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根心所法—实修的指归(第二版)
第四章 烦恼心所法和善心所法
第一节 意根的两种烦恼心所法
一、常恒现行和不恒常现行的烦恼心所法
意根的烦恼心所法分为两种,一种是常恒伴随意根现行,须臾不断的烦恼心所法,如瑜伽师地论里提到的我见、我慢、我爱和无明(我痴);另一种是不常恒伴随意根现行的烦恼心所法,这是指除以上四种烦恼之外的心所法,如嗔、喜、怒、等大中小随烦恼,如果这些烦恼恒常现行,那么众生的自他身心就会严重受损,生活繁乱,生命就不会长久,只有我见我爱我执我慢烦恼才是凡夫众生恒常现行的烦恼。
一切人等遇到深法,无法现前观行,只能稍微理解一点表面意思,所以只能背书。十二因缘法显示出,众生之所以在六道里生死轮回不休,就是因为意根的无明,意根若无无明,十二因缘尽,众生烦恼尽,就解脱了生死。无明缘行,行缘识。这七个字充分理解了,就会明白意根到底有没有嗔。意根的无明里若没有嗔,也就不会促使六识造作嗔业,生死业就减少了近一半,而意识有嗔是无所谓的,因为意识不能决定造作嗔业,也就不会有嗔业种子,也就没有嗔的生死业。
再者说,意识的嗔是从哪里来的?如何出现的?很多人既不能现前观察意根是否有嗔,也捋不清意根与意识的逻辑辩证关系,也不知道六识身口意行的由来,只会背书,并且认为自己浅薄的理解是正确的。如楞严经中说,众生生命的最初期只有意根和阿赖耶识,意根起念之后,才有天地万物和五阴六识,意根若没有嗔,意识的嗔是哪里来的?嗔业是如何出现的?众生之间互相争夺打斗,是因为什么?是如何出现的?
意识的烦恼很容易降伏和断除,只要懂得了理论,明了了理论,就会有效的控制了烦恼,但是由于意根不断烦恼,在遇到根本问题时,意识一疏忽,烦恼立刻就会出现,人就现原形了。比如梦中,比如醉酒以后,意识弱了就没有理智了,意根的烦恼就会全部表现出来。醉酒以后的嗔心嗔行,难道也是意识的?为什么酒后更容易造恶业?为什么酒后现原形?为什么酒后见人品?
降伏烦恼是指把意识的烦恼断了,但是这只是暂时性的,不是长久的,如果意根的烦恼不断,意识所断的烦恼在因缘具足时还会生起来,根本控制不住。所以嗔烦恼在三果的时候才能断尽,那就表明意根在三果时才能断尽嗔烦恼,而意识的嗔烦恼,在凡夫明理阶段就可以断除,但不究竟,遇到特殊缘分意识还会出现嗔烦恼。比如有一些人性格温和,脾气特别好,平时无论怎样都不会生嗔,这是意识无嗔的情况。但是一旦遇到特殊情况,触碰到他的底线,这样的人也有可能会杀人,这就是意根的嗔现行出来了。
二、意根有恨随烦恼心所法吗?
问:如果恨的情绪到了咬牙切齿的程度,就是意根的深恨,是意根的反应,意根有恨的小随烦恼吗?
答:意根是作主识,身口意行由意根作主和指挥支配,咬牙切齿的身根活动是意根支配和指挥造作出来的,意识不管有什么心思什么想法和情绪,都不能指挥和支配身体有咬牙切齿的现象发生。把意根当作一个正常的识心,就容易理解意根所有的心行活动,就不会有误解了。
意根是五阴身的主人,时刻主宰着五阴身一切身口意行,我们修行就是在修意根,改变意根,意根三次转识成智之后就成佛,如果意根没有某种无明烦恼,那么修行就只修意识就好了,不用理会意根。而修意识是非常简单、非常轻松和容易的,只要学了理,意识思惟之后理解就明了、有智慧了,心行就能发生变化,就转变了。而实际上修行是非常不容易的,绝不是这样简单和快速,改变自己很困难,必须经过长期熏习,长期的反观和历缘对境的降伏自己,才能取得一点点的进步。意根的无明烦恼极多极深,不容易降伏和断除,修行才觉得困难。
十二因缘是由意根的无明导致后续无量的生死轮回苦,就说明意根具足一切无明烦恼,如果意根没有无明烦恼,只有意识有,就不至于有无始劫的生死轮回苦了,意识的无明烦恼都容易解决。那么还要再思考,意识的无明烦恼是从哪里来的吗?
我们通常所说的我,就是指意根,主要是指意根,一说我的时候,就是意根的思想观念出来了,根深蒂固习气深重的我的思想观念,就是意根。那么想要观察意根,就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和习气就可以了。我就是意根,观察意根就要观察我,从这个角度来用功就不困难了。内心当中比较深邃难以发现和观察的思想观念,都是意根的,根深蒂固的骨子里的习气烦恼和智慧,都是意根的,非常隐秘难知难改。意识的思想观念都浮在表面,容易被熏,也容易发现,容易降伏,容易改变。如果不涉及到意根的修行,那么学佛就是轻松愉快的,成佛也就很快速了。
意根在五蕴当中的所有功能作用,都能观察得到,知道事实是什么,真理是什么,才能说意根有什么和没什么,或者确切的说,或者肯定的说,否则就要按照佛说的:不要信汝意。自己的判断会严重受到现量观察智慧的局限,智慧不足观察不出来的时候,就要努力修行,争取早日能够如实观察和现量观察,以获得真实的智慧、如实的智慧和现量智慧。在此之前,怀疑毕竟属于怀疑,不能得出如实的结论,那就不要下结论。学佛修行都要本着这样的态度,才不会有误评误判的过失。
努力把法贯通,连贯起来,就能捋顺法义了。任何一个法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有主体有主线联系起来的,从整体上把握所有法的内涵,就容易理解和掌握了。学佛修行不是背诵什么法则,而是要理论联系实际,要实际去观察,看看所遇的理论是否如理如法,是否是实际。要努力去实地观行,在五蕴的运作上观察,在身口意上观察,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佛法与世俗法都是这样。学佛是要追求真理,真理就是事实,无人能改变的事实,以事实为自己所依,以真理为自己所依,就是佛教导我们的依法,这样才能有所成就,不会错谬。
三、意根恒常现行的四种俱生烦恼
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一原文:又前说末那。恒与阿赖耶识俱转。乃至未断。当知常与。俱生任运。四种烦恼、一时相应。谓萨迦耶见。我慢我爱。及与无明。此四烦恼。若在定地。若不定地。当知恒行。不与善等相违。是有覆无记性。
释:前文说过,意根永恒地与阿赖耶识一起运转,乃至于从来没有断绝过。所以应当知道,意根常常与与生俱来的任运恒常而行的四种烦恼同时相应。这四种烦恼是:我见、我慢、我爱和无明。这四种烦恼不管是有禅定还是没有禅定,应当知道永远都在运行着,不与善十一心所法相违背,有善心所法时也有这四种烦恼,有这四种烦恼也不妨碍有善心所法。意根的性质是有覆藏的无记性。
