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生如法师网站LOGO

解悟与证悟

作者: 释生如 分类: 唯识法义 更新时间: 2020-11-29 15:24:53 阅读: 2639

第三章 小乘的解悟与证悟

一、在生命的最初期里,只有第八识和意根,一真一妄,真我假我就这样相安无事的存在着,混混沌沌。由于意根的无明妄想,不安于现状,想要向外求索,于是第八识满足意根,三界世间逐渐形成,之后五阴身形成,才有了生死轮回的现象,有了六识来了知和承受生死之苦乐。

那么最根本的我,最原始的我,能作主的我,就是意根,而不是意识。意识只不过是意根攀缘妄想的产物,是意根探索世界,贪执世间的一个工具罢了,意根想用就用,不想用就弃。从这里可以看出,意根和意识在五阴世间里的地位和关系如何,意根的主导地位,意识望尘莫及。那么我见究竟是谁拥有的,就一目了然了,我见的来源就一目了然了,究竟要断除谁的我见也一目了然了,如何断我见也就一目了然了。

为什么极大多数众生要不断的在意识上大作文章呢?因为意识浮在五阴的表面,比较浅,容易观察到感知得到。意根埋藏得太深密,主导作用隐秘难见,极不容易观察到感知到。因为祂是主子是主导者,一定要这样深沉一些,一定要在背后垂帘听政,不能轻易让人得见,如来藏更是这样隐秘难见。这与众生只见世俗界,不见真谛如来藏,是一个道理。

譬如世间里,尊贵如帝王之人,布衣百姓不具一定的福德因缘,如何能轻易得见帝王将相?只能常常见到为帝王将相跑事的兵众衙役。那么官差兵众办的好事坏事,应该算在谁的头上?都是帝王将相的指令,应该算到帝王头上,属于帝王的政绩!同理,五阴身的我见邪见是谁之过?生死轮回是谁之过?全部是意根之过,除此无他。所以修行就应该熏染教导意根,改变意根,断除意根种种的我见和各种无明,这才是根本。

二、断我见的根本是要断除意根的我见

众生都把五阴当作我,那众生是指谁?众生主要是指意根,五阴以意根为主,意根统领六识,与色身一起组成了五阴身。维摩诘经里说:了众生心行。是谁了众生心行?是如来藏了众生心行,这个众生就是意根。因为如来藏主要了意根的心行,帮助实现意根的愿望和想法,之后才能有五阴六识的身口意行的造作,才有三界世间法的显现。这个意根就代表众生,意根把五阴当作我,把色阴当作我,把受阴当作我,再把想阴当作我,把行阴当作我,再把识阴六识当作我;还把如来藏的各种功能作用也当作我(意根)的,这一切法都是我弄出来的,都属于我所有,所以这个我主要指意根。

那么断我见是断谁的我见,现在就很明显了,断我见主要是断意根的我见。意根把这一切法都当作我,断我见就是让意根不要再认为五阴是我(意根)了,把意根的这个知见断除就是断我见。所以断我见一定要触及到意根,一定要让意根认可五阴不是我才是断我见。

这个我就是指意根,不是指的六识意识心,因为是意根把识阴即六识、受阴、想阴、行阴、色阴都当作我,所以断我见就是让意根不要再认这些法为我了。如果意根不断我见,只是意识断我见,意识认为五阴不是我,这个是不是断我见?现在看来,意识认为不是我,没有用,这不是断我见,必须让意根认可五阴不是我意根,才是最根本和究竟的断我见。

三、我们学了那么多无我之理,都觉得五阴不是我,都是空的,一切法都是幻化的,可是觉得归觉得,毕竟还不是证得,因此内心里一点都不空。那就说明觉得是意识心觉得,意识心觉得的不太起作用,意识不作主;作主的意根不觉得,就没有实证,心里的我还是照样存在,该抓取什么还是照样的抓取,生死结缚一个都不能断。因为意识心学的这些法还没有熏染到意根,意根还不懂得这些法,还不认可这些法,不知道五阴都是虚妄的,我见没有断时,三縛结就不断。

所以说觉得五阴六尘是虚妄的,觉得一切法都是幻化的,都是意识通过学习得来的知见,只有知见没有实证,相当于纸上谈兵一样,不能断除结缚,内心深处照样感觉接触的一切都是真实的,为了这些东西仍然要执取、抓取不断。意根没有证得五阴无我,没有证得一切法的虚幻,光是意识心对于理论上的理解不起作用,这个就不叫作实证了。

四、真正的断我见,不仅是意识明了无我之理,意根也同时证得无我,认可无我之理,意根能亲自证明无我,就会减轻对自我的执取,那么身心内外就会放松下来,顿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解脱的功德受用。如果仅仅是理论上的断我见,只是意识理解的,证据不充分,没有说服力,意根不证,一点解脱的功德受用也没有,身心世界不会转变,意根没有亲自证得,没有亲证,就不是现量境界,因为身心世界是由意根统治和执取的,由意根说了算。

明心证得如来藏,也是意根的现量境界,意根亲自证得,意根就知道五蕴十八界不是我,就把自我放松,身心世界就大转变,得到了解脱的功德受用,无比自在。否则意识的理解,就是理论,最多是一个解悟,与生死了不相干,不得解脱的功德受用,因为意根没有现量观察到,意根没有亲自证得,意根不认可,身心就不转变。

五、我们在佛法上做观行,越观行越觉得最根本的东西是在意根上。意根是成佛的关键,也是生死轮回的主宰,把意根降伏了,熏修成功了,让祂证得佛法,我们就得解脱,就成就佛道。那断我见一定是断意根的我见,意识通过学理论熏染意根,让意根参究五阴无我,让意根认可这些法都不是我,也不是我所有的。意根一旦证得此理,三縛结断,心就能逐渐清净下来,心行就要逐渐转变,当祂不再执取抓取一切法时,我们就得解脱。

