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生如法师网站LOGO

解悟与证悟

作者: 释生如 分类: 唯识法义 更新时间: 2025-07-05 14:05:08 阅读: 4282

第一章 意根亲证的原理

一、实证就是意根亲自证得

实证不仅仅是指明心见性的实证,很多法都需要实证,无论是佛法还是世俗法,都是如此。意根证得,意根亲自证明、亲自思量出来、亲自检验的,不是意识转述和灌输的,不是意识道听途说来的,不是意识学来的,称为亲证。意根没有证得的法,都不是亲证和实证。因为意根是作主识,能主导一切法,能贯通前后世。

断我见和明心证如来藏都是意根证得的,是意根亲证的,仅仅意识单独的知是虚证,不是实证。即使明心以后,需要实证的法还有很多很多,但不管什么法,只要意根认可确认,都是实证,包括世俗法。每一个法的运行都有意根作主导,如果实证里没有意根的运行和认证,意根没有实证,那就不是实证。意根无明俱在,智慧没有打开,那仍然是凡夫一个。意根是获得一切法的最关键环节,因此实证都与意根有关。

二、实证亲证的真正原理

如何证明意识是学知识学理论层面的,而意根是实证层面的?比如做饭这个法,首先意识得要学习做饭的理论技巧,把理论学会了以后,并不等于会做饭了。对于做饭这个法,还没有实证。这个层次相当于意识的解,不是意根的证。

那要如何实证呢?懂得做饭的理论以后,就需要亲自下厨,亲自按照意识所学理论动手做饭。而动手做饭,属于实际操作,实际操作就需要意根指挥和督导。如果意根不懂理论,就不能督导六识做饭。这样意根就要反反复复的指挥六识练习做饭,做得不对时,意识就要思惟分析哪里不对,需要如何操作、改正和弥补。这是意识指挥意根练习操作的,相当于意根断除我见的前后作为。

当意根学会了操作以后,就不太用意识分析和监督了,意根就能非常熟练的指挥六识做饭,以后还会游刃有余,技术非常娴熟,轻车熟路说的就是意根掌握技术的水平。这时就相当于意根除去执著的阶段了,相当于意根自动自觉,不用意识监督管理的阶段。

因此说,意识与理论相应,意根与实际操作相应。意识知道的理论如果不能让意根也知也证,就没有什么用,意根实际证得以后,才有大用处。亲证,就是指意根亲自证得,不是意识从别处学来的知识和理论。

三、在六识都灭去不存在以后,这时还是有个我,就是意根,这是根本的那个我。如果意根没有断我见,那就还有我见的存在,仍然是有我见的凡夫,这时候的我见,与清醒时的我见是一样的,没有差别。因为意根有我见的存在,就认为我没有了见闻觉知,不能觉六尘,不能在六尘中有所作为了,于是就会起心想要了别六尘境界,如来藏配合就出生六识,见闻觉知现前,五阴就会出现,意根就可以再执取六尘境界,执取见闻觉知,执取五阴的造作,这样就被系缚在三界世间里,不得解脱。

因此断除我见,一定要让意根也同时断除,意根没有了我见以后,各种执取性才能减轻,心才能得解放,才能有解脱的智慧。一直到死亡以后的我见,也是与活着时是一样的,因为我见而执取五阴身,中阴身以及后世的五阴身就会不断的出生,而再重新出生时的我见与前世还是一样,与前世一样还是凡夫身,意根还是照样执取和贪着。因此,众生是因为意根的我见而引起生生世世的循环往复,业果不断,生死不断。

如果六识一灭,我见就消失了,那该有多好!可惜不能,那么仅仅让意识断我见,就没有什么用,不解决根本问题,还是想办法让意根断我见才行。

四、大乘法也好,小乘法也好,世间的各种道理也好,证得这些法一定是意根认可证得,意根确认;如果不是意根确认,都是意识心所觉的,都是意识心的感受,那就没有真实受用了。因为六识不作主,作主的是意根,但这样也起着熏染、带动意根的作用。意根是“我”,意识是被意根所执取的“我”的用,那么断我见就是要断意根的我见,证悟也是要意根来证得真正的我——第八识如来藏。

