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體性略說
第十一章 六識的心所法
一、六識的出生以及心所法
六根觸六塵,生六識,六根和六塵合起來就是十二入。六根指勝義根,在後腦勺那裡,五個勝義根再加上意根,就是六根,也叫作内六入。六塵就是内五塵,再加上一個法處所攝色,就是内六塵,也叫作外六入。内六入與外六入合起來叫作十二入。其中根與塵肯定是合在一起的,内五塵是出生在後腦勝義根裡的,第八識變起的五個法處所攝色,都與意根相觸。根塵在一起,才能相觸,觸之後意根抉擇,第八識才能産生六識。
根塵相觸,說明根塵肯定在一起,五個勝義根在後腦部位,内五塵在勝義根後腦那地方産生出來。根塵接觸以後,意根抉擇,第八識就會産生五識,同時法塵也在後腦勝義根處與意根相觸,意識也會同時産生出來,與五識同時分別六塵,這叫作五俱意識。
六根觸六塵,六識生出來以後,三者再和合相觸,那就是六識再觸六塵,就了別了六塵。這個根和塵一直在相觸著,如果根和塵不相觸,六識就要滅去。然後六識再觸六塵,觸了六塵以後,就有了領納性,領受、接受了六塵。接受了六塵以後,六識就了別了六塵,執取了六塵,那就是想心所出來了。
了別六塵以後,六識就開始思量,思量不清楚,再重新作意,對六塵再生起作意。作意以後,又了別,又感受,這時候的感受就有了苦樂憂喜捨的受覺出來了。一開始的受是領納、接受,接受了以後,就相當於把六塵取過來,然後才知道是什麽六塵,這個接受代表取過來。再以後的受,就有情緒的色彩出來了,苦樂憂喜捨的感受就會生出來。
感受出來以後,如果感受不清楚,再取相了別,想心所還會生出來,想心所生出來,了別相以後,就開始思量。思量不清楚,重新再去觸,觸了以後,再了別,或者再去想,或者再接著感受,這樣了別感受以後再思量,直到最後,把這件事情思量清楚,了別明白了,六識生了決定心,就開始要造作了。
六識了別的内容也要傳遞給意根,意根同時也會對六識了別的六塵境界,用五遍行心所法運行,出生一系列的心理活動。最後意根生起一個決定心,決定要如何如何造作的時候,第八識了別到,就根據意根的思量決定性,和祂的作意,配合著運行。因爲第八識需要知道意根作意於什麽,作意哪一方面的塵境,知道以後,第八識才能在那一塵境上現起六識。六識現起來以後,就開始造作身口意行了。
如果意根還思量不明白,就會接著觸,接著作意,接著受,接著了別,最後再思量,再作決定。沒作決定之前,這個五遍行心所,一直反反複複的運行,其順序可能不是按照作意、觸、受、想、思的順序,也可能顛倒。有可能觸在前,了別在後,也可能觸在前,受在前,了別在受的後面。也許了別了以後,再有受,受和了別再不清楚,就再接前思量。再思量不明白,就再接著觸,接著感受,接著了別。
哪個心所在前,那就不一定了,這裡的順序就打亂了。一開始是作意,作意肯定在種子位,在種子位時,對應著那個法塵,生起作意,然後識種子生出來,就在那法塵之處,意根就接觸到法塵。作意哪個法塵,種子就生到哪個法塵上去,形成識心。和那個法塵相觸,是先作意,後生種子,種子出來以後有識心了,才能觸法塵。
觸了以後就領納,領納以後就取相了別,了別之後就思量。思量不明白再接著觸,觸之後就有領受感受,或者這時候再去作意,然後再有了別性。再有觸,再有了別性,這裡後邊的心所的順序就會打亂,一開始的順序就按照作意、觸、受、想、思那個順序,心所法運行就是這樣的。
二、說起根塵識三法,當然就要涉及到六識的五個遍行心所法:觸、作意、受、想、思。六識的觸是三和合的,三和合是根塵識三者的相合,叫作觸,三者缺一不可。六根六塵相觸之後,就出生六識,六識去觸六塵,與此同時六根仍然在連續地觸六塵,並沒有離開過六塵,因爲内六塵就是在勝義根處出生,意根也一直在與法塵相觸。這裡所說的觸,是指根塵相觸的觸,不包括第八識的觸。意根和第八識的觸只需要直接觸相分就可以了,不需要有其他的根來引生。
