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根心所法
第二章 五遍行心所法
一、五遍行心所法不僅是起心動念時運行的,而且是分秒刹那都與八個識共同運行,伴隨著八個識從未離開須臾,只要有八個識的出現,就有五遍行心所法的陪伴運行。《瑜伽師地論》第一卷裡講,五遍行心所法是心王的助伴,心王只要運行,必須以五遍行心所法爲助伴,沒有五遍行心所法,心王就不能運行。
比如識種子要出生之前,必須要有一個出生的方位,要確定它出生在何處,例如出生在眼見花的花色上,意根確定了這個處所後,識種子就奔勝義根那個花的色塵處生出來;或者奔向某個聲音的處所,在勝義根聲塵出現的處所出生,或者在其它意根想要了別的處所出生。所以識種子出生之前有個作意,作意就是有出生的方向,出生的位置,在識種子沒有出生之前作意心所法就開始運行。心所法和心王運行的行相就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行相應該是完全一致的,表面上體現的都是心所的運行行相,也隱藏著心王識種子流注的運行行相,二者雖然是一致的,卻各有各的運行行相。
還有五遍行心所法最後一個思心所,思心所的最後功能作用就是造作,思心所造作完了,就等於心王造作完了,識心就滅去或者轉移處所,那麽心所法也就消失了。從這個原理上說,心王和心所的運行行相是一致的,它們的運行是扭在一起的,行相體現在心所法運行的行相上,隱藏著識種子流注的運行行相,它們是不可分開的。
二、七識心所法的運行
六根觸六塵,生六識,六根和六塵合起來就是十二入。六根指勝義根,在後腦勺那裡的五個勝義根,再加上意根,就是六根,也叫作内六入。六塵就是内五塵,再加上一個法處所攝色,就是内六塵,也叫作外六入。内六入與外六入合起來叫作十二入。其中根與塵肯定是在一起的,内六塵是出生在後腦勝義根裡的,與六根相觸。根塵在一起,才能相觸,觸之後,意根作意,第八識才能産生六識。
根塵相觸,就是說根塵肯定在一起,在哪裡呢?五個勝義根在後腦部位,那麽五塵就要在後腦勝義根處顯現出生,内五塵肯定在後腦勝義根那地方産生出來,所以根塵相接觸就在一起了。根塵接觸以後,第八識就産生五識,同時依五塵而有的法塵也在後腦勝義根處,與意根相觸,第八識同時也會把意識産生出來,與五識同時分別六塵,這叫作五俱意識。
六根觸六塵,六識被生出來以後,三者再和合相觸,那就是六識依著六根再觸六塵,就能了別六塵。根和塵一直在相觸著,如果根和塵不相觸,六識就要滅去。然後六識再觸六塵,觸了六塵以後,就有了領納性,領受、接受了六塵,受心所出現了。接受了六塵以後,六識就了別了六塵,執取了六塵,想心所就出來了。
了別六塵以後,六識就開始思量,思量不清楚,再重新作意,對六塵再生起作意。作意以後,又了別,又感受,這時候的感受,就有了苦樂憂喜捨的受覺出來了。一開始的受是領納、接受,接受了以後,就相當於把六塵取過來,然後才知道是什麽六塵,這個接受代表取過來。再以後的受,就有情緒的色彩出來了,苦樂憂喜捨的感受就會生出來。
感受出來以後,如果感受不清楚,再取相了別,想心所還會生出來,想心所生出來以後了別,又開始思量。思量不清楚,重新再接觸,觸了以後,再了別,或者再去想,或者再接著感受,這樣了別、感受以後再思量,直到最後,把這件事情思量清楚了,了別明白了,六識就生起了決定心,意根了知,也會生起一個決定心,就要開始造作了,這就是思心所。
