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返回

書籍
作品

意根修証指歸(第二部)

作者:釋生如更新時間:2022年10月29日

第十一章  意根襍談

一、如何觀察和降伏意根的遍計所執性

意根的遍計所執性就是普遍計較執著一切法,毫不間斷地攀緣一切法,依靠著第八識能緣第八識所變現的一切法,刹那刹那都處於了知的狀態,不肯捨棄於法,對接觸的一切法都粘滯不休,過去的法、現在的法、未來的法在心中都粘滯不已,念頭相續不斷,無一法不念,無一法不粘,無一法不滯著,這就是意根的遍計所執性。因爲意根有這樣的特性,導致心中紛亂如麻,散亂如猿猴,念念不止,所以祂沒有禪定,不能專注,消耗了極多的時間和精力在無意義的法上,智慧無法增進。

如果你有辦法觀察到意根的這些念頭,就証得意根在攀緣和執著什麽法,就會有辦法對治和降伏意根的遍計所執性,從而能專注其心,提升定力和慧力。如何觀察意根的遍計所執和念頭呢?一是觀察睡夢中出現的境界和心念,觀察這些境界和念頭是否是有序的還是襍亂無章、沒有重點的,如果能觀察到境界所指向的重點,和意根的心念所想,就能知道意根所執著和關注的内容,以及心中所存在的問題。

二是在剛剛睡醒的時候,觀察自己的念頭是什麽,情緒如何,這些念頭都是意根的,不是意識的,因爲意識剛剛生出來,還來不及有什麽念頭和情緒。三是在定中觀察來來去去的心念,定中意識已經清靜下來沒有念頭了,可是内心還有一些心念不定止,忽明忽暗,忽輕忽重,不斷的出現,生了滅,滅了生,這些心念都是意根的。在所有情況下心裡的念頭都是散亂的,沒有定止,大多數都是不重要的無意義的,從這裡就能了解和觀察到意根的遍計所執性。由於這個遍計所執性,無始劫以來我們消耗浪費了極多的精力,卻沒有得到應該得到的善果,如此的處處攀緣真的得不償失。

如何遏制和減少意根的遍計所執性呢?那就要不接觸無意義的無用的人事物理,少接觸種種境界,盡量屏蔽世間的爛人爛事和糾纏不清的人事,能少知一法就少知一法,能不知就不知,那些人事都沒有什麽意義,徒浪費時間精力,給心裡留下不清淨的念頭。心中要不斷的緣著一個有意義的法,專注於這個法上不動搖、不間斷、不夾襍,以這個法爲主線,日久功深心中的襍念就少了,散亂心就能得到降伏,心定了,精力集中了旺盛了,智慧就會增長。

二、意根的伶俐性

半夜睡覺了,六識滅了,屋裡著火,意根想要跑,怎麽辦?意根的這個想法,沒有身根的配合,沒有六識的配合,祂無論如何,都無法實現。所以並不是說意根智慧很低劣,什麽也做不了,而是祂要做什麽,得有工具去用,如果沒有工具就沒有辦法,只能像個低能兒一樣了。

意根遇到這樣緊急燃眉之事,肯定是急於醒過來,讓意識了別到著火的事情,然後與五識一起跑路。意根一急,獨頭意識先出現,獨頭意識了別不清楚,就轉爲五俱意識,五識也隨之出現,於是就醒過來了。意識一了別到事情緊急,就決定跑,意根同意以後,作主讓五隂身跑,色身就跑出門去了。

在醒過來的時候,意識和鼻識一起生起,因爲菸味大,所以鼻識先其他識生起。然後是眼識、身識、耳識和舌識出現,五識出現是有次第的,哪個塵重大,對應的哪個識就先生起。如果火光大,眼識先生起,如果房間裡太熱,身識先生起,如果火聲大,喊聲大,耳識先生起。

在危急時刻,身體動作非常快速,意識來不及想什麽,就快速的躲過了危險。如果危急時刻,等意識了別了別,思惟思惟,恐怕人就出事了。這時候意識的作用就是與五識一起聽從意根的安排,迅速行動。意根在危急時刻是非常伶俐的。

三、意根的活動是在大腦裡還是在大腦外的虛空裡?

