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生如法师网站LOGO

坐禅三昧经讲解

作者: 释生如 分类: 修定法门 更新时间: 2020-11-29 21:58:58 阅读: 3196

第十一章  云何修习各种三昧

原文:若行者求佛道入禅。先当系心专念十方三世诸佛生身。莫念地水火风山树草木。天地之中有形之类及诸余法一切莫念。但念诸佛生身处在虚空。譬如大海清水。中央金山王须弥。如夜闇中然大火。如大施祠中七宝幢。佛身如是。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常出无量清净光明于虚空相青色中。常念佛身相如是。

释:如果行者追求佛道,想要入深禅定中,首先应当系心专念十方三世诸佛的应化身或者是报身,不要念地水火风组成的一切物质色法山树草木等等,天地之中一切有形之类以及其他一切法都不要念,只念诸佛的色身处在虚空当中,佛身譬如大海清水中央的金山之王须弥山,也如暗夜中点燃的大火,又如堂祠中的七宝幢。佛身金山就是这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在虚空相的青色中常常放出无量清净光明。

原文:行者便得十方三世诸佛悉在心目前。一切悉见三昧。若心余处缘。还摄令住念在佛身。是时便见东方三百千万千万亿种无量诸佛。如是南方西方北方四维上下。随所念方见一切佛。如人夜观星宿。百千无量种星宿悉见。菩萨得是三昧。除无量劫厚罪令薄。薄者令灭。

释:行者常常想念佛如是身相庄严,就能证得十方三世佛悉在前立三昧,一切十方三世诸佛悉皆见。如果心缘于他处他法,还要摄受回来,令念头住在佛身上。这时候就能看见东方三百千万亿种无量诸佛,如是也能看见南方、西方、北方四维上下,随于自心所念,都能见到如是多数目诸佛,就像人半夜观看天上的星宿,百千无量种星宿都能看见。菩萨修行证得如是三昧,能除去无量劫罪,令重罪变轻,轻罪灭去。

原文:得是三昧已。当念佛种种无量功德。一切智一切解。一切见一切德。得大慈大悲自在。自初出无明。四无畏五眼。十力十八不共法。能除无量苦。救老死畏。与常乐涅槃。佛有如是等。种种无量功德。作是念已。自发愿言。我何时当得佛身佛功德。巍巍如是。复作大誓。过去一切福。现在一切福。尽持求佛道。不用余报。复作是念。一切众生甚可怜愍。诸佛身功德巍巍如是。众生云何更求余业。而不求佛。

释:证得如是三昧以后,应当念佛的种种功德,念佛的一切智、一切解、一切见、一切德,修得大慈大悲自在,从刚刚破除无明壳,到获得十力四无所畏、五眼六通、十八不共法,能除去众生无量苦,救护众生老死的怖畏,给与众生常乐我净的涅槃,佛有如是种种无量功德。菩萨作这样的念想之后,自己发大誓愿说,我什么时候才能得到像这样巍巍的佛身佛的功德,众生为什么还要希求其他的业行,而不求取佛道?

原文:譬如贵家盲子堕大深坑。饥穷困苦食粪食泥。父甚愍之。为求方便。拯之于深坑。食之以上馔。行者念言。佛二种身。功德甘露如是。而诸众生堕生死深坑。食诸不净。以大悲心我当拯济一切众生。令得佛道度生死岸。以佛种种功德法味悉令饱满。一切佛法愿悉得之。闻诵持问观行得果为作阶梯。立大要誓被三愿铠。外破魔众内击结贼。直入不回。如是三愿。比无量诸愿。愿皆住之。为度众生得佛道故。如是念如是愿。是为菩萨念佛三昧。

