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念处经讲记(第二版)(新修改)
第五章 观法而住
第一节 观五盖法而住
原文:然。诸比丘。比丘如何于法观法而住耶。于此。诸比丘。比丘于法即五盖。观法而住。又诸比丘。比丘如何于法即五盖观法而住耶。
释:好,诸比丘们,比丘如何观行法,心住于法呢?是这样,诸比丘们,比丘要对五盖法观行,而心住于观行五盖法上。那么,诸比丘们,比丘如何才能对五盖法观行而心住于观行五盖上呢?
五盖法包括:贪欲、嗔恚、睡眠、掉悔、疑。这五盖只有通过观行,才能发现观察自己有贪欲嗔恚等等烦恼现行,观察出来之后,才能慢慢降伏下来,之后才能入道,入道之后才能灭除五盖。一切法的修证观行是很关键的,四念处观是最基础的观行,打好基础才能更深观行,实证更深的佛法。
原文:于此。诸比丘。比丘或于内贪欲存在者。知我于内贪欲存在。于内贪欲不存在者。知我于内贪欲不存在。彼知未生之贪欲生起。知已生之贪欲灭尽。又知已灭尽之贪欲。于未来不再生起。
释:应该这样观行,诸比丘,比丘如果自己内心里有贪欲现象存在,应当知道自己内心有贪欲;如果自己内心没有贪欲的现象存在,也要知道自己内心没有贪欲;如果自己内心还没有出现的贪欲现在生起来了,心里要知道;如果自己原来生起的贪欲现在灭尽了,心里要知道;如果自己灭尽了的贪欲,未来不会再生起了,自己也要知道。
这些贪欲都是自己比较根深蒂固的,无始劫以来由于环境的熏染一直在不断增长着的,如果没有觉悟的人,就不容易发现这些现象都属于贪欲,都是不如法的,是生死业障的根苗。要观行自己的贪欲,首先要识得贪欲的相貌,知道什么是贪欲;其次要有禅定,有一定的反观力,内心里总是有警觉心,能够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贪欲都有什么相貌呢?比如说心里喜欢、贪爱、贪恋、有欲望、有追求、有向往、想要得到、念念不忘、紧抓不放等等。
贪欲的对相就是三界里的世俗法,最主要就是欲界里的法,如财产、男女、家庭、名誉、地位、权势,眼所见的一切色,耳所听的一切声,鼻所嗅的一切香,舌所尝的一切味,身所觉的一切触。观行时心要细,在一切所缘境界当中,检查自己的心念,不管是什么心念都要如实知,这是最重要的,有可能知了也不愿意改或者是不能改,但也要知,只要知了早晚都会生起惭愧心而逐渐减少贪欲。
对于贪欲灭尽这个现象,要如实观察和了知,根本贪欲灭尽是在断我见生起初禅定以后,在这之前,都是某些小方面的贪欲灭尽,如吸烟喝酒赌博喜欢吃喝穿戴等等细节。最根本的贪欲是男女欲,这个最不容易断除灭尽,必须是在断我见之后的初禅定里,才能断尽,那时候面对男女之时,不管如何接触也不会起贪欲心。
原文:或于内嗔恚存在者。知我于内嗔恚存在。于内嗔恚不存在者。知我于内嗔恚不存在。知未生之嗔恚生起。又知已生之嗔恚灭尽。又知已灭尽之嗔恚。于未来不再生起。
释:比丘在观行内心的嗔恚盖障时,如果自己内心里有嗔恚心行,就要如实的了知到内心有嗔恚;如果在面对人事时内心里没有嗔恚,就要如实了知到自己内心没有嗔恚;如果在面对人事时,本来没有嗔恚,现在嗔恚在内心里逐渐生起来了,这也要如实了知;如果在面对人事时原来容易出现的嗔恚现在灭尽不起了,自己也要如实的了知到;如果原来的嗔恚心灭尽之后,未来再也不会生起来了,自己也要如实的了知到。
顺境生贪爱,逆境生嗔恚,在违逆己心的情况下容易生起嗔恚心。要想降伏和断除嗔恚烦恼,就要在逆缘的情况下多观察自己,多思惟境界的虚妄不实性,多呵责己心,嗔恚烦恼就会逐渐的降伏下来,最后灭去。但是最根本的嗔恚心行,必须在断我见的初禅定里才能断尽,是在断除贪欲之后。嗔恚比贪欲要难断,因为世人都不愿意违逆自己,都是把自己看得很重要。
