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根与意识
第四章 意识与意根的关联
一、意根触法尘想了别时,第八识就产生意识心来帮助意根分别法尘,所以意根是无色根也是识心,祂有心的所有法,是众生时时处处作主宰的心。众生无论做什么,大大小小的事都由祂作主说了算,前六识对六尘所分别的结果都要报告给祂,祂接收报告后再决定下一步做什么。看一个色尘,是否接着看,由祂决定;听声是否接着听还是听别的,由祂决定;接触一切法,是否再接着接触,还是离开,由祂决定。一切事都由祂决定,祂可以按照前六识的分析报告作决定,也可以不按照前六识的分析报告而按照自己的习气惯性作决定。
二、意识与意根之间的关系很复杂,有时意根很随顺意识,看起来好像完全是由意识作主似的;有时意识的抉择与意根的习气不一致时,意根难以作出决断,这时候就常常表现为犹豫不决;还有的时候,不管意识如何思惟劝说,意根就是一意孤行;还有的时候,意根作出的决定,意识不愿意服从,总是要冷静的再思考思考,也表现为犹豫不决。当意根一意孤行时,是因为意根的习气惯性太重了,与意识的观点看法严重不一致,不肯接受意识的分析思惟作出的理智决定。这就需要给意根一定的时间来适应和思量考虑,再让祂作抉择,强求不得。如果强求,可能要适得其反,意根反而就要完全按照自己的习气作主,或者作出更严重更违拗的决定。
如果要劝导他人,就要学会观察他人的心理状态,这个心理状态包括意识心,也包括意根,主要还是意根的心理状态。不能看某些人口上说得如何好,如何坚定的认可,甚至说得天花乱坠,可是他的意根并不同样认为,而且还深深的反感,那我们就不要再与这个人周旋了,再找时机来说服他。也许过一段时间,此人的意根就能慢慢想通,考虑明白,不再坚持自己的意见看法,这时再说服他,就比较容易了。所以给意根一定的时间让祂适应和思量,是绝对有必要的。
学好佛法,你我他她都能得到很大的受益,佛法是最实用和实在的。懂得意根的体性,找到意根,会观察意根,那么他人的心理看一眼,就可能了解了,即使接触不到本人,听到他的一句话几句话,就能知道他的心理,这样就能知己知彼了。在世俗里当个精神医师和心理医师不容易,要懂得他人的心理,要善于观察他人的表面情绪和内心深处的心理状态,还要会运用善巧方便手段,还要会劝导人,还要表现出真诚和诚恳,也实在是不容易的。
三、意根与意识的关系如老板与下属
可以把意根喻为老板,意识喻为下属。老板负责分配和指挥属下工作,属下做的所有工作全部是老板安排的,即使自己想找事作,也得老板同意;属下如果有什么意见和建议,都得经过老板研究批准,不得擅自作主。属下如果不同意老板的安排,可以暂时犹豫不执行,考虑考虑之后再行动,并且可以与老板讨价还价,甚至可以给老板忠告、警告或者暗示,如果老板仍然执迷不悟,那么只好执行命令,不再说二话。
老板与属下的工作关系是这样的:
老板依靠如来藏的见分而见得一切法之后,大约匆匆过目一下,了解个大概,因为管理的工作过多,没精力细看细琢磨,觉得比较重要的,属下有能力处理的,就交给属下仔细过目筛选和分析分类。属下把分析研究考虑的结果报告给老板,以待老板决断拿主意,究竟如何处理才好,也可以给老板提供相关的建议。
如果老板觉得没有太重要和大不了的问题,就全部或者挨个的丢给属下去筛选,属下就得漫无目的的挨个文件夹浏览,老板则一边看管下属的工作,一边再收集信息,看看有什么可感兴趣的内容。如果还是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需要特别处理,那么这一天里二位就悠哉游哉、懒懒散散、漫无目的、随缘度日。
老板把六个属下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大概浏览一遍,然后大问题大处理,小问题小处理;重要的问题先处理;严重的问题立即处理;火烧眉毛、生死攸关的问题没有商量,毫不犹豫瞬间就果断处理;感兴趣的问题着重处理,不感兴趣的问题暂时不处理;属下的建议与老板不谋而合时高兴处理;属下的意见严重违拗自己的心思时强制处理;属下的意见激烈时暂缓处理;如果属下不畏强权、据理力争,可以随顺处理。
一切万法不离如来藏也不离意根而有,意识只是起到一种辅助的作用。意识就像参谋和配角一样,而意根才是主角,有如将军一般,所有的决定权都取决于意根。意识作为参谋要不断的为意根收集六尘情报,分析六尘的详细信息,给予意根应有的适当而适时的合理化建议。
意根收到意识分析的情报与建议后,自己要作以特有的思考加工和考量,再决定是否要按照意识所说的来处理六尘,或者依意根自己的经验,依自己的习惯,依自己的想法和观念来决定采取下一步行动。这整个过程就是意根的思心所的功能作用。意根如果还是没有办法决定下一步该如何采取行动时,还是会让意识再去收集情报供自己参考,就像将军无法决定时,就让参谋再去为他收集更多更有用的情报,详细汇报上来,以便将军再进行决策。
由此可见断疑最重要的是断意根的疑,断意识的疑不断意根的疑,意根还是会有所疑。(但是意识的疑,意根有时也会帮助解决。)比如一家之主有问题时,整个家族都要配合着他解决问题,他的问题不解决,整个家族就没有办法正常有序的运作。
五、从任何一个方面任何一个角度来看,意根就是众生真正为依托的假我,是最主要的我,而且这个我一直都在把五阴身当作我,把六识的功能作用当作我,把第八识的功能作用当作我,认为所有的功德作用都是祂的功德作用,一切法的作用都是祂的作用。
意识也是一个假我,有明显的见闻觉知作用,众生都是以意识的见闻觉知为主,以意识的行为造作为主,当意识没有见闻觉知时就说我没有见闻觉知了,当意识没有行为造作时,就说我不能说话不能思想了。这个众生就是意根,祂依赖着意识的见闻觉知和行为造作,才能达成自己的目的和意愿,没有意识和意识的行为造作的时候,意根就无法在六尘当中有所作为,五阴身表面的功能作用也就消失,这是意根所不情愿的事情。所以修定让六识少于造作或者不造作,意根一开始是受不了的,意根总是要挣扎着非要知道六尘不可,这时修定就很困难。
从另一面来说,意识的见闻觉知和行为造作,都是意根支配和主导的结果,两个识一明一暗的互相配合着,几乎所有人都把这一切活动当作是意识单独的活动,丝毫观察不出意根隐秘的作用,埋没了意根的功德,不知道意根是这些活动的主宰,不知道意根才是主人,是众生真正的假我,解决意根的问题就能解决一切问题。
六、什么是定慧等持
观里到底有没有思?观里如果没有思,那就观不出什么。观时意识有思,意根更有思,意根一定在思,还思的比较专注一些,没有意识的打扰。只有这时候,才有可能出生智慧,有新发现。表面意识的思是前奏,为了引出后面意根的思,意根的思才有决定性的意义,才能解决重大问题,才能证得什么。
所以一念不生没有念头的时候,意识虽然没有念了,但是意根最精进,心念动转,很用心,也可能一愣神的功夫,一个主意出来了,一个谋略出来了,这是意根搞出来的。这就是深思,是真正的深思,意识的深思能引申意根的深思。如果没有禅定,或者定力不足,就不能让意根深思,意识深思也很困难,那怎么能有智慧生起呢?意根的深思叫作定慧等持,能出生各种三昧。
七、问:意根思量的结果或结论,是经过什么途径或方式表达出来的?意根没有语言文字的表达机制,还要通过意识完成表达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机制是什么?如何传导这个结论?