释:譬如高贵人家的盲儿子,堕落在深坑中,饥饿贫穷困苦,食粪食泥,父亲很是怜悯他,寻求方便手段,把他从深坑中拯救出来,给他上妙的饮食。菩萨行者想到,佛的二种身功德,就是这样的甘露。而诸众生堕在生死深坑中,食诸不清净物,我也应当以大悲心拯救一切众生,令众生走上佛道度越生死之岸,用佛的种种功德法味,让众生全部得到饱满充足。一切佛法愿他们全部都能得到,闻经、讽诵、受持、咨问、观行、证果,作为众生修行的阶梯和次第,树立大誓愿,被服三个誓愿铠甲,在外破除魔兵众,在内击破烦恼结贼,直入佛道而不回头。如是三个愿力,堪比其它无量诸愿,为度众生得到佛道故愿皆住于这些大愿中。如是的愿,如是的念想,就是菩萨的念佛三昧。

原文:行菩萨道者于三毒中。若淫欲偏多。先自观身。骨肉皮肤。筋脉流血。肝肺肠胃。屎尿涕唾。三十六物。九想不净。专心内观。不令外念。外念诸缘。摄之令还。如人执烛。入杂谷仓。种种分别。豆麦黍粟。无不识知。

释:修行菩萨道的人,在贪嗔痴三毒烦恼中,如果淫欲偏多,首先要观察自身,观察骨头、肌肉、皮肤、筋脉、流动的血液,以及肝肺肠胃屎尿涕唾等等三十六种物件有种种的不净,专心向内观察,不让心外缘散乱,向外念着诸法时,就把心收摄回来,系在内身三十六物中。就如一个人拿着蜡烛进入杂谷粮仓中,把各种粮谷加以区别,大豆小麦粟米土豆等等没有不了知的。

原文:复次观身六分。坚为地分。湿为水分。热为火分。动为风分。孔为空分。知为识分。亦如屠牛。分为六分。身首四支。各自异处。身有九孔。常流不净。革囊盛屎。常作是观。不令外念。外念诸缘。摄之令还。若得一心。意生厌患。求离此身。欲令速灭。早入涅槃。是时当发。大慈大悲。以大功德。拔济众生。兴前三愿。以诸众生。不知不净。起诸罪垢。我当拔置。于甘露地。

释:然后再观察身体的六个部分,坚硬的为地分,湿润的为水分,热的为火分,动的为风分,有孔的为空分,了知性为识分。也就像杀牛一样,把牛分为六个部分,身体和头、四肢各自分开,身有九孔,常流不净物,如皮囊盛装屎尿一样。常常作这样的观察,不让心念外缘,一旦外缘他法,就要收摄回来。如果这样观察,得到一心的初禅禅定境界,就会心生厌患,想要脱离此身,想要快快的灭度自己,早入涅槃。这时候就要发大慈大悲之心,以此修行的大功德拔济众生,实现自己先前所发三个大愿。因为诸众生不知色身不净,造诸罪恶烦恼垢,我应当把他们救拔到有甘露之地。

原文:复次欲界众生。乐着不净如狗食粪。我当度脱。至清净道。复次我当学求。诸法实相。不有常不无常。非净非不净。我当云何。着此不净。观不净智。从因缘生。如我法者。当求实相。云何厌患身中不净。而取涅槃。当如大象。度驶流水。穷尽源底。得实法相。灭入涅槃。岂可如猕猴诸兔畏怖驶流。趣自度身。我今当学如菩萨法。行不净观。除却淫欲。广化众生。令离欲患。不为不净观所厌没。

释:再次,欲界众生喜乐不净物就像狗吃粪秽物一样,我应当度脱他们到清净道路上来。复次,我应当修学寻求诸法实相,既不是常也不是不常,不断不常,非净非不净。我应当如何观此不净,观察不净的智慧是从因缘而出生的。像我这种情况,应当追求实相,如何才能厌患色身中的不净,而取得涅槃。应当如大象渡驰流的大河一样,穷尽河流的底源,证得诸法实相,灭度自己入涅槃,岂能像猕猴和兔子一样害怕湍流的河水,只顾自身安危。我应当学菩萨法,修行不净观,除去淫欲,广化众生令众生离开贪欲的苦患,不被不净观所吓退道心。