这段瑜伽师地论原文,很多人都理解错了。他们都认为意根只有这四种烦恼我见、我爱、我慢和无明,实际上原文不是这个意思。即使是这个意思,那么无明这一种烦恼就包括了所有的烦恼,凡夫的意根就具足了所有烦恼。这里的意思是说,意根与这四种俱生烦恼时时刻刻恒常的在一起运行,刹那须臾都不分离。恒行就是恒常运行不断灭的意思,意根没有断除我见的时候,在运作过程中就有我见现行,时常与我见相应,处于凡夫位;意根在没有断除我慢的时候,其心时常表现为我慢,非常绵密根深蒂固,处于三果以前至凡夫位;意根在没有断除贪爱的时候,对三界世间一切法都表现为贪爱心理,爱着世间法,而不能出离,处于二果以前至凡夫位;在意根没有断除无明的时候,内心时刻与无明相应,不相舍离,处于凡夫位。
意根还有不恒常运行的烦恼心所法,不是时常与意根共同运行,不是常常都要现行出来,而是有时现行出来,有时不现行出来,除了以上所说的四种烦恼以外都是不恒常运行的烦恼。那么意根的烦恼心所就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恒常现行存在,一部分偶尔伴随意根现行。
意根有无明这个烦恼,而无明则包括了一切烦恼,所有的烦恼都是意根的无明引生出来的,由意根的烦恼引发意识的烦恼,造作出一切烦恼业。所以断烦恼只有断除意根的烦恼才是究竟的断烦恼,如果意根没有了某种烦恼,那就不用断这种烦恼,修行就少了一些麻烦和遮障。
意识有没有烦恼都是无所谓的事情,因为意识是断灭法,意识一灭烦恼即消失,只剩下意根,只要意识的烦恼不熏染意根,意根没有烦恼,众生就不会有生死轮回;如果意根有烦恼,生死轮回就必不可免了。为什么无数人非要在意识上大做文章呢?就是因为这些人只能够了解一下意识,根本不懂意根,更观察不到意根的心行,所以漫天遍野都是意识论,众生被误导得很可怜。
这四种烦恼在凡夫位一切时中恒时现行,没有断过,其他烦恼时有时无。断我见以后,没有了我见烦恼,我见烦恼就不再恒常伴随着意根了,其他三种烦恼还要继续恒行,四果以后四种烦恼全部消灭,心清净,再也没有恒常运行的烦恼了(大乘法方面的无明除外),但习气还在,只是不恒行。六个根本烦恼是树干,二十随烦恼是枝叶,树干一倒,枝叶不久就会干枯,荡然无存。
意根的无明烦恼,包括了一切烦恼。其中嗔烦恼不能恒行,是时有时无的,如果嗔心恒行,其后果不可想象,无论是自己还是他人都会忍受不了,嗔毒不久就会毁坏色身,生命就会不久于世,周遭的一切人等苦受无边,没有乐受。这里没有特意说意根有无嗔烦恼和其他随烦恼,但是意根绝对有嗔烦恼和随烦恼,如果没有嗔烦恼,我们就不用再修行断除嗔烦恼,意识有嗔烦恼那是无所谓的,意识不能主宰身心世界,总是要不断的断灭,灭了就没有烦恼了,只要意根没有嗔就好极了,事实却不是这样。
瑜伽师地论里的语言非常简洁,把语义吃透非常不容易,需要文字功底以及修行上的证量,两方面结合才行。而真正的依法,就是要依据事实,只要是事实,早晚都能攻破一切不符合事实的言论,凸显出真理的力量。即使佛讲的法,也要自己实际去观行,是否是如此。佛讲的一切法,最后需要我们全部去实证到,才能成佛。不实证出来加以证明,就不能获得相应的智慧,背佛语是不解决问题的,佛说的不能代表我们自己证得了。修行到最后,要依全部的事实真相,连佛也不依,佛说的法,自己都要实证,全部证得以后,才算彻底修行成就。
佛在娑婆世界讲的法,也仅仅相当于手指甲里的土那么多,没有讲的法,却像大地里的土一样多。一切法我们都要修学,都要实证,都要知道事实真相。而这个事实真相,不是依人就能得到的,必须实证才行。
瑜伽师地论这段文字还有一个重要的意思,文中说,我见、我爱、我慢和无明四种烦恼,无论是在定中还是不在定中,都是恒行恒常运行的。虽然是恒常运行,却不与善十一心所法相违背。意思是说,意根既有烦恼心所法,同时也有善心所法的存在和运行,二者不相冲突。这里瑜伽师地论说意根是与善十一心所法相应的,而有的菩萨论里说,意根不与善心所法相应,两个论互相冲突,那当然是以弥勒菩萨的瑜伽师地论为准了。
第二节 意根的贪烦恼心所法
一、贪钱的表现
意根无始劫以来一直带着贪染性,比如说贪财这个习惯,在从前都使用现金的时候,贪心重的人走到大街上就会不自觉地寻觅街上是否有掉落的钱财,偶尔在无人注意的角落,会非常快速地发现别人遗落的钱财,然后马上就能让意识判断出钱财的价值,自己再决定拾起来放进衣兜里。在这个过程里,意根攀缘作意于每个处所,意识就在每个处所寻觅,对于钱财物品很敏感很留心。但是意根不知道所触的法尘具体是什么,不认识钱财和物品,需要靠六识的了别才能知道。六识就把自己所了别的法传递给祂,意根才能知道那是多少钱,然后决定是否捡起来。
意根因为对钱财感兴趣,作意于钱财,才能有眼识意识的产生,之后意识眼识才能发现钱财,但首先是意根攀缘作意的,祂依赖着意识而留心在意钱财这些事。意根注重和留心的事很多很多,知道的事情也非常多,但是祂只能知道个大略情况,不知道细节和具体的内容。判断钱财物品是意识心的事,意根通常做不了这样的了别判断,意根对六尘具体法相的了别慧劣一些,祂不能分析判断,具体的六尘祂无法了知,要靠意识的分析了别才能知道。但特殊情况也有,意根如果对非常熟悉特别执著的东西,其直觉非常强,即使老年痴呆了,意识不能正常了别了,意根还是能习惯性地攀缘和执著。
如果有修行和修养,意根就不贪他人钱财,不贪无义之财,那么在大街或者无人之处,即使能恰巧发现他人遗落的钱财,也不会去捡起来,这样的人是长期以来不贪非己所有物的人。贪心意识也有,意识的贪心有受环境熏染后天形成的,也有受意根熏染影响的。意识心受环境的熏染时,就要去熏染意根,意根受熏以后就会更贪了。意根如果不贪,也不受意识的熏染,祂就会阻止意识,不让意识的贪行现起;意识如果不贪,也能影响意根,让意根不再贪。
所以说后天的环境也很重要,它能影响和熏染意识,意识受熏染以后,就要去熏染意根,如果是善熏当然是好,如果是恶熏,那么意根的染污就会越来越严重。有善根福德有修行的人就不受后天环境恶的熏染,只接受善的熏染。如果意识完全熏习不了意根,那么学佛修行就没有用了,修行就是让意识受善法熏,然后再去熏意根,改变意根,才能达到最终的修行目的和结果。诸佛在任何恶劣的后天环境当中,永远不受染污的熏染,因为佛的心已经究竟清净,不再受任何熏染了。
二、深浅两种层次的贪
