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生如法师网站LOGO

坐禅三昧经讲解

作者: 释生如 分类: 修定法门 更新时间: 2024-03-06 17:50:47 阅读: 3657

第六章 第四治思觉法门

原文:若思觉偏多。当习阿那般那三昧法门。有三种学人。或初习行。或已习行。或久习行。若初习行当教言。一心念数。入息出息。若长若短。数一至十。

释:如果一个人内心思虑念头偏多,应当修习阿那般那三昧法门。修习此法的人有三种,第一种是初始才开始修习的人,第二种是已经修习一段时间的人,第三种是久修之人。如果是才开始修习的人,应当教导他,一心一意念数呼吸,入息和出息,长息短息都要数,从一数到十为止。入息时数一单数,出息时数二双数,不管呼吸是长是短,都要从一数到十,然后再从一开始数。这样周而复始不断循环往复,心就能慢慢静下来,不再有过多的思虑了,身体也会健康起来。这是六妙门的第一妙门:数。

原文:若已习行当教言。数一至十。随息入出。念与息俱。止心一处。若久习行当教言。数随止观。转观清净。

释:如果是已经修习一段时间的人,应当教导他,数呼吸时,从一数到十,心念随着气息入和出,与气息在一起不分离,然后心念看着出入息,随着出入息,出息知出息,入息知入息,把心止在气息上,不缘他法,专一其心,得定得止。心念不要在数数上,要安住在出入息上,随出入息自由出入,心念就能止住了。这是第二妙门:随。

如果是久修之人,应当教导他,数数的念头随着出入息,止在出入息以后,应当起观照作用,可以观行,观照自心,这样念头就能随着止观而逐渐清净下来。这是第三四五六妙门:止、观、还、净。

原文:阿那般那三昧。六种门十六分。云何为数。一心念入息。入息至竟数一。出息至竟数二。若未竟而数为非数。若数二至九而误更从一数起。譬如算人一一为二。二二为四。三三为九。

释:阿那般那三昧法门,有六种妙入门十六品。如何数息?就是一心念着入息,入息完了,就数一;一心念着出息,出息完了就数二。如果入息和出息都没有完就数数,这个不算,应该从头再开始数。如果数到二或者数到九,数错了,再从头数起。譬如数人数,一一为二,二二为四,三三为九。

原文:问曰。何以故数。答曰。无常观易得故。亦断诸思觉故。得一心故。身心生灭无常。相似相续难见。入息出息生灭无常。易知易见故。

释:有人问:为什么要数息?答:数息法容易观察无常,无常的观念容易成就,也能容易断除思虑觉观,心容易清净,能专心一意,修出禅定。因为平时身心的生灭无常现象,相似于真实,又连续不断的运行,定力不足时,很难见到这种身心生灭无常的真实相貌。而入息和出息这种生灭的无常现象,容易了知和见到。

原文:复次心系在数。断诸思诸觉。思觉者。欲思觉。恚思觉。恼思觉。亲里思觉。国土思觉。不死思觉。欲求净心入正道者。先当除却三种粗思觉。次除三种细思觉。除六觉已。当得一切清净法。譬如采金人先除粗石砂。然后除细石砂。次第得细金砂。

释:再次说,把识心牢牢的系在数息上,能断除一切的思想、思虑和觉观。思想觉观包括贪欲思想觉观、嗔恚思想觉观、忧恼思想觉观、家亲眷属的思想觉观、国土家园的思想觉观、希望永远不死的思想觉观。

如果想要清净自心入佛正道的人,应当先除去三种粗的思想觉观,然后再除去细的思想觉观。六种思想觉观除去以后,就能证得一切清净之法。譬如采金之人,先要除去粗大的沙石,然后再除去细的沙石,这样次第就能得到细金沙了。

原文:问曰。云何为粗病。云何为细病。答曰。欲瞋恼觉是三名粗病。亲里国土及不死觉是三名细病。除此觉已。得一切清净法。问曰。未得道者结使未断。六思觉强从心生乱。云何能除。答曰。心厌世间。正观能遮而未能拔。后得无漏道。能拔结使根本。

释:有人问:什么是粗病?什么是细病?答曰:贪欲觉观、嗔恨、恼害觉观三个是粗重的觉观,家亲眷属觉观、国土家园觉观、希望长生不死觉观是三个细觉观。除去这些觉观,就能得到一切清净法。

又问:没有得道的人,烦恼结使没有断除,六种思想觉观很强大,都是从心里生出来的乱想,怎么能除去呢?答曰:当修习到心厌世间的时候,能正确如理观察到这些思想觉观,就能遮障自心产生这些觉观,但是这不彻底,能拔除这些觉观思维,只是压服降伏而已。随后修行证得无漏道果时,就能从根本上拔除这些烦恼结使。