由此可见,菩萨如果有某种烦恼,或者某种烦恼较重,也要修习小乘的种种观行,加以对治,然不取小乘人的心行,而发大乘菩萨心。

原文:复次既观不净。则厌生死。当观净门。系心三处。鼻端眉间额上。当于是中开一寸皮。净除血肉。系心白骨。不令外念。外念诸缘。摄之令还。着三缘中。恒与心斗。如二人相扑。行者若胜心。则不如制之令住。是名一心。

释:复次,既然能观察出色身的不净,就会厌患生死,应当观察清净法门,让心系在三处,鼻端、眉间和额头上,在这三个地方观想打开一寸的皮肤,除去血肉,没有残余,之后一心系在白骨上,不令心念外缘,发现心念外缘,就收摄回来,放在这三处,常常与散乱心搏斗,如两个人相扑搏斗一样。行者若想调服自心,就要把心安住在此观想上,以此证得一心的初禅境界。

原文:若以厌患。起大悲心。愍念众生。为此空骨。远离涅槃。入三恶道。我当勤力。作诸功德。教化众生。令解身相空。骨以皮覆。实聚不净。为众生故。徐当分别。此诸法相。有少净想。心生爱着。不净想多。心生厌患。有出法相。故生实法。诸法实相中。无净无不净。亦无闭亦无出。观诸法等。不可坏不可动。是名诸法实相。(出过罗汉法也)

释:如果因为厌患色身和生死,为了慜念众生,起大悲心,悲悯众生为了贪得色身中的空骨而远离涅槃,堕入三恶道中。我应当勤力作诸功德,教化众生,令其开解色身的空相,骨头外裹皮囊,实际上都是不净物的集聚。为众生故,应当慢慢的分别这些法相,开始时还有少少的色身清净念想,心里还有爱着。不净的念想增多时,就会对色身心生厌患,观察出一些真实的法相,故生实法相。诸法实相中,没有清净相也没有不清净相,既不入也不出。观察一切诸法都平等一相,不可坏,也不可动,这就是诸法实相,超过于阿罗汉法。

原文:行菩萨道者。若瞋恚偏多。当行慈心。念东方众生。慈心清净。无怨无恚。广大无量。见诸众生。悉在目前。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制心行慈。不令外念。外念异缘。摄之令还。持心目观。一切众生。悉见了了。皆在目前。

释:修行菩萨道的人,如果内心嗔恚偏多,应当修行慈心观,心念东方世界的众生,心地清净,慈慜众生,没有怨恼和嗔恚,心量广大无边际,见东方众生都在目前。心念南方西方北方四维上下世界众生也复如是,牵制心念住于行慈悲慜念众生上,不让念头向外攀缘,如果心念缘于他法则收摄回来,专心观想十方世界众生,皆在眼前,全部都清楚可见。

原文:若得一心。当发愿言。我以涅槃。实清净法。度脱众生。使得实乐。行慈三昧。心如此者。是菩萨道。住慈三昧。以观诸法实相。清净不坏不动。愿令众生。得此法利。以此三昧。慈念东方一切众生。使得佛乐。十方亦尔。心不转乱。是谓菩萨慈三昧门。

释:如果证得一心的初禅境界,应当发愿说:我以涅槃真实的清净法,度脱众生,让众生得到真实的快乐。修行慈心三昧,心得如此者,是为菩萨道。心住慈心三昧而观察诸法实相,清净无染,不动不坏,希望众生获得此法的利益。以此三昧慜念东方一切众生都能得到佛地的快乐,慜念十方世界众生也复如是,心不转动和散乱。这叫作菩萨慈心三昧法门。

原文:问曰。何不一时总念十方众生。答曰。先念一方。一心易得。然后次第。周遍诸方。问曰。人有怨家。恒欲相害。云何行慈。欲令彼乐。答曰。慈是心法。出生于心。先从所亲。所亲转增。乃及怨家。如火烧薪。盛能然湿。问曰。或时众生遭种种苦。或在人中或地狱中。菩萨虽慈。彼那得乐。答曰。先从乐人取其乐相。令彼苦人。得如彼乐。如败军将。怖惧失胆。视彼敌人。皆谓勇士。

