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生如法师网站LOGO

佛法杂谈(第二部)(第二版)

作者: 释生如 分类: 综述 更新时间: 2025-09-24 16:09:53 阅读: 6526

第四章  忏悔业障篇

一、什么是业障?

人人都有业障,首先有无明,因为心内有无明造作了不如法的业行,然后才有了障碍。什么样的业行,障碍什么呢?体现在对哪些方面的障碍?是谁有障碍呢?障碍的原理是什么?如何去除障碍?

所谓的障碍就是,比如我想修定,却怎么也修不成,每次修定的时候人事物的阻碍就会出现,或者心里攀缘极重,却没办法制止;我想修福,就是修不了,无法采取任何实际行动,每次下决心行动之时,一个念头出现,就想算了吧,以后再说,没有必要这样做,于是懈怠下去;每次想思惟观行佛法,可每次脑子里都是乱糟糟的,思绪不宁,无从下手,一段话都看不明白;乃至于每次想做善事,都会有各种阻碍,总是做不成。总之所有的打算都无法实现,总是下决心,却没有用,丝毫改变不了什么。这一切的阻碍就是障碍,就是业障,是由于前世自己贪嗔痴无明业行所感召的心理障碍和逆缘。

前世的恶业成为业种,如何能影响到今世的修行?业障也叫作前因后果,因果相关相连,在甲上造作恶业,出现不如法的行为,就要在甲上出现果报,甲事就不成就;同理,在乙上造作不如理的业行,就在乙上现行果报,在乙上做事不成就。比如前世诽谤了三宝,今世遇见佛法僧不生欢喜心,想要亲近三宝就会有遮障和阻力。即使有心想好好修,白纸黑字也是看不懂,佛法不入心,诽谤三宝的恶业就成为今世修行的严重阻碍。

二、正在消业障的标志

每个人无始劫以来都造作了极多的恶业,有极多的业障障碍着修道,如果不把障道的主要业障清除,就不可能见道。只有修行比较得力了,修出了一些成效,业障才能消除一部分,障道的因缘才能消除。如何才算修行得力了呢?通过学法,明了善恶之理以后,知道自己有许多烦恼,造作过许多恶业,有许多的业障,出生了悔心,业障就会一点点的消除掉。

消除业障的渠道和方式有许多,比如受恶报,出现种种的不顺,身体上的疾病,以及受人欺辱和诽谤,受人轻贱和歧视等等。犹如金刚经上所说,因为读诵金刚经的缘故,本来此人会因为前世的恶业堕落恶道,而读诵金刚经就会消业,今世仅仅被人轻贱,恶业就消灭了,不用后世再到三恶道受报了。受人轻贱,是在人中受苦,这个果报比三恶道的果报要轻很多很多,即使丢掉性命,也比三恶道的果报轻很多很多。所以学佛人在现世得到了恶报,受人欺辱打骂,应该感到庆幸,不要再回报给对方,以至于白白的受苦。

修行得力以后,消业的方式有很多,表明正在消业的标志也有很多。比如有人梦中会吐出很多脏东西,或者是腐肉之类的东西,或者是黑血,或者是黄脓,或者是九孔流出不净臭秽,或者是在厕所里身边都是大小便,没有下脚和转身处,这些污秽物也代表了心里的贪嗔痴,贪嗔痴正在一点点的消除。梦里还会出现一些平日里自己无法接受的很难堪不可想象的现象,那都是消业的征兆。这是通过修行消业的现象,以前吃过众生肉,心里和身体都不清净,明理以后心清净一些的时候,业就消除一些,梦里会显现业障消除的情况。

梦里也会呈现出心变得清净一些的情况,心里的染污会在梦里通过物质色法表现出来,脏东西从身体里出来,就表示染污出来了。显示出来的脏东西有很多种,每个人的情况会有一些差别。身体里冒出一些难闻的气味,也是消业的一种表现,包括身体出现疾病,各种不顺利,家里工作单位里都会出现种种不如意事,鸡飞狗跳的现象时有发生。

