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返回

書籍
作品

意識體性略說

作者:生如法師更新時間:2020年11月29日

第三章  意識與禪定

一、睡眠和禪定的區別

所謂的禪定,就是心念集中不散亂,收攝六根,緣於一境,不襍亂攀緣。眼識意識專注於一處色塵,屏絕其他的塵境;或者是耳識意識專注於一處聲塵,屏絕其他的塵境;或者是意識專注於一處法塵,屏絕其他的塵境。六識的這些專注,以意識爲主,由意根統攝一切法,意根若不襍亂攀緣,只緣於少數的法塵,六識就能夠專注一境。因爲意根是作主識,六識都要聽從意根的旨意,所以降伏意根,修定才能有成效。

所謂的睡眠,就是六個識都暫時斷滅而不出現,這樣身心才能消除疲勞。如果六識不滅,識心就要現行活動,與清醒時一樣,這就不是睡眠了。那樣身心就得不到真正的休息,身體感覺還是照樣的疲累。

睡眠分爲有夢與無夢兩種,睡著無夢時,六識不現起,只有第八識和第七識在堅守崗位,以維持色身的生命活動;有夢時意識心在夢境中參與輕微的分別活動,這樣睡眠就不深沉,身體不能得到充分的休息,第二天就會出現疲勞的感覺。

禪定和睡眠二種情況當中,都有第七識和第八識的運行,禪定當中的第七識已經得到有效的降伏,攀緣減少了,攀緣越少越輕微,意識入定就越深。睡眠當中的第七識仍在攀緣身根和法塵,只知道身體需要休息,不讓六識出來分別而已。

初禪前的定中,有六個識分別六塵,但分別六塵的程度不同,識心的專一程度不同,身心感受也不同。初禪當中鼻識和舌識不現起,二禪以上的禪定,前五識消失了,只剩下第六識、第七識和第八識,意識住於比較深細的定境當中了別定境法塵。無想定和滅盡定中,意識也滅盡,只剩下第七識和第八識。

二、五俱意識比獨頭意識的了別力大

比如說意識心想著方的月亮,大腦裡就出現一個方的月亮;看天上的圓月亮時,再想象眼前的月亮是方的,可就是想象不出來方月亮。這是意識的定力不足,被眼前的境界干擾了,很難再清晰的非量想象構思了。

開眼時,意識所見的是五塵上的法塵,閉眼時意識想象的是獨影境。如果開眼看見五塵上的圓月亮,五俱意識了別完圓圓的月亮,又有眼識的現量配合,親眼所見的力量就強大,意根就能確認和支持。看完圓月亮,再來想象方月亮,就很困難,因爲圓月亮的影像一直留在意識心中,意識要同時分別兩種境界,識心就被分流了,所起的想象作用就很微弱,想象方月亮就不太容易。

獨頭意識最容易受到干擾,方月亮的想象力就不具足;畢竟獨頭意識是非量了別,外在的緣比較少,圓月亮是現量了別,再加上眼識同時了別,想象圓月亮的勢力就大,想要獨影境現前就比較困難一些,所以心中的方月亮就不容易出現。

如果意識的定力相當好,獨頭意識有可能要佔上風,心中就能想象出方形的月亮,這與色塵上的月亮相違背。這時的圓月亮,可能要與方月亮輪流出現,一會兒圓,一會兒方。定力非常好的人,可能兩個月亮都能同時顯現出來,也可能只顯現一個方月亮。試試練習一下自己的定力,看哪種意識能佔上風。如果這種定力能夠練習出來,將來就能改變一切法,也能一念之中變現出三千大千世界。給人治病調病,也全靠這種定力,改變他人的心意,也全靠這種定力。

三、意識的思惟功用,在什麽情況下,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思惟的最好最清晰?意識只緣一法,或以一法爲主,緣兩三個法,從散亂朝向專注時,思惟最爲清晰,這是禪定力的作用。散亂時,意識思惟力弱,思路不清晰;定太深時,意識不能動,心念停止,思惟很累。只有在既有定,定還不過於深時,意識的思惟才能深細而清晰,思路開闊。