一切法的取证全部在于意根,不在于意识。意识学的理论不起决定作用,只起着薰染意根的作用。如果意识学的理论没有熏染到意根,没有让意根证得,那就没有功德受用。所以解悟和证悟差别在哪里?解悟只有意识的解明眼意根的证,证悟在意根的证得和认可,在意识熏染意根、改变意根、断除意根的无明上,一切法都由意根作主。那么意根一旦证得了,以后就能把心行转变过来,我们就能够成佛了。

五、一切法的证得,应该都是现观的结果,而不是想象和分析得出的结论。什么叫作现观?现观就是现量观行、现前观行,六根对六尘的当下,现前观察体验各种法的出生、运行和生灭变化。意识是否是现量观察,思考得出的结论是否是事实,意根要不断的作出判断,但是有时判断正确,有时判断错误,因为意根也有自己的习气,再加上智慧不足,就容易判断错误。意根往往是承认意识的现量观察和充分的思考分析,有理有据时,才能启发意根的智慧,意根才能确认其思惟观行的结果,而不太承认意识的非量想象和推论。意识的现量观察就是证据,当证据确凿时,意根才拍板加以赞同。

我们在很多时候自己说服不了自己,这是为什么?因为意识没有现量观察,没有证据或证据不足,意根就认识不到意识所分析思惟的合理性正确性,不能被意识说服,不能按照意识分析的结果作出决定,这样意识就要不断的再思惟分析推理,直到证据确凿,意根认可为止。

当然这里包括意识邪恶的、错误的现量观察,实际上是非量,但是也能被意根认可,因为符合意根的无明和烦恼,意根就愿意赞同,这是没有修行的人。当意识对意根进行邪教导时,意根被蒙在鼓里,不知真相,想当然的就把非量当作现量,把想象的当作事实,事实却不是那么回事,可是意根有时也随顺过去,不得不同意。

六、如何证明一切法是意根的工具,是意根需要一切法解决一切法?

楞严经中世尊对此问题有讲述,天地未生之时,只有意根和第八识,意根混混沌沌,想要明了法界,遂向外攀缘探求,于是第八识随着出生天地宇宙器世间,随后又出生五阴六识,十八界具足。于是乎,意根就在这些法里玩转着,始终突破不出去,被这些法紧紧的束缚着,不得自在和解脱。最后善根福德因缘具足时,由意识牵引着探索三界世间法的实相,探索生命的意义,找到出离生死路径,破除一切无明,回到实相中来,得大解脱,归家稳坐,又无家可归,天下才开始太平,一切法归于寂静,万事大吉,也无万事。

意根牵着第八识创造五阴世间一切法,又用五阴六识寻找真谛,破除无明黑暗,实际上还是利用第八识完成的这一切过程。可见第八识被意根玩得服服帖帖,但大人总是大量,陪孩子玩耍又何妨。当意根孩子逐渐长大懂事时,也就不再搞恶作剧,不拖累第八识干坏事,不再贪玩,不再无事生非,也学着第八识的大人大量,心量广大,于是就寂静下来了,三界也就静悄悄。再学第八识的大人大量,帮助其他孩子都成长,都长大,所有世界就都太平了。

其实一切法都是意根需要和解决的,意识是意根解决问题的工具,五识也是意根解决问题的工具,甚至第八识也是意根解决问题的工具。意根利用这一切工具解决自己所需,达到自己的目的,那当然一切问题都要意根最后亲自解决,亲自首肯才行。证得一切法都得要意根亲自证得,意根才肯放心,才算解决问题。