这是修行的关键和秘密,小乘、大乘都如此。大乘方面,意根一直把如来藏的功德当作自己的,一切法都是我的,都是我所拥有的,我能决定一切法,我是一切法的主宰。意根不知道法界的实相是什么,不知道一切法都是如来藏幻化出来的,也不知道祂自己就是如来藏变现出来的一个幻化法。由于意根不知此理,才把一切法当作真实有而执取不断,才造作身口意的业行,那样生死就不断,也不能成佛。

学大乘法就是要让意识从理论上明了这些法的无我性,知道如来藏的真实有性,然后再熏染意根,让意根思量参究,最后取证如来藏。法界实相就是如来藏,法界里的一切法都是如来藏所变化出来的,这一切功能作用都不是意根的功能作用,都是如来藏的功能作用,意根知道认可这个理以后,就证得了实相。以后在修证过程中,渐渐的不再执取自我,不再执取一切法,那么法执就能逐渐断尽。这样修行,不仅能断我执,还能断法执,法执一断,最后就究竟成佛了。

所以修行的关键全在意根上,无明在意根上,断除无明也是要断除意根的无明,断除烦恼也是要断除意根的烦恼。得解脱是让谁得解脱?是让意根得解脱,祂不执取三界世间法就没有生死束缚,当然得解脱了。成佛是谁成佛?六识成不了佛,六识生灭幻化不已,不能去至他世,那要如何成佛?意根能一直存在不灭,能一直延续到成佛时,成佛之后也永远不灭,因此成佛是意根成就的,是意根取佛果和佛位。但究竟理地,意根永远不是佛,也取不到什么果位,成佛也是幻化法,不是实法。如来藏不成佛,究竟理地,意根也不成佛,到成佛那一天就知道了,没有佛可成,哪个识也不成佛,这样才能究竟成佛。

六、意根断我见才能断除三縛结

断我见,同时就断三缚结:我见、见取见、疑见。断除三缚结,就保证未来世永远不下三恶道。如果只是意识断我见就行了,那么意识能否把三缚结断除?三缚结是绑缚意识还是绑缚意根的,还是二者都绑缚?断除生死结缚是由意识决定的吗?意识对生死大事能作主吗?无始劫以来的结缚,是意根的还是意识的,意识有能力斩断吗?

无始劫以来的生死结缚主要是指意根的结,三缚结主要是绑缚意根的。因为意根生生世世不灭,与业力相应,随着业力流转于六道。意识只能存在一世,并不能做主出生下一世的五阴身。意识让五阴身改变一点点都不可能,在六尘上也作不得一点的主,让脚抬一抬都做不到,告诉自己玻璃栈道是安全的,往前走吧,腿就是抬不起来,那意识怎么能够作主断除无始劫以来的生死结缚呢?

意根在任何一个法上都要作主,不可能在断我见这样无始劫以来的重大问题上就不作主了;如果断我见不是意根作主的,就是假断我见,不是真断我见。凡是只有意识的表面主张,意根不主张而勉强随顺的,都是假,犹如演戏;只有深层次的意根主张的,发自内心的主张,才是真。

所以世人的言行就分为真假两种,哭就有真哭和假哭的区别,笑就有真笑和假笑的区别,害怕就要真害怕和假害怕的区别,关心人就有真关心和假关心的区别,生气就有真生气和假生气的区别,仇恨就有真恨和假恨的区别等等。因为世人的言行有真有假,所以互相交往都互相猜疑和提防,需要摸清对方的真实想法和用心,不敢轻易相信对方,也因此故,世人都觉得与人打交道很累心,稍微不小心,就被人欺骗和算计了,世人的尔虞我诈就是如此。

在佛法的修证上,同样分为真有修证和假有修证之别,断我见就分为真断我见和假断我见的区别,明心就分为真明心和假明心的区别。真真假假充满了世俗生活和佛教的修行中,让人不容易辨别。凡是假的,都是意识表面的,也可以说是装的,是做作的。凡是真的,都是与意根深层次相应的,是意根认可的,是从内心深处流露出来的,是发自肺腑的,是不做作的,是让人信任的,诚实无欺的。

如果断我见仅仅是意识断我见,意根不断我见,那么意根就没有断除三缚结,意根的心行还与三恶道相应,没有解除绳索,那就不能保证不入三恶道。因为是否入三恶道由业种和业力决定,意根与业种和业力相应,是连接三世的识心,意根没有断除三缚结,业种就没有改变,命终由于业力牵引就要入三恶道。观察意根在中阴身里的表现就知道了,意根在中阴身里是完全与自己的烦恼习气相应的,肯定要随着自己的烦恼习气的现行而去投胎。

意识心一点办法也没有,因为意识不能作主,又是断灭的,断除以后的事情更是不能作主。所以只修意识根本没有用处,只有意识断我见,不能解决生死问题和不入三恶道的问题。退一步来说,意识能决定不下三恶道,那么临终时,意识先灭了,只有意根和如来藏,没有意识存在了,可是还有意根和业力,意根的结缚没有断除,当然就免不了要下三恶道了。意识不能与业种业力相应,去三恶道与不去三恶道,意识就完全决定不了,就连意识自己的存在与否也决定不了,如何能决定不去三恶道。

七、生死轮回和三恶道的轮回,是因为意根的无明造成的。意根的无明没有破除,就有十二因缘的生死链条,众生就被意根的无明捆绑在六道里,不能出离,被捆绑在三恶道里,也不能出离。无始劫以前,意根因为无明,不知本我和真我,不知法界实相,不知守本真心,起心向外贪求,遂有五阴身虚受生死轮回苦。意根因为无明,内心妄动,于是如来藏随顺意根,就出生了宇宙器世间,出生了众生的五阴身,三界世间法就出现了。众生在三界里生死轮回了无量劫,至今没有结束,就是因为意根的无明,因为意根的结缚。修行就是要断除意根的种种结缚、种种无明,才能不被无明所绑缚,脱离种种生死的系缚,获得解脱。

