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生如法师网站LOGO

四念处经讲记(第二版)(新修改)

作者: 释生如 分类: 二乘解脱 更新时间: 2024-12-03 00:40:27 阅读: 27

第四章  观心念住

接着讲第三观观心而住,四念住就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观心这一小段内容不长,但是其义却很深广。

原文:然。诸比丘。比丘如何于心观心耶。于此。诸比丘。比丘心贪者。知心贪。

释:现在继续往下观行,诸比丘,比丘如何修行住在心上来观察心呢?对于这个问题,诸比丘,当比丘心在贪着的时候,应该要知道自己的心是贪着的。

观心就是观察心的思想行为、烦恼习气,观心上的念头念起念落。此观心的方法就是发现自己心贪的时候,要知道自己心贪了。观心先开始观心的贪相,心起贪,就要知道心贪了。凡夫的心念一般是什么?无非就是内心里的那些烦恼心所,贪、嗔、痴、慢、疑、恶见,还有一些善恶是非观念,以及心量的大小广狭,首先都通过心念的形式流露出来。自己的心念是解脱的还是有贪嗔痴烦恼系缚的,观察一切时处的心念就能知道了。把这个心行心念观察出来以后,慢慢就能够对治了,也许你会找到一些方法来对治,也许你不用刻意对治就能降伏,这就是观心的作用。

这里有两个重点,一个是心贪,再一个就是知。这个知很重要,知、了知代表着觉悟觉察,无量无边的众生就是因为不知自心,觉察不了自心,有烦恼而不自知,导致自己在六道里生死轮回,流落于生死苦海中,不得解脱。自知有贪心以后,就会不知不觉地降伏,贪心就会逐渐减轻,甚至会灭去。不知是无明,知是觉悟。觉悟的是什么人?觉悟之人就是圣贤人,不觉悟的人是生死业障凡夫。所以当我们心起贪的时候,一定要回光返照,照见自己的心念和心行,能够觉察出自己的心有贪念。

什么叫作贪?贪就是喜乐于境界,黏着于境界,执着于境界,抓取于境界。对境界取相,然后再分别、执取、执着,这就是贪的行相。贪所取的范围是什么?观察一下众生都贪些什么就知道了,首先是贪色,对色生贪心,这个色的范围很广,眼所见的一切法都叫作色,包括人和物种种境界,当色尘各种境界出现时,眼根触了之后,心里就起贪着,贪爱、喜乐、喜爱,着境、执取、抓取,各种心念就出来了。

众生无量劫一直都处于这些心念之中,从来没有觉悟过,不知道这种种的心念属于贪念,是生死轮回的因,因这些贪念无量劫都堕于三恶道中。在六道轮回里为此受苦无量而不自觉知,就是因为把握不了自己的心念,以至于让不如理的心念一直泛滥下去,流转到无量劫之后的现在。现在遇到了佛法,一定要用佛法觉悟自心,对自己的心要觉知、觉照,对照佛法反观检查,然后把握自己的心念,改变心念,去除不善的心念,断除贪染心念。这样才能脱离六道轮回,得解脱。

其次是对于声起贪,各种各样的声尘与耳根相对,耳根触到了声音,对于可意声生起了喜乐之心,听到不合心意之声,就生起厌恶之心,因此贪厌之心不断地追逐着境界,黏着于境界、执着于境界,心就被声尘所束缚住了,不能脱离声尘,当然就不能脱离六道轮回。这就是无量劫生死轮回的因。

因为心里认为声音是真实有的,才对声音起着喜贪心、厌恶心。听到赞扬自己的声音,心里就高兴,高兴是什么心?是取着境界的心,贪着境界的心,贪着声音的心。耳根听声音所起的贪念是造业的因,是生死轮回的因,喜欢被人夸奖被人追捧,喜欢名声名气,喜欢被人恭敬,这都属于贪心。因此贪心不能脱离境界,被境界黏住。本来是我们想去抓取境界,执取境界,结果却被境界所捆住、束缚住、拴住了,这样我们就不能脱离境界,不能脱离三界生死轮回。

那么在见色听声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回光返照自己的心念处于一种什么状态,贪的时候一定要知道心在贪,要知道心在执取、抓取境界,心在喜乐于境界,着于境界,就应该知道这种心是不应该存在的,应该断除,应该离去,这时就开始觉悟了。因此觉悟以后就能有机会有力量断除贪爱;断除贪爱以后,心就能够得到解脱,证得慧解脱,当智慧也得解脱,心不被贪爱所遮障时,才能够出离三界六道轮回。

贪的另一个对相是香尘,鼻根与香尘相对,不管是香味还是臭味,或者其它任何一种味道,凡是与鼻根相对的都是香尘。鼻嗅香时,观察心是一种什么状态,心念如何,是否是贪染的。我们凡夫一般都喜欢香味,嗅到香味时觉得心很舒服很愉悦,如果嗅到了臭味,就会心生厌恶,躲避厌离。不管是喜欢香尘还是躲避香尘,都属于对香尘的执取,在相上有了一种分别,执取属于贪厌心行。这个心念就是生死轮回的因,因为取了境界、执着了境界,认为这个境界是真实的,没有把心空掉,就被这个境界所黏缚住了,到临终的时候,因为心没有脱离这种境界,就被这种境界锁在三界六道生死轮回当中,所以贪取香尘是生死的因。执取香尘,不得甚深的禅定,因为定里心是空的,心有物不空,就没有禅定和智慧,不能解脱。

味尘也是心贪的对相,舌尝味的时候,遇美食美味则心生贪,对于不可意的味尘生厌离,有贪有厌的心,被味尘黏缚住了,心无法脱离味尘境,被境界所系缚不得解脱。当味尘出现的时候,执取味尘相,生贪生厌,心就不得自在,不得解脱。抓取美食的时候,就被美食抓住了,美食在三界里,属于三界世间法,尤其是属于欲界的法,心就不能脱离欲界,初禅定不能成就,别说三界了,欲界都出不去。由于贪人间的味尘,欲界定都没有,欲界天都去不了,贪人间的法,不会有天上的禅定,贪欲界的东西,包括贪欲界天的境界,色界的禅定就不能有,色界天就去不了。

属于欲界的法,贪着就不能出欲界,属于色界的法,贪着就不能出色界,属于无色界的法,贪着就不能出无色界,因为心与境界捆在一起不可分,脱离境界才能得解脱。心不得脱离境界,不得解脱于境界,就不能出离三界。所以平时贪饮食贪味尘,或者贪色贪声贪香贪味都不能得到解脱。