修行越猛力越得利越快速,脏东西和染污的现象出现的就越快越多,心改变的就越大。没有这些现象,说明自己修行还不太得力,没有触动到意根,也就触动不到业种。心没有明显改变,业障就不能消除,还没有达到实际修行阶段,只是在理论上用心,对理论感兴趣,对如何改变自己还没有过反思。

有的人心里用力念佛的时候,身体有时候像扬沙机一样,非常多的黑色的污物就会从口里和身体各处排出来,如痰、肉、粉末等等,这是以前吃众生肉显现出来的消业现象。有的人在梦里呕吐,胃里有些类似沙土的东西等等想吐却吐不出来,吐出来的时候还会有连着内脏一起拉出来的感觉,一瞬间会有特别大块的脏东西排出来。这都是从前造作的贪嗔痴恶业,身口意恶业,恶口诽谤等等染污业。

从这些现象中应该能体会到,确实是念佛一声罪灭恒沙。只要如理修行,就会灭除很多罪业,今生如果不能断我见和明心,只单单能消业就很值得了。要多多消业,业障轻微了才能见道。一定不要再造恶业了,造恶业是非常不值得,非常不划算的,努力修行,消除烦恼是非常值得,非常划算的。

三、消业的原理

有人说:业障就像墙壁上的画,如果墙壁消失了,那幅图画也就没有了。五阴身犹如墙壁,业障就是五阴身上的障碍烦恼,如果五阴身心空了,意识意根心空了,业行自然就消除了。业障是奔着五阴身心而来的,附着在五阴身心上,其实是附着在六七识心上,六七识心空了,业障空不空?业障没有附着体,找不到五阴身心的时候就会消失不见了,空了。造业的主人没有了,由谁去受业报?无人受报,报就了了。

但是要看五阴身心空的程度,心空了多少,业障就消除多少,初果的空与二果的空有差别,二果的空与三果的空有差别,三果的空与四果的空有差别,所以业障消除的就不同。但是如果业障太重,是不会心空从而逃避债务的。比如说一个人欠了一百万,往生到极乐世界去了,债主向谁讨一百万?如果一个人欠债一个亿,债主时时刻刻盯着他,他能跑到极乐世界去吗?他肯定去不了远处,一走动就会被债主挡住路,不让他走。只有债务比较轻微了,债主才不会花费精力去时刻盯着他。

四、众生的业是如何消除的

众生在无量劫的修行过程,其业障要一点点的消除,业尽才能成就佛道。其业的消除,主要通过自己修行,灭除无明,改变心意消除的,但是最初众生无明重,心力弱,大部分业障还是由佛菩萨加持消除和背负的。每个众生的业,如果不是佛菩萨给背负和消除,谁也不能证道和成佛。佛菩萨替众生消业、了业、背业的方式非常多,众生却都是不觉不知,有时还要去诽谤佛菩萨。众生无知的时候,并不懂佛菩萨的恩德有多大。

众生的因果就是六道轮回生老病死忧悲苦恼,可是每个众生遇到了佛法,生死业和苦受越来越轻,以至于最后断除了三恶道的业,直至六道轮回的业也消除了,乃至于每个众生有机缘遇到了佛法,不要以为都是众生自己的福德和功德所致,都是佛菩萨的恩德所致。佛菩萨天天发咒愿,愿力普及三恶道众生,三恶道众生在不知不觉混混沌沌中就受到了恩泽,福德日增,最后遇到了佛法,开始了无量劫的学佛修行,业障就开始一点点的消除,直至最后成佛,都是佛菩萨的恩德所致,不成佛谁也不能报得了佛菩萨的恩德。

佛菩萨的加持和咒愿,都是无形的,为众生消除了无数的业障也是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众生无知的时候也感知不到,但是实际上力量大无边。众生不是忘恩负义,而是根本不知道恩义,还无缘无故的种种诽谤,佛菩萨从来不去计较,谁跟无知愚痴众生计较?佛菩萨无论给众生背多少业,讲多少佛法,以及多深的佛法,无知众生都不允许佛菩萨挂一个凡夫菩萨的名讳,罪障深不深?

