不用再到處學、到處聞,同樣差不多的法,學多少也是那樣,並不能增加智慧,真正的智慧是通過參究參出來的。參究一點,出生一點智慧,同時還會觸類旁通,証得更多的法,一點點連接起來,就懂得了許許多多的法,而且是真懂,甚至睡覺時也能用功。思想脈絡清晰了以後,並不需要意識的提醒和引領,所以沒有意識的時候,意根照樣能獨自參究。

十二、意根証果才不會退失

意識的解,不能斷除任何煩惱結縛,因爲結縛是意根的結縛,是意根的無明,意識不能代替意根破除無明,斷除三縛結,意識的解根本不能斷除意根的疑,將來肯定要退轉的。而意根斷除結縛、斷我見了,永遠不會退轉不承認。即使遇到極大的逆緣,有可能撒謊騙對方說自己不是個斷我見之人,不是個菩薩,但是内心裡的意根也不會退失信心和智慧之見地,無論怎樣意根都會堅定不移,永遠不會退失菩提道。

退不退是意識的問題,意根沒辦法退,定型的智慧認知,不會因外力而發生改變。衆生因爲那個我,生生世世生死流轉,無量劫在地獄中受苦,也沒有斷除我見。一個意根証果和明心的人,怎麽能輕易就退轉,思想是那麽容易轉變的嗎?意根証法思想轉變,不會再變回去了,否則成佛也會變回凡夫。意根証法如果能退轉,那就是很奇葩的一件事。如果思想是那麽容易轉變,斷我見和開悟就是非常容易的事,成佛也是非常容易的事,何來的三大無量數劫的辛苦修道,才最終成佛?

十三、一切法的取証都在於意根

衆生都把五隂的功能作用當作我,尤其是把識隂六識的覺受當作我和我所,執著自己的受覺,爲此造作種種善惡業行,甚至不惜造作惡業行,因此業行就會沉淪生死受苦報。六識的覺受哪裡來的?是在根塵相觸以後生出來的,之後意根以此覺受爲我而加以執取,造作貪愛的無明業。要想解除生死,就要觀行六識覺受的虛幻不實性、苦性、空性和非我性,知道覺受是空幻不實的,不再注重覺受,心逐漸空了,就能夠斷我見,不再執取覺受了,貪嗔癡煩惱就會淡化和消除,不再造作無明惡業。能夠把覺受觀空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五隂無我,覺受也非我,這是很重要的思想觀念。

 六識的覺受容易觀察得到,後面隱藏的意根的覺受是非常重要和關鍵的,意根因爲有受,就會有貪嗔癡煩惱,因爲執取覺受促使六識造作業行。意根認爲一切法都是我的,都屬於我所有,把意識當作是我的用,那麽斷我見是斷意根的我見,証悟也是要意根証得第八識如來藏,因此一切法的取証全部在於意根,不在於意識。通過如實如理的觀行,越觀行越覺得最根本的修証就在意根上,意根是成佛的關鍵,也是生死輪回的主宰,把意根薰修成功了,就得解脫,成就佛道。

意根通過參究和思量,一旦証法,就會顛覆原來的不如理作意,心行改變,不再執取五隂,就得初步的解脫,這是修行的關鍵。爲什麽有些人學了很多理論以後,都覺得五隂不是我了,覺得是空的幻化的,但還是要爲了五隂身造作染污業行,絲毫沒有改變自己的心行?因爲那些覺得是意識理解的那種覺得,根本不算數,意根沒有實証,就會一如既往的認取五隂,隨順自心煩惱造業,因此所有的覺得都不可靠,任何一種法一定是意根証得才算數。

意根也一直把如來藏的種種功德都當作是自己的,把如來藏生出來的一切法都當作是我和我所,不知道一切法都是如來藏所幻化出來的,不知道就連自己本身也是如來藏幻化出來的,所以才造作無明業行。修學佛法就是要讓意識從理論上知道這些法是無我的,知道如來藏的真實性,然後再熏染意根,讓意根思量取証一切法中的如來藏,証得一切法都不是我和我所。

