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返回

書籍
作品

作者:釋生如更新時間:2024年02月25日

第五章  修行篇

一、我見的表現

有的人做了一點善行就到處宣揚,就像公雞一樣到處咯咯亂叫,這樣還有什麽隂德可言?還有什麽功德可說?假如能利益到別人,哪怕是讓人開心笑一笑,哪怕能給別人帶來一點點利益,都是應該的,沒有什麽可值得公開出來的,一公開出來,善報就受了沒有了,後世更大的善報就得不到了,這就相當於隂德沒有了,隂德是後世受的善報。除非是想給人做個榜樣,以此來熏染帶動別人也向善行善,才把自己的善行公之於衆。

而有些人什麽事還沒有開始做,就高音喇叭到處廣播,先提前享受一下別人的豔羨、恭敬、贊美和追捧,這是借高利貸提前消費的行爲,很不明智。爲什麽會出現這種情況?因爲有嚴重的我見,才有嚴重的虛榮,想要博取他人的眼球,把自己和他人以及其中的事和功勞等等都當作真實的,加以嚴重的執取。了解到什麽是我和我見的表現,別人一作作起來,身口意行一出現,就能辨別出此人的我見是嚴重還是輕微,是否斷我見了,離斷我見還有多遠,這樣就讓冒充聖人者無所遁形,那麽誰還敢來娑婆世界行騙呢?

二、斷身見的方法

問:假設組成身體的所有小顆粒(物質)的所有權歸屬地球,能運動的能量的所有權歸屬太陽,除去外借的物質和能量,剩下空蕩蕩的狀態,不知道什麽是自己。這樣的思維能幫助斷身見嗎?

答:這樣的歸還方法,能幫助斷身見,楞嚴經裡佛講過。但是身體裡的物質色法,歸還錯主人了,地球和太陽也是物質色法,也有主人要去歸還,如果把地球和太陽當作物質色法的主人,這還是錯見,不能斷身見。色身裡的物質色法的主人是如來藏,是如來藏用四大種子形成的四大微粒,微粒再繼續不斷地聚集,就凝聚成了色身,從一粒受精卵到胎兒的色身,到出生以後嬰幼兒的色身,再繼續凝聚成青少年和成年人的色身,老年人的色身,最後四大種子回到如來藏裡,色身滅去消失。

整個過程都顯示出如來藏是物質色法的主人,色身整體都是被出生和變化的,都是空的,因而是無我的,這樣就能斷身見了。但是四大種子形成色身的過程無法實際現前觀行,雖然這樣觀行能觀行得非常徹底和究竟,但定慧不足,還是從四聖諦的角度來斷身見比較容易。

三、三果人退失了初禪定果位會不會退失?

瑜伽師地論中說,三果人即使禪定退失,果位也不退失。因爲根本煩惱已經斷除了不會再生起,枝葉煩惱即使生起,心也不會再如從前一樣真有煩惱了,有時候偶爾現起的小煩惱,只是在意識層面的,不是意根深層次的,生起便會快速消失,不是真煩惱,根本不影響其解脫智慧,所以就不影響果位。根本煩惱決定著解脫的智慧,決定著能否涅槃。根本煩惱斷了,還能不能生起,在佛經中沒見到事例,現實生活中也沒有遇到,所以不確定,不排除有特例。

小乘三果和大乘三果的情況是有區別的,小乘三果人因爲很少度衆生,一般都是出家人,事務比較少,或者幾乎沒有什麽事務,接觸的衆生少且單一不襍,心能夠保持清淨,禪定也容易保持,不容易退失,果位就不退,也許有特例。三果人雖然有初禪定,但是不是時時都有,不能時時都在定中,在初禪定中做事很困難,遇到需要太動腦筋和費心思的事就會頭疼和煩心,其初禪定上坐時和特意保持時肯定是有,下坐時也許能保持,也許會退失一部分。比如晚上睡覺時就沒有禪定,特別用腦思惟時禪定就減輕。