释:有人问说:为什么不同时都念十方世界众生?答曰:先念一个世界的众生,容易得一心的初禅定,然后再次第念他方世界的众生,再周遍所有世界的众生,如果是一齐念同时都念,恐怕心力不足,就念不出来了。又问说:每个人都有冤家,常常想要恼害自己,如何对他们行慈,想要他们快乐?答曰:慈悲是心法,从心而生,先从自己的至亲开始行慈心,然后转转增加亲属,最后扩展到冤家,就像火烧柴禾时要不断的增加柴禾,火旺盛时才能燃烧湿柴。

问说:有的时候众生要遭受种种的苦受,有时是在人中,有时是在地狱中,菩萨虽然能修行慈心,那些人要如何才能得乐?答曰:先从快乐的人那里,取得快乐的相,让那些苦恼的人也得到与他们一样的快乐。就如战败军队的将领,已经害怕,失去了勇气和胆量,看自己的敌人都是勇士。

原文:问曰。行慈三昧。有何善利。答曰。行者自念。出家离俗。应行慈心。又思惟言。食人信施。宜行利益。如佛所言。须臾行慈。是随佛教。则为入道。不空受施。复次身着染服。心应不染。慈三昧力。能令不染。复次我心行慈。于破法世。我有法人。非法众中。我有法人。如法无恼。慈定力故。菩萨行道。趣甘露门。种种热恼。慈凉冷乐。如佛所言。人热极时。入清凉池乐。复次被大慈铠。遮烦恼箭。慈为法药。消怨结毒。烦恼烧心。慈能除灭。慈为法梯登解脱台。慈为法船。渡生死海。贫善法财。慈为上宝。行趣涅槃。慈为道粮。慈为骏足。度入涅槃。慈为猛将。越三恶道。能行慈者。消伏众恶。诸天善神。常随拥护。

释:问说:修行慈心三昧有什么利益?答曰:行者心自念言:出家离开了世俗,应该修行慈心。又思惟说:受用信众的恭敬布施,应该对信众有所利益。如佛所说的那样,须臾间行慈,是随顺佛的教导,是为了入佛道中,不空受用信众的布施。再次说,身穿坏染的出家服,心应该不再染污,慈心三昧的力量才能令心不染污。

复次,在坏乱佛法的世间里,我心行慈,就是心有佛法之人,在不行正法的众生中,我是行正法之人。如法修行心无恼,慈心定力摄持故。菩萨的修行之道,趣向于甘露门,心中种种热恼,慈心能令其清凉,心得法乐。如佛所说,人感觉非常热的时候,入到清凉池中就快乐了。再次,菩萨如果要披上大慈悲的甲胄,遮蔽烦恼毒箭,慈心就是法药,能消灭怨结的毒害;当烦恼灼烧心灵的时候,慈心就能灭除烦恼火;慈心是佛法的阶梯,是登上解脱的台阶;慈心是法船,能渡越生死海;如果缺少善法财,慈心是最上的宝贝,应当行慈;修行如果要趣向涅槃,慈心就是道粮,慈心就是有力的双脚;如果要想度入涅槃,慈心就是勇猛的将士,能超越三恶道;行慈心的人,能消灭降伏众多恶贼,诸天善神常常随从守护。

原文:问曰。若当行人。得慈三昧。云何不失。而复增益。答曰。学戒清净。善信倚乐。学诸禅定。一心智慧。乐处闲静。常不放逸。少欲知足。行顺慈教。节身少食。减损睡眠。初夜后夜。思惟不废。省烦言语。默然守静。坐卧行住。知时消息。不令失度。致疲苦极。调和寒温。不令恼乱。是谓益慈。

释:问:如果修行人证得了慈心三昧,如何才能保持不失,还能不断的增长慈心三昧?答曰:应当修学戒律,保持心地清净无染,与善相应,深信佛法而生起轻安和喜乐。修学诸禅定,具足一心的禅定和智慧,乐于处在空闲处,心常不放逸,有少欲望善能知足,心行上随顺佛陀慈悲的教导,约束自身,减少饮食和睡眠。在初夜和后夜,常常思惟佛法,不荒废时日。减少不必要的言语,默然守持清净的心境。行住坐卧知时知节有度,不过分造作,而使身心疲累和苦恼。善调色身,不令过寒过热,令身心恼乱。这样不断的调节身心,就能不断的增长慈心三昧。