意根的觸,直接就觸第八識變起的法塵;第八識的觸就直接觸根與境,就是觸根身器界以及觸業種。六識的觸心所和第七識第八識的觸心所有差別,六識的觸心所必須有根來引生,不離六根才有觸。受心所也是如此,受心所是六識觸六根六塵以後所生起的受,這裡的受不僅有領納領受,之後還有情緒方面的感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第八識的受就是單純的領納領受,不帶一絲的情緒,沒有苦樂受,只與捨受(不苦不樂受)相應。而意根也有三受,有苦樂受和不苦不樂受。比如意識告訴意根,不要生氣,可是仍然氣得要死;意識告訴意根不要激動,可是仍然激動得不得了;意識告訴意根不要太高興了,可是仍然控制不住的手舞足蹈;意識告訴意根我應該原諒他的無知無理,可是意根仍然不肯照做。意根到底有沒有情緒化?莫名其妙的哭笑,莫名其妙的發泄情緒,莫名其妙的就是意根的。
六識出生以後,作意心所和觸心所到底是誰在前,誰在後,這並不一定。剛開始階段,六識在種子位的時候,一定是作意在前,把識心引到所需要面對的境界上去以後,作意就完成了,識心産生出來就有觸塵,六識才能觸到境界,觸到境界以後才能了別境界。這是最初的作意在前,觸在後。觸了以後,就有了受想思,思了以後,識心再接著觸,觸了以後可能再生起作意,再領受,再了別,再起思,再有感受。這樣幾個心所的次序可能就要顛倒,有可能是觸在前,觸了境界以後就把注意力引境界上,這就是作意了。
五遍行心所法的現行,有時候一開始是作意在前,等五遍行心所都運行起來以後;有時候觸在前,先觸然後再作意。六識觸境界以後産生了受,就能領受領納境界,然後再執取境界,這樣就有了名言,有了想;有了名言和想之後,思心所就開始造作,於是就有了思惟、思量、考慮;有了思量以後,也可能生出苦樂捨三種受之一,這時就要作出初步的決擇,身口意行就開始造作出來了。
身口意行造作出來以後,有可能再觸;因爲對境界不能完全決定,就要再觸再領受,再了別再思,反反複複一直到能夠完全理解,完全清楚了,作出最後抉擇以後才告結束。這裡面的程序相當的複襍,太細的就觀行不到了。五個心所法,不一定都是按照固有的排列順序去運行,也不一定要按五個程序都要輪番來過,有可能到受的地方就要從頭再接著觸,有可能到想的地方再接著觸;有可能在思完了以後,暫時還不能決定,就要再去觸,觸了再作意;或者先作意再觸,其順序是不一定的,五個心所現起的次數和時間長短都不相同。
思心所的思,含有思量、造作、決定之義,這些心行都屬於運轉性,屬於行;行可以叫作行蘊,也可以叫作行隂。爲什麽要叫作行隂呢?因爲如果我們把這些的心行,這些的功能作用都當作是真實的,當作是我和我的,那就遮障了真實法的體性,遮障了妙明真心,那麽就只見這些法的運行而不見第八識的本體功能性,所以把行也叫作行隂。爲什麽叫作行蘊呢?心識的運行是由各種緣所集起和蘊集的一種功能作用,所以又叫作行蘊,其實都是心所法,是六識心的一種功能。
思是一種行爲造作,凡是有行爲造作,有變化,能運轉的,都叫作行。行隂的範圍要比思心所的範圍來得廣泛,行隂還包括了色身上的運行功能,身心兩方面的運行是完整的行隂範圍。思心所的運行也很複襍,其作用爲思量、權衡、抉擇、造作,最後一個環節是決定造作。思心所有三個過程:包括思考、思惟、分析、判斷,作出抉擇,最後是採取實際的行動。前五識的思比較單純,只決定趣境還是離境,第六識的思是最爲複襍的,要反反複複的考量思惟,其智慧力比較強;前五識的思,要依著第六識的想和思才能運行。所以思的本身就是意行,意行造作出來以後,就有了身行和口行,這樣五識也參與了其中。
受心所的受,是指六識本身的領納和領受,領納領受就是接受了境界,接受了境界以後再了別,了別之後,六識才有情緒化的苦受、樂受和不苦不樂受。帶著情緒化的受出現之前的受,是領納和接受境界的受。比如眼識觸色塵以後,眼識領納色塵並接受下來,接受下來之後就是了別和了知性的想,然後再生起執取性的想,因爲有了知和執取才有了苦樂受。