那麽禪定減輕和晚上睡覺,果位能保持住嗎?當然能保持,不能說醒著時是三果人,睡著就變成一二果或者凡夫。所以暫時退失初禪,果位不退。初果人有未到地定,禪定也很容易退失,但初果位不退。大乘七住位菩薩也有未到地定,也容易退失,但是位不退,名爲位不退菩薩,不會變爲凡夫,假七住菩薩談不到退的問題,因爲根本沒有進七住位。

再比如說佛陀在四禪定中成佛,具足了四禪八定和滅受想定,但佛陀不能總住在二禪以上的禪定中,在這樣的禪定中無覺無知,無法生活和度衆生,佛陀平時行住坐臥只能保持初禪定;具足四禪八定的俱解脫阿羅漢也不能總在二禪以上的禪定中,行住坐臥也許能保持初禪定,也許不能保持。但是不能說不在四禪八定中,佛陀就不是佛了,阿羅漢就不是阿羅漢了,所以不在禪定中,果位是不變的。即使佛陀在初禪定中講法一個月甚至一年、一劫,不入二禪以上的禪定中,佛陀的果位也永遠不會退失。圓覺經中說:譬如銷金鑛,一成真金體,不複重爲鑛。意思是說佛已經從無明煩惱中修鍊成佛了,不會再有無明煩惱了,佛位就永遠不退。

那麽長期退失初禪定,三果人果位退不退呢?這個要看智慧的保持情況,和身口意行的具體情況而定,要根據根本煩惱是否現行、菩提心是否退失、是否仍然不著世間的名聞利養來判定果位是否退失,而不能只以禪定而論。阿羅漢還俗退失四果,那是因爲暫起輕微貪欲煩惱,後又厭倦世俗生活,又出家修成四果,三四果人斷除了煩惱,沒辦法再過世俗生活了,即使還俗還會再回來。總結起來說,應該以果德來判定果位是否退失,檢查三果人的果德變沒變,看其思想行爲是否還符合三果人的德行。禪定的結果應該是斷煩惱,有解脫的智慧出生,如果這個結果不變,沒有退失,那麽果位就不退。

大乘菩薩的三果,要比小乘三果不容易保持,因爲菩薩以度衆生爲重,接觸的衆生多,事務也多,用心的地方更多,比較繁忙,又沒有時間修自己,禪定最不容易保持,退失是正常的。但是初地菩薩是行不退的菩薩,如果菩薩度衆生的行不退,仍然保有大菩提心,行大菩薩道,不知疲倦,煩惱不生起,不求世間的名聞利養,能捨棄自我,一心爲佛教事業,並且唯識種智不退,那麽初地菩薩的果位怎麽能退呢?如果這些果德消失了,生起了貪欲和嗔恚,搞起了名聞利養,那麽果位就退了。

三果的菩薩只有初禪定,還沒有宿命通,命終以後再托生人間,就會忘記前世一切所修,沒有初禪定,外表與凡夫無異。可是意根與前世是同一個,意根的思想觀念、品德、福德、菩提心與前世一樣,延續到今世,甚至定力和智慧也很強,其心行就與凡夫差異極大,盡管意識受到了世間法的熏染,有了染污,會熏染意根,造作一些不善業,但這染污是有限的、輕微的,意根的清淨性起著決定作用,一旦再次遇見佛法,很快就會覺悟,快速消除這些染污,不會成爲修道上的遮障,並且還會快速地証得三果,再次明心,進入初地。

所以三果的果位退不退,在於果德是否還在,不能只看單一的禪定,禪定起著斷煩惱和引生智慧的作用,既然已經起到了作用,禪定退失一段時間就沒有多大關係了,需要時再快速修回來就可以了。譬如打火機,把柴火引生出來,打火機火滅了也沒有關係了。

四、修行是讓境界空還是讓自己空?

