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生如法師網站LOGO

細說如來藏(第二部)

作者: 釋生如 分類: 如來藏法 更新時間: 2025-07-03 03:15:36 閲讀: 0

第二十七章 如來藏與五蘊十八界的關係(2)


十五、生滅滅已,寂滅為樂。生滅的法就是五陰十八界全部世間法,這些法都是生滅性的。學佛通過修行,斷我見又斷我執以後,就有能力滅除這些虛妄的五陰世間法,這些生滅法都滅掉了以後,只剩下法身如來藏,如來藏就處於寂滅的狀態,而如來藏無苦受,方便說為樂,叫作寂滅樂。

五陰是苦法,有五陰就有苦,阿羅漢們只想滅苦,修完四聖諦法成為無學以後,與世間緣盡,就要把五陰七識都滅掉。滅掉五陰就等於滅掉苦受了,滅了苦受,就沒有苦了;雖然沒有苦,但也沒有世俗法性質的樂,因為世俗的樂也是苦,是不清淨的。而涅槃之樂不同於世俗樂,是寂靜無為的寂滅樂,不是世俗喧鬧的那種樂,只是用世俗語言難以表達。

這個寂滅樂就是法身如來藏的無苦無喧鬧的寂靜樂,在這種樂裡,沒有一個受樂者,法身自己不受樂,因祂不覺境界;沒有受樂的五陰身,沒有不受樂而受苦的人,因為根本沒有人的存在;法身自己也不受苦,在這種境界裡,沒有了苦樂受,也沒有不苦不樂的受,一片無為寂靜。

十六、實無眾生得滅度者,這句話的涵義是,沒有真正的眾生相可得,也沒有實際的滅度相可取,都是如來藏幻化出來的假相虛妄相,本質都是如來藏性。這些眾生的五蘊相表面看好像是有,但是實質上,眾生的五蘊都是幻化相。就像木偶人、機器人、電動娃娃一樣,並沒有真實意義的木偶人、機器人和電動娃娃。

那些機器人的一切活動都是人為操縱的,或者是人為設計好的程序,實質活動的不是木偶人,不是機器人,不是電動娃娃。就像一束塑料花,其實並沒有花,只是一堆塑料而已,也沒有機器人,只是一堆鐵而已。同理,也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眾生,都是如來藏。所以菩薩度了眾生都入無餘涅槃,其實也並沒有度著一個人,因為本就沒有真實的人,也沒有度相存在,都是如來藏的幻相,是如來藏和如來藏之間的相互作用。

十七、感恩我的真如心體,負載我一年又一年,一世又一世,一劫又一劫。不管我怎樣,你總是無悔無怨,任勞任怨。在未來久遠時劫,你都會一如既往地關懷我,照顧我,布施於我,而且將關注到我每一期生命終結。不僅如此,也將關注到我未來永久時劫,直至成佛,永不捨棄我。

你是我最忠實的僕人,也是我最忠實的管家,更是我最負責的主人。你比父母親,比諸佛菩薩還要親,再也沒有比你更親的人了。假如沒有你,我是什麼?我什麼也不是,也沒有我的存在。但是如果沒有我,你也不能顯現你的德能,不能顯現你的影子;如果沒有我,你也就不能有駐足處,雖然你不住在我這裡;如果沒有我,你到哪裡能找到家?雖然你不把我當作家。

讓我們永遠相依相伴到永久,別捨棄我,明知你不會;我也不捨棄你,也根本捨不掉。我沒有更好的言詞來讚歎你,正好你也不聽;我沒有更好的禮物送給你,正好你也不需要。那麼一切都免了吧!你會一如既往,而我要完完全全地改變自己。我發誓不再拖累你,不讓你再與我一起趣於三惡道,發誓不再讓你輸送惡業的種子,發誓早日讓你真常不變易,成為你自己原來的樣子——真真實實的本來面目!