那么断我见一定要断除意根的我见,之后才能淡薄意根自己的贪嗔痴烦恼,再之后,才能断除意根的贪嗔痴烦恼,最后才能断除意根的我执。如果初果没有断除意根的我见,就没有二果的薄贪嗔痴,没有三果的贪欲和嗔恚的断除,更没有四果的贪嗔痴慢烦恼断尽,没有我执断尽之说。由此看来,意根的我见是在初果时就断除了,四果时才能断除我执,这个修行思路我们都应该明确下来。

八、断我见是断知见上的烦恼惑,也就是见惑。见惑,既有意识的知见上的迷惑,最主要的还是意根无始劫以来知见上的迷惑。见惑是见道时所断的知见上的烦恼,也就是断除不正确的知见,主要包括六七识的错误知见和观点;思惑是修道时所断的思想观念上的烦恼,也就是贪嗔痴慢等等烦恼惑。

见惑在证初果时断,思惑是在三果和四果时断,也就是说在证得初禅以后才能开始断。断除贪爱和嗔恚是三果人,断除一念无明愚痴我执是四果人。那么意根的我见,也是见惑,属于知见上的烦恼惑,应该在初次见道时断;意根的思惑烦恼应该在二果时降伏,在三果时开始断除,断尽是四果人,相当于八地菩萨。

初果断我见,一定包括意根的我见,如果不包括意根的我见,证初果是非常容易的事。而事实并不容易,很多人学一辈子阿含经,也不能证得初果。其实很多人的意识也都明白一切法都是虚妄的,如梦幻泡影,可就是不能断我见,不能成为初果人。

意识心的我见容易断除,因为慧强,闻法即能思惟观行,容易破除我见和无明;意根就比较困难,因为意根的我见和无明根深蒂固,意根的智慧又弱,不能很快理解所接触的法义,必须依靠意识的思惟力,需要意识提供一些资料和数据,供祂参考,意根才能思量确认无我之理,从而断除我见。

九、明白五阴无我不是断我见

我们有些人心里都明白自己是虚妄的,一个假壳子而已,这算不算断我见呢?明白无我,明白自己是虚妄的,这里有意识心的明白和意根的明白。意识的明白,还分为真明白和假明白,没有真正观行思惟的明白,就不是真正的明白。而且只有意识心的明白还很肤浅,往往不起多大作用,内心深处的意根并不明白,还是在认五阴为我,因此就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更不能得解脱,出轮回。因为意根能主宰和决定五阴一切的身口意行,包括意识心的造作,意根还有生死结缚,就会拖着五阴和六识继续生死轮回。

真正的断我见,是要意根认可和确认五阴确实是虚妄无常的,意根要明了五阴无我之理。而让意根认可确认,必须是意识心进行深细全面的观行,通过观行,把思惟的过程和结果传递给意根,意根才能理解,因此才能通过自己亲自思量确认五阴自我的虚妄性。意识要思惟观行五阴当中的每一阴都是虚妄的,十八界当中的每一界都是虚妄的,思惟透彻,尤其是意识心的虚妄更要思惟彻底,意根才能认可和确认五阴确实是非我的,一切皆是虚妄,从而内心深处的思想,会有相当程度的转变,这样才是断我见了。

十、单凭意识之力不足以断我见

有人问文殊师利菩萨:明知生是无生之理,为什么还被生之所缚?文殊菩萨回答:其力未充。

明知是哪个识?其力未充是哪个识?明知的是意识,意识虽然知道一些道理,但是没有用,还是要被生死所系缚,因为意识不能作主说了算。其力未充的是意根,意识的思想观念还没有达到意根,意根不认可,就无力改变现状。关键是意根是否能认知此真理,是否断惑和断执,只有意根断惑断执,才能出离生死牢笼。

从这里我们知道,有些佛法道理,比如断我见之理,明心见性之理,仅仅是意识表面的知道了,也不能解决生死问题。必须深入到意根,让意根明理,才能改变自己,解决生死问题。因为一切事情都是意根作主,是意根说了算。意根是有力量的,意识没有多大力量,不能当家作主的缘故。我们要想改变五阴一家的生死轮回问题,必须说服一家之主,仅仅说服一个家庭成员还不行。意根就是一家之主,五阴世间的事都由意根说了算。当意根力量充足的时候,先断我见,再断我执,后世就能不被生死束缚了。

十一、我,指意根第七识,是意根把五阴当中的色阴当作我,把受阴当作我,把想阴当作我,把行阴当作我,把六识的识阴当作我,也把自己当作我,因此才有我见。六识是依他起性,辗转而生,是被意根第七识所利用的一个工具。意根无始劫以来一直把五阴当中的每个部分都当作我,当然也把第八识的功能作用当作我。

意识的我性微弱,远远不如意根的我性强大,比较容易断。一般来说,意识通过熏习一下五阴无我之理,稍微作以思惟,就能明理;而意根的思惟观察力弱,再加上无始劫以来的无明深厚,严重遮障其智慧,不容易明理,意根的我见就非常难断。

从古至今,真正断我见者少之又少,如凤毛麟角,即使是佛陀在世时,其证果人数的比例也不是很大。因此说我见主要指意根的我见,断我见一定要意根亲自与意识一起参究无我之理,能现量观察到五阴确实是无我的,这才是真正断了我见。