六識了別的内容也要傳遞給意根,意根同時也會對六識了別的六塵境界,生起五遍行心所法的運行,出生一系列的心理活動。最後意根生起一個決定心,決定要如何如何造作的時候,第八識了別到,就根據意根的思量決定,和祂作意的法,配合著運行。因爲第八識要知道意根作意於什麽,作意哪一方面的法塵,知道以後,第八識才能在那一法塵上,現起六識。六識現起來以後,就開始造作身口意行了。
如果意根還思量不明白,那意根就會再接著觸,接著作意,接著受,接著了別,最後再思量,再作決定。沒作決定之前,五遍行心所一直在來回來回的運行著,祂的順序可能不是按照作意、觸、受、想、思的順序,也可能顛倒。有可能觸在前,了別在後,也可能觸在前,受在前,了別在受的後面。也許了別了以後,再有受,受和了別再不清楚,就再接著思量。思量再不明白,再接著觸,再接著感受,再接著了別。
這樣哪個心所在前,那就不一定了,這裡的順序就要打亂。一開始是作意,作意肯定在種子位,在種子位時,對應著那個法塵生起作意,然後識種子生出來,就在那法塵之處,意根就接觸法塵,作意那個法塵,種子就生到那個法塵上去,形成識心。和那個法塵相觸,是先作意,後生種子,種子出來以後形成識心了,才能觸法塵。
觸了以後就領納,領納以後就取相了別,了別之後就思量。思量不明白再接著觸,觸之後就有領受感受,或者這時候再去作意,然後再有了別性。再有觸,再有了別性,這裡後邊的心所的順序就會打亂,一開始的順序就按照作意、觸、受、想、思那個順序,五遍行心所法運行就是這樣的。
三、識種子流出來就形成了心王本體,心王本體是清淨的,因爲識種子是清淨的。識種子沒有染污性,也沒有善與惡性,但與心所法和合在一起,以心所法的形式運行後,就有善與惡、不善不惡的心行出現。所以八識心王的心行和心所法的心行其實就是一個,心所法就是心王的心行,八識心王運行起來,是以心所法的形式運行,尤其是以五遍行心所法的形式運行。
四、七識在了別萬法和修學佛法當中都有作意心所法的生起,其中都以意根的作意爲主,由意根作意引發六識的作意。意根的作意有前提條件,需要一些因緣,因緣條件不同,其作意也不同。感興趣的,就會作意貪著,不感興趣的,厭惡的,就會作意馬上遠離;認爲不重要的,作意之後不再觸。
五、意根的作意心所法是如何引發出來的
問:凡夫的意根作意皆與貪嗔相應,無出其右,佛菩薩清淨的意根如何作意?意根沒有貪嗔沒有欲的動力如何作意?意根可能在捨受狀態下和無記狀態下作意嗎?
答:意根的作意除了由貪嗔等煩惱心所引發,還要由欲心所引發。欲有善欲和惡欲,還有不善不惡的欲,善欲就是大願力,惡欲就是貪嗔癡煩惱。意根的作意還有一部分是習慣性的作意,是意根的慣性作用使然。
瑜伽師地論中原文:雲何能生作意正起?由四因故﹕一由欲力。二由念力。三由境界力。四由數習力。雲何由欲力?謂若於是處心有愛著。心則於彼多作意生。雲何由念力?謂若於彼。已善取其相。已極作想。心則於彼多作意生。雲何由境界力?謂若彼境界或極廣大。或極可意正現在前。心則於彼多作意生。雲何由數習力?謂若於彼境界。已極串習。已極諳悉。心即於彼多作意生。若異此者。應於一所緣境。唯一作意。一切時生。
這是說作意心所法出生的緣:欲、念、境界、習性。意根之所以有攀緣,實際上就是有欲和念,彌勒菩薩已說得很清楚了,如果沒有欲和念,就不能作意。尤其是意根的欲和念,意根作意以後,才能出生六識,六識才能作意。意根憑什麽攀緣?就是有欲力和念力,如果沒有欲力和念力,祂就無心,不想攀緣任何境界,不會對法生起作意,後續的法就不會出現了。如果意根沒有欲心所,六識憑什麽出現欲心所,意根沒有欲,萬法何以能出現,佛的意根都有欲心所,何況凡夫。五識都有勝解,意根更有勝解,如果沒有勝解意根如何領會六識的了別信息,領會自己所經歷的一切境界一切法,如何作出反應和應對?