原文:何谓正观

见多欲人求欲苦    得之守护是亦苦

失之忧恼亦大苦    心得欲时无满苦

欲无常空忧恼因    众共有此当觉弃

譬如毒蛇入人室    不急除之害必至

不定不实不贵重    种种欲求颠倒乐

如六神通阿罗汉    教诲欲觉弟子言

汝不破戒戒清净    不共女人同室宿

欲结毒蛇满心室    缠绵爱喜不相离

既知身戒不可毁    汝心常共欲火宿

汝是出家求道人    何缘纵心乃如是

父母生养长育汝    宗亲恩爱共成就

咸皆涕泣恋惜汝    汝能舍离不顾念

而心常在欲觉中    共欲嬉戏无厌心

常乐欲火共一处    欢喜爱乐不暂离

如是种种呵欲觉。如是种种正观除欲觉。

释:什么是正观?看见贪欲多的人追求各种贪欲很是辛苦,即使得到了所求,守护所得到的也是很辛苦,等到失去时内心生起忧恼仍然是大苦,心里得到所贪爱的却无满足同样是苦。欲望是无常和苦的因,也是忧恼的因缘,众生都有这些烦恼苦处,应当觉悟贪欲然后舍弃掉。譬如毒蛇入到人居住的舍宅里,如果不赶快除掉必将有危害。种种贪欲颠倒乐,没有定相,也不真实,轻薄不贵重。

比如具足六神通的阿罗汉,教诲有欲觉的弟子说:如果你不破戒,不与女人共宿,戒行就清净,缠绵贪爱不相舍离,内心里充满了贪欲结缚的毒蛇。既然知道身戒不能毁犯,为什么心里还常常怀着欲火不熄灭。你是出家追求佛道之人,为什么这样的放纵自己?父母生你养你,宗亲眷属呵护送你出家修道,所有亲人都涕泣怜惜你,你都能舍离他们而不挂念,可是心里却常怀贪欲,放纵贪欲心无厌足,常常喜欢处于欲火中,欢喜爱乐一时也不愿舍离。

应该像这样用种种言词呵责欲觉,如是用种种正观来除去欲觉心。

原文:问曰。云何灭瞋恚觉。答曰。

从胎中来生常苦    是中众生莫瞋恼

若念瞋恼慈悲灭    慈悲瞋恼不相比

汝念慈悲瞋恼灭    譬如明闇不同处

若持净戒念瞋恚    是人自毁破法利

譬如诸象入水浴    复以泥土涂坌身

一切常有老病死    种种鞭笞百千苦

云何善人念众生    而复加益以瞋恼

若起瞋恚欲害彼    未及前人先自烧

是故常念行慈悲    瞋恼恶念内不生

若人常念行善法    是心常习佛所念

是故不应念不善    常念善法欢乐心

今世得乐后亦然    得道常乐是涅槃

若心积聚不善觉    自失己利并害他

是谓不善彼我失    他有净心亦复没

譬如阿兰若道人    举手哭言贼劫我

释:问:云何灭除嗔恚觉?答曰:从胎而生心里常常怀苦,因此说众生不要常嗔恼。如果修道人心有嗔恼,慈悲心就没有了,慈悲和嗔恼不能同时存在,二者没有可比性。如果你心念慈悲,嗔恼就灭去。譬如明和暗不能同时相处。如果想守持清净的戒律,却有嗔恚的心念,此人就会毁破戒律,自失佛法的利益。譬如大象入到河里洗澡,再把泥土涂满身,实是不智之举。所有众生都有生老病死苦,种种苦恼像用皮鞭抽打一样痛苦不堪。为什么一个善人怜念众生,却要给众生增加苦恼?如果生起嗔恚心想要损害对方,还没等加害到对方,自己就先被嗔火烧到了。

因此应该常常要有慈悲的心行,内心里不要生起嗔恼和恶念。如果有人常常有行善法的念,这样的心就是在修习着佛念。因此不该有不善之念。常常念着善法,心就是快乐的,今世得乐后世还是快乐的,证得常乐的道果就是涅槃。如果心里还集聚着不善的觉观,不但能失去自己的利益,也能恼害他人,因此说有不善的心念,彼我都有损害,他人的清净心也没有了,譬如住在清净阿兰若道场的人,举手哭喊着说贼人打劫我了。

原文:有人问言。谁劫汝。答言。财贼我不畏。

我不聚财求世利。谁有财贼能侵我。

我集善根诸法宝。觉观贼来破我利。

财贼可避多藏处。劫善贼来无处避。

如是种种呵瞋恚。如是种种正观除瞋恚觉。

释:有人问:谁打劫了你?答言:劫财之贼我不害怕,因为我不聚集财产求世间的利益,哪个劫财之贼能侵犯我?因为我在积集善根佛法的宝藏,觉观贼来就能让我失去佛法上的利益。劫财贼人容易避开,藏匿之处很多,劫善法的贼人来就没法避开了。像这样用种种言词呵责嗔恚,如是用种种的正观来除去嗔恚觉观。

原文:问曰。云何除恼觉。

答曰众生百千种    诸病更互恒来恼

死贼捕伺常欲杀    无量众苦自沉没

云何善人复加恼    谗谤谋害无慈仁

未及伤彼被殃身    俗人起恼是可恕

此事世法恶业因    亦不自言我修善

求清净道出家人    而生瞋恚怀嫉心

清冷云中放毒火    当知此恶罪极深

释:云何除去恼害觉观?答曰:众生有百千种之多的疾病,常常交替着来恼害,死亡之贼时常来追捕,想要杀害五阴身,众生常常沉没在无量多的苦痛中。既然是善人为什么还要再来加害众生,谗言毁谤谋害众生,没有仁慈心而去伤人的人还没有伤害到他人,自己就先遭殃了。世俗人起心恼害他人还可以宽恕,因为这就是世俗法中造恶的起因,世俗人也从来不说自己要修善做善人。可是想求得心清净的出家人,心里怀着嫉妒心而生起嗔恚,就像清冷的白云中施放毒烈的火焰,当知这种罪恶是极重极大的。

