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返回

書籍
作品

大乘顯識經講記

作者:生如法師更新時間:2021年08月04日

第七章  識之無形不可眼見

原文:爾時會中。大葯王子。從座而起。合掌白佛言。世尊。識捨於身。作何色像。佛言。善哉善哉。大葯。汝今所問。是大甚深。佛之境界。唯除如來。更無能了。於是賢護勝上童真白佛言。大葯王子。所問甚深。其智微妙。敏利明決。

釋:這時候會中有另一個菩薩大葯王子,從座位上起立,合掌問佛說:世尊,阿賴耶識既然能捨棄色身,祂的相貌是什麽樣的?佛說:大葯,你問得太好了,你現在問的問題是極其甚深的,這是佛的境界,只有佛才能明了,其他人都不知道,誰也不能把這個問題解答出來。於是賢護菩薩就對佛說,大葯王子問的這個問題特別深奥,他的智慧非常微妙敏睿,根性很利。

原文:佛告賢護。此大葯王子。已於毗婆屍佛所。植諸善根。曾於五百生中。生外道家。爲外道時。常思識義。識者雲何。雲何爲識。於五百生。不能決了。識之去來。莫知由緒。我於今日。爲破疑網。令得開解。

釋:佛告訴賢護,大葯王子曾經於毗婆屍佛所種植了善根,曾經在五百生中出生在外道家,大葯王子當外道時,常常思惟佛法裡的阿賴耶識之義,善根非常深厚,他常常思惟什麽是阿賴耶識,阿賴耶識是什麽體性,其功能作用是什麽。他思惟這些法在五百生中都沒有得出答案,不知阿賴耶識的來去相,也不知阿賴耶識的由來。大葯王子能思惟這些法義,善根深厚,能讓他五百世不下三惡道,生生世世做人,以繼續思惟這些法義。我現在就要破除大葯王子的疑惑,爲了讓他心開意解。

原文:於是賢護勝上童真。謂大葯王子言。善哉善哉。仁今所問。微妙甚深。月實之問。其義淺狹。猶如孾兒。心遊外境。而不知内。正法希聞。諸佛難遇。佛圓廣智。無測深慧。至妙之理。應專啓請。

釋:於是賢護菩薩對大葯王子說:仁者問的太好了,你現在所問的問題,既微妙又甚深,月實菩薩所問的問題,其含義淺白而低下,猶如嬰兒,心向外貪求,而不知向内尋覔自心。正法稀有難聞,諸佛也難值難遇,佛的智慧圓滿、廣大、甚深,無人能測量其深妙智慧以及微妙之理,我們確實應該專心的請問。

原文:時大葯王子。見佛熙怡。顔容舒悅。如鞦蓮開。踴躍歡喜。一心合掌。而白佛言。世尊。我愛深法。渴仰深法。常恐如來。入般涅槃。不聞正法。而於五濁。衆生之中。愚無所知。不識善惡。於善不善。熟與不熟。不能覺了。迷惑輪轉。生死苦趣。

釋:這時大葯王子,看見佛的顔容和靄慈祥,面色舒張愉悅,猶如鞦蓮盛開,就想請佛宣講深妙之法,歡喜踴躍地一心合掌對世尊說:世尊,我喜歡深妙的法,敬仰深妙的法,常常害怕佛入涅槃,而聽不到深妙的佛法,在五濁惡世之中内心愚癡黑暗,茫無所知,不識善法與惡法,對於善法和不善法,善根熟與不熟,都不能分辨,迷惑輪轉於生死苦海之中,不得出離。

善根深厚的人都如大葯王子這樣,渴求深妙之法,以求得智慧和解脫。善根不深厚的人,如果遇見佛長久住世,就會心生懈怠;或者不再認爲佛很神奇難遇,不生深重的敬仰之心,也不會信樂於佛法。佛爲了救度這一部分衆生,不選擇在世久住,以免衆生修行懈怠。結果佛一宣布要涅槃,衆生就趕快來請問佛法,趕緊修行,就怕自己再也得不到佛的指導和教誨了。那些容易懈怠的人不常見佛也有好處,能發起見佛、敬佛和常隨佛學的清淨信心,道業才能增進。

原文:佛告大葯王子。如來正法。難遇難得。我於往昔。爲半伽他。登山自墜。棄捨身命。爲求正法。經歷無量。百千萬億。種種苦難。大葯。汝所悕望。皆恣汝問。我當爲汝。分別解說。