五遍行心所法的産生,是以欲力和念力爲先導、爲基礎。意根的欲力和念力是一切法現起的根本動力。還有意根的習性慣性作用,祂沒有欲和念時,就會習慣性的攀緣作意,我們就不自覺的看見色,聽見聲音,嗅到香,覺到了觸,雖然有時意識並不想了知這些法。具體解釋如下:
一者,欲力,就是意根對境界的貪著和愛著,這樣識心才能在此境界上不斷的作意,就能不斷的起思和抉擇,如來藏就要不斷的出生新的境界和心行。
二者,念力,就是指意根對於境界不斷的執取其相,不斷的了知,識心才能不斷的對境界生起作意心所,最後就要不斷的起心思和抉擇,如來藏就要不斷的配合出生後續的心行和境界。意思就是說沒有欲和念,識心就不能作意,尤其是意根的欲和念,意根作意以後,才能出生六識,六識才能作意。
三者,意根的不斷作意,也是由於境界的力量太強大了,牽引識心不得不作意於境界,於是如來藏配合出生後續的心行和境界。
四者,對於經常接觸,非常熟悉的境界,意根就要於此境界多作意,思心所就要不斷的出生,如來藏就要不斷的出生後續的心行和境界。意根的串習力非常大,生生世世或者是無始劫都熏習著同樣的法,後世遇到這些法和境界就要不斷的作意攀緣,其力強大。意識如果不強大就無法控制得住,比如貪欲、貪吃、貪睡、貪財等等的貪習就是如此。
如果不是以上這四種情況,意根就能緣較少的境界,作意較少的法,思擇了別一個法,而且一切時中都能如此。所以攀緣性也指意根的習慣性的作意,要想修定,就要控制和改變意根的慣性作意,降伏其攀緣性。
業種成熟與否,與意根作意沒有必然的關係。業種成熟與否,如來藏自然能了知到,然後如來藏就開始出生相應的一些緣,按照業種運行出生相應的法。
六、意根強大的抉擇性
意根的思心所功能性非常強大,祂刹那刹那都要作主,刹那刹那都要抉擇,在一切法上都有思量性,都要做權衡,其作主性和抉擇性的功能很強大,沒有任何一個識能代替祂。當意根通過意識接觸到了佛法,被佛法牢牢的熏陶了以後,就能心心念念都是佛法,養成了修行的習慣,形成一種修行的習氣。以至於睡著了,還在思量著,由於思量不了太細太具體的内容,就弄出夢境,在夢裡讓意識一起參與。意根被佛法熏陶了以後,可能就會放棄其他一些世俗法,認爲那些法都不重要了,或者是認爲不如法應該擯棄,於是不再思量了別不重要的法,那麽夢境裡除了比較注重的佛法就不會有其他的事情出現。
意識的忘記與記憶就是因爲意根的選擇性出現的,意根認爲重要的事情,就不斷攀緣惦記;意根認爲不重要和不好的事情,就不再攀緣和惦記,根塵不相觸意識不出現,就不了別意根不感興趣的事情,而能想起和回憶出來意根感興趣和認爲重要的事情,這就是記憶和忘記的原理。所以說意識所了別的法,沒有一個是不經過意根攀緣和了別的,沒有一個不是意根念出來的,意根不念不推動,意識就不出生不了別。意根先了別法塵以後,如果不感興趣,意識就不能現起,那就不知此法塵,關於此事的夢境就更不能出現了。
七、意根時時處處都在作意,作意有輕重、時間長短的差別,這對意識出生有一定的影響。意識出生的前提條件:第八識、意根的作意、業種、自識種子、法塵。意根與法塵相觸,生起思心所想要具體了別法塵,第八識才出生意識了別法塵。如果意根不作意,就是對法塵不注意不重視,就不會生起思心所想要了別法塵,那麽第八識就不會主動出生意識了別法塵。