真心学佛修行人,应该这样调节身心,戒定慧三无漏学才能成就。如果身行心行与此相违,应当调整过来,改变过来。努力降伏贪染,不尊崇色身,不贪爱色身,守持戒律,禅定才能成就,身心才能轻安,观行智慧才能具足,修行才能证法。

原文:复次以佛道乐。涅槃之乐。与一切人。是名大慈。行者思惟。现在未来。大人行慈。利益一切。我亦被蒙。是我良祐。我当行慈。毕报施恩。复更念言。大德慈心。愍念一切。以此为乐。我亦当尔。念彼众生。令得佛乐。涅槃之乐。是为报恩。复次慈力能令一切。心得快乐。身离热恼。得清凉乐。持行慈福。念安一切。以报其恩。

释:复次,修行人应该把修学佛道之乐涅槃之乐带给一切人,这是大慈悲心。行者应该这样思惟,现在和未来的佛菩萨大人行慈悲行,我也蒙彼恩德。佛菩萨是我的良师,佛法是我的良祐,我也应当行慈,完全报答良师施与我的恩德。再思惟说,大德的慈心慜念一切,以慈心为乐,我也应当如是,慜念一切众生,令得佛法的乐趣和涅槃的乐趣,此为报恩之行。复次,慈悲之力能令一切人心得快乐,身心离开热恼,得到清凉之乐。行持慈悲的福德,慜念安乐一切人,以报良师之恩。

原文:复次慈有善利。断瞋恚法。开名称门。施主良田。生梵天因。住离欲处。除却怨对。及斗诤根。诸佛称扬。智人爱敬。能持净戒。生智慧明。能闻法利。功德醍醐。决定好人。出家猛力。消灭诸恶。骂辱不善。慈报能伏。结集悦乐。生精进法。富贵根因。办智慧府。诚信库藏。诸善法门。致称誉法。敬畏根本。佛正真道。若人持恶向。还自受其殃。五种恶语。非时语非实语。非利语。非慈语。非软语。是五恶语。不能倾动。一切毒害。亦不能伤。譬如小火。不能热大海(此下应出优填王持五百发箭)。

释:复次,慈心有善法的利益,能断除嗔恚法,获大名声,众生得知无不亲近,于是就会成为施主的良好福田。慈心无嗔恚心是生大梵天的因,住在离欲之处,除去冤家对头,及斗争诤讼的根源,诸佛都称扬,智者都爱护敬仰。能受持净戒的人,就能出生智慧明。能听闻佛法得到利益,出生的功德犹如醍醐,决定是善人利根之人,出家之后修行猛力,能消灭一切恶法,骂辱等等不善法,用慈心回报,就能加以降伏。

多集结善缘,让众生悦乐,就是在佛法中的精进修行,是结富贵因的根源,能建立智慧府邸,和诚实守信的库藏,是一切善法的大门。获得大众的称誉,是大众敬畏的根本,佛法的正真之道。如果有人以恶心向之,就会自受其殃。有五种恶语:不该说的时候而说的话、不是真实的语言、不是有利益的语言、不是慈善的语言、不是柔软的语言。这五种恶语都不能令其慈心动摇,一切毒害也不能伤之。譬如小火,不能让大海发热。

原文:如毗罗经中优填王阿婆陀那说。有二夫人。一名无比。二名舍迷婆帝。无比诽谤舍迷婆帝。舍迷婆帝有五百直人。王以五百箭。欲一一射杀之。舍迷婆帝语诸直人。在我后立。是时舍迷婆帝入慈三昧。王挽弓射之。箭堕足下。第二箭还向王脚下。王大惊怖。复欲放箭。舍迷婆帝语王言。止止。夫妇之义是故相语。若放此箭。当直破汝心。王时恐畏投弓舍射。问言。汝有何术。答言。我无异术。我是佛弟子。入慈三昧故也。是慈三昧略说有三种缘。生缘法缘无缘。诸未得道是名生缘。阿罗汉辟支佛是名法缘。诸佛世尊是名无缘。是故略说慈三昧门。

