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返回

書籍
作品

楞嚴經奥義

作者:生如法師更新時間:2023年11月18日

第七節  第七處征心—一切無著名之爲心

原文:阿難白佛言。世尊。我昔見佛。與大目連。須菩提富樓那捨利弗。四大弟子。共轉法輪。常言覺知。分別心性。既不在内。亦不在外。不在中間。俱無所在。一切無著。名之爲心。則我無著。名爲心不。

釋:阿難對佛說,世尊,我從前看見您與神通第一的大目健連、解空第一的須菩提、說法第一的富樓那、智慧第一的捨利弗四大弟子一起談論佛法的時候,世尊常常說覺知分別心性,既不是不在内,也不是在外,也不在中間,哪裡都不在,一切法都不著,所以才說之爲心。那麽我那個無著的就是我的心吧?

佛與聲聞弟子轉法輪時講的是小乘法,這時候世尊只能談能覺知的妄心六識,在小乘這裡絕對不具體講第八識的覺知性。阿難回憶世尊所講的話,說能夠覺知分別六塵萬法的心性,既不在内也不在外,不在中間;内是身體之内,外是身體之外,沒有一個中間,不在任何一個處所上,不附著在一切法上,名之爲心。阿難前邊敘述的是佛說的原話,後邊是他自己理解的意思,佛說的原話是沒有問題的,他自己的理解卻錯了。

阿難問佛:則我無著,名爲心不?既然一切無著,在一切法上都找不到識心,識心不附著在任何一個法上,那麽這個不附著在任何一個法上的識心,是不是我的識心?阿難就像猜謎語那樣,這個不對,就猜那個,那個不行,就再說另外一個,總是在猜測。阿難最後說無所著的是我的心,這個說法到底對不對,他自己也不敢肯定,就問佛。佛也很耐心的回答,佛爲什麽這麽耐心呢?因爲世尊要講諸法實相,要講大佛頂首楞嚴經,是爲了利益無量的衆生,佛就耐心細致的爲阿難講,其實佛是爲了後世的所有衆生在講。

原文:佛告阿難。汝言覺知。分別心性。俱無在者。世間虛空。水陸飛行。諸所物象。名爲一切。汝不著者。爲在爲無。無則同於。龜毛兔角。

釋:佛告訴阿難,你所說的覺知分別心性,在一切法上都不存在,但是世間的虛空是一切法中的一法,水陸飛行的動物植物、一切物體星體,這些法都是一切法中的一法,你所看見的所有的物相、色聲香味觸法、天宮、人物、六道衆生、所有的星體、宇宙器世間一切法,都是一切法當中的一法,你都能分別得出來,你所不著的心是存在還是不存在呢?如果你的心是不存在的,就像烏龜的毛與兔子的角一樣。

原文:雲何不著。有不著者。不可名無。無相則無。非無則相。相有則在。雲何無著。是故應知。一切無著。名覺知心。無有是處。

釋:怎麽叫作不著呢?如果你有一個不著的心,還是有一個心,不可能說你的心是不存在的,說沒有心就不對了。如果你的心一點相貌也沒有,才能說確實沒有心;可是你的虛妄覺知分別心性還是有相貌的,不能說你沒有覺知心性,因爲還能覺知分別這些六塵萬法。如果你覺知分別的心性是有,那麽覺知心就有運行的行相,有分別覺知的相貌存在;如果有覺知相貌的存在,那就是說明你的心還是存在的,既然你的心是存在的,怎麽能說是不著一切法呢?

如果你的心真的不著一切法的話,那麽你就不能覺知一切法,也不能分別一切法,可是你的心確實能夠覺知一切法,分別一切法。我領你到天宮,你還是能看見天宮;我領你到地獄,你還是能看見地獄,水陸飛行的所有的動物植物,所有的物相你還是能看見的,還是能覺知、能分別,那就說明你的覺知心是有相貌的。既然有相貌,就是存在的,你怎麽能說你的覺知心一切法都不著呢?所以你說一切法都不著的才是你的覺知心,這是不對的。

原文:若汝執吝。分別覺觀。所了知性。必爲心者。此心即應。離諸一切。色香味觸。諸塵事業。別有全性。

釋:如果你執著能夠分別色聲香味觸法的心,能感覺到六塵的心,能觀察到六塵的心,一定是你的真實心,那麽這個心應該是離開色聲香味觸法這一切境界,還應該有自己全部的特性存在,不會隨著六塵有而有,不會隨著六塵滅而滅。這個心應該是自在的心,本來就在的心,不能是因爲有六塵才能出現的心。可是那個分別覺觀的心,離開六塵就不存在了,那就不是你真實的心。

這是第七處征心的論點,世尊又一次破除了。阿難無言以對,承認他所說的心所在的七處都是不對的,覺知分別心性不在這七處,那到底在哪裡呢?這時候的阿難很迷惑了,那麽下文的述說就顯得很重要。前面的七處征心都是征的阿難認爲能思惟的心、能推理的心、能夠愛樂佛的心,他把這個心當作真實的,然後就找尋這個心所在,最後佛都給否定了,說心確實不在内外中間三處,也不在阿難所說的七處,因此這樣的心不是真實的心,是生滅虛妄、因緣而生的妄心,那真心到底在哪裡呢?請看《楞嚴經》後面要敘說的。  

七處征心,都沒有征到六識心所在,說明六識沒有處所,來無所來,去無所去,幻化虛妄不實,依他起,無自性。現在雖然有這樣正確的認識,可是還不是實際証得。要想實際証得,就要在甚深的禪定當中,動用意根仔細的深思參究,理路思路清晰了,証據確鑿了,所有的疑都斷除了,意識與意根都沒有任何疑惑,就是實証。

目錄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