如果仅仅是依靠意识像复读机一样,以读诵背诵文章的形式读诵文字,不在定中深细思惟观行,意根永远不能受熏不能明理,这仅仅是意识在文字表面上肤浅的作为,最多能解悟五阴无我,不能实证五阴无我,因此不能断我见。

断我见是意根的亲自证得,那么明心证悟是否也是意根亲自证得真心第八识?答案也是如此。因为无始劫以来意根一直把五阴六识的功能作用当作我,也把第八识的功能作用当作我,不知道祂自己什么也不是,一头依赖第八识,一头依赖五阴六识,这样才能有祂自己的所谓的我的功能作用,才能在三界里生存,成就祂的虚妄的我的功能作用。

那么要让意根断除无明,成就佛道,一方面要砍倒五阴大树,让祂没有依赖;另一方面要让祂证得真实的第八识,知道一切法都是第八识所为,不是自己的功能作用。这样意根就认清了法界实相,无明一点点的破除掉,我执和法执渐渐断尽,彻底无我,最后就成为了佛世尊。

十二、意根如果没有断我执,就不愿意也不能消失灭亡,阿罗汉就不能入无余涅槃。指挥身体活动的是意根的功能,意识如果想指挥身体,需要意根同意,再由意根下命令,六识才能动,六识一动,身体才能动。六识不出生,不活动,身体就不能动。

意根由于把身体当作自己,无始劫来就一直抓取不放,如果身体不由自己来控制和掌握,意根就觉得失去了自我,因此感到莫名的恐惧。所以断我见,一定要意根来断我见,意根断我见才是真正的断我见,当然彻底究竟断我见的人是佛世尊,四果俱解脱的大阿罗汉也没有彻底究竟断我见。

十三、断我见时,意识必须思惟分析透彻,一个漏洞都不要有,让意根完完全全认可,没有疑惑,才能断我见。观行断我见,意识要想方设法思惟、观行五蕴十八界的虚妄不真实性,把意根熏染成功,让意根从内心里确认五蕴确实不是我。这时意根的底气才足,任何人说五蕴是真实的,意根都不随着那样想,不加以认同。要做到这点,需要意识自己首先要明理,要思惟清楚,还要给意根一段适应和确认的时间,让意根适应五蕴确实不是我,不是真实的。

在刚刚接触这个理论,刚刚开始思惟时,有的人心里确实感到害怕,感到六神无主,感觉没有了依靠,感到内心空虚和恐惧,这是因为意根无始劫以来一直牢牢的认为五蕴就是我,就是真实的,现在意识告诉祂不是这样,意根无论如何也难承受,所以心里会害怕和难受。只有通过意识的不断熏染,时间长了,意根接受了以后,这种感受就慢慢消失了。想要意根心理准备充足,就需要意识反反复复不断的熏染,不断的强化无我的思想观念,终有一天,就能真正而彻底的断我见。

如果只是意识知道五阴身及一切法是虚妄的,可意根还不知道,不认可,那就没有什么用处,只是一种浮浅的理解,不是真正的断我见。初果至四果之间,意根要不断的认可五蕴生灭无常虚妄无我,完全认可时,意根就断尽对五蕴世间的执著性,就有能力出离生死轮回。意根完全断尽执著,证得四果时,就像看球幕电影时一样,无论球幕上发生什么事情,出现什么境界,内心都若无其事,不躲不迎。意根不再指挥身体躲避什么,内心知道境界都是不真实的,都在屏幕上,不是现实的,也就不再害怕了。

从这里可以看出,众生的心理,有表面浮浅的作用,也有暗藏隐藏的作用;而起决定作用的,还是那股隐藏着的力量,那是根深蒂固、难于转化、难以说服的,那就是意根的惯性力量。改变这股惯性力量,就显得极其重要,就能解决无量劫来的生死大问题,包括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那也就能断除无始劫以来的无明惑业苦,登上涅槃的彼岸。

十四、观行五蕴断我见,只在意识心上认为五蕴非我还不行,还需要意根认可才行。要想让意根认可,必须拿出充分的理由和证据来说服祂,不是说意识认为无我,就已经是无我了,意根还不清楚,还认为是我,生死轮回的根源就没有根除,必须断除这个根源,才是真正的断我见。

而意识在接触佛法之后,知道了无我之理,意根还不能很快就随着也认为无我,因为意根的了别慧比较弱,没有比量和非量的了别,只能承认现实和事实,所以意识必须找出充分的证据来说服引导意根。意根的攀缘范围非常广泛,根本没有定力,因此慧力劣弱,理解和认识问题的能力非常差,意识必须要把各种道理都分析思惟透彻了,道理明明白白的摆在那里,意根才能容易理解。意识要把祂当作是一个幼稚而顽固的孩子,要耐心细致的对祂讲事实摆道理,摆出各种证据,千方百计说服祂,祂才能被说服,从而明了真理,改变自己的知见,那就真正彻底的断除我见了。

要如何说服意根呢?这就要求意识非常细心的思惟:五蕴究竟是如何虚妄的,究竟是如何生灭的,究竟是如何无常的,究竟是如何变异的。究竟两个字里面就包涵了摆事实讲道理,要拿事实说话,意根只承认事实。要想拿出事实,意识必须深入细致的思惟,一个道理一个道理分析得清楚又明白,意根就能懂得这个道理。意识在思惟分析的整个过程,就是在说服意根的过程。因为意识思惟的整个过程的细节全都传递给了意根,祂都要了解,意识的每个思绪,思惟的任何一个法义,所有的心念都能熏染意根,因此思惟的内容意根都能了知到,所以意识思惟的过程就是说服意根的过程,也是熏习祂的过程。

十五、意根断我见成为初果之后,为什么到四果时才断除我执?

