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含经十二因缘释
第八章 了断十二因缘的关键环节
第一节 十二因缘生死链及顺逆生死门
一、十二因缘生死链
无明(意根的无明)——行(身口意行)——识(六识以及业种)——名色(后世的五蕴)——六入(六根)——触(六根触六尘)——受(六识的受,引起意根的受)——爱(六识的爱,主要是意根的贪爱)——取(六识的取,主要是意根的取)——有(三界五蕴世间法)——生(五蕴身在三界世间出生)——老病死苦(五蕴身灭)。
生死缘于无明而有,是意根的无明导致无量生死现行,意根由于无明,起心动念,有所抉择,想要造作业行,于是六识出生满足意根的意愿造作身口意业行,于是三界世间业种留下了。有了三界业种,必有后世于三界中流转。在死后中阴阶段意根随业入胎,有了最初的名色,随后六入渐渐具足,触就出现,随触之后,识的受觉就出现了,有了受就贪爱不止,于是执取受和尘境,业种存下,后世的有必须继续出生和存在,后世的生就会出现,老病死必然出现。
名色,最初是意根和受精卵,最后是五阴身。入胎时是意根和阿赖耶识入胎,与受精卵和合成为名色,完整的名色就是六识、六根加六尘,共十八界。那么名色缘于什么识才能出生?借助于哪个识才能出生?需要借助于前世的六识,因为六识的造作能够留下未来世五阴身的业种,有种子才能有五阴身。名色具足时,才能有内外六入的触,之后就会出生今世的六识。六入具足,才能有六识,六入具足时五阴身具足,六识就可以造作身口意行了。有业行就有种子,有种子就有果,业行之后留下业种,以资润未来世的五阴身,众生就是这样生生不息。
要想解脱生死轮回苦,就必须要打开十二个生死链条,最关键的问题就是种子,六识只要不再造作业行,就不留业种了;六识不造作业行完全决定于意根的思心所,只有意根的思心所不抉择造作业行了,六识就不造作身口意的业行,就不留下种子;要想意根的思心所不造业,就要破除意根的无明。要想破除意根的无明,就要修习四圣谛法,修习十二因缘,定中深细观行,证得五阴世间空无我之后,慢慢就会把生死链条解开了,就得解脱了。
二、了断十二因缘的关键环节
十二因缘通三世,无明、行和识是前世的支分,名色、六入、触、受、爱和取是今世的支分,有、生和老死是后世的支分。思惟此理时分为顺和逆两种方法,顺着十二因缘思惟,能了解意根由于无明起行所产生的六识身口意行,会导致后世五阴的生老病死苦。逆着十二因缘思惟,有两个分支,一个分支是由名色追溯到前世六识造作业行留下的业种,然后再追溯到意根的无明;另一个分支是由名色追溯到生死的源头阿赖耶识。
其中逆因缘的第一分支,由老死开始往前追溯,依次追溯到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名色、六识、行和无明,今世了断生死的重点在哪里?在取、爱、受和触着四个环节。因为名色和六入必须要用,现在不能灭除,如果要灭除就得自杀死,即使自杀死亡也免不了后世的生老病死,而六识的业种是前世造作身口意行落下的,即使忏悔,也不能灭除名色五阴了,那么要想后世解脱生死,就要着重在触、受、爱和取四个环节上修行,而后三个环节是由触流转出来的,都是直接或者间接以触为缘而生,所以触是很关键的一环。
触是六根对六尘的触,也就是内六入对外六入的触,之后六识出生加以了别,再生受,于是贪嗔就出现了,对六尘境界的执取也会随之出现,这些业行就会导致今世和后世的生老病死苦。如何能避免对六尘的触呢?那就要减少和灭除意根的攀缘性,意根不攀缘六尘,就不愿意再触六尘,如果不触六尘后边就没什么事了,心就清净了,所以关键还是在意根这里。
