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生如法师网站LOGO

阿含经十二因缘释

作者: 释生如 分类: 二乘解脱 更新时间: 2024-10-13 15:42:52 阅读: 1420

第二节  四十四种智和七十七种智

(三五六)四十四种智

原文: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十四种智。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何等为四十四种智。谓老死智。老死集智。老死灭智。老死灭道迹智。

释:世尊告诉诸比丘:有四十四种智慧,你们要仔细地听并且好好思惟,我现在就要给你们讲。什么是四十四种智慧呢?就是能够如实了知(实证)老死的智慧,如实了知老死集的智慧,如实了知老死灭的智慧,如实了知老死灭道迹的智慧;如实了知生的智慧,如实了知生集的智慧,如实了知生灭的智慧,如实了知生灭道迹的智慧;

原文:如是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识行智。行集智行灭智。行灭道迹智。是名四十四种智。

释:如实了知有的智慧,如实了知有的集的智慧,如实了知有灭的智慧,如实了知有灭道迹的智慧;如实了知取的智慧,如实了知取集的智慧,如实了知取灭的智慧,如实了知取灭道迹的智慧;如实了知贪爱的智慧,如实了知贪爱集的智慧,如实了知贪爱灭的智慧,如实了知贪爱灭道迹的智慧。

如实了知受的智慧,如实了知受集的智慧,如实了知受灭的智慧,如实了知受灭道迹的智慧;如实了知触的智慧,如实了知触集的智慧,如实了知触灭的智慧,如实了知触灭道迹的智慧;如实了知六入处的智慧,如实了知六入处集的智慧,如实了知六入处灭的智慧,如实了知六入处灭道迹的智慧;

如实了知名色的智慧,如实了知名色集的智慧,如实了知名色灭的智慧,如实了知名色灭道迹的智慧;如实了知六识的智慧,如实了知六识集的智慧,如实了知六识灭的智慧,如实了知六识灭道迹的智慧;如实了知行的智慧,如实了知行集的智慧,如实了知行灭的智慧,如实了知行灭道迹的智慧。以上就是四十四种需要了知的智慧。

这些智慧都是指实证十二因缘中十一支缘起的智慧,要想实证,就要在甚深禅定中如实如理的去观行和观照,不要情思意解,解的理没有实际作用,不能降伏其烦恼心,更不能断除其烦恼心,无明俱在,生死轮回就不能止。对于因缘法的理解并不难,难的是在定中观行,定中参究,把每一个支分的来龙去脉都参究清楚,真正认识清楚每一支分都是生死结缚,都是苦的和空的,都不是我,因此就能断开生死链条,把结缚打开、断除、毁灭,自心得到解脱和自由。

(三五七)七十七种智

原文: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七十七种智。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云何七十七种智。生缘老死智。非余生缘老死智。过去生缘老死智。非余过去生缘老死智。未来生缘老死智。非余未来生缘老死智。及法住智。无常有为。心所缘生。尽法。变易法。离欲法。灭法。断知智。

释:世尊告诉诸比丘:有七十七种智,你们要仔细地听好好思惟。什么是七十七种智?第一种智是知,世间有生的因缘存在,必有老死的智慧;第二种智是知生灭了,老死必灭的智慧;第三种智是知过去世由于有生的缘故,必有老死的智慧;第四种智是知过去世的生灭了,过去世的老死必灭的智慧;

第五种智是知未来世由于有生的缘故,必有未来世老死的智慧;第六种智是知未来世的生灭了,未来世的老死必灭的智慧;第七种智慧是知生缘老死的法住智,知生是无常的有为法,是七识心所缘出生的法,是能断尽的法,是不断变易的法,是可以离开的贪欲法,是能够灭尽的法,法住智也是知如何断除生的智慧。

原文:如是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识行。无明缘行智。非余无明缘行智。过去无明缘行智。非余过去无明缘行智。未来无明缘行智。非余未来无明缘行智。及法住智。无常有为。心所缘生。尽法。变易法。无欲法。灭法。断知智。是名七十七种智。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释:对生有着七种智,对十二因缘法中的有、取、爱、受、触、六入、名色、六识、意根的行和无明,都有同样的七种智慧,合起来就是七十七种智。比如无明缘行,第一种智是知由于无明的缘故,必有行的智慧;第二种智是知无明灭了,行必灭的智慧;第三种智是知由于过去世有无明存在的缘故,必有行的智慧;

第四种智是知过去世的无明灭了,行必灭的智慧;第五种智是知未来世由于有无明的缘故,必有行的智慧;第六种智是知未来世的无明灭了,未来世的行必灭的智慧;第七种智是法住智,知无明是无常的有为法,是七识心所缘出生的法,是能断尽的法,是不断变易的法,是可以没有欲望的法,是能够灭尽的法,无明法住智也是知如何灭尽无明的智慧。

(三五八)顺因缘增苦逆因缘减苦

原文: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增法减法。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云何增法。所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谓缘无明行。缘行识。乃至纯大苦聚集。是名增法。

释:世尊告诉诸比丘们说:有一种增法和一种减法,我要跟你们说,你们仔细地听,好好地思惟,我就要为你们说。什么是增法呢?增法就是指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由于有此法的存在,就会引生彼法出现,就增加了彼法,也就是缘于无明而有行,缘于行而有识,乃至于缘于生而有老死忧悲苦恼纯大苦聚,这是十二因缘顺生死流转的缘起法,叫作增法,是增加生死苦的法。

原文:云何减法。谓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所谓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纯大苦聚灭。是名减法。

释:什么是减法呢?减法就是指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必灭。由于此法消失没有了,彼法就随着一起消失没有了,此法灭了彼法就随之也灭去了。也就是无明灭了所以行也随之灭了,行灭了六识也随着一起灭了,乃至于生灭了老死忧悲苦恼纯大苦聚也随之灭尽无余,这是十二因缘逆生死流的缘灭法,叫作减法,是减去生死苦的法。 

(三五九)攀缘识住有未来苦聚

原文: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思量。若妄想生。彼使攀缘识住。有攀缘识住故。有未来世生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纯大苦聚集。若不思量。不妄想。无使攀缘识住。无攀缘识住故。于未来世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纯大苦聚灭。

释:世尊告诉诸比丘们说:一个人如果心起思量和妄想,就会使得攀缘六尘境界的六识出生,住在六尘境界上,因为有六识住在六尘境界上,就会有未来世的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纯大苦的聚集。如果一个人不再思量和妄想,就没有攀缘六尘境界的六识出生,住在六尘境界上,因为没有攀缘六尘的六识住着,未来世的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纯大苦聚,就会灭去不出现。

这里说的思量妄想都是指意根的思量和妄想性,意根思量诸法、妄想诸法的时候,就会有六识出生造作身口意行去满足意根的妄想,实现意根的妄想,于是六识就会住在妄想境界上,身口意行现行,业种留存,就会有后世的名色来承受生老病死忧悲苦恼。如果意根不再思量诸法,也没有了什么妄想,六识就不会出生,身口意行也不会出现,没有业种留存,就没有后世的生老病死忧悲苦恼。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