不少人都这样想:钱这个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送人和丢失都无所谓,有没有都无所谓。可是当有一天真丢失一大笔钱时,内心真是烦躁不安,苦恼万分。觉得无所谓的是意识心,实际上无论意识如何觉得都没有多大用处,这样的口头禅在关键之时,就显得苍白无力,很多人都是这样自欺欺人,到动真格的时候,内心是那样的不舍和悭吝。
因为在关键时刻,涉及到了深层次的意根心理问题,一切行为由意根作主说了算,这已经不是意识心的口头禅那么简单了。说由意识随便说,做一定由意根决定做,意根有贪染有贪吝,说与做不可能一致,甚至要颠倒。对于一些人的深层次心理问题,一般性的说服劝导已经不起作用,必须深入到内心深处,挖出内心的病根,然后对症下药,有效的引导意根降伏贪吝烦恼,才能改变一下心理的贪吝习气。
三、意根有我才有贪
意根把五阴身当作我的时候,就会在一切时中和事中维护色身,在饮食方面,调控意识和眼识挑剔饮食的色泽和营养,驱使舌识和意识贪求香、味和营养,把味尘当作实在的,把味觉当作实有的,把身体当作真实不虚的,于是就不断地贪着饮食。
其实美味刹那生灭变异不久常,味觉刹那生灭变异不久常。味觉消失之后了无所得,味觉存在之时了无所得;美味进入食道以后了无所得,美味存在之时也是了无所得;消化以后营养了无所得,营养存在之时也是了无所得;色身灭去以后了无所得,色身存在之时同样是了无所得。
可是七识心因为贪爱饮食,却被困在欲界六道轮回里苦受连连,贪得一时刹那的受觉,却千万年的沉沦生死苦海中,其苦乐之比如何?在眼见色、耳听声、鼻嗅香、身觉触、意思法时,亦是如此,短暂不久常的虚妄的乐受,换来的却是无尽的苦楚,何苦?
时刻观照自心当中的那个我,观察在五阴身的各种活动当中,是否都是围绕着那个所谓的我,把自己的觉知性觉受性当作真实实在的我,把色身的各种活动当作真实实在的我,之后就贪执这些所谓的我而不知不觉,以至于生死苦受不断,轮回不止。时常让心处于定中,观察反观自己的言行举止,找出心中宝爱的那个我,观行、思考、降伏、消融他,最后放下他,断除他,就能不被他所束缚,才能得解脱,得自在。
四、贪与不贪两种心所法的差别
问:看桌子上的白纸和看桌子上的珠宝,意根的贪性和舍性有什么不同?八个识的运作有什么区别?
答:两种情况下八个识心的运作程序都是相同的,所不同的只是六个识或者说是七个识现行的时候,心所法有一些差别,每个识了别的时间长短不同。七个识在两种情况下,心所法有差别,六七识和眼识有没有贪心所的生起,其中的觉受有没有染污,是否生起更多的欲望。五遍行心所法的运作中,对于感兴趣的东西,肯定是触的时间长,作意的时间也长,感受不同,想心所当中执取性强度不同,思心所的抉择内容也不同。
五别境心所法,第一种情况是没有欲,知道是白纸,不想再往下看;第二种情况是欲望很强,想多看看宝石。念心所不一样,第一种情况,心里不再惦念了;第二种情况,念念都是宝石。看宝石时,眼识意识的贪心所会现前,意根的执取性和眼识意识的执取性也比较强,因此意根会抉择多看一会。看白纸时,就不是这样,领受了以后,知道是白纸,意根的思心所就决定不再看了,没有贪执心的出现。
七个识的运作,大致程序如下:意根不禁意地想看桌子,于是身根眼根就配合,实际上是身识眼识和意识听从意根的调遣,配合意根看桌子,将头转向桌子,这里有身识和意识的配合活动,然后内眼根触桌子的内相分,意根触桌子上的法尘,第八识产生眼识和意识就看见了桌子。
同时又触到了白纸,眼识意识发现了桌子上的白纸,两个识的了别内容刹那刹那都要传给意根,意根知道了就觉得一张白纸没有什么稀奇的,决定不再看,把眼根移开;两个识就从白纸上转移开了,实际上是在白纸上消失,随着意根转向其它处所了,身根也就跟着移开。
这当中耳识听周围的声音,鼻识嗅周围的气味,舌识尝口中的味道,身识觉身体的触尘。除了耳识,其它几个识的了别都是轻微的,意识不一定能够感知得到。从头到尾,第八识都在配合着,具体的配合关系就不说了。心所法,以意根意识的活动最多最明显。意根不在意的东西,六识了别的就较少,即使了别了,也不一定清楚的知道,因为有可能心识微劣。意根越不在意的,六识了别的越快速,了别的越轻微,几乎与不了别一样。所以不留心的话,很多事情就像没有接触一样,走马观花和这个道理相似,如果非常在意的东西,不仅不会走马观花,还会很慢很仔细地观看。所以慢就是专注,就是定,就能分别的清楚,了知的内容就越多越深细,能生起智慧。
看宝石的时候,意根意识的心所法显现的比看白纸要复杂的多,每个识都要现行五遍行心所法,还有欲心所的现起,还有贪心所的现起,就得劳累第八识跟着一起转来转去,虽然一切法都在祂的心体里,祂从来不用动,也从来不觉得忙和累。
五、疑念的力量为什么很大
疑念有深有浅,如果怀疑的心念很深,力量比较大,就难以自拔,这肯定是内心深处的意根已经起疑了,所以身心都不安稳;如果只是意识起疑,意根不疑,这种怀疑就比较浅,身心还会照常,没有什么变化。如果意根起疑不相信,如来藏了别到意根的思心所,就把从前所有的心行给抵消了,包括所造作的善法和功德等等,所以疑心重不一定是好事。
疑是一种烦恼,需要我们去解决和克服,疑和不信属于烦恼和结缚,是一种障碍,需要在修行当中逐渐解除,有疑不解,生死就不了,所以我们要想办法解决心中的疑。如果自己已经做了功德了再怀疑自己,那么功德的量和程度就要减少,我们真正造作了善业,就不要怀疑自己的功德,就认可它是善业,它肯定就是善业,有善果报。因为意根后面有如来藏来配合,意根的心行如来藏都知道,意根要是怀疑不相信那些功德,如来藏就把这些功德的记录抵消一些,功德性就减少了。
就像我们临终的时候,如果念念都是今世造作的恶业,那如来藏就配合把恶业显现出来,我们就要随着恶业去受报。但是我们可以控制这种心念,一辈子造的恶业到临终之前我们尽量要忏悔,实在忏悔不了的,到临终前在心里不要形成一种强烈的念,要淡忘掉,临终时最好不要想起来,如来藏就有可能不让这个业现前,业现前的缘就不成熟。
临终的念决定我们后世的去向,意根有念,如来藏都是要尽量随顺的,想什么几乎就是什么,想极乐去极乐,念娑婆就留在娑婆,一切法唯心想生。临终意根是什么念,有什么愿力,如来藏都尽量配合,努力实现这个念力和愿力,所以临终我们只要是善愿,向往极乐的愿,如来藏肯定配合我们往生极乐;如果我们临终的念不好,与这辈子的恶业相应,那么恶业的果报就现前,我们就可能去三恶道。所以临终的念最重要,做了善业就不要怀疑自己的善业,念着想着善业,就有极大可能随着善业去受善报。