如何能让意根不再攀缘六尘?一是修定,二是明理,在定中观行六尘境界的无常和生灭性,明理就能断除无明,没有无明意根就不再攀缘六尘境界,对六尘境界不再感兴趣,就会自动减少攀缘,就会减少触的次数和时间,慢慢心就清净了。心清净了就无受,无受就无爱,无爱就不取。
众生的无始劫以来六根习惯于触六尘,很难都降伏和去除,有时也是生存需要不得不触,或者是被动的触,一旦触了之后,就要减少受,或者不受。做到触时无心,就无受,无受就不爱,不爱就不取。要做到少受或无受,就要有禅定,也要有观行智慧,心才能空,才能离相,才能不受境界,心清净,也就不会取着境界了。
如果不受境界比较困难,不能完全做得到,那么在对境界感受的时候,尽量不要生起贪嗔,要思索受的无常和虚妄,思索境界的生灭和无常,心就能降伏下来,贪嗔就能减少了。爱和受连接比较紧密,在受的时候不生起贪爱很难,这时候必须要有禅定,定力一定要强,才能降伏爱,甚至断除爱。而断除爱必须有初禅以上的禅定才行。在一切法的修行过程中,不能离开禅定,禅定浅一点,烦恼就不能降伏,更不能断除,解脱就无望。
在降伏爱这个环节的时候如果失败了,那么取着所爱就几乎是不可避免了,要想不取太难了,取灭了,要在三果修圆满的时候,四果就不再取着了,一瞬间的取有可能避免不了,但是瞬间之后就会以智慧断除。如果总有这样的现象发生,就是解脱不太坚固的阿罗汉了,在临终无余涅槃之前要不断的作加行,才能在瞬间灭度和涅槃。
总结起来说,触受爱取四个环节都很关键,只有降伏和断除了前一个环节,后一个环节才有可能不出生,所以解脱最关键的还是触这个环节。一切法的修行,环境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诸佛菩萨修行的时候,都是在寂静和僻静之处,无人无事打扰,就没有那么多的触,功夫进展就很快,成道就很快。所以我们的修行在不得不随缘的情况下,还要多创造一些静修的因缘条件,尽量减少触的因缘,才好修行,热闹之处是无法成就道业的。
无明这个支分通三世,前世是因为无明,才有后边十一个支分,今世还是因为无明,触受爱取不断,后世也会因为无明,继续运作这些程序,三世生死不断绝。无明是在哪个环节断除的?其实在佛世的时候,修行十二因缘的人,大多数都是修行过四圣谛,甚至都是证果的人,在断除我见的基础上再来修行十二因缘,无明已经断除了,只是不够究竟和彻底。所以修行十二因缘证得缘觉辟支佛的果位要高于阿罗汉的果位,无明断除的更多,禅定和智慧更深于阿罗汉。无明是分很多层次的,辟支佛也不是究竟断无明,只有诸佛才究竟了断了无明和生死。
三、灭苦的关键环节
如果要灭除生老病死忧悲苦恼,十二因缘法里,哪个环节最关键?或者说十二因缘法里哪个环节最能直接导致生老病死忧悲苦恼?有人说是取,有人说是贪爱,有人说是受,有人说是触,有人说是六入,有人说是有名色,有人说是六识,有人说是行,有人说是无明。
首先来看只要灭掉取,不再取着了,后世的有就不会出现了,生死从此也就消失了。所以取还是比较关键的,没有取,就没有后世出生的因缘条件,如果想灭取,要如何做呢?如果一个人很贪爱,是否能灭掉取?根本不能,所以灭除贪爱也很关键。贪爱的灭除必须在断我见之后修出初禅定了,才能有能力灭除,灭除贪爱就是三果四果人了。
