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奥義
第五節 第五處征心—隨所合處心則隨有
原文:阿難言。我嘗聞佛。開示四衆。由心生故。種種法生。由法生故。種種心生。
釋:阿難對佛說,我常常聽見佛對四衆弟子(四衆是指出家男女二衆與在家男女二衆,合起來就是佛的四衆弟子。)開示說,由於心出生的緣故,各種法就隨著出生了;又由於各種法的出生,於此相應的心就出生了。
能被出生的心,不是不生不滅的真實心,是被真實心出生的七識心,七識心出生以後,八個識和合運行就産生了三界世間萬法。七識心出生以後,三能變識和合運作,五隂之法、十八界之法、宇宙器世間、三界世間萬法就出生了,衆生所需要的十八界法就出生了。只有如來藏不能單獨出生五隂世間法,必須有後天出生的七識心配合如來藏,才能産生這些法,尤其是有第七識的存在,祂能引導如來藏出生三界世間法。後天出生的就是妄心,七個妄心是由如來藏輸送識種子所形成的,七識心生出來以後就開始運行,身口意行出現,八個識就共同造作出一切法。
由法生故,種種心生,三界世間萬法出生了以後,又導致了種種心的出生。種種心不是一種心,是依法出生的前六個識心,什麽法對應著什麽心,種種心也是後出生的,就是生滅的妄心,不是真心。這一句話代表了虛妄的唯識門。唯識門有兩個,一個是真實唯識門,一個是虛妄唯識門。真實唯識門是指三界唯心,三界是指欲界、色界、無色界,一個大千世間、無數大千世界的三界世間全部是由一個心出生的,這個心就是真實的如來藏心,這是三界唯心的意思。一切法、三界世間法,都是由如來藏用大種性自性出生的,如來藏的七大種子輸送出來,就能産生三界世間萬法,這叫三界唯心。
三界唯心後邊還有一個萬法唯識,萬法唯識是指虛妄唯識門。萬法也都屬於三界世間法,三界世間法雖然都是由如來藏生出,但是若只有如來藏,則不能出生三界世間萬法,必須有虛妄唯識門,虛妄的七識配合真心如來藏,八個識和合運作,才能出生三界世間萬法,這就是三能變識的功能作用。虛妄唯識門是指虛妄識心配合真實心,三能變識共同和合運作,産生出三界世間萬法。雖然三界世間萬法,都是由如來藏自己單獨用種子變現出來的,但是這同時需要七識妄心的和合運作與配合。
虛妄唯識門首先有意根第七識,然後再出生六識,七識與如來藏一起和合出生萬法。如來藏輸送識種子,意根的識種子刹那刹那出生,刹那刹那滅去,第七識才能現行運作。第七識意根一運作就向外貪求,如來藏配合意根産生了宇宙器世間,産生身根,再出生六識,這樣五隂具足,三界世間萬法就這樣出生了。單有如來藏不能産生三界世間萬法,單有七識,沒有如來藏,就沒有種子,也不能産生三界世間萬法。必須是如來藏、第七識意根、前六識這三個能變識和合運作,才能出生五隂世間的三界世間萬法,能變識指能變三界世間萬法的識。
三界世間萬法出生了以後,種種心隨之出生,種種心就是指六識心。比如說色塵出生了以後,色塵法塵和根之間根塵相觸,如來藏出生六識,眼識心、意識心就出生了;聲音這一法出生以後,與耳根相觸,如來藏出生耳識,又出生意識,耳識意識就了別了聲塵,這是由法生故種種心生的意思。