意根断我见的智慧深度程度,分为不同层次。就像学会做饭,成为厨师,还需要不断的实际操作,以熟练掌握做法技巧,然后就成为一级厨师、二级厨师,以及特级厨师。意根断我见也就如学生刚刚进入校门,学习几年之后才能毕业。当然不排除优秀者成为跳级生,就是学佛人中特殊善根者证果之时也许是二果三果四果不等。

意识意根对五阴无我之理认识的程度不同,见地不同,所证果位就不同。证得初果之后,需要再不断深入的观行五阴十八界的苦空无常无我性,认识不断的加深,观念扭转的越来越彻底,无我的智慧越来越深,我执就会越来越轻微,最后对小乘无我之理达到极致,我执就断尽,于是出生各种智慧,有能力超出三界,解脱生死,入无余涅槃。智慧证到什么程度,就断除什么程度的烦恼,我执就减轻到什么程度,就取得什么程度的果位。

比如世尊在夜半睹明星而顿悟时,是断除最后一分无明,获得最大最究竟的智慧,于是就顿时成佛,无须再等什么,也无须再修什么,因为无明已经断尽,没有什么法可修的。

而初果人,我见就没有断彻底,一念无明还深重,意根无我的智慧层次还浅。再接续观察修行时,对五阴无我的认知越来越深刻,智慧越来越深透,无明越来越轻微。这都是一步步修行的结果,智慧到底,就不用再修行,无明烦恼同时也就断彻底,四果无学的果位同时就获得了。

十六、了解五阴苦空无常无我的道理并不是很难,就是观念根深蒂固,很难转变,理解一些佛法并不是很难,难在观念的转变,难在对这些法的真正认知。都知道色身无常,不可能是我,可是没有用,就是不能断身见。这是因为意根的古老观念太深重了,始终转不过这个弯来,解不开这个结,所以需要不断的熏习再熏习,以改变祂的不正的思想观念。

怎样改变认为五阴就是我的思想观念呢?把色身生灭变异无常的现象观察透彻,清清楚楚了知这件事,然后把这件事凝聚成一个点,深深的置于心中,交给意根,这样行走坐卧心里都挂着这件事,打坐静坐也要挂着这件事,高高的深深的挂着。如果观察不全面不透彻,就再观察思惟。有朝一日,钝根的意根就能开窍,突然间就明白了:色身确实不是我,于是断身见。

十七、用自我暗示法观行佛法时,意识常常要暗示意根,五蕴虚妄,一切法虚妄,都是如来藏的功能作用,到一定时候,意根就会认可,就能断我见,从而发挥自己的潜能,改变自己。这种暗示,类似于自我催眠,把自己调整到比较安静和沉静的状态,能听到内心声音的状态,这时就可以自我暗示了。

把以上断我见的内容,慢慢的抑扬顿挫的陈述出来,引导意根接受,并且给意根一定的缓冲时间,让意根接受信息,整理思路,思惟信息里的法义。这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特定的环境场景,就是让意根不关注其他问题,只注重被引导的内容,内心要沉静和安稳、祥和,能够充分的接受意识的引导。如果意识能引导到哪里,意根就能思惟到哪里,这时意根是比较听话的,已经初步被熏染了,只是没有最后成功。关键在于意识是否会观察意根的反应,是否有引导的经验,是否真懂无我之理了。这样的引导催眠可以在合适的时间场景中反复多次进行,只要意识理论娴熟,会观察意根,会引导意根,能保持沉稳和沉静状态,到一定时日,必能断我见。

十八、有些初学佛的人,在思惟断我见时,心里有些害怕和恐惧,实际上是意根怕。因为意根无始劫以来一直认为五阴是我,一直在执取五阴,当有一天接触到四圣谛理,告诉祂五阴不是我而是空的,意根一开始肯定受不了,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真相,所以就感到害怕,于是不想让意识再继续思惟观行,希望能保持现状,可以继续执著抓取五阴身。当意根渐渐能接受无我时,也就不害怕,就会让意识继续观行五阴无我,同时不断的受熏,到一定时候,就会证得五阴无我了。

十九、我们是真的观察不出无常、不知道无常吗?意识很容易了知无常,也容易了知苦,了知空也不难,意识心也常常说无我。那为什么还不能断我见证果呢?很多认为一切法无常无我的人,即使别人承认他断我见证果了,他自己内心都不敢承认,为什么不敢承认?还是因为心虚,心里感觉自己的观点看法不踏实,没有实证,内心深处没有认可此理,他们自己也知道这点,所以不敢肯定自己,平时只是说说玩而已。

根本没有多少人意识心认为自己的五阴是恒常不变的,那为什么还不能断我见?因为无常的想法和看法,还没有深入到意根,意根并不知道五阴无常、一切法都无常,那就不能断我见,即使别人说他断我见,他自己也心虚不敢承认,没有证据,没有理由之故。

而有一些人差只差在意根认定上,法义已经了然于意识心中,这不太难,难在意根认定上。由于缺少禅定,意根没有深思,所有的思想观念都浮于意识表面,没有深入意根,意根无法认定,心中对无我之义没底。这是断我见的瓶颈,应该想办法突破。

定力不足的原因,一是没时间修定,二是福德不足,三是戒律不完备,还有一些其他小原因,自己找出来,一一都克服,则断我见就会大功告成,还有更大的功德需要去完成。

二十、初果断我见以后,再深入熏修观行五阴十八界的虚妄,慢慢开始断我执,我执比我见更难断,以至于初果人要七次天上,七次人间的来来回回修行,才能最终成为四果阿罗汉。我们算一算,七次天上和七次人间,加一起是多少时间,算出来以后,我们就知道了断我执是多么的不容易,比断我见困难多了。