如果不了知,就沒有情緒化的苦樂受;如果不執取,也沒有苦樂受的出現。所以受心所的範圍要比五蘊當中的受蘊要廣一些,受蘊是以情緒化的受爲主,包括了苦、樂、不苦不樂等三種帶情緒的受。如果是第七識和第八識的受心所,就與六識的受有些區別,八識只有捨受,沒有苦樂受,也沒有情緒化的色彩,八個識的五遍行心所法各有許多微細的差別。
三、五蘊或者叫作五隂,受想行識四蘊全部是六識的體性,受蘊是六識受的體性和作用,想蘊是六識想的功能作用,行蘊是六識行的功能作用,識蘊就是六識識別的功能作用。四蘊分別對應六識的受想行識四個心所法,六識觸了六塵之後就有受心所,有想心所,有思心所。思心所,有動身發語的意思,有思惟造作的意思,有能現起身口意行的意思。
六識的五遍行心所法,是先作意,作意就是把注意力引到境界上來,意根第七識想分別什麽法,六識就作意什麽法,所以六識的作意是由意根來作主決定的。六識作意了以後,識種子出生,六識就現起,於是根塵識三者就相觸,相觸了以後最先是領納。什麽叫作領納?領納不是指感受苦、感受樂的感受,剛開始時還沒有情緒化的感受,是先領納境界,六識把六塵的境界領納了,也就是先接受過來。接受了以後,想心所就開始了別,是先接觸,爾後了別。
例如有人給你一個東西,你先把注意力轉向那個東西上面,然後用手接觸,之後再把這東西接受過來,拿到手裡以後再仔細分別觀察,觀察之後就取相,對此物就有了決定心,於是就生起了覺受。再往後的受心所和想心所,誰在前誰在後就不好說了,它們兩個是輪流出現的,五個心所法的次序就被打亂了。很多人同時了別同一個事物,其心所法的次序都不相同,這與各人的慧力、定力、業力和煩惱習氣都有關係。
一般的情況是對境界領納了以後才有想,有了別和取相的功能體性之後才能生出感受來;感受不清楚,就再接著觸和想,再接著了知,了知之後生起抉擇心,也就有各種感受。觸、想和思所佔用的時間越長,内心的感受就越多,心境的變化就越大;說明這是在不斷的想,不斷的受;不斷的受,再不斷的想;心裡的情緒在波動著,内心也在不斷地取著境界相,五個心所法來回不斷的反複運行,五個心所法的前後順序往往是被打亂的。比如思心所的運行,當想心所了別境界不清楚的時候,思的就不明白,思心所的決定性就不能生起,沒有抉擇力。這時就要回過頭來再讓觸心所和想心所運行,了別清楚了以後,思心所才有了抉擇力,才能作出最後的抉擇,那麽五遍行心所法在這個境界上的運行就告結束。
在想心所沒有了別清楚的時候,就再接著了別和思,當思心所還不能作決定的時候,六識就要反複不斷地思和想,再反複地了知;了知以後再感受,感受以後再了知,了知了以後又再思,沒思明白就再作意。作意以後再接著觸,或者再接著直接想,或者觸了之後再想,想完再受,受完再思,思完了再受,前後次序都是不一定的。
五個心所法都運行出來以後,如果再作意,就是把六識的注意力集中到要了別的境界上,然後根塵識三者和合觸。和合觸了以後,最先是接受和領納,然後再了知;了知清楚了,就有了感受。如果沒有感受清楚,就再接著了知,可能要反反複複地作意、觸和了知。六識都作了知和執取,待生出感受以後,才能決定下一步所應採取的相應行動,這就要先作思量、考慮、判斷,之後再作出抉擇,決定要採取哪些身口意行。這裡要分爲許多步驟,層層遞進,層層深入,直至身行口行都造作出來。如果沒思考明白,就需要再接著觸,再接著作意,再接著想,再接著了知,直到最終了別清楚了爲止。
在五個心所法一系列的運行過程當中,觸心所是必須存在的,也就是說根塵識必須是和合在一起,不能分離,否則識離開了塵境,觸就要消失,不能再存在和運行了,塵也不能離開根,否則就沒有識的出生。再者,只有六識觸六塵,才能接受和了別境界,觸是前提條件。我們如果不想再了別,不想再感受,不想再有身口意行,那麽識就不要再繼續觸塵,把六識的注意力移開,也不要再作意了,那就沒有了後續的心行。這就是修定修心的最好方法,以此修行就能達到忘卻塵境,不起念想或者少起念想,阿羅漢們即是如此。所以他們一般來說,沒有情緒波動,少有感受,對境無心。
