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生如法师网站LOGO

四念处经讲记(第二版)(新修改)

作者: 释生如 分类: 二乘解脱 更新时间: 2024-11-20 15:17:15 阅读: 71

第一章  总说

原文∶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拘楼国。名剑磨瑟昙之拘楼人市镇。于其处。世尊告诸比丘曰。诸比丘。彼等比丘应诺世尊。世尊如是曰。诸比丘。为众生之清净。为度忧悲。为灭苦恼。为得真理。为证涅槃。唯一趣向道。即四念处。

释:如是我闻,在某一时间,世尊住在拘楼国的拘楼人市镇里,在市镇里讲法时对诸比丘们说:诸比丘。比丘们就回答说:世尊。世尊就说:诸比丘们,众生要想心得清净,要想度越忧悲苦恼,要想得到真实的四圣谛理,要想证得涅槃,只有一个趣向道,只有一个修道的方法,就是修习四念处。

如是我闻。这是佛涅槃以后,阿难在大众面前,复述出佛当时是如何讲述这部经的。一时,就不说具体是什么时候了,因为这个时间没法定,印度是那个时间,我们中国是这个时间,天上又是另一个时间,各层天的时间也不一样,所以佛经上就干脆不说具体时间。因为世尊讲法是为三界世间人天大众而讲,不是为某个地区众生而讲法,度众范围相当广泛,所以就不说具体时间。世尊坐好了以后,就开始呼唤比丘们,目的是让比丘们集中注意力听法,比丘们回复世尊以后,心就沉静下来专心听法,然后世尊就开始讲法了。

修四念处观,就能得到上述的利益,心得清净而度无量的忧悲苦恼,得真理,得涅槃,这个修道的结果对于小乘人来说,就是最大的利益。什么叫心得清净?清净就是没有贪嗔痴烦恼以及烦恼习气,没有执著,没有无明,没有染污。而众生的心往往是不清净的,有极多烦恼和无明,都有些什么烦恼呢?有贪爱,贪各种人、事、物、理,贪财色名食睡,见什么贪什么,什么都想要归我所有,属于我的越多越好;有嗔恚,遇到境界动不动就动气、发火、恼怒、嫉妒、仇恨;还有愚痴,真正的道理什么也不懂,一事也不知,内心里都是无明,连自己是愚痴的也不知道,非常愚痴的人不知道自己愚痴,别人说他愚痴,他还会承认。

其实每个众生都有愚痴性,都有不明之理。任何一件事情只要有不知之处就是愚痴无明,比如不懂五阴身是四大组成的假合体,不懂五阴我是虚妄无常幻化的,不懂如何出离生死苦,不懂什么是苦,苦是如何出现的,不懂如何得解脱,不懂为什么有六道轮回苦,不懂如何出离六道,不懂什么是佛,以及如何成佛。可是却懂得如何执取抓取世间万法,造作贪嗔痴业,最后被世间万法束缚在业障深坑中,不得自在。

众生的心里既有忧悲又有苦恼,苦恼非常多而微细,要想度过这些忧悲苦恼,就要趣道修道。度,就是越过去,消灭掉,把这些忧悲苦恼都要度化消灭了,心才能得清凉。为了得到真理,就要趣道、修道。什么是真理呢?真正的真理就是真实的道理,符合佛陀所说的解脱之理,是三界世间的真相,是颠覆不灭的事实。小乘法中的真理就是苦集灭道四圣谛理。苦,是一种真理,众生在世间里的五阴都是苦的,这就是真理,是真实存在的道理。苦集,是真理,这些苦是众生无量劫以来由于贪嗔痴烦恼所造作的恶业所积集感召出来的,所以众生才感得到这些苦的果报,这也是真理。

苦灭是真理。虽然众生有这么多的苦,但是通过修道是能够灭去的,苦不是永远存在不灭的,是能够消亡的,这也是真理。为了灭苦所修的八正道也是真理。灭除苦的方法是什么呢?是修八正道,八正道的修道方法也是真理。只要按照八正道去修行,就可以灭除无量的忧悲苦恼。总之,苦、集、灭、道四圣谛,就是众生所要修行的真理。证得到这个真理有什么好处?第一,不会下三恶道受苦,甚至能离开六道轮回;第二,可以去除贪爱,得解脱。解脱以后,就没有忧悲苦恼,三苦八苦无量苦,都会灭除,得到寂灭乐、清凉乐。