釋:佛告大葯王子,如來正法難遇難得,我曾經爲了半句偈子,登到山頂自跳墮墜,棄捨身命,就是爲了求得正法。我經歷了無量百千萬億種種苦難,爲了求法,獲得解脫。大葯,你所希望獲得的微妙的深法,隨意你問,我都會爲你分別解說。

世尊在過去世修道求法時,爲了獲得半句偈以身相捨,是因爲欲界天上的釋提桓因,要考驗佛求法的道心是否堅固,就對佛說:我有半句偈子,如果你想聽的話,就要把身體給我充飢。佛就發願答應了,拿生命來換佛法的半句偈子,可見世尊當時求法之心是多麽真誠和赤誠。世尊是有大智慧的,知道半句偈子的價值不可估量,生命並不算得什麽,衆生無量劫生生世世,都是徒勞無益的白白喪失了那麽多的生命,如今能有佛法可聞,能有解脫的機緣,捨棄生命也就非常值得了。

原文:大葯王子白佛言。唯然奉教。世尊。識相雲何。願垂開示。佛告大葯。如人影像。現之於水。此像不可執持。非有無辨。如芻洛迦形。如渴愛像。

釋:大葯王子對佛說:世尊,我願意奉持您的教導,希望您能開示我,阿賴耶識是什麽相貌。佛告訴大葯王子說,比如一個人的影像映在水中,此影像不可執持,手摸不著,也打撈不上來。不能說這個影像是真實有,也不能說這個影像根本沒有,說有卻把持不了,沒有功用,說無卻看得見,所以不能用有和無來辨別祂,因爲有無是世間相,阿賴耶識卻沒有世間相,因此不可說有說無。猶如神靈之形,和渴愛的像,神靈無形,卻有功用,渴愛無像,卻能執相。阿賴耶識也是如此,無形無相,沒有相貌,卻能顯現萬法的影像。

五隂身就是阿賴耶識變現出來的影像,萬法就是阿賴耶識變化出來的影子,五隂十八界全部都是影子。這些影子不可執持,也把持不住,稍縱即逝,說它有,卻是生滅幻化的,猶如水中月和地上的影子,說它無,卻有五隂的功用。萬法都是影子,你不可能說萬法沒有,可是雖然有,卻不是真實的,猶如海市蜃樓。

渴愛就是心懷著極大的希望,這種心是沒有形象的,但卻有心的功用,能出生虛妄的相貌,阿賴耶識也是如此,有功用卻沒有相貌可見。一切法都是水裡的影像,鏡子中的影像,阿賴耶識猶如水,猶如鏡,能映現出一切法的影子,卻一法也抓不住。

原文:大葯王子白佛言。世尊。雲何渴愛。佛言。如人對可意色。眼根趣之。名爲渴愛。猶持明鏡。視己面像。若去於鏡。面像不見。識之遷運。亦複如是。善惡業形。與識色像。皆不可見。

釋:大葯王子對佛說:世尊,什麽是渴愛?佛說,就像一個人對著可心的色境,眼根就奔過去了,這就是渴愛。猶如一個人拿著一面明亮的鏡子,看著鏡子裡自己的面像。如果把鏡子拿開,面像就沒有了,看不見了,阿賴耶識在色身上的遷運也是這樣。阿賴耶識猶如鏡子,顯現出五隂身,離開阿賴耶識就沒有五隂身的顯現。衆生的善惡業種沒有形相,阿賴耶識也沒有色相,眼根都看不見。

原文:如生盲人。日出日沒。晝夜明闇。皆悉不知。識莫能見。亦複如是。身中渴愛。受想不可見。

釋:就像一個生來就眼盲的人,太陽出生和落下,白天晚上和明暗,盲人全都不知,衆生看不見阿賴耶識也是這個道理,阿賴耶識有自己真實的功用,卻沒有形相讓衆生目睹。自己身中有渴愛,有受和想,衆生也不能目睹。

渴望得到、希望得到就是渴愛,衆生有渴愛的心、希望的心、求取的心,這種渴愛心無形無相,以此比喻阿賴耶識亦是如此無形無相。就像人面對喜歡的色,眼根就奔過去了,如果喜歡經歷過的人事,意根就奔過去了,意識就開始回憶、追憶、回想、展望、希望,這就是渴愛相,眼根無法看見這樣的渴愛相。阿賴耶識也是無形無相,卻能遷一切法入心,一切法相都是阿賴耶識遷運出來的。衆生造的善惡業雖然是無形無相的,但卻作爲種子存下來了,種子是無形無相的,阿賴耶識的色相也同樣是不可見的,沒有什麽相貌。