五、如何消除罪业

造作的罪业分为心性上的罪业和行为上的罪业,心性上的罪业叫作性罪,行为上的罪业叫作业罪,两种合一起叫作罪业。如果只有行为上的罪业,而没有心性上的罪业,不是故意而造的行为,就是无心之过,叫作过失。比如过失杀人、过失杀生,主观上无心,客观上因缘所成。这样的过失造业,在世间法上罪责比较轻微,在佛法上的果报也比较轻微。无意杀,无心杀,不会下地狱,但未来世也会被无意杀一次。杀小畜生不至于将来被杀,也有非常轻微的果报。每一种行为不管有意还是无意,都有不同程度的善恶果报。

如果是因为恶心故意造下的罪业,罪业非常大,果报也非常重。如果只有恶心,心性恶,比如臆想对方如何如何,心里咒骂对方如何如何,而没有实际行动,这种情况只有心性上的恶,属于意业,意业也存种子,这也是罪业,心性也是染污的,贪嗔痴严重,后世随顺恶心而去受报。心是万法的主人,心一动就有业,有业就有业报,果报与业如影随形。

比如杀鸡这件事,这是主动杀生行为,不是无心而杀,因此既有性罪也有业罪,性罪有性罪的果报,业罪有业罪的果报。性罪的业容易消除,只要诚心忏悔自己的贪嗔痴,发愿以后不再造,心性真的改变了,性罪就会消除,如果心性不改,性罪还在,以后就要受报。但是还有业罪,业罪如何消除呢?那就要采取实际行动,如果没有把众生杀死就作以补偿,直到对方满意为止。

如果众生死了,这个实际行动真的不好做了,除非在佛法上有所修证,功德福德比较大,可以了这个罪业。比如通过念经念佛念咒给鸡超度,真的把鸡超度到善道了,这个也就了了,将来鸡反过来还会感谢你,报你恩,哪管超度到人间也行,超度成猫狗也行。还可以把自己所修行的所有功德福德都给鸡回向,并且向鸡忏悔,鸡真实得到益处了,那么业罪就会消除了。

如果罪业不消除,遮障就非常严重,别说成佛了,学佛都不会顺利,日常生活都会有问题。罪业比较大的人,想要念佛躲到极乐世界去,可是临终业障现前,都不会信佛了,别说念佛了。为什么不少人跟着学法,学着学着就掉队了?那是业障遮止,修不上去了,不少人都是学着学着,业障现前,抵抗不住了,就退回来,变成躺尸,什么也不学了。想办法不断的消除自己的罪业遮障,道业才能不断进步,否则业障拦路,就会出现种种变故。导致无法正常学佛修行。忏悔发愿可以消除业障,可以对抗业障,业障减轻以后才能继续前进,否则不进则退。所以不能把希望都寄托在临终,在临终前就要解决好后世的去向问题。

六、用大乘法参禅是否能消除深重罪业

有人说既然众生罪业如山,那就参一参是谁在受罪,是谁在造业,这样就可以证得真心,真心不造业不受罪,这样罪业就消了。但是这样消罪的方法非常不妥不如理。其一,由于业障深重,修道的遮障也重,根本无法把菩萨六度修行圆满,不可能达到证悟真心的因缘条件,戒定慧不具足就无法参禅,因此不可能消除深重的罪业。其二,这样做,对于末法业障深重的众生来说,就会拨无因果,逃避恶业,不能反观自心之染污,修来修去,罪业仍然如山,也许还会增加。

对于初机学人和业障深重的人,正处于修行四正勤断恶修善阶段,需要观察罪报苦受的缘由,从而识因达果,只有惧怕和敬畏因果才能断恶修善,降伏自心烦恼,最后才能脱胎换骨,洗心革面,成为大乘菩萨。业障深重的时候不能用大乘的无相忏悔灭罪法,也不能用大乘参禅的方法来逃避烦恼和罪业,事实上也逃避不了,躲不过去。那么重的罪业遮挡着,怎么能参禅证得第八识从而明心?怎么能达到无相?

