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說如來藏(第三部)
第三十六章 問題解答
一、佛的八個識的妙用
問:當阿闍世王放大醉象要殺佛陀時,佛陀對於此事的反應是怎樣的?在這些反應當中,都有哪些心參加?
答:當佛陀看見大象兇猛地沖過來時,佛的意識心所轉成的妙觀察智,馬上就知道大象來的目的,以及它的危險性。但是世尊是不會生起恐懼心和嗔恨心,不把大象當作仇敵,更知道眼前的一切都是虛幻相,沒有真正的大象。
世尊的意根轉成的平等性智,立刻決定入慈心三昧來降伏它,於是佛陀就入慈心三昧,大象嚇得失糞,並且匍匐在地,給世尊頂禮,皈依於佛。
世尊是用什麽看見大象的呢?金剛經上說佛有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和佛眼。這五個眼佛有時是單獨用一種眼,有時是二種或五種眼都用。在看見大象時,佛不會用天眼,因爲沒有這個必要,那麽肯定用肉眼,肉眼見色,眼識轉成的成所作智,了知了大象的相貌,那這樣是不是分別了大象呢?成所作智是否起作用了呢?當然世尊的這種對境界的分別是非常殊勝的,不帶有煩惱和無明,我們無法想象和猜測。
那麽佛的耳識所轉成的成所作智是不是能聽見大象奔跑過來的聲音呢?佛的鼻識所轉成的成所作智是不是能嗅到大象揚起的塵土味道呢?佛的妙觀察智是不是知道大象來做什麽,是誰放的大象,目的是什麽呢?妙觀察智是不是要分析該怎麽辦?平等性智是不是要決定該怎麽辦呢?佛的大圓鏡智是不是也要配合七個識起相應的作用呢?如果說佛在這個世間作事,與衆生打交道,是用一個心,是用哪個心呢?其餘的心留著做什麽用呢?還是說根本沒有其祂的心,只有一個心,那麽佛的五眼都是做什麽用的?佛長著肉眼有沒有用?佛的耳朵有沒有用?佛的六根有沒有用?還是只是一個擺設?
綜上所述,得出一個結論:佛也有八個識心,其功能作用大大優異於衆生,不含藏煩惱及煩惱習氣,也沒有無明。而衆生的識心當中就有無明,有煩惱習氣,或者有煩惱,應對人事物時,心不清淨,有染污,因此識心的心量就小,功能作用就有侷限。修行就要不斷的打開心量,心量越大,功能作用也越大,成就也越大。
二、問:佛有化佛化菩薩,這些化佛化菩薩是不是都用佛的一個如來藏變化的?佛的如來藏的妙用與衆生的如來藏的妙用是否是一樣的?
答:佛的如來藏應稱作大圓鏡智或者是真如,或者是無垢識。佛的大圓鏡智因爲已經轉識成智,沒有了七識惡業種子的纏縛,脫離了染污種子的束縛,完全恢複了自己的本來面目和本來德能,能夠現起無量的化佛和化菩薩,這是佛的如來藏的妙用。
佛的妙用是依已經轉換成平等性智的意根和已經轉換成妙觀察智的意識而現起的,但是佛的大圓鏡智無垢識也能單獨現起利用,起妙行。無垢識沒有了七識無明的拖累,已經具有了我性,有我的作用,並且是常樂淨的。
三、問:如來藏有七大種:地水火風空見識,四大形成的法是色法,識大形成的法是心法。但心法與色法有時候很難劃分,比如說無表色,一個人的年齡、性別、氣質、風度、學識、修養、性格、脾氣、秉性等,這個無表色是意識比量或非量了別的相分,到底應該是色法還是心法?
答:這些無表色是在色法上顯現出來的色法塵,是色法的一種,依靠著五塵色才能顯現出來的法塵,是五俱意識了別的相分。
法,包括了色法和心法、非色非心法。七識和心所法是心法,如來藏和心所法也是心法。色法和心法和合運作,形成了一切法。無表色是色法,是用四大種子生出來的,由微細四大組成,意識可以現量了別。鼻識所嗅的氣味都是四大組成,色塵上的無表色同樣是四大組成的色法,陽光照到色身上的暖融融的觸塵都是色法,何況色塵上的無表色,更是色法。既然已經叫作色了,就屬於色法。
四、問:無情物沒有如來藏,不能成佛,爲什麽說有情無情同圓種智,這裡的種智是否指一切種智?