意根遍緣一切法,一切法祂都能緣得到,作意觸受想思心所法也刹那刹那跟隨著意根,但是意根可以有所選擇,有些法塵不作意,有些法塵一定要作意,重要的法塵作意的時間要長,要反複作意,著重作意,然後反複觸受想思,著重思量,反複思量,長期思量,那麽意識就要反複不斷的、長時間的了別和作意觸受想思。
意識的運行、意識的心行都要圍繞著意根,服從於意根,受意根指揮。意根認爲重要的,意識要重點了別,意根感興趣的,意識要不斷的了別。意根不太注重的,意識輕微了別,意根想躲避的,意識必然躲避不了別,第八識就不出生意識。但是因爲意根的慣性力量太強,即使意識非常想躲避的法塵,不想了別的法塵,意根也想躲避,可是因爲慣性力量,反而躲避不了,法塵一定要出現在意識心中。
有些六塵境界,六識根本不想了別,可是仍然要入到六識心中。因爲意根的普遍攀緣性,習性根深蒂固,想不攀緣,努力避免攀緣,也做不到。有時越用心想躲避,反而躲避不了,還加重了別,就是因爲意根的慣性力量太強大,不自覺的就能觸法塵作意法塵。很多時候,也不是對六塵感興趣,而是漫無目的的攀緣作意。習慣性的漫無目的的作意,就是意根的散亂,導致意識的散亂,無法收攝身心,也無法定下來讓心緒安寧。這樣的意根,就需要意識不斷的牽引,不斷的呵責和化導,才能逐漸把意根馴服下來。
八、意根是如何作意讓自己滅去的
慧解脫的阿羅漢在命終時,意根對三界不再貪著,不再作意,不再抉擇見法,不欲見法,不欲造作,五遍行心所法不現行時,意根必然要滅去。所以意根不作意觸受想思,如來藏就不配合生法,意根對三界沒有了欲和念,必不作意觸受想思,識心無法再運行,五隂的功能不起,這樣意根就滅去了。只要意根有心念、有欲,對三界法有攀緣性,五遍行心所法就會一直運轉下去,意根不能滅去,五隂十八界就要一直出生,衆生在三界中就會生生死死不斷絕。
九、什麽叫作無間作意
間,就是間隔間斷,無間就是連續不斷,不間隔也不間斷。作意就是對法引起注意,心趣向於法,關注於法。作意是識心的五遍行心所法之一,八個識都有作意,都能趨向於某種法,關注於某種法。
其中第八識的作意是無間的還是有間的?我們知道一切法都是第八識所出生和執持的,第八識一旦不對某種法作意,便不在某種法上運行,不出生種子在某種法上,那麽某種法必消失滅亡。所以只要有某種法的存在,必有第八識的作意連續不斷運行。但是一切法的存在,一是由第八識根據成熟的業種而任運生起,二是由意根的作意和攀緣而起,因此有的時候第八識的作意是由意根的作意而引發,意根一旦不作意,第八識也就不再出生和執持某種法,某種法必然消失不見。那麽某種法的存在,一定也有意根的作意心所運行,只要某種法持續不斷的存在,必有意根的作意心所法在持續不斷的不間斷的運行著,否則某種法必然要消失不見。
因此說第八識的作意可以是無間的,意根的作意可以是無間的。意識的作意是否可以無間呢?我們知道意識每天裡在很多時候是間斷的,總是要不由自主滅去的。意識如果有無間作意也是持續一段時間的,不可能做到每天二十四小時的不間斷。在意識一段時間不間斷作意的情況下,也完全是由意根的不間斷作意使然,意根一旦不作意,第八識就不輸出意識的種子,意識必然在此法上消失不見。