什么叫涅槃?涅槃也叫清凉寂静,也叫不生不灭,也叫不来不去。我们现在的五阴假我有生有灭,有来有去,有烦恼不清凉。生灭现象从大的范围来看,无量劫中五阴身的生来死去,或者是一生一世的生来灭去,从出生到死亡,都是有生有灭的法。从细微的现象来说,五阴是刹那刹那生灭的,色身和心念都在非常迅速的生灭着,变化不停,五阴就是这样的生灭来去;而涅槃境界当中没有生灭去来的现象,是无烦无恼的清净境界。通过修道,证得涅槃,证得不生不灭的寂灭乐,得清凉,得寂止。

涅槃分为大乘涅槃和小乘涅槃,小乘涅槃是三果阿那含证得的有余涅槃和四果罗汉证得的无余涅槃。大乘菩萨证得的涅槃,除了小乘的这两种涅槃,最主要是证得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证得不生不灭的第八识如来藏,以及佛地所证得的无住处涅槃,本心在常寂光土,心是寂灭的,而用报身、应身和无量无数的化身来广度无量众生,佛却一处也不住,也不住涅槃境界。

阿罗汉所证得的有余涅槃与无余涅槃,是通过修习四念处,观行身受心法而证得的。什么是有余涅槃?就是还有余下的一点点苦要忍受,心里虽然灭掉了贪爱,对三界世间不起念想,可是还有色身存在,在世间生活就要感召各种微苦。比如过去印度四十度的高温,太阳直接照在身上也会感觉很热,这就是苦。夏天的蚊虫叮咬,身上感觉又痒又疼,这也是苦。还有因为业障,身体会生病,也是苦,但是这些都是微苦,因为心里没有欲求,没有贪求,苦受就会少而小。苦的来源就是贪爱,众生什么都贪,贪时苦,贪后苦,贪着与贪不着都苦,拥有的再失去,心里更觉得苦。

什么是无余涅槃?四果阿罗汉对三界的贪爱已经断尽,命终时灭掉了自己的五阴十八界,没有了后世。智慧解脱的阿罗汉只有初禅定,必须等寿命终了才能灭掉自己,俱解脱阿罗汉有四禅八定,能随时随处灭掉自己,只剩下第八识真心不灭,那就一点儿苦也没有了。因为没有色身,没有心,就不会有什么苦受。这样阿罗汉入了无余涅槃以后,就得到了寂灭乐,但是也没有真正的乐,因为没有人来享受乐,这就是小乘证得的无余涅槃。

修四念处,就能得到上述的种种利益,心得清净,度无量的忧悲苦恼,得真理,得涅槃,这个对小乘来说是最大的利益。

原文:如何为四念处。诸比丘。比丘于此。于身观身而住。精勤。正知正念。舍离世间之欲贪苦恼。

释:佛说:如何是四念处呢?诸比丘,比丘对于四念处,首先要观行色身,心住在观行色身上,精勤一心,具足正知正念,舍离世间的欲贪和苦恼。

第一念住是身念住,于身观身而住。首先来观察我们的身体,心念全部都要住在自己的身体上,这个时候心里就不要再考虑其他的事情,不要再打其他的妄想了,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到一起来观察色身。观身而住之后,能观察出一个结果,就是能了知色身是不净的,知道色身是无常的。最后得出一个结论,这个身体就是空的苦的无常的,不是我,也不是我所有的,这样就断身见了。

精勤一心,就是不要懈怠,不要只观一会就懒散,让心念跑掉了,总是要精勤的观色身,除了睡着时不能观,其余时间都应该在观身当中,这样就能灭苦。现在讲的是大概轮廓,还没有讲到具体的观行方法。什么是正知正念?如果观身的时候,念头散失,不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了,这时就不叫正知正念。所有的心念都应该集中在色身上,或者是色身目前正在做的事情上,这就叫正知正念。不要同时做两样事情,在观身的时候又想起了其他的事情,心念分散了,那就不叫正知正念。

这样修就能舍离世间之欲贪、苦恼,因为心心念念都在色身上,不回想过去,也不希望未来,就没有那么多烦恼,只注意眼前正在做的事情,内心不会因为想起了昨天的事或者前天的事,而生起苦、乐、忧、喜各种烦恼。如果要考虑思虑明天的事、后天的事,计划打算都出来了,心念就不净了,杂念非常多,心就喧闹不净开始生烦恼了。如果只注意眼前的色身,和色身正在做的事情上,没有其他的杂念,心中就没有欲贪,也没有苦恼。这是第一观:观身而住。

原文:于受观受而住。精勤。正知正念。舍离世间之欲贪苦恼。

释:第二观是观受,对自己内心的感受要时时观察,心住在观察受觉上。观察身体上的各种感受和心里的各种觉受,所有的心念都要住在观察觉受上面,心中不要有世间的欲贪和烦恼。觉受会在什么时候出现呢?在眼见色的时候产生感受,在耳听声的时候产生感受,在待人接物、行住坐卧的时候都有感受生起,也就是说在六根触六尘的时候会产生出各种感受,任何一件事情的出现,只要六尘境界现前,内心都有感受,身体也有感受,我们就要不断地观察这些感受。