答:圓種智就是圓滿一切種智。一切種智,就是指有關如來藏裡的所有種子的功能作用,全部都証得都了知,一點遺漏也沒有,就圓滿成佛了。這時世出世間法就會全部都知曉,再也沒有不懂的了,即使是極細微的法,也沒有不知道的;一切衆生來問難,沒有能被難倒,而回答不了、應對不了的,這就是佛陀的無上智慧。
但是佛陀會觀衆生的根基,知道衆生還沒有辦法理解的問題,或者暫時理解不了可能會謗的問題,佛就不予回答,告訴衆生說此是無記法。其實在佛陀那裡,一切事情,無論大小巨細,都是洞明無礙的,如來的智慧是不可思議的,衆生沒有成佛時,永遠沒辦法搞明白。
至於無情也能圓成種智,這個說法,在佛經裡沒有出處,這是後人自己創造的說法。無情是物質色法,四大組成,沒有心識,就沒有了知性,世間法就不知道,何況還能知道佛法;更不能明心見性,以及觀察如來藏裡的種子功能,它連如來藏都沒有,要如何觀察呢?它沒有七識心,又如何去觀察呢?它用什麽工具來做這一切事呢?但是無情物是可以轉變的,隨著有情衆生識心的轉變,無情物也要變得更加的圓滿和莊嚴,直到成佛以後,佛所接觸到的無情物都是極其殊勝的。只有衆生成佛時,隨著佛的無情物就是最有名殊勝的,是佛力所感召化現的。
有五蘊的叫作衆生,沒有五蘊的就是無情物,物與衆生非一類。人就是人,石頭就是石頭,歸不到一起。所以從任何一個角度來說,無情不能成佛,不能圓種智,這些物最低等的識別能力都沒有,何況能識無上大法,但物能隨衆生而轉。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無情物也屬於種智裡的一部分内容,有情衆生通過修行成佛以後,隨衆生而有的無情物,就會轉變四大,成爲清淨而完美的無情物,物質的屬性得到了轉化,這是衆生修行之功所致,屬於衆生的依報。衆生成佛以後,正報色身和依報的物質色法,全部都得到徹底的轉變,圓滿而達到極致。比如佛的所有色身都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而所在的世界國土,都是七寶所成,百寶所成,衆寶裝飾,美妙無比。這些無情物都是隨佛的一切種智而有,是佛的無垢識清靜無餘,所感召的極其殊勝的果報。
五、問:打乒乓球時,球來來往往回合很快,總是需要迅速反應並指揮步法招數,手臂肢體全部配合好,才能準確回球。有的時候,對手打來的球太快,於是本能的就有回應,不像是意識指揮出來的,請問這個過程怎樣解釋?
答:在打球時,有八個識的密切配合,才能完成打球的比賽活動。其中,意根是總指揮,輔助調動六識對球的了別和處理運作;意識配合意根,負責分析判斷,前五識和意識收集六塵信息,尤其是色塵的信息,球來的方位和角度。意識最忙碌,要隨時隨地分析判斷球來的方位、角度和速度,以及思惟和分析如何應接,不敢輕忽怠慢,把分析抉擇迅速的報告給意根,由意根決定具體如何出手應對,六識服從。
六識接收的所有信息都要滙總到意根,由意根統一作決斷,之後七個識和如來藏一起配合,完成下一步的活動。如果對方的球來的太快,或者對方出其不意,意識沒有防備,來不及反應和分析、判斷,這時意根就根據以往的經驗,快速地做決斷,作出回應,當然有些時候就措手不及,不能準確的接住球。如果不是這種情況,中間就有意識極其快速的思惟、分析、判斷的機會,然後再把判斷的結果交給意根,由意根做決斷該如何出手回應。意根能了別色身和六識的狀況,不斷的接收六個識的信息情報,又要刹那刹那思量決斷,其工作量要超過第六識,可是意根本身從來不感覺累。
八個識密切配合,天衣無縫,其中最最忙碌的還是如來藏,如來藏比七個識的工作量都大,祂有自己本身的工作,還要兼顧七個識,以及根身器界。雖然祂内外兼顧,但從來都是有條不紊,從來都不忙亂出錯,總是運作有序,沒有情緒,沒有起伏,沒有波瀾。隱藏身份,毫無怨言,默默無聞,輸贏無畏,不爭功名,不要利祿,大德威威,真乃我等,學習典範。
七、懺悔滅罪的原理
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爲真懺悔。這個懺悔偈的真實義是什麽?
