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根修證指歸(下部)
第二章 意根與意識的關係
一、意根是意識的俱有依
俱有依,俱是兩個法多個法都在一起的意思,俱有是與生俱來就在一起了,出生時就在一起了,依是依賴,有此就有彼,此法依賴彼法才能出生和存在。
有人說五根是意識的俱有依,那就是說五根就是意識出生的必要條件,沒有五根,就沒有意識,有意識一定要有五根。可事實是這樣嗎?從眾生的形態來說,很多眾生並沒有五根,可是仍然有意識。比如無色界天人,比如顯現無身的菩薩和大阿羅漢們等等,他們都有意識,卻沒有五根。所有眾生的獨頭意識,並不依賴五根出生和存在,在甚深禪定中意識出於身體之外,仍然能了別塵境,不需要五根。所以五根不是意識的俱有依,意識的俱有依是第八識、意根和種子。
意識出生所需要的緣非常少,所以容易出生,也容易滅去。五識在二禪以上定中就全部滅去不存在了,意識只在無想定和滅盡定中才能滅去。因此說意識的俱有依不是五根,也不是五識,而是意根。意根是意識能夠出生的根,意識依靠意根才能出生和運行,意根作意和抉擇之後,意識才可以出生,否則就不能出生,所以意識一直都與意根相伴,為意根服務,並且調控和熏染意根,但意根並不一定陪伴意識,不一定與意識俱,意根單獨存在的時候有很多,睡眠就是這樣。
二、意根與意識的四種關係
人的心理問題,一般都是意根的問題,意根長期得不到理解和宣泄,被壓制時間長了,就出現心理問題,現出了一些心理病症。對意根心理問題的疏導,一是依靠懂心理的其他人,二是依靠自己的意識,意識明了意根的心理狀態,並有解決問題的方法,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智慧,就能循序漸進的疏導意根的心理情緒,讓意根心開意解,消除抑鬱,壓抑情緒得到疏導。
一般來說,意根與意識的關係大約有四種,意識與意根和合一致分兩種情況,意識與意根不和合一致也分兩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意根善,意識也善,二者和合一致善,意識不違逆意根,而且能增益意根的善,結果就是毫無猶豫的善,痛痛快快的善,從裡到外的善,不存在心理問題,做了善事以後心理更暢快,這是大善,能得大善果報,善業種子成熟的快,受善報也快。
第二種情況,意根惡,意識也惡,二者和合一致的惡,意識絲毫不違背意根,而且還會增益意根的惡,二者就會和合一起痛痛快快的惡,沒有猶疑,造作惡業以後更覺暢快,心理舒服,不覺羞愧和慚愧,沒有心理問題,但這是大惡,惡業種子成熟的快,受惡報也快。
第三情況意根惡,而意識善,意識一心向善的時候,意根就不舒服,不願意善,但迫於環境壓力不得不善,意根心理就會出現問題,過後也許會後悔,這個心理問題有時候能解決,有時候就解決不了,這屬於真惡假善,本質是惡。如果意根惡的力量大於環境的力量,意識善比較弱,沒有影響到意根,熏染不成功,就會造作惡業,這是真惡。但不一定總是如此,如果意識受良好環境熏染,越來越善,感染了意根,戰勝了意根的惡,以後就有可能造作善業,不再作惡。
第四種情況,意根善,而意識受環境影響有惡心,意根受環境逼迫不得不惡時,心理就會有陰影有壓抑有悔恨,這個心理問題有時候能懺悔彌補,有時候彌補不了,意根心理的結就結下了,這屬於真善假惡,本質不壞。如果意根善的力量比較大,意識惡的力量小,戰勝不了善,熏染不了善,最終還是意根的善作主造作了善業。但不代表總是如此,如果惡的環境持續,意識惡的力量增強,意根也可能要順從意識的惡而決定造惡業,意根就被惡熏成功了。
三、為什麼染污的意根只能出生染污的前六識?