因此說只有在意根的無間作意的情況下,才能有意識在一段時間内的無間作意。其實極大多數時候,意識作意一段時間就會疲勞了,就要散亂和滅去,不會作意太長久的時間,五識的作意更是如此。如果沒有意根的作意,沒有第八識的作意,六個識即使一瞬間的作意也不存在,六識都是依賴第八識和意根才能現行運轉,不能獨立,不能作主故。
意根一旦對某種法形成了無間作意,就是已經被意識熏染成功了,就會自動自覺的按照所証知的理去指揮六識實行,心行必改變,身口意行也必改變,不用意識再督導和提醒。只有在意根沒有被熏染成功時,才用得上意識時時不斷的督導、提醒和調控,意根不自覺故,沒有被熏沒有証法的時候才如此。
十、意根依靠什麽對法生起作意
意根的作意,一是依靠其習氣慣性,對某些常常出現比較熟悉的法習慣於關注,容易作意;二是意根可能要漫無目的的作意,這是散亂、攀緣的習氣使然;三是意根對感興趣的法,容易生起作意;四是意根容易對重大重要的法生起作意;五是意根因爲貪愛某些法而生起作意;六是意根由於嗔恚等等煩惱而生起作意;七是意根對於自己所需的法生起作意;八是意根對於突然出現的法容易作意。等等不一而足。
意根作意以後,也許觸、受、想、思心所不出來運行,也許沒有思心所,意根不決定要干什麽,也許想心所不出來運行,意根對所緣的法並不執取,也許受心所不出來運行,意根不想感受,對所緣法不感興趣。在最初時,前一個心所不出現,後一個心所也就沒有必要出現了。
十一、感覺一股模糊的力量迫使自己起心動念,然後就生出了妄念,這裡都有什麽奥秘?感覺是意識心的感覺,一股模糊的力量是意根,祂在作意和攀緣法塵,生起思心所,第八識隨順意根的思心所出生意識,意識出現了別法塵後就有念頭出現。
意識的念頭是觸境界、知境界才有的,是對境界分別的結果,這個境界意根也緣,否則就不能生意識,這時意根與意識緣同樣的境界,意根不能具體分別,只能由意識分別,那麽意根對此境界就要作意觸受想思,並且有微弱的了別慧。其中作意容易懂,觸也容易懂,受是接納領納,也容易懂,想就是執取取相,也容易懂,最後一個思,有抉擇、決定造作的意思,還有思量權衡的意思,到底裡面具體是什麽心行,就比較難懂了,意根的思是最神秘的。
十二、衆生在這幾種情況下,只有軀殼而無分別
(一)睡著無夢時,意根知道色身需要休息,不想攀緣和了知什麽,六識就不現起,不起分別。
(二)胎兒時,無完善的五浮塵根與勝義根,不能形成六入,第八識沒有變現内相分,意根不觸六塵,故前六識不能生起,就沒有六識領納了別。
(三)昏迷時,大腦勝義根受損,六入進入勝義根受阻,六識出生的因緣不具足,就不起分別。
(四)無想定時,雖然勝義根完好,意根不想深細了別色聲香味觸法,故六識不生起。
(五)滅盡定時,意根的受心所與想心所都滅,意根不攀緣六塵,故沒有六識領納六塵。
意根只要存在,對六塵境界就有作意,即使在昏迷情況下和無想定裡都有作意,並且依賴第八識對身根也作意,因此才能從昏迷當中醒過來,從定中出來,否則就不能醒過來,也不能出無想定和滅盡定。