一般衆生接觸境界時,因爲有貪愛,有愚癡,一旦接觸了境界就不肯離開,長時間的了別和感受,長時間的思慮,内心不得清閑,思緒紛亂。有些人就是因爲沒有慧力,了知得不清楚,也思考不明白,就不能作出決定,因此就要連續不斷地去觸境界,翻來覆去的思來想去,輾轉反側,心緒不寧。因爲想不明白,思量不明白,就抉擇不了,所以就要不斷地反複作意和觸。
有些人接觸一個境界需要很長的時間,思考一件事情也要思考很長的時間,一個是因爲心有貪愛,一個是因爲事情複襍,了別慧不足,一個是因爲這件事情很重要,一定要了別思考清楚,然後再抉擇。如果了知的不清楚,感受就不清楚,思考思量的也就跟著不清楚,這就要不斷地作意,不斷地觸,不斷地了別。其中作意和觸,運行到後面,誰在前面運行,誰在後面運行就不一定了;受和想誰在前面運行,誰在後面運行也是不一定的,幾個心所的前後順序都是不一定的。
四、五遍行心所法運行的真實情況,可以用一個譬喻來說明。譬如有一個畫師在畫畫,五遍行心所法可以比喻爲畫師,心所法所了別的六塵境界,就比如畫師所畫的山水畫。畫師要畫畫臨摹時,先要看眼前所臨摹的風景,當他抬頭看眼前的風景的時候,就是作意於眼前的風景,他把眼識轉移到風景上,相當於把注意力引到眼前的風景上面,然後引出下一步的觸和取相的心行。畫師看風景就是作意,作意之後就觸了風景,觸了風景之後就有受;這時的受,一般是領納之義,是把六塵境界給領納過來,並接受了境界。
這個時候還沒有帶情緒化,不含有苦樂憂喜捨等等情緒,也不認爲眼前的山水很美,很壯觀,也不會認爲眼前風景很淒涼而生出内心感觸來。因爲還沒有開始了別和取相,只是單純的把境界接受過來。接受過來以後,再加以了別,了別就是想,他就能知道這是什麽,這就取了相,取了境界。取了境界相之後,眼睛收回來心中憶持作想,把山水境界牢牢地記在心裡,就決定要如何臨摹了,這就相當於思心所的運行。山水境界記在心裡以後,就在畫板上開始描摹,描摹的這些動作就相當於思心所的造作,已經生起了身口意行。
畫師臨摹了一會兒,再往下就不知道如何畫,因爲心中的影像模糊了,就要再抬頭看眼前的風景。這就是再作意了,再觸風景,觸了以後,他就又領納領受,這時就有情緒化的感受,覺得眼前的山水是如此如此的秀麗和壯觀,内心裡面的詩情畫意就出現了,這種感受在最開始描摹的時候可能就有。領受了境界以後他要再了別,了別以後再思考該如何描摹。思考了以後就開始再次描畫,這一系列的行爲造作的過程,就相當於作意、觸、受、想、思五個心所法的反反複複的運行過程。
作意以後,就觸了境界,觸了境界之後就是受,受之後是了別,了別的不清楚就再觸;他可能不用再作意,因爲他一直都看著眼前風景,注意力並沒有轉移到別處去,他就再接著觸,這時他可能也不用再另外去觸,因爲他一直在觸境界,並沒有離開過眼前的境界。觸了境界以後再領受,這時也可能不用再領納境界,因爲他一直都在領受境界,就直接生起了想心所,反反複複地進行了別和思量。這一系列的行爲在持續不斷地造作,一直到把這幅山水畫描摹完成爲止,這就相當於六識已經完全了知,作出最後的抉擇,此事就算結束,五遍行心所在這個境界上的運行就算完了,身口意行造作完畢,這幅畫就臨摹完了。
五遍行心所法可以比喻爲畫師,他總是在接觸需要臨摹的山水境界,作意那個境界,了別那個境界,思考那個境界,然後按照所了別到的境界開始臨摹,六識的五遍行心所法也是類似於這樣運行的。
五、六識的作意心所法是從什麽時候開始作意的
意根攀緣如來藏變現出的法以後,覺得重要的法,意根就要作意,作意了以後就有了觸受想三個心所,之後再生起思心所,如來藏了別了意根的思心所和作意心所以後,就主動配合意根,意根作意什麽法,思量什麽法,決定要了別什麽法,第八識就在什麽法上面生起六識。生出來的六識,一定是在意根的作意和思量的法塵上面,如果是意根不作意的法,六識就不能出生;所以六識的了別,都是由於意根的作意和思心所引發出來的,意根思量了以後,第八識就配合意根出生六識。