因為前六識是依意根的抉擇(思心所)而現起的,是意根所需的,意根需要什麼,六識就出生做什麼。那麼意根染污,六識就會隨之造作染污的業行,意根清淨,六識就會隨之造作清淨的業行。根據十二因緣所顯明的眾生流轉生死的根本因,是因為意根有無明,就以無明為緣產生了意根無明的行,以意根無明的行為緣就產生了六識無明的身口意行,身口意行都會落謝在阿賴耶識裡成為種子。
意根的行也就是意根的抉擇行為,意根抉擇之後就會有六識出生輔助意根造作,所以如果意根染污有無明,作為助手的六識就要輔助意根造作染污業行。如果意根雖然有染污,在不抉擇染污行的時候,意識可以依靠自身的清淨熏染意根,意根也許可意識的清淨行,那麼就會產生清淨的業行。所以修行就是要熏習善法,並且以此善法熏染意根,從而破除意根的無明,改變意根,心就清淨了,將來就會有清淨的果德可受用。
四、修行就是打掃心地
獨影境的顯現是因為意根攀緣法塵、作意法塵之後起了念,如來藏就生出獨頭意識以完成意根的指令,實現意根的念想。意根作意在什麼法上,獨頭意識就在什麼法上出生,之後按照意根的旨意運行。意識念起以後才有知,知法是什麼,這個法是一個類似信息的法塵,和五塵沒關係,也許是一個思想觀念,也許是一個憶想,也許是對未來的憧憬,也許是對問題的思惟分析判斷。意根要回憶,意識就憶念從前的人事,意根要知道某句話的含義,意識就思惟分析某句話,意根要考慮第二天的行程,意識就思惟第二天的行程安排。
獨頭意識起念,是由意根牽引的,隨意根的念頭和想法而生滅和動轉。比如意根想到一個人,第八識立即現起這個人相關的法,意根觸、思之後,作出抉擇想考慮考慮,於是獨頭意識出現,作意於這個人相關的法,觸受想思,於是意根知道以後就會有個決定,之後獨頭意識可能會繼續深入運行,或者在這個法上消失,而在其他意根所攀緣的法上出現。
由意根的種種攀緣生出獨頭意識的雜念,念頭剛升起那一刻並沒有境顯現,第一刻知念起,然後才有境像,念起和顯境是有一個過程的。境界原來就在那裡,但沒有意識就不能知,意識出現時,第一第二刹那了別不完全、不清楚,第三第四刹那了別讓法較為清晰地顯現出來,才能得出一個結論,有個法的輪廓出來,再往後才有思惟分析,才把法搞清楚。
心裡的雜念大部分都是從前經歷過的,叫作曾習境。可見意根對法經常是有意無意的執取,慣性力量強,心不空,放不下經歷的一切人事物理,把這些法都放在心裡盤鏇著不肯捨棄,就像垃圾一樣堆滿心間,污穢肮脏,卻從來不知道清理打掃。修行就是要經常的清理打掃心間裡的衛生,大掃除大清理,保持心地的潔淨,心室才能光明潔淨。打掃衛生由意識引領和督促,意根同意,還是由意識打掃,出謀劃策和辦事執行都是意識,意根只管點頭下令拍板就行。
五、身口意行是意識造作的還是意根造作的
身口意行都是意識造作的,是受意根的無明驅使造作的,意根如果沒有無明,就不會促使意識造作無明染污業。這就是十二因緣中所講的:意根的無明,促使意根思心所產生,有了想造作身口意行的抉擇,意根抉擇之後意識五識出生,造作符合意根心行和抉擇的身口意行。其中意根是主導,意識只不過聽從意根調控而已。比如五歲孩子出門打醬油,是大人指使的,大人在家裡作主管理柴米油鹽,不夠用了就讓孩子出去買;比如職員的工作是由長官安排和分配的,職員必須聽從長官的管理;比如社會各行各業的開展,是由國家上層長官核心部署的,下層各單位要根據上層長官部門的部署開展工作,不得違抗命令。
眾生身口意行表面看都是意識五識造作出來的,實質是體現了意根的意旨和主張,體現的是意根的習氣和習慣。一主一僕和合運作,五陰身才協調,如果不能和合運作,有可能會導致意根精神分裂和崩潰,導致精神病。當然有時候意根對某些法不懂的時候,就沒有了主意和主張,就會聽從意識的意見和看法,甚至有時候都是盲目地聽從,也不太懂意識所主張的究竟如何,這時候就顯示出意識的強大了,如果意根有智慧,意識就不能比意根強大,永遠是意根自己作主拿主意。
六、意根與六識的身口意行的關係
問:既然意根主導了人的身口意行,那麼在身行和口行上六識具體體現在哪些作用上?