六、意根有疑心念就不断
意识可以思惟比较抽象的法,而意根对于抽象思惟不容易相应,祂一定要亲身经历,眼见才认为是实,才能够接受。所以如果意根对某件事心有疑虑,就会一直心存挂念,念念都在这件事情上,无论是行住坐卧还是吃饭睡觉,无论是聚众还是独处,心中都存着这件事,思虑这这件事,直到把这件事弄清楚,才不再疑,从而把心中的疑放舍。
七、我慢的代价
学佛修行,就是要让意根确认一切法都不是我,一旦全部确认,就到家了,不用再修了。祂确认一部分,就得一部分的解脱,确认全部,就究竟而彻底地解脱。有我就是业障,就是无明,因我才能起各种障碍,无我就没有了遮障。所以我们不要总把我摆出来,让大家见识你那个我有多么的高大,有多么的聪明,有多么的智慧,我超过你们所有人,我……,如果是这样的话,我慢很严重,能完全遮障自己的道业,使得道业不再进步,甚至还会退步。我遇见不少人因为我慢而退道,失去了善法的利益,这实在是不明智之举。
第三节 意根嗔烦恼心所法的表现
一、嗔恚烦恼是意根的无始无明
嗔恚这种烦恼,属于无始无明还是有始无明?嗔恚如果是属于无始无明,那就是无始劫前就存在着的,存在如来藏里,属于意根的烦恼。当意识出生以后,意根直接熏染意识、传导给意识,让意识也具有嗔恚的烦恼心所法,意识的善恶心所法最初都是从意根熏染过来的,依意根而有,后来才被环境熏染了一些,贪欲心所法最容易受环境熏染。
嗔恚烦恼如果是属于有始无明,就是从生命的中期才出现了嗔恚烦恼,那么众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嗔恚烦恼的?因为什么而出现了嗔恚烦恼,起因是什么?无论从佛经还是从现实观察,都找不到证据证明嗔恚这种烦恼有开始之时。既然没有开始,就是无始,无始就与意根相应,不与意识相应,意识是后天受意根熏染和教唆才有嗔恚烦恼心所的。每个人也都是生来就会生气,不用教导,不用后天学习,所以意根无始劫以来就是有嗔恚烦恼心所。比如气急败坏这样的心行,完全是意根发作出来的,身口意行都服从意根的指令,意根气急,才能有六识败坏的事情发生。比如恼羞成怒这样的行为,意根恼羞之后,六识就要表现出怒的情绪。
意根不管有什么样的烦恼,意识在没有智慧时就观察不到,只有在意识去除烦恼遮障,转识成智以后,才能逐渐观察到意根的心行和运作。在没有意识的情况下,那就更无法观察到意根的心行和运作了。
凡是控制不住的,不由自主的心行,都是意根的。想控制的识心是意识,意识有理智,懂道理,意根的理智性比较弱时,要靠意识来管控。一旦意识管控不了意根,意根的烦恼情绪就会一发不可收拾,洪水就会决堤泛滥。有时候一通暴跳如雷的发作,意识根本来不及反应,暴跳后意识才知道自己刚才是什么状况。有的人气恼时来不及多想,就把人杀了,杀完人之后,意识才感到后怕,知道事情非常严重,杀人之前连想都不想,就直接由意根任性而为。意根不由分说,非常强势,这时就是业力现前了。这说明意根的嗔,有时候就像洪水一样泛滥,意识的理智不起丝毫作用,意根如果没有嗔,这些事情根本就不能出现。
二、意根有嗔的证据
《显扬圣教论》说,瞋就是对有情众生生起了要损害他们的念头。这个念头不论是因为累世以来的习气,还是后来的分别计较,你生起了要损害他人的念头,就会造恶业,这是嗔的作用。后面还有说到,嗔还会障碍无嗔,还会增长嗔恚的习气,这也是嗔的作用。《显扬圣教论》说,现在贪就会助长以后更多的贪;瞋也如此,现在的瞋不但能让你当下身心不安,让你住在苦中,这是当下的作用,它还能够影响你以后,让你以后增长更多的瞋。这是从熏习的角度来说,你整天熏习瞋的种子,以后瞋会越来越多(以上是转载的内容)。
显扬圣教论里说,嗔的念头有累世以来的习气,这是指意根的嗔,有后来的分别计较,就是指意识的嗔。还说现在的嗔也会增长嗔恚的习气,就是指增长意根的嗔恚习气,让以后增长更多的嗔。这里讲的意思是,意根和意识都有嗔,一个是习气使然,一个是分别后产生的结果。
从显扬圣教论中可以看出,意根是有念头的,不仅有嗔恚的念头,还有极多的其他念头,善的恶的不善不恶的念头都有,意根的念头圈定了意识的念头,引导着意识的念头。意根如果没有念头,一切都静悄悄,什么事也没有,我们根本就不用修定,一天十二时中,心都在定中,好极了。意根如果没有念头时就是无心无为的,我们永远处于定中。所以意根一定与定相应,修定主要是降伏意根的念头,主要是让意根定下来,不到处攀缘,不要有过多的心念。
这里说明了过去的祖师大菩萨们,对同一个法各自的观点是不同的,因为每个菩萨的禅定和智慧都不同,其观行结果就不同。究竟哪个菩萨观行正确如理,哪个菩萨观行还不究竟,众生没有大福德大智慧,甚至六七识没有转识成智时,是判断不出来的,于是就往往依据菩萨的名声和权威、地位而认定,这是依人而绝对不是依法,因为智慧不足的时候,是依不了法的。
所以我再次劝导大家,如果智慧严重不足,不能如实对法义作以正确判断,就不要表态,一旦判断评论错误,就是谤法谤僧,果报不轻。同时也不要崇拜文字,崇拜名声和权势,不要认为古代的形成文字的那些非常著名的著作一定是正确的,佛没有认定哪位菩萨的论著完全正确无误,我们就不要这样认为,以至于唯古文字是从。智慧是唯一的依凭,如果无智,那就什么也不要谈,选择沉默才是智者,不为自己的后世增加负担,不要为自己的菩提道设置障碍。
三、意根嗔的表现
恨得咬牙切齿,是意根烦恼心所的表现,意识的烦恼只是一般性的恨,不能咬牙切齿,身根的变化是由意根主导和控制的缘故。刻骨铭心,是深入到意根,此事牢牢地植根于意根,不是停留于意识表面有心无心的记着;否则不能刻入骨髓里,刻入骨髓表示非常深入,到意根里才算深入,在意识里,仅仅是浮在表面;铭是铭记,也表示非常深入,并不浮浅。
吓得心惊胆战、心惊肉跳,把五脏六腑都震动了,这不是一般性的害怕,一定是深入到意根了,意根直接控制身根出现变化,出现心惊肉跳的害怕以后,此人今后才能改变自己,作事处处小心谨慎,这是意根作主抉择的,意根接受严峻的现实,从骨子里就开始改变了。如果没有害怕到一定程度,一定仅仅触及到意识表面,轻描淡写式的,意根不接受,骨子里就不会发生改变。这些心理现象并不太难观察。
四、意根嗔才会引起意识嗔
当意识心起嗔心生气的时候,意根是什么样的心行,祂在背后做了什么思量和抉择,意识才生气的?意根对于生气的内容,是如何思量的,有了什么心行,才促使意识生气的?比如有人欺辱和谩骂自己,这个法尘意根缘到了以后,五遍行心所法开始运行,作意触受想,然后就思,思量取舍权衡,最后作决定起嗔报复,于是脸色改变,心跳改变,血液循环改变,眼神改变,杏眼圆睁,意识生起,就有身口意的报复行为。有时意根不能思量抉择到底应该如何,就出生意识,意识开始作意触受想思,了别后决定应该作出某种相应的反应,传递给意根,意根也就随着决定:好,照你决定的做,于是六识的身口意行就产生了。