境界都包括什麽法?境界就是塵,塵是一切與我的識心相對的色聲香味觸法,包括人事物理一切法,包括自他五隂身,根塵相觸生識,有識就有分別,就會起心動念。那麽修行是空境界還是空我?是我先空,我空了境界就空了,不是境界空了我就空了。

境界若無,我就無,境界若有,我就有。這叫什麽修行?若這樣也叫作修行,那麽外道修出四禪八定空了境界相,卻只留我,他們是否斷我見了?誰比還外道空?修境界者,原來是隨境界轉者,隨境界轉的就是凡夫。我空了,還有塵嗎?塵隨著就空了。你若不空,一切境界起,你若心空,一切境界化爲無。

五、精進學法算作是修行嗎?

金剛經雲: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法是三藏十二部清淨妙理,屬於理論和知識範疇,這些理論知識在實証之後,破除相應的無明,就沒有用了,就要棄捨掉,如果留存於心,只能窒礙心識,不能心空無礙,徒增法縛。比如用葯治好了病,就應該把葯丟棄,否則執葯反成病。而與法相對的非法就是無明,貪嗔癡煩惱。無明的範圍極廣,凡是錯誤的、不如理的、導致生死不絕的思想觀念都是無明。這些非法更是要捨棄掉。我們整個的學佛修行過程,就是不斷地破除無明的過程,直至無明滅盡,到了彼岸,再不需要修行,法理也要空盡。

這樣法與非法的關係就很清楚了,二者是葯與病的關係,是對治與被對治的關係。法是用來對治非法的,非法對治沒有了,法也要捨棄,這樣心就空了,清淨了,常樂我淨了。既然法是用來對治無明的,它就是修行的一種工具和方法,而修行的對象是無明煩惱,而不是法本身。法是理,無明煩惱是事,事體現在身口意行上,身口意行也是事,分爲善、惡和不善不惡三種,惡滅心就變爲純善和清淨。那麽用理破事,圓融事,圓滿種種事行事相,就是修行最初和最後的標的和宗旨。

到最後心中的法肯定是要消除的,事行是否也消除呢?無明煩惱的事行一定要消除,消除了無明煩惱以後,身口意行就會變得徹底清淨,沒有染污,這樣就圓滿了種種事行,成就了無上佛道。但諸佛成道是不入無餘涅槃的,在無住處涅槃中,圓滿清淨的事行就要常常現起。因爲諸佛因地發願要廣度無量衆生,成佛以後就要圓滿地實現因地所發的種種清淨大願,所以事行不能斷,也不能滅,直至衆生度盡。

這樣就清楚了,有智慧能理事圓融,能圓滿種種事行,才是真修行,能用以自豪和標示於人的應該是無無明的清淨的身口意行,而不是學了什麽法和學了多少法,因此方法和用具不必展示於人,結果很重要,將結果示人,才能激勵人、教導人、引導人,走上破除無明的成佛之道。就像身體健康的人,只向人展示健康的身體就行了,沒必要到處宣傳自己有治癌葯,有治白血病的葯,無病才是令人自豪的。用法對治了非法,起到了其應有的作用,消除了無明,去掉了貪嗔癡煩惱,滅除了我法二執,這才是根本。如果不起作用,念佛也是非法,如果能起到作用,外道非法也是法。

現在有一部分人理論是理論,事是事,二者沒有關係,那修行到底是在修什麽?很多人都以爲學佛就是學理論知識,多懂一些佛法,而懂佛法是爲了什麽卻不知道,修行的目標和方向是什麽不知道。如果學佛只是爲了掌握理論知識的話,即使學富五車,變成了佛學博士,也仍然是無明衆生,不能解脫一絲毫。理論知識並不能讓衆生成佛,執理廢事,反倒變成了法執,被法所縛更增生死,這樣的學法就是愚癡行,不算作修行。理論是爲事服務的,事圓滿了,理論就沒有用了,應該捨棄了。哪有智慧人成天抱著理論而不顧事,本末倒置呢?