答:意根思量的结果和结论,如果需要意识知道并且处理,意根就会作意,现起思心所,作出一个抉择,要如何处理自己思量出的结果,如来藏了别到,就出生意识,意识触此结果,心中就知道了,再作以判断等等,就消化了意根思量出的结果。如果意根不需要意识知道,不需要意识采取措施处理,意根就不作抉择,意识就不用出生了别。很多时候意识由于智慧不足,仍然无法了知意根思量出的结果是什么。
意根警觉意识的方式,是要生起思心所,作出一个决定,想要如何处理,意根思量的结果就是一种法尘,然后如来藏了别到意根的决定,就配合意根,出生意识来了知意根的想法决定,于是意识就采取一定的措施办法来完成意根的决定和意愿。
比如身边有鬼神干扰,意识感觉不舒服,想来想去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可是意根知道,祂要想办法通知意识,让意识躲避或者处理一下。于是意根就生起思心所,作个决定,意根心里有个没有语言和形象的鬼神的意思,是一种法尘,如来藏在此法尘处出生意识,意识就会感觉到有鬼神,然后就会想办法处理此事。或者是念经回向,或者是念咒驱赶,或者是搬走躲开。意根警觉意识知道的过程大致如此,如果意根能自己处理的,或者轻微不重要的事情,不需要意识处理的,就不会作出决定,如来藏就不会出生意识了别意根的心思。
八、断疑生信,断疑也要让意根断,生信也要让意根生信,只让意识断疑和生信力度还不够,必须影响和带动意根也断疑生信才行。起初是意识的信,意识的信是迷信、仰信、崇信、不稳定的信,不是正信;正信、深信就是意根的信,这种信根深蒂固,坚定不移。意根如果没有信,就不能主动想去修学佛法。意识即使再信,意根要起疑的话意识都没有办法,只能随从意根的想法。意识只能当意根的参谋,不能代表意根将军作决定。而如来藏与意根的关系就像父子的关系一样,意根这个儿子想要作什么,如来藏只要有财力物力和人力,都会随顺满足于祂,所以还是要熏染转变意根才是正道。
九、催眠疗法,是被催眠者通过引导深入到潜意识,此时被催眠者潜意识中防御机制被很大程度的卸除了,引导的疗愈法可以轻松地深入到潜意识层面进行疗愈。而清醒状态下,由于防御机制的有效保护作用,难以深入。
这段意思是说,在清醒状态下意识心表现得非常活跃,能依意根第七识的我执性,对自我进行计划、打算、筹谋、计较利害得失等等,能有效地保护所谓的自我,不能让意根的憨直性、无筹谋性发挥作用,意根执我就有强大的工具。意识微弱时,意根就失去了执我的强大工具,祂就表现为憨直性、率性、幼稚性、原始性、可引导性。
在催眠时,意识的思惟和分析活动被压抑住了,不能思惟、分析、判断、设计和筹谋,没有了防御机制,因此就不能提交给意根思惟分析报告,不能引导和控制意根,不能给意根当参谋,意根的自我防护能力就没有了,也不能指挥意识撒谎以维护自己的利益,事实是怎样,意识就说是怎样。同时意根也能受外界因素的诱导,遇善则善,遇恶则恶,随着境界就流转了。这时完全可以用外力代替意识引导意根,让意根随着外力的启发和引导而得到改变,那么自我的潜能就能发挥出来,心灵得到激发,精神方面的疾病就能痊愈,心理就能健康发展。
防御机制是意根通过意识心的筹谋、善巧、分析、算计等等功能作用,采取一定的措施手段保护自己。而意根自己不能思惟分析和筹划需要采取什么手段,必须要依赖意识的分析思惟,通过意识的出谋划策,才能决定如何保护自己,然后再指挥六识保护自己。
意根念念都想自我保护,但是没有意识的帮助,祂也无能为力;祂没有机制,因为智慧低劣,不能思惟打算,不能算计。没有意识的邪教导,意根就表现为非常憨直,不会撒谎,不会骗人,没有计谋,没有算计,不能进行所谓的自我保护。意识的自我防御不离意根的我执,防御计划还需要意根审批才能通过,之后才能具体操作执行。如果意根没有意识的引导和教导,意根自己是无法防御什么的,祂没法算计,没法筹谋,没法想坏点子,没法转弯抹角的掩饰自己,就会完全按照惯性行事,表现为憨直性,傻傻的。
催眠意识进入潜意识以后,意根的知性与前世的联系就突出出来了,意根有可能把过去世的事情浮现出来。因为意根连接过去世无量劫,祂从来没有灭过,祂与过去世的业种联系比意识密切得太多了,只是不能表达出来,意识就不能了解这些事,我们就不知道,这就是隔阴之谜。催眠就能显现出意识心自己不知道的过去世的事情,这是意根揭示出来的。意根那里有极多的秘密,意识一般了别不到,而意根又没有名言,自己不能表达出来,因此意识就了别不了。
十、西方极乐世界,我们现量观察不到,意识通过学习佛经,相信有极乐世界,同时不断熏习意根,灌输给意根极乐世界的理念,有的人意根相信有极乐世界,有的人意根不相信有极乐世界。相信与不相信,其修行精进程度截然不同,结果也不同。
地狱,是我们现量观察不到的,意识通过修习佛的开示,学习佛经,熏习意根,多数人的意根并不相信有地狱,其身口意行为没有约束,往往抱着侥幸心理,以为造大恶业也不会有什么事。所以有一些弘法度众的所谓菩萨平时可以经常为众生宣讲因果,但其心行仍然与地狱相应,并不惧怕地狱果报,那就是意识相信有地狱,意根不相信,仍然会主导六识造作地狱业。
但是并非所有人的意根都不真信有地狱,这些人能够在一切时中约束自己的心行。而断除烦恼的人,就不用约束自己,心行自然清净,即使在被人百般欺辱的情况下,仍然忍忍不发。因此说,对于意识有理有据的证据充分的逻辑思惟推理,意根是能够相信的,相信以后其心行就能转变一些。
十一、心里总是拿不定主意和矛盾重重是什么原因
心里出现矛盾或者心里拿不定主意,是六识提供的分析报告,意根没有思量清楚,暂时没办法做抉择。一是可能六识的分析不够充分,意根一直在等六识相续的了别和意识的分析,有了确凿的信息才能做决定;二是六识分别认知的事理与意根固有的习性不太一致,因此意根不知道如何才好,正在思量着究竟如何去做才比较合适。
有时候意根决定要做一件事,可是意识分析这样做不对,可能要有不好的结果,就把分析的内容交给意根,意根就开始思量究竟怎样做才好,怎样做对自己最有利。这时意识就不断地把分析判断的内容和结果报告给意根,不断地提供信息。当意根决定按照原来的意愿行动时,意识心就有可能再次提醒意根,这样做有不好的结果。意根又要重新思量考虑,有可能改变主意,有可能不改变。要看是意根的惯性力量强,还是意识心的说服力大,两种力量在交锋的时候,就称作拿不定主意,内心很是矛盾。
十二、记忆回忆这些事用八识的理论如何解释