一切法都是如來藏幻化出來的,都不是意根的,都是如來藏的功能作用,意根証得這個理以後,心才會空,才能不再執取自我五隂,這樣不僅能斷我執,還能斷法執,法執斷盡就究竟成佛了。所以修行的關鍵都在意根,無明是意根的,斷除無明就是要斷除意根的無明,斷除煩惱也是要斷除意根的煩惱,得解脫是讓意根得解脫,意根不再執取一切法,就沒有束縛了,這就是解脫。成佛是誰成佛?因爲六識是每生每世都會斷滅的,所以六識不能成佛,是意根成佛,如來藏也不成佛,但究竟理地,意根也不成佛,到成佛那一天就知道了,沒有佛可成,才能究竟成佛。

十四、直覺悟道是真悟

喬布斯說,要相信你的直覺,它超越思維,讓你看到思維看不見的東西。喬布斯說的直覺就是意根的覺知,思惟就是意識的覺知。意識所能覺知的法是有限量的,意根的覺知是無限量的,意識無法覺知到很多意根所能覺知的法。

意根的覺知爲什麽叫作直覺呢?因爲意根依著如來藏能直接了知一切法,意識了知法必須依靠意根,是間接了知的。楞嚴經中表達爲意根默容一切法,一切法意根都能快速緣得到,至於對法知的程度那是另外一方面的事。所以意根的覺知非常快,直接與法相對,直接快速的了別法,知則知,不知則不知,不經過意識的分析推理,這時還沒有意識的生起。而法一旦落入到意識裡,必然要有一番思惟、分析、推理和判斷,這就繞了很大一個圈子了,時間比較長,最後的結果就不真實,因爲有推理測度的成分,不是當下見、當下知。

過去禪師引導學人開悟,一問話,學人如果翻眼撓腦思考,禪師上去就是一板子,告訴他說:要會則會,思量個什麽?禪師們都是引導學人直覺悟道,不落思惟,問話當下悟則悟,不悟就不悟,不許落入意識的思惟當中。如果禪師引導你悟道,你琢磨了又琢磨,在你剛開始琢磨的時候,就應該一棒子打回家去,誰允許你琢磨又琢磨的。而如今有的人開悟卻琢磨好幾個小時,甚至好幾天,這個結果就更不可信了。答案有可能琢磨對,但再對也不是,就是因爲是意識琢磨出來的,不是直接見的,不是意根親見的。

如果拷問一個人是否知道某件事,如果這個人支支吾吾的想了又想,不直接回答,那麽這個人的話就不可信了,裡面的思惟就有掩蓋和摻假的成分。比如說你思惟、分析、推理、想象、琢磨北京的相貌,最後斷定北京是如何又如何的,恭喜你琢磨對了,北京大略就是這個樣子。但是因爲你沒有到過北京,就不是親見北京的人。只有到過北京進入北京城裡了,才是親見北京的人,描述北京的相貌就會真真實實、細細致致,非常肯定,不容懷疑。這相當於斷我見的斷除三縛結,斷除疑惑,沒有疑慮。而沒有到過北京的人,無論怎樣描述北京的相貌,内心都是不踏實的,心虛的,不敢百分之百肯定的。這相當於意識的解悟,不能斷除三縛結,無法斷疑生信。

自己在背後默默的做足了功夫,只差那麽一點點時,禪師才能引導你開悟証道,水到渠成,自自然然,絲毫不做作,絲毫不摻假。或者只差個因緣時節,那麽禪師會觀察你,會留意你的狀態,看你到沒到時節,時節一到,會給你機緣,讓你悟入。如果觀察你發現還差很多,那麽禪師是絕對不會上手引導你的。可如今的開悟,學人還差十萬八千裡地,就硬是拿鉄鉤子拽,結果等於拔大蘿蔔一樣,活活給拔死了,後世果報極其可怕。