参禅的因缘条件不具足,只能靠推理猜测第八识,臆测出一个第八识对于七识心来说,永远不起作用,没有一丝毫的功德受用,不会消除一点点罪业,三缚结一丝毫都断不了。推理出一个第八识不造恶业,没有恶业不受报,七识恶业有多重还是多重,不会消灭的。第八识代替不了七识,第八识本来就是自性清净的,本来就是佛,可是七识无始劫以来一直都是罪业凡夫,第八识丝毫没有代替过七识受苦,七识丝毫也没有沾到第八识的佛光,而少受一分罪苦。

第八识从来没有贪嗔痴烦恼,可是七识贪嗔痴却从来没有断绝过,第八识从来都是解脱的,可是七识却从来没有解脱过一丝毫。第八识是佛,七识也从来没有因此就坐上佛的宝座,从来没有享受过佛的待遇,大多数时间都在三恶道中受苦,生死轮转不休,因此说第八识与七识互不相代。第八识遍一切处、一切界、一切法、一切时、一切地,意识稍微聪明点的都会推理,到处都是第八识,想一想就知道第八识大概怎么样,关键是这样想有什么用?凡夫贪嗔痴,想的事情可多了,无始劫以来有多少事如愿以偿了?

因此说实相忏悔、用参禅的方法灭罪,对于初机学人是非常不现实的,只有业障轻微一些的,菩萨六度修得差不太多的人,才可以用这样的方法证悟消业,但也不能完全有保证,在佛身边可能性是很大的,离开佛的难度确实是不小的。推理容易,实证难,越到末法时期越是这样,所有人都不能存侥幸心理,必须用真功夫实修,不能偷工耍滑走捷径。

为什么实证第八识以后才能消除罪业呢?因为在实证过程中,能够如理如实的观行五蕴的运作,五蕴在心中越来越空,越来越不实,生灭的现象观察得越来越清晰深透,最后就会断除我见。在证得第八识的时候,再观察五蕴都是第八识出生的,心中更加的无我了空了,当然依五蕴我而造的罪业也是空的,无我无我所了。

就如心经中第一句话: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参禅观行的结果就是照见五蕴皆空,这是证悟的功德,五蕴空了无我了。观行的最后结果,就是照见,这个照见就是顿悟,照就是心灯不动,智慧光芒映出五蕴的影像,是真心第八识的影像,没有五蕴,五蕴非五蕴。照见的智慧极不容易生出来,必须广修菩萨的无量功德,接近脱胎换骨的时候,才有可能照见五蕴皆空。照,不是意识的浅思惟,而是意根深细的智慧功能作用,心光发出来了,透过了五蕴,五蕴的真相就显露出来了。

而不作真功夫,不修禅定,不修三十七道品,不断恶修善,不降伏烦恼,业障遮障着,永远不能出生照的智慧光芒,只能去肤浅的推推理,意解意解,研究研究,只在意识上用用力,意根入不进来,那么意根的凡夫骨头永远换不了,命终该是凡夫胎还是凡夫胎,因为入胎这件事就是意根说了算,由意根和业力决定的,意根就代表着业力。让意根生出智慧,改变意根,才能改变业力,消除罪障。

七、诸佛菩萨的恩德

一个人从最初接触佛法开始,直至最后成佛,至少有一半的业障,甚至大部分的业障,是诸佛菩萨给背负和消除的。甚至每个众生有学佛因缘,都是诸佛菩萨加持护念的结果。如果单凭众生个人,那么深重的业障,能遇见佛法就已经相当不容易了,何况修行佛法,何况不走错路,何况能小有成就,更何况得解脱。等觉妙觉菩萨还需要诸佛护念,才能顺利成佛,何况每个凡夫众生,不依靠诸佛菩萨加持护念,每走一步路都是困难重重,荆棘丛生,寸步难行,没有下脚处。

师恩浩荡,所以我们真应该感恩诸佛菩萨,心常怀有报恩之心,信佛语,尊佛教,守佛戒,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以诸佛菩萨为师,永不背师叛教。发大誓愿,自利利人,消除烦恼,清净自心,以所修一切善行、善愿、善法,回向法界一切众生,以此来回报诸佛菩萨的救度之恩。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可是诸佛菩萨的涌泉之恩,我们能否以滴水回报?那么多人不思诸佛菩萨的恩德,反倒诽谤三宝,违背良师,与益友为仇为对。不知恩义之人,将绝解脱大道,永受三途之苦。

八、什么人才能替人背负业障?