这样已经把一切法的修证问题,说到家说到底了,没什么可再商讨的,至于认不认,那是各人的福德智慧问题,与佛法无关。

七、现量证得和情思意解的差别是,比如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句话如果真正证得了,就是十回向位的菩萨,不久就有资格入初地,成为真佛子了。可是很多没有明心开悟的人,都认为自己也懂了这句话,而到处发表自己的感想和观点,把自己的观点见解看作是现量证得,还到处与人家不断的夸夸其谈和辩论,甚至还能有人著书作论,大道理一套一套的,足以教导他人,自己内心并不与此相应。

可实际情况是,这些人对于佛陀的这句话仅仅是意识对表面意思的理解,离证得还差很远很远,也许证得这句话时,还需要修行接近一个无量劫的时间,也许还需要修行大半个无量劫的时间。可是为什么这些人都很自信自己懂了这句话呢?一个是无知,一个是慢,没有其它的解释。可见,所谓的懂,所谓的明白,所谓的理解,根本不是证得,不是现量观察,不是现观。意识心的理解,最多定义为解悟,那已经是高抬贵手了,也许离解悟还远得很,何况是证悟,离证悟的距离那就更遥远了。

八、理解和证得之间的距离

看恐怖片时,意识明知是假的,可还是要害怕;走玻璃栈道时,意识明知是安全的,但内心还是害怕得不得了,有的人甚至不敢抬腿走。意识就是说服不了自已(意根)不要害怕,为什么如此?因为意识分别和思惟得出的结论,得不到意根的认可。意识劝自已(意根)不要害怕,说这一切恐怖情节都是假的,可还是血压升高、心跳加快、身上出汗,身体都是由意根来控制的,这说明意根还是害怕。

尤其是看球幕电影时,意识知道一切影像都在屏幕上,根本出不了屏幕外,影像不是现实的,可心里感觉影像还是那样的逼真,害怕里面的车开到自己身上,害怕里面的飞刀砍到自己,子弹打到自己身上,于是身体就不自觉的尽量躲避。身体和心理的行为,都是由意根指挥造作的,是意根按照自己的惯性认知来指挥的,识心就会作出相应的反应。所以不把意根熏成功,就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知道栈道是安全的,是不是自己的现量认知?这种知道有什么用处?意识明明知道前边的人已经悠闲的走过去了,有了现成的例子,自己为什么还不敢站起来走过去?意识明明知道玻璃的厚度和承载力都很牢靠,自己为什么就不能站起来,身体笔直的走过去?因为意识分析思惟的理,意根还没有接受,内心对于玻璃栈道还有恐惧心理,因此就让身体表现为战战兢兢、脚底酸涩、腿肚子发抖、哆哆嗦嗦,以至于蜷缩在通道上,不能挪动一步。

有的人站在玻璃桥外时,种种言论,大谈特谈,走上玻璃轨道,试试如何?身根是不是受意根控制指挥的,这里就能看得一清二楚。意识不能指挥身体,不管意识如何认为安全也没有用,意根不知道,那就照样惊恐万状,惶恐不安,都是因为意根严重执身而造成的。

由此看来,意识知道六尘是自己的内相分,有没有用?不用功观行,五阴虚妄无我就不能真正证得。知道和理解是很容易的,证得就很困难了。小乘四个果位的证得,都涉及到了身心觉受,大乘各个果位的证得,也都涉及到了身心的觉受,包括梦境的证明和提示。尤其是各种禅定的出现,更是涉及到了身心的觉受,禅定越深,觉受越强烈。二禅以上则无觉,五识消失。但是色身也要发生很大变化,出定后还是有身心的觉受。为什么有这些觉受的出现呢?是因为意根现量证得了佛法,知道了事实真相,身心就出现变化,是意根执持和调控的结果。

意根相信现量境,需要自己亲自证知,他人的证明没有用,必须自己能现量证得,真真切切的知道。佛法的证得也是如此,否则说食不饱,自欺欺人。很多人都知道五阴虚妄,可内心深处的意根还是认为五阴真实,对于意识的分析思惟结果不能赞同和执行,仍然要牢牢的执我不放。因此就需要意识必须认真思索,细致观行再观行,直到把意根说通,意根懂得和确信,才是现量境现前,否则仅仅是个推理罢了。