再说贪的另一个对相触尘,先说从外界来的,比如说衣服和色身皮肤的触,接触的触,还有光的触,各种境界对色身的触,这都属于触尘(男女欲贪更不用说了)。色身身根身识着了触的境界,喜欢触尘或者厌恶触尘,这都属于贪的一部分。喜欢、喜乐都属于着境界相,当我们黏着了境界、执取了境界、分别了境界,就被这些触尘的境界所黏住、束缚住,这样的心不能脱离于触尘,和触尘在一起,就不得解脱于色界和无色界。

抓取境界的结果就是和境界在一起,境界在哪里?境界就在三界里、在生死轮回里,境界不出三界,心和五阴身就不能出三界,而境界永远属于三界的法,不能出三界。当我们贪欲界的境界时,就永远出不了欲界,有人愿意和境界锁在一起,永远捆在一起吗?当然谁也不愿意,可是当境界来了,心就执取了境界,肯定要被束缚住。境界来了先有个相,相上又安了一个名,安了一个名就是分别了,分别以后就执着抓取,这样心就被境界困住不得解脱,不能和境界分离,就不能在境界上得解脱,不能出三界。这就是不自在的生死因。

心最后贪着的一个六尘境界相就是法尘,法就是五法境界上显现的细微法相,一切境界都是法,我们把一切境界都取一个相、安一个名,生起分别,就有了各种心行,贪嗔痴慢善恶心行都有,被六尘境界束缚住不得解脱。生死链条和境界拴在一起,境界不出三界,我们就不出三界。境界不出欲界,我们就不出欲界,我们想升天享乐,想有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的定境,想到色界天都不可能。

欲界人间境界我们抓取不断,欲界天界的境界,我们就接触不到。越抓取下层的境界,上层的境界就越接触不到、享受不到,离我们越远,越执着三界的法,我们离佛的境界越遥远。要想达到最高层次的境界,就要舍弃低层次境界。因为心是有限量的,不可能什么都抓取得到,执取欲界的法,就没有色界的法,执取色界的法,就没有无色界的法。

那我们应该要什么法?努力争取最上层次的法,那就把下面层次的法,一层一层的全部舍弃,不执取、不抓取、不黏着、不贪爱,也不厌恶。对这些境界心不着,心不着叫无所谓,因为所有境界都是空的幻化的,不应该生起分别心,不生起分别心就是不着境界,把境界当作幻化的、空的、不实在的,这样的心就是解脱的、自在的,然后生死由我们自己来把握,不被境界所扭转。

要破除无明,就要有一颗觉照的心,先觉照自己,在境界上生起了贪念的时候,一定要觉悟。修行就要先觉照自己,不要去觉照别人,或者你觉照了别人,发现了别人心贪的时候,也要回光返照自己,我有没有同样的心念。发现自己有同样的心念怎么办?就要知道这个心念是不好的,是有生死过患的,知道了以后,这个问题慢慢就能处理好。

先有个知,这是最初步的最重要的,知了以后下一步怎么办?如果贪念很严重,可以想一些办法来对治,不严重的心里知道就好办,贪念慢慢就会减轻了。对治的办法也许要悄悄的实行,心行的变化,意识最初未必能观察得出来。就像有一个窃贼,要来家里偷东西,第一步,知道他是一个贼就好办了,知道以后我们可以坐在家里看住他,这个贼知道被人发现,不好意思再偷东西,就退回去了,我们从此不再被洗劫不被盗,从而保障了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

原文:又心离贪者。知心离贪。

释:当心已经离开了贪,不再贪着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境界了,自己也要知心已经离开贪着了。

当修行一段时间以后,面对境界心不贪的时候,也要有一个觉知觉照的心,心里知道自己现在处于不贪着境界的状态,色尘出现在面前无所谓不在意,不喜不厌。声音出现在面前无所谓,不喜不厌。如果听到辱骂的声音心里很生气,这是着了境界、取了境界,把境界当作真实,被境界束缚了,其实声音这个境界不管是赞扬还是辱骂,境界本身都是空的、幻化的、不真实的、生灭的、无常的。从大乘法角度来讲,都是如来藏变现出来的各种假象,因此不要对这些声尘生起贪心、喜乐心、厌恶心,尽量把境界看空,做到这点是相当不容易的。

即使不能看空境界,境界仍然是幻化的空的,心不着境界时,境界就不能拴住心,当心着境界时,其实境界还是不能拴住心,束缚不了自己,是心自附境界而已。心于境界不着时,就是自由的、自在的、解脱的,生命就有价值有意义有乐趣了。心离贪时,内心要知,表示自己有反观力,有觉照力觉察力,有禅定有智慧。

原文:又心嗔者知心嗔。又心离嗔者。知心离嗔。

释:当心里有嗔的时候,应当知道心嗔了。当心离开了嗔心无瞋时,要知道自己心离嗔恚了。

什么叫作嗔?俗语说不高兴、生气叫作嗔,心里生起一种不愉快的感觉感受,生起一种厌怒心叫作嗔,于境界不喜叫作嗔。对六尘境界不喜之后,心起波澜,心中不平,生起怨恨、恼怒、愤怒之后,再生起违害心,都叫作嗔。嗔的对象还是色声香味触法、人事物理,其中色也包括我相人相众生相。严重的嗔叫作暴怒,暴怒之后就要采取行动了,嗔心生起来首先是伤自己,其次才伤他人。嗔念生起,以及想报复的时候,心就被境界黏缚住,不得解脱,不得自在,到临终的时候,就被境界和业缘拘锁在六道里,尤其是三恶道里。

境界都是在三界当中,欲界里的境界最多,最有吸引力,众生最不容易解脱于欲界。造了嗔业,业种存下来,就要在欲界里受报,在三恶道里受报,这是业系众生的原理。所以当我们对境界起嗔心的时候,一定要生起觉照心,修行首先要有个知,知自心之后,下一步才好采取一些方便的方法措施,让心离嗔,这就是修行。如果第一步不能觉知到嗔,就不会赶走嗔心,降伏不了嗔心,就会随嗔心而流转,业行就会造作出来。

当面对令人气恼的境界而心里不生嗔,也不想报复人时,心已经离嗔了。离嗔有时指断除嗔心,有时不一定是断除嗔心,嗔心也许还眠藏着没有起现行。心不起嗔念也许是压伏着嗔念,不是断除。压伏、降伏和断除三者有层次上的差别,压伏降伏嗔是初果二果之前的人,三果以后才能断嗔。三果之前是离嗔,离有很多的含义,也许三果里也包括离,因为心里没有嗔的现行烦恼就是离。心现前没有起嗔心,可以叫作离嗔,但不一定就是断嗔。如果嗔心永远不现行,就是断嗔。一定有初禅定才能够断嗔,初禅定之前是降伏、压伏,离不一定是断。弄清楚这些概念和内涵就知道自己现在修行层次在哪一个阶段。