关于背业这件事,还要看体力,比如一个人摔倒了,需要人搀扶起来,如果是一个三岁孩子,想要过去把那个人拉起来,那是无可奈何的,何况搀扶起来和背起来。比如一个人有五十斤重物需要人帮助抬走,一个弱不禁风的人是无可奈何的,心有余力不足,更重之物,非大力士不可。背负业障也是如此,如果自身业障重重,不堪重负,谈何替别人背负业障?业障凭何被你背走呢?普通人何德何能背负得了别人的业障?都是诸大菩萨在背负众生的业障。

普通学佛人尽管有善心善愿,想要帮助业障重的人减轻业障,就替人念经念佛回向,祈请诸佛菩萨加持,依赖诸佛菩萨的神力护佑,减轻别人的障缘和苦受;然而这也需要学佛人自身有修为,能感应到诸佛菩萨的暗中加持和护佑,如果自己本身没有修为,那就无法感应到佛菩萨,别人的业障仍旧是原来的业障。

若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很多学佛人学佛三十年,求人超拔超度了三十年,直到死去,都没有过得了业障关。这是因为做超拔超度的人没有修为,就没有能力减轻业障,没有修为的人是不可能超拔得了他人,没有能力度脱冤亲,只能把冤亲留在身边多些干扰而已。所以想要替别人背负业障,还需要有大雄大力大慈悲。比如说为众生回向,度脱众生,首先需要自己有功德和福德,才能回给别人,功德越大福德越多,别人得到的才会越多。如果自己本身一无是处,拿什么送人礼物?拿什么回给别人?所以修行才是硬道理,没有修行什么也别谈。

九、如何忏悔消除业障

最初学佛,都要按照那个发愿文忏悔和发愿,一个是忏悔,一个是发愿,这两项要多做,天天在佛前做,才能消除恶业,发起善愿清净愿,由善愿牵引,修行就会越来越顺利。发愿很重要,忏悔也很重要,不忏悔业障障碍着会很苦恼,天天忏悔消业以后,身心就会越来越轻安,修行越顺利。

早晚课本上有三皈五戒忏悔文,还有我写的意根忏悔文,这两个忏悔文对照着,在佛前忏悔往世所造的一切恶业,大大小小的恶业不管能不能确定以前造过,一律都要忏悔,在佛前发露出今世所造的业,并发誓永不再造。忏悔发愿都要真诚,发自内心,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诚心诚意,才能业消心净。心清净一些以后,烦恼习气再扭转一些,然后在清净大愿的牵引下,修行自然就会走上正道。

十、忏悔只能消除心性上的烦恼恶业

问:我天天早晚忏悔发愿,身口意比以前清净很多,但有个别时候不自觉还会犯贪业与嗔业,这样的忏悔是不是没有深入意根,属于不如法,还没有消业?

答:忏悔以后,不见得业障一下就能都消净了,肯定还有余业没有了,还有烦恼障,因为每个人忏悔未必都能彻底和到位。另外忏悔消除的只是一部分性障烦恼业,不大可能把全部性障都消除,而且还有罪障无法消除,这就不可避免的要有罪报,所以有时候还会不自觉的犯贪和嗔业,能做到这点已经很好了,算是如理如法了,也消了很多业。

在佛世时有个居士诽谤四果阿罗汉,那个阿罗汉马上上堂敲钟集众,告诉那个居士说:我证得阿罗汉果了,你赶快在大众面前跟我忏悔诽谤业,否则就会受地狱果报。那个居士马上就当大众面跟阿罗汉忏悔,阿罗汉说:我原谅你了,愿你消除罪业。但是这个居士命终还是入到地狱受报了。

这个故事不是说忏悔不管用,不能消业,而是说忏悔只能消除心性上的罪业,事相上的罪业已经造作,成为了事实,那是无法消除的,只有受报才能消除。那个居士忏悔之后,性障是没有了,但罪障还存在,所以就去地狱受报了,如果不忏悔,性业加罪业在地狱受的苦会更大,很难承受。所以我们都要尽量的小心身口意行,尤其是对三宝,更要谨慎,不要造任何的诽谤业。

如果烦恼业障全部消净了,那就证果和成佛了,事实是不是那么容易都忏悔清净的。烦恼业障是一点一点减轻的,虽然减轻了,偶尔还会发作出来,这都是正常现象。忏悔深入到意根以后,还要看深入到什么程度,改变到什么程度,肯定是程度不够。如果程度足够了,烦恼就会都断尽了,程度不够,当然还会有烦恼业障,这都是正常现象。只要你比以前进步了,每天都在进步,这就是个好现象了。

十一、如何化解业障?