如何让自己不胆战心惊的走过玻璃栈道?应该这样做,在走上栈道之前,意识就要想方设法、非常全面的分析思惟栈道的安全性,尽量思惟透彻,比量现量非量都思惟清楚了,有理有据的证明玻璃栈道确实是安全的,没有一丝危险,这样意根就能确认栈道是安全的,心里就能有底气,于是就能鼓足勇气走过栈道。意识分析透彻,看破境界,让意根放心,心理才能得安稳。内心感觉很安全,底气足了,思想准备都做好了,感觉再也不害怕了,这就把意根说服了,然后再抬腿上路。怎么样才能做到内心里底气足足的?靠意识思惟分析透彻,看准看稳,十拿九稳了,再行动。意识思惟分析透彻了,意根才能确认,才能表现为镇静、踏实,才能大胆的走过去。

这个问题与观行断我见的道理是一样的,断我见也是如此,意识必须思惟分析透彻,一个漏洞都不要有,让意根完完全全认可,没有疑惑,才能断我见。观行断我见,意识要想方设法思惟、观行五蕴十八界的虚妄不真实性,把意根熏染成功,让意根从内心里确认五蕴确实不是我。这时意根的底气才足,任何人说五蕴是真实的,意根都不加以认同。要做到这点,需要意识自己首先要明理,要思惟清楚,还要给意根一段适应和确认的时间,让意根适应五蕴确实不是我,不是真实的。

意根断尽对五蕴的执著,在小乘是四果罗汉,在大乘是七地满心,进入八地时。八地菩萨的解脱证量相当于四果俱解脱的大阿罗汉,初地满心相当于慧解脱的阿罗汉,但是初地菩萨不取慧解脱阿罗汉的果位,思惑烦恼不可以全部断尽。意根断尽人我执的境界,我们可以比量和想象推理知道一些,虽然没有证得。那么意根断尽法我执,我们可以比量非量的思惟一下,也能知道个大概,虽然更不能证得。这个知道和证得,可能就要相差接近两个无量劫和三个无量数劫。知道和证得之间的距离,简直不可想象。

有的人总是以知道一些事情,就自傲自满,其实那都没什么,即使真正证得了很高深的佛法,也不值得自傲自满。放眼十方世界和过去未来现在三世来看,即使我们修到了八地菩萨的境界,仍然不算什么,智慧短浅见识少的人,才容易生起自傲自满心,慢心才深重。有头脑有智慧,见多识广的人,不容易生起慢心,因为见过或者知道有无数人比自己优秀无数倍,眼界是非常开阔的。

九、意根是深细的我,祂把一切法都当作我,当然一切法都归意根末那识所用。祂把五阴当作我,五阴的作用就是祂自己的作用,把第八识的功能作用当作祂自己的功能作用,把六识的功能作用当作祂自己的功能作用,所以一切法都归第七识意根所用。而且祂生生世世不灭,一切果报当然也归祂受用。祂一切时都是我我我的,一个非常伶俐的识心,习气烦恼聚为一身。任何一件事,没有意根末那识的参与,都不能成事,参禅也如此。意根如果不作主决定参禅,意识就不能参,所以参禅这法,也是为意根所用。把意根发动起来,一切事情事半功倍。多跟意根摆事实讲道理,让祂证得一切法都无我,意根明理,一切事情就会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直至成佛。

十、很多人每天都谈实证,什么叫作实?实就是实际,实际就是意根的现量境界,意根到什么境界,修为就到什么境界,意识的境界为虚,转眼即逝,犹如空花不着地。意根是作主识,统领六识身口意行,意识的解,不是实证,因为意识对身口意行不能作主。

实证需要意根证,而要意根证,一定不能缺少禅定,禅定不足,意根无法深细思量意识所提供的数据资料,不能胜解意识所思所解,因此不能证,只能是意识单独的解。所以离开禅定,不要谈什么实证。而意识解,意根不证,就没有解脱的功德受用,就是德不配位。