原文:

阿兰若人兴嫉妒    有阿罗汉他心智

教诫苦责汝何愚    嫉妒自破功德本

若求供养当自集    诸功德本庄严身

若不持戒禅多闻    虚假染衣坏法身

实是乞儿弊恶人    云何求供养利身

饥渴寒热百千苦    众生常困此诸恼

身心苦厄无穷尽    云何善人加诸恼

譬如病疮以针刺    亦如狱囚考未决

苦厄缠身众恼集    云何慈悲更令剧

如是种种呵恼觉。如是种种正观除恼觉。

释:一个住在寂静道场中的人心生嫉妒,有个阿罗汉有他心智通,教导劝告他,苦苦的呵责他说,你为什么这样的愚痴,嫉妒心能破坏你所修得的功德本钱,如果想要求得供养,你自己就要去努力积功累德,用诸多的功德来庄严自己;如果不修持戒行,不修习禅定和广学多闻,就白白的穿着出家服而破坏法身慧命。这样做表明自己实际上就是一个乞讨的弊恶人,为什么还要贪求供养来养自己的色身?

饥渴冷热的百千种苦恼,众生常常被困在这些烦恼病痛中,每个众生身心所受的苦厄烦恼无穷无尽,为什么作为一个善人还要来给众生增加诸多的苦恼?譬如一个人生了病疮,然后再拿针刺来刺伤他,也如监狱的囚犯,受着严刑拷问,生死不定,众多的苦厄缠绕色身,众多的苦恼也集于一身,云何有慈悲心的人更要来加重他的苦恼?

就像这样用种种的言词来呵责自己的恼害觉观,如是用种种的正观来除去恼害觉观。这就是修心法门,要学会观察自己的心,学会呵责自心,学会教育自心,学会引导自心向正,心地就会越来越清净,越来越有智慧,道业进步就快了。

原文:问曰。云何除亲里觉。答曰。应如是念。世界生死中自业缘牵。何者是亲。何者非亲。但以愚痴故。横生着心。计为我亲。过去世非亲为亲。未来世非亲为亲。今世是亲。过去非亲。譬如鸟栖暮集一树。晨飞各随缘去。家属亲里亦复如是。生世界中。各各自异心。缘会故亲。缘散故疏。无有定实。因缘果报。共相亲近。

释:问:如何除去想念亲眷的觉观?答:应该这样想,在娑婆世界生生死死中,都是自己的业缘所牵引的结果,谁是亲人谁为非亲,都是因为愚痴的缘故心里强执著为我的亲属。过去世时非为亲属,今世成为了亲属,未来世不是亲属,今世是亲属,今世是亲属过去世不是亲属。譬如飞鸟晚上聚集在一棵树上,早晨却各自随缘飞去,家亲眷属也是这样,生在一个世界中一个人一个心思,统一不到一起,因缘聚会时是亲属,因缘散去时就疏远了,并没有固定的真实的因缘果报,能让所谓的亲人互相亲近。

原文:譬如干沙。缘手团握。缘捉故合。缘放故散。父母养子。老当得报。子蒙怀抱。养育故应报。若顺其意则亲。若逆其意是贼。有亲不能益而反害。有非亲无损而大益。人以因缘故而生爱。爱因缘故而更断。譬如画师作妇女像。还自爱着。此亦如是。自生染着。染著于外。

释:譬如干燥的土沙用手握成团,由于手握的因缘和合在一起,手握的缘消失沙团就散去。父母由于抚养子女的缘故,老时应当得到子女的回报,子女受到父母恩养的缘故,就应该报答父母之恩。如果能顺从对方的意志,就是亲人,如果违背了对方的意志就是贼人。有的亲属不但没有益处,反而还有害处,有的人不是亲属不但没有损害,反而有大益处。人都是因为某些因缘而产生爱意,由于爱是因缘所生的缘故,缘散就会断除。譬如画师画出了一个女人像,之后自己就对女人像产生贪爱,家亲眷属也是这样,都是自己生起的染爱心而贪染着外缘。

原文:过去世中汝有亲里。今世于汝。复何所作。汝亦不能益过去亲。过去亲不益汝。两不相益。空念之为是亲非亲。世界中不定无边。如阿罗汉教新出家恋亲弟子言。如恶人吐食。更欲还啖。汝亦如是。汝已得出家。何以还欲爱着。剃发染衣是解脱相。汝着亲里不得解脱。还为爱所系。三界无常。流转不定。若亲非亲。虽今亲里。久久则灭。如是十方众生回转。亲里无定。是非我亲。

释:过去世中你也有亲属,今世对你还能作什么,你也不能对过去世的亲属有什么益处,过去世的亲属也不能对你有什么益处。互相都不能有什么益处,心里空空念着是亲人不是亲人,空无所得,世界里不定因素有无量之多。