原文:身之諸大。諸入諸隂。彼皆是識。諸有色體。眼耳鼻舌及身。色聲香味觸等。並無色體。受苦樂心。皆亦是識。

釋:色身上的地水火風四大,還有空大、識大,是阿賴耶識遷過來的,阿賴耶識輸送出來的,見到諸大就等於見到阿賴耶識了,只是不可眼見。諸入如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意入,是阿賴耶識遷過來的;色隂、受隂、想隂、行隂、識隂五隂是阿賴耶識遷過來的,實質上都是阿賴耶識,一切作用全部是阿賴耶識的功能。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都是阿賴耶識遷過來的;色聲香味觸是阿賴耶識遷過來的;無色的識心,能感受苦樂的六識心,都是阿賴耶識遷過來的,這一切法都是阿賴耶識的功用。

眼根是阿賴耶識輸出地水火風四大種子變現的,眼根所見的色是阿賴耶識輸出四大種子變現的,二者相觸産生的眼識,是阿賴耶識輸出識種子形成的,那麽一切法當然都是阿賴耶識了。色隂是地水火風四大組成的,是阿賴耶識的功用,受隂,是六識的受,想隂是六識的想,行隂是六識的行,識隂是六識的識性,都是阿賴耶識輸出識種子生成的,都是阿賴耶識的功用。

諸有色體都是地水火風四大組成的色法,比如說眼耳鼻舌身五根,還有五根和意根所對的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都是四大種子組成的色法,都是阿賴耶識輸出四大種子變現出來的,都是阿賴耶識的功用。除了色之外還有無色體六識心法,是阿賴耶識輸出識大種子形成的,都是阿賴耶識的功用,包括六識心的一切功能作用,都是阿賴耶識的功用。

任何一種法都離不開阿賴耶識,那麽誰是主人翁?阿賴耶識是主人翁,十方世界諸佛國土,誰是王?阿賴耶識是王。色法心法,全都是阿賴耶識。所以佛稱贊大葯王子所問甚深。沒有修出地上菩薩的種智,無法觀行出一切法都是阿賴耶識。明心之後觀行萬法,色法是色法,心法是心法,阿賴耶識是阿賴耶識,各有各的作用,不會把萬法的作用全部都歸結到阿賴耶識上來。其實都是阿賴耶識一個本體,是祂自己在玩轉自己。凡所接觸到的一切法都是自己,都是阿賴耶識,自己是阿賴耶識,自己所接觸的一切法也是阿賴耶識,全體都是阿賴耶識,這就是一真法界。

六識所見都是阿賴耶識所變,看見的色是阿賴耶識變現的,眼根是阿賴耶識變現的,見色的眼識是阿賴耶識變現的,那有自己嗎?沒有,全體都是阿賴耶識。我們的身體是阿賴耶識變現的,我們接觸的一切法都是阿賴耶識變現的,我們的識心是阿賴耶識變現的,有我們自己什麽呢?有五蘊嗎?五蘊是什麽?就是阿賴耶識,十八界是什麽?全部是阿賴耶識。哪有自己?而意根還執著這是我做的,那是我的,哪有意根啊?意根就是阿賴耶識變現的,本質上還是阿賴耶識。

這樣觀行到最後,就能証得無我,無我的程度越來越深,徹底無我就是佛了。般若智慧要往這上面發展和推進,這個智慧就越來越深了以後就變成了唯識種智。但是還有前提,禪定福德這些做菩薩的條件要具足,菩薩六度要修足。這個結論提供出來了,但中間沒有求証過程,還不是屬於自己所有的,有了求証過程,結果是通過求証都証得了,佛法才是屬於自己的,然後身心全部顛倒過來。身心都改變了以後,轉識成智,最後就成佛了。

原文:大葯。如人舌得食物。知甜苦辛。酸醎澁等。六味皆辨。舌與食物。俱有形色。而味無形。又因身骨髓肉血。覺知諸受。骨等有形。受無形色。知識福非福果。亦複如是。

釋:大葯,如人的舌根與食物相觸,就知道了食物的甜苦辛酸醎澁等六味,這些味塵舌識都能辨別出來,舌識的作用就是分辨、分別味塵的,只要有識,就有分別了別性。舌根與食物都有形色,都是由地水火風四大組成的色法,但是品嘗出的甜苦辛酸醎澁味塵是無形的。