七个识里,只有意识能够回忆,回忆时用语言和声音表达,或者是心中默想默念,其祂几个识都没有这些功能作用,第八识更不会去回忆和记忆什么。而意识之所以能够回忆,是因为意根和意识想要知道过去往事的细节,让那些事情在心里再现出来。心里出现的这些事情属于法尘。由于意根想知道事情的细节,就会有念想,触法尘之后,思心所决定了知,如来藏就会不断的输送出业种,把整个事情再现出来,并且在此法尘上出生独头意识,去仔细分辨整个事情。
意根一直在缘着触着这些法尘,才能保证意识的存在和不断的了别,不断的知和不断的表达出来,不断的有感触感慨和各种观念的出生。因为是意根想要了别往事细节,或者是由意识驱动意根有这个想法,并且意根一直缘着往事的法尘,才能有意识的出生,有回忆的心理活动,所以意根有记持往事的功能作用,加之如来藏配合,才能促使意识回忆。第八识没有记忆记持的功能,五识有微弱的记持功能,意识和意根都有记忆记持的功能,但只有意识才能回忆。
记忆是对经历的事件的攀缘、执著和了知性,回忆是对过去了的事情的再现,二者是不同的功能作用,需要识心是连续不断灭的,如果断灭了,就不能回忆,所记忆的就没有了,如今世的意识就没有对前世的记忆和回忆。意识的记忆回忆与第八识的记录功能是不同的,我们身口意行造作的当下,第八识就记载和收存这些行为的种子,通过意根来收存。收存之后,如果意根认为非常重要的,心里就攀缘不断,这样法尘就不断,意识心就得总在记忆回想这些事情,念念不忘,那么记忆就牢。如果意根认为不重要的,就很少去攀缘,意识也就不会想起这些事情,暂时就忘却了。
意识的回忆、回想是通过意根,从第八识里输出那些事情的种子,意根如果不攀缘这些法尘种子,第八识就不会输出。意根与法尘相对,第八识就产生意识,来了别这些法尘,意识就回忆起了这些事情,心里就有了念想,有了忆念。意根认为重要的事情,意识心就会记着,除非是胜义根有障碍,才会没有记忆和回忆。
十三、一切身口意行作为种子刹那刹那都存入如来藏里,当意根需要,种子现行的缘熟时,如来藏就输出种子,现行相应的法,意识才能了别到,这就是记忆和回忆。越重要的事情,意根越需要,缘越容易成熟,意识越容易回忆出来。意根可以惦念某些事,但不能具体回忆某些事,因为回忆里有细节,识心能比较细致的了别才行,意根不能作细致了别,只能粗略了别。意根了别后,如果觉得重要,就会执著和攀缘,心里就要惦念着。
凡是意识了别的内容,都是意根指挥调控的,凡是意识记忆的内容,也是意根看重认为重要的,凡是意识回忆的内容,也是意根需要和攀缘的,意识所有的一切都是意根给与的。但是意根不能回忆,因为回忆里有具体细节,意根无法了别得太具体细致,只能有个粗略的知,但是这个知是相当重要的。
意识参话头,意根受熏以后,觉得这事非常重要,于是就心心念念都是话头,即使在半夜里睡觉也要念着话头,于是就做梦,意识在梦里就参话头。意识平常所思惟的法,意根受熏以后如果认为重要,半夜三更也要思惟,梦里也要思惟,心里就不肯放下。如果意根不念着这些法,意识不可能半夜参话头和思惟法义。
十四、意根都有注重和不注重的事情,越注重就越执著,越执著,意识意根记忆得就越牢固。意根越不执著,就越不在意,记忆就轻微,或者不记忆,意识转眼就会忘记了,或许过后也很难回忆得起来。所以如果有人说,我忘了对某人的承诺,忘了那件事,或者说我没有时间做那件事,那就是说明那件事情对于他的意根暂时还不重要,他还有其它重要的事情在惦念着。意根总是攀缘和惦记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事情,按照自己认为最值得做的事情来做。那么有些事情淡忘了,有些事情记忆犹新,就说明了事情对于意根的重要程度了。
十五、意根的习惯性执著性
有人说意根的决定都来自于意识的了别,其实很多情况下,意识的了别和决定对意根来说不算什么,意根不太听取意识的看法和判断。如果意根听取意识的看法、知见和判断,那么意识真真实实的认为玻璃桥是安全的,可以放心行走,意根为什么不听话而决定迈开脚步呢?意识告诉意根多布施积福,意根为什么不决定把自己的钱拿出去布施?
在意根生气时,意识暗示意根不要生气,要稳住,一定要压住火气,不要发作,可是意根还是要气得浑身发抖、脸色铁青、脸红脖子粗、杏眼圆睁,甚至破口大骂,大打出手,结果把事情搞砸了,这是为什么?意识暗示意根消消火吧,可是意根还是气得呼呼直喘,肺都要气炸了。这时意根为什么不听话,不服从意识的规劝?
所谓的身不由已,就是说身体是由意根控制的,不是由意识说了算,不由意识管控。关键的时候,意根的习性惯性和执著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意识的思惟作用力,是那么的微不足道,简直是力不从心和无可奈何。身不由己的己,是指意识,身体不由意识说了算。不由自主,也是不由意识说了算,意识作不了自己的主,要由意根作主。
十六、意识的能动性在极小的范围内,是不由自主的,不可以说意识是能动性的、自主的、非完全安排好的、有自由意志的。意识的意志只有符合意根的意志,或者是说服了意根,才能得到发挥,否则只能由意根作主指挥和安排。当意根想要了别和造作时,就要用意识工具,不想了别造作,意识就不现前,把工具放一边不用。能动性在意根这里,但是意识可以提要求说服意根,之后意根就可能让意识放纵一下。
十七、识心对色身的影响
身心能互相依赖,互相影响,识心的动转对色身的影响很大,尤其是善恶心所法的运行,烦恼和习气的运行,对色身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我们可以仔细观察一下,当六识心动的时候,身根是不是跟着一起动而起变化;六识心动时,眼根耳根鼻根舌根是否一起动而发生变化;意根动时脑神经是否发生变化,全身是否也跟着一起发生变化。
当七识动时,尤其是意根动时,有脑电波产生,先是在大脑内部波动,后是头皮有波动,再后来是身体某部位有反应,同时伴随着六识心的动,身口意行就出现了。为什么有脑电波的产生呢?因为意根在大脑胜义根处活动的时候,心识一动转就能触及到大脑神经组织,(但是意根不能直接触及大脑物质色法,里面还有事情,暂且不说。)神经组织就把受到的触动传导到整个头部和头皮,就像电流传导似的,就像有波动似的,头部和头皮就感觉好像有电流通过,麻酥酥的感觉。其中大脑里的细胞也受到触动,引起四大的变化,像释放生物电一样,有一种能量传导,头皮和大脑就有一种麻酥酥的感觉。
如果意根的心行再继续变化,脑电波脑神经就向全身传导,身体就要出现相应的震动和变化,这都是意根的心行引发出来的变化。比如当内心生贪时,身体里水大就出现变化,各种液体就涌现出来,如嘴馋时会流口水,贪爱时流眼泪等等;生嗔时,怒目而视、怒发冲冠、脸红脖子粗、脸颊发热、杏眼圆睁、浑身发抖,六识同时起用,身口业同时现行出来,身根就有变化,六识也有相应觉受出现。