人是在事上解脫,不是在理論上解脫的。有些人真是顛倒,高捧著理論,卻大造惡業,以爲理論在手,目的達成,事行不管。而實際上,有用的是事,需要圓滿的是事,事圓滿了才是佛。爲了把事圓融做好,才去學理論,用理論指導事行,改變事行,圓滿事行。若不爲此,埋首三藏十二部中,孜孜以求,所爲何事?爲學而學,豈不是無用功?那些學了一些法就傲視群生的人,是多麽地愚癡顛倒啊!所學不能減輕貪嗔癡,反而增加了無明,莫不如不學,學來學去也只是個禍害,讓衆生誤會佛法誤會佛教,就是在造大惡業。總結起來說,不能圓融事行的學法,再精進也不算作修行。

六、持戒算不算修行?

甲說:修行的最終目的就是破我執,進而破法執。而破我執、法執就要有般若智慧,如果要成就般若智慧,就必須有禪定助緣,沒有禪定助緣心就會散亂,即使熏習過般若智慧,也使不上力,所以要有定功。而禪定的基礎在戒,只有透過持戒,才能遮止、不去做一些不好的業,使身、口、意三業保持清淨,這時就有了力量用般若智慧破除内心的貪嗔癡、我執等。

甲的意思是持戒有助於禪定,保持清淨心,不造惡業,在禪定的力量下斷除貪嗔癡煩惱,破除我執和法執,這樣的持戒算是修行。但我覺得單單不造惡業的持戒還是不夠的,雖然說從初發心學佛的角度來說,這樣已經很好了,但還是沒有進入修行階段,因此還不算是修行。

修是修正自己的思想觀念和身口意行,行是身體力行,具體操作,對於善法善業有所造作,只不作惡還不行。衆生的身口意行都具足了貪嗔癡煩惱,具足了無明,這些無明煩惱需要用善法來對治,善來惡去,有善就有福,福德一是有助於持戒,二是有助於生起禪定,降伏煩惱,三是有助於生起智慧,改變錯誤的思想觀念,清淨身口意行,讓身心世界都得到轉變。僅僅是持戒不作惡,還不能具足善法,不能有大福德,因此還不算修行。

乙說:持小乘戒,不是真正的修行佛道,頂多算是一個修行的保障,持菩薩戒才是修行。修行佛道就好比一艘船行於苦海,船行的方向、路線是第一重要的。佛世尊開示的修行路線圖第一重要,法船第二重要。僅僅持小乘戒,爲什麽不算修行佛道呢?譬如只保護自己的小船不觸礁,不漏水,孤零零地飄蕩在苦海裡,自利不了,利他又不能,這怎麽算是自他兼利的修行呢?

乙的觀點是僅僅持小乘,還不算修行,持大乘戒才算是修行。但是大小乘只要有純正的發心都是修行,只不過各自的目標不同,小乘在中途就下車了,而大乘是在終點站下車。持戒是不是修行,關鍵在於以什麽樣的心行而持戒,持戒所指向的結果是什麽。如果持戒是爲了人天福報,得了人天福報或者是造惡業,或者是福盡又墮落,這樣的持戒仍然能導致墮落,那就不是修行了。外道門也持戒,很多人五戒絕不犯,心也清淨,最終仍然是外道,不走佛道,這樣的持戒也不算修行。

小乘修行的目標是斷我見,修成無我,改變五蘊是我的思想觀念,解脫五蘊束縛。如果能以無我無私的心持戒,就能斷我見趣向解脫,得涅槃果証,那麽這種持戒就屬於修行。相反,以有我之心,不行無我之事,心中處處計較著我,這樣的持戒就不是修行,得不到無我的果德,得戒福以後還會墮落。大乘以無我之心行利他之事,發大菩提心,這樣的持戒是修証的基礎,能改變心性,增長定慧,導向明心証悟,所以算作修行。

七、什麽是邪精進?