比如阿罗汉教导新出家的仍然还怀恋亲人的弟子说,如胃里不舒服的人吐出饮食,还想再吃回去,你也是这样。你现在已经出家了,为什么还要贪爱亲人?剔除须发穿着染衣就是解脱相,你贪着亲人不得解脱,还被贪爱所系缚。三界世间都是无常法,生死流转不定,是亲非亲都是不定的,虽然今世成为亲属,长时间以后就不是了。因此说十方众生生死轮回,亲人不定,那就不是亲属。

原文:人欲死时。无心无识。直视不转。闭气命绝。如堕闇坑。是时亲里。家属安在。若初生时先世非亲。今强和合作亲。若当死时复非亲。如是思惟。不当着亲。如人儿死。一时三处父母。俱时啼哭。诳天上父母妻子。人中亦为诳。龙中父母亦为诳。如是种种正观。除亲里觉。

释:人要死时,没有了心识,目光直视不动,气停命绝,如堕落在黑暗的大坑,这时候你的家亲眷属在哪里?如果刚刚出生的时候,前世都不是亲属,今世勉强聚在一起成为了亲属,当死亡的时候又不是亲属了。这样思惟就应当不再贪着亲人了。比如一个人在小时候就死了,三个地方的父母同时都哭泣,天上的父母妻子被欺诳,人中的父母妻子被欺诳,龙中的父母妻子也被欺诳了。像这样用种种正确的观行就能除去亲属觉观。

原文:问曰。云何除国土觉。答曰。行者若念。是国土丰乐安隐。多诸好人。恒为国土觉绳所牵。将去罪处。觉心如是。若有智人不应念着。何以故。国土种种过罪。所烧时节转故。亦有饥饿。身疲极故。一切国土无常安者。

释:问:如何除去国土家园觉观?答曰:修行人如果心里念着,这个国土富饶安稳快乐,有诸多好人善人,那就常常被国土觉观之绳索所牵引,绑缚到罪恶之处。觉观心就是这样系缚于人。如果是有智慧的人不应该念着国土,为什么不应该如此念着国土?因为国土有种种的过罪,如被烧毁或者是因缘时劫变了,国土就改变了,也有饥荒之时,民众忍饥挨饿,身体疲弱无力等等。一切国土世间没有恒常安乐之者。

原文:复次老病死苦。无国不有。从是间身苦。去得彼处身苦。一切国土去无不苦。假有国土安隐丰乐。而有结恼。心生苦患。是非好国土。能除杂恶国土。能薄结使。令心不恼。是谓好国土。

一切众生有二种苦。身苦心苦。常有苦恼。无有国土无此二恼。复次。有国土大寒。有国土大热。有国土饥饿。有国土多病。有国土多贼。有国土王法不理。如是种种国土之恶。心不应着。如是正观。除国土觉。

释:再者说,生老病死苦没有一个国土没有,从一个世间除去了身苦,到另一个世间又有了身苦,一切国土没有无苦的。假使有一个安稳快乐的国土,可是自己内心有烦恼结使,仍然要心生苦患,因此这个国土也不是好国土。能除去杂恶业行的国土,能使众生淡薄贪嗔痴烦恼结使,让众生心里没有恼害的国土,才是好国土。

一切众生有两种苦,身苦和心苦,因此常有苦恼,没有一个国土中众生没有这两种苦恼的。再次说有的国土中有大热天气,有的国土有大寒天气,有的国土有饥饿的现象,有的国土有多灾病的现象,有的国土有贼盗多的现象,有的国土有国法不合理的现象,如是有种种国土的过患恶患,因此心不应该念着国土。这样正确的思惟观察国土,就能除去国土家园的觉观。

原文:问曰。云何除不死觉。答曰。应教行者。若好家生。若种族子才技力势胜人。一切莫念。何以故。一切死时。不观老少贵贱才技力势。是身是一切忧恼诸因缘。因自见少多寿。若得安隐。是为痴人。何以故。是谓忧恼因依是四大。四大造色如四毒蛇。共不相应。谁得安隐者。出息期入是不可信。

释:如何除去希望永远不死的觉观?答曰:应当教导修行者,如果出生在一个好的家庭,如果这个家庭种族后代的才能、技术、势力都超胜于人,这一切心里也不要念着。为什么不能念着?因为一切人死亡的时候,不管你是老是少,是贫富是贵贱,有才能有技艺有势力,一律都要死亡,这个五阴身就是一切忧悲苦恼的因缘聚集处,因此如果自己觉得能再长寿一些才能安稳快乐,那就是一个愚痴人。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忧悲苦恼的因缘是依着四大而有,四大造就了色身,就像四个毒蛇在一起,互不调和,谁能得到安稳?这口气出去了,还期望它再入进来,这是靠不住的。

原文:复次人睡时。欲期必觉。是事难信。受胎至老。死事恒来。求死时节。言常不死。云何可信。譬如杀贼。拔刀注箭。常求杀人。无怜愍心。人生世间。死力最大。一切无胜。死力强者。若过去世第一妙人。无能脱此死者。现在亦无大智人。能胜死者。亦非软语求。非巧言诳。可得避脱。亦非持戒精进。能却此死。以是故当知。人常危脆。不可怙恃。莫信计常。我寿久活。是诸死贼。常将人去。不付老竟。然后当杀。