這裡的心滅,可以理解爲:妄心七識因爲証得了如來藏實相心,就不再認爲自己是真實不滅的我,同時就斷了七識的我見,不再認七識爲我。心滅是斷我見的意思,不是真正滅除七識,不讓七識起作用了;七識心若滅除不起作用,那就是無餘涅槃境界,那樣衆生也就不能存在了。
全偈釋義如下:
衆生五隂造作罪業之行,都是由於七識心的貪嗔癡煩惱所引起,既然是七識心造業,那麽就要讓七識心來懺悔自己的貪嗔癡煩惱性障。真正的懺悔,是要認識到五隂七識本身的虛妄不實性,斷除七識的我見,我見一斷,依五隂七識之我而造作的罪業也就隨之消滅,未來不複再下墮三惡道中。
而要深切地認可五隂七識的虛妄非我性,就要參禪証得真正的主人如來藏,証得如來藏時,就知道七識是由如來藏所生,都來自於如來藏,那麽七識當然就不是真正的我,不是真正的主人,而是暫住的客人;客人由如來藏輸送的識種子刹那刹那變現出來,生滅不已既非我,這樣就徹底斷除了七識爲我的我見。
這同時就知道了五隂七識所造作的罪業,也是如來藏所幻化出來的虛妄相,當體即空,三惡道業即消,未來永遠不下三惡道。不但七識心是虛妄空幻不實的,七識所造作的罪業也是空幻不實的,這樣心滅罪消,才是真正有效的懺悔,自心才能得到佛法的真實利益,這才是大乘菩薩的實相懺悔。
正如永嘉禪師所說:証實相,無人我,刹那滅卻阿鼻業。其滅罪的原理是:証得實相如來藏時,就知道七識都是如來藏所生,本沒有七識,都是如來藏的功用。從如來藏的角度來講,本沒有人,所有衆生都是幻化的,那就沒有造業者,也沒有受報者,也沒有罪業,一個幻化的衆生,造作的業行也是虛妄的,都是如來藏的功用。真証得此理,就可以滅除三惡道的業,永遠不下墮三惡道中受惡報。大乘的無生懺,就是如此地懺,重罪必消。
八、問:大悲懺裡有句: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早同法性身。這句話何意?
答:法性就是一切法的實質性,一切法的真正性質。一切法本來是由如來藏所出生,因而本質上就是如來藏的性質,所以法性就是指如來藏性。如來藏是在纏的因地法身,被七識的無明所纏裹著,而佛地的真如無垢識是出纏的真正的法身,沒有七識的無明所纏裹了,也叫作法性身。如來藏有自體的真實而如如性,因而是法性身。這個身,雖然沒有實體的色相存在,但祂的體性是真實的,祂有真實的功能作用,因此是實相心,那麽這個法性身就是指自性清淨心如來藏。
觀世音菩薩引導我們發願早同法性身,其用意就非常明顯了,這是讓我們修行菩薩道,最終成就佛道,成爲無上尊。同,就是要讓七識妄心與如來藏的清淨無爲性靠近,轉依於如來藏的清淨性,讓七識心轉識成智。這裡涵蓋著菩薩六度萬行的修行,也告訴我們,發如此清淨的大願,最後就能引導我們奔向佛地的終點站,圓滿一切種智,福慧兩足尊,究竟成佛。
九、問:衆生的第七識執取五隂世間,如來藏就會出生三界世間萬法,但是佛的第七識已經沒有無明,不執取五蘊世間了,爲什麽還出生五蘊十八界,出生世界國土呢?