半夜睡著了,突然發生地震,意根也想跑,爲什麽就跑不了呢?因爲跑這個身行必須由意根指揮,身識和意識共同執行,如果六識不能快速的生起,意根只能干著急。魘鬼壓身體的時候,意根也想擺脫掉,身體爲什麽不能動?意根也想醒過來,爲什麽醒不過來?意識心裡還知道心口被壓得沉重,但就是不能動,這些都是因爲六識很微弱,力量不足以對付魘鬼。
十三、瑜伽師地論第十八卷
原文:雲何無攀無住。所謂諸愛永盡離欲。寂滅涅槃。及滅盡定。所以者何。所言攀者。諸煩惱纏。所言住者。煩惱隨眠。於彼處所二種俱無。是故說言無攀無住。此謂涅槃無攀無住。又想名攀,受名爲住,若於是處二種俱無。即說彼處無攀無住。如是顯示滅想受定無攀無住。今此義中意取滅定。
釋:什麽叫作不攀緣也不住著?那就是意根的一切貪愛永遠斷盡,離開對三界世間的任何欲望,心得寂滅,進入涅槃境界,或者是証得滅盡定。爲什麽這樣說呢?因爲攀緣就是意根被諸煩惱所纏縛的意思,不被煩惱所纏縛的人,心就不攀緣諸法。住著的意思就是心裡有煩惱隨眠,所以心才住法;如果斷盡了煩惱和煩惱隨眠,就說是不攀緣也不住著了。這就是涅槃不攀緣不住著的意思,像這樣顯示滅受想定裡的不攀緣不住著的境界相,就說明了此人取証了滅盡定。
六識滅盡,意根再滅除受和想兩個心所的狀態,就是滅盡定。受是住法之義,接受法境,即名爲住;想是攀緣之義,了知、執取,即爲想。攀,煩惱纏縛之義,意根斷除煩惱,即不攀;斷除煩惱,叫作諸愛永盡;諸愛永盡,即是離欲。意根離欲,即諸愛永盡,不再攀緣;意根離欲,無攀緣無住著,即入無餘涅槃。衆生不証無餘涅槃,說明意根有攀緣,有愛有欲有住,受法想法,煩惱纏縛,心不寂淨。像這樣顯示出滅受想定裡意根沒有攀緣也沒有住著的狀態,就是滅盡定。
意根不攀緣色塵不住色塵,眼識意識不出生;意根不攀緣聲塵不住聲塵,耳識意識不出生;意根不攀緣香塵不住香塵,鼻識意識不出生;意根不攀緣味塵不住味塵,舌識意識不出生;意根不攀緣觸塵不住觸塵,身識意識不出生;意根不攀緣法塵,獨頭意識不出生,意根對六塵沒有受沒有想,滅去受覺和了知性,對六塵不欲了知,就處於滅盡定中。
這裡的思惟邏輯很嚴謹,無懈可擊。彌勒菩薩明確表明:衆生意根有欲有愛,即有攀緣有住著,就不能証得滅盡定,也不能進入涅槃境界得解脫;如果衆生的意根離欲離愛,即能取証滅盡定,也能取証涅槃,即名得解脫。
離欲,離開對三界世間法的所有貪愛,就能離開三界;離嗔,斷除嗔恚的現行煩惱,不僅要斷除意識的嗔,更應該斷除意根的嗔。彌勒菩薩說貪嗔癡是衆生堅固的煩惱,堅固的意思就是難於斷除拔出,煩惱非常深,這就不僅僅指意識的貪嗔癡了,而主要是指意根的貪嗔癡,意識的貪嗔癡容易降伏和斷除,意識聰明智慧,學佛就能轉,意根不聰明,不容易懂法理解法,不能思惟,所以難以轉變,貪嗔癡煩惱根深蒂固,難以拔出。
十四、七個識都有對於相應境界的受。前五識對五塵境界也有受,這種受往往是不帶情緒化的,比較單純的感受,單純的領受色聲香味觸境界。意識的受一開始是單純的領受領納,了知之後就有帶情緒化的受了,喜怒哀樂都會表現出來,心理活動非常的多而複襍。