意根在意识背后的心行很难观察到,祂的行相极其微细难知。如果意根不起烦恼,意识心就不能单独起烦恼,比如深刻的仇恨,恨得咬牙切齿,这是恨得深入骨髓了,就是深入到意根了,由意根的内心深处自动自觉的就会作出反应,不用意识特意思惟,也没有意识思惟的时间,意根就作出了反应,色身的面部表情等等就发生了变化,有时牙关紧咬,手握拳头,跃跃欲试要报复要拼命。如果意根没有染污的心行,不起嗔恚烦恼,意识不能单独起嗔恚的心行,也不能造作恶业,二者的心行相一致,或者是差不多,或者是一个熏染另一个,然后才会同流合污。
五、意根无嗔就是三果人
意根如果没有嗔这很好,等意识一灭,就是无嗔的三果人,死后投胎就是以三果人的身份投胎。不用断我见,不用修初禅定,凡夫只要把意识灭掉直接当三果人,即使不灭掉意识,意根无嗔就是三果人了。意根如果没有哪种烦恼都很好,只要死去,就是圣人,即使是活着也是圣人,在母胎里更是圣人入胎,后世都不用再多作修行,稍微观行一下,就能证果,很快就修出初禅定,断除烦恼,又是一个三果人。意根再没有无明,那就更好,直接就是佛,你我他她还在这里修行,简直就是多余,根本不用修行。意根没有无明,那就不用破除无明,不用断尽无明,本来的一尊佛,还修行个什么?
意根如果没有嗔没有烦恼的话,我们只要睡一觉,意识一断灭,睡着的人个个都是圣人。初生的婴儿意识和胜义根都是全新的,意根没有嗔没有烦恼,那么生下来的婴儿个个都是圣人,我们还用这么辛苦的修行吗?意根没有嗔,婴儿得不到东西时,也不会气急败坏,嚎啕大哭了,也不会生气打人了,也不用说妈妈坏了,陌生人想抱他时,婴儿也不会推开,婴儿就没有不高兴的时候,不会嘟着嘴,不会耍脾气和闹情绪。
六、六识的恶行是意根嗔心操控出来的
由于意根有嗔,才主导六识造作恶业,意识无缘无故莫名其妙的生气,就是由意根的嗔所引起。意识遇事告诉自己不要生气,不能生气,可就是控制不住的生气,说明意根不听意识劝导,非要生气不可。当意根断除嗔恚心所,不再主导六识造作恶业行,不再与众生冤冤相报,根深蒂固的嗔结就断了。
如果不降伏意根,只降伏意识,那么意根主导意识,意根指哪里,意识就得打哪里,还是要受意根的贪嗔痴无明所系缚。意识断嗔,意根没有断,意根的嗔一起,主导六识去杀人,意识就得莫名其妙地无可奈何地去杀人,心里战战兢兢的,一边杀一边想不应该这样做,可是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所谓冲动型的犯罪,就是意根完全操控出来的,意识甚至来不及思惟,就被意根牵引了,过后意识再思惟,才开始后悔闯下大祸了。意根知道自己与某人过去世有过结,所以仇恨某人,可是意识知道此人对自己有用有好处,就劝告意根,遇见某人时,一定要忍耐巴结讨好于他,可是见到某人时,一边巴结讨好,一边心生厌恶,恨不得打死他,这是意根勉强听从了意识的劝告。可是意识稍一放松警惕,意根就发作,指挥六识造作嗔恚行,以报复某人。
七、关于意根是否有嗔心所法的对话(一)
甲:我认为嗔和意根是相应的,不然凡夫的意识怎么能嗔的起来,肯定意根有嗔性决定发嗔,然后意识就配合着起嗔,嗔了以后,意识还可以找出很多理由来支持刚才所造作的嗔行。
乙:有时候意识还没有明显的思惟此人此事是否值得嗔,是否应该起嗔,意根早就发动色身起反应和变化了,如怒发冲冠、面红耳赤、杏眼圆睁、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表情紧张等等。这说明意根是先于意识起反应的,也是意根的心行决定了意识的心行,意识的嗔或者是强烈的嗔行,是由意根所决定的,是受意根指挥的,意识的行为不可能不在意根的控制之外发生,否则意根就不是做主识了。
甲:意根的嗔,很多情况下是没有理由的,完全是一种本能。
乙:身体的很多反应都受意根的直接调控,意识是后来才发现自己身心有变化了,说明意根遇到不如意的人事,马上就有心行的出现,然后就影响意识,有时能影响得了,有时影响不了。
甲:嗔心发出去了以后,意识马上知道错了,嗔心的反应在前,意识是后知的,说明意根有嗔心所,或者说有嗔的习气在。但是嗔的种子却是从如来藏中直接流注出来的。
乙:意根既然有贪和痴,就应该有嗔,三者是平等性的烦恼,因为我执执我,就会贪嗔痴。意根自己本身不造作善恶业,是无记性的,但是意根因为本身有烦恼,为顺己故,就指挥六识造作善恶业,这不违反意根的无记性。意根不知道善恶,但是能自然有善恶烦恼心,祂自己也不知有烦恼,否则祂就能自动自觉的改变自己了,可是祂不能自己改变自己,只能由意识去观察祂控制祂改变祂,祂自己不能控制自己,因为不知自己有烦恼染污性的缘故。
甲:意根很直率,一切都按习性行事,意识发现错了,想办法弥补都是习气现行以后的事。
乙:有人一嗔,出手就打人,没有想就这样做了,就说明意根因为有嗔的习气,指挥六识造作嗔业,意识一开始不一定生嗔,等了别了人事之后,才能生嗔有嗔行,这中间是要有个过程的,而意根习气的爆发是没有过程的。
甲:意识的嗔,是因为意根的嗔性发了,意识找很多理由来加强嗔,于是越想越气,越看越发火,意根了别意识的心思以后就决定要报复,意识就想很多办法来报复。如果失去理智,就要出大事,杀人就是这样干出来的,这种情况二者互为帮凶,都没有理智。
乙:失去理智时,就是意识不能正确思惟,也不能控制意根了,二者俱堕。
甲:这种情况确实是意识说服不了意根,意根就指挥意识造了嗔业,事后意识反思,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就感到后怕。
乙:如果意识犹豫时,是意识在与意根商量或者劝导,或者分析事情究竟如何处理才好,二者正在纠结和交锋,是理智与习气的较量。如果意根继续决定嗔,那就是意根的习气占上风了,如果放弃了生嗔,那就是意识的理智占上风了。也有一种情况,事情发生时,意根并不嗔,可是意识思来想去,觉得事情值得生气,就要生嗔,意根知道后,也许顺着意识决定生嗔,也许不决定生嗔,那么最后还是意识服从了意根的抉择,那么只要意识嗔行出现,意根必是决定嗔了,其心就是染污不清净的。
八、关于意根是否有嗔心所法的对话(二)
甲:末那识如果不与嗔根本烦恼相应及无意愿,六识如何造作嗔业,如何按照愿力行事?