我們通常所認知的我,都是五蘊的假我,假我有生滅,能生滅的就不是真實的我。我如果是這個假我,假我五蘊滅了以後,我就消失了。正因為五蘊滅了以後,我不消失,就有一個真我,不滅的我才是真。那就有兩個我,一真一假。

十八、五陰七識是如何看見花瓶的

看見花瓶時,有外界的花瓶,有我們心內的花瓶。外花瓶是共業眾生的如來藏共同變現的,我們所看見的花瓶是自己的如來藏單獨依據外界的花瓶,再次又變現出來的,是外界花瓶的影子,是外界花瓶的一個假相。

看花瓶時,有如來藏、第七識、第六識和眼識的和合運作,我們才能看見外界花瓶的影子。我們能看見花瓶的識心,是如來藏所生,所用的意根和眼根是如來藏所生,所看見的花瓶的色塵是如來藏所生。那我們就知道了,我們自己全體都是如來藏所生,實質都是如來藏,五陰十八界這個假我,都是如來藏所變現顯現的一個假相。所以五陰非我,又不異我。

十九、色身與如來藏的關係

色身與如來藏是面包與面粉的關係,如來藏如面粉,五陰如面包。面包全部是由面粉制成,五陰都是如來藏的功能作用。雪地腳印,如來藏如雪,五陰如腳印。腳印都是雪,五陰都是如來藏。金與金首飾,如來藏如金,五陰如金首飾。金首飾全部是金,五陰全部是如來藏。

如果我說一切法都是如來藏,那就是沒錯,如果別人這樣說,很可能就是錯誤的。因為我能如實觀行到這個理,怎麼說都有理,沒有觀行到的人,就是想象。證得到那個道理時,橫說竪說,怎麼說都不顛倒;沒有證得,猜測和想象時,就不知其所以然。

一切法上都有佛性的運作,都是佛性運作的結果,所以楞嚴經中佛說:一切法都是如來藏性。佛性運作之後,如來藏才能造作,佛性相當於眼睛,心所法相當於手和腳。

二十、無情物中是否有如來藏

無情的意思就是沒有識心,沒有識心的所有功能體性,因此就沒有識別力,沒有心所法的運行。

但是無情也是如來藏所變現和執持的,是共業眾生的如來藏共同變現執持。而多個如來藏如果要共同合作,只能輸出四大種子形成四大,變現宇宙器世間、山河大地、花草樹木等等無情物,不能輸出識種子,因此無情物也是如來藏的功能作用,卻沒有眾生五陰的功能作用。識種子的輸出,是單個眾生的如來藏的單獨行為,能形成識心,有識心的功能作用,有心所法的運行,這就是有情眾生。如來藏輸出四大種子與輸出識種子,所形成的法有區別,前者形成沒有識心活動沒有五陰身的無情物,後者形成有識心活動有五陰身的眾生,都有如來藏的功能作用,只是作用不同罷了。

如來藏在五陰身中的運作,是與七識和合,配合七識心一起運作,能了別七識心行,讓五陰身活活潑潑的。而多個如來藏與無情物沒有配合關係,只是輸出和改變四大種子而已,無情物沒有心行,不是單個如來藏出生和運行的,在無情物中就沒辦法找到自己的如來藏,因此在無情物上就不能證悟,不能明心。而在五陰身的運行中,就能找到如來藏,能證悟,能明心。所以在阿含經中,世尊說:五陰非我,不異我,不相在。

二十一、四大組合的肉身——無情物木頭,加入如來藏和第七識,成為有生命特徵的有情,再加上六識,生命體就會出現五蘊的見聞覺知活動,有情就活活波波的。當六識消失時,五蘊活動就消失,有情只有生命的體徵;第七識決定離身時,與如來藏一起撤離,有情就成為無情的木頭,無覺無知。

如此看來,有情的見聞覺知活動是生滅無常的,不是真實的,是不可靠的。除了如來藏,一切法都是不可靠的。靠樹樹倒,靠山山崩,靠水水枯,一切都不可靠。佛子應該精進努力修行,世俗法一切都無所求,只向如來藏要法,緊靠如來藏,將來才能得大自在。內心裡深深的種植無常的思想觀念,莫等無常到來,無所適從。不要以為你能把握你所擁有的,你能控制周遭的一切,無常到來,一切都不可操控。