可是如果一个人不断的受,贪爱能否灭除不生了?根本不能,所以灭掉受也很关键。如何灭掉受呢?受是因为触境界而产生出来的,只有减少触、灭掉触,才能减少受、灭掉受,所以灭掉触也很关键。如何灭掉触呢?有内六入,就要不断的触,不触就很难受,不触不行,所以灭掉内六入就很关键。
如何灭掉内六入呢?内六入是由名色而来,有名色就有内六入,所以灭掉名色就很关键了。如何灭掉名色呢?名色由前世的业种而来,业种是六识造作身口意行留下的,如果六识不造作身口意行,就不会有三界的种子,也就不会有后世的名色五阴出生,生死就了了。所以灭除六识及六识的身口意行就很关键。如何灭掉六识呢?六识的出生是由意根决定的,意根想要造作身口意行,六识必然会出生并且顺从意根的心行而造作,意根有心于三界世间法,行于三界世间,是由于意根的无明所致,意根只要有无明,必然有心行,必然想要造作业行。
所以灭除意根的无明很关键,无明一灭,三界五阴世间必然会灭尽,连灰尘都不会出现。如何灭尽无明呢?修行是先要降伏意根的心行,降伏六识的身口意行,降伏六入的触,降伏受觉,降伏贪欲,降伏取着心,之后才能断除,直至灭尽。降伏的过程,就是修行三十七道品修行八正道的过程,就是修行戒定慧的过程。降伏之后,戒律严明了,禅定提升了,智慧增进了,身心轻安了,不久就会第一次脱胎换骨了,然后法眼净,证初果,进入三昧之中。第二次脱胎换骨在修出初禅定之后,烦恼次第脱落断除,我执断尽时,解脱三界世间苦。
降伏一个环节,其它环节次第都会得到降伏,断除一个环节,其它环节次第都会断除,其中无明断除最为根本,无明不断,其它所有环节都不能断尽,还会生根发芽。当有禅定时,触就会减少,受也会减少,爱也会减少,取也会减少,这些环节就得到降伏了,但是不断无明,这些环节还会增盛。出离心没有生起来,是因为没有认识到苦,认识不到苦,是因为有无明,无明比较重。
这些生死烦恼、生死无明的关键,都在意根这里,降伏意根,断除意根的无明,最为关键。意根有无明,就会攀缘,之后就会抉择,之后六识就出生,之后身口意行造作,之后业种存下来,之后再投胎名色出生,新一轮生死又出现了。就这样循环往复,无有止期。断我见证初果,是首次断除意根的无明,只断意根一部分无明,再继续修行,再断除一部分,智慧三昧增进,证二果,证三果,三界无明烦恼断尽,证四果。所以初果必断意根的我见,只是断得少,只断一部分,比较粗重的部分。
四、十二因缘顺生死门
十二因缘的第一支是无明,众生都有无明,无明是生死的根源,是造就生死的因。什么叫无明?无明是心中黑暗,不懂不明白。对什么不懂?对生老病死不懂,对于五阴十八界不懂,对于四圣谛和十二因缘法不懂,对法界实相不懂,对了生脱死究竟成佛之理不懂,这一切不懂就是无明。
有无明就有无明的业行,十二因缘的第二支就是行,无明缘行。因为意根有无明,为攀缘万法,进而产生了种种身口意行,这样必然会留存业种,于是十二因缘的第三支行缘识,六识的业种就出现了,有业种必然要产生后世的名色。身行是指五阴身的种种造作,生产、经商、事业、政治、维持色身的存在等等的行为;口行是语言觉观、思惟、言行造作等等的行为;意行是指妄想、计划、心里的盘算、思量、回忆、推理、判断、想象等等的心理活动。
众生的一切行为都离不开身、口、意这三行的造作,因为有无明,身口意行就和贪嗔痴烦恼相应,所造作出来的就是染污的业行,染污的业种就会被阿赖耶识收存,将来业种成熟就会出生未来世的果报身,于是生死苦恼不断。因为有六识造作的业种,就会有后世的果报,于是十二因缘的第四支识缘名色就产生了。什么叫名色?名就是说只有名字之法,但无形色,刚入胎时指的是第七识,六根圆满时指的是七个识妄心,也就是受想行识四阴。色就是受精卵,代表身体,名色代表身心五阴,色身与识心合起来叫作名色。