邪精進與正精進相反,所努力的方向不正確,而方向不正確,則越努力離目標越遠。正精進努力的方向是証得無我,証得空,越來越無我,越來越空,直至徹底究竟,圍繞著這個目標修行戒定慧三無漏學。而邪精進的人心中我盛,著有不空,無論修什麽都是爲了那個所謂的我的世俗利益,著於世俗的有,對於名聞利養心有希冀和追求,與道背道而馳。這樣的話,盡管日夜不息地打坐念經念佛,學法甚至弘法,都以自我爲中心,以自身利益爲中心,只要自己得利,與自己有關的人得利,別人好不好無所謂,甚至還要損害他人的利益。這樣的修行,越精進離無我之道越遠,離空越遠,離法界實相越遠,最後還容易修成魔。

沒有清淨大願正願的精進,雖然不算邪精進,但也不是正精進,一切修行願爲先導,無願不成事,有願事半功倍。願如加速器,願如深坑中的梯階,願如泥中的牽引繩,願能擺脫業力的糾纏,直達涅槃彼岸。小願爲自身,大願爲衆生,邪願爲假有,正願爲真空,爲清淨。大願和正願發不出來,修行尚淺,一旦善根福德積累得深厚了,自然願起,有願皆成。

八、爲什麽聲聞人厭多聞緣覺厭思惟?

優婆塞戒經第一卷原文:聲聞之人厭於多聞。緣覺之人厭於思惟。佛於是二心無疲厭。故名爲佛。

釋:具有聲聞根器之人爲什麽會厭倦於多聞?小乘經中佛曾經說聲聞人因爲喜歡多聞,才被稱爲聲聞,而在大乘這裡,佛卻說聲聞人厭於多聞,是不是佛說法總是顛倒?其實不是,每個定義都有一個前置條件,都是在一定範圍之内的定義,超出這個範圍,從前的定義就不適宜了,那麽定義就要改變。聲聞人的多聞,是在小乘解脫道範圍内的多聞,是在四聖諦世俗諦範圍内的多聞,超出這個範圍,他們就不想多知多聞了,滿足於現狀,同時也認爲超出這個範圍再也沒有什麽法了。這種認知的侷限性緣於他們的發心,緣於他們的心量和眼界,也緣於他們不算太深入的智慧見地。

聲聞人通過聽佛講法,認識到了五蘊世間苦,他們發心小,只想解脫世間苦,只要能解脫世間苦,這就足夠了,至於遙遠的三大無量劫的成佛之道,他們不感興趣,也有的人認爲能解脫三界係縛就成佛了,其餘的就沒有什麽可修可証的了。緣於善根福德智慧的侷限,他們在修學四聖諦時,觸碰不到大乘般若如來藏之理,於是就盲目地認爲四聖諦對於解脫已經是究竟到底了,再無他法了。正是基於如此的愚慧,在法華會上,才有五千比丘退蓆,大乘法他們不信不聽,更不會去思惟。從這一點上就可看出,聲聞人其實是不喜多聞佛法的。

緣覺辟支佛們的善根智慧要比聲聞人深一些,他們不必跟在佛身邊多聞佛法,但遇因緣就會獨自思惟其來龍去脈,追根究底,徹法底源,於是就有了對十二因緣法的思惟,在反反複複正推和逆推中,觸碰到了五蘊世間一切法的最初來源阿賴耶識 。他們思惟到阿賴耶識這裡,緣於根性和習性就不再進一步思惟了,也不想去實証這個法界實相真理,智慧就停滯在能解脫三界世間苦這個程度。因爲他們沒有發大菩提心,想要成就佛道,他們只想解脫五蘊世間束縛,別無所求,所以才滿足於現狀,滿足於斷除對於解脫五蘊世間苦的無明,更深細的無明沒有斷除的欲望和打算。所以佛在這裡說,緣覺厭於思惟。

佛異於聲聞緣覺,在三大無量劫的修行中,發心廣大,爲無量衆生得離苦,不爲自身得安樂,根深器大,智慧就廣大,爲了探究法界真實理,難行能行,難忍能忍,不滿足於現前所得小法淺法,不斷地深入思惟,不斷地探究究極真理,對真理的追求從來沒有疲倦,才能最終圓滿一切種智,成就佛道。

總結起來說,一個人的根器是極其重要的,根深器大,才會枝繁葉茂,心包太虛,才會量周沙界。當一個菩薩能度到一個大根器的衆生,該有多麽幸運,遇到一個大根器衆生該有多麽寶貝,誰願意額外花費心思度那些無用的自私聲聞人,耗費自己寶貴的度衆生的精力?有這精力度一個初發心的菩薩,勝過度百千萬億聲聞人。這個初發心菩薩,將來成就時,能拔濟無量衆生的苦,帶領無量衆生走向解脫。如果能度到善根已經成熟了的菩薩,那更是非常幸運的事了!