释:再者说,人在睡着以后,想要自己一定能醒过来,这事也难预料。投胎出生到老,死亡这些烦恼事也不断出现,该死的时候,常常希望不死,这怎么可信?譬如杀人的贼人拔刀相向、剑拔弩张,常常要杀人,没有怜悯之心,死亡之贼也是这样。人活在世间,死亡的力量是最大的,所有一切没有能比死亡的力量更强大的。就像过去世时最胜妙的人也没有逃脱过死亡,即使现在也没有大智慧人能战胜死亡的。因为死亡不是你软言巧语能求到的,也不是能用巧舌欺诳能逃避得了的,也不是通过持戒精进修行就能抵挡得了的。因此应当知道,人是非常危脆的,不可依估,不要信赖期望自己能够长寿能够活得很久,死亡之贼常常把人抓去,不等年老就把自己杀死了。

原文:如阿罗汉教诸觉所恼弟子言。汝何以不知厌世入道。何以作此觉。有人未生便死。有生时死者。有乳餔时。有断乳时。有小儿时。有盛壮时。有老时。一切时中间死法界。譬如树华。华时便堕。有果时堕。有未熟时堕。是故当知。勤力精进求安隐道。

释:如阿罗汉教导被觉观贼所恼害的弟子说,你为什么不知道厌离世间赶快入道?为什么总是有希望自己不死长生不老的觉观?有的人还没有生出来就死了,有的人刚刚出生就死了,有的人还在乳哺时就死了,有的人在刚断奶时就死了,有的人在少儿时就死了,有的人在盛壮之年就死了,有的人到老时才死。一切时中,死亡时节不定,譬如树上的花,有在开花时掉下来,有在结果时掉下来,有果未熟时掉下来,因此应当精勤的精进,追求真正的安稳之道。

原文:大力贼共住不可信。此贼如虎巧覆藏身。如是死贼常求杀人。世界所有。空如水泡。云何当言。待时入道。阿谁能证言汝。必老可得行道。譬如险岸大树上有大风。下有大水崩其根土。谁当信此树得久住者。人命亦如是。少时不可信。父如谷子。母如好田。先世因缘。罪福如雨泽。众生如谷。生死如收刈。

释:与死亡的大力贼共住,是不可信赖的,这个贼人如虎一样巧妙的隐藏着自己的色身,如是死贼常常要寻觅着杀人。世界所有都是空如水泡,云何而说到一定时候再修道?谁能保证说你一定能活到老,那时才能修道?譬如一个危险的悬崖上有一棵大树,上边有大风吹拂,下边有大水冲崩树根之土,谁能相信这棵树能长久住世?人命也是这样,没有一点可信之时。父亲如谷子,母亲如好田地,前世的罪福业因缘如雨露润泽,才有人命。众生如谷麦,生死如收成。

原文:种种诸天子人王智德。如天王佐天。斗破诸阿须伦军。种种受乐。极高大明。还没在黑闇。以是故莫信命活言。我今日当作此。明后当作是。如是正观种种。除不死觉。如是先除粗思觉。却后除细思觉。心清净生得正道。一切结使尽。从是得安隐处。是谓出家果。心得自在。

释:种种诸天天子、人王的智慧德行,如忉利天王率领天子战败阿修罗军队一样,种种享乐,显示的智慧极高又英明,可是还是照样沉没在黑暗深坑中。因此不要相信命还健在的人说,我今日要做这件事,明天要做那件事。

像这样种种正确的思惟观察,就能除去想要不死的觉观。如是先除去粗的觉观,再除去细的觉观,心清净以后,才能证得道果,一切烦恼结使都能消灭。从此就到了安稳之处,这就是出家的果德,心得大自在。

原文:三业第一清净。不复受胎。读种种经多闻。是时得报果。如是得时。不空破魔王军。便得第一。勇猛名称。世界中烦恼将去。是不名健。能破烦恼贼。灭三毒火。凉乐清净。涅槃林中。安隐高枕。种种禅定。根力七觉。清风四起。顾念众生。没三毒海。德妙力如是。乃名为健。如是等散心。当念阿那般那。学六种法。断诸思觉。以是故念数息。

释:身口意三种业行都达到最清净,就不用再投胎受生了,因为对三界法都不贪爱,没有了执著,三界的业就消除,没有业就不用受生投胎。读诵种种经文,广学多闻,修到一定程度时就能得到修行上的业报果。得到果报时,断除贪欲嗔恚,就能破除魔王军,降伏魔王,获得第一勇猛的名称。生活在世界里,被烦恼所系缚,不叫作有力的健将,能破除烦恼贼,灭除贪嗔痴的三毒火,心得清凉寂静,在涅槃林中安稳而住,高枕无忧,具足种种禅定,五根、五力、七觉分具足,还能顾念怜悯众生没在三毒海中,威德妙力到如此程度,才名为勇键。

如果有种种散乱心,应当念阿那般那,修学六种妙法断除诸多觉观,所以说应念数息法。

原文:问曰。若余不净念佛四等观中。亦得断思觉。何以故独数息。答曰。余观法宽难失故。数息法急易转故。譬如放牛。以牛难失故。守之少事。如放猕猴易失故。守之多事。此亦如是。数息心数不得少时他念。少时他念则失数。以是故初断思觉应数息。