原文:又心痴者。知心痴。

释:佛说,如果心愚痴者,要知道自己此时心里是愚痴的。

痴的含义最不容易定义和弄清楚,更不容易检查出来,因为愚痴,所以才不容易发现自己的愚痴。贪嗔痴三个烦恼,贪欲最容易断除,嗔在其次,愚痴是最难发现和断除的,一念无明属于愚痴,对三界贪爱也属于愚痴,乃至于嗔恚也属于愚痴,先不说其它更细微的愚痴,贪嗔都必须是从三果人开始断起,四果才能断尽,而真正要断尽所有的愚痴无明,要到佛地才能断尽。愚痴也叫作无明,无论三界世俗法还是佛法,凡是心里所不懂、不知道、不明白、不会的都叫作痴,都属于无明。有无明就没有明,明就是明了,无明就是心里黑暗没有光亮。

成佛路上需要破除的无明,即使有无数台电脑一起运算也算不清,就像空中的灰尘,就像海边上的沙尘一样的多,根本无法数得清。既然如此,谁还能起慢心说自己很有智慧?即使现在修出那么一点点境界也根本不算什么,站在一定的高度和广度观察,我们只是空中的一粒灰尘而已,只是大海边的一粒沙子而已。再从十方世界的角度观察,我们更算不了什么,十方世界诸佛和诸大菩萨有无量无边之多,其智慧极其深细和广大,我们与之相比犹如滴水与大海,所以根本没有资格生起慢心,有慢心就是愚痴,就要想办法对治、降伏和舍离。

愚痴的范围很广很微细,几乎涵盖到方方面面各个领域。对于五阴世间的认知,对于见闻觉知性的认知,对于三千大千世界的认知,都是无明。对于四圣谛理愚痴,对于解脱生死愚痴不懂,不知不证,对于法界实相愚痴不懂,对于诸法无我愚痴不懂,对于成佛之理愚痴无知。于是把接触的一切法都当作我和我的,认为都是真实的,无量劫造作了无量的愚痴业。痴的范围最广最细,断除最难,生起任何一种烦恼和习气都是因为愚痴,包括喜心和乐心,全部是因为愚痴无明。如果小乘解脱六道生死轮回的愚痴无明断尽了,就是四果俱解脱和慧解脱的阿罗汉,大乘成佛过程中的愚痴无明断尽了就是佛。菩萨还有无量无边之多的愚痴无明,尤其是成佛路上的法更多更细腻,这些法不知就是愚痴。

愚痴无明的种类,有一念无明、无始无明、尘沙无明,细分种类就更多了。世俗人对于世俗法的愚痴无明就有极多,如果世俗法都通达了就是佛,只要不是佛,世俗法就不能全部通达,只有佛才能通达所有的世俗法。众生在世俗轮回了无量劫,世俗法还是不懂更做不好,做人也做不好。

如果严格定义无明,框定无明的内涵和范畴,只要有心有所求,就说明把境界当真实,把一切法当真实了,那就是无明。这些无明需要极长时间一点一点的破除,一天二六时中包括睡觉都要生起觉照,境界出现时,要生起觉照的心,明白这是空的幻化的无常的,是如来藏假借各种因缘变现出来的。一切境界不管好坏,都是幻化的,不是真实的,心不着,心不乐,空空的,不起心念,无明就破了。没有境界就没有心,没有心就发现不了自己的无明。那怎么去给它剪断?就要在境界当中剪断,尤其是在逆境当中剪断。因为逆境当中生起那个心念更多。没有逆境烦恼就隐藏不现起,菩萨的烦恼习气也不现起,深深埋藏着,智慧的剪刀就用不上了。

智慧和禅定都是剪断烦恼的剪刀,境界出现时起了烦恼,当时就应该反照,拿起智慧的剪刀来剪断烦恼。如果烦恼被压伏着没有机会现前,如石头压草一般,早晚有一天还会出现,那时草有可能就疯狂生长起来,控制不住了。所以娑婆世界是非常好修行的世界,境界多,断除烦恼的机会就多。其它佛国土都是顺境,烦恼不容易现前,智慧剪刀就用不上。智慧剪刀用得越多,剪断的烦恼习气越多,成就越快。

那么我们修行的目标是什么?就是要快一些解脱,快点减除无明烦恼。那就要在历缘对境时,降伏和断除烦恼。所有的冤家都可以齐上阵,一起来都没关系,要看得空,要忍得住。起了烦恼就掐断,起了烦恼就剪除,这样所有的烦恼都会一点点破除,无明很快就能断尽。到其它的佛国土就没有这些境界,成佛很慢,可能很多劫都还在原地踏步。佛经中介绍说,其它佛国土的菩萨多劫围在佛身边快乐优哉,还有神通,可是智慧的境界却修上不去,好多劫菩萨果位都不能上升,修行不容易进步。

所以我们修到不容易被逆境转的时候,应该到类似于娑婆世界这样烦恼深重的地方来修行,在这样的世界里,接触的境界多,逆缘多,烦恼现起的机会多,觉照的机会就多,智慧剪刀用的机会也越多,掐断无明烦恼的机会就多,断除的无明就多,这才叫作真实修行。如果面对的全都是顺境,你说你修行好,好在哪里呢?逆境里修行才是最快的,但是逆境修行也容易沉沦。什么样的人容易在逆境修行中沉沦?没有觉照力的人才容易沉沦。有觉照力的人越是在逆境,修行越快,一个一个荆棘全部砍掉,勇住直前面对逆境逆缘,当这些逆境逆缘没有了以后,自己的心也全部对治完了,再也没有什么逆缘了,佛是没有逆缘的,即使有也是示现给众生看的。

原文:又心离痴者。知心离痴。

释:如果比丘的心离开愚痴了,应该要知道自己的心离开了愚痴。

通过不断地在某一法上努力修行,才能对某一法离痴,但还不能对所有的法都离愚痴,只有佛对所有的法都离痴断痴了,众生的离痴是指某一方面的,对某种境界是离痴了,原来对某种事理愚痴不懂、不会、不解、不明白,现在懂了,对那个法是离愚痴了。就像小乘四谛法,原来一点也不懂,也不会修行,现在懂了会修行了,而且证到了,就离痴了,或者叫断痴。但是其它方面还有不懂的,无明非常多,尽管证了小乘的一二三四果,或者大乘的菩萨果,但在世间法上的这个痴还是有,更别说出世间法了。因为那个痴范围太广了,我们仅仅是断了某一方面的痴。原来特别严重的愚痴,现在检查时发现没有了,这叫离痴,暂时这个痴念与无明没有了。