因此,如果你們看到我有偏心,就不要奇怪和誤會什麽,要看我因爲什麽而偏心,心偏到了哪裡,哪裡就有大乘菩薩,不管是初發心菩薩也好,久修菩薩也好,總之是菩薩,將來是要成佛的,是會有無量衆生從之受益得解脫的,也許現在就有很多衆生在暗暗受益著。如果我沒有偏心,那就沒有平等心了,就有不公平的事出現,那樣的心才是偏的。比如說甲作出了一百份的貢獻,乙只作了一份的貢獻,我如果都給同樣的待遇,這顯然是不合理、不公平,也不平等的。

佛同樣有偏心,佛是偏愛大乘菩薩,偏愛於佛子的。誰是佛子?初地以上的菩薩是佛子。盡管這些菩薩在五蘊世間解脫的智慧上,不如阿羅漢和辟支佛,甚至與他們相差很大,但是佛護地上菩薩,稱他們爲親兒子,讓他們繼承如來家業;而稱阿羅漢辟支佛爲焦芽敗種,從來不說聲聞緣覺是我子佛子。佛到娑婆世界來度衆生,身邊跟著的都是佛無量劫所度化的各階位菩薩,這些菩薩們雖然居在他方世界,卻能隨佛去往十方世界度化衆生,佛的隨從衆裡可沒有聲聞緣覺。佛在娑婆世界講法,爲聲聞緣覺只講了十二年,爲菩薩們卻講了三十多年。三藏十二部經裡,僅有少量的聲聞緣覺法,大量的都是大乘菩薩法。沒有講出的法,更有極多的都是菩薩法。

九、心縛塵勞不如覺醒修道

由於業力突然間的意外死亡,心裡沒有準備,一般情況下是不容易再投生的,無法投生就會成爲孤魂遊魂,尤其是死時屍體殘缺不全或者是全無者,更無法投生。這類衆生心裡非常沒有歸宿感,惶恐不安,很痛苦。意外死亡的人不容易投生,往往會在自己死亡之處等待機會,或者想辦法制造意外事故,借著新死之人的魂再次投生,俗語說是抓替身。自殺的人也是這樣,只有抓到替身,才好投生。所以發生事故之處,以後會隔段時間再次發生事故,甚至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事故,不僅是地面,空中、水中事故都是如此,好多事故是衆生的執念造成的。

爲了救度這些橫死意外死亡的人,讓他們盡快投生,我們就要爲他們念佛念經回向,讓他們明理,去除執著和執念,增加他們的福德,讓他們有機緣想去投生就去投生,不要守著死亡之處,徘徊不已。我們應該發慈悲心,抽點時間念佛念經給這次空難者回向,如果他們能在一個月之内投生,以後在同一地點就不會再次出現意外事故。

每個人早晚都會死,但盡量不要橫死,不要意外死亡,最好是善終、正常死亡,最起碼要落得全屍,這樣後世才好辦。好死善終也是福德所感,善業所招,所以我們盡量在日常生活中隨緣行善積德,不要做惡事,損人之事一定不要做,尤其是對三寶,能護持則盡量護持,不能護持也不要毁謗,起破壞作用,要做到言行無虧,避免今世後世受到重大的惡報。