意根如果在大腦外,跟自己就沒有關係了,意根如果能在虛空裡,那是誰的意根?思量的結果誰來執行?如何能根塵相觸生出六識來反餽意根的思量?因此說意根不可能在大腦外的虛空裡。大腦外是什麽所在?一定是虛空嗎?楞嚴經雲:虛空生汝心内,如片雲點太清裡。這個心當然是指如來藏,但是意根是否也要隨如來藏了別虛空?那麽虛空是在意根内還是外?或者是意根是在虛空内或者外?意根默容和了別一切法,並不會拘礙於色身之内,十方三世的法隨如來藏都能了別。從這裡看出,我們的心究竟有多大?包太虛。

意根也是識心,識心不在色身的内外和中間而運轉,因爲識心無形無相,不能說識心在色身裡或者是在色身外。而意根這個識心,能統攝色身内外一切法,與如來藏共同運轉,如來藏所在之處,一定有意根跟隨,如來藏不能單獨運作什麽法,本質境除外。意根不在之處,就沒有生命現象,大腦裡如果沒有了意根,不但大腦不能運行了,整個色身都不能運行,生命就不存在了。五隂身所接觸得到的法,都是如來藏運行的,都有意根相隨,意根依如來藏都能了別,而五隂身所接觸不到的法,也是如來藏運行的,也都有意根相隨,這些法意根同樣能了別得到。

比如說如果有人念佛得三昧,真想往生極樂世界,那麽極樂世界蓮花池中就會有他的蓮花出現。這個蓮花不單單是他的如來藏化現的,而是如來藏隨著發願往生的意根在極樂世界蓮花池中建造的。那麽意根在大腦内還是大腦外運作?這時候意根是不離大腦不離色身同時又在極樂世界。如果說意根只能在大腦内運作,那麽極樂世界的蓮花怎麽說?屬於誰的?諸大菩薩的意生身都由一個意根來統攝,各個分身的意根是在色身裡還是色身外?

再比如說眼識看見面前有十個人,那麽眼識到底觸在哪個人的色相上?既然同時看見了十個人,那麽十個人的色相,眼識都同時觸了,沒有說只能觸到一個人不能同時觸其他人。意根也如是,依如來藏能觸同時如來藏所執持的一切法,不分内外和中間。勝義根内外都有同樣的法,大腦内外都有同樣的法,意根都能緣,也都能思量。但實際情況是,有勝義根的衆生,不管他去到哪裡,都跑不出他的勝義根,即使跑到天邊去,也沒走不出勝義根。意根的恒審思量是在一切法上,不僅思量勝義根内的法,也思量勝義根之外的法。祂不僅執身,也執法,就這個執最難辦,三界世俗的執念,我們現在都沒辦法脫離開,所有的思惟都被限制住了,見識短的緣故。

四、五受隂盡是什麽狀態

五受隂對於衆生七識來說是五種遮障,障礙七識的廣大功德作用的發揮,障礙七識的神通妙用,使得七識所知和所做都被侷限在小範圍内,不得逾越,同時也障礙第八識的功德作用的發揮,大圓鏡智不得現前。只有通過修習四禪八定,達到四禪以上禪定,才能漸次突破五受隂的限礙,而沖出五受隂的牢籠,如鳥出籠,獲得自由,飛翔於廣闊天地。

滅盡和破除五受隂,需要四禪以上的禪定,四禪定是捨念清淨定,心沒有念頭,就沒有一切障礙,可以發起任何神通道用,滅除身心上的遮障,不受任何阻礙。色隂是色身和一切有色之法,也是六塵境界,對七識有遮障妨礙作用,尤其是對六識有遮障和妨礙作用,意根要用六識作事,六識就作不了,所以才說五受隂對第七識也有遮障。

 色隂盡的時候,色身和境界色法對於六識心就沒有遮障了,這意味著什麽?色隂對六識心的遮障是什麽?受色身和物質色法的影響,眼識要看遠處而看不見,要看天上地下而看不見,要看其他星體而看不見,其他佛國土更是看不見,見色被侷限在距離空間中;眼識要見高牆外、高山那邊、深水和地裡之色,卻見不到,被物質色法所隔礙;眼識要在漆黑無光之處見色也不能見,見色被侷限在光明中。