离痴也包括压伏和断两个层次,什么叫压伏和断?比如说在五盖法上,首先降伏压伏五盖烦恼,就会出现初禅定,之后才能一点点的断除五盖烦恼,这是次第。比如说证果这个问题,证果有解悟和证悟,证悟叫断痴,解悟叫离痴;大乘明心见性也是这样,证悟叫断痴,解悟叫离痴。断了无始无明以后其它方面不懂的法还有很多,都还没有离痴,也没断痴。就算是大菩萨,对于世间法不懂不会的也有很多,还有愚痴无明,佛法方面不会也有很多。

只有等到把佛法全部证到了,世间法的愚痴也都消尽无余了。只有佛对于世间一切法全都懂都会,菩萨都不行,比如有些人证到几地菩萨,来搞一个世间法,有的也搞不好,即使有神通,有些事情也没办法。总有他不懂的,对于医学、饮食、医药、生理、心理等方面,也不是全通达,众生的心理也不是完全掌握,这都属于愚痴。

只有掌握众生的心,才能够引导众生,对治众生的烦恼,领向解脱之路,菩萨做不到这一点,就没有能力完全了解众生的心念,他带领的众生也就没有智慧,这都属于愚痴。世间法的智慧和佛法的智慧是连在一起的,佛法智慧证量越高,世间法通达的越多,愚痴越少。

原文:又心集中者。知心集中。

释:当禅定提升,观行时能做到心力集中了,心里要知心力集中了。

现在讲心的集中问题,在修学四念处之前,心是散乱的,东方的事情心着境粘着,西方的事情心也着境粘着,南方、北方、上方、下方、过去、未来,心全部都着境缚着,众生都是这样,意根的攀缘非常广,这个境界来了心就贴过去了,那个境界来了心也贴过去了,心像八爪鱼似的,其实比八爪鱼分散得还厉害,这叫散乱。现在修定观行心不散乱了,能渐渐地集中到一点上,集中在一个法上,有可能集中在两三个法上,集中不一定说是集中在一个法上,两个三个也叫集中,原来分散到十个八个法,现在集中到两个三个,范围缩小很多,也叫集中。

定力非常好的时候,同时分别三四个境界,照样心念也是集中清净的,定力也相当好,智慧也很高,这不能一概而论,要分人来看。有的人集中到一个法上,心的分别力都不够,智慧都不够好,一个时间里做一件事都做不好,定力和智慧好的人,一时间能做五个事情都能做得很好,甚至有做六样事情的,都能做得很好,那叫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全部能够了知到,分别清楚,还能够安排好,这是定和慧都很高强的人,生生世世修定修慧的人才能做到。如果不是那样,你让他集中到一点,他也能集中,集中以后要把这件事处理好,他就做不到,这是因为智慧不够,虽然心集中了,但是智慧不够。

某一件事情出现了,心与之相对时能够集中了,稍微有些禅定识心不分散了,这个时候心里要作反观要知,有一个知的心,就是一个觉悟的心,觉悟的心就是说明你的心没有散开,心念都能抓得住,这是初步的修行。

原文:又心散乱者。知心散乱。

释:当心散乱时,应该知道心散乱了。

一天二六时中,对应着境界,心是处于散乱还是集中,都要有一个觉照的心,都要知。知是意识心的回光反照,意识心的反观力。意识有反观力的时候,一个是有禅定,一个是有智慧,愚痴的人意识心没有反照力,自己做了什么都不知道。自己的心理处于哪种状态不知道,意识心的证自证分不现起。证自证分强的人,是慧力高的人,这个慧力不止包括佛法的慧力,也包括世间法的慧力,世间的聪明人自己干了什么,自己都知道。知道以后他会思惟自己做得对还是不对,错的他能够及时纠正,对的他能够发扬保持,这是世间的聪明人。

佛法上有智慧的人,更应该有反照力,自己现在起的任何一种心念,都能够反观得到,都能抓得住,能够采取一种正确有效的方法把事情做得圆满,人事物理都能处理得很圆融。而没有智慧的人意识的证自证分往往不现起,自己处于愚痴时心里不知道,还以为自己很聪明很高明。心散乱和心集中都要知道,佛告诉我们应该有这种觉照力,觉照一切时中心里起的念头,是有贪嗔痴的还是没有贪嗔痴的,是有定力还是没有定力的,心是广大的还是狭小的,是上还是下,全都要知道。

原文:又心广大者。知心广大。

释:什么叫心广大?广是指范围,就是无量无边的法,大,一般指程度,也有范围的意思。我们的心应该缘于无量无边的法,不应该执着于眼前的小的境界。最广的心能缘于十方世界,能缘于十方诸佛的境界,不缘于眼前凡夫的那个小境界。

心里考虑的问题应该是如何成佛,如何行菩萨道,如何得大解脱,考虑未来世的果报,在其它佛国土的果报和道业的进展,考虑将来如何才能生生世世带领广大众生一起走向成佛解脱之道,考虑度化摄受的众生如何越来越多。心应该缘这些法,这是广是大,不是只考虑眼前的利益得失。考虑未来世菩萨地地增上的境界,将来在其它佛国土要做一个法主,或者化现无数佛国土作佛度人,考虑这样的事情,心才是广大的。

心不广大,是指只考虑眼前凡夫这些小事,眼前的利益,金钱上的利益,眷属上的利益,名声上的利益,财色名食睡上的利益,这个心就狭小了。现在的心是广大的还是狭小的,遇到境界有什么样的心念,心量如何,心里都要了知清楚,了知了就知道自己的心太狭小了,只顾着眼前自己这么一点小利益,其它方面都考虑不到。

心广大以后,才能慢慢地降伏内心,或者说有意的、有措施的降伏内心,或者是无意的、无措施的降伏内心。无意的无措施的降伏就是说第七识意根在背后所做的工作,这一切是意识所不了知的,第七识意根自己在背后默默的思量着,思量通了,衪就能改变了。有措施、有意的就是让意识心采取一定的对治方法,首先要先有一个知,然后才有下一步的运作,心的运作就是指反观、觉照、采取措施、思惟、生起禅定和智慧来解决问题,这都是六七识后续的工作。

表面上能看到的工作都是意识做的,是意识在想办法解决问题,思惟如何对治。意识把思考的问题传递给意根就不管了,意根就在背后思量,表面看好像是心里不再理这件事,实际上意根在背后不为人知的运作着,衪把这件事的前后利弊考虑清楚以后就会作出抉择,这时候办法就出来了,六识就要照做无误。当意根思量明白,心就改变了,境界再来的时候,就没有烦恼了。