十五、証悟後的心行轉變

禪宗祖師說:悟後不異舊時人,只是不是舊時行履處。意思是說証悟以後,人還是原來的那個人,只是爲人處事的心行卻改變了,與從前不一樣了,不同於過去的心行了,做事的用心改變了,對世界的看法改變了,對於五隂身的知見改變了。這些改變,說明証悟不僅是意識悟,意根必須悟,這樣悟後才能不異舊時人,卻不是舊時行履處。如果行履處沒有改變,心行心性沒有改變,那就要檢查一下自己是真悟還是假悟。

十六、意識想歸想意根做歸做

一切法都無所得,心經裡說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金剛經裡說,世尊因爲心無所得故被燃燈古佛授記。有些人就想:既然一切法都無所得,都無我和我所,那根本都不要去折騰了,連思想也停下,干脆無爲算了。這樣想的時候心裡就感覺非常輕松,但是這種狀態並不能持續多大一會兒,馬上又都有爲了,遇緣遇事遇人一點都不無爲。

因爲在沒有証得諸法空相的時候,意識所認爲的空,一點力量也沒有,根本做不了主,該怎樣有還是怎樣的有,絲毫空不了。意識想不動不造作,卻不能作五隂身的主,作主的意根有所追求,想要造作什麽,意識還必須隨順,一點辦法也沒有。所以意識雖然明了一些理,意根不明了,還是解決不了任何實質性的問題。所以意識証果明心根本改變不了什麽,煩惱還照樣煩惱,無明還照樣無明,生死還照樣生死。只有把作主的那個意根搞定,才能解決一切問題,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十七、意識和意根能否割裂開

意根是六識的染淨依,意根染六識必染,意根淨六識必淨。那麽意根不斷我見,意識是否能夠斷我見?意根不斷煩惱結縛,不斷三縛結,意識能否斷除三縛結?由於意根沒有斷除三縛結,命終被業障牽引去向地獄受報,意識這時候要去向哪裡?

意根處於凡夫的無明位,意識能否單獨成爲初果的賢人?此人算作凡夫還是証果的賢人?還是一分爲二割裂開?如果某人傷害了自己,意根非常執拗於我,非要實施報複不可,意識如何應對此事?在意識清醒並且明得正理,已經受熏的時候,可以給意根講理,反熏意根,從而壓制和降伏意根不去報複,造作惡業,而在臨命終和中隂身時,意識力弱就沒辦法牽引意根,說服意根了。

在夢中意識能不能引導槼勸意根?如果在夢中都不能把握自己,臨命終時更不能把握自己了。什麽叫作把握?是意識明理調伏意根,歸正意根,把握好意根的方向。顯然在臨命終和中隂身裡意識是沒辦法把握意根了,意根這時候就要隨業力所牽,或者是隨願力所牽,不隨意識牽。那麽修行只停留在意識階段,不肯前進一步,是不是很危險、不保靠?

十八、大腦決定意識功能的強弱

夢裡的獨頭意識和夢外的獨頭意識有什麽區別?在睡眠當中,氣血運行弱下來了,大腦當中的氣血運行也就弱下來了,六識是依靠大腦勝義根出生和運行的,在夢裡獨頭意識出生以後,由於勝義根的問題,意識心功能比較弱,意識在夢裡了別的就不夠清楚和細致,記憶的就不牢固。如果意根覺得夢境非常重要,對其刺激很大,印象就會深刻,就會讓獨頭意識加深印象。醒過來以後,意識就能記憶猶新,很清楚的回憶出夢境。

由於外力原因,損傷了大腦,造成了昏迷,六識消失。醒過來以後,有的人就會失憶。這是因爲大腦受損,阻礙意識功能作用的發揮,意識對於信息的整合功能紊亂或者變弱,導致回憶不出某段時間的人事。一旦給與大腦強刺激,意識有可能會恢複記憶,回憶出從前的人事。兒童和幼年時期的記憶不牢固,就是因爲大腦發育不完全,導致意識功能作用弱,記憶不牢固。老年人的意識普遍比年輕時候的意識功能弱,了別不細致,心思粗糙,就是所說的老糊塗。