答:佛的第七識已經不執取任何一個法了,完全可以不出生一切法,但是佛是靠願力來出生三界世間法,永不取滅度,不會灰身滅智入無餘涅槃。地上菩薩的第七識也不執取五蘊,也可以滅去五蘊,但是依靠清淨的十無盡願,永遠不取滅度。
菩薩在入初地之前和之後一定要發十無盡願,因爲發了這個願以後,由願力牽引,就能隨願往生十方世界,普度衆生,永遠不取無餘涅槃,生生世世有五蘊出生來實現自己的清淨大願,直至成佛,也不滅度自己。所以佛是永遠也不滅度的,如果有人說佛是真的涅槃了,那就是謗佛,不解佛意。
十、問:前五根等待著接收五塵,如來藏通過五根接收著五塵,意根了別著重大法塵,是這樣嗎?
答:五根不是識心,像木頭一樣無知沒有分別性,是被識所用的,不可能有心等待著接收五塵六塵;五根就像一個攝像機,是被意根操縱的,自己本身沒有等待的心,什麽想法知見都沒有。如來藏通過五根攝取五塵的微細四大物質,變成内相分以後,意根攀緣,六識出生。其中意根接觸法塵以後,也知法塵,只是不能了別具體内涵,只能是意識來了別具體内涵,然後將了別的内涵傳遞給意根,意根才了別到法塵的具體内容,並且以此來作思量和決定,下一步的身口意行就産生出來了。
意根默容一切法,所有法意根借著如來藏的見性全部都能接觸和了別,不管大小輕重緩急,一律了別,然後判斷重要與否、緊急與否,有選擇性的讓意識進一步了別和處理。意根不是像某些人說的只能了別重大法塵,微小法塵更多,意根都了別,然後意識才能出生仔細了別這些微小的法塵,有的時候細微的呼吸聲和心跳的聲音都能了別到,當然重大法塵更能了別到了。
十一、鬼神能附體嗎?
衆生有八個識,楞嚴經第一卷中,佛說妄心七識不在色身裡,也不在色身外,也不在中間,俱無所在,如來藏也是不在色身的裡外和中間,但是八個識要和合起來支配控制著色身,色身才有五蘊的活動。自己的八個識都不能真正地附在色身上,何況其他衆生的八個識。但是其他衆生的識心也能夠控制自己的色身,就是說自己的色身也能夠被其他衆生所利用,使得自己的識心不由自主,不能自我作主。
過去的時候,如果有人死在外地,屍體要運回家鄕,那時又沒有車,於是家人就雇人念咒,讓那個屍體自己起來走路,一直走回家,念咒的人必須一邊念咒,一邊跟隨著屍體才行,念咒人一旦停下來,不念咒了,屍體也就倒下了。這是爲什麽呢?因爲那人念咒能招攬鬼神附體,念咒時,就有鬼神控制屍體,讓屍體站起來走路,肯定是鬼神的識心在控制著屍體,只有如來藏是不能單獨控制屍體的,只有七識,也不能控制屍體,鬼神的八個識中至少有四個識和合在一起才能控制屍體,屍體才能像活人一樣走路,但是鬼神的識心不能真正地附在屍體上,也不在屍體的裡外和中間,我們活人也如是。
所以有人念咒有感應了,就覺得很好,那不一定是佛菩薩加持的,念一些鬼神咒,就有鬼神的加持,有時也是感覺不錯的,也能把病治好,也能解決一些小問題,但是得到鬼神的加持和幫助是要付出代價的,往往得不償失。
十二、問:楞嚴經中八還辯見裡講的“見精明元 ”是指什麽?第一月、第二月、月影都指什麽?