不贪不烦恼是谁的决定?是意根决定的。为什么有这样的决定?因为意根想明白了,衪在背后一直在努力工作着。表面看意识只是知道自己心贪了,然后好像什么也没有做,其实意根一直在背后思量抉择。总结起来说,遇到境界时心是广大的还是狭小的,内心都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下一步就好办了。

原文:又心有上者。知心有上。

释:如果目前心量还不是最上,还应该再增上,就要知道自己的心还应该再增上。

观察自己的心处于什么阶段、阶位,是什么心量,烦恼如何,定力慧力如何,发心是广大的还是很狭小的?回头来观察自己的心,观察在修行佛法上心的状态,是最大的还是不够大,是最高的还是不够高。比如有人发心:我要为某某众生服务,这个发心是不是有上的?是很低的,所以还有上,还应该再增长。比如有人发心说:我只要了生脱死就满足了,或者发心说:我只要断个我见,不去三恶道就行了。这个发心是不是有上的?还有上,不是高的。

最高的发心是什么?佛的发心是最高的,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有的人目标是:我只要修人天善法,命终能升天享乐就行了。这就是小心了,心还是有上。还有发心:我只要明心见性就可以了,成为十地菩萨就可以了。这个发心还是有上,直至成佛的发心才是无上的。佛的发心是什么?广度无量无边之多的众生,都得究竟的大解脱,这个发心是无上的。成了佛,佛叫无上正等正觉。佛的心都是无上的心。

那么凡夫众生的心呢?全部是有上的,即使他发心广大,但有的时侯心还不是广大,都是有上的,有时侯心念不正,或者心念就小了,是为了自己为了个人,或者为了一个小团体,或者为了稍微大一点的团体。这个心都不广大,都有上。观察自己的发心,是有上还是无上?

时时刻刻有个知,这个知就是警觉心,是警觉自己的心。反观自己的心现在处于什么状态,这是意识的证自证分,自己观察自己的心叫证自证分。其实这里面还有一个心也要发,真正的发心还是要意根同时也发心。那么观心也包括意识观察意根的心,以及意根反观意根自己,但是这非常不容易观察得清楚,毕竟意根很隐秘,观心也就不完全是意识的证自证分,还有意识的自证分和意根的证自证分。自证分是证明识心所发现的事实,发现的事实有意根的心,那叫证得意根是什么样的心,证得意根是贪心是嗔心还是愚痴的心,发现了这叫自证分。如果是发现意识自己和意根发现自己的心,这叫反观自己,反观自心,是证自证分。所以证自证分一定是证明自己的。

第八识的证自证分,一定是第八识发现、证得自己心行及运行的行相了。意根的证自证分,是意根发现了、证明了自己的心行和运行的行相。前五识也是,眼识的证自证分是眼识能够证明自己的活动。识心再观到别的识就不叫反观了,就像这个人观察别人,不叫反观,发现自己叫反观,发现别人叫观。

有些人修行不修自己,专门修别人观别人,不会回头反观自我。修行首先是反观自我,等有能力自我反观了,再照别人观别人,观到别人的时侯,再回光返照自己,对照检查,从别人身上来发现自己的不足,是警觉心觉悟的心。所以这个知,没有智慧的人,没有禅定的人,绝对没有一个知,他每天心都是散乱的,散乱的心到处攀缘,从来不回观,不把心回到自己身上来,回到自己心念上来,这就没有觉悟了。

随缘攀缘,是散乱心,对自心就不会有一个知,不知自心就不能修道,不能觉悟,不能改变自心。所以真正修行,心里时时刻刻要带着一个知,有自知之明,然后还有知人之明。菩萨不但要自知,还要知人,处于修行自我阶段的,首先要自知,有能力了再知人,知人以后能够改变别人,带领别人,这是大乘菩萨的心。

原文:又心无上者。知心无上。

释:当自己的心广大无上了,就要知自己的心广大无上了。

佛要我们观心的无上,这个心无上是指什么?是跟自己从前相比较,从前的心都没有现在的心更高上。凡夫的心无上的时侯,就是发心非常广大的时侯,发心广大的时侯行为未必就广大,但是心已经很大了,也不是时时刻刻都是很大的。观心时自己心发生什么,改变了什么,改变到什么程度,自己时时刻刻都要了知,有一个回光返照的能力,这是有觉悟性。

观察自己的心是法喜充满还是心量很广很大,通过修学佛法,现在发了大心了,心非常精进,发愿一定要精进修行早日成就,广利无量无边之多的众生,这就发了成佛的广大心了,这个时侯的心叫无上心,但是凡夫不可能总保持住这个无上。那就要检查自己的心念,时时刻刻能够回光返照,发现心无上时要保持,发现心有上的时侯,赶快提升自己,觉悟自己,敦促自己发大心,发无上心。

原文:又心有定者。知心有定。

释:心定和心的集中有点相似,都代表定在一处,集中在一处,但它们还有一些区别。所谓集中,是心从到处攀缘散乱,渐渐地归拢到一起;心定就不仅仅是集中了,还有一个深度,心扎进去不动,定在一处。心在两处是不是定?有的人注意力非常强,精力非常旺盛,定在三处专注力也相当强,哪一处都能照顾好,大智慧大禅定的人才能如此。

没有智慧、没有禅定的人,心定在一处都做不到,做一件事都做不圆满,大智慧的人,指挥千军万马,照样镇定自若、游刃有余。心定在两处三处是不是定?有的人定在四处,照样是定,看他心念的力量如何,在每处精力是不是很旺盛,是否都能照应得过来,是否了别得很清楚,思惟力很敏捷。什么叫定?专注一个法叫定,专注两个法都叫作定。这个人能力强,能同时把十个人都看住,一个人能力不强,看一个人都看不住。什么叫定?解决问题的能力精力,这个叫定。心很散的人心力弱,这时只能训练让心集中,无法定下来,只有定力相当好的人,才能训练把心定在几处而不散乱。

佛在这里为什么提了两个现象:一个是心的集中,一个是心的定,二者有什么区别?集中,没有深度,没有力量,它只是不散乱了;定,有一定的深度,未必集中在一处。能力高的人可以统领一个军队,当军长、当司令,能力低的人,只能当一个班长,这叫心的差别,能力的差别。