乙:意根本有体性和被意识熏习后的习性有所不同,意根的嗔,有从习性上讲的,有从本有体性上来说的。
甲:末那识是个时时处处作主的识,众生嗔恨时,末那识若不与嗔的根本烦恼相应,则末那识这时不嗔恨。即然做主的末那识都作主不嗔恨了,难道意识还能违反意根的决定而作主嗔恨吗?那到底众生有几个识作主?众生造了杀人、贪色、贪财的业,这一切行为是意识的意愿还是意根的意愿?是哪个识要作主决定做这些事?如果末那识不作主决定要杀人,六识能否去杀人?末那识没有意愿没有作主决定的事情,六识能否自己就造作出来?
乙:这显然是不能的,意识都是按照意根的意愿做事的。意识常教导意根,意根养成了习性,本没有嗔,随顺意识的熏染而造了嗔。
甲:那为何说末那识不与嗔根本烦恼相应?若真是那样,末那识为何会在意识处受熏而有嗔恨性,并且作主造嗔恨业?若末那识真不与嗔根本烦恼相应,则凡夫众生的末那识不会作主造嗔恨业,则凡夫众生无始劫来应未造作嗔恨业,可事实是这样的吗?若末那识不与嗔根本烦恼相应,末那识能否去为意识作主造嗔恨业?末那识的作用不就是为意识作主决定意识行为的吗?如果不是,那岂不是意识作主而末那识是仆人了吗?如果意识不受末那识的操控,那么意识学佛简直就太容易了。
乙:末那识了别慧差,又要作主,有些时候就要听从意识的引导和教导,时间长了,意根不得不受熏,所以世间才有谎言千遍变成真的说法。
甲:那可不能说明末那识不与嗔根本烦恼相应,若祂不与根本烦恼相应及无意愿,祂会违心的去为意识心作主造嗔恨业吗?只有佛的末那识与贪嗔染习尽净了,不与嗔根本烦恼相应,也不与嗔的习气相应,末那识才不作主造嗔恨业了。
我们的末那识嗔的习性太重,根本烦恼还末去除,还与嗔根本烦恼相应,才能时时作主造作这类业。如果嗔习已尽,那就不会违心的去造作与自己心性不相同的嗔恨业的。具体的细节,意识只作参谋,参谋有嗔恨心,而作主的未那识若无嗔恨心及不与嗔恨心相应,未那识就不会去违心的为意识心当帮凶而作主。如果意识能作主生嗔,那到底主帅作主还是参谋作主?物以类聚,若非志趣相同,末那会作主听从意识的而让意识所左右吗?
乙:意识的不断的错误教导,能熏染意根,才让意根有这样嗔的相出现,意根本身并不知道这就是嗔。
甲:可是如果说意根既然受嗔业熏染了,而又说祂不与嗔根本烦恼相应,这是前后矛盾的。只有佛的意根不与嗔根本烦恼相应。因习性尽了不再受熏了。
乙:对,佛的意根已修得彻底清净,不会有嗔习也不会造恶业了。所以开悟的人,意识有了正确的智慧,不再错误的教导熏染意根。
甲:末那识既然受熏了,就与嗔根本烦恼相应。末那识不受熏了,则不与嗔根本烦恼及习气相应。只要末那识受熏了,它虽不知这是嗔和嗔业,但它这时必定与嗔相应,才会作主造嗔恨业。虽众生学佛了,意识要改变末那识的嗔心,短时间内是不会改变的,还会常与嗔相应,所以在改变嗔心的修行中会有很难受的感觉。若说末那不与嗔烦恼相应,那么祂必定不可能受嗔习的熏染,而形成与它根本不相应的习性。
乙:其实末那是可变的,也就是受熏不同,表现不同,因为祂慧劣。
甲:佛的末那识纯是智慧,没有无明,也不受熏染了。
乙:佛的意识已转为上品妙观察智,不再用邪见熏染意根,意根也不再受熏,就究竟清净了。
结论:意根是作主识,又是无记性的,无记的意思是说意根本身没有能力造作善恶业,也不能具体了别善恶业。但是祂仍然有烦恼染污性,有烦恼心所法,那祂就能作主让六识顺从自己的习气,造作烦恼染污业,造作了以后,祂也不知道是善还是恶,但是其结果一定是符合意根的心性,否则意根就不能作主指挥六识造作恶业,六识的一切身口意行都由意根作主,自己不能作主造业。
如果意根是清净的,绝对不可能指挥六识造恶业,除非意根发昏了,意根又没有发昏这种状态,没有发昏的心所法。所以最后的结论是,六识所执行和造作的,都是意根命令和指挥的,意根染污越重,六识造作的越凶猛。不可能意根清净,而意识染污,只能意识清净了,而意根还在染污着。意识比意根先转变,意根比较难转变,因为意识能了别佛法的修行之理,意根不能直接了别,意根的习气根深蒂固,又不知好歹,需要依靠意识的引导才能转变自己,所以意根染污性的转变一定比意识晚一步。
九、嗔心和无心杀的区别
意根越认为重要越看重的事情,其心行表现也越执著,第八识对心行记录的也就越深刻清晰,将来第八识也越容易把业种输送出来,果报实现的就快。比如杀人这件事,意根因为无明和业力的缘故,与某人的怨结深,对某人的仇恨比较重,就会驱使意识蓄谋杀害那个人,六识配合意根利用相应的时机和一定的手段把此人杀了。杀时就是故杀和嗔心杀,杀业本身再加嗔恚心,其杀业就重。因为第八识也记录了意根和意识的心行,就等于记录了识心染污的程度,将来遇缘输出种子时,受的恶报就重。
意根如果没有不断作意,没有不断生起思量心,对此人就是无心而不是嗔心,六识虽然杀了人也不是故意起杀心而杀,祂没有嗔的心行,只是由于业力的缘故,无意间就把人杀了,杀人这件事第八识也记录,但不记录意根和意识的嗔恚心行,因为意根当时没有想杀人的嗔恚心行,第八识不会无故做嗔行记录。