二十二、如來藏與生理反應

(一)聽說梅子嘴裡流酸水是什麼原因

楞嚴經裡世尊講這段內容,是用來比喻想陰境界的虛妄不實性。想陰屬於識心的了知性、執取性,以及意識的各種思想、觀念等等心理活動。聽說了酸梅,就了知了酸梅,繼而內心起思起想,這都是想陰;口裡流酸水,是行陰。由想陰導致行陰的產生,說明身心緊密相關連,互相影響,身體對識心能產生影響,識心對身體也能產生影響,識心的變化和運行,就能影響到身體,促使身體發生改變。

三能變識,如來藏、第七識和六識和合能出生和改變一切法,聽說梅子這件事是三能變識和合而產生的,口裡流酸水的現象,也是三能變識和合產生的,在這兩種現象中,如來藏是同一個,第七識是同一個,第六識是同一個;而想陰裡有此三個識的作用,行陰裡也有三個識的作用,三個識所緣的法塵又是相同的,那麼想陰就能與行陰相通,想陰就能影響行陰,耳聽心想就能導致身根口中流酸水。

意識依從前的經歷,知道梅子是酸的,從前吃過酸的,有過體驗和經驗,心裡才有酸的反應。這些經驗已經作為種子留存到如來藏裡了,別人口說梅子的時候,耳根和意根同時對應那個聲音,耳識意識就同時了知了其內涵,意根通過如來藏再把過去的有關梅子的信息輸送出來,這些信息通過意根和意識對身體就產生了影響,酸水就流出來了。

(二)餓的感覺是如何產生的

食物在胃裡消化掉以後,胃空了,意根了別此狀況,想細分別,如來藏就生出身識和意識來了別餓的觸塵。身根與餓的觸塵接觸,同時意根與觸塵上的法塵接觸,如來藏產生身識和意識,兩個識就感覺到了餓的觸塵,分別之後,意識出名言概念,定義這種情況屬於餓,決定應該吃飯,於是把情況傳遞給意根。意根觸作意受想,思量後覺得應該吃飯,於是決定吃飯。如來藏配合意根,出生六識,八個識和合運作,安排吃飯事宜。

飽餓都是觸塵,是六塵之一,它是如何產生的呢?當我們吃飯,把飲食吃到胃裡時,胃與飲食接觸,就能感覺到飲食,是滿還是沒滿,其實也是身識的感覺,滿了,就是飽的觸塵;之後,飲食漸漸消化,當飲食都消化了以後,胃裡就空了,身識感覺餓,需要飲食來充填到胃裡。

當然僅僅一個身識還不能感覺觸塵,還必須有意識來同時配合感覺,觸塵上同時還有法塵顯現,意根與之相對,根塵相觸,如來藏就出生身識和意識來感受餓的現象。六塵是如來藏變現的,觸塵也就是如來藏變現出來的。飢渴冷熱這些觸塵也同理,是如來藏根據身體以及環境的具體情況變現出來的,然後身根再觸這些觸塵,意根觸觸塵上的法塵,如來藏就產生身識和意識,我們就感受到了飢渴冷熱這些觸塵。總之,如來藏產生六根,產生六塵,六根觸六塵時再產生六識,根塵識三者和合觸,才有眾生五陰的各種分別活動,所以說一切法都是如來藏的妙用。

(三)如來藏是否根據業因業緣選擇性吸收飲食中的營養

每個人的身體狀況與前世的業種有關係,身體是正報,器世間生存環境是依報。一個人身體健康與否、高矮胖瘦都是由前世的業所決定。比如一個人的果報就是肥胖,即使吃很少的飲食,他也是胖;一個瘦人,即使補充很多營養,他還是瘦。飲食吃到胃裡,如來藏會根據眾生的業種業緣來選擇性地消化吸收,腸胃功能也是如來藏根據眾生的業種所顯現出來的。