定还有一个概念,广义来说就是决定心,心对某种法,生起了一种决定性,加以认可肯定。比如修学佛法,修到十信位的时候,对佛法生起了决定心,决定要做菩萨自利利他,这就是决定心;之后对菩萨六度生起了决定心,发愿一定要修学菩萨六度,一定要明心见性,这也叫决定心;或者再生起一种决定心,要观行五蕴十八界无我,断我见,这也是决定心。决定心有两种:一个是意识心的决定,一个是意根的决定。最初起决定的是意识,最终起决定的是意根,然后就能实施了。意识决定了以后,报告给意根审批,意根也决定了,这时候意识的决定才有用,最后还是由意根决定。

任何一个法的决定,实施的时候是由意根决定的,意根决定之后六识才能采取行动。六识的决定不能落实到行动上,因为六识不是五阴身的主人,作不了主,身口意行不自在。身口意行由意根发动,意根就是领导,意识就是一个参谋,领导对于参谋的意见,可以采纳可以不采纳,采纳了就好像是意识作主似的,实际上还是由意根作主。无论是在佛法上,还是在世俗法上,如果意根作主决定了,所有的精力、注意力全部都转过来,六识就要专心地实行决定。结果和过程不仅体现了六识的智慧,也含有意根的智慧,如来藏存入智慧的种子。

定,六七识都可以有,定的实质还是意根的定,由意根的定决定了六识的定,意根无定,六识就没有定。六七识都可以发心,一个是表层,一个是深层,最终以意根的发心为根本为最后的抉择,意根发心才有行动力。心广大和狭小,也分为意识和意根的广大和狭小。

原文:又心解脱者。知心解脱。

释:当自己的心解脱的时候,应该要了知自己的心解脱了。

观心的时候,当自己从某个法上解脱的时候,应该知道自己心解脱于某个法了。什么叫解脱?被一根绳锁拧个结牢牢的束缚住、捆住,不得自在不得自由,就是不解脱的,反之,打开绳结,自由自在不受束缚,就是解脱的。绳索的结喻为心结,为什么有心结?心被系住在某个法上,不能离开、不能脱离,就是结缚,也叫系缚。把心从这种法上移开脱离开,不再惦记惦念,结就打开了,这叫作解脱。众生的心结极多,接触一个法就黏在一个法上,就被一个法束缚住了,心里就多了一个结。众生着境非常习惯了,无法对境界无心,即使被束缚得很痛苦,也不知道觉悟,不知道想办法解脱出来。

心结有无量无边之多,有大有小,众生的心都在哪个法上系著结缚?在色受想行识五阴上、在六根和六尘十二处上、在六根六尘六识十八界上、在我上、在人上、在众生上、在寿命上、在三界世间一切法上都有结缚。凡夫一个结都不打开,心就不解脱,见色被色缚,心于色不解脱;闻声被声缚,心于声不解脱;嗅香被香缚,心于香不解脱;尝味被味缚,心于味不解脱;觉触被触缚,心于触不解脱;知法被法缚,心于法不解脱。

那么解脱是什么境界呢?见色时不著色,不动心念,既不贪也不厌,既不苦也不乐,这是心解脱的相貌。色来和去,无忧无喜,了无挂碍,心是解脱的。声、香、味、触、法来和去,无忧无喜,了无挂碍,心是解脱的;人、事、物、理来来去去,无忧无喜,了无挂碍,心是解脱的。我们尝过解脱的滋味吗?在总体上来说,都没有尝过解脱的滋味,个别法有时心里想明白了才能解脱一下。比如说从前非常执著一件事情,可是通过思惟分析,觉得这件事执著没有用,于是对这件事情就放开不执著了,这叫对于某件事情心解脱了。有时候可能对吃穿住用稍微看开一下,心就解脱一点。

再比如对于受阴的功能作用不执著了,享受也好,不享受也好,感觉舒服也好不舒服也好,都无所谓,既不喜欢也不厌弃,不被受觉所系缚了,不执著受,在受阴上就解脱了。最难解脱的是识阴,一定要了知什么法,心里才觉得有趣味不觉无聊,不了知就觉得很难受。通过修行对识阴的作用减少了执著,有些人事物理不再想方设法的去了知,不知道什么事的时候心里也不觉得无聊,就有一些解脱了。如果在见色闻声上心不著了,既不欢喜也不生厌,来去都无所谓,心就解脱了。对五蕴十八界心不著了,不欣喜不贪著,心就解脱了,但这还不是究竟的解脱,究竟的解脱是佛地的解脱。

原文:又心未解脱者。知心未解脱。

释:如果心还没有解脱,就要了知自己的心还没有解脱。

在观心当中,如果发现自己对于某个法,心还是很粘着,不解脱,自己就要清清楚楚的了知。这就需要时时回光返照自己,遇见某件事情,反观自己的心是什么状态,是不是在这件事上很贪执摆不开,心里很纠结,很苦恼,或者又心喜又快乐,如果是这样,说明心被这件事所系缚住了,不是解脱的,心里要知。

比如别人欠我多少钱,我时时刻刻念着这件事情,我的心就是被这件事情系缚住了,是不解脱的,对人对事心里总念着想着,说明心被系缚住了,就是不解脱的。不得解脱的心就是苦恼不自在的,欢乐也是烦恼不自在的,特别快乐更是烦恼,心里平平静静的不起波澜,那是解脱的自在的,是最舒服的。苦受本身是苦,乐受是坏苦。不苦不乐受是行苦,有受皆苦,不著一切法就是解脱。

观心时,遇见任何事随时随地观察自己的心,检查心于法是不是解脱的,心里要时刻了知。如果对法生起了非常强烈的嗔恼和强烈的喜爱,心粘滞于境,就是不解脱的。只要有心念,就是束缚,就是不解脱的。修行的目标就是为了让心得解脱,而且要得最最究竟的解脱,佛地的大解脱,那就要一切法都不著。

真正的解脱一个是断人我执,对于五蕴十八界不执不著,得解脱,是三四果人;另一个是断除法我执,对于一切法不执不著,得解脱,是初地二地三地四地……十地等觉菩萨;把法执断尽,一切法都不执著,就是佛了,对于一切法,全部是解脱自在的,只有佛一人。菩萨在一切法上,有一部分是解脱的,有一部分是不解脱的,心越执著,越固执,越不解脱。凡夫众生都是对五阴十八界对三界世俗法有执著,有些法还执著不了,那个烦恼还不现前,因此不能断法执,法执一定是地上菩萨开始断的。

以上讲了观心的内容,观自己的心是否有贪嗔痴烦恼,平时对某些人、事、物、理一切法,是贪念还是离贪的念,是嗔还是不嗔,是痴还是不痴,是心念集中还是散乱的,心行是广大的还是狭小的,发的心是有上还是无上的,心是有定的还是无定的,是解脱的还是不解脱的,这些内容就是观心的范围。