学佛学到有的时候,有进功了,马上就要上去的时候,业障马上就会在前边挡住。业障这个东西是长眼睛的,专门在关键之处等着你,在上升的路口守着。意志力稍微不坚强的人,就会被卡住,非常不坚强的人,就会倒退,甚至会退回解放前。我见过很多学佛人,不是被卡住,就是倒退,个别的都不信佛了。如果只是不信佛,还说得过去,就怕再诽谤三宝,诽谤从前所修所学,那个后果,想想就觉得非常可怕。

由于无始劫以来,每个众生经历的都有一些差别,所以意根的性体各有不同。牛鼻子是有,诸佛菩萨有善巧方便牵,或软或硬,或劝或罚,最后都能把众生推上解脱道。期间的过程肯定曲折,道路肯定艰辛,都要经历一番寒彻骨,才能迎来扑鼻的梅花香。学佛这条路非常不好走,因为每个人的业障都重,无始劫的业太多太大,就像逆水行舟一样,不进则退。如果没有佛菩萨和护法神的护持,我们每个人都不能有一点点成就。单单业障那关,自己无论如何都过不去。业障的力量是如此之大,我们都应该极其小心自己的身口意,不要造作恶业,不要太自信。

业障现前的时候,要如何对付过去?甘心承受是一方面,积极努力改变业障也很重要。业是能转化的,通过持戒、忏悔、智慧观行,都能够转化和减轻业障。众生无始劫以来造作了数不清的恶业,只靠承受无法都能承受得了和受得完,况且在没有断除烦恼的时候,还会接着造作恶业,形成新的业障。如果地狱业障现前,如何能承受得了?辛辛苦苦学佛几十年,命终地狱业成熟了,甘心去地狱受报?涂灰外道为了解脱,消除业障的办法是无限的折磨自己受苦,以为这样业就会消除断尽,然后解脱。佛说无始劫以来那么多的恶业,靠受苦就能都消灭吗?根本不能。所以只被动承受还不是究竟办法,还要积极的用智慧去消除和转化。

如何用智慧去转化?因为业障是因为愚痴无明而造作出来的,认为五阴为实有的我,为了这个我而造成了业障,现在要消除业障,就要破除愚痴无明,观照五阴无我,我既无,因我而造作的恶业也无,断除了我见,业障就会消除属于三恶道那部分。智慧越大,破除的愚痴无明就越多,消除的业障也越多越大,这样无明越来越薄,业障就会越来越轻微。智慧如热汤,业障如坚冰,只要不断的浇上热汤,坚冰早晚都会化掉。最后还要多修福,福大压人,福小被压,福大业障就会绕着走,学佛这条路就会顺利了。

十二、为什么越精进越有障碍?

学佛修行犹如逆风行车、逆水行舟,车船越快,阻力越大。业缘如风如水,顺之生死三恶道,逆之解脱涅槃。当然是顺之舒服,不用使力就自动下滑,逆之则阻力重重、步履维艰。但是修行人就应该勇敢,不畏障缘,阻力越大,障缘越大,越要勇猛地冲破过去,绝不甘心受业力的摆布和控制。

一鼓作气突破业障关,是最省力的办法,遇阻则退,面前总有屏障,障蔽解脱。学佛修行不温不火的人,什么障缘也不会出现,家庭和睦,事业顺利,身体健康,钱越赚越多,世俗里事事顺利,无干扰无魔障。因为你不精进,没有出离的迹象,就没必要干扰你,反正也是三恶道的客,自是不愁讨债,冤家不担心你脱离手心。因为不精进,也搅动不了业种,不能促使业种提前成熟受报,受报之后无债一身轻,修行顺顺利利的。但是业种不成熟,业缘不出现,仍然在如来藏里眠藏着,牵着你在六道里生死无依,对于解脱永远是障碍。

十三、如何对待逆境?