答:意識是身行和口行的具體執行者,就是造作者,從身行和口行上就應該知道意識是如何運行的,起了什麼作用。比如行住坐臥、言談語笑、吃飯喝水等等都是意識和身識運作出來的,但操控者是意根,表面看好像是意識在指揮,但意識只是給意根提供建議,具體決定卻在於意根。在運行過程中,意識可能會生出其他想法,給意根參謀,意根如果覺得合理就會採納,如果不同意,抉擇和命令就不變,意識就得照常運行。
身行是意識與身識的和合運作,口行也是意識與身識的和合運作,見色是意識與眼識的和合運作,聞聲是意識與耳識的和合運作,嗅香是意識與鼻識的和合運作,嘗味是意識與舌識的和合運作,覺觸是意識與身識的和合運作。六根的運行當中都有意識的運作,沒有意識,五陰身就不能動,意識弱,五陰身也很難動得起來。
眾生在定力不足,觀行智慧也不足的時候,只能看到六識在身口意行中的運作,看不到意根的主導和抉擇作用,更看不到第八識所起的根本作用,因為意根和第八識的運行行相太微細了,一般人因為善根福德不足,很難觀察得到。因為觀察不到,有人就說一切法都是六識的功能作用,沒有什麼意根和第八識,這就是六識論無智慧的說法。
七、意識對意根來說有什麼用
意識五識和五陰,都是意根所必須使用的工具,沒有這些工具,意根自己在世間裡就無能為力,祂就需要六識和五陰來為自己服務,利用六識和五陰在世間裡貪取一切法,沒有六識和五陰意根就束手無策。
所以意根能知很多法,但必須要意識去處理這些法,比如說身邊有鬼神出現,意根覺得挺可怕的,怕威脅到自己,但自己沒法對付鬼神,也不能單獨躲開,於是就一邊汗毛直竪,一邊警覺意識知道這件事,意識就奇怪:到底是怎麼回事,我怎麼感覺害怕呢?感覺周圍陰森森的有什麼事呢?意識聰明的時候想一想,就可能知道了周圍有鬼神,於是就想辦法躲開,這樣意根就達到目的了。
所以意根雖然有知,事情卻需要意識和五陰去辦理,意根證法以後,身口意的清淨行需要意識五陰去行持,那麼六識清淨的身口意行就體現了意根的清淨。但修到相當高的層次以後,四禪八定修持出來了,具足無量神通道力,意根可以代替六識了,這時候就可以不用六識出來,一切事都由意根自己承辦,非常快捷方便。所以意識的功能、地位與意根無法比,二者之間永遠是主僕關係,主人就是要用僕人打理瑣事,主人能力大的時候,全部是現代化的程序,就可以不用僕人,自己都能處理得好處理得妙。
八、意根和意識二者為什麼能互相傳達心意
比如意根想吃飯,如來藏順從意根之意,出生意識,意根就傳達給意識了別眼前的各種各樣的菜,在這些菜當中選擇自己喜歡吃的,意識能領會意根的心思,意識了別之後,意根也能領會意識的心思,二者能刹那互相溝通。但是意根了別前世的法傳達給意識,意識卻領會不了,或者只明了一點點,這是為什麼?因為對於前世意識沒有經歷過,也就沒有記憶,不能加以了別。
意根決定了別各種菜,以確定吃哪個菜,意識就出生來替意根了別,意識把各種菜的特色都作以了別判斷之後,傳達給意根,意根知會了就會決定吃什麼。也有可能意識僅憑和眼識一起觀察還不能了別全面,於是意根決定吃點品嘗品嘗,於是舌識和鼻識一起參與了別判斷,意根知會以後,就知道哪個好吃,是自己喜歡的,於是大吃起來,對於不好吃的就不理會。
這些菜意識和五識一起可以現前觸得到,所以就有受想思,能作以判斷。對於前世的法,沒有神通時五識根本觸不到,意識沒有心通,也沒有經驗,智慧不足,就了知不了意根心中所思所想。如果意識有大智慧,就能清楚了別意根心中所思所想所暗示的法。
意識與意根為什麼能互相傳達心意呢?因為意根與法塵相觸,生出意識,三者再和合觸,對於法塵,不僅意根能了別,意識也能了別,只是在於了別程度如何,是否清晰。而在這過程當中,意識與意根也一直相觸著,心與心相觸,當然互相就能了知心意,差別在於了知的程度如何,有深度和範圍的區別。只要意識存在,一定是與意根相觸的,所以各自的心意隨時隨地能得到傳遞和交流。如果交流的不好,心理就會鬧別扭,交流通暢了,心情就愉快。這與兩個人的交往關係有些類似。
九、意識應該如何引導意根?
意識與意根所緣的法是相同,意識了別的一定是意根所攀緣的法,否則就不用出生意識。意識出生就是為意根服務的,就是要服從意根,但意識出生了別了法以後,通過思惟分析,就有了自己的見解,可能會忤逆意根,不符合意根的心意。如果意識有正知見,就可以慢慢扭轉意根,還要看意根能接受到什麼程度,如果意識太激進,就可能惹火意根,那就不能讓意根上道了。
所以如果意識聰明伶俐,就會善巧引導意根,如果意識愚笨,就不會有效果,也許會適得其反,也許會被意根牽著走。學佛人的意識應該對意根抱著這樣的態度:你領我亂跑,我不跟隨,你領我貪瞋癡,我不跟隨,慢慢的意根沒辦法,也就不領路了,反過來被意識領。
要想讓意根有定,意識就要少緣法,少了別法,少念法,或者是不緣法,不了別法,不念法,這樣的話意根得不到意識的回餽,知道再念著法也沒有用,也就不動心思了,這樣意根就漸漸的定下來了。
十、意根不與語言文字相應是什麼意思?