每天能如实观察到自己的心念,心就很细致,禅定就会增强。只要能观察出来心里状态就好办,等于认识了贼看住了贼一样,先认识贼,再看住贼,最后贼没法造作什么,自己就离开了,家财就保住不被偷盗了。每天要这样观心,心里总要有一个知,这个知就是觉悟的心。有多少人是觉悟的?没有多少人,很多人都是随着六尘境界转,来了甲随甲走,来了乙随乙去,来了丙随丙跑,东西南北四维上下,哪有缘就到哪,众生的心就是这样的散乱、攀缘、不解脱,被一切境界所执著系缚着。修行就是先认识心,再看着心,最后知道好与不好,心慢慢就转变了,把万法看空看透,就得解脱了。

原文:如是。或于内心观心而住。又于外心观心而住。又于内外心观心而住。

释:像这样观行,心或者是住在对内心的观心上,之后再住在对外心的观心上,最后心要住在对内外心的同时观行上。

观心时要观行向内缘色身的内心,观行缘于过去未来的内心,观行思惟推理判断研究反思的内心,心住在观内心上,又要观缘六尘境界的外心,心住在观外心上,再然后同时观内外心,心住在观内外心上。观行时内外心的状态都要观行到,自己心里正在动念的不接触外边六尘境界的心,是贪还是嗔还是愚痴,都要观察清楚,这个心是有上的还是无上的,是解脱的还是不解脱的,都要观察出来。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自知之明不容易有,所以观自己心是不容易的。每个人内心的结缚那么多,不会观自己的心就不能发现问题,也不能改变自心。不能发现自己心处于什么状态,是善是恶都不知道,那要如何改变呢?

楞严经上佛说七识心不在色身之内,也不在色身之外,也不在色身的中间,但佛讲观心的时侯,为什么说有个内心有个外心呢?心念在色身之内方便称为内心;心向外攀缘六尘境界的时侯好像是出去了,其实没出去,这只是方便说法,好像是攀缘外界了,称为外心,外心是六识的向外攀缘时候的名字。

观心的时候,如果发现心在回忆回想,这是独头意识在运作,然后心再往内收摄,回头去观这个心是处于什么心理状态,是有贪嗔痴还是无贪嗔痴的,是解脱还是不解脱的。再观心对六尘境界的时侯,是有贪嗔痴还是无贪嗔痴的,是有定还是无定的,是解脱还是不解脱的,是有上还是无上的。

观出来自己的心理状态,就知道自己的心是否清净了,知道自己的心念是善还是不善的,思想是对还是不对,就知道该如何处理了。那要如何处理呢?意根知道意识观察的情况,就会在后面思量了,何去何从在于意根,意识可以起一定的思惟作用,剩下的都是意根的事。意根思量之后采取抉择,抉择的结果就会一点点变好,一点点改正从前的贪嗔痴烦恼。意根改变的前提是意识要善思惟,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不正确的,把思惟的过程和结果传给意根,意根思量后就知道了,以后就会正确的抉择和决定,这样意根就降伏和改变了。

意识和意根两个心工作时有分工,各有侧重,和合运作完成五阴身的身口意行。修行首先是意识要有正念正见,意识要明理,意识要有智慧;再其次意根依着意识,起自己的思量才能明理,才能生起智慧,生起抉择决定心就改变自心了,心是这样改变的。无论是改变自己,改变环境,还是改变一切法,都是这样改变的,由意根来作主抉择,如来藏随顺着就改变了。

只要意根思量清楚有了抉择心就好办,只要意根比较坚定有力量就好办,我非要这样做,如来藏没办法,就让你这么做。真正有力量的当然是如来藏了,无所不能,什么也阻挡不了如来藏要实施意根的决定。当然后边还需要有因缘、业种这些条件,业种有前世业种,有现存的业种,现存的业种如果要起作用,种子的力量要相当相当的大,业种才能马上成熟现行出来,意根想做的事就能做成。如果意根没有力量,存的业种就微乎其微没有力量,因缘不容易成熟。意根越有力量,存的种子越饱满,成熟就越快,很快就能实现果报。

如果想要意根有力量,还需要有智慧,有智慧就需要禅定,智慧越大,越能存好业种善业种,修行一辈子就成,做一件事很快就成就。如果要想心有力量,定就要强,慧也要强,决定性就非常强,意志坚定。决定性不强的,业种不成熟,比如说念佛时,心里就是要一心往生极乐世界,非常坚定,极乐世界那边莲花就变造出来了,极乐世界景象也会现前。如何现前的?意根非常想念极乐世界,如来藏就把极乐世界展现出来了,意根不想就不现前。

修行首先意识做前行引导,而且是正确的引导,开辟一个正确的道路,意根才能在后面随行,如来藏随着意根出生一切法,就能成就一切法。如果意识领错路了,意根也跟着走错路,如来藏不辨东西南北,随着意根出生染污法,结果就是生死轮回苦。三能变识中,意识起这种作用,意根起那种作用,第八识起另一种作用,各有各的作用。成佛之路如何走,如何成佛,心里应该明了。意识广学多闻,选择正确道路,引导意根,意根生起决定心就走上光明大道,心改变了,修行就成就了。

世俗法也是这样成就的,意识领路,意根随后,如来藏是后备军,粮草提供足够,要什么提供什么,最后就能成就了。比如说要建房子,意根六识在上面建房子,如来藏在背后提供材料,八个识配合,房子就造好了。如来藏配合意根的前提条件是,六七识首先要配合,六识作引导,意根思量过后决定说:我如何建房子,建什么样式的,如来藏就随顺着一起建造出来了。三能变识,缺少一个都不行,谁最重要呢?都挺重要,当然越往后的越重要。

六七识在前面开好路,作决定了,后边如来藏不给原材料,不提供种子,六七识也没办法。原材料从哪里来?还是六七识共同存下来的,如来藏不会无中生有,你没有存种子,就拿不出种子来,原材料就供应不出来。六七识先存资粮,五识也参与,资粮存好以后,想做事的时候,因缘具足如来藏再拿出来。所以我们发大心大愿想成就什么法,就要先存种子,否则什么法都不能成就。如果不修福就想成佛,那是没有办法的,如来藏无法凭空产生种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一切法造作,还是自己造作的。种子放在如来藏库房里,不能放在其他生灭的不可靠之处,用的时侯才能随时随地取出来,取不出来,妄想也没有用。修行还是六七识自己修,六七识修完,六七识改变了,万法就改变,满六七识的愿,这就是修行过程。