问:在不好的境界来的时候(比如说遭到恶骂等),怎么样的处理方式是最有智慧的?是忏悔,还是保持清净心如如不动,本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原则,当境界不存在而不争不辩?还是发愿替所有众生承受这个逆境,愿所有众生都能遇到吉祥圆满的善境界,还是其他什么方式,比如念佛?

答:在不同的学佛阶段,对逆境的处理方法应该是不同的,不同的逆境,处理方式也是不同的。差别在于,如果逆境是由于自己无明烦恼和过去的业障引起的,那就要检查自己的过错,明因识果,忏悔业障和无明。当自己明明有业障,有过错的时候,就不能如如不动了,也不能把这些境界看作是虚妄的而不理,这样只能继续自己的无明,增长愚痴。而你自己遇到的逆境,是自己的问题,需要自己承受,并不是替众生承受,这跟众生无关。当你没有什么过错的时候,逆缘无故加之于自身,这时为了降伏自心烦恼,就要看空外境,对境界保持如如不动,甘心承受一切,而又无所受。

当自己烦恼重,也没有智慧的时候,在遇到逆境时应该反观自心,检查自己的无明烦恼,要明了其中的前因后果,如果检查出是自己的问题,应该及时忏悔,纠正错误,这样才能增长智慧,减轻无明烦恼。这个时候就不应该把逆境当作是空的来对待,如果空掉了自己的无知烦恼,就不能认识自己的无明烦恼,就不能增长智慧,减轻烦恼,学佛就没有实效。

当智慧严重不足的时候,不能把逆境看空,忽略过去,也不能对境界如如不动,因为这时候正愚痴于境界,对境界不明了,这时候需要的不是空慧,而是需要识因达果,明确因果关系,从而能断恶修善。比如说一个孩子还不识字的时候,不能把识字这个事情看空,而不去努力识字,不能分辨是非善恶的时候,不能把是非善恶看空,而不去分辨,这样只能继续愚痴。

极大多数人对于世间以及出世间的理都不明了,没有分辨力,对一切行为规范和准则都是稀里糊涂,相当愚痴。处于初学的断恶修善阶段,处于明因识果阶段,如果把所遇到的一切境界一切法都看空了,不当回事,不理不睬,那就无法明了因果,不能认识自己的无明烦恼,不能修正自己的一切行为。没有正思惟也就不能获得智慧,永远愚痴下去,死后仍然去三恶道受愚痴果报,尤其是会延长在畜生道的时间。

很多人学佛都是颠倒着修,不该空的时候非要去空,该空的时候却不空,导致智慧始终生不出来。修正自己内心错误思想的时候,一定不能空,不能轻易放过境界,忽略境界。对自身和五蕴世间认识不清的时候,要正思惟这些法,以达到对法有清清楚楚的认知,不愚痴。什么情况下才能空掉境界呢?在遇到色声香味触,心里生起贪爱黏腻的时候,这时候空掉境界,就能降伏贪爱,降伏贪嗔痴烦恼。当因为太把境界当作真实的法而去抓取的时候,才要想方设法地空掉境界,就不会去抓取空的法了,从而降伏贪嗔痴烦恼。

十四、僧人总搞超拔超度是否如法?

凡是经常搞超拔超度的寺院都非常乱,出家人无法安心修行。因为僧人普遍修持不足,修行力度弱,道行还不行,无力超拔众生,那些被超拔的阴界众生根本超拔不出去,然后留在寺院起是非,搞得出家人不是身体多病,就是烦恼事多,互相之间矛盾多,无心修行,正常修行是不可能的了。有个别专门作超拔的寺院因为没有被超拔出去的阴界众生太多,造成寺院混乱不堪,阴界众生都留在寺院里不能投生,越聚越多,又没有足够的香火供养,就在寺院里闹事,最后寺院被迫关门了。