四、意識在清醒位,在六塵很多的法塵上了別,心識種子的流注比較分散,但也有一個主導方向,要想完全流注在一個法上,除非經過訓練,如修定有了定力,定力越深越能集中流注。所以佛才教我們修定而後觀行參禪,這樣才能有成效。但一般人也不可能將心識種子平均分布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法塵上,總是有主有次。如果需要同時了別幾個法塵,意識的注意力就要在不同的法塵上不停地跳躍。比如說,我們走在車輛人員都非常多的路上,意識要不停地了別色法塵、聲法塵和觸法塵,在三個法塵上都要同時流注識種子,但也有主次之分,主次關係隨著外界的變化而不停地切換。

上述的說法對於一般人來說是正確的,也就是對於沒有定或者定少,沒有經過特殊訓練的人是如此。如果經過訓練,定力比較好的人,即使同時了別多個境界也有定力,都能了別清楚,所謂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者是也。定力好的人,同時作幾件事也沒關係,都能作好,精力都能高度集中在幾件事上,應付得很好。識心訓練有素,定慧都非常強,就是如此。

五、想問題的時候手會拿錯東西是怎麽回事

在想問題時,意識可能非常專注的思惟問題,只有極少部分的精力去注意手要拿的東西,所以就無法正確判斷選擇要拿的東西是否是自己所想要的;身識分辨東西的能力非常差,一定要與意識心一起來分辨才行,意識心一分散,就會拿錯東西,所以注意力不集中,不專一,就會做錯事。但是訓練有素有定力的人,他可以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各方面的事情都能協調得很好,做得很好,所以專注、禪定、定力是非常重要的。

有定力時,意識思惟就能清晰明了,有智慧,就能把事情做得井然有序,世間法上的慧和出世間法上的慧都是如此。在佛法上要把一個法義思惟清楚,注意力就要非常專一,沒有襍念干擾。專注思惟以後,才能明了法義的内涵,才能理解經中的真實義,所以注意力專注是很重要的,定力是生起智慧的關鍵和前提。極個別訓練有素的人能夠一心多用,同時能應付好幾件事,是因爲他的定力高強;而有的人做一件事都做不好,因爲他的意識心太散亂,沒有一點定力,思惟就紊亂膚淺,因此任何事情都做不好。

六、有個科學家看書非常專心用功,吃饅頭時沾著墨汁吃而不覺知,他的意識全部專注在書中,他這時是否有舌識呢?有舌識肯定知道墨汁不好吃,他爲什麽不知道?

吃東西一定有舌識參加,意識不能單獨品嘗食物。專心看書時,饅頭沾著墨汁吃而沒有發覺,這種情況是意識專注於看書,不注意吃什麽,有分別只是分別的比較模糊,舌識是存在的,仍然在分別食物,只是分別食物的粗相,細相是意識心所分別的,比如是哪種食物,具體的味道口感如何,舌識不能分別這麽細。如果意識心專注在看書上,舌識又不能分別很細,因此吃了墨汁那個科學家也沒有發覺,不覺知。由這個例子也可以証明,修行人只要不在意世俗法的享受,就能減少對世間法的貪著。

七、有些人有靈魂出竅的體驗和經歷,不知道是哪個識出體了。當靈魂出竅的時候,這個人並沒有死亡,生命體還存在著,那麽第八識和意根就共同維繫著色身的生命活動,沒有離開色身。前五識又不能離開色身五根而能單獨存在,有單獨的分別性;只有意識心能夠離開身體,不需要五根的配合就可以有識心活動,但是意識的存在和分別活動,也不可能離開意根和第八識而有,三者是和合在一起而密不可分的。

衆生總共有八個識,意根和第八識可以隨時隨地在色身外,甚至能在過去世和未來世,但同時又不離開色身,不離現在當下。因爲第八識遍一切處,遍一切法,遍一切時,在祂那裡,沒有空間距離,也沒有時間,沒有三世;意根隨著如來藏,也沒有空間距離,沒有三世。