同樣的,耳識要聽遠處的聲音聽不見,中間相隔密度大的物質就聽不見聲音,超出一定範圍的聲音都聽不見,聽聲被空間距離和色法所阻礙;鼻識嗅不到遙遠之處的香塵,被密度大的物質包裝的味塵也嗅不到;舌識嘗不到不與舌根相觸的味塵;身識覺不到與身根不相觸的觸塵,意識不知前後世的人事物,也就是沒有宿命通。

如果修到四禪定時,色隂就能破除,見色、聽聲、覺觸就不會被色隂所阻礙了,那麽眼通、耳通、鼻通、舌通就出現了,身體的神足通也會出現,意識的他心、通宿命通也會出現,這就是所說的五通自在,外道修行四禪八定也有這五通,還有一個漏盡通外道不能獲得,因爲那是斷盡煩惱的智慧通,外道沒有斷我見,我執就不能斷盡,就不能有漏盡通。色隂盡之後,要漸次破除受隂、想隂、行隂和識隂區宇,所見廣大無礙,沒有侷限。

受隂區宇破盡了,才能不受身體覺受的侷限和管控,不管色身如何,心都不受影響,火燒、刀割、水淹也奈何不得這個肉身,面對任何境界心都會如如不動。沒有破除受隂區宇的時候,肉體的觸覺就會影響六識心的波動。

這些神通都是意根發起的,原來意根也是想要了知廣大的境界,迫於六識被五受隂遮障住了,意根就無可奈何,現在遮障被清除了,意根所願就能實現無礙了。這需要非常大的福德作支撐,也需要戒律和禪定力的支撐,缺少這三種條件之一,都不能發起任何神通。

五、意根的決定性作用

眼根觸色塵,分爲外眼根觸外色塵,内眼根觸內色塵。只有内眼根觸内色塵,才能有眼識出生了別色塵。可是眼根是物質色法,不是心,怎麽能主動觸色塵呢?例如眼前有樹木,有石頭,有草,有鮮花,眼根怎麽就單單選擇觸鮮花,然後眼識就只了別鮮花,而不了別其他物體呢?眼根觸色塵,要多長時間,眼識了別鮮花要多長時間,是由什麽決定的?

這一切都由意根決定,意根是五隂身的主宰,是作主者。當然意根是個假主人,狐假虎威罷了,背後依靠著真正的主人第八識卻不知。意根這個假主人在面對衆多内色塵的時候,獨選鮮花,因爲内心心悅於鮮花,目前沒有其他事情要照管,就只想訢賞鮮花,如果有重要的事情,就顧不上鮮花了。

意根想看鮮花,這個鮮花的色塵本來就落在内眼根那裡,意根一決定,就會有眼識出生,這樣眼根、色塵和眼識三者和合觸,眼識就識別出了鮮花的色塵。眼識了別多長時間由意根決定,意根訢賞夠了,不想再看鮮花,於是眼識在鮮花上消失,在別處出生。這個過程就有種子落謝下來,存入第八識中,就會産生後世的有,其中意根的貪愛和意識的貪愛也都被第八識如實的記錄下來,成爲種子。眼識也有輕微的貪愛,祂隨順於意根和意識才會有貪愛,眼識根本作不得主,完全不由自主。

我們要想解脫於世間苦,就不要讓自己的行爲落下種子,尤其是貪嗔癡的種子。那怎麽辦呢?就要控制意根的心念,不要有貪嗔癡煩惱,不要讓六識造作不善的身口意行,或者是少造作一些身口意行,並且在造作時不要生起貪嗔癡煩惱,留也要留下清淨的業種。

少造作業行由誰決定呢?由意根決定,業行的源頭在意根這裡,意根的無明緣行,是意根由於種種原因、種種心行、種種無明想要造作,業行才會出現,業種才留存下來,後世的苦才會出現。這樣生死苦的源頭找到了,以後應該如何行於世間就應該清楚了。減少觸,減少觸的時間,如果非觸不可,在觸時就要減少或者滅除心行,讓心盡量空,不落下煩惱種子。慢慢這樣訓練自己,解脫就有希望了。