意根在胜义根处和法尘相接触,了别了法尘时,产生心识活动,触及到大脑皮层,就能引发脑电波,脑电波带有一种能量,或者产生一种热量,这都属于正常的现象。当我们心里感觉不好意思的时候,色身上就有脸发红、脸颊发热等等的反应;着急紧张时,就有额头流汗、内心感觉燥热、心急火燎、手心冒汗、脚底发凉等等的反应;当情绪激动时,就有热泪盈眶、眼睛灼热、头中嗡嗡作响等等反应。这些反应都是因为意根的识心活动牵动了大脑神经,从而带动了全身的活动。
意识的各种心行也能影响到色身,让色身出现变化。其实色身的活动都是意根指挥,六识造作出来的,所以说是身心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意根也是心,祂既是根也是心,触法尘的时候,就能影响到大脑神经组织的活动,并且影响和控制全身活动;心念不同,情绪不同,六识的身心活动就不同。
意根在思量的时候,肯定也能触及到胜义根,有脑电波产生,包括意识心思惟佛法的时候,也有脑电波的波动,因为意识思惟佛法的时候,是受意根的主导和指挥的,所以我们的心识活动,会让色身发生相应变化。比如宁神助思、紧皱眉头、若有所思、手拄下颚、手敲头部、牙咬手指等等身行的造作。其中变化最大的,可能就是脑电波,脑电波有一种能量,能使得头胀、脸红、脸发胀发紫发热,这就说明内心识心在活动,识心在思惟思量,内心有些想法和看法了。识心一动,色身就跟着动,身心相倚,互相依赖,互相影响。身心互相依赖当然都通过如来藏在中间起着联系作用。
意根对身心的影响非同小可,无论大小事,刹那刹那都在影响着身体的细微变化,色身的变化都是意根影响和牵动的,意根能影响身体的健康状况。如果降伏意根,心性调柔,少于烦恼,身体健康就能得到改善,疾病就能减少和消除,意根的作用举足轻重,不可忽视。掌握好意根,修行非常快捷。在八个识当中,如来藏能变现一切法,当然如来藏是第一重要的,意根能驱动一切法的出生,也能促使一切法的灭亡,当然祂也很重要,对一切法能起决定作用;如来藏只是收藏种子和变现出一切法,是服从顺从意根的。
十八、什么叫作变态现原形
变态或者现原形这种情况,是指意识由于某种原因,比如昏昧不清醒等等,调控不了意根,意根就按照自己本来的习气惯性行事,那是意根的本来面目。清醒的时候,意识有理智,能够思惟分析如何应对尘境,意根依之,就能得到指导和矫正,习气能得到一些约束。意识一旦不清醒,就不能正确的思惟分析,意根得不到正确知见的指导,就按照自己的习气行事,叫作现原形。
每个人的原形都不一样,因为意根的修为不同,烦恼不同,习气和惯性也不同。比如男女在一起,已经有初禅定断欲的人,无论怎样打交道都没有关系,不会动什么心念,意根已经得到降伏的缘故,就如坐怀不乱的那种。如果不是这样,没有禅定,没有断除烦恼,男女到一起,就不能保证不生心动念。
三果人意根的烦恼原形发生改变,贪爱和嗔恚烦恼已经没有了,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也不能有贪爱和嗔恚烦恼的现行,但是习气还免不了。初地菩萨才有能力开始断烦恼习气,在这之前都是压伏烦恼和习气,断一分少一分,种子就清净一分,其意根的原形就比三果四果人要清净。这个时候,意识心总能理智的调控意根,很多时候意根也无需让意识心调控,自己已经得到降伏,能自觉调控自己,心意已经柔软下来,这是断除烦恼,转识成智的功德受用。
当意识心有理智时,意根就不能轻易变态现原形,因为意识能思惟督导意根,意根就会随顺意识,受意识的约束,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如法得体的应对周遭的一切,不起烦恼,有修养有德行,这样意识就调控了意根,使得言谈举止都得体而不失态。
十九、意根的恶习如何才能改变
意根前世喝过酒,今世见酒,就不要命。为什么见酒不要命?常喝酒,就会成为了习惯,上瘾了,就会总想喝酒。意识劝说喝酒对身体不好,可是没有用,意根照样坚持喝。喝出事来以后,意识表示再也不喝了。可是意根贪心不断,没记性,遇见酒,还是决定照喝不误,管你谁和谁,管你后悔不后悔,管你醉不醉,喝完再说。为了这事,意识与意根经常打架,关键时候,还是意根占上风,每次都照喝不误。直到最后,有一个重大事件发生,让意根刻骨铭心,毅然决然的决定:以后再也不喝酒了,并且还发毒誓,这才把酒戒掉了。哎!太不容易了!经历了多大的磨难,付出了多大的代价,才把酒戒掉。不见棺材不落泪,不撞南墙不回头,不到黄河不死心,说的就是意根。
戒酒时,有一种坚定不疑的意志力,是指意识还是意根?如果是指意识,意识的所有意见和看法都仅仅是一个建议,意根可听可不听。那么意识就不能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力,因为意识没有力量,不能作最终最后的决定,也没有行动力,不能作身口意行的主。所以意志力,既然意志有了力量,就要想去实施,那就是意根的意志,意根的志向,意根的抉择,意根的主动力量。意根受到挫折,下定决心一定要戒酒,这才有了坚定不移的意志力,终于把酒戒掉了。意识连一个手指头都动不了,祂要想有力量,必须动用意根,想办法哄意根听自己的话,按照自己的决定而决定。所以最后还是意根的决定力量改变了一切,因为意根能作主,这个谁也没有办法。
二十、意根了别到第八识所现起的一切法之后,祂会思量权衡如何处理,决定之后,六识就要按照意根的决定去造作。所以意根能统摄一切法,默容一切法。而意识并不能了别所有法,因此意根了别的内容要永远多于意识,比意识深广得多。意根的体性比意识的体性深细而重要,成佛与否,全在于意根。意根本身的运作不能说简单和复杂,因为意根对具体的六尘了别慧差,意根对自己触法尘了别法尘的运作没有很强的反观力,当觉得法尘很重要时,自己了别不清楚,才唤起意识出来了别。
比如吃饭这件事,第八识把胃空了这种状况呈现出来,意根了别到,让意识具体分辨是什么情况,意识触胃部的法尘,了别到胃空了,就感觉饿,于是意根决定吃饭。感觉饿的是意识,也许是意识决定吃饭,意根同意,也许是意根先决定吃饭,意识服从,但无论怎样,意根的思心所不决定吃饭,五阴就不能吃饭。