意根也有受,六識分別了知的内容都要傳給意根,意根就領受六識傳來的詳細信息,就會有自己的感受;意根也依靠著第八識而能見到第八識所緣的一切法的影像,一切法祂都能了別到,因此就有不被意識所了知的各種受。比如依第八識了別到自己或者是親人要出意外事故,祂心裡就會著急、害怕、擔心、焦慮、驚恐、不安,出現種種苦受,因此就會促使六識作出一些有違常理的莫名其妙的事情,意識也就表現出驚恐不安等等的情緒,卻不知爲什麽。如果意根了別到不久會有喜事出現,内心就會愉悅開心等等樂受,意識就會莫名的快樂,出現樂受。
意根依六識了別出來的情況而出現的受,比如白天經歷了一件事,晚上空下來,意識仔細回想分析,就知道不是表面那樣,於是意識越想越生氣,這是意根知道了也會生氣,於是覺得心臟不舒服,臉色越來越難看,或者作出新的決定。
有人說意根的受就是單純的捨受,沒有苦樂受。但是如果意根沒有苦樂受只有捨受的話,應該像第八識一樣能容忍一切法,而對一切法既不感興趣也不躲避和排斥,不會敺使身心造作喜哀怒樂等等情緒化的行爲,不會有過格的行爲和情緒出現,應該保持身心平平淡淡、安安靜靜、平平穩穩的。
現見意根並不是這樣,尤其是沒有降伏煩惱,沒有修養的人,更是嚴重的情緒化,很多時候意識都不知道爲什麽如此。那些憂鬱的像林黛玉的人、暴躁得像阿修羅一樣的人,就是意根有苦受忍不住的結果,意根的習氣太大了,意識很難控制這些情緒的發生,這就說明意根不是捨受,由於苦受意根要有相應的煩惱,由於樂受也有相應的煩惱。
十五、如果意根是像如來藏一樣的捨受,也應該像如來藏一樣對一切境界如如不動,任憑什麽境界現前,八風吹不動,耑坐紫金蓮,好境界不取,惡境界不捨,心中不分別境界的善惡美醜,也就不會促使六識去造作喜和厭的貪嗔癡行爲,更不會沖動的行事;遇事不會怒發沖冠、拳打腳踢,也不會喜形於色、手舞足蹈,應該都是平平淡淡,對什麽都是無所謂的樣子。
如果意根無論處於何種境地都是無所謂,都是捨受,那就沒有煩惱,不用通過觀行調伏自心煩惱,祂永遠是清淨的,永遠不會主導六識造作貪嗔業行,出現喜悅、愛樂、貪愛等等的思想情緒,出現憤怒、嫉妒、不平等等的思想情緒,那意根就有平等性,對一切境界心應該都是平等的,沒有偏離,怨親都一律平等對待,沒有怨親之別,公平公正;心裡既不訢樂極樂淨土,也不厭棄娑婆穢土;既不喜歡成佛作祖,也不厭離三界入涅槃。
如果意根是捨受,祂本身應該與如來藏一樣解脫,善惡境界都不能束縛祂,對一切境界都不受,這就是一個解脫的心。可是實際情況卻不是這樣,意根貪嗔癡煩惱重得很,貪得之心無法自拔,嗔心無法自救,被三界法尤其是三惡道束縛得緊緊的,不能脫離,因此說意根不僅僅是捨受,三受都有,捨受時少。
很多時候莫名其妙的情緒化,不管高興還是不高興,意識都不知道爲什麽,哪裡來的高興和不高興,意識有時候就要琢磨原因,有時候怎麽琢磨也想不明白,因爲意根真是難以琢磨。高興得喜形於色的時候,意識說我不應該讓人看出來我高興,可還是情不自禁的興奮不已。這是誰這麽高興快樂,意識制止不住?是意根的樂受,意識有時候不容易控制,意根更是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