比如說意根作意在一朵花上,對這朵花觸、受、想了之後,就生起思心所,第八識也同時了別到意根的思心所,就在後腦勝義根處的花的内色塵上,生起了眼識和意識。在眼識生起之前,眼識在種子位就趣向作意於内色塵花,種子位就是處於識種子階段,識種子要出生之前,必須有一個出生的方向和處所,並朝著那個處所去出生。因爲後腦勝義根處的六塵非常的多,到底要在哪個塵上出生眼識,出生六識,就在於意根作意在哪個法上;意根作意在花處,眼識種子就輸出在花處,那麽識種子在出生之前,就準備在後腦勝義根的花的内色塵上出生,這個準備就是作意。
眼識和意識在種子位要準備出生到那個花的處所了,首先是花的顯色處所,在種子位裡的眼識種子就準備要出生到花的顯色上,就等於是作意在花的顯色上,作意了以後,眼識種子就在花的顯色上面輸送出來,眼識隨即就出生了,眼識出生之後,就是眼識的觸、受、想、思四個心所的運作。同時後腦勝義根處還有花的形色、表色和無表色,它們是法塵,意識的識種子就準備在花的形色、表色、無表色處輸送出來,意識種子就在花的法塵處輸送出來,意識就奔向花的形色表色那個法塵上面去出生,於是意識就形成了,接下來就有了意識對花的觸、受、想、思四個心所的運作。
眼識與意識出生以後,二識就觸花兒,作意在種子位就已經出現,二識出生以後就開始觸心所的運行。最開始時的作意一定是在種子位進行,觸了花以後生起受心所、想心所和思心所;這樣運行了以後,再作意,這時候的作意就不再是種子位的作意,而是眼識和意識本身運行當中的作意,經過再次的觸、受、想、思,了別之後生起一個最後抉擇,眼見花這件事就告結束,這是眼識與意識生起運作的順序。
六、《成唯識論》中說,最初的六識作意心所,不是六識出生以後的作意;第七識也是如此,最初了別六塵時的作意,一定是在種子位時就最先開始作意的,在種子位作意以後,再把識種子出生出來形成了識,六識就開始現行出來。識種子的出生必須要有個方向和處所,要有個出生的目標,不能是漫無目標的隨機出生,這樣的話意根作意就沒有用了,如果六識遇見什麽法就了別什麽法,那麽衆生的生活一定是混亂不堪的,什麽事也做不成。如果在種子位不作意,不奔著某個法,識種子要生到哪裡呢?識種子必須有個出生的方向和處所,這個方向處所必須在種子位就定下來,所以作意心所法就在種子位最先起作用。
意根第七識的作意心所法,最初也是在種子位就開始對六塵生起作意的,作意了以後就對六塵生起觸、受、想、思心所的運行,意根決定要了別六塵,六識就跟著出生。第七識的識種子也要有出生的處所,不是隨機遇到什麽法,識種子就出生的,這樣衆生的心更是亂糟糟的一片,幾乎就沒有安寧日子可過了。
六識的識種子也要有出生的處所,在種子位如果不作意,識種子就要隨機漫天的出生,六識就要亂套,衆生就不知所措了。所以識種子必須要先有出生的處所,就在種子位先作意,然後種子再出生;出生以後,六識直接就觸六塵,觸心所是在識生出來以後運行的,如果六識不能生起最後的抉擇心,就再對六塵生起作意;這時的作意就是六識現行以後的作意,而不是種子位的作意。
七、悔、睡眠、尋、伺四種不定心所,有時屬於善心所,有時屬於惡心所,要看具體情況,要看達成的結果,要看當時的狀態和所指向的結果。如果是貪睡,則睡眠是惡心所,能引發心智昏沉和愚癡;如果睡眠能夠調節精神狀態,有利於修行,則屬於善心所。
悔,如果一個人總是無智地懊悔自己的過去,後悔不該像從前那樣作事,以至於心思煩亂,沒有定力,不生智慧,悔就是惡心所;如果自己做了惡事,能夠及時懺悔,決心後不再造,悔過之後,心得清淨,定慧生起,則悔是善心所。
尋,如果意識心漫無目的地到處攀緣,以至於無有定力,心思散亂,尋則屬於惡心所;如果意識心在思惟尋覔一個真理,比如是參究尋覔第八識,則屬於善心所。伺,内心在伺察世俗法,心神不定,障礙正智的生起,則屬於惡心所;如果爲了明了一個佛法的真實義,有了目標,專一深細思惟,則屬於善心所。