答:楞嚴經第二卷原文是:且汝見我,見精明元,此見雖非妙精明心,如第二月,非是月影。佛所說的妙精明心,是指第一月如來藏,此月是能幻化萬法的摩尼寶珠,是能明了一切法的微妙心體;見精明元,是指如來藏性,就是佛性,佛性是依如來藏本體而有的能見一切法的性質,與如來藏不一不異,如來藏是體,佛性是用。
如來藏是第一月,佛性是第二月,第二月是捏目所成,是第一月的複制品,而其他的一切法都是月影,月影是不真實的,幻化出來的,完全是生滅變異的假相,得也得不到,執著也執著不了。七識就是月影,五隂十八界就是月影,萬法都是月影。所以當七識影月有見時,同時就有真月如來藏的見,那麽如來藏的見,一個是如來藏本體的見分,一個就是第二月佛性,佛性也是不生不滅的。佛性在六根上都能運行並被發現,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上,六識都能見到佛性的妙用。
十三、我們如何才能快速成佛
六祖說,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六祖說的此心,就是真如自性如來藏,如來藏是成佛的真體。衆生因爲有如來藏,把自己所修行的功德和福德累積在如來藏裡,累積圓滿了,就成佛。如果沒有如來藏,衆生生生世世所修行的功德就要散失掉,那樣永遠也不能成佛,況且如果沒有如來藏,衆生就沒有未來世,更談不上成佛了,所以六祖才說,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衆生學佛修行,要在三個無量劫中,把世出世間一切法,全部都了知無餘,這樣無明就斷盡了,無明斷盡即成佛。佛必須要有一切種智,沒有一絲無明,如來藏裡所有種子的功能作用全部了知,就是一切種智。我們要把八個識所共同現起的三界世間一切法,八個識的全部體性都証得,世出世間一切法就能全部了知和掌握,所有的無明才能都斷盡,智慧就圓滿通達無礙,我們就成佛。如果我們學佛修行不懂八個識的體性,尤其是如來藏的體性不懂,就不能証得如來藏,不能明心見性,大智慧不能生起,修行就被卡住,關口越不過去了。
成佛的方法,就是以修學般若智慧,明心見性証悟真如如來藏爲主修,只要能証得如來藏,智慧和福德就會逐漸增長,成佛有期。歷代的祖師們都是這樣修行的,他們所講的法也都是圍繞著真如如來藏而展開。六祖講的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也直接體現了這個主題,明了真如如來藏,才能成佛。因爲明了真如如來藏,才能直了成佛,這既是主修也是正修。
六祖在壇經中處處都講真如的體性,把真如自性的總相講得很清晰,理路很清楚。修行之後所獲得的智慧都是圍繞著八個識而獲得的,等到道種智圓滿時,就是一切種智,那就成佛了。菩薩的修行路線就是這樣,學八個識的理是正修行,之前都是在打基礎,爲証得如來藏明心見性做準備。所有的祖師開悟,都是悟得真如如來藏,以這個爲基礎,最後就能直了成佛,用這個如來藏直了成佛。
六祖說,菩提自性,本來清靜,這也是講的如來藏的體性,六祖從來就沒有離開真如自性講過法,歷來的祖師們沒有一個離開如來藏清淨自性講過法,他們都是圍繞著自性清淨心這個主題來講法的。因爲自性如來藏是現起三界世間一切法的因,明了這個因,才能直了成佛。
十四、楞嚴經中講的因地心和果地覺同是什麽意思?
因地就是還沒有成佛的時候,正在菩薩階位時,果地就是已經成就的佛地階位。衆生在因地菩薩位所証悟的心,應該是與佛地的那顆圓滿覺悟的心是同一個,不能是兩個,否則因地心,就不能到佛地去,那就是生滅性的妄心,不是真心如來藏。菩薩明心時所悟的那個心,應該是不生不滅的真實心,不能是有生滅性的妄心七個識。明心悟道時,要悟得真,不能悟錯了,悟錯了就不能成佛。
很多人悟得意識心偶爾沒有妄念時,就認定那就是原本清淨的自性如來藏了,這個誤會就大了。如果像這樣認賊爲子,就要自劫家寶,最後將要一貧如洗,顛倒輪回,不得解脫,既不得真實受用,更談不到成佛了。