十二因缘第五支是名色缘六入,六入就是六尘从之入进来的六根。名色增长就会生出五根,与本来就有的意根,合起来就是六入。因为有了名色,就产生了六入。第六支是六入缘触,根的存在就是为了触六尘的,所以有六入必然有触。眼根触色尘,耳根触声尘,鼻根触香尘,舌根触味尘,身根触触尘,意根触法尘,六入与六尘相触后,产生六识,就会有受,有觉观和了别。
触之后生受,所以十二因缘第七支是触缘受。这个受首先是接受、领纳、感受,之后有苦乐受和不苦不乐受。如耳根触声尘,耳识和意识就出生并了别,就会有苦、乐和不苦不乐的感受,听到音乐就有乐受,听到争吵声就有苦受。触缘受,是六根触六尘的结果。受之后就会生出贪爱,所以十二因缘第八支是受缘爱,受产生出来以后,进一步就会有喜厌的思想情绪,希望有进一步的见闻觉知。
贪爱产生出来以后,就会执取尘境,对尘境有取舍心行,所以十二因缘第九支是爱缘取,希望自己喜欢的尘境永远存在不失,不喜欢的境界马上消失不现。因为有占有和执取的心行,阿赖耶识顺从于意根的执取,三界的器世间和后世的五蕴身就产生了,所以十二因缘第十支就是取缘有。三界有欲界、色界、无色界的五蕴十八界,欲界有男女,有男女欲,有生存资具,财、色、名、食、睡;色界有不分性别的天人的五蕴十八界,有色界天宫殿;无色界有六七八三个识和法尘,没有色身和五尘境,所以叫无色界。因为意根对三界法的执取,就感召出了三界法,三界的生死苦就出现了。
十二因缘的第十一支是有缘生,因为三界有的因缘具足了,生命就会在三界里出生。生存条件具足,生命才会出生,不具足就不能出生,比如说湿生的众生,一定是在潮湿的环境里才能生存,生命体才能出生,如果某个地方很干燥,没有水分,湿生的众生就不能出生。潮湿的环境才能有蚊虫,所以四生九有众生只有在因缘条件具足的时候才能出生。意根越执取,因缘具足的越快,生命出生的越快。
有生必有死,根本没有不老不死的,所以生命出生以后,就会渐渐的成长和老死,生老病死苦就出现了,所有的忧悲苦恼,纯大苦聚就出现了,所以十二因缘最后一支是生缘老死。外道修仙道,想要永远不死,实际上众生不管活多久,最终必将死亡,生老病死是一个生命循环周期。万物有生住异灭,人有生老病死,宇宙器世间都有成住坏空的循环周期,每一个众生只要生出来了,就会有死亡,这是免不了的。以上是顺十二因缘,是顺生死门。
五、十二因缘逆生死门
十二因缘倒逆过来,逆过来即是逆生死了生死,解脱生死苦。逆十二因缘第一支是老死支,为什么会出现老死现象?是因为有生,生则必老必死。逆因缘第二支是生支,为什么有生,生命为什么能出现在世间里?因为意根执取三界法,三界器世间就会出现,五蕴身随之就出现。第三支是有支,第四支是取支,众生为什么要执取三界世俗法?是因为内心里有贪爱。第五支是爱支,为什么有贪爱?因为对三界当中的六尘境界有觉受、有感受,有感受就会产生贪爱。第六支是受,为什么会出现受?因为有触,六根总是要触六尘,七识对所触之境就有觉受。
第七支是触支,为什么有触?因为有六入,就会与六尘相触。第八支是六入支,为什么会有六入?因为有名色,名色增长就会有六入。第九支是名色支,为什么会有名色?因为有六识不断地造作身口意行,存有业种,必然要出生与业种相应的名色。第十支是识支,为什么会出现六识的业种?因为意根的心行不断,促使六识不断造作身口意行,就存下了六识的业种。第十一支是行支,为什么身口意业行不断?因为意根有无明,对世间攀缘不断,导致十二因缘循环往复,最后一支是无明,这是十二因缘的逆推。