八、心所就是識的助伴,有識就有五遍行心所法。有的心所法,當六識生起來運行的時候,心所不一定要現前運行出來,那就不叫遍行心所法,可能是五別境心所法,或者是煩惱心所法,也可能是善心所法,這些心所法不是時時現前出現的。遍行的意思是有識就有這種心所,心所和識是伴隨在一起不分的,就叫遍行心所。五遍行心所法和如來藏的遍是有區別的,如來藏的五個遍,是指如來藏本體遍一切時、地、處、界、法的運行,如來藏本體的運行也是有自己的五遍行心所法的伴隨。
識都是以心所法的形式來運行的,心所法沒有種子,不是種子生成的,只要某個識一現前,這個識就以心所法的形式運行。心所法是伴隨著識運行的,是識的助伴。心所沒有種子,第八識裡不存心所法的種子,其祂幾個識也不存著心所法的種子,心所法沒有種子,就像無明也沒有種子的道理一樣,就像心不相應行法也沒有種子的道理一樣。
九、受蘊的受是六識心的心所法,是六識心的一種功能性,實際上是識觸塵以後的感受,最初的領受領納相,只是接受了六塵,還屬於是一種粗相,發展到出現喜怒哀樂的感受時,才是細相。受蘊,不僅僅是識觸塵的最初受,最初受是領納接受,還沒有苦樂受的生起,受蘊包括領納受和後期的三種受。想,不但是了別,也有取相的作用,意識的想與名言相應。到想的時候也有粗相和細相,有粗略的了別和細微的了別和執取相。粗和細的了別之後,才有六識粗的感受和細的感受。
如來藏含藏的受的種子,並不外於識種子,識種子運行時,伴隨著受心所法的運行,因此識心才有感受功能作用,並不是說在識種子以外,單獨有一個受的種子。五遍行心所法沒有種子,依附於識心才能運行,是識心的助伴。識種子出生,五遍行心所法同時就伴隨運行,是識心的依附。所以受沒有單獨的種子,想也沒有單獨的種子,都是六識種子出生以後,識心運行起來,就有受心所和想心所伴隨運行,五遍行心所法都如此,八個識都有各自的五遍行心所法。
五遍行心所法在識心的了別過程中,要反反複複的運行,不是運行一次就結束;運行起來以後,之間的次序要互換和顛倒,順序是不一定的。所以六識的受不是運行一次二次就結束了,也許要運行無數次,想心所和思心所也如是,作意和觸心所法運行的次數相對要少一些,六識可以一直作意六塵,一直觸六塵而不動,受想思心所運行要反反複複,來來回回的運行,才能有最後一個最終的抉擇,六識對六塵的了別才告結束。心所法的運行,特別細膩,到佛地才能完全觀察出來。
十、意識心在凡夫位有五十一個心所法,貪嗔癡煩惱具足;在聲聞三果位,意識的心所法就減少,沒有了貪心所和嗔心所;在入地以後的轉依位,意識的煩惱心所法還要減少,逐漸轉變成善性的;到了佛地,意識的心所法有五遍行、五別境和十一個善心所法。所以修行,就是逐漸改變六七識心行的過程,六七識的心行和體性不是一成不變的。所以講心,要說明這個是凡夫的心行,還是有禪定的人心行,還是賢人的心行,還是聖人的心行,還是佛的心行。
十一、五識的五別境心所法
前五識只有現量了別功能,沒有比量,五遍行心所法一直都跟隨五識運行,五別境心所有時也會現行及運作。前五識有定心所,如果五識沒有定,眼識著多種境,耳識著多種境,鼻識著多種境,舌識著多種境,身識著多種境,意識一定也跟著著多種境,這樣心豈不大亂?五識如果沒有定,意識也不能定,意識必然隨著五識處處了別,這樣就容易心亂如麻。
現見五識可以各自定於一處二處不散亂,了別細微,說明五識可以有定,與定相應。如果六識沒有定,說明意根是不定的,因爲五識六識著境是由意根主導攀緣的結果,意根不想見境,六識就不能見境。所以說,如果意根沒有定,與定不相應的話,就永遠不能有禪定了,四禪八定也無法修出來,世人只能生活在欲界人間,天上就沒有衆生存在了。
五識有了別慧,能對五塵生起判別和確認,能對五塵有明確的了別和判別,因此五識有慧心所,五識慧強時,也是由五識的定心所引發出來的,由定生慧,就是此理;同理,意根的慧,大部分也是由定所引發出來的,尤其是斷除煩惱,轉識成智以後的智慧,更是意根的定心所引發出來的。既然能確認五塵究竟是什麽,說明五識有勝解心所,能夠明了和勝解五塵法的相貌。