原文:或于内睡眠(愚钝)存在。知我于内睡眠存在。或于内睡眠不存在。知我于内睡眠不存在。而知未生之睡眠生起。又知已生之睡眠灭尽。又知已灭尽之睡眠。于未来不再生起。
释:比丘在观行睡眠盖时,如果自己有睡眠盖障,内心里愚钝,就要如实观察了知到自己睡眠厚重,内心愚钝;如果自己没有睡眠盖障,内心不愚钝,也要如实观察了知到自己睡眠不厚重,内心不愚钝;如果原来没有厚重的睡眠,现在睡眠变得厚重了,心里一定要了知到;如果自己原来睡眠盖重,现在睡眠盖灭尽了,心里也要了知到;如果自己已经灭尽的睡眠盖,未来不会再出现了,心里也要了知到。
睡眠盖障几乎所有人都有,正常人六至八个小时的睡眠,其实就是一种遮障,在这期间心里是愚钝暗钝,没有智慧的光明。如果缩短睡眠时间,愚钝暗钝时间减少,内心清明,智慧光明就会延长,道业就会不断的增进。通过不断的精进修行,内心越来越清明,睡眠就会越来越少了。了解自己的睡眠情况,就能了解自己的身心状态,就能掌握和安排自己的修行。
原文:或于内悼悔存在。知我于内悼悔存在。或于内悼悔不存在。知我于内悼悔不存在。而知未生之悼悔生起。又知已生之悼悔灭尽。又知已灭尽之悼悔。于未来不再生起。
释:比丘观行掉悔盖的时候,如果内心里有掉悔,要如实观察如实知;如果内心里没有掉悔盖障,也要如实观察到如实知;如果原来没有掉悔现在却出现了掉悔,心里要如实观察如实知;当出现的掉悔盖障灭尽的时候,心里要如实观察如实知;如果已经灭尽的掉悔,未来不会再生起了,心里也要如实观察到如实知。
掉,就是掉举散乱,心不寂静不清净;悔,心里不断的追悔追忆从前已经发生过的事情,这样内心是不清净的。所以掉悔盖障碍禅定的生起,阻碍智慧的开发,必须消除掉悔盖,才能加深禅定。
原文:或于内疑惑存在者。知于我内疑惑存在。于内疑惑不存在者。知于我内疑惑不存在。而知未生之疑惑生起。知已生之疑惑灭尽。又知已灭尽之疑惑。于未来不再生起。
释:比丘观行疑惑盖障时,如果内心有疑惑存在时,要如实观察如实知自己有疑惑;如果内心里没有疑惑时,也要如实观察到如实知;如果原来没有疑惑而现在却出生了,要如实观察到如实知;如果心里的疑惑消除了,也要如实观察到如实知;如果已经灭尽的疑惑,在未来不会再出现了,心里也要如实观察到如实知。
疑惑包括大疑惑和小疑惑,包括暂时的疑惑和永久的疑惑。通过佛法的修学,能不断的解决一个个小疑惑和暂时的疑惑,最后智慧增长到一定时候,就能解决大疑惑和永久疑惑。
原文:如是。或于内法观法而住。又于外法观法而住。又于内外法。观法而住。或于法观生法而住。又于法观灭法而住。又于法观生灭法而住。尚又智识所成及忆念所成。皆会有法之思念现前。彼当无所依而住。且不执着世间任何物。诸比丘。比丘如是于五盖法观法而住。
释:观行就是要像这样,或者观察内五盖法,心住在观察内五盖法上;或者是观察外五盖法,心住在观察外五盖法上;或者同时观察内外五盖法,心同时住在内外五盖法上。或者在五盖法,观察五盖法的出生而住心;或者观察五盖法的灭尽而住心;或者在五盖法上,同时观察出生和灭尽的现象而住心。这样不断的观行,禅定和智慧越来越增进,心里就形成了一种念想,不断的有关于五盖的心念出现,心里不断的忆想五盖的事情,就有五盖法的思念现前。这时候你们心里应当不依着任何法而住,空去五盖法,不住于任何法上,并且也不执著任何物而住。诸比丘,比丘应该这样于五盖法观法而住。
佛把五盖也分为内外,外五盖是浅层次的五盖,是意识对尘境上的盖障,也是后天熏染的盖障。内五盖是深层次的五盖,是意根无始劫以来所形成的习气,是根本盖障,影响和决定着意识的盖障。所以要想真正地降伏和断除五盖,要从深层次意根这里着眼,意根断除五盖才能一劳永逸地断除,不再死灰复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