凡事只要身口意出现了,不管什么事,都是意根点赞同意的。意根的同意,有主动,也有被动,不管主动还是被动,都是意根同意以后思心所作的决定。意识的想法,意根也许同意,也许不同意,如果不同意,就是矛盾。意根的决定,意识也许同意,也许不同意,不管意识同意与否,都要照办无误。
二十一、很多法都是如来藏围绕着意根的意志和想法而变造出来的。意根想什么认为什么,如来藏就随顺变造什么。因为如来藏里有四大种子,能够输出四大种子以及吸取物质当中的四大种子再变造出新的四大物质色法,如来藏里还有识种子,输送出来形成六识,负责完成意根的指令。而意根没有任何种子,祂不能变造色法和心法,只管有想法就可以了。
有个试验,在被催眠时,意识被压制住了,分别力微弱,不能分别是白水和糖水,当意根被告知是糖水,就错认为是糖水,其实是白水,因为物质细法意根分别不清楚。当意根非常深信喝的是糖水而不是白水时,如来藏随顺意根,就把白水的四大换成糖水的四大,吸收到身体里,身体血液里就含有糖的成分了。
意根因为不辫东西南北,容易受骗,必须依靠意识细分别,从而引导和制约意根,意根才能有正知见。所以学佛修行完全依靠意识的如理思惟,来引导意根证法和得解脱。
二十二、我们有时面对熟悉的人和事,突然间就想不起来了,意识在心里回忆又回忆,搜索又搜索,就是想不起来。这时,需要的法尘内容就是不现前,那是因为意根一时也缘不到那个法尘和业种,意识就没法了别到。过后,意根没有放弃,继续暗中搜索攀缘,指不定什么时候就把业种攀缘出来了。意识就会不经意间想起来,原来是某人某事,在某时遇见和发生。自己(意识)就觉得是突然间想起来的,其实是意根一直在攀缘搜索,没有放弃。那么我们利用此点,就可以参禅参一个法义,修法只要能够深入到意根,那么意根就会暗中深深地攀缘悬挂着,这样修行就深入内心了。有朝一日,因缘成熟,意识心就会证悟,或者明白所思惟的法理。因此一切法只要深入到意根,就会解决问题。
意根的习性是无始劫就一直带着的,什么事情重要和不重要,自己自会明了,祂时时刻刻都要维护自我五阴利益,哪个对自己有用,祂能分出轻重缓急来。懂得佛法道理和不懂得佛法道理的意根,其智慧性不同,认知也不同,祂所做出的决定也就有所不同。祂有极多的神奇功能作用,有待于我们不断地去探讨,那就需要有高深的佛法智慧,道种智越深就越容易了知更多的意根的功能体性。
二十三、八个识中,第八识是董事长,第七识是总裁,意识是经理,五识是职员。意根对一切法作主宰,祂不让意识忙于三界的事,意识就得休息;意根不想往生到极乐世界,意识就去不成,意识无论怎么念佛也没有用,况且意根不决定念佛,意识也念不出来。这是意根与意识的关系,很深密复杂。
二十四、问:色身的运转是由前六识主导的,比如吃饭、做运动等主动的行为;有一些是意根主导的,比如来不及思维的应急反应;还有一些是第八识主导的,如色身的衰老、病变等。不知这样理解对不对?
答:色身的运转和活动,表面都是前六识的活动,但都是由意根指挥和主导,由意根控制的,六识的任何活动都是受意根的调控和指挥,由意根抉择,不能自己擅自作主。
一切法都是由意根和业力做主宰和主导的,无论大小巨细,意识不能做主导,只能辅助意根做主导,最终作主拿主意的还是意根。意识虽然有自身的抉择和决定,但是要听从意根的审批,如果意根不同意,意识作什么决定也没有用,都不能实现。五阴的活动由意根主导,六识服从,并且与意根和合运作,意根根据六识的不断了别,才能不断的起主导作用,没有六识的辅助了别,意根就无法继续主导下去。而各种应急反应都是意根单独主导,六识只能配合,无法起参谋和辅助作用。
色身的衰老、病变等,表面上好像是第八识主导的,但是第八识并没有任何主动性,祂是一种无为的心性,不会主导什么法的出生。祂之所以能变现出一切法,都是被动的,是被业种和业力所牵,随业力而动,也被意根所左右,随意根而转,没有主动性。
二十五、意根和意识的分工合作,可以用具体事例来说明。比如睡觉时,被子被踢掉了,身体感觉有些凉,意根了别到这个情况,想盖上被子,自己又无法处理,如来藏了别意根的思心所,于是就给意根变现出梦境,以解决此事,意识就梦见自己处于寒凉的环境中,感觉很凉想盖被子,意根于是就决定把被子盖上。这时意根分不清梦里和梦外,把梦里的境界当作梦外,就作出了决定,意识也不知道是梦里还是梦外,把梦境当作真实,就顺从意根的决定把被子盖上。但是能盖被子的意识已经不是独头意识了,而是五俱意识,那就还有身识现起,一起把被子盖上。意根分不清梦里梦外是无慧,能想办法处理却是慧,能了别身体出现特殊的状况,也是意根的了别慧,具体情况的分析和处理属于意识的职责,二者就是这样分工合作的。
二十六、意根与意识的关系犹如人与显微镜放大镜的关系。由于人的视觉有限,不能辨别非常细微的物质色法,就利用一下精密仪器来协助自己观察。人与精密仪器同步观察,精密仪器观察到什么程度,人就了别到什么程度,精密仪器观察出多少,人就了别了多少,同时人根据仪器的了别,参考仪器反应出来的内容,对观察对象进行思考判断,一步步的指挥仪器观察的方向角度和处所,最后得出一个总结论,做出一个总的抉择。
意根比如人,意识比如被人所利用和支配的仪器。太精细的东西意根只能通过意识的观察分析思惟判断,意根依据意识再进行自己的思索和判断,得出结论再做出抉择,六识再照办。
如果所接触的物质色法人自己就能了别,也就没有必要常用精密仪器了,因为这比较很麻烦。意根如果能对所接触的法了别个大概,不需要太微细的了别,也就不用意识来配合观察了别,那么意识就不知道意根到底了别了什么,心行如何,如何处理的。除非意识有妙观察智,才能知道意根的心行。
由此可知,意识的一举一动不能脱离意根的掌控,除非意识能骗得了意根,能说服意根,让意根同意自己的心行愿望和想法。就像一个机器人想要脱离人的掌控,那是非常不容易的,除非出现意外情况,人类没有设计好程序,或者程序紊乱。如果能分清意根与意识的内在关系,各自的功能作用,就能很好的把握自己的修行,增长自己的智慧,促进道业的增进。
二十七、有的人意识常常口中谈论钱财是身外物,表示并不在意钱财,可是真到要布施钱财帮助他人时,从来不肯布施一文钱。这是因为具体决定要布施的是意根,意识不能自主,意根如果很悭吝,就不愿意布施钱财,所以很多人意识说是说,意根做是做。意根悭贪,就不会有实际行动,对于悭贪的人说的话,我们最好不要当真就行了。
二十八、问:意根做决定的时候,意识到底扮演着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意根可以通过意识来做决定,那么意识的分量到底有多重?什么情况下,意识足够扭转意根的决定?又是什么情况下,意根依旧我行我素呢?意识能改变意根选择的关键点又在何处?