十一、意根证悟才能出生智慧

关于意根的慧力问题,意识所有的智慧都要落在意根上,才算成功,才存种子,后世才有用,最后意根的慧力起一切作用。意根要证果,从初果到四果,如果要明心,从初明心到成佛,都是意根的慧起作用的。意识慧的结果就是要让意根有智慧,让意根转识成智,具足大智慧,最终成佛。

意识的慧和意根的慧的区别在于,意识有逻辑思惟分析推理作用,可以比较抽象的思惟。而意根不能抽象思惟,必须要具体,有情节,有图像,越现量越好,越现实越好,意根很难有分析思惟能力,很难进行逻辑推理判断,这方面就靠意识,其他现量的量度可以完全靠自己,当然有意识辅助是最好最快的。所以有图文图像,有现前情节情景的,意根比较相应,意识记忆就牢固,也非常容易理解,就是这个道理。六根互通互用时,意根就代替了意识,也代替了五识。楞严经中讲的大迦叶圆明了知,不因心念,就说明这个道理。

十二、发现真相,只有意识发现是不行的,必须是意根也同时发现法界真实相,意根证得,然后才能远离假相,只有意根能指挥六识不认假相,远离假相,意识心没有这个权利,不能作主。当意根证得假相,同时就能作主远离假相。只有意识证,还没有用,意根时时刻刻分秒刹那与假相在一起,意识就不能离开假相,身口意行不能改变。

意根犹如栓马桩,即使允许你意识东奔西跑,但是也要围绕意根柱子跑,不许跑远。意根拴马桩如果到处移动和挪动,六识野马是否能够不随意根动转而定在一处不动?根本不能。所以修学佛法的功夫都做到意根这里,才是真正的功夫,才能改变自己的身心。

十三、有人说:无间作意,好像是法义深入到意根后,只有意根能作到无间作意,念念不舍。其实功德就是来自于意根的认可或转变的必然产物,只要意根真实认可了、担当了,证果功德自然就有了,智慧也有了,这是一系列自然发生的,证法的根子还在意根。

这个见解非常好。无间作意,无间就是不间断的意思,只有意根能缘于法义而不间断,二六时中,朝斯暮斯,念念不断。这需要意识熏修佛法,成功的熏染到了意根,意根认为佛法很重要,就要念念牵挂着佛法,心思都不离佛法,有朝一日,必能证得佛法。如果意根不牵挂着佛法,意识对佛法的心念必断,不能无间断的缘于佛法。

十四、断我见证果是意根对五蕴非我的认可,开悟明心时,意根不仅认可五蕴虚妄,不是真正的自己,同时也证得了如来藏,知道如来藏是真实的自己,意根自己不是真实的。意根这时就找到了主人,但是烦恼习气都还在,但能轻微一些。意根知道了如来藏是真正的我,万法都是如来藏现起的,都是如来藏的功能作用以后,慢慢不再把如来藏的功能作用据为己有,渐渐对自我的执著就轻微了,以后不仅能断我执,也能断法执,二执断尽,圆满成佛。

十五、供养断我见的初果人得无量倍的果报,如果仅仅是意识断我见,意根没有断我见,那初果人如果昏迷没有意识时、在晚上睡着以后就退回到凡夫位,这时供养他抢救他,只得一百倍的果报。二者之间的差距这么大,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存在的,一个人不可能是白天是圣人,晚上就变回了凡夫,醒着时是圣人,一旦缺氧昏迷就是凡夫。

成佛时,如果再是意识成佛,那么换个五蕴,就是凡夫,诸佛无法降生娑婆八相成道而成佛,只能成个凡夫。那我们无量劫追求成佛还有什么意义?断我见证初果就更没有意义了,睡睡觉就变回凡夫了,如果一年也睡不醒,那就当一年的凡夫,如果成为了植物人,岂不一辈子当凡夫?

明心如果是意识明心开悟,昏迷睡着意识灭了以后,就成为了没有明心的凡夫。即使是地上菩萨,已经具有了宿命通的菩萨,换个五阴身,换了六识,照样变为了凡夫。这样的话,明心开悟还有什么意义?什么时候才能进入初地,成为真佛子?那怎么还能成佛呢?