又因爲有色身,有骨頭肌肉有血液,識心就能感覺到色身上的一切覺受,比如說疼痛、舒適、輕安,或者是冷了、餓了、渴了這些感受,沒有色身能感受嗎?不能,身根不與觸塵相觸,不會出生識心,就沒有感受的作用。骨頭肉血等是有形色的,是四大組成的物質色法,而能感受的那個識心是沒有形色的,識心的受也是無形色的。所以應當知道,阿賴耶識的福果和無福的果,也同樣是無形無色的。

原文:時。賢護勝上童真。禮佛雙足。白佛言。世尊。此識可知。福非福耶。佛言善聽。非未見諦。而能見識。識不可視。非如掌中。阿摩勒果。識不在於。眼等之中。若識在於。眼等之中。剖破眼等。應當見識。

釋:這時候賢護菩薩禮佛雙足,又問佛說:世尊,這個阿賴耶識是含藏著福果,還是不含藏著福果?佛說:你仔細聽,賢護,沒有証得真實道理的人,就不能証得阿賴耶識,不能知見阿賴耶識,阿賴耶識不可用眼見,眼識見不到。阿賴耶識不是像手中的阿摩勒果那樣,用眼識能見,阿賴耶識不在眼根之中,也不在耳根之中,不在鼻根之中,不在舌根之中,也不在身根之中。如果阿賴耶識在眼根等五根當中,剖開眼根等五根,應當能見到阿賴耶識,可事實是見不到阿賴耶識。

非未見諦而能見識,這個諦指的是真理、真實,小乘的諦,指的是四聖諦真理,大乘的諦是指阿賴耶識、第八識、如來藏、實相心。沒有証得如來藏的人,是無法見得到這個識的,這個見也不是指眼見,是指証得的意思。非未見諦而能見識,當你見得真理,証得實相了,才能見得這個識,但也不是肉眼所見。

証得阿賴耶識是指在作用上,知道這是阿賴耶識所起之用,明了阿賴耶識的功用就是証得,不是指眼睛看見。比如証得風,知道有風出現了,也不是看到風了,而是在風所起的作用上認識了風,了知了風的到來。風一刮過來,看見樹葉在動,就知道有風,但是卻看不見風。同理,我們証得阿賴耶識在五蘊身上的運行,知道祂是如何運行起作用的,就是証得阿賴耶識。但是能看見阿賴耶識嗎?看不見,識不可視,只能在作用上証得祂,知道祂起的什麽作用,背後的運作是怎樣的。

証得阿賴耶識時,要知道祂是如何起作用的,起的是什麽作用,在八個識的和合運作中,知道哪個作用是祂現起的,八個識要一一分別出來。比如我們眼睛見色的時候有眼識、有意識、有意根、有第八識,如果說這裡有阿賴耶識的作用,那要指出來,祂到底起的是什麽作用,具體是如何運作的。証得阿賴耶識還要知道祂具體在何處,如何運作,如何配合七識和五隂的,能知道阿賴耶識粗淺的運作,但是細的運作還要在後續的修行中,再仔細觀察思惟,才能觀察到阿賴耶識更微細的運作。像六祖大師悟道時就悟出了五個何期自性,裡面的細節就知道一些了,才能說出五個何期自性。

在六塵的分別性上,七識妄心要起用,真心也要起作用,我們必須在有能力分開八個識各自的作用之後,才能証得阿賴耶識,在五隂真妄和合運作中,現量觀察阿賴耶識的功用,就是証得。証得各個識的功用,都是意識意根証得的。

五識不能証得,因爲五識不能見阿賴耶識,所以佛說識不可視,並不是像在掌中放一個阿摩勒果一樣看得見。阿摩勒果是有形有色的,阿賴耶識是無形無色的,眼識只能看見有形有色的果物,不能見無形無色的識心。眼睛裡沒有阿賴耶識,如果眼睛裡有阿賴耶識,把眼睛剖開,就應該能找到阿賴耶識,如果阿賴耶識在身體裡,把身體一片一片切開,也應該能找到阿賴耶識,可事實上卻找不到。即使是世尊自己也看不見識的色相,只能感知其所起的功能作用。