種種心生,種種法再生出來,心法互相爲緣,如來藏爲因,循環往複,生生不已,衆生的生死輪回就這樣延續下去了。這裡面到底誰出生誰呢?比如說意根現在想打字,這是意根的心生出來了,意根想打字,如來藏配合,出生六識,六識就有身口意行,六識運作時就在手機上電腦上打字。這樣由意根這個心出生,又出生六識,六識七識和合運作就産生了打字這一法,文字就從電腦手機上一個字一個字打出來,身口意的行爲造作就出來了。身行打字,口行起觀,意行思惟,身口意行和合運作,身口意行的法出生,文字文章等等法就出生了。
種種法出生了以後,種種根與種種塵再接觸,又産生了種種識心—六識心。比如打出了文字以後,第七識想要校對,如來藏就配合出生六識,六識就開始在電腦手機上,對著文字進行校對修改,眼識意識看著文字,意識思惟文字,身識和意識在電腦手機上對文字修改、潤色,身口意行再次造作出來了。心生,法就生,法出生了以後,又産生了種種識心,不斷的運行造作,産生了新的身口意行。整個這句話就是先有心,心出生,那是指意根,意根要造作,如來藏配合出生六識;那麽六識和七識和合運作産生法。這些法産生出來後,意根又有心行,如來藏再配合出生六識,六識心再有身口意行的造作,出生了種種法。
這樣就不斷循環往複,由心生故,種種法生;由法生故,種種心生。心能出生法,是出生法的一個緣,法出生了以後,法也是出生六識心的一個緣。心法互相爲緣,互生互助,這樣諸法再加上六七識心就不斷的出生,不斷的運行,衆生的五隂世間就生生不已,無有止境。這是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八個識和合運作産生世間一切法的真實含義。
原文:我今思惟。即思惟體。實我心性。隨所合處。心則隨有。亦非内外。中間三處。
釋:阿難說,我現在能思惟的就是思惟的心體,這個心體確實是我的心性。隨著根與法相合之處,心就隨著出現了,也不是在身體的内、外和中間三處。
阿難把自己能思考緣慮、能打算、能計劃的心體當作自己的真實心,其實這還是生滅的意識心,這句話一說出來,還很肯定的說這就是我的真心,這無異於認妄爲真。
合處一般是指六根合於六塵之處,比如說色塵出現,眼根與色塵合,識心就生出來了,當根和色塵合一起時,心就顯現出來了;耳根與聲音合一起,耳識心就出現了;鼻根和香塵合在一起,鼻識心就出現了;舌根與味塵合到一起,舌識心就在味塵上出現了;觸塵上也如是,法塵上也如是。只要有法出現,法就和根合在一起,識心就在此處顯現出來。
阿難的意思是,我的心是隨著塵的出現而出現的,這樣出現的心沒有處所,既不是在身體内,也不是在身體外,也不在身體中間,三處都不在。因爲之前佛否定了識心在身體的内外中間三處,阿難就避開這三處而征心所在,這回阿難確認自己的心確實不在内外中間三處,而是在法塵出現的地方隨時而有,隨所合處就有我的心在。阿難就把自己能思惟的心當成他自己真實的心性,認妄爲真,能思惟的心當然是意識心的體性,是生滅虛妄的,阿難此時還沒有認識到這一點。
原文:佛告阿難。汝今說言。由法生故。種種心生。隨所合處。心隨有者。是心無體。則無所合。若無有體。而能合者。則十九界。因七塵合。是義不然。
釋:佛告訴阿難說,你現在說由法出生的緣故種種心就生出來了,隨著法所合處,心就隨著出現了,可是這樣的心是沒有自體的,那就不能合。如果心沒有自體也能合的話,就相當於有個十九界,是因爲心與第七塵境合起來而出現的一樣,這是沒有道理的。