不同的人吃同樣的飲食,業緣不同,消化吸收的就不同,身體的狀況就不同。修行力度不夠的人,就會受這些業緣的影響和限制,修行有力度的人,就能改變物質的結構成分,不受或者少受物質的影響。比如打坐修定比較好的,就能補充體內的營養元素,讓身體獲得能量,甚至比飲食的能量還要充足和有營養,身體會很健康,從而能減少飲食的攝取。

再比如達摩祖師,其禪定力非常好,他人多次給他飯裡下毒,而他就能不受影響不中毒,他的如來藏能夠不攝取飲食裡的毒物,或者是攝取過來,就能改變毒物的四大成分,使飲食沒有毒害作用。達摩祖師修行有功力,他的如來藏就能夠改變毒品的四大結構,毒就不被身體吸收,身體能不受毒品的傷害。各人的如來藏功德力也是一樣的,可是每個人的業緣不同,同樣是毒品,其如來藏攝取的四大成分不同,變現的色身就不同。

(四)吃飯的整個過程是否都與如來藏有關

一切法都與如來藏有關,否則都不能存在。食物吃到胃裡,經過消化,如來藏吸收食物中的地水火風四大營養物質,維持色身四大需求,變造色身,眾生才能正常生存。其實我們分秒刹那都和如來藏有關,離不開如來藏。從看見食物,到取和擺布,然後吃、咀嚼、吞咽、消化分解,再然後吸收排泄,都和如來藏有關係,諸法不自生,不自住,不自異,不自滅,都與如來藏有關係。悟後大悟成片時,就會觀察到一切法上都有如來藏的運作,沒有一法能離開如來藏的。我們就靠祂生存著,是祂維持著我們生命的一切活動,給我們變現所需要的一切法。但是具體一切法是如何與如來藏有關的,這得靠自己參禪去悟得,別人不能幫忙這件事。

(五)吃五辛會生起婬欲和瞋恚,與如來藏有什麼關係?

我們的飲食裡都含有地水火風四大種子,每種飲食裡的四大種子的比例不同,其營養價值也不同,對於身體的利用和影響也不同。身體吸收這些不同的四大元素,就會產生各種不同的生理反應。五辛裡的成分,生的和熟的,其四大元素的比例也不同,元素和養分不同,對身體產生的作用就不同,那些物質成分裡,有的就有使得眾生產生婬欲和瞋恚的作用。比如五辛,生吃發婬,熟吃增恚,都是阻礙修行的飲食,讓人的心性不能得到調伏。

這些飲食從吃進口裡一直到咀嚼、吞咽、消化、吸收、排泄,都與如來藏有關係,身體上的各種反應都與如來藏有關係,都是如來藏隨順著各種因緣,而不得不配合變現的現象。不僅是五辛對身體和生理產生特殊的不良的影響,吸煙、喝酒、吸毒等等都會對身體和生理有不良的影響,這些物質裡都有一些使身體受到刺激的成分,其四大的組成不同於其它物質,身體吸收到這些四大元素,心理就會產生不正常的情緒,不容易調控,從而心理狀態也就會發生不好的改變,甚至會障礙智慧的出生,有愚癡的果報。

二十三、如來藏能否在色身上去後和來先

(一)去後來先作主翁的意思

去後來先的識,是指如來藏,作主翁的也是如來藏。去,是在五蘊滅去時,如來藏最後一個離棄色身,不親自執持色身,色身就成為了屍體,同時如來藏與其他眾生的如來藏共同執持屍體,使得屍體有生住異滅的變化,到一定時劫全部消失無餘。死亡時,五識先滅去,其次意識再慢慢滅去,意根覺得沒有活著的希望了,也隨即離去,而不是滅亡。同時如來藏不能單獨持身,也就隨之離開色身,這個離開是方便語,沒有更準確的表達語,不得不如此說。