這次空難者,有不少人的人生還算圓滿幸福吧?工作事業家庭都挺不錯,令人羨慕吧?可是結侷如何呢?幾十年時間的所謂圓滿幸福快樂,後世卻是千萬年甚至更久的苦痛,流離失所,身心難安,甚至想要有個色身都很難。所以有智慧的人,眼光一定要放長遠,格侷一定要大,眼界一定要寬,站得要高看得要遠,以有生之力,搏永生之安穩。要做聰明有智慧的人,不要目光短淺,心胸狹窄,心量短小,只顧眼前蠅頭之利,不管未來無量劫的生死苦痛。

有多少人找借口說,我現在還不能出家,還不能全心修行,因爲我在世間還有責任和義務。可是如果你的家人和親友突然間消失不見了,你的責任和義務該怎麽算?如果你自己突然間消失不見了,還談什麽責任和義務?所以趁著有生之年,趁著還有精力,應該多做一些真正有意義的事,多做一些有利於更長遠之事,別只顧著目前幾十年,幾十年時間確實是很短暫很短暫,未來長劫卻是很長很長,長得無法計算,你是應該在意這幾十年的人生享樂,還是更應該考量後世長劫的安穩?世間之事,早就應該心清如鏡了,什麽事還能迷惑住自己的雙眼和心智?智者應善思。

十、不過如此

移山填海,偉大工程,揮沙運石,衆志成城;

高樓大廈,宏偉壯觀,安居樂業,人生榮華。

天上看之,如蟻造穴,群蟻合力,搬沙運土;

穴成群居,安蛋孵卵,天災毁之,移穴再造。

你之偉大,我也不差,歷劫如此,循環往複;

碌碌一生,終歸寂滅,回首一望,無盡蒼穹。

衆情執之,渾然不覺,迷之爭之,不過塵沙;

身生身滅,塵幻埃亡,唯一不化,不如一土。

十一、勸修

一到過年,辳村就要殺豬宰羊了,最後一頓給豬喂食的時候,豬吃得還那麽歡快,絲毫不覺得這是有生之年最後一餐,吃了一輩子無所事事,養出肥膘卻喪失了性命,越愚癡的畜生,越沒覺悟。人也如是,人類的一切災難都擺在眼前,明晃晃的,絲毫沒有遮掩,靠山山倒靠水水流靠人人跑,什麽也靠不住,在災難四起之時,卻還有心遊山玩水,看山看水又看雪,能玩則玩能樂則樂,猶如豬在享受最後一頓晚餐。人與豬的區別在哪裡呀?

不要覺得一輩子很長,那是錯覺,在天人看來只幾分鍾幾天時間而已。不要覺得自己還年輕,黃泉路上無老少,白髮人送黑發人常常在發生。不要覺得自己沒事,遇上大災大難的有不少都是很自信的人,都是躺在床上不能動了才留下悔恨的眼淚,卻爲時已晚。

遇到佛法了,還不覺悟,還不想努力修行,改變生死悲苦的命運,這樣的人還有什麽葯可救?我說誰,誰應該知道,如果還不知道,簡直是蠢笨如豬了,知道還不改,還有什麽好話可說呢?

十二、如何才能運用好自己的思惟?

問:人死時,身體裡衆生是不是都離開了?死後身體裡還有沒有衆生,特別是有沒有無形衆生?

答: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弄明白衆生附在別人的身體是爲了什麽,利用別人的身體想達到什麽目的。然後再思惟人死了以後,身體會變得怎麽樣,對衆生是否還有用。按照這樣的思惟順序,都思惟清楚了,就能明了人死後,身體裡是否還會有各類衆生。

我們對各種問題,一定要有個清晰的思路,思惟要具有邏輯性,這遠遠超過解決問題本身。如果思惟沒有邏輯性,思路不清,即使能解決一個問題,其他的問題還是解決不了,都得依靠別人來解決,而依靠誰也不如依靠自己,自立才是根本。如果自己的思惟沒有邏輯性,思路總是不清晰明了,那就要分析自己爲什麽會這樣,是什麽原因導致自己思惟力不夠好,再想辦法解決這個原因,讓自己有個非常強大的頭腦以解決諸多問題,或者是關鍵問題,或者是淺顯的基礎問題。

目錄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