什么叫作我执?就是意根对五阴我的执著不舍,为什么还要执著?对于五阴我的我见没有断彻底,还在某些方面某种程度上把五阴的某些功能作用当作是自己,而执著不舍。无始劫以来执我的习气太深,无明太重,对三界的贪爱太难以拔除,才需要那么久的时间断除我执烦恼。如果意根一次性的把五阴的我见断彻底,其我执就同时断尽,那就是四果的大阿罗汉了。而真正把意根我的执著断尽的人,就直接成佛了,不仅仅是四果俱解脱的大阿罗汉。所以阿罗汉辟支佛的我执都没有彻底究竟的断尽,因此还不能成佛。

第八识为什么不需要断我见?因为祂没有我见,就不需要断我见,有我见者,才需要断我见。

二十一、感觉这神通多么容易修得,意识的感觉理解是不是证得了?如果是证得,神通立时就出现,如果神通没有出现,就没有证得神通,那意识的理解就无济于事,使不上力,不能得一丝毫解脱的功德受用。断我见和明心也是如此,意识的理解没有一丝毫功德受用,不是真正的断我见。无论意识如何认为五阴无我,都不是证得无我,不是断我见。因此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没有用,仍然是意识的解,不是意根的证。此理重要极其重要,望诸位入心细思,莫再以情思意解为尊为大为贵,自误再去误人。

二十二、隔阴之谜的意思是说,意识是新出生的,与前世的意识不同,因为隔了一个五阴身,因此就迷了,不知道前世五阴之事。而意根生生世世不断,没有隔阴,因此也不迷,能知道前世之人事物理,有时也能知道后世之人事物理。但是众生一般所知都是依靠六识而知,意根所知的必须让六识也知才能有作用。

意根不与语言文字相应,因此无法表达自己的所知所见,意识与语言文字相应,能思惟分析推理判断,因此意根的很多作为必须依靠意识六识来实现。意根无论知道什么,意识都不一定能知道,意根即使了解了极乐世界,了解了自己前世所有的事情,意识也不一定知道。

所以遇到重大的事情,意根不得不用各种方式警觉意识,让意识有所了知,以便思惟处理解决。比如鬼神在身体周围,意识不知,而意根知,意根就能促使身根头皮发麻,浑身不自在。于是意识就觉得可能是有什么事了,意识有可能猜测出来是什么事情。

当今世第一次或者是最初遇见佛菩萨的形象时,由于意根生生世世信佛念佛学佛,与佛菩萨有着特殊的感情,这叫作善根深厚,于是就情不自禁的流泪,甚至痛哭流涕,意识却不明白为什么如此。遇见前世的亲人也是如此,意识都不认识,可是意根认识,于是就觉得很亲近和激动,意识却不知道为什么如此激动,为什么有特殊的感情。

所以意根今世断了我见,来世表现就与平常人不同,可是意识是新的,有隔阴之谜,不知道前世已经断了我见,不知道五阴是无我的,于是遇见佛法还得思惟五阴无我之理。但是因为意根已经证得了无我,已经被熏了,知道五阴是无我的,就不用意识过于思惟观行,不用再熏修很长时间,很快就证得五阴无我了,比第一次证果的人快速很多。那些三果四果的人,甚至只听一句话就证果了,用不着特意思惟观行,因为不用意识仔细思惟以熏染意根,省了这个特别麻烦的过程,证果就特别快速了。

二十三、现代社会信息发达,得经书容易,意识理解力强,别人一讲五阴生灭无常无我,百分之五十的人意识就能理解五阴无我,知道色身不是真实的,是幻化的假壳子。甚至有些不学佛的人,口里也经常说色身是假壳子臭皮囊是生灭的无常的,可是说归说,哪个也没有断身见断我见,个个还是很严重的执我。

如果意识认为五阴无我就是断我见,那么证果也就太容易了,学佛之人一半以上都能断除三缚结,免除三恶道之苦,成为圣贤之人,那么佛教有什么可担忧的,众生也没有什么可担忧的,释迦佛大可放心娑婆世界,不用牵挂佛教会灭亡,可事实不是这样。

那些仅仅是意识理解了无我,就认为自己断我见了,然后又认为自己烦恼轻微,已经修到二果的人,临命终时就很麻烦,后世就会很苦恼。最好是今世在剩余时间里,想想如何补救,采取一些有效可行的措施,再仔细观行五蕴以真正断我见,消除妄语大业。

现在佛教界已经说不好到底有多少二果人,好像是圣贤辈出的时代了,实际怎么样呢?乱得很。如果三果没有初禅定卡着,没有断除欲心这个标志,指不定会有多少人说自己证得了三果。现在就有人在宣传,证得三四果不需要初禅定,初地菩萨二地菩萨以前不用修初禅定。这样的宣传预示着什么,可想而知了,再往后,凡夫与圣人就没有界限了,只要理解了一些佛法,就是圣人,这些所谓的圣人其实都是知解宗徒。

二十四、五取蕴的取是谁取

五取蕴一定是意根取。因为意根生生世世存在不灭,又是作主识,无始劫以来一直把自己当作万法的主人,所以祂一定要取着万法,执取一切法,一切法才能存在不灭;如果意根不执取了,万法一定不现前,自我一定要消失。因为意根取色蕴、取受蕴、取想蕴、取行蕴、取识蕴,所以五蕴才生了灭,灭了又生,生生不已,永远不断绝,不消失。为什么如此呢?因为如来藏永远随顺配合意根,了知意根的心行和愿望,意根执取,如来藏就会变现,五蕴就不会消失灭去。当然其中还要有业种和业缘,如果意根不执取了,业种就消灭,业缘就不现起,万法就不出现,五蕴就消失。