氣血運行不暢通,會損傷大腦,人會變得愚癡呆傻。所以六識是依他起性,是因緣所生法,是極其虛妄的,不可以依賴的,六識就不是我,也不是我所。在中隂身裡,意識的功能作用更是微弱,因爲中隂身是臨時生起的,四大粗劣,遠遠比不上人身,嚴重阻礙意識的功能作用。所以在中隂身裡,以意根的心行爲主,意識無法有效的調控意根,意根的本性就決定了後世的趣向。所以意識証果,就是紙糊的果,意根同時証果,証量才會堅固不退,帶到未來世。

十九、關於証果的對話

甲:証果明心只需要意識証就可以了,不需要意根也同時証。

乙:意識証果成爲聖人以後,晚上睡著了,這時候是聖人身份還是凡夫身份?

乙:如果這個人沒有醒過來的時候,是凡夫還是証果的人?如果這個人永遠深度昏迷不醒了呢?

甲:第八識留有法種。

乙:第八識裡的法種有很多呀,還有地獄極多極重的業種,到底以哪個業種算作他的身份?

甲:以業種重的意識証果爲主。

乙:意識雖然証果了,但意根沒有証果,意根的貪嗔癡無明煩惱也是重大的業種,意根無數的貪嗔癡地獄業種是不是要強於意識証果的業種?

甲:·········

乙:在投胎的時候意識滅了,是意根和第八識投胎,這時候是以意識的証果身份投胎,還是以意根的凡夫身份投胎?

甲:以第八識裡的業種投胎。

乙:第八識裡意根無數的貪嗔癡煩惱業種肯定強於意識的業種,意識熏習的法都不會成熟,因爲太輕了,而與意根相應的煩惱業種非常重,這時候要投胎到哪裡?

甲:意識証果的業種重。

乙:意識証果與意識相應,不與意根相應,由意識現行証果的智慧,意根的煩惱業種與意根相應,由意根現行煩惱的業行,這時候意識滅了,意識不能現行証果的智慧了,而意根卻會現行貪嗔癡我見的煩惱業行,這時候要投胎到哪裡?

甲:········

乙:如果熏習佛法都是意識熏習,在中隂身裡意識還能有多大作用?中隂身裡是意根的染污業力作用大,還是意識熏習的力量大?

甲:投胎時不一定都要經過中隂身,比如直接入地獄和升天。

乙:不經過中隂身的投胎都是生前造作了重大的善業和惡業,衆生意識証果的善業大,還是意根不証果的貪嗔癡染污業大?意識証果難道不需要中隂身就直接升天嗎?

甲:熏習了正法終究是有用的。

乙:雖然熏習了正法,但貪嗔癡煩惱具足,一點沒有斷,煩惱業種都留存在第八識裡,中隂身裡煩惱業現前,是依著煩惱業投胎,還是隨著熏習的法投胎?

甲:依著意識証果的善業投胎。

乙:但是,意根畢竟沒有証果,生前的貪嗔癡非常重,染污業種大於意識証果的業種,這時候應該是以強業先牽,以意根染污的凡夫身份投胎吧?

甲:·······

乙:如果想當然的認爲只要學了佛法,就存了業種,就會投胎善道,離開了三惡道,這是非常偏執的想法。每個人雖然都熏習了善法,但是第八識裡的惡業還是很重,善法不足以對抗惡法,終於還是以強大的惡法佔據主導地位,這樣怎麽能避免三惡道的果報,而投生到善道呢?意識的熏習無論怎樣也敵不過意根的業力,只有改變意根的業力,才能有把握投生善道。業力就是意根的力,意根不証果,業力就不能改變,必隨意根的染污去向三惡道受報,無數學佛人命終的狀況就証明了這個道理。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