观察受的结果是,当智慧生起来的时候就会感知到,这些受都是苦受。于是我们就不会再贪著受了,就会生起一种出离心、修道心,最后就能通过修道灭掉这些感受,不执著这些感受。通过观行观察思惟,证得这些感受也是无我性的,是苦的,苦的就不是我,也不是我所。

于受观受而住,精勤一心,要非常的精进,连续不断的观察各种感受,没有生起世间的欲贪,没有生起其他的苦恼,没有生起其他的想法和念头,没有杂念,就是精勤。精勤还有另外的说法,叫作四正勤,四正勤就是:未生善使令生起,已生善使令增长;未生恶令其不生,已生恶令其灭去。在四正勤精进的修行中,以期能够断恶修善。善法也可以指专一其心的正念,恶可以指杂乱的攀缘心,努力断恶修善,就是精进。

精勤修行以后,就有了正知正念,心心念念都在观察感受上,这个叫正知正念。如果不知道色身的感受,就不是正知正念,因为心念转到其他事情上不专注了,那就不是正知。我们目前做的只有这一件事,就是观察色身的感受,集中精力念力把这一件事做好,这叫正知正念。有正知正念以后,就能够舍离世间的欲贪与苦恼,现前明明白白地感知到受是苦的,受不是我,不是我所,就断我见了,断我见之后就会慢慢灭掉贪爱,不会再贪著感受了,就灭了欲贪苦恼,这个时候禅定也生起来了。

这种观行方法是从证初果之前的凡夫开始,一直观行到什么时候呢?可以一直观行到证得四果阿罗汉,观行之后能够证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的果位。最后所有的欲贪都能断尽,三界的烦恼全部断尽,就能舍离世间的欲贪和苦恼。这是第二观观受而住。

原文:于心观心而住。精勤。正知正念。舍离世间之欲贪苦恼。

释:于心观心而住,心有几个,观哪个心呢?心可以分为真心和妄心。真心有一个,叫作第八识如来藏。妄心有七个:眼识心,耳识心,鼻识心,舌识心,身识心,意识心,还有第七识意根,意根是时时处处作主宰的我,七个妄心和一个真心加起来总共是八个识。我们观心要观前七识,或者观前六识,因为第八识我们没有证得,那就观不到,小乘也不需要观行真心第八识。第七识意根也很难证知,很难观行到,但是一般人都是把第七识的某些功能作用当作是意识的功能作用,那么只要意识能观察到妄心就都属于观心范围,不用分清楚是意识还是意根第七识了,以观第六识意识心为主,第七识为辅。

于心观心而住,如何观心呢?要观心的无常性。什么是无常?心的生灭变异性不定性,就是无常。观行六识每天都要出生又灭去,这是无常的,最无常的表现是六识心刹那刹那的生灭,心念的不断变换。从六识总体的无常性来看,心念总是在变化不停,现在此刻是这样一种想法,一会儿就变了,换成了另一种想法,这颗心别人抓不住,自己也抓不住。心总是在变,心念在变,思想在变,所有的计划打算全部都在变,说出的诺言很难实现,所以这个心就是无常性的,不可靠的,自己靠自己都靠不住,其他人来依靠还能靠得住吗?靠不住,这个心就是这么的不可靠。

于心观心也要精勤不懈怠,不要有杂念,要正知正念。所有的心念都在观心上,现在目前只了知自己的心念,其它杂事都不想不攀缘,这叫正知正念。正知正念以后,能够舍离世间之欲贪、苦恼,就是断掉对世间的贪爱了,贪爱断掉以后,所有的苦恼都能灭尽。这是第三观,观心而住。

原文:于法观法而住。精勤。正知正念。舍离世间之欲贪苦恼。

释:于法观法而住,观行的法都包括什么?五阴的法、六尘的法、六根的法、六识的法、十二处的法、十八界的法,都是五阴辗转和合生起来的一切法,包括行住坐卧、语默言笑等种种的法。具体要观行五受阴、四圣谛、七觉分、八正道,十二处和十八界。观行这些法更要精进一心地观察,正知正念,舍离世间之欲贪和苦恼。观法而住的结果是什么?结果就是证得在一切法当中没有一个我,也没有我所。这是小乘的法无我,也是小乘的人无我,五阴十八界所辗转生起的一切法都不是我,最后就能证得三、四果,断尽对三界的贪爱,就能灭掉所有的忧悲苦恼,心得清凉得解脱,就能出离三界了。接下来世尊具体地教导如何修行四念处的观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