释:问:如果用其它方法如不净观、念佛等四种观想方法也能断除思觉,为什么只学数息法?答曰:其它的观行方法缓慢,难于去除思惑觉观,数息法快速,觉观容易转换过来。譬如放牛,因为牛不乱跑,很容易守护,不用费力;如果是放牧猕猴,猕猴容易到处乱跑,所以就要多用心照看。数息法也是这样,数息时,心里念数一刹那也不能念着其他事,否则就忘记数目了,就要多用心专心数息,没有杂念,因此最初断除思觉应该用数息法。

原文:已得数法。当行随法。断诸思觉。入息至竟。当随莫数一。出息至竟。当随莫数二。譬如负债人。债主随逐。初不舍离。如是思惟。是入息是还。出息更有异。出息是还。入息更有异。是时知入息异。出息异。何以故。出息暖入息冷。

释:数息数到心清净下来,数目不乱以后,应当修习随息法,以断除觉观思觉。随息法是,入息结束时就跟随着息运行,不要再数一了,出息结束时就跟随着息的运行,不要再数二了。譬如欠债的人,债主跟随在后一刻也不离开,出入息比如欠债的人,心念比如债主。

随着入息和出息,思惟判断现在是入息还是出息,出入息有什么差别,现在是出息还是入息,还有什么差别。这时就应该知道入息不同于出息,出息不同于入息。为什么知道二者不一致?因为出息时气暖,入息时气冷。

原文:问曰。入出息是一息。何以故。出息还更入故。譬如含水。水暖吐水水冷。冷者还暖。暖者还冷故。答曰。不尔。内心动故有息出。出已即灭。鼻口引外。则有息入。入故息灭。亦无将出。亦无将入。复次少壮老人。少者入息长。壮者入出息等。老者出息长。是故非一息。

释:有人问说:一入息一出息合起来是一次呼吸,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出息以后还要入息故,出息以后并没有结束。譬如口含着水水就暖,口吐出水水就冷,冷水还能变暖,暖水还能变冷。答曰:不是这样,内心动时就有息出去,出去以后息就没有了,鼻口吸外气就有息入进来,入进来以后,息就灭去了,根本没有息再出去或者再入进来的事情。再者说,少儿、青壮年和老人的出入息情况都不一样,少儿的入息比出息长,青壮年的入息和出息一样长,老人的出息比入息长,因此说出入息不是一个息脉,不是一次呼吸。

原文:复次脐边风发。相似相续。息出至口鼻边。出已便灭。譬如[夢-夕+棐]囊中风开时即灭。若以口鼻因缘引之则风入。是从新因缘边生。譬如扇众缘合故则有风。是时知入出息因缘。而有虚诳不真。生灭无常。

释:复次,肚脐边的风发动的时候,连续不断的向上排出,就是息出,出到口鼻处的时候,再出去就灭去没有了。譬如韛囊中的风,韛囊打开的时候,风就灭了。如果用口鼻把风吸引过来,风就入到鼻中,那么入息就是因为一个新的因缘而产生的。譬如扇子因为有多个因缘和合在一起,就有风出。思惟观察到此,这时候就知道入出息都是有因缘的,是因缘而生法,是虚诳不真实的法,生灭无常变异。

原文:如是思惟。出息从口鼻因缘引之。而有入息因缘。心动令生。而惑者不知。以为我息。息者是风。与外风无异。地水火空。亦复如是。是五大因缘。合故生识。识亦如是。非我有也。五阴十二入十八持。亦复如是。

释:应该像这样思惟,出息是因为有口鼻的因缘引出去,才有入息的因缘,都是心念波动,产生了出息入息现象。而心里迷惑的人却不知道,还以为出入息就是自己的息脉。

所谓的息,就是风,与身体外的风没有差别。身体里的地水火空也是这样,与身体外的地水火空没有差别。这五大的因缘和合时就出生了六识,因为五大能形成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出现,六识就会因根触尘而出生。因此六识也是因缘所生,不是我(意根)所有的,五阴、十二入、十八界也是这样,因缘所生,不是我(意根)所有的。

原文:如是知之。逐息入息出。是以名随。已得随法。当行止法。止法者。数随心极。住意风门。念入出息。

问曰。何以故止。答曰。断诸思觉故。心不散故。数随息时。心不定心多剧故。止则心闲少事故。心住一处故。念息出入。譬如守门人门边住。观人入出。止心亦尔。知息出时。从脐心胸咽至口鼻。息入时。从口鼻咽胸心至脐。如是系心一处。是名为止。

释:如是应该知道,心念追随着息入和息出,就叫作随息。修完随息法以后,应当修习止息法。止息法就是数息随息运行一段时间以后,心里觉得疲劳,不想动了,就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风息出入之处,心念专一在出入息上不移动,不用再随息运转了。