意根执取色蕴,执相抓取贪着色身,所以喜欢锦衣玉食的生活,吃穿住用处处贪着享受,对色身百般保养和照顾;意根取着受蕴,贪着感受,执着受觉,比如喝茶时,觉得茶好喝,伸手去拿杯子倒茶,一杯又一杯的,慢慢品尝其滋味,直到心满意足。是谁指使识心这样贪着茶味和感受的?是意根指使主导的。意根执着茶的韵味,执着受觉,才不惜浪费宝贵的时间品茶,甚至有的人还贪着酒味,过酒瘾,不在乎伤害身体。

再比如打坐身心觉得舒服时,身体就不想动了,心也懒了,不爱考虑问题,这是因为意根不想动,贪着舒服的觉受,就不让身体起来活动;因为入定舒服,意根执取打坐的觉受,就不想动,不想出定。意根不知不觉执取、贪执着很多感受,自己却不知道,因为意根很难反观自己对这些觉受的贪着,只能由意识通过学法觉悟以后,不断的暗示和牵制意根,才能降伏意根,使其不再贪执觉受,不被觉受所系缚,才能得解脱。

意根执取想蕴,天下大事小事无一不想知道,国内外新闻全部关注,他人的事情无论与自己有关还是无关,全部都感兴趣,不管该不该知道的,全部想知道;两耳尽闻天下事,两眼尽观天下景,心里装满过去未来现在。因为意根执取想蕴,每天都要看电视看报纸,收集各种消息资料,这些都是意根取着想蕴而指使六识造作的。

意根取着行蕴,一天下来造作不停,不肯闲歇一会儿,不肯静静的安住片刻。东边有事东边到,西边有事西边去,哪里有事哪里现身形,身口意行从不停歇。意根如此取着行蕴,如何有定?

意根取着识蕴,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内心思绪翻滚,觉观不断,过去未来浮想联翩,不肯把心静下来闲下来。因为意根执取六识的识性,不肯让六识止息,见闻觉知就不断。若意根清净,不想无益造作,六识就能寂静下来。

既然意根有这么多的执取性,尘劳烦恼才根深蒂固,无始劫来陷于生死火宅中不得出离,因此我们一定要消灭意根的执取心。要消灭意根的执取心首先就要断除意根的我见,让意根明了五蕴无我,这样才能证得五蕴无我,才能逐渐断尽执取心,得以解脱尘劳烦恼。

二十五、意根把五蕴六识当作我的证据

如果意根不执五蕴六识为我,我们何来的我见和断我见?那就不需要断我见,也不需要断我执,也不需要断烦恼无明。这样众生都是无我的,就不用修小乘法,多轻松愉快。可是事实上每个众生都有严重的我见和我执,断除相当的困难。

如果意根不执六识为我,在昏迷的状态里,意根总是想办法醒过来,为什么?因为意根要用六识了别六尘境界,意根需要了知六尘,六识就是自己,自己不知道六尘就不行。被人捆绑,意根为什么总是想挣脱绑缚?被蒙上眼睛,意根为什么总是想办法除去眼布?因为意根把色身和五根当作自己,自己被束缚是绝对不可以的。被禁言不让说话意根为什么心里就不高兴?因为意根把能觉观能说话的意识当作自己,自己不说话就觉得很难过。

意根有我就不高兴,无我阿谁不高兴?语言是意识的功能作用,意根把此作用当作是我的功能作用,因此被禁言不让说话,就觉得不自在。意根把五蕴意识当作我,被禁言了,就觉得没有面子。意根把眼识意识的能见性当作我,被蒙住眼睛不能见色时,就觉得不自在,祂一定要见色执色。意根把五蕴六识的功能作用当作我,把六识的行蕴当作我,被捆绑住的时候,不能活动,祂就觉得不自在,没有行蕴是不行的。意根把色身当作我,身体被打坏了,祂就不高兴,一定要报复打自己的人。意根把受蕴当作我,贪图享受,不让祂享受,祂就不高兴。意根把六识的了知性当作我,不让六识见闻觉知,不了知六尘,祂就不高兴。

久病的病人长期躺在床上,不能活动,我们想想,意根是什么滋味?植物人意识微弱,没有多少痛苦的感觉。感觉痛苦的一定是意根,总是想办法起床,总是想办法了知境界,可是总觉得无能为力。既然意根把五蕴六识当作自己,当作我,那么断我见一定要意根断,只断除意识的我见不解决生死问题,而且也无法断除意根的我执。

学佛修行不可死在句下,不可一味的背诵名言名句,甚深的理解和观行、如理思惟是最重要的。如果不能如理思惟,在某方面就有欠缺,应该想办法找出来欠缺在哪里,然后加以弥补和圆满。检查一下自己的菩提心,是否有菩萨的愿力和心行,福德是否够用。

二十六、人出生以后,在生活中逐渐形成各种常识性的认知过程,与断我见的过程是相似的。既然相似,在断我见的时候,可以参照我们形成常识的累集过程,以同样方式观行五阴无我之理,最后让五阴无我成为内心深处所认知的常识,从而断除我见,不退转于解脱之道。

人生下来,从意识一无所知的状态到知世俗界一切法,知人间的一切游戏规则,就是个形成常识认知的过程。首先意识通过接触生活中的人事物理,了知了法则,然后通过观察和实践,确认了这些法则,从而形成了意根的常识,不用意识思考,就习惯性的遵守这些法则,形成了意根牢不可破的思想观念。直到另一种新的法则打破了旧有的法则,观念就得到了更新,常识就改变,意根的习惯也改变。

最初的一无所知当然是意识,慢慢意识受日常生活熏习,接触和学习了一些日常知识,在这些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就能不断的检验和证明了一些常识,意根就懂得和亲证了,知识成为了常识,然后形成一个习惯性的认知,不用意识思惟,就自然的符合常识。