六、斷我見和參禪的次第問題

究竟是先斷我見然後再參禪,還是直接參禪求証悟,這個是沒有定論的,需要視根器而定,法無定法,因人而異。對於大多數人都應該先求斷我見,把五隂假我認識清楚了,在後續參禪時就不會真假不分,把假當真。如果是根器比較好的人,我見煩惱比較輕微,禪定也非常好,不落入意識的思惟當中,可以直接參禪,在參禪過程當中先把我見斷掉,然後証真。

因爲參禪就是在五隂身當中參証,離不開五隂十八界,在參究過程中,也能夠一一辨別清楚五隂身的生滅不實性,從而斷除我見。古時禪師們悟道都是如此,但是不保証沒有解悟者,禪宗一千七百則公案中,並不都是証悟的,定力差一點,意識的功德作用就會強於意根,那就會解悟。解悟時,見得真心模模糊糊,只是一個大略的影子,觀行智慧發不起來,煩惱不能減輕,我見也不能斷除。這樣反而耽誤了道業,欲速則不達,適得其反。

現代人的禪定力普遍都比古時弱很多,意識心的思惟不容易壓伏下來,意根的作用就會羸弱,証悟就很難,斷我見也是很難的,理論了解的多,解悟容易,証悟反而更難。所以我們盡量都先觀行五隂無我,之後再參禪,這樣比較穩妥。

七、意念力的作用

爲什麽禪定深的人,用意念的力量就能治好病人的病?是直接第八識與第八識之間互動的結果嗎?意念力最主要是意根念力的作用,其次也有意識念力的作用。意根的念力如果強大,心力就大,意志堅定,第八識就會配合,順從意根的念力,實現意根所思所想所願。意根的念力如果要強大,必須有很深的禪定,保証意根的作意力全部集中於一處,這樣作用力才強大,促使第八識隨順其心,實現其願。

如果念力強大,意念殺人,也能殺死人,意殺有動念和業行,所以也與身行一樣屬於殺人罪業,有惡報;意念救人,也能把人救活,有動念有業行,這屬於善業,有善報;意念改變別人,也能把人改變,有業報。所以心念力非常強大的人,千萬不要故意去招惹他,盡量隨順。如果觸怒對方,對方一起意,不用動眼珠子,你就會倒黴,自己還不知道因爲什麽倒黴。意念力非常強大的人可以以一頂一萬十萬,相當於一個軍隊的力量,能改變對手的運勢。心念力強大,一是福德所致,二是禪定力所致,三是慧力所致。修行就是以自己爲主,佛菩薩爲輔,相信自己的力量,逐漸減少依賴性,就會逐漸強大起來。

八、如何離苦

在修行過程中,一點點的把意根的無明滅除,煩惱滅除,我執滅除,意根無心於三界,三界法就會滅除,最後意根必滅,入無餘涅槃,寂靜清涼。無明是生死輪回的根本因主因,無明不滅,意行不斷,三界中的貪欲就不斷,生死苦就不斷。然而衆生習慣了生死苦,久處糞坑不覺臭,並不覺得生死是大苦,不覺得生死中有大苦,對於生死貪戀不已,在衆生不想覺悟時,佛來也救不了。 

九、有心造業和無心造業哪個業大? 

有心是指有準備有目標有目的,是有意;無心是指沒有準備沒有目標沒有目的,是無意。有心造業時,心不空,造善業時業小福小,無心行善時,心空,業大福大;有心造惡業時,心惡,業大罪大;無心造惡業時,無惡心,業小罪小。有心無心,要從目的和心行上去理解和觀察,有無目的,有什麽樣的目的,也是關鍵。衆生行善有心有目的,善就小,沒有目的行善,善大;無心行惡,惡就小,有心故意行惡,惡就大。

發自内心的造業,是意根想造善惡業,善惡業都大,因爲作主的根本心是善惡性質的。衆生無心行善,就是本來沒有行善的想法,心不善卻機緣巧合下恰巧行了善,其福就小。這與佛的無心,不是一個道理,也不是一個層次的。行善不考慮果報,也屬於無心,其福就大。由於善法的力量大,能暫時阻止惡業因緣成熟,大的惡業永遠不讓它成熟,這就是大願的力量。沒有這個力量,命終必隨惡業勢力而去,多數人都是如此。如來藏任何時候對任何人事都是無心,既沒有福,也沒有罪,其福其德最大。佛作一切事情都無心,其福無邊大。

目錄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