來,是指最初的投生,眾生在中陰身裡投胎時,是如來藏入住受精卵中,是受意根牽引而入,意根也入住,這樣就有了五蘊最初的名色,名色五蘊具足,就出生成為嬰兒。如果如來藏不入住,受精卵不能成長,就沒有名色,沒有五蘊身,沒有眾生。這裡的入和來,也是方便語,為了表義方便,不得不用,沒有更合適的詞滙來表達其意。

如來藏是眾生的主人翁,生生世世造就眾生五蘊身,執持眾生的五蘊身,記錄收存眾生的身口意行,輸出業種,實現眾生的業因果報,如來藏是眾生在三界六道裡輪迴的主體識,是眾生脫離輪迴,成就佛道的主體識。

(二)如來藏能否去後和來先

去後,是指最後與五陰身分離,最後一個離開色身,然後色身就成為屍體。來先,是指第一個先到色身當中,使得胚胎成為五陰身,有了生命的價值。如來藏能不能去後和來先,那就要弄清楚如來藏能不能單獨持身。

如來藏能不能單獨持身呢?如果如來藏能單獨持身,那麼在無餘涅槃裡,如來藏也可以單獨持身,不需要意根的存在,不需要意根的動力。如果如來藏不需要依賴意根就能單獨持身的話,涅槃就不是寂靜的了,也沒有涅槃境界,也就沒有無餘涅槃可說了。

實際上如來藏與意根是互相依賴的關係,沒有意根的動力,如來藏就不會在五陰十八界世間運行,如來藏不可能單獨運作。因為如來藏不是作主識,對一切法都沒有主動攀緣和變現的心行,只有在意根和業力願力的推動下,才能現起世間法。

而業力和願力正是意根的推動力,當意根沒有推動力,不想再出生五陰身時,如來藏就滅去一切法,不再現起五陰身,連意根本身也要滅去,不再現起。當意根還有業力和願力時,如來藏才能隨順和配合意根現起相應的世間法。如來藏的運行刹那都離不開意根,離不開意根的業力和願力,即使共業眾生的所有如來藏在變造宇宙器世間時,也有共業眾生的共同業力所推動,有共業眾生的所有意根共同推動作用。

當眾生的現世緣滅,應該捨身時,如果是如來藏最後一個離開色身,意根先於如來藏離開了,這種情況有沒有可能發生?如果能發生,那麼意根先走,就與如來藏分開了,這樣的話,意根就單獨存在了。意根是否能夠單獨存在,而不需要如來藏的執持?如果是這樣,意根就可以不用如來藏輸出識種子,就可以不用如來藏出生,那麼意根這時是否能存在而不滅?如果能,意根也是一個不生不滅的能單獨存在的識心,那就有兩個不生不滅的識心。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意根必須時刻刹那依賴著如來藏而存在和運行,離開如來藏意根馬上就滅亡,不能再運行。

因此可見,意根不能先於如來藏而離開色身,也不能後於如來藏而離開色身,必須是同時與如來藏離開。因為二者是互相依賴的關係,誰也離不開誰,如果分開了,一切法就消失,只剩下如來藏自己,就是無餘涅槃境界了,而死亡以後不等於無餘涅槃。

那麼如來藏能不能第一個來到色身中呢?也不能,如來藏不能單獨執持色身,祂沒有攀緣性,不會攀緣色身而要主動出生和執持色身,是受意根思心所的影響,受意根和業力的推動作用,隨順意根刹那進入受精卵中執持受精卵,與意根同時入住母胎中。因為意根與如來藏形影不離,如來藏與意根形影不離,刹那都不能分離,分離了意根就滅亡,如來藏就不能再運行五陰世間法了,那就談不到如來藏離開色身的問題,也談不到如來藏入住色身的問題。

如果如來藏第一個入住母胎,就與意根分離,意根就能單獨存在,不需要如來藏執持,這是不可能的。所以入住母胎時,離開色身時,沒有先後,意根與如來藏同時入住同時離開。如果有先後,就說明二者能互相分離,那意根就能單獨存在,如來藏也能單獨運行,這樣就不符合事實和真理了。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