比如小孩子不知道火的概念和功用,靠大人不断的告知,多数时候是强迫性的记住,然后又观察大人用火,自己再学着使用火,就知道了火的作用和危险性。在使用过程中,才能证得和检验火的特性。没有实际观察时,只是意识的知,意根不知火的特性危险性,有时候就要玩火,玩出事时,这时候意根就亲证了知了火的特性,心惊肉跳之后,就不敢随便玩火了,身行心行就改变。

做饭也是如此,一开始不知道刀是如何用,有什么特性,不知道如何淘米下锅,反复观看学习,然后亲证实验,以后就会做饭了,就有了做饭的常识经验,不用意识思惟如何做,意根就会熟练的操作。前边是意识学习熏习,后边是意根受熏实证,实证之后,就形成习惯和常识,不用特意思惟,就能轻车熟路的做饭。

孩子从走路、说话到认知一切法,都是这个学习过程,然后形成常识,形成习惯,改变了从前自己的无知,身口意行改变。这一切的学习过程,形成常识的过程,意识与意根都要经历,都要改变无知状态。如果意根从前世以来,一直都知的常识,则不用意识再学习,自然而然就会,比如生下来就会吃奶、就会哭、就知道疼痛、就知道饱暖等等。

从这些世俗法的熏习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来熏习五阴无我之理,形成无我的认知,让无我成为常识,那么我执的习气就会慢慢的断尽,就能得解脱了。

二十七、意根彻底断我见后就能很快断我执了吗?

断我见的初果离断我执的四果,期间的距离很远很远。之所以断我见之后不能断我执,是因为初果所证得的无我之理程度还浅,范围还窄,致使意根无法顿断我执。需要在初果以后再继续不断的观行五阴无我之理,观行的越来越深入,证得无我的程度越来越深,初禅定生起,断除了烦恼,我执就会越来越淡薄,执著越来越轻微,很快就能断尽我执。

如果有四禅定的配合,那么在断我见的同时就能顿断我执,因为禅定能够降伏一切烦恼,执身轻微,只差否定五阴为我这个智慧了,一旦具有五阴无我的智慧,就能断尽我执,成为四果阿罗汉,佛世的外道们就是如此。如果是彻底断我见,那就是断我执了。

二十八、见地不同导致思惑不同

凡夫如果有如佛一样的见,凡夫就是佛;凡夫的见如果四果阿罗汉一样,凡夫就是四果阿罗汉;凡夫的见如果与三果人一样,凡夫就是三果人;凡夫的见如果与二果人一样,凡夫就是二果人;凡夫的见如果与初果人一样,凡夫就是初果人;凡夫的见如果与初果向一样,凡夫就是初果向,快断我见了。这里的见都是指意根的见地,当然也包括意识的见地,意根见到就做到,意识见到做不到。

凡夫的见如果与明心的菩萨一样,凡夫就明心开悟;凡夫的见如果与初地菩萨一样,凡夫就成为初地菩萨;如果与二地菩萨的见一样,凡夫就成为二地菩萨;凡夫的见如果与等觉菩萨一样,凡夫就成为等觉菩萨。这里的见仍然是意根的见地,意根的智慧,包括意识的智慧。

见地到哪里就做到哪里,见不究竟,做就不究竟,这是指意根证得相应佛法的智慧。初果到四果之间,智慧见解完全不同,做就不同,行为造作不同,身口意行就不同。谁能认为初果人的见地与四果人的见地是相同的?谁能认为刚刚明心的菩萨的见地与等觉和佛的见地是相同的?因为见地的不同,其智慧就不同,无明不同,言行不同,身口意行不同,果位就不同。

初果人由于见地不够通透,所以还需要继续修学四圣谛,需要继续观行五蕴十八界无我性,智慧再增进,就成为二果;再继续修行,增长智慧,见地再通透一些,禅定生起,智慧增进,断除烦恼,就成为三果;再继续观行,见地再进一步通透,烦恼断尽,就成为四果阿罗汉。大乘法也是如此,都是因为见地不同,智慧有差异,烦恼无明有差异,行就有差异。

思惑,是因为知见不正导致思想上有烦恼惑,如果知见完全正了,如佛一样的正,那就没有任何思惑,没有任何烦恼习气和无明,也就不用再修了。所以思惑不断,是见不通透的结果。同一个果位之间,其见地不同,其行就不同,思惑就不同,修行到下一个果位的时间也不同。如果见地都相同,就没有争论和争议了。

初地菩萨要证得百法明门,二地菩萨要证得千法名门,三地菩萨要证得万法明门。菩萨每证得一个法,就破除一个无明,颠覆一个邪见,获得一种见地,增长一分智慧,思惑烦恼或者习气就少一分,其行就会清净一分。直到证得所有的法,破除一切无明见惑,获得佛那样的智慧见地,思惑断尽无余,佛道修完。小乘法也是同理,对于五阴无我之理,证得什么程度,就破除什么程度的无明,获得什么程度的见地,增长什么程度的智慧,破除或者是断除什么程度的思惑。

总结起来说,见地到什么程度,行就到什么程度,实证就是说到做到,虚证就是说到做不到,嘴皮子而已。因此说见地是意根的智慧,是意根证得佛法获得的解脱智慧,不仅仅是意识的智慧。

二十九、心解脱是以意根为主的解脱,意识意根都不受贪爱和嗔恚的烦恼系缚;意根如果不解脱,六识都不能解脱,由于意根的烦恼必然促使六识造作烦恼业,再受业力的系缚。六识生生灭灭,不能作主,只有六识解脱没有用,还要受意根主人的牵制。烦恼主要是指意根的烦恼,是意根有束缚,六识不得不被束缚。意根从断我见开始有一分解脱,二果有二分解脱,三果有三分解脱,四果完全解脱,佛地究竟彻底解脱。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