原文:賢護。恒沙諸佛。見識無色。我亦如是。見識無色。識非凡愚。之所能見。但以譬喻。而開顯耳。賢護。欲知識之罪福。汝今當聽。

釋:賢護,像恒河沙一樣多的諸佛都証得了阿賴耶識,都知道阿賴耶識是無色相的,我也是這樣,証得了阿賴耶識,知道阿賴耶識是無色相的。阿賴耶識不是凡夫愚人們能夠見得的,我也只能用各種譬喻來開示和顯示出阿賴耶識。賢護,如果你要知道阿賴耶識裡所含藏的罪福業,你現在應當仔細聽。

原文:譬如有人。爲諸天神。或乾闥婆等。及塞建陀等。鬼神所著。賢護。於意雲何。其爲天等。鬼神所著。其著之體。求於身中。可得見不。賢護白佛言。不也。世尊。天等鬼神所著。其著之體。無色無形。身内外求。皆不可見。

釋:佛說:譬如有人被一些天神,或者是乾闥婆非人,或者是塞建陀等鬼神附體控制了,賢護,你怎麽想呢?這個人被天人或者鬼神附體了,你在這個人的身體上能看見鬼神和非人的色身嗎?賢護菩薩回答佛說:看不見,世尊,非人和鬼神附著在人的身體上,他們是無形無色的,不管在人身内還是在人身外,都看不見。

佛說法常常用比喻,因爲比喻比較形象,衆生能容易聽懂。鬼神附體的時候,心裡明明是知道是有鬼神的,可是誰也看不見鬼神,同理,阿賴耶識也在五蘊當中運行,同樣也是看不見的,但祂卻實實在在的存在運行著。與鬼神附體五蘊一樣,附體以後,鬼神指揮五隂,讓干什麽五隂就干什麽,五隂必須聽從鬼神使喚。我們衆生都是聽誰使喚?是聽阿賴耶識使喚,而阿賴耶識是隨順於意根的。

我們應該明白,五隂身行走坐臥是誰在起作用呢?是八個識和合起作用,沒有八個識身體就不能行走坐臥,沒有八個識就坐不住,躺下也是一堆死肉,所以色身上有八個識,才能行走坐臥,迎來送往,穿衣吃飯。

原文:賢護。其爲福勝。諸大天神。之所著者。即須好香花。燒衆名香。香美飲食。清淨安置。祭解供具。鹹須華潔。如是此識。爲福資者。便獲尊貴。安樂之果。或爲人王。或爲輔相。或豪望貴重。或財富自在。或爲諸長。或作大商主。或得天身。受天勝果。由識爲福資。身獲樂報。

釋:賢護,如果這個人色身上是一些天神來附體,天神就要布置香美的鮮花,燃燒諸多名貴的香,準備一些香美的飲食,周圍環境都要布置的干干淨淨,安置一些干淨的祭祀天神的供具,一律都是華麗而清淨的,因爲天神就是喜歡干淨和清淨美麗。阿賴耶識也是這樣,有福業滋養,含藏著善業福果,阿賴耶識就讓五隂身獲得尊貴、安穩而快樂的果報。或者作爲國王皇帝,或者作爲丞相和宰官,或者出生在豪望貴族之家,或者是大富長者,財富自在,或者作爲大商主,富貴發達,或者升天享福,作天人。這些都是因爲阿賴耶識裡收藏著福德業種所致,有福德滋養,阿賴耶識就變現福報身,享受樂報。

天人們喜歡香,喜歡清淨,喜歡華麗,被附著的這個人就要經常燒香,爲了好聞,飲食都是香美,而且特別干淨的。天人命終托生到人中的那些人,幾乎都有潔癖,那是把天人的習氣也帶來了,他的手一天不知道要洗多少遍,生活環境都是非常講究的。其實那些細菌是洗不掉的,他不知道,只是習慣性的洗,衣服經常的洗,桌子經常的擦,一點灰塵都不許有。這是在天上養成的潔癖,喜歡清潔的天人習氣。

如果是豬狗托生過來的人,看看豬狗的生活環境是什麽樣,他的家裡就差不多是什麽樣,從這裡就能判斷出此人前世當過什麽衆生,從哪道裡托生過來的。再從一個人的習氣上就能判斷出他的前世是哪類衆生,如果他的相貌,非常非常的瘦,臉是長長的,就能大約判斷出此人前世做過什麽衆生。在臨終的時候,觀察他的相貌和他這一生的習氣秉性,也大約能判斷出他要托生到哪一道裡。