阿難說的這個心是沒有自體的,因爲是被生出來的,又是由法決定的,沒有法就沒有心,這樣的心無法決定自己的存在,就不能與法合在一起。如果你這個心沒有體,而能和法合到一起,那就意味著有個十九界,是因爲七塵合而出現的。第七塵境是子虛烏有的,沒有任何相貌和自體,無法合起來成爲第十九界。除了六根六塵六識十八界之外,那第十九界怎麽也找不到;如果有第十九界的存在,那也是因爲有第七塵,與六根六塵六識和合起來成爲了十九界,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同理,六識也是沒有自體的,沒有來處和去處,沒有固定處所如何能合?六識不能合,就不能說隨所合處心則隨有。
七塵和第十九界就相當於烏龜的毛和兔子的角,子虛烏有。能思惟的識心與龜毛兔角同樣都是虛妄沒有體,沒有體的不能合,與什麽法也不能合到一起,那麽隨所合處心則隨有是不對的。
原文:若有體者。如汝以手。自挃其體。汝所知心。爲複内出。爲從外入。若複内出。還見身中。若從外來。先合見面。阿難言。見是其眼。心知非眼。爲見非義。
釋:如果你說的這個心是有體的,就比如你用手自己碰觸自己的身體,然後有個能覺知的心就出現了,這個覺知心是從身體裡出來的,還是從身體外進去的?如果你這個能覺知的識心是從你的身體内出來的,知道自己碰觸了自己,你這個識心就能看見身體内;如果這個覺知心是從身體外進來的,就應該先看見自己的臉。阿難辯駁說,見面和見一切法是眼根見,不是心知;知是心知,不是眼根知,心知是識心的作用,能看見臉是眼睛看的,不是眼識心。
佛又退一步假設說,如果你阿難說的這個識心是有體的,那你這個心體是從身體裡面出來的,還是從外面進來的?比如你拿你自己的手碰觸你的胳膊、碰觸你的腿、或者摸觸你的臉,那碰觸摸觸了以後就是身根與法合到一起了,這時就有一個能感知的心出現了,就知道自己碰觸了自己。那你這個能知的識心是從哪裡來的呢?是從身體内出來的,還是從身體外邊入進來的呢?
如果心是從身體裡出來的,應該知道身體裡的情況,比如說血液流動、筋轉脈搖、肌肉骨骼、身體内溫度以及身體内種種的情況,身體裡的東西你都應該能見得到。可是你的心現在並不知道身體裡的情況,血液流動的情況不知道,體溫情況不知道,肌肉骨骼情況不知道,内裡的氣體運行的情況不知道,細胞的新陳代謝也不知道,身體裡的情況都不知道,那說明你這個識心不是從身體裡面出來的。
如果你這個能知的識心,是從身體外入進來的,知道自己碰觸了自己,那麽你這個能知的識心,應該先看見自己的臉;可是你現在看不見自己的臉,那就說明識心不是從身體外邊入進來的。所以說識心既不從裡出,也不從外面入,那就說明識心沒有體,是虛妄的。佛這段話說明,沒有自體的心隨所合處則有是不對的。
原文:佛言。若眼能見。汝在室中。門能見不。則諸已死。尚有眼存。應皆見物。若見物者。雲何名死。
釋:佛說如果眼根能看見的話,你在房間裡,門能看見嗎?如果門能看見,那些已經死了還有眼睛存在的人,應該都能看見物。如果死人眼睛能看見物,那什麽叫作死亡?
這是很關鍵的類比,比如說阿難在屋子裡,通過門能看見門外的物體。這個門比喻爲阿難的眼根,在屋子裡的阿難比喻爲識心,佛說如果你的眼根能看見外邊的色塵,那屋子裡的門就應該能看見外邊的物體,門就相當於你的眼睛,識心就相當於屋子裡的阿難你。那你看看現在,能見外邊色塵的,是門見還是識心的阿難你見的?是眼根見的還是眼識見的?