第八识将来遇缘输出种子时,五阴所受的恶报就轻微,也会被人不故意杀了。嗔心杀的将来也被人嗔心杀,而且还有嗔心的性罪,命终就要下地狱受恶报。无意杀的,没有性罪,可能不必下地狱。七识的心行是怎样的,第八识都要清清楚楚地如实做记录,果报也要如实地呈现出来。所以同样做事,用心不同,果报就不同,善恶事都是如此。
十、意根的嗔意识不一定明白原因
有的人生气时,意识不断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控制了一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意根的情绪还是没有被控制住,可见意根烦恼重时确实是不容易调控的。很多时候生嗔之后,自己(意识)还不知道为什么要生嗔,嗔了还不知道为什么,那就不是意识自己嗔,意识的嗔是能找到原因和理由的。意根的嗔,意识就不懂了,意识就认为生气是没有原因的,不知道为什么的时候意识就认为是无原由的。其实意根生气的原因,意识无法了知。因为意识对意根是无知的,不能如实的把握意根的心理,意根的一切情绪意识都认为是莫名其妙的,不可理喻的。而当意识生出大智慧,懂得意根的心理特性之后,才能掌握意根的心理状态,才能调整意根的心态,降伏意根的烦恼。
十一、对意根几个说法的纠正
问:有人说:“意根有个怪异的习性是不为常人所知的,祂常常贪着嗔的韵味;譬如有人看不惯别人好,只要别人比他强他就起嗔心;更有甚者,乃至以残害众生性命满足自己的快感。意根又是个两面派,一面是染污,一面是清净;所以唯识宗称祂为染净依,因为祂的一边是第八识如来藏,另一边是六转识;所依如来藏常恒而清净,所依之六转识常转而染污;由是缘故,学唯识者得知意根为染净依。”以上说法妥否?
答:意根的极大多数习性都不为常人所知,因为常人定慧都不足,不能证得意根,又因为烦恼的遮障没有转识成智,就观察不了意根的运作,无法确切了知意根的心行,所以误会极多。没有断除烦恼的人,没有转识成智的人,意根都具足了一切烦恼,最大的烦恼习性就是贪和嗔。如果意根要生起贪的心行,祂一定认为所贪的法对自己有用,自己喜欢,觉得舒服快乐,能满足自己的喜好、利益和虚荣。
嗔心现行出来,生气的时候有什么韵味?这个说法很奇怪,因为嗔是心所法,是识心的心行,说意根贪着自己嗔的心行,这个说法根本讲不通。嗔本身是伤害身心的行为,甚至是不愉快的,谁喜欢自己不愉快,与自己过不去呢?除非有自虐症,平常人都不会喜欢嗔,能避免嗔都是要尽量避免的。即使想报复别人,也是伤人七分,损己十分,一般人都不喜欢这样,所以说意根会贪着嗔的韵味,绝无此事。从另一方面来说,韵味是识心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境界的感受,识心可以贪着对境界的感受,尤其是快乐舒服的感受,不会贪着自己生气时候的不愉快感受,没有这个道理。
嗔恚心比较重的人,会经常起嗔行,他会把心里的火气散发出去,施加到别人身上,自己才能平和下来。所以嗔心特别重的人就会对他人施暴,以发泄自己的嗔,嗔发泄出去了,心里才能舒服一些,或者感到高兴快乐。有的人找不到发泄情绪的对象,就对自己进行发泄,对物体进行发泄,然后心情才能平静下来,只有极少数特殊人才是这样,大多数人都不如此。但这也不说明是贪着嗔的韵味。嗔就是嗔,贪就是贪,没有人喜欢嗔,可是没办法,意根就是有嗔心,时不时要发作出来。
第二段说的染净依不是那样解释的,染净依的真实意思是,意根是六识清净和染污的依止处和来源处,六识是染是净要依靠意根来定。因为意根是作主识,能按照自己的心行指导六识的造作,所以六识的心行如何在于意根的心行,意根染污,必然指挥六识造作染污业,意根清净,必然指挥六识造作清净行,或者六识少运行不运行。
意根无始劫以来一直都依靠着如来藏才能出生和运作,依靠如来藏见一切法,祂却从来不依如来藏的清净而清净,一直都是染污的。所以如来藏不是意根的清净所依。只有真正证得如来藏以后,才能逐渐依止如来藏的清净性,而转变自己的染污心行,变得越来越清净。
另一方面,意根虽然依靠着六识去了别六尘,造作身口意行,但是意根的染污是先天就有的,不用六识熏染就存在着染污,没有六识的时候,意根也一直都是染污的。相反在六道轮回中,意根却不断地把自己的染污熏染给六识,教导六识贪嗔痴,六识再在轮回中接触染污环境,把熏染到的贪嗔痴再传递给意根,这样又增加了意根的贪嗔痴染污性,所以意根的染污性也不是依靠六识才出生的。但是,意根要想转变清净,就要依靠六识对佛法的熏习,六识清净,意根才能逐渐清净。反之,意根清净了,六识不容易再受染污环境的熏染,必然也清净。
第四节 善心所法
一、什么是惭愧心所法?