如果一個人到老了,還一直是又貪又慳吝,一點東西都不肯施捨與人,就知道此人必去餓鬼道無疑。大多數人死後一般都要去鬼道,因爲大多數衆生都是慳貪吝嗇的,與鬼道衆生相應,就去做鬼。人道中的大部分衆生也都是從三惡道中托生過來的,因爲大多數衆生的習性都與三惡道相應。

原文:如彼福勝。天神所著。得勝妙花香。香美飲食。便即歡喜。病者安隱。今得尊貴。豪富自在。當知皆是。由福資識。身獲樂果。

釋:如果是那些福德比較殊勝的天神來附其體,其人與天神的果報相應,這個人就享受勝妙的花香,還有香美的飲食,内心歡喜異常,被天神附體的人如果從前有病,這時病就沒有了,因爲天人天神從來沒有病,所以是不會讓這個人再生病的。被附體的人,現在獲得了富貴自在之果報,當知都是因爲自己過去所造作的福德之業滋養阿賴耶識的結果,讓現在的五隂身獲得了快樂的果報。

原文:賢護。其爲富丹那等。下惡鬼神。之所著者。便愛糞垢。腐敗涕唾。諸不淨物。以此祭解。歡喜病愈。

釋:賢護,如果一個人被富丹那等下劣的惡鬼神附體了,這個衆生就喜歡肮脏糞穢、腐朽發臭的鼻涕和唾液,喜歡一切不淨物。如果用這些不淨之物祭祀鬼神,此人病苦就會消失不見,因爲鬼神能報答此人,用神通治好他的病。那些福薄的惡鬼,人吐一口痰,都得去搶,唾液對於鬼神來說就是美食,鼻涕對於鬼神來說也是美食,糞垢之處也有沒有福德的鬼來啖食。這些福薄的鬼神,都是因爲活著爲人的時候不肯布施,慳吝成性,就得這個果報。

原文:其人以鬼神力。隨鬼神欲。愛樂不淨。臭朽糞穢。識以罪資。亦複如是。或生貧窮。或生餓鬼。及諸食穢。畜生之中。種種惡趣。由罪資識。身獲苦果。

釋:如果一個人被鬼神所控制了,鬼神在他身上想干什麽他就干什麽,鬼神喜歡什麽他就喜歡什麽,完全聽從鬼神的指使。喜歡不干淨的臭穢腐敗的糞穢之類的物品。衆生造了罪業,罪業種子存在阿賴耶識裡,阿賴耶識變現的衆生也是這樣,喜歡低劣下賤肮脏糞垢之處。因爲這個人不修福,阿賴耶識裡沒有福業,都是罪業,就會讓這個衆生或者生到貧窮家,或者生到惡鬼道,啖食臭穢物,或者生到畜生道,畜生也是全部都吃肮脏的飲食。生在這三惡道當中,都是因爲由罪業來滋養著阿賴耶識的結果,阿賴耶識就讓他的五隂身獲得這樣的罪苦果報。

原文:賢護。勝上天神。其著之體。無質無形。而受種種。香潔供養。識福無形。受勝樂報。亦複如是。富丹那等。下惡鬼神。爲彼著者。便受不淨。穢惡飲食。識資罪業。獲諸苦報。亦複如是。

釋:賢護,衆生被果報殊勝的天神附體時,天神在人身上是無形無相的,卻能受到鮮花和潔淨的飲食供養,同樣的,含藏著福德種子的阿賴耶識也是無形無相的,卻能讓衆生受著殊勝的樂報。衆生被富丹那等下劣的惡鬼附體了,就喜歡不淨的臭穢的飲食。衆生造了罪業,罪業種子滋養阿賴耶識也是這樣,讓衆生獲得苦報,就像那些下劣惡鬼附在人身上一樣,這個人就和下劣惡鬼相應,受那些惡劣的果報,受用肮脏不淨的飲食的果報。

原文:賢護。當知識無形質。如天等鬼神所著之體。供具飲食。所獲好惡。如資罪福。得苦樂報。

釋:賢護,你應當知道阿賴耶識無形無色,就像天神著身和鬼神著身不可見一樣,所獲得的飲食供養具,所得的罪業和福果差別,都是因爲衆生的罪福業滋養阿賴耶識的結果,衆生就得到苦報和樂報。衆生造罪惡業,造善福業,所受的果報就不同。

目錄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