有人问:为什么要把心念止在出入息上?答:为了断除思觉,防止心散乱。数息随息时,心念还有动转,游移不定,心动剧烈。心念止在气息的入出处,内心清闲,所需做的事比较少。因为心念住在一处,只注意气息的出入情况,没有其他事情,心容易止,定就深。譬如守门人站在门边看着人来人往,不用到处走动,心就能安定下来。把心止在气息的出入上也是这样,知道气息出去时,是从肚脐开始往上渐次而出,经过心脏、胸口和咽喉,再到口和鼻端;气息入进来时,从口和鼻端开始,到咽喉,经过胸口、心脏,最后到肚脐处。这样就把心系在一处了,这叫作止息。

原文:复次心止法中住。观入息时五阴生灭异。出息时五阴生灭异。如是心乱便除却。一心思惟。令观增长。是名为观法。

舍风门住。离粗观法。离粗观法。知息无常。此名转观。观五阴无常。亦念入息出息。生灭无常。见初头息。无所从来。次观后息。亦无迹处。因缘合故有。因缘散故无。是名转观法。

释:复次,心在止息法的修行中要住在观行上,观察入息时五阴的生灭和变异性,出息时五阴的生灭变异性,这样就能把散乱的心念除去了,再专心思惟,使得观行逐渐深入,名为第四观法。

舍去气息的出入处口鼻处而住息,离开粗糙的观法。舍离粗糙的观法以后,知道气息是无常的,这是第五转观。观五阴无常,也念着入息和出息的生灭无常,观见前边第一个气息无所从来,再观后边的气息也没有踪迹可寻,都是因缘和合才出现的出入息,因缘散去就没有了,这就是转观法。

原文:除灭五盖及诸烦恼。虽先得止。观烦恼不净心杂。今此净法。心独得清净。复次前观异学。相似行道。念息入出。今无漏道。相似行善有漏道。是谓清净。

复次初观身念止分。渐渐一切身念止。次行痛心念止。是中非清净。无漏道远故。今法念止中。观十六行。念入出息。得暖法、顶法、忍法、世间第一法、苦法忍乃至无学尽智。是名清净。

释:继续修习,当禅定和观行越来越深入时,渐次除灭贪欲、嗔恚、睡眠、掉举、散乱五盖及诸烦恼。虽然从前先得止,能观烦恼不清净心念杂染,现在得此清净法,心里就得到清净了。复次,以前观察出入息生灭变异的修学方法,是相似的行道法,念头在气息的出入上,还不究竟,没有达到无漏。现在修学的无漏道,降伏了烦恼,是相似的行道,是善的有漏道法,这叫作第六清净门。

复次,初次观行色身不净,心念止在身念住以后,渐渐的一切有关色身是清净的心念都止住了,色身不净观成就。再次修行让心念止在受觉上观受是苦,受觉也不清净,离无漏道还远。现在修习法念处,让心止息下来,证得法无我,要观十六个行相,次第得到暖、顶、忍、世间第一法、苦法忍等等,一直到证得四果无学的尽智,有智慧灭除五阴身,出轮回,得解脱,这就是清净的观法。

原文:是十六分中初入息分。六种安那般那行。出息分亦如是。一心念息入出。若长若短。譬如人怖走上山。若担负重若上气。如是比是息短。若人极时。得安息欢喜。又如得利。从狱中出。如是为息长。一切息随二处。若长若短处。是故言息长息短。

释:这十六种修行的方法中,最初是念入息方法,有六种阿那般那修行次第,念出息时也有六种修行次第。最后得暖、顶、忍、世间第一法,断我见证果。在修行中一心观察气息入和出时气息是长还是短,譬如一个人害怕逃走时、上山时、背负重物时、气息从下往上运行时,气息都是短的。如果一个人疲劳至极得到安息心里欢喜时,或者是得到利益犹如从牢狱被释放出来时,气息都是长的。所有的气息都随两处而存在,不是长处就是短处,因此说气息分为两种,息长和息短。

原文:是中亦行安那般那六事。念诸息遍身。亦念息出入。悉观身中诸出息入息。觉知遍至身中乃至足指。遍诸毛孔。如水入沙。息出觉知。从足至发。遍诸毛孔。亦如水入沙。

譬如[夢-夕+棐]囊入出皆满。口鼻风入出亦尔。观身周遍。见风行处。如藕根孔。亦如鱼网。复次,心非独口鼻。观息入出。一切毛孔。及九孔中。亦见息入息出。是故知息遍诸身,除诸身行。亦念入出息。

释:观察气息时也要按照次第修习六种阿那般那法,观察一切气息遍布全身。观察气息是出还是入时,遍身中的出息和入息都观察到,心的觉知也要遍行到全身中,气息运行到哪里都要觉知,从头到脚指头全身所有毛孔,都要觉知到,犹如水浸润到沙子中浸湿每粒沙。气息出去时也要觉知到,气息从脚趾头运行到头发,以及遍身所有毛孔,都要觉知到,就像水浸润到沙子中,遍及所有沙粒。

譬如一个韛囊中风入风出,都充满了韛囊,口鼻处的风出入也是如此充满全身。观察遍色身一切处都有风的运行,身体就像莲藕根上的孔一样,也像渔网一样,风息自由出入。再次,心念不仅要在口鼻处观行息的出入,在全身所有毛孔中和色身九孔中都要观行息出和息入。因此就能知道气息遍布全身一切处,身体止息了行为造作时,这时也要继续观行入出息。