原文:或于心观生法而住。或于心观灭法而住。又于心观生灭法而住。

释:观心时,要观察心上的生法,心住在观察生法上;或者观察心上的灭法,然后心住在观察心的灭法上;最后再同时观察心的生法和灭法,心住在观察生灭法上。

什么是生法?我现在思考一个问题,突然有一个念头出现,想考虑什么问题,考虑问题这个法就生起来了。新出生的法如刚起一个心念,或者眼睛刚见色,心就生出来运作了,这叫生法;心里出现一个向善的心行,或者有一个贪念出来了,这叫生法;心里现在嗔心生起来了,这叫生法;现在心有定了,心定的法出现了;现在对某件事、人、物想开了,解脱的法出现了,这叫生法。原来没有,现在出现了,就是生法。

灭法就是已有的法消失不见了,比如从前的贪念现在没有了,就是灭法;从前心散乱,现在心定了,散乱心灭了,即是灭法;刚才还生气,现在不生气了,嗔心灭了,就是灭法。观察自己心念的生住异灭,心的状态全部能掌握到,了解自己之后,知道自己是什么心行,禅定、智慧、持戒,戒定慧具足证得无我时,心念转变,大智慧就生起来了,慢慢就能断除贪嗔痴烦恼了,这是自然的修行过程。比如面前有一只猴子,你看住它,慢慢它觉得不自在,就不乱动不乱跑不乱跳了,只要认识它、看住它就行了。就像一个窃贼,先识得他的面目,认识他,看住他,他就动不了手脚,被人看住了就不好意思偷东西了。自己的心就像小偷一样,认识他,看住他,后续的工作就好办了。

心里这个法生,那个法灭,同时都要观察到,这时定也增强了,慧也增强了。一开始观生,后来观灭,再后来生灭同时都观。一开始观内心,后来观外心,后来内外心同时都能观。定慧增强了,才能做得到。同时都能观,这是心住一个法还是住两个法?三四个法都住了时也是定。

所以定的概念是什么?不仅是指专注一境或者把心灭掉叫定,只要有能力把所有法弄清楚,就有定,当然也有慧;如果没有定慧,观一个法也不是在定中观,这一个法就不能解决,慧就不能出生。生法、灭法、生住异灭这么多的法全部观察到了,这个定力相当好,定浅就做不到。在这其中也有智慧出现,把所有的法都解决了。能看住一切法的出生和灭去,定慧具足,这其中有没有戒?没有那些不如法的心行就是戒,这样戒定慧就能具足了。只要每天都能观察自己,戒定慧具足,就能成就初果到四果,就怕不觉悟,心随境界散去而不觉知。这样观行了以后,最后结果是什么?心心念念有一个观心的心。

原文:尚又智识所成。及忆念所成。皆会有心之思念现前。彼当无所依而住。且不执著世间任何物而住。诸比丘。比丘如是于心观心而住。

释:由智慧的认知所形成的,以及心里忆念所形成的结果,心念里都会有关于心的念头出现。你们应当不依倚任何法而住着,并且也不执着世间里的任何物而住。诸比丘,比丘应当像这样,在心上观心而住。

由于一直专注的观察自心,禅定和智慧都提升,这时心心念念都是自心,这是智慧观行的结果,忆念的结果。心里经常思念着自心,观察着自心,思考分析着自心,调伏着自心,但是心里有这些念,心也不清净,不能得解脱,不能解脱于心念,应当灭去心念,看空心念,心里不再有任何法,也不依着任何法而住。并且也不执著世间任何物而住,心里空空荡荡,清清净净。

什么叫智识所成?观察自心的那个心,经过不断的观行,智慧逐渐提升,一是不随境界流转,二是自心的心念观察得清清楚楚,三是自心有所降伏。没有智慧,心随境界流转而不觉知,有智慧才能觉知,这叫智识,一直观察心念的心叫智识。什么叫忆念?观心之后,心里一直回想思惟自心的状态,就是忆念,观心的整个过程,在心里回旋着反复着,知道自心所处的状态,是心念所成就的,这也叫忆念。观心最后的结果,心里总有个我,总是在忆念回想观察自己的心是贪嗔痴还是无贪嗔痴的,总是在思惟自己心所处的状态,一直思念着自心,定慧都具足。

当观行形成了牢固的心念以后,就住在观心上了,心有所住就是系缚,最后把这个心念也放空,无所住,心才能得解脱。把所观的心也抛开,无所住,心就空了。就像洗衣服,衣服洗干净以后,肥皂泡沫和水都要清除掉,衣服才能穿用,观就如肥皂洗衣粉和水,衣服就如观的对相。观心之后,心心念念都是心,内心时时刻刻思念着自心,最后把思念的念也要空掉,心无所住,不住在思念上,心就空了。能观的心,所观的心,都是无常的、空的、幻化的、无所执著的,能观所观全部泯灭,心就空了寂静下来了,能观所观都是无常的,都不是我。这个所观就不是六尘境界了,而是心,能观者是六七识,所观的六识和七识全部是空的,都要无所住不执著。

四念住修完就断了我见,把心空了就会断我见了,并且能证得三四果,了知能观所观的心都不是真实的,是生灭异住的,都是生灭变化、起灭无常的,都不是我。空掉以后,心无所依,如果有个所依,就把它当真实不能断我见了。无所依而住以后,且不执著世间任何物,也不依着心,也不依着物,心里放空空的,把物也放空,世间任何一个物,心里都不著,就证空果。只要内心里有法存在,就把它空掉,不认它为真实,才能断我见断我执。

从大乘法的角度来说,如果把一切法都空掉以后,就剩下一个如来藏不空,还存在着,这是证得大乘法如来藏的境界。就像楞严经里讲的耳根圆通:能观所观都空掉,把空也空掉,所有一切的空都空掉,耳根圆通修到最后,就剩一个如来藏。圆觉经也是这样说,只要心里有个心念都应该空掉,有个空的心念也要空,能空所空全部空掉,除了如来藏,什么都不存在,然后也不执着如来藏,修学就到家,无量千万亿的化身就出来了,修到最后就是甚深的禅定和智慧的三昧境界。

修行就是要这样一路空下去,把凡是有生灭变化的法都空掉,然后不管认为什么法是空的,再把这个认为的知见也要空掉,把法空了,再把这个空也要空掉,凡是心中有物全部空掉,把心也空掉,心中的物也要空掉,能空所空全部空掉,就剩一个实在是空不了的如来藏,就究竟到家。这就不是一般的明心见性了,是究竟到家的明心见性,观音菩萨所修的耳根圆通章就是这样。四念处修到最后,也是空掉五蕴十八界,但是不一定能证得如来藏的不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