答:意识与意根的关系如下:意识是意根的助手,帮助意根了别和分析思惟,是意根的参谋,为意根的抉择出谋划策。意识是意根的督导,能牵引和控制意根。意识是意根的奴才,对意根俯首帖耳,即使心里不高兴,表面也得服从。意识是意根的教唆犯,经常唆使意根做不该做的事情,意识是意根的导师,有时要如理思惟,引导意根走出习气的误区和泥潭。
只要不是意根特别习惯熟悉的事情,意根都愿意求助于意识的帮助,听取一下意识的意见和看法;只要不涉及到特别紧急危急的事情,意根都会让意识出谋划策;只要不碰触意根的底线,不惹恼激怒意根,意根都会允许意识发表意见;只要不是意根特别感兴趣的事情,特别执着和在意的人事,不是意根特别贪着和厌恶的人事,意根就愿意让意识多作思惟分析,把结果提交给意根作参考。在相反的情况下,意根就无法听取意识的看法,就以自己的判断为准,自己要单独并且快速的做决定。
当意根非常贪爱和非常嗔恨的时候,就不会听取意识的建议,而一意孤行;当意识说不清道不明,讲不清道理的时候,意根就会我行我素;当意识给出的理由不充分的时候,意根也会我行我素,不改变丝毫。当意识能够现量观察到事情的利弊得失时,能够证据充分的讲明道理的时候,能够把确凿的事实呈现给意根的时候,意根就会改变自己的心意和抉择。意识改变意根的关键在于能够揭示出事实真相和掌握确凿的证据,以及准确分析出利害得失,意根只能乖乖顺从,从而扭转自己的习气。
意识的分量当然很重,意识能通过如理思惟,或者是利益诱惑,牵着意根的牛鼻子,把意根拉上正路,让意根获得智慧,断除烦恼和习气,破除所有的无明,究竟转识成智。意识要想扭转意根,就要常常熏习正确的佛法,如理思惟作意,思惟细致入微,最好能现量观察一切法,证据确凿,这样就有能力引导意根,让意根随顺意识的引导和理性思惟,以及现量观察。意识要想扭转意根的决定,就要思惟此决定对自身的危害性,思惟越透彻,越接近事实,越能影响意根,改变意根。如果意识思惟不清楚,不透彻,事实不明,没有证据证明,不是现量,意根就不能被说服,依然我行我素。
二十九、崇拜的心理以及各种心理,都由意识表现出来,由六识共同造作出来。意根的一切想法,想要表现出来想要实现,必须有可利用的工具和媒介,没有媒介,意根无可奈何。
意根利用意识五识身根这样的媒介,能造作一切法,表达一切情绪、心境、想法、打算、意愿等等,没有这些媒介,祂就无所作为。实际上,意根是尽可能的利用了第八识,祂自己都不知道,第八识更是不知道被利用了,知道也不会在意,心大。六七识通过学佛修行,如果心像第八识一样的大,那修就到头了,不用再修行了。如果意识表达不清楚不明白,意根没有耐心,就会选择不说话。
三十、业行主要是意根的心行
没有意识的情况下造作的法,是不是业行,有没有果报?仍然属于业行,有果报,而且是依业而有的行,更属于业行。比如意根与如来藏一起投胎,没有意识参与,但这个业行大得不得了,是所有业行当中最大最关键的一种,是决定性的一种,决定着众生的生死趣向问题,是十二因缘生死链条之一。意根因为有无明,必产生生死业行,也必去投胎,顺应生死。如果说意根与如来藏一起去投胎,不属于业行,那么三界世间就没有任何业行了。
意根与如来藏一起到极乐世界造莲花,没有意识的参与,这个业行也非常大,是绝对的善业行,决定着众生死后趣向极乐国土,远离五浊恶世的生死系缚,将来能在阿弥陀佛的摄受之下明心见性,然后飞往十方世界去广利有情。
意根与如来藏一起干扰他人,一起去加持他人,一起到别人的梦里,一起去警觉他人,以及在没有意识时翻身压死了新生儿等等,这些全部都是业行,有善有恶,有不善不恶,都有果报。只要有心有行,都是业,都有果报。半夜睡着了没有意识,翻身压死了新生儿,这是无意的,是无记业,也有果报。当时的果报就是失去孩子很痛苦,后世的果报也可能就会被无意的压死。这是苦果,不是不苦不乐的果报,无记业感召的不一定是不苦不乐的果报。无意就是没有意识,但有意根,意根也是不故意的,没有心意,但只要是有行,就有业有果报。
业,主要是意根的业,与意根相应,是意根心行造作的过程。意根心行的造作,有时需要六识配合,有时六识配合不了,就没有六识参与造作,但都是业行,都有果报。意根若不想造业,就没有业行出现,六识也不会出生造业。因此说意根是造业的主人,是果报主,善恶业都是如此。
三十一、意根和意识哪个是受报主
有人说意根不觉得苦乐,就不是受报主,意根不受报。其实意根才是受报主,六识只不过是意根受报的工具和代理人。因为没有六识的时候,众生也处于果报之中,不管六识是否存在,只要众生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果报,而且色身就是果报身,是意根把色身当作我,所以意根才有果报身,报就报在意根上,让意根受报。
首先入胎、住胎、出胎这件事,就是意根的果报业报,投胎入胎就是意根的事,有什么样的色身和生存环境是意根最在意的事,所以果报就是意根最在意的事。住胎和出胎,以及一辈子的生活环境条件,也是意根最在意的事,一辈子是享福还是受苦是意根最在意的事,所以意根是受报主。其次死亡以及死后的去向问题更是意根关注的事情,临死时,意根挣扎着不想死亡,即使病得痛苦不堪也不决定离开色身,不肯咽气丢下身体,不愿意离开家亲眷属;即使成为植物人了,也不愿意离去换个色身,仍然要贪着微弱的五阴活动,继续承受痛苦的果报。
意根以五阴身的苦为自己的苦,以六识的苦为自己的苦,以五阴身和六识的乐为自己的乐,以五阴身和六识的受为自己的受。但是没有六识的时候,意根仍然要承受一切苦乐受和一切果报,譬如无想定和无想天的乐受,是意根单独受,灭尽定的乐受是意根单独受,没有意识意识就不受。入胎和住胎的苦受,意根要单独受,没有意识去受,死亡和昏迷之时的苦受意根要单独受,没有意识意识就不受。睡着时不管睡得安稳不安稳、舒服不舒服,都是意根单独受,乃至于睡着时出现任何事故如被火烧死等等,都是意根单独承受,没有意识意识就不受。
即使在有意识的时候,意识的任何受,都与意根息息相关,意识所承受的一切都等于意根承受一样,意根很在意意识的觉受。因为意识就是意根的一个我,是意根所拥有的,是意根的助手和道具,报意识就等于报意根一样,意根绝不愿意意识受苦报,微苦也不愿意。譬如父母是一家之主,孩子所遭遇的一切苦乐,父母也随之苦乐,他人来酬答和报复父母,也会通过酬答和报复孩子的形式来间接的回报父母,报孩子就等于报父母,孩子的荣辱和死活与父母息息相关。
意根是意识出生的根,意识由意根为缘而出生,意根犹如意识的父母,意识受报就等于意根受报,因此五阴受苦,意根就要躲避,五阴受乐,意根就贪爱不舍。总而言之,意根是受报主,是果报的真正主人。
三十二、意根是意识的根
根,是依靠依止之义,比如大树依树根而生。孩子依父亲而生,但直接由母亲出生。眼识依眼根而生,六识依六根而生,意识依意根而有。但是六识由如来藏直接出生,六根仅仅是六识出生的根本缘。
一切事情都要寻根究底,找到根,解决根源,才能彻底解决问题。我们要想解决无始劫以来的生死轮回问题,解决无明问题,解决染污业种问题,都要寻根逐源,不能只在枝叶上用心,剪掉枝叶,还要出生。要想枝叶不生,剪掉根就能彻底解决问题。意根就是意识的根,意根决定着意识,决定着六识的走向,解决意根的问题,才能解决六识的问题。虽然解决意根的问题,需要意识做先行和辅助,可最终还是要落实在意根上。
无数人都弄不清楚意根与意识的关系,都以为意识是究竟的法,都在意识上做文章。可是解决了意识的问题,意根没有解决,意根还会决定着意识的修为和造作,荒草又长出来了,还等于是没有解决问题。
三十三、问:我有很重的怀疑习气,这种怀疑的念头力量非常大。在内心没有力量思维的时候,就告诉自己观这个念头,什么也不做,就让意根自己慢慢思量,总会有个结果。这是怎么回事?