释:如毗罗经中优填王阿婆陀那说,有两个夫人,一个名叫无比,一个名叫舍迷婆帝,无比诽谤舍迷婆帝,而舍迷婆帝有五百个忠诚耿直的仆人,国王用五百支箭,想要一一射杀,舍迷婆帝对这些仆人说,站在我身后。这时舍迷婆帝进入慈心三昧中,大王拉弓射来,结果箭堕在了脚下,第二支箭还是堕在大王的脚下。大王惊怖害怕,又想放箭射杀,舍迷婆帝对大王说:止止,因为念着夫妇之恩义,所以告诉你,如果射此箭,这支箭就要直接射向你的心。大王惊恐害怕了,扔下弓箭不再射杀。问舍迷婆帝说:你用的是什么招术?舍迷婆帝答言:我没有什么招术,我是佛弟子,进入慈心三昧,所以才能如此。

这种慈心三昧大略说有三种缘:生缘、法缘和无缘。那些还没有得道的人是生缘,阿罗汉辟支佛是法缘,诸佛世尊是无缘,这是略说慈心三昧法门。

原文:行菩萨道者。于三毒中。若愚痴偏多。当观十二分。破二种痴。内破身痴。外破众生痴。思惟念言。我及众生俱在厄难。常生常老常病常死常灭常出。众生可怜不知出道。从何得脱。一心思惟。生老病死。从因缘生。当复思惟。何因缘生。一心思惟。生因缘有。有因缘取。取因缘爱。爱因缘受。受因缘触。触因缘六入。六入因缘名色。名色因缘识。识因缘行。行因缘无明。

释:修行菩萨道的人,在贪嗔痴三毒烦恼中,如果愚痴偏多,应当观行十二因缘分法,破除两种愚痴,内破色身愚痴,外破众生愚痴。应当思惟说,我和众生都在苦恶灾难当中,常常出生,常常老去,常常病苦,常常死亡,常常灭去,常常出没,众生可为怜悯,不知出离之道,不知从何处解脱。

又一心思惟,生老病死从因缘生;再思惟,生是从什么因缘出;一心思惟,生是缘于三界的有,有是缘于执取,取是缘于对三界的贪爱,贪爱是缘于受,受是缘于根尘相触,触是缘于六根,六根是缘于名色五阴,名色缘于前世的六识不断造作,前世六识缘于意根的心行,意根的心行缘于意根的无明。

原文:如是复思惟。当何因缘。灭生老死。一心思惟。生灭故老死灭。有灭故生灭。取灭故有灭。爱灭故取灭。受灭故爱灭。触灭故受灭。六入灭故触灭。名色灭故六入灭。识灭故名色灭。行灭故识灭。痴灭故行灭。

释:如是,再思惟,应当以何因缘,灭除生老病死。于是一心思惟,生只要灭了,老死就灭了;三界有灭了,生就灭了;取灭了,有就灭;爱灭了,取就灭;受灭了,爱就灭;触灭了,受就灭;六根灭了,触就灭;名色灭了,六根就灭;前世的六识灭不造作了,名色就灭;意根的心行灭了,六识的造作就灭;意根的无明灭了,心行就灭。

原文:此中十二分云何。无明分不知前。不知后不知前后。不知内不知外。不知内外。不知佛不知法不知僧。不知苦不知习不知尽不知道。不知业不知果不知业果。不知因不知缘不知因缘。不知罪不知福不知罪福。不知善不知不善不知善不善。不知有罪法不知无罪法。不知应近法不知应远法。不知有漏法不知无漏法。不知世间法。不知出世间法。不知过去法不知未来法不知现在法。不知黑法不知白法。不知分别因缘法。不知六触法。不知实证法。如是种种不知不慧不见闇黑无明。是名无明。