五識對於五塵境界能趣境和避境的性質,說明五識有欲心所。比如,眼識遇到柔和的色彩,能主動趣向,遇到強烈刺眼的太陽光就自然躲避,這是眼識的欲心所。耳識遇到刺耳的聲音極力躲避,而遇到柔和的輕音樂,心向往之。鼻識遇到刺鼻的氣味有躲避之心,遇到溫馨的香氣就要趣境並生起貪愛。舌識遇到美味就會主動尋覔而趣境,遇到刺激味要極力躲避。身識遇到輕觸和妙觸趣境並會生起貪愛,對於違逆強烈痛苦的觸,就要緊急避開。以上說明五識有微弱的欲心所,比意識的欲心所微弱得多,表現不明顯,不容易觀察出來。
五識對於曾習境,也有一定的念性,因此念性,就能有欲心所,並能生起貪愛,不欲離境,粘著境界不放。
五識具足五別境心所法,只是微弱,一般都表現爲五俱意識的五別境,但是細分,還是能分辨出來。從總體上來說,五識的現行和運作還是由意根控制和決定的,這樣五識的欲心所就顯得更加的微弱和模糊了,被意根的操控所掩蓋住了,很難發現。
十二、離開塵相,識無法現起,因此前七識的五十一個心所運作時,必定要緣於一定的塵相,前五識只能緣於五塵相分,屬色法塵,六七二識所緣有色法塵,也有心法塵。
六識出生的條件之一是根塵相觸,六塵是六識出生的必要條件。心所法的運作條件是,只要有識存在,心所法必伴隨著識心運行,識就是以心所法的形式運行。但意根出生現行不滅的條件是要有三界的種子,有貪有欲有願力。雖然意根無始劫以來就一直存在著,但是意根無始劫以來一直有貪嗔癡煩惱,有無明,所以一直不滅。
前五識所緣是色聲香味觸五色塵,不屬於色法上的法塵。六七識所緣有色法塵就是五塵上的法塵,還有獨影境,還有心法塵八個識和八個識的心所法,還有非色非心法塵,如心不相應行法,第七識也緣五塵境,與法塵境同時緣。
十三、五遍行心所法的運行開始是有一定的順序的,但運行到一定階段,其運行順序要發生變化,不管如何變化,一定是以思心所結束。然後再在其他法上運行五遍行心所法。
而五別境心所法,沒有固定的運行順序,五個心所法也不一定都同時或者次序出現,也許出現一個,也許出現兩個,這是不一定的。智慧越高的人,五別境心所法現行的越多越頻繁和廣泛。轉識成智的菩薩,五別境心所法經常現行,活動頻率很高。
衆生越愚癡,五別境心所法越不容易出現和運行。降伏了煩惱,轉識成智的地上菩薩,其意根五別境心所法很活躍,常常出現,意根的智慧和勝解力相當強。所以菩薩觀察判斷抉擇,很多時候不僅依靠意識,還依靠意根,往往是不太用意識的表面思惟分析,用意根思量作用的時候比較多一些。
十四、五別境是否是在五遍行中的受心所之後運行的
遍行的意思是,只要有識心出現,五遍行心所法一定伴隨著識心運行,識心可以沒有其它心所法伴隨,但一定要有五遍行心所法伴隨。其真正含義是,比如兩個人見面,叫作接觸,之後才能了別和感受,最後有個抉擇判斷,如果不見面就不能了別對方,不能決定其他事情。見面之前是作意,趣向於某處,然後才能在某處見面。了別相當於了解對方,這有一個過程,時間長短不一定。眼睛見色也是有一個過程的,不能立刻就判斷出是什麽色。
五遍行心所運行時首先是按照次第而運行的,沒有次第如何運行?如果沒有次第,根塵識三者和合觸之時,一切事當時就有了結果。可實際上大結果最終的結果,以及小結果分段結果,都是在觸之後一段時間才出現的,並不是觸了就有結果。結果就是抉擇和後續的行爲造作。
沒有觸,就沒有後邊的接納領受,沒有領受就沒有了別,沒有了別,就沒有後邊的感受,沒有最後的抉擇,也就沒有後續的心行。五別境心所一般在識心的受心所之後,想心所之後,思心所之後,不一定具體是在哪個環節出現的。沒有作意和觸,也沒有欲心所,沒有想心所,也就沒有勝解心所,也就沒有念心所,沒有慧心所。另一方面,沒有欲心所,也可能不會去作意和觸,也就沒有五遍行心所。
定心所法在作意觸受心所之後生起,然後就可以定在作意上,定在觸上,定在受上,定在想上,之後才能出生智慧,有最終的思心所出現。但也有可能首先有定心所,定在一兩個法上,再運行五遍行心所法,作意觸受想思,也可能思心所之後才能有定心所的出現。