十六、如来藏配合意根而现行一切法,只有意根明理证悟,才能断除无明,去除染污,究竟成佛。如来藏不是配合意识的,因为意识是因意根的决定后出生的,无故不出现,如来藏无法配合一个还不存在的识心运作。

意识不是作主识,如果意识想上东,而意根想上西,最终五阴身是上东还是西?肯定是往西边走。因为如果意根想上西边去,思心所一决定,如来藏了知,就会配合意根出生身识和意识走向西边。一家之主就是有威德、有权利、有主见、有抉择力,谁人能撼动?

意识想改变习气,只可以想想,却无法作主改变,因为烦恼习气毕竟是意根的,需要意根自己改变,意识不能代替。意根有习气自己不知不觉,怎么办?需要意识多明理,多给意根讲道理,有一天意根听得进去,并且能够反思,认识到自己的烦恼习气,当然就会改正了。在佛法上的证悟也是如此,需要意识明理,再帮助意根明得,二者就都觉悟了,都破除了无明,尤其是意根的无始无明,这样二者就都出生了般若大智慧。

意识明理是非常重要的,意识有善巧方便也是非常重要的,意识聪明伶俐是非常重要的,意识所做的一切,最终都是要改变意根,意根不改变,意识所做的暂时都是无用功。

证果和明心也都是让意识带动意根明理,在这过程中,都是意识学法思惟观行,把所有的资料、思惟的内容,传递给意根,让意根自己去衡量思量参究,意根才能真正明理,真正证悟了。

十七、五阴身的行为是由意根主导作主宰的,意根的烦恼染污没有被熏染和降伏,身口意的一切行为就由意根的烦恼习气作主导。意识想掌控自己的身口意行却做不到,因此看到自己不如理的身口意就会羞愧和自责,实际上还是责怪意根,只是意识不懂这是意根的问题,以为是意识自己的问题。如果是意识自己的问题,意识觉悟到就能马上改正,并不困难。但对于意根的问题,意识有些时候就会感觉束手无策,只能多学法,多明理,多掌握一些善巧方法说服和熏染意根,意根的烦恼习气才会慢慢有所收敛。

因此觉悟佛法、觉悟无我、觉悟如来藏,不能只有意识觉悟,意根一定要觉悟,之后才能自觉的按照所觉悟之理造作身口意行,慢慢就能除去染污,回归真实法中,心地得到永久的清净。

十八、不知依他起,怎破遍计执,即知依他起,渐渐不再执。知道真实相,执性渐无力。证得依他起,渐渐深入思惟观察所有依他起性,知是戏论,不再沾染,执性越来越轻,最后消尽无余。断我见以后的观照仍然很重要。意根因为没有证得依他起性,于是就普遍计度执著一切法为真实不生灭的,因为执以为真,才作主造作善与不善的身口意行,留下业种,后世受报,因此生死不断。

破除意根遍计执性,应该要清楚意根为什么有遍计执性。意根因为不明了法界实相,不明了一切法的实质,因此错执一切法为真实为我为我所有,就普遍计度执著一切法。如果能揭示出一切法实质究竟为何物,意根明了了一切法的实相,那么祂还有什么好执著计较的?遍计执性也就渐渐消除了,这样就把根本问题解决了。

意根如果不证法,不明了法的实质,如何能破除无明,消尽遍计执性?意识所熏修的一切法,所明了和证得的一切法,根本目的都是为了让意根证得,破除意根的无明,然后才能扭转乾坤,得究竟解脱。

十九、用催眠的方法,也能让意根认识真相,之后意根就能有一个转变。每个人的意根认可和证得佛法的程度不同,受到的触动就不同,转变就不同,智慧也不同。所以根本智慧还是意根带来的。意根的智慧,叫作慧根,意根对佛法和三宝的信和依赖,叫作善根,意根是根本。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