意根不與文字語言相應的意思是,意根不能用文字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思想、觀念和見解。但意根並不是不懂得文字語言,祂既然是總攬全局的作主識,就有權利指揮調動六識,雖然不能說話,不能用文字表達,卻可以讓意識說話,讓意識用文字表達,很多做不了的事都可以動用六識協助完成。比如總統精力有限,分身乏術,只能掌管國家整體大局,不能搞市場調研、統計分析等等具體工作,但他可以任命屬下去完成這些工作。意根因為要總攬全局,具體事情無法親自操辦,只能用五俱意識、獨頭意識來處理具體瑣碎事務,意根聽取報告就可以了。在聽取報告過程中,用思心所、慧心所和勝解心所作以判斷和抉擇,然後再發布命令,讓六識按照指令解決問題。
意根猶如喑啞人,雖然不會說話,但可以聽得懂人說話。第八識也是,雖然不能說話,不通於語言文字,但祂有獨特的了別方式,了別的是獨特信息,不同於七識,意根也不同於意識。意根的思不比意識的思差,如果總統騰出時間精力,專門搞市場調研,也許做得比下屬都好,只是沒時間精力而已。意根如果要代替六識,有可能勝於六識,只是現在精力不夠用而已。所以才要修定、修定、再修定,就是要給意根騰出時間精力,專注、專注再專注,這樣意根的大智慧才能湧現出來。
把意根當作一個識,或者當作一個人,就能了解意根的體性和心所法了。意識五識就是替意根做事的,如果意根智慧足夠,六識無論做什麼事,意根都能一清二楚。如果意根智慧不足,勝解力也不強的話,就會有誤會,或者理解不了六識的做法,不清楚六識所為。如果意識不會表達,或者表達不清楚,意根也就不能充分理解,不明了意識的心思。
十一、意根為什麼不與語言文字和聲音相應
語言、文字和聲音,這些法的運作,離不開身根和身識,是身識與意識共同運作出來的,是五俱意識的功能作用。語言和聲音的出現,最先由意根發意,想要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思想,意根動念時,腦電波波動,意旨就由中樞神經系統傳達到與身根相應的系統或者叫部位,就有風或者氣流在丹田處發起,這股氣流向上湧動,一路到達舌根處,聲音流出現,於是形成語言和聲音。
所以說話是需要氣力的,氣力不足,聲音就微弱,或者發不了聲音。語言聲音是意識和身識共同和合運作出來的,需要身根配合,舌頭這時候屬於身根的一部分,不起觸味塵的功能作用。文字方面,寫字打字是意識與身識和合運作出來的,需要身根配合。獨頭意識可以有心裡的聲音,心裡也可以出現文字相,獨頭意識反觀的時候,可以知道自己的心聲和文字相。
以上屬於六識的口行和意行,還有身行。身行是意識與五識共同和合運作才能完成,需要有五根的配合,離開五根,就無法完成身行的運作。六識的身口意行的造作,是意根促成的,是意根意念的作用。意根好比一個指揮官,六識是命令的執行者。指揮官動意,腦電波傳動,命令發布出去以後,全身神經系統就操作起來。
意根的意好像是一個信號或者是密碼,意識能懂一部分或者是大部分,智慧不足是不能都懂的。六識執行命令,具體運作的時候,語言文字聲音才出現,這是操作系統的功能作用。指揮系統只以密碼代碼的形式操作,不必有五根的配合,意根的意行就完成了。沒有五根的配合,當然就不可能出現文字、語言和聲音了。
獨頭意識離開色身的時候,沒有五根的配合,同樣是沒有文字、語言和聲音,說不了話,寫不了字。心念也是類似代碼、密碼的東西,但意識自己完全懂。懂了以後,有五根的配合,就能表達出文字、語言和聲音。意識如果懂意根的心念,同樣能用文字語言和聲音表達出來。所以文字、語言和聲音,是心念的表達工具,意根無法這樣表達,只能通過意識和五識來表達,有神通時除外。
第八識的密碼、代碼,當六七識轉識成智以後,具有相當程度的道種智的時候,才能懂得,在這之前,六七識都無法破譯,但能享用到第八識所給與的福利待遇,享用卻也不知,還以為是自己努力得來的福利待遇,是自己天然應該擁有的。代碼需要智慧破譯,無智慧就會弄巧成拙。密碼代碼都是比喻,用來說明心念的形式的,並沒有什麼密碼代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