释:这里的十二支分如何?无明分法是不知前,不知后,不知前后;不知内不知外,不知内外;不知佛,不知法,不知僧;不知苦,不知集,不知灭,不知道;不知业,不知果,不知业果;不知因,不知缘,不知因缘;不知罪,不知福,不知罪福;不知善,不知不善,不知善不善;不知有罪法,不知无罪法,不知有罪无罪法;不知应该亲近法,不知应该远离法,不知有漏法,不知无漏法;不知世间法,不知出世间法;不知过去法,不知现在法,不知未来法;不知黑法,不知白法;不知分别因缘法,不知六触法,不知实证法。如是种种不知不见,就是没有智慧,心中黑暗和无明,就是无明法。

原文:无明缘行。云何名行。行有三种。身行口行意行。云何身行。入息出息是身行法。所以者何。是法属身。故名身行。云何口行。有觉有观。是作觉观已。然后口语。若无觉观。则无言说。是谓口行。云何意行(痛名世界人所著三种痛。痛应为受。受则随界受苦乐。上界所无故。宜言受想出家所患也)。痛想是意法。系属意故。是名意行。

复次欲界系行。色界系行。无色界系行。复次善行不善行不动行。云何善行。欲界一切善行。及色界三地。云何不善行。诸不善法。云何不动行。第四禅有漏善行。及无色定善有漏行。是名行。

释:无明缘行,如何是行,行有三种:身行、口行、意行。什么是身行?入息出息是身行法,因为这个法属于色身上的行为,所以叫作身行。什么是口行?内心有觉受有思想观念,有了觉观以后,口中的语言就出现了,如果没有觉观,就没有言说,因此觉观就是口行。什么是意行?受想是意行法,系属于意,叫作意行。

复次,欲界行、色界行、无色界行,都属于行。再次,善行、不善行、不动行都属于行。什么是善行?包括欲界的善行,以及色界的初禅天善行、二禅天善行和三禅天的善行。什么是不善行?所有不善法,都是不善行。什么是不动行?第四禅有漏的善行,以及无色界定中善的有漏行,这些都属于行。

意根的无明不能直接产生这些行,但是意根因为无明却能有各种心行,也就是意根的心行,包括五遍行心所法和各种心所法,之后阿赖耶识配合意根的心所法而出生六识,六识才有各种身口意行,包括善行和不善行,欲界色界无色界的行,包括四禅以上的不动行,包括各种有漏行。

原文:行因缘识。云何名识。六种识界。眼识乃至意识。是名六识。识因缘名色。云何为名。无色四分。痛想行识。是谓名。云何为色。一切色四大及造色。是谓色。云何四大。地水火风。云何地。坚重相者地。濡湿相者水。热相者火。轻动相者风。余色可见。有对无对是名造色。名色和合是谓名色。

释:行的因能出生识,什么是识?六种识界:眼识乃至于意识,叫作六识。六识之因能出生名色。什么是名?无色界的四种:受想行识就是名。什么是色?一切的色法,四大种子及造色的大种,就是色。什么是四大?就是地水火风。什么是地?有坚硬沉重相的就是地,有濡湿相的就是水,有热相的就是火,有轻动相的就是风。其它的能见的色相,与五根有对和无对的就是造色。名色和合起来,就是名色五阴。

原文:名色因缘六入。云何六入。内六入。眼内入乃至意内入。是名六入。六入因缘触。云何触。六种触界。眼触乃至意触。云何眼触。眼缘色生眼识。三法和合是名眼触。乃至意触亦如是。触因缘受。云何受。三种受。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云何乐受。爱使。云何苦受。恚使。云何不苦不乐受。痴使。复次乐受生乐。住乐灭苦。苦受生苦。住苦灭乐。不苦不乐受。不知苦不知乐。