原文:初学息时。若身懈怠睡眠体重。悉除弃之。身轻柔软。随禅定心受喜。亦念息入出。除懈怠睡眠心重。得心轻柔软。随禅定心受喜。复次入息念止中竟。次行痛念止。已得身念止。实今更得痛念止。实受喜。复次已知身实相。今欲知心心数法实相。是故受喜。亦念息入出爱乐。亦念息入出。是喜增长。名为乐。

释:初步修习数息法六种观行时,如果色身懈怠懒惰,睡眠多,身体沉重,禅定生起时都能修除弃舍掉。这些状况都除去以后,睡眠重的能减少睡眠,身体沉重变得轻灵,身体就会轻松柔软,随着禅定的增强,心里越来越轻安,越来越喜悦。修到心念随息出入时,能除去身体上极重的懈怠懒惰和睡眠,心里轻松柔软,因为禅定的加深,内心越来越喜悦。

复次,在入息时身念止息下来,得身念住,再修习在入息时止息受觉。得受念住,已经得到身念寂止了,现在再修得受念止,内心会非常喜悦。在身念止的时候,知身实相为空,真实的得到了喜悦。复次,已经知道色身的实相是什么了,现在想知道几个识心的实相,因此内心感受喜悦。心念也随着息的入和出而生起爱乐,心念也随着息的入出而让喜悦增长,这就是乐。

原文:复次初心中生悦是名喜。后遍身喜是名乐。复次初禅二禅中乐痛名喜。三禅中乐痛名受乐。受诸心行。亦念息入出。诸心生灭法。心染法心不染法。心散法心摄法。心正法心邪法。如是等诸心相。名为心行。

释:复次,在最初的禅定中,心生愉悦是名喜,后来遍身都有喜悦,是名乐。复次,在初禅和二禅中的乐受是名喜,三禅中的乐受是名受乐。能感受所有一切心行,也观行气息的出入,观行各种心行的生灭性,观行心的染污性和不染污性,观行心散乱和集中,观行心是正是邪,如是这些心相就是心行。

原文:心作喜时。亦念息入出。先受喜自生。不故作念。心故作喜。问曰。何以故故作喜。答曰。欲治二种心。或散心或摄心。如是作心。得出烦恼。是故念法心作喜。复次若心不悦。劝勉令喜。心作摄时。亦念息入出。设心不定。强伏令定。如经中说。心定是道。心散非道。

心作解脱时。亦念息入出。若意不解。强伏令解。譬如羊入苍耳。苍耳着身。人为渐渐出之。心作解脱。诸烦恼结亦复如是。是名心念止作解脱。

释:在内心喜悦时也要观行到气息的入出,先感受的喜悦是自动生起的,不是故意作意起念,心里故意生起喜悦。有人问:为什么要故意生起喜悦?答曰:为了对治两种心,一种是散乱心,一种是摄持心。如是这样对治心,能够修除烦恼,因此念息出息入法,心里就生出喜悦。复次,如果心里不喜悦时,应该劝导自己生起喜悦。心念集中时,也念息出息入,如果心不定时,强制压伏令定下来。如佛经中说,心定就是道,心散就是非道。

心要想解脱时,也念息出息入。如果内心不想解脱,强行降伏令心解脱。譬如羊入带硬刺的苍耳草丛中,苍耳沾满身,主人要一点点的把羊拉出草丛中。想要求取解脱时,烦恼结系缚身心,也要这样一点点的把身心从烦恼结缚中拉拔出来。这就叫作心念止息以求得解脱。

原文:观无常亦念息入出。观诸法无常。生灭空无吾我。生时诸法空生。灭时诸法空灭。是中无男无女无人无作无受。是名随无常观。观有为法出散。亦念息入出无常。是名出散。诸有为法现世中出。从过去因缘和合故集。因缘坏故散。如是随观是名出散观。

释:观行无常法时,也同时观察息出息入,观行诸法无常、生灭、空、无我。生时,诸法的空相出生了,灭时,诸法的空相灭了,在这生灭现象中,无男相,无女相,无人相,无作者,无受者,叫作随顺无常观。观有为法的出生和散灭时,也要观察息入息出的无常,叫作出散观。

一切有为法在现世中出生,从过去世时的业因业缘和合,才能出现,因缘散坏时,一切有为法就散掉。如是这样随顺观行叫作诸法出生和散坏观。

原文:观离欲结。亦念息入出。心离诸结。是法第一。是名随离欲观。观尽亦念息入出。诸结使苦在在处尽。是处安隐。是名随尽观。观弃舍亦念息入出。诸染爱烦恼。身心五阴诸有为法弃舍。是第一安隐。如是观是名随法意止观。是名十六分。

释:观行自心离开贪欲结时,也要观察息入息出。能使心舍离烦恼诸结缚的法门,是第一法门。这是随顺离欲观。观行到诸烦恼结使灭尽时,也要观察息入息出。在一切法的现行中诸烦恼结使的苦受都灭尽,一切法的现行处就是安稳处,叫作随顺烦恼断尽处观。观行弃舍烦恼时,也要观察出息入息,所有一切染污爱着五阴身心烦恼的有为法弃舍掉时,是第一安稳。像这样观行叫作随法意止观法门。

以上所说就是十六种观行法门。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