總體來說,五別境心所法不一定在五遍行心所法的哪個環節上出現和運行。因爲五遍形心所法是不斷的循環往複運行著的,不會只停留在某個環節上,如果停留在某個環節上,那就是定在哪裡了,識心就有定了。
定力不足,智慧不足,心不是非常細致 確實不容易觀察心所法的運行。不管哪個識的心所法,都屬於唯識種智範疇。
十五、五十一心所中,善心所,煩惱心所等,不但與意識相應,也與意根相應,意識所緣的法塵有色法塵,有心法塵,同時也有非色非心法塵二十四個心不相應行法。
色法塵與色有關,色是四大種子形成的,與四大種子有關的屬於色法塵。與識種子有關的、與八個識有關的、與心所法有關的屬於心法塵,除此就是非色非心法塵。意識緣自己的貪嗔癡煩惱等等心法塵時,屬於意識的反觀作用,是意識的証自証分。意識觀察其他識的心所法的時候,屬於見分和自証分,所緣的都是心法塵。
十六、問:害怕的心常常出現,害怕是一種心所嗎?爲什麽百法中沒有害怕這個心所?内心害怕,是意識害怕還是意根害怕?有些害怕莫名其妙的,沒有原因,是不是意根在害怕?
答:害怕這個心行在五十一個心所法裡找不到,因爲衆生的心所法種類繁多,五十一個心所法只是歸納出一個大概,沒有把所有的心所法,尤其是非常微細的心所法都包括進去,如果都包括進去有幾百個也不止。《大乘百法名門論》裡心所有法並不全,還有千法名門、萬法名門、億法名門,百法明門之外還有極多的法沒有包括進去,所以害怕也是心所法,只不過百法名門沒有總結出來,歸納進去。所以我們學佛修行,不應該教條的認爲自己目前所接觸的法一定是究竟的、不可更改和變通的。
想到了害怕的人和事,首先是意根想到了,想不明白的時候或者是想要造作什麽的時候,才讓意識細細的想,並且有所反應。害怕分爲兩種層次,淺層次的害怕是意識心的怕,並不涉及到根本,不會造成身心上的影響和後果;而深層次的害怕,是意根的害怕,嚴重的叫作恐懼,内心波動較大,在身體有不同程度的反應,引起氣息、血液和神經傳導上的變化,進而促使肢體和内臟器官出現病變。在睡著以後如果意根感覺到周圍環境出現變故,心裡害怕恐懼,就會促使六識醒過來,去了解清楚到底有什麽令人害怕的事情出現。做噩夢的時候,意根非常害怕,就會讓意識醒過來,不再處於噩夢之中。
意識的害怕和意根的害怕有區別,意識的害怕不會促成身體出現各種狀況,意根害怕就會有身體的症狀,比如身體發抖、臉色難看,心臟緊縮震動、血液流動加快等等;意根害怕在情緒上也有反應,比如神情緊張、内心焦慮等等。這些症狀說明是意根害怕了,只有意識害怕不是真怕,不會造成身體上的反應。意根能控制傳導神經指揮全身的運作,所以意根心行一動,全身都跟著起反應,意識心動卻動不了全身,因爲全身神經傳導作用是意根指揮的,不是由意識指揮的。
如果害怕是莫名其妙的,意識心覺得自己害怕了,還不知道害怕了什麽,琢磨來琢磨去我怕了什麽呢?不知道怕什麽還是害怕,那麽就是意根的害怕,意根的害怕跟意識說不明白,意識不了解,但就知道害怕。那就是意根的害怕,内心深處的害怕,就是意根的害怕。
十七、識心的四分與五遍行心所法的關係
識心的四分是見分、相分、自証分、証自証分。如果識心所見的相分也是識心的話,這四分都要依靠心所法才能運作,才有見的功能作用,才叫作見分,才能見法,才能見自身。其中心所法以五遍行心所法爲主,時刻刹那都不離五遍行心所法的運作,沒有五遍行心所法,識心就無法運行,也就沒有四分。
五遍行心所法運作起來的時候,識心就能觸法、受法、識別法、運行法,於是見分、相分、自証分和証自証分才顯現出來。四分顯現的同時,可以體現出五別境心所法,表現出善、惡、不善不惡的心性,也就是說四分出現的時候,要帶著其它心所法一起出現,體現出識心的強弱勢力和善惡心行,以及是否有定慧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