成佛的真體就是自性如來藏,這個心一直到佛地都不滅失,妄心不能一直到佛地不變不滅,也沒有什麽真實的功德,都是如來藏賦予的功能作用。當菩薩時所悟的心應該原本就是清淨沒有妄念的自性如來藏,不用通過修行來強求克制自己不生妄念,然後再認爲這個壓制了妄念的心就是真如,這個假真如不是佛地那個具足常樂我淨的真如,不能認此賊爲親子,否則就不能成佛。
十五、如何善護自心如理的修行
悟前和悟後的心都有兩種,一種是真心,一種是妄心。善護其心有兩個意思,一個意思是要善於護持妄心,使妄心去除染污和邪見,逐步獲得清淨的智慧,明了更多更深的般若之理,這樣才能保証自己走在成佛的正路上,沒有偏離正軌。善護其心的另一個意思是,悟前要通過學真心般若之理,明了如來藏是成佛的真體,只有修學如來藏法,才是正修行,要明了如來藏的體性,認如來藏爲真實不生滅的我,是實相心體,是出生五隂十八界我的本心,這樣才能証悟如來藏,從而獲得大智慧。悟後也要善於學習和觀察如來藏的功能體性和運作,廣修福德,才能不否認如來藏爲真心,才能不退回到妄知妄覺之中,成爲不退道的菩薩。
實際上真心不用我們護持,祂不貪不喜不厭,沒有無明煩惱妄動,是一尊本來大好的天然自在佛。每個修行人所要做的就是善護七識妄心,要讓妄心具備開悟的菩薩所應具備的條件,讓妄心與聖性靠近,修行菩薩六度,好好地行持戒定慧,修學正確的般若理,修學正確的禪定,才能滿足菩薩六度的條件。悟後也要福慧雙修,不能只修慧而不修福,只有福德具足的時候,心性才能柔軟和調和,才能接近於大乘的菩薩的心性,從而能承擔起菩薩引導衆生、教化衆生的重任。
十六、有情與無情的區別
有情有如來藏在身中運行,如來藏親自執持色身,衆生就有血肉之軀,有受想行識的功能作用。無情沒有單獨如來藏的親自執持,就沒有肉體和色身的功能作用,沒有受想行識的功能作用。衆生生存就需要有色聲香味觸這些無情物來作爲供給所需,無情物是衆生生存的環境依報,是衆生賴以生存的器具。
沒有衆生的七識,也就沒有無情物的出現,無情物依衆生的如來藏第七識而有。器世間既有有情衆生,也有無情物,都是共業衆生的所有如來藏共同執持著,也不離如來藏而有。當我們吃蔬菜水果的時候,蔬菜水果是共業衆生的如來藏共同執持的,我們吃時,進入口中,就會漸漸地成爲自己的如來藏單獨執持的了,只是執持的方式與執持五隂七識有所不同罷了。因爲無情物沒有肉體和識心,也就沒有覺受,因此就不會痛苦。
十七、佛法怎樣在世間裡得到應用
世間是指五蘊六塵,五蘊十八界的一切法都包含在世間裡,五蘊修學佛法,就是在世間裡修行,修行以後五蘊得到受用,就是在世間裡受用。修行所得到的受用,包括自受用和他受用,他受用也是世間裡的受用,所有的受用都在世間裡,不出世間外。佛法的修行必然是在世間裡應用,只要是必須在世間裡修行,就要應用在世間裡。我們所學所修的大小乘法,都要在三界世間裡得到應用,學得好就能用得好;學不好就用不好,不學就更不能用。佛法不能在世間裡得到應用時,衆生永遠造作苦業而不自知,然後再受苦果,在生死輪回中受苦不斷,沒有止境。
修學小乘法,斷了我見,不再認五隂爲我,漸漸就不再爲五隂假我造作惡業,心漸轉清淨,達到無爲,能了生死苦,這樣所學所修就在世間裡得到了應用,而且應用得很好,能滅除一切世間苦惱。修學大乘如來藏法,明了如來藏的清淨無爲性,對比自己的妄心心行,就知道自己的妄心七識是多麽污穢,生起慚愧心以後,就會逐漸減少惡業,心行越來越清淨,福報也越來越大,樂報就會越來越多,世間生活也就會越來越自在,同時也能度化有緣之人,讓他人也能得到佛法的滋潤,這樣佛法也在世間得到有效的應用了。
修學佛法,不僅能解決自身身體上的疾病,更重要的是能解決心理上的所有困擾,内心裡的煩惱越來越輕微,最後心能得到清淨和解脫,這樣的受用是無窮無盡的,也都是在世間裡的受用。最究竟的受用,就是佛的受用,佛不僅徹底解決了三界世間的生死大問題,而且也斷除了内心當中所有的無明和黑暗,其佛法修証的智慧不僅照亮了自己,也照亮了一切有緣衆生,這一切都說明了,佛法就是在世間裡得到應用的。
十八、衆生本來是佛,是否還用修行再成佛