惭愧是对于自己所作的恶事、错事和疏漏不圆满之事,心怀愧疚、歉意,感觉不安。这两个字左边都是竖心旁,代表心,右边合起来是斩鬼,鬼代表恶,心头斩去恶,就清净,就是善,所以惭愧在五十一心所法里,属于善心所,无惭无愧属于不善心所法,是恶心所法。很多人的心都没有惭愧心所法,做错事损害了别人的时候,都是无惭无愧的,如果意根和意识不与惭愧心所法相应,做人就有很大残缺,还不合格,学佛也还没有学好,没有修出成效来。
能生起惭愧心所法的,是有智慧之人,因为能反观到自己做事不圆满、不圆融、有疏漏,甚至是做了错事、坏事和恶事,坑害了人,损害了他人的利益,能反观到这些就是有智慧的,也是无烦恼的,善的。无智慧就没有这样的认识,不管做多少错事和坏事,都不会反观自己,无觉无知,无惭无愧,依然故我,结果因果找上来的时候,要承受千倍万倍的恶报。招惹这么大的恶报,当然是非常没有智慧的行为。学佛修行人在修行过程中,应该明因识果,经常反观自心,及时发现自己的烦恼,生起惭愧心,及时改过,纠正自己的不良习气,完善人格,具足智慧,才有资格见道证悟,从而转凡成圣,获大利乐。具足惭愧心所法,这也是修行的果德。
华严经里有过一句话:菩萨应该披惭愧之上服。上服是最好的衣服,是最贵重的衣服。我们都应该经常检查自己,是否穿上了惭愧的上服?要常常反思自己的心,现在都有什么烦恼,都有什么不好的心行。修行是修自己,改变自己的不善心去除烦恼,而不是天天去盯着别人,监督别人,先把自己修持好,才是根本。
二、初地菩萨的善心所法还不完全具足
初地菩萨转识成智以后,意根具有平等性智,烦恼断除了,善心所法生起,但这时的善十一心所法还不完全具足,还不完善。比如说无痴这个善心所法,并不完全具足,因为与无痴相对的愚痴无明这个心所法,直到九地、十地菩萨甚至等觉菩萨都有,那么善心所法就不完全具足。初地至八地菩萨之间,虽然断除了烦恼的现行,还有习气没有断除断尽,比如覆、嫉妒、骄、忿、恼等等随烦恼还没有完全消除,其心所法比二十一个要多。即使八地菩萨的心所法也不完全是二十一个,还有愚痴无明烦恼心所法。直到佛地才完全具足二十一心所法,善心所法完全具足,无明烦恼心所法完全灭除。
三、意根必与善十一心所法相应
善心所法:信、惭、愧、无贪、无嗔,无痴、精进、轻安、不放逸、行捨、不害。与之对立的不善心所法就是:疑、无惭、无愧、贪、嗔、痴、懈怠、昏沉、放逸、行不捨、害。
意根如果不与十一善心所法相应,就与不善心所法相应,二者必有其一,否则就不合逻辑。比如说马如果是白色的,就不是非白色的,白与非白二者必居其一。一个人如果是善,就非是恶,二者必居其一,否则就不合逻辑。
那么意根到底与善心所法相应,还是不相应?还是都相应,即善也不善?意根有时是善,有时是不善,善与不善是不一定的,关键在于意根熏染了什么,有什么缘现前了。如果意根不与这善十一心所法相应,就与不善心所法相应,那就有不善心所法:疑、无惭、无愧、贪、嗔、痴、懈怠、昏沉、放逸、行不捨和害,那么意根就永远有贪嗔痴烦恼,不能变为善,这就不合理了,因为如果是这样的话,修行就永远不能有所成就。
六转呼为染净依,六识的染与净是依靠意根而有,意根染六识就染,意根净六识就净。这句话的寓意是很深的,意根如果天生就清净没有某种烦恼,六识依意根也就没有了某种烦恼,三四果人和地上菩萨到此世间,很难熏染新的烦恼,旧的烦恼越来越轻越来越少,佛更是不受熏染;如果意根天生具有某种烦恼,六识依意根受意根驱使也要现行烦恼。六识不能单独清净,否则就不能说六转呼为染净依了,经过实际观察也确实如此。
而事实上意识有时有烦恼,有时没有烦恼,有时善有时不善,那么意根肯定也是这样,有时有烦恼,有时无烦恼,有时善有时不善,凡夫和地前菩萨的意根既与善心所法相应,也与烦恼心所法相应。而断除烦恼,转识成智以后,意根极大多数时候与善十一心所法相应,烦恼心所法极微少,这就是修行的成果。
四、梦里的心行都是意根的
意根没有被熏染成功,意识不能作意根的主,梦里所有的心行都体现了意根的心行,身口意必随意根流转和支配,与死亡时一样。那么有人在梦里杀人放火,恶意报复,与人大打出手等等染污嗔恚业行,都与意根相应,属于意根的烦恼。意根如果没有这些染污的贪嗔痴心行,就不能做出梦来,而且梦里意识还说服不了意根,往往都是随意根波而逐流,与死亡后中阴身里的情况一样。梦里有什么样的烦恼,醒时意根就有什么样的烦恼,梦里心行如果与善十一相应,清醒时意根就与善十一相应,否则就不能有与善十一相应的业行。
善十一心所法中的行捨是,本来想用某种方式方法报复人,现在放弃不报复了,心与无为相应,与善心相应,去恶行善了。报复人是不善心所法,是有为的恶行。戒律的成就,也能使心与善法相应,与行捨相应,与不害相应,与无贪无嗔无痴相应。
五、第七识到底有没有善心所法
第七识如果没有信,意识信也是假信,基本上没有什么作用。第七识如果不精进,六识的精进都是假精进,精进不了多长时间就懈怠了,六识是受第七识指挥的。第七识没有惭愧,意识惭愧都是假惭愧,第七识还是无惭无愧的恶。
第七识如果没有无贪无嗔无痴,那就不用断除贪嗔痴烦恼,直接就是三四果,意识即使有贪嗔痴烦恼,也贪嗔痴不了多长时间,意识是受第七识调控的。如果说第七识有贪嗔痴烦恼,这就自相矛盾了。
第七识如果没有邪见、边见、见取见、戒禁取见,那就不用断除这些邪见,意识这些邪见用不了多长时间就消失了,意识不能作主主导后世的生死流转。
如果学佛想要有一定的成就,获得一定的智慧,就不要随便轻信权威崇拜文字,要信真理,信事实,只有真理才是真正的依止之处。
五识都有欲胜解念定慧,如果第七识却没有,那么五识是如何出现的欲念定慧?离开第七识五识能有什么?第七识不欲了别五尘,五识自己自动出生去了别五尘,不受第七识控制和调配吗?显然不是,所以每个修行人都应该努力奉行世尊依法不依人的教戒,不要崇拜名声和权威,应该崇拜真理才对。
甚深又甚深的唯识,自己还不懂的时候,就要老老实实学习,可以发问,不可以讲法和指导他人,不要轻易表态。第八识和第七识的心所法,即使证得第八识和第七识的人在很长时间里,恐怕都无法现量观察到其运行状态,无法真正了解观察其心行,那是具有唯识种智的地上菩萨的证量,因此智慧不足就不要下结论。
六、意根有善心所法众生就善
众生有什么样的心,意根就有什么样的心所法。众生是善人有善心,意根就有善心所法;众生修禅定有定力,意根就有定心所法;众生有智慧应对世出世间一切法,意根就有慧心所法。
意根如果没有善心所法,世间就没有善人,学佛就不能有什么成就,众生不能上天享福,也不能有善的果报。意根不善,意识无论怎样熏染意根也没用,众生永远不能善。意根如果不与定心所法相应,修定就没有什么用,怎么修也不会有定。意根如果只能有低劣的慧,那就不能有什么智慧性的抉择,也不能做对什么事,修行也不能证果和明心了,没有智慧、智慧低劣那就永远不能转识成智,永远不能有佛那样的智慧。
七、意根逐渐出现善心所法才是真修行
修学佛法之人,不管是修学大乘法还是修学小乘法,心应该越来越清净,越来越与善心所法相应,心越来越无为。如果修学一段时间以后,六识都与善心所法相应了,而意根还不能与善心所法相应,那就还没有把意根熏染成功,还不是真正的善。身口意行还不清净时,意根还是要主导六识造作与意根相应的不善法,修学就没有初步的成效,这样离能断我见和明心证悟还有很远的距离。如果意根不与十一善法相应,学佛就没有成效,如来藏里也不能存善法的种子,后世不得享受善业的果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