释:名色之因出生六入,云何六入?就是内六入,眼的内入、耳的内入、鼻的内入、舌的内入、身的内入、意的内入,合起来就是内六入。六入之因产生触,什么是触?触包括六种触界: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什么是眼触?眼根缘于色尘生眼识,三者和合名为触。如是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也复如是。触之因产生受,云何受?有三种:乐受、苦受和不苦不乐受。什么是乐受?贪爱所使然,贪爱引发出来的受,就是乐受。什么是苦受?嗔恚使然,嗔恚所引发出来的受。什么是不苦不乐受?愚痴使然,愚痴引发出来的受。复次,乐受能生乐,住在乐受上就能灭苦;苦受生苦,住在苦受上就能灭乐;不苦不乐受,不知苦也不知乐。

原文:受因缘爱。云何爱。眼触色生爱。乃至意触法生爱。爱因缘取。云何取。欲取见取戒取我语取。取因缘有。云何有。三种有。欲有色有无色有。下从阿鼻大泥梨上至他化自在天。是名欲有。及其能生业。云何色有。从下梵世上至阿迦尼吒天。是名色有。云何无色有。从虚空乃至非有想非无想处。是名无色有。有因缘生。云何生。种种众生处处生出。有受阴得持得入得命。是名生。生因缘老死。云何老。齿落发白多皱。根熟根破气噎。身偻拄杖行步。阴身朽故。是名老。云何死。一切众生处处退落堕灭。断死失寿命尽。是名死。先老后死故名老死。

释:受觉之因出生贪爱,云何贪爱?眼根触色尘、耳根触声尘、鼻根触香尘、舌根触味尘、身根触触尘以及意根触法尘,产生贪爱。贪爱之因产生执取,云何执取?取着欲界中的生死烦恼,不肯放舍;取着我见邪见烦恼,不能弃舍;取着不是解脱之因的戒条和律则,不肯弃舍;取着内心自我的觉观,不能弃舍。执取之因产生有,云何有?欲界存在的法、色界存在的法和无色界存在的法,三种统称为有。下从阿鼻地狱上至他化自在天,就是欲界存在的法以及欲界能出生的业行。色界下从初禅天上至阿迦腻吒天所存在的法以及能产生的业行,就是色界有。从空无边处天上至非想非非想处,是无色界的存在法以及无色界产生的业行。

三有之因产生生命,云何生?种种众生在三界里处处出生,无三界有就无生命体出生,生之后有五受阴四受阴可以持身、可以进入,可以得寿命,这就是生。生之因产生老死,云何老?牙齿脱落,头发花白,皮肤多皱纹,身根老耄坏败,气力不畅通,腰身弯曲,走路必须拄拐杖,五阴身腐朽就表明老了。云何死?三界里的一切众生,在各各生存之处退落堕毁灭亡,寿命断尽,就是死。先老后死,名为老死。

原文:是中十二因缘。一切世间。非无因缘边。非天边非人边非种种等邪缘边出。菩萨观十二因缘。系心不动。不令外念。外念诸缘。摄之令还。观十二分。生三世中。前生今生后生。菩萨若得心住。当观十二分空无有主。痴不知我作行。行不知我从痴有。但无明缘故行生。如草木种从子芽出。子亦不知我生芽。芽亦不知从子出。乃至老死亦复如是。是十二分中一一观知。无主无我。如外草木无主。但从倒见。计有吾我。

释:这里所说的十二因缘法,是说一切世间法相,并非是无因无缘而出生的,都是从因缘边际出生的,并非是从天边、从人边、从种种的缘边出生的,而是借助于这些种种的缘,由因而出生。菩萨观察十二因缘,系心不动,不令心念外缘他法,如果心念缘外法向外攀缘,就把心念收摄回来。观察十二因缘支分出生的三世,今世前世和后世。

菩萨如果在观行中心能住此法中,应当观行十二因缘支分都是空的,没有主人,没有真实的每一支分法。愚痴无明不知道自己是造作身口意行的因,身口意行不知道自己是因为愚痴才有的。只是因为无明的缘才产生了行,比如说草木的种子是从草木子和牙苗中出生的,种子也不知道自己能生芽,芽也不知道自己是从种子中出生的。同理,无明乃至老死也是这样,互不相知其所生。因此观察十二因缘支分中,每一支分都要观察其无主无我性,如外界的草木无主,但却以颠倒知见而记着有我。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