意識心要想主動出離身體,需要有某種神力的加持或者要有禪定的功夫,依靠定力才能離開色身而單獨活動。定有深有淺,淺定僅能偶爾達到一心專一的境界,暫時忘卻色身,不理會色身的存在,這時意識就能出離色身以外。意識出去以後,能看見自己的色身處在什麽狀態,是死亡的狀態還是打坐的狀態,周圍是什麽情況,意識都能了別到。

留下的色身,雖然能躺著或者能打坐,卻沒有情感,不帶情緒,内心麻木,就像機器人一樣,而情感情緒正是意識的功能和覺受。如果壽命沒有到,與此世的緣還沒有了,意識還能回到色身當中,五隂的功能就能恢複正常。意識出體,在菩薩那裡叫作意生身。菩薩明心見性以後,再修出四禪八定,就有意生身的出現,在肉體五隂身的基礎上,意識再化現出多個的色身,像天人的色身一樣,比較虛靈,沒有實質的肉體,因此就有無量神通道力。諸大菩薩的一百個化身、一千個化身甚至更多的化身,都是意識心修出四禪八定以後所變化成就的,是第八識、意根和意識三個能變識和合運作的結果。

八、意識離體的時候,感覺就是飛在身體的上方或者旁邊,而看著身體。意識不離體的時候,感覺與身體是一體不可分的。這些感覺畢竟是感覺,不管離體與否,都不真實。應該好好參究一下楞嚴經中所講的一切法的如來藏性,都沒有出如來藏之外,在如來藏裡,如來藏根本沒有裡外。那麽這些法是什麽或說者是什麽狀態,有沒有實體,這些内容非常重要,簡直太重要了,悟透這些法,心一空到底,這樣才能直接成佛,其它的都不能直接成佛。

九、意識有離體這種現象,這時候一是處於定中,二是意識有非常獨立的反觀性,能反觀到自身(身體)的狀態,反觀到自己的心念和感受。但是與意識不離體的那種反觀不同,比較客觀,就像觀察另一個人似的。這與人離魂很相似,當一個人動手術時,六識滅了沒有感知了,或者是人昏迷了死亡了以後,識神離開身體,看著身體,想辦法回到身體中,想活過來。這兩種現象相同,只是心境不同。意識離體以後,身體就像木頭一樣麻木沒有情感和思想,但可以活動,意識觀察身體,就像觀察另一個物體似的。

十、我們修行人,要想實証佛法,定力是極爲重要的,每一步佛法的實証都要靠定力來觀行,而後才能明了諸法實相。比如說,要觀行到底是眼識先出生,還是意識先出生,是先有顯色還是先有形色,都必須先有定力才能觀行得到;否則心思散亂,肯定觀行不出正確的結果來。我們可以看外邊的景色,可以看天空,看樹,看花草樹林,看河流,當眼識放出去的時候,先看看眼睛所對的外境,是先看到顯色,還是先看到形色,或是先看到這些色裡的内涵,這樣一步一步的,有了定力才能觀行出來;若沒有定力而只靠大腦想象,是絕對想不清楚的,也無法實証佛法。

佛法的實証,離開定力都不叫實証,那都是想象、思惟、情思意解。靠情思意解,我們不能有真正的智慧,原來有的智慧也不會提升,只從外邊學來這點智慧,智慧增長非常慢。沒有定力,即使勉強明心了,知道第八識在哪裡這個答案了,但是觀行不出來,智慧也不能得到增長,觀行智也不能出現。

離開了定力,明心以後十住位的如幻觀就現不起來,身心特殊的覺受也不會出現,身心不能發生任何變化。若身心感受沒有變化,就沒有証得如幻觀;離開定力,十行位的陽焰觀也觀不起來,就沒有陽焰觀的那些身心覺受,不可能越過十行位;再加上十回向位的如夢觀,若缺少定力,如夢觀的感受也不會現起。這些觀行,若一觀一觀的都過不去,那菩薩的道業就原地踏步,不得增進。離開定,想實証佛法,那是天方夜譚。有了定力,在斷我見和明心的時候,身心的那種覺受和禪悅簡直沒法用語言表述,以後的智慧增長、定慧增長、菩薩果位增長也都快得很。