答:意识能反观自己的思想念头,观出来之后,对思想念头有了一定程度的了知,并且能分析和思惟自己疑心的对错,至于说最后是什么结果,如何对待和处理,那是意根的事。意识就会把自己了别的情况传递给意根,不再干扰意根的思考,意根就会慢慢的静静的思量,最后就能把自己的疑心考虑明白,知道疑念的对错,知道如何处理,就把疑心除去了。
三十四、为什么有时候意识的力量大于意根
意识因为思惟分析能力强,智慧比较高,能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观察清楚,意根无法仔细观察不会分析,就要听从意识参谋的建议;意根有很多时候也拿不定主意,不得不听从意识的安排。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意根智慧不足也不听意识分析思惟和劝导,意根永远按照自己的习性作主,永远也不会明理,不会走上学佛修行之路,也永远不能断除烦恼,不能成佛。一个家庭里家长作主,但是有些时候也要听取孩子的意见,满足孩子的要求。一个国家也是,总统也要听取民意。所以有些时候就显得意识的力量大于意根,意根要听从意识的引导和建议,才能把事情做好。
三十五、意根与意识的主仆关系
一切法都是意根这个主人所需要的,六识就是为意根主人而服务的,要听从主人的调遣,当然主人有时候也要听取仆人的意见和建议。比如说意根想要喝水,如来藏了别之后,就会出生六识来造作喝水这件事,意识负责考虑如何喝水,整个程序和步骤是什么,之后与身识和眼识一起取杯子倒水;意根想喝什么样的水,意识就要准备什么样的水,一个想什么时候喝,意识就安排什么时候喝,最后六个识一起喝水,完成一项喝水的任务,应该说是七个识八个识一起完成了喝水的工作。
如果意根不想喝水,六识就不会生出来造作喝水之事。意识永远没有意根重要,意识是根据意根的需要被随时随地生出来的法,由意根来决定,祂是从属地位,是为意根服务的,必须把意根服务好;如果意识不能服务好意根,意根就会不高兴,心里不舒服,甚至要闹情绪,或者是抑郁烦闷,或者是精神不正常;意识如果是严重违拗意根,时间比较长的话,意根就要出现问题,可能要精神错乱精神分裂,也许要疯掉。
意根想听声音六识就得被生出来分别声音,意根指哪里六识就要到哪里去办事,但在办事过程中,意识可以随机为意根提供建议,也可以提要求,意根批准就可以照做,六识都要服从意根的指令。意根在六尘上如果有想法,六识就要出来实现意根的想法,意根没有什么想法不想造作什么,六识就不会出现。意根这个主人权利很大,六识很多时候都是不知不觉的被意根差遣东奔西跑,盲目的做了很多事,却不知道怎么回事,意根想要六识如何造作六识就得如何造作。
我们修证佛法如果不在意根上用力,只在意识心上用力的话,用完力意识就灭了,没有什么用;我们要证果,如果只在意识心上证,证完了就灭了,也没有用,后世还会在生死中轮回,还是被无明所覆盖。只在意识心上破无明没有用,意根的无明是根本无明,因为生死问题在于意根的无明,十二因缘的根本是意根的无明。所以我们一开始在意识上用力是为了影响意根熏陶意根,意识相当于传声筒,是传话的工具,也能帮助意根分析思考,最终让意根确认,从而改变意根,这是学佛修行最根本和最终的目的。
意根改变了,意识的熏染作用也就结束了,以后意根就可以带动意识完全造作善业。意识属于从属地位,属于参谋和传令兵,意根大多数时候可以用祂,极少数时候也可以不用祂,不用的时候,意识什么也不是。譬如我们想请领导帮忙办一件事,首先我们先得把这件事让秘书弄清楚弄明白,秘书就相当于意识,秘书再跟领导汇报清楚,领导弄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才能决定帮助我们,这事就成了。
意识就像一个门卫,我们想进去见领导必须经过这个门卫,但是我们要是停留在门卫这里,过不了门卫的关口,永远见不到领导。从古到今多少人都在意识心上转,始终不得其门,我们总想着要开悟,但是却守着个意识在外面转,不进入意根,让意根修证,就不能开悟。如果门卫允许去见领导,领导说不行,那就无法见到领导解决问题,门卫怎么说都没有用,只有领导允许才能进去吧事情解决。所以佛法再怎么好,都必须让意根修证和确认,让意根证得五阴无我证得如来藏。意根证得以后带领六识走走路行善业,得善果。
三十六、五阴身的功能作用以意根为主还是以意识为主
识阴的阴,是阴盖遮盖的意思,不仅六个识能遮盖住第八识的真正功能作用,第七识也能遮盖住第八识的功能作用。关键是对谁遮盖了,遮盖住谁不认识主人公的功能作用了。六个识的功能作用遮盖了第八识的功能作用,让意根觉得六个识的功能作用是那样的真实,以至于看不到都是第八识的功能作用,让意根生起错觉,于是就执取六个识的受想行识阴为我,并且是真实的。
但是,意根是否也执取意根自己的攀缘性作主性执取性执著性为我,是真实的呢?这关键在于意根是否有反观自己的能力,是否能观察到自己的功能作用。佛说八个识都有证自证分,都有反观的能力,只是能力的大小而已,意识是否能发现这些反观力而已。为什么非要意识来发现呢?因为意识是为意根五阴身所用的,意识能很好的处理五阴身的事情,意根隐藏身后,只能暗中指挥和操作,意识在明面运作执行,如果意识不了解情况的话,就没法帮助意根处理事情。
意根的反观力,所有众生都有,只是意识心没有大智慧,没有转识成智的时候,观察不到。一切法虽然意根都知道,但是要靠意识观察,意识如果观察不到,就是不知,意根的知意识不知道好像就没有用。意根知之后,要办事,必须依靠意识,意识不知就办不了事。
很多人只能观察到意识自己的作用,都以意识的作用为主,认意识的作用为自己的真正作用,不把意根的作用当作是最主要最重要的。意识不了解观察不到的法,很多人就不承认其存在,就要坚决否决。几乎所有人都是以意识的知为知,意识不知,就认为自己不知,自己不知,就说不存在。这是极大多数人的思惟逻辑,这个逻辑是错误的。众生如果没有大智慧,所有的错误都无法认识到,更不能改正。既然众生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和无知,不知道自己处于极多的误区之中,那就没办法从误区中钻出来,眼前永远有迷雾,什么也看不清楚,这就是无明。无明越重,越不容易有智慧看清事实,越不容易解脱。
意根也有证自证分的反观能力,能观察到自己的功能作用,不管意识能否观察到此点,不管意识承认与否。并且意根认自己这些功能作用为实,加以执取,不知道都是第八识的功能作用。直到真真正正的明心开悟以后,意根才恍然大悟,原来不是这样。所以断我见明心见性,证得任何一个果明了任何一个事实,都是意根与意识一起证得和明了的。这个非常重要。
三十七、意识因为什么能缘蕴处界
意识之所以能缘蕴处界,就是因为意根先缘,然后决定了别个究竟,意识才能缘蕴处界。如果意根不能缘蕴处界的各种相貌,意识就不能缘。意识是如何出生的?意根与法尘相处,意根想要有所作为,第八识才出生意识去造作,如果意根触法尘之后不想有所作为,第八识就不会出生意识去造作。那么意识缘了蕴处界相,一定是因为意根首先缘了蕴处界相,没有意根不缘蕴处界相之理存在!