衆生雖然本來都是佛,都有佛性,可是佛性卻被七識的無明所遮障,衆生一直在惡用佛性,造作惡業,受惡果報,還不能起到佛的善用,所以衆生要學佛修行。如果不學佛修行,雖然有佛性,一直在起作用,但是我們的妄心還有無明和染污,還在迷惑顛倒地不斷造作惡業,五蘊身就要長久地處於生死輪回中,受無量惑業苦。而自己的自性和佛性又不能代替五隂身去受輪回苦,雖然受苦這樣的果報也是虛妄,但是這種虛妄法畢竟存在著,不能消失,因此就有必要把虛妄法變得清淨、愉悅、適意,都是樂受才好。
要想把虛妄的五蘊變得清淨適意,就要通過修行佛法,懂得五蘊萬法虛妄的真實道理,破除無明,心得清淨,一切無明煩惱就消失殆盡,那時身口意行都是清淨的,造作的都是善業,所得的果報都是善報,所有的感受都是樂受,最後就能証得佛地的常樂我淨,獲得究竟徹底的清淨無爲的寂滅樂。如果不修行,五蘊雖然是空,但是内心不能承認,實際的行爲造作還要把五蘊當作實有,煩惱不能降伏和消滅,就要廣造無量惡業,仍然要受惡業的果報,五蘊身就要隨著業行而受生死輪回苦。
修行也是要找到真實的不生不滅的真我,依賴祂修除七識妄心的無明染污,七識妄心沒有無明了,才與自性清淨心相應,才能得到究竟的解脫和獲得究竟的寂滅樂,才能究竟成就佛道。
我們的自性雖然是本來就清淨無染的,但是内裡卻含藏著衆生造業的業種,使得衆生的五蘊惡報不斷,受苦無窮。修行就是要破除七識五蘊的無明,轉變染污性,心得清淨,得大自在;修行就是修七識妄心,不是要修本來自性和天真佛性,所以衆生雖有佛性,還是要修行。衆生的自性雖然本來是佛,而衆生的五蘊卻不是佛,要把五蘊七識修得清淨,沒有無明了,才是真正的佛。衆生現在還只是理上的佛,事上卻還是生死業障的凡夫,因此需要修行。修行就是想辦法讓五蘊也與自性清淨心一起作佛,那樣才是真正的佛,是究竟大解脫的佛世尊。
十九、問:前五識、第六識、第七識都起什麽作用?爲什麽說八個識都懂就成佛?
答:八個識都懂還不行,必須都証得,然後再把如來藏裡所含藏的所有種子都証得明了了,才能成佛。
前五識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眼識了別色塵,耳識了別聲塵,鼻識了別香塵,舌識了別味塵,身識了別觸塵。第六識是意識心,了別的是法塵,起思惟、推理、判斷、計劃、打算、回憶、妄想等等的心理作用。第七識也叫作末那識,也是意根,是時時處處作主宰的識,能刹那刹那主宰身口意行的出生和演變。如來藏是真心如來藏,是出生五隂身和三界萬法的根本識。
佛也叫作一切種智,如來藏裡所含藏的一切種子功能和體性,全部都要了知修証到,一法也無遺漏,沒有一絲無明,智慧已經達到究竟圓滿,不能再有所增加了,已經達到了大小乘的無學,無需再修行了,福慧兩足都尊,就是一切智人佛世尊。所以學八個識之理,是正修行,都學通達,就成佛;如果還有一個法不知不懂,那就不是一切種智的佛,還需要去修証。所以學佛修行,最後把如來藏裡的種子都修証到,八個識的所有法都要全部徹底通達,這樣就能破盡無明,清淨無餘,八個識都轉識成智,就是三界至尊。
一切種智裡包含了七識心的所有功能體性,萬法萬萬法也都包含進去,這些法全部証得,了知無餘,就是佛,八個識全部了知無餘,就成佛。三界世間一切法,都是八個識和合運作出來的,一切法都能用八個識來解釋,八個識的所有體性全部了知,一切法的本質,就全部了知,世出世間一切法就全部証得了,這只有佛能做得到。佛法就是唯識之理,離開識,就沒有一切法,一法也無。
如來藏用七大種子造就了一切萬法,用地水火風四大種子造就了五蘊身和宇宙器世間,用見大和識大出生了七識心,八個識共同和合運作産生了一切法。這些法究竟是如何産生,又是如何運行的,如來藏是如何實現這一切功能利用的,如何實現這一切的因緣果報的,這些都要一一地修証到,這樣慢慢地就能破除所有的無明,不愚於任何一法,全部明了,那就圓滿了一切種智,達到無學,成就佛道。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