佛說如果門能看見外邊的色塵,那就類比說如果你阿難的眼根能看見外邊色塵的話,那麽已經死去的人都有眼根,死人也應該都能看見物體了;如果死人也能看見物體的話,他們怎麽能叫作死人呢?應該還是活人才對。以上類比和比喻把阿難的觀點都否定了,說明能見物的是識心,不是根。如果是根能見,死人也有根,死人也能見;可是死人不能見物,死人如果能見物,他就沒有死。
你阿難的眼根相當於門框一樣,如果門框不能看見外邊的色塵,那麽眼根也不能見外邊的色塵;看見外邊色塵的是你阿難這個人,相當於你阿難的眼識,是衆生的眼識識心能見,那就說明是識心能見不是根能見,這就把阿難的狡辯否定了。說明能見的不是眼,是識心。識心既然能見,現在你的識心不能見到自己的臉,說明你的識心不是從身體外邊入進來的,也不是從身體裡出來的,那就是說識心沒有處所,沒有處所就沒有體。沒有體就是一個虛妄的,不是你的心性,你就不能把這個能思惟之心,當作你真實的心性來悟。
原文:阿難。又汝覺了。能知之心。若必有體。爲複一體。爲有多體。今在汝身。爲複遍體。爲不遍體。若一體者。則汝以手。挃一支時。四支應覺。若鹹覺者。挃應無在。
釋:假如說你阿難這個能覺知的識心,一定是有體的,那我就要問你,這個體與身體是一體的還是多體的?識心在你身體裡,是遍滿整個身體,還是不遍滿身體只在一處?如果你的能覺之心與身體是一體的,那麽你用手碰觸一隻胳膊時,四肢都應該有知覺才對;如果四肢都有知覺,所謂的碰觸就沒有處所了。
假如說能覺知的心與身體是一體的,那麽當你的手碰觸你一隻胳膊的時候,你另外一支胳膊和兩條腿四肢都應該有感覺,當你碰觸身體的一個處所,其它處所都應該有感覺,都應該有個知出現,可是衆生都不是這樣,那就說明知覺與身體不是一體的。如果碰觸在一支胳膊上,四肢都應該有感覺,那還能叫碰觸嗎?碰觸一支胳膊還有什麽意義呢?碰觸你的頭,腳也知道,那碰觸頭還有什麽意義呢?那就沒有意義了。
原文:若挃有所。則汝一體。自不能成。若多體者。則成多人。何體爲汝。
釋:佛又接著說,如果碰觸摸觸身體時是有處所的,而且全身都有感覺,那麽識心與身體是一個體是不對的。假設覺知心與身體是多體的,不是一個體,那麽你阿難就成了多人,哪個體是你阿難呢?
比如說碰觸到你胳膊有一個心體出現,碰觸到你腳上又一個心體出現,碰觸自己鼻子的時候又一個心體出現,碰觸自己眼睛的時候又一個心體出現,那你阿難有多少個心體呢?顯然這件事是不成立的。一個心體是一個人,那你有這麽多心體,你阿難就有這麽多人,你把哪個心體當作阿難呢?你是把碰觸胳膊的心體當作阿難,還是把碰觸鼻子的心體當作阿難,還是把碰觸眼睛的心體當作阿難?把哪個當作阿難都不對,所以說你阿難有多個心體是不對的。
原文:若遍體者。同前所挃。若不遍者。當汝觸頭。亦觸其足。頭有所覺。足應無知。今汝不然。是故應知。隨所合處。心則隨有。無有是處。
釋:佛說,你的知覺心體如果是遍布整個身體,就像剛才說的那樣,手碰觸在一處渾身上下都有感覺;如果知覺不遍整個身體,只在身體的某一處,當你觸碰頭部時, 再同時碰觸腳部,頭有感覺,腳應該沒有感覺。因此你應該知道,隨著法的合處,心就隨有,沒有一點道理。
如果知覺不遍身體,用手摸頭的時候,說明知覺在頭上不在腳上,你再用手去摸腳的時候,腳就應該沒有知覺,可是不是這樣,手碰到哪裡,哪裡就有感覺。如果心體在你的頭部,你用手去摸自己的腰,那你的腰部應該沒有感覺,可是當你用手摸腰部時,腰部確實是有感覺的,那就說明知覺心體不遍整個身體也是不對的。
佛把心體存在的幾種情況都否決了,說明阿難所說的心是有體這個觀點是不對的。阿難說自己的心是有體的這一個論點就是不對的,因爲這個心沒有體,沒有體就不能合,比如說烏龜沒有毛,那你就不能再往下談烏龜毛的問題;兔子沒有角,我們就不能再往下談兔子角的任何問題,因爲都是沒有意義的。阿難你這個能思惟的思惟體,就是自己的真實心是不對的。這樣佛就把阿難第五處征心的論點破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