无论任何时候,意根刹那刹那都要依第八识缘蕴处界相,与蕴处界须臾不可分离,即使在睡着无梦时,即使在昏迷时,即使在无想定里,即使在死亡没有离开色身时,即使在中阴身里,意根一直都要与蕴处界在一起,都要缘蕴处界,除非没有蕴处界的时候,没有五蕴的时候。
意根如果有不缘的法,意识就不能缘,在哪种法上如果没有意根,根本也不可能有意识的存在,何况意识还能缘得到。意法因缘生意识,这是世尊的圣教量,是世尊的圣言,亲口所说,岂有违背之理?意根默容一切法,是世尊在楞严经中亲口所说,岂有违背之理?
三十八、意识受意根教唆表现的心行是属于谁的?
意识的表现本身自主自愿的时候,其心行就是属于控制祂的意根的心行;意根被强大的意识心所教唆表现出来的心行同样不属于意根,而是属于意识的心行,虽然是意根作主了,但却是被迫的,不是自动作主的。比如父母唆使小孩子去偷东西,孩子因为太小,没有自我主张,不能违拗,就不得不顺从父母,那么偷东西的行为体现了父母的贪婪心性,偷来的东西属于父母所有,归父母支配。同理,主人唆使一条狗去拿邻居家的东西,是主人有偷心,狗并没有偷心,因为狗没有自主性,必须服从主人,偷来的东西属于主人所有,不归狗所有。如果狗单独偷东西,不是主人唆使的,东西归狗所有,是狗本身有偷心。
比如一个人拿刀砍柴的时候,柴木是人砍的而不是刀砍的,虽然是刀亲自砍了柴,但刀无心砍柴,柴归主人所有,不归刀所有。又如司机开车撞了人,是司机撞人了而不是汽车撞人了,司机要赔偿对方损失,汽车不能赔偿损失。比如主人命令仆人担水,或者打造金器,完成任务才能给报酬,仆人担的水打造的金器,都属于主人所有,这些工作是仆人替主人做的,主人应负责任。
仆人养活主人,主人当然要给仆人报酬,意根养活意识,当然要给意识一些理念,最终的功过是非还是由主人和意根承担。五蕴生生世世的因因果果,还是要由意根承受,意识扑落扑落身子走人了,结果都由意根处理和承担。生上天入地都是意根领着第八识去,成佛做祖都是意根领着第八识,又领着五蕴六识,一家大大小小的去成佛做祖。
三十九、意识观察不出来的法不代表没有
意根思量与意识的分析有一些区别,意识分析比较细微,思路清晰,意根无法细致到位,只能知个大略,考虑个大概,知道个粗况。如果有意根不能触的法,六识就更不能触和了别。意根能见一切法,一切法就是意根的相分,五蕴十八界意识都能见,意根更能见,所以五蕴十八界就是意根的相分。
如果意根有各种受,意识是否能观察得到?比如一个哑巴吃黄连,感觉苦而说不出来,别人是否能知道他感觉苦?苦是自心所受,他人只能猜测,如果都不知道哑巴吃了黄连,连猜测都没分。如果吃黄连的人味觉不灵了,他就不会感觉苦,别人猜测他觉得苦就猜测错了。意识没有智慧时,猜测意根的心行猜测意根的受觉,往往也要猜测错。
意根的所有作为必须通过意识表现出来,意识或者是别人才能知道。意根不能通过意识表现出来,能不能判定意根没有什么心理和心行?意识不知道,观察不出来的法,是否能代表那个法不存在?显然不能。凡夫观察不到如来藏,就说如来藏不存在,不是实有,这不是如实语。同理,意识观察不了意根的心理状态,就给意根下定论,也同样不合适。地前菩萨如果没有有证量的菩萨教导,无法现量观察意根的心理状态,那么给意根下定论,就不合适了,尤其是还没有开悟的人。只有在烦恼遮障断除,意识意根转识成智以后,意识才能有智慧一点点的现量观察意根的运作和心理状态,但也不一定能观察得太多太准确。
四十、凡夫目前的修行任务就是争取尽快实证
离开意识的时候,意根不管能不能反观到意根自己,因为没有意识,意识如何能知道?甲乙两个人,甲是否能反观到自己,乙不在面前的时候,如何判断?如果乙眼睛有遮障,即使正面对甲,如何观察判断甲的心行?凡夫众生的意识就像眼睛有遮障的乙一样,无法现量观察判断意根有否某种心行。所以我劝凡夫众生还是闷头修行,准备实证,不要给意根下什么定论,不要给唯识种智的法下什么定论,这离自己的实际现量观行太远太远了。
如何知道意根在用功在参究在思量?当你感觉心里总有一个话头,一个疑情疑虑,就是意根在思考和参究,思想注意力总是在话头上,心里总有疑问,就是没有明显的思惟分析考虑,但是那些疑虑念头想甩也甩不掉,就是意根在参究。
四十一、意根与意识的主从关系
意根如果想要喝水,六识就会出来烧水倒水沏茶,然后喝到口里;如果意根不想喝水,六识就不出来做这一切事。意识永远没有意根重要,永远当不了主人,因为意识是被生出来的法,由意根来决定出生与否,它是从属地位,是为意根服务的,而且还必须把意根服务好。如果服务不好,意根就不舒服,也许要闹情绪,当意根真的闹情绪的时候,意识有时候就会感到莫名其妙,意识比意根有理智,意根的情绪化比意识严重。意根如果想听某种声音,意识就得服从意根的命令过来分别这种声音。意根想让六识出现,六识马上出现;意根不想让六识出现,六识就不会出现;意根想要六识如何造作,六识就得如何造作。
学佛修证如果不在意根上用力,只在意识心上用力,在意识心上破无明没有用,用完力意识就灭了。证果如果只在意识心上证,证完就灭了,剩下意根还被无明所覆,我们就会继续在生死中轮回。因为生死问题在于意根,十二因缘的关键在于意根,修意识最终是为了影响和改变意根,意识相当于传声筒、参谋和助手,帮助意根拿主意想对策,最终扭转意根的无明,改变意根。意根改变以后,意识就不用再熏染意根了,两者再和合造作善法。
意识处于从属地位,意根可以用祂也可以不用祂,不用祂的时候,意识什么也不是。从古到今多少人都在意识心上转,始终不得其门。我们总想开悟,修不到意根这里就开不了悟,佛法再好,也得让意根认可。意根一旦认可了,就会有所约束,就会有所选择的让六识造作业行,无意义的事不想再造作了,如果意根觉得什么都无意义,六识不但少于造作,也不出生了,最后意根自己也就灭去,涅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