比如對於有些事情,意識非常想忍,而最終還是忍不住要爆發情緒,控制不住,這就是意根覺得憂鬱苦悶的苦受的結果。有時候對有些事情驚恐萬分,意識勸說自己:不用害怕,沒什麽大不了的事,不會有什麽事的。可還是驚恐不已,這是誰驚恐?控制不住?意根的驚恐不容易控制,這時意根是苦受。高興得喜形於色的時候,意識說我不應該讓人看出來我高興,可還是情不自禁的興奮不已。這是誰這麽高興快樂?當然是意根的樂受,意識不好控制。
十六、捨受的心對一切好惡境界都是心無所住、心無所著,對一切境界都是平等一如,既不訢喜也不厭惡,既不貪也不嗔。這樣的心就是解脫的心,寂淨的心,無爲的心,第八識就是這樣,心無所住心無所著,不嗔不喜,平等一如,對一切境界都如如不動,完全捨受。如果意根是捨受的,就與如來藏一樣對一切法平等一如,對一切境界如如不動,不嗔不喜,沒有貪嗔癡,寂淨解脫,這樣的話,衆生就無須再修行求取解脫,因此說意根非僅是捨受,也有苦樂受。意根能受善惡熏習,造作善惡業,因此不是捨受,衆生有種種的貪嗔煩惱,說明意根不是捨受的。第八識從不對一切法起貪嗔,這才是捨受的心。
瑜伽師地論第六十三卷講到了意根三受具足:又諸轉識。或於一時。一切唯與樂受相應。俱有而轉。或於一時。亦有苦受。或於一時。亦有不苦不樂等受。相應俱轉。阿賴耶識相應受。於一切時唯是不苦不樂。這裡講到了八個識的受,只有阿賴耶識是捨受,其餘諸轉識都有三種受,諸轉識就是指七個流轉的識,這裡說七轉識有時與樂受相應,有時與苦受相應,有時與不苦不樂受相應。
越有修爲,越沒有情緒,越與捨受相應。七覺分最後一個是捨覺分,心境非常平和,沒有起伏,遇到什麽境界都很平靜,心如止水。這裡有意識的捨受,也有意根的捨受,如果意根不是捨受的,意識就不能捨受。意根轉識成智以後,也不是一切時中都是捨受,也有情緒化的時候,只是比從前情緒化少了而且輕微。阿羅漢因爲斷除了我執,去除了貪嗔癡煩惱,心裡平淡的時候非常多,但也不是一切時中都是捨受,也有苦樂受。意識在斷除煩惱,轉識成智之後,捨受越來越多,情緒化越來越少,苦樂受越來越少,無論怎樣苦,阿羅漢們一般都不感覺苦,無論怎樣樂,阿羅漢們都不覺得是樂,沒有貪愛故。
但是阿羅漢們的意根還是有苦樂受,否則他們不會躲避娑婆世界的苦,選擇無餘涅槃,選擇離苦得樂。如果阿羅漢的意根不覺得五隂世間苦,就不會灰身泯智,不顧一切的入涅槃,滅掉苦,圖個清涼快樂。小乘修的苦集滅道四聖諦,意識修完,熏染意根,與意根一起証得苦集滅道,因此意根與意識一樣,也要知苦斷集,慕滅修道。意根最後就知苦、斷集,希望通過修道滅除自己。從這裡看出,意根一定知苦,有苦受,才能堅決的斷集 。
有甚深禪定時,思惟觀行佛法,才能觀行到事實真相,就會有真實的智慧生起,才能真真正正的依法,而不是依靠某些權威名人。如果沒有禪定不能觀行思惟,往往都要依人,不可能依法。背誦他人的言論,都屬於依人,而依法就是依靠事實真相。事實真相需要在禪定中觀行思惟出來,絕不是背誦什麽名言名句,猶如複讀機一樣。如今網絡上到處都是複讀機,每個人還沾沾自喜,以爲自己多麽有學問,知道的多麽多,知識多麽豐富,簡直學富五車。即學富使一百車,與生死也不相干,不能解脫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