十二因缘逆推还有另外一个十因缘法,是逆推是推到名色这里,寻本溯源,会有一个根本性的思惟,思惟名色的真正来源是什么,生命的源头在哪里,名色是如何出生的?名色到底是从哪里来?辟支佛们逆推到这里,就知道名色的本源是阿赖耶识,名色是阿赖耶识出生的,再从阿赖耶识往前推就没有法了,阿赖耶识是生死的源头,行缘识支和无明缘行支只不过是名色出生的助缘。在中阴身里,意根带着阿赖耶识去投胎,没有阿赖耶识,意根也不存在,也不能投胎了。那么名色的来源,就是阿赖耶识,叫作名色缘识。
众生虽然有无明,但如果只有无明没有阿赖耶识,名色还是不能出生,甚至连无明也没有,所以众生出生的直接根源就是阿赖耶识,没有阿赖耶识,既没有无明,也没有生老病死,没有三界世间。因为是阿赖耶识产生了受精卵,那么受精卵这个名色,依靠着阿赖耶识才能生长和变异,所以名色直接来源于阿赖耶识,阿赖耶识也借助着名色才能显现出来。
离开名色,阿赖耶识就不能显现和起作用了,这就叫识缘名色,名色缘识,识和名色互相依赖。既然有阿赖耶识的存在,所以修行把十二因缘中的无明灭了,入涅槃以后,并不是成了一无所有的断灭空,还有涅槃本际阿赖耶识存在。十二因缘的每一支都以阿赖耶识为根本依,否则就成了无因而唯缘的谬论。如此四果阿罗汉和缘觉佛才敢入无余涅槃,因为涅槃不是断灭空。
六、意根在十二因缘中的决定性作用
众生有生老病死纯大苦聚,全部是因为有无明,而这个无明就是意根的无明,意根有无明才有思心所,之后才出现了六识的身口意行,有了身口意行,就会有业种的出现。十二因缘第二第三支分都是由于意根才出现的,六识的身口意行是随顺意根而有的,落谢下来的种子也是因为意根的心行而有,所以后世的名色就是因为意根的无明攀缘而有。所以意根对于生死有绝对的主导作用,对于其他法都有推动作用。意根染污六识就染污,种子就染污,名色苦受就多,尤其是三恶道的苦。
名色增长以后,出生六入,六入与六尘的触,由意根作主,意根攀缘多触就多,生死业就多,攀缘少触就少,生死业就少。触之后的受、爱、取,虽然有六识的受爱取,实际上起决定作用的,能引出下一支出生的是意根的受爱取,意根没有受爱取,就没有下一个支分出现。最后三支的有、生和老死,完全是因为意根的取出现的。所以生死轮回的出现,意根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十二因缘阐明了意根是生死的根,解脱和沉沦都在于意根,要想了脱生死,就要解决意根的问题,破除意根的无明。意根也是四圣谛苦集灭道的根,苦是由意根无明心行促使六识造业而来的,集是意根促使六识造业落下的种子而来的,灭是灭除意根的无明心行,道是意根证法而得来的。
既然意根在生死轮回之中,具有如此巨大的决定性作用,那么意根就具足了一切心所法,具足了所有善心所法和烦恼心所法,以及不善不恶心所法,意根的心所法决定了五识的心所法,决定了意识的心所法。意根心所法改变,六识的心所法就改变,一切法都随之改变。如果不改变意根的心所法,六识的心所法即使改变了,也会再变回去。意根烦恼不断,意识即使断了烦恼,也会重新生出烦恼,意根没有禅定,六识即使有禅定,也持续不了多久,必然会再次散乱。所以意根在十二因缘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修行意根就极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