如果要觀行是耳識先聽到聲音,還是意識先聽到聲音,耳識聽到的是什麽樣的聲音,那必須得修定,動中定和靜中定都要修,定力足夠才能觀行。不是說先觀行,而後再修定,這樣是顛倒修行;即使修成了,也是通過前面的散亂觀行,漸漸達到心止一處,定力具足,然後再開始真正的如理如法的觀行,還是先定後觀,叫作止觀,不是觀止。

如果沒有打坐的禪定(靜中定),只有很微弱的動中定,也沒有太大的作用,而打坐這種靜中定,能養動中定,並讓我們的思惟能夠很深入、很細膩。我們要觀察體會聽聲音時的耳識和意識的活動,就可以在定中觀察,外邊出現一個聲音,你就觀察聲音對耳鼓的振動是什麽樣的,耳識聽到的是什麽樣的動靜,要一一分別出來。但如果沒有定力,那是萬萬觀察不到的。而且對定力的要求不能是一般性的,要比較深一些比較專一的那種,才能觀察出來。一個巨大的聲音,一個微小的聲音,先是觀察耳識和意識分別聽到的是什麽,耳識聽到的音聲對耳鼓耳根有什麽影響,然後再觀察意識聽到的聲音、感覺到的聲音,都是什麽狀態,如果你都能一一了別,就能分清楚是耳識先出生,還是意識先出生,兩個識各分別的是什麽樣的塵境。這些觀行裡,都有定慧的現行,缺少一樣,觀行就不能成就,因此修學佛法,就是定慧等修,止觀雙持。

再比如說觀行意根的法,不但要有禪定,還要有智慧。若沒有禪定,就算把意根的法都告訴你,還是觀行不出來。等有了禪定,又有一定智慧的時候,再把意根的法教給你,然後看著文字,隨著文字觀行觀察,就能夠很快証得意根。証得意根以後,還能觀察到意根的一些微弱的體性,那智慧就很了不得了。如果缺少禪定,就算把意根運作的各種法告訴你也沒有用,因爲証不到意根,就觀察不到意根,就不能真正了解意根的體性,智慧就不能有實質的增進,換一個情景又不知道意根是如何運作了。

所以智慧的增強,菩薩道的修証,各種層次的觀行,離開了充足而必要的定力,都是無法做到的。離開了定力,要想有觀行的智慧、真實的智慧,那是不可能的。佛給我們講了“戒、定、慧”三無漏學,我們千萬不能把戒丟棄,不能把定丟棄,然後只要一個乾慧狂慧,這差不多相當於畫餅充飢一樣。有一些人,佛法的知識和大道理好像懂得很多,好像有智慧了,也能夠侃侃而談,但是所談的内容,只是一個空洞洞的理論,講不出具體要如何操作,以實現這個理,讓事符合這個理,都是在籠統的道理上的語言描述,非常不具體,很粗糙,說明自己並沒有實証,講不出具體的如何修証問題;尤其是盡管能侃侃而談,心行卻不能改變,不與所說相一致,沒有任何心性上的解脫的功德受用。

如果我們不用功修定,缺乏定力,那麽越來越深的法,越來越細的法,就沒法理解,更談不上觀行,修行就逐漸跟不上,就要掉隊了。然後就會失去信心,就轉身去學其它的淺法,而那些淺法有很多的錯漏之處,自己沒有能力分辨,學了一輩子也証不到佛法,自己寶貴的時間也白白浪費掉了。

爲了身心的大解脫,爲了實証佛法,爲了早日得成佛道,我們一定要重視禪定;若沒有禪定,遇到關鍵而重要的法,就不能理解和消化,那就証不得,殊勝的佛法就受用不到,就不能依之得解脫。所以奉勸大家盡量抓緊時間,充分利用現有的條件,甚至要創造條件來修定,行走坐臥的動中定,打坐的靜中定,我們都要修,把自己的心修得隨時能靜下來,修得再細致一些。這樣再觀行所學之法,就容易証得,之後就能發起智慧,知識就轉化成自己的實証體驗,有真實的受用。這樣修行,定慧都能不斷的增進而圓滿,修行非常快速,功不唐捐,就能取得佛道上最大的成就。

目錄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