主要是搞这些事,僧人自己无法安心修道,被业障牵缠,自己的业障也不轻,修行起来都很不容易,还要花费时间精力去替别人背负不应该背负的业障,那怎么能有修行的心境呢?要求僧人超度自己的冤亲债主,为自己背负业障,就是非常无理的要求,即使是给与金钱补偿,那些钱与业障比较起来,无论多少钱,都不成比例。是生死大事重要,还是得那点金钱重要,有智者都能分辨得出来。所以居士们尽量不要去寺院花钱祈求出家人为自己家人超度,给多少钱都是少,关键不是钱的事,这样会增加出家人的业障,阻碍出家人正常修行,无法出离生死苦。佛经上没有讲的,佛世时没有做的,我们就不要强求去做。

十五、忏悔得轻安

一个七十九岁老人的忏悔功课:这几天我早五点起来观行,坐着坐着感觉从丹田升起一股强大的气流,把我紧紧的包住了,捆住了腿,气流继续上行,到腰又到头,呼吸都十分困难。我坐在那里开始参我是谁这个话头,结果就大哭起来,顿足捶胸。我就从座位上起来给佛磕头,越磕越哭,心里说:我不就是一个又丑又老的老太婆吗?整天贪吃贪睡,自私自利的家伙吗?种种不堪都是我,真痛恨这个臭皮囊。

接着我又跪在佛前忏悔说:我就是一个臭皮囊,像我这种人只配去地狱。然后我又回到座位上继续观行,身体又被牢牢的定住了,就这样不知不觉过去了二个小时,这时我想起来还得给孩子做饭,于是就起座,可是动做非常迟缓,脑也不怎么好用了,机械的做着一些动作,心无杂念无妄想。

昨天上坐也是这样,想起法师写的意根忏悔文,我对自己说:你为什么忏悔文哪条都有犯?就这样一边打坐一边忏悔,很快又过了两个小时,坐禅期间出了好几次香味,下坐时动作非常慢。今天上座就舒服多了,身体也不痛了。心安稳多了,很快过了一个多小时。 请问法师这样修行可以吗?这是不净观吗?

点评:这个忏悔的初步效果很好,达到了心清净、身轻安、禅定增长的效果。但是在忏悔中知道自己错了,不必诅咒自己下地狱去三恶道等等,不要有任何的恶咒恶语相加,话出口将来就会兑现,应该发善愿好愿,有改过之心就行,改正恶心恶行就好了,不必太痛恨自己,对其他人也是这样,要有良好的祝愿,不要用恶咒。

忏悔能消除宿世的恶业,业障消除,遮障就消除,身心都会轻安,得深禅定,观行思惟顺利,修行容易走上正路,并且进展很快。坐禅中闻到的香味,如果是从自己身体里发出来的,说明是自己心清净了,身体也清净了,就有香味出来,有时从鼻孔出来,有时从牙齿中出来,有时从喉咙里出来,有时全身都会冒香气。如果香味是从外边进入鼻孔的,说明是有佛菩萨和护法神在照应着自己,或者有天人来围观你,向你学习。

从你现在的思想认知,还是应该从观行五蕴断我见开始起修,不要太早参禅,先断我见再参禅就会比较顺利,我见不断,不可能证得真心自性。年纪大了,还要多发清净大愿,以保证命终能往生极乐世界,以后再回娑婆度众生,命终能往生是非常好的归处。

十六、做错事是当面道歉还是心里忏悔就行?

知道自己错了,做了对不起人的事情,就要忏悔和道歉。道歉是向对方诚挚地表达自己的歉意和愧疚,以弥补对方的心理缺憾,消除对方的不快感,同时也会解冤释结,消除心里芥蒂,让关系融洽和谐。而忏悔道歉应该是要有个目标,有个对象,因为做了对不起人的事情,就要对这个人当面发露自己的过错,忏悔道歉,以表自己的诚意,这是真正认识到了自己对不起别人,想要改过,并且弥补这个人。

如果不对这个人当面道歉忏悔,只在心里忏悔,不敢面对这个人,这样的忏悔是没有诚意的,不能消除对方心里芥蒂,也不能弥补对方的心里缺憾,不能改变双方的关系。人家受到了伤害和不公平待遇,既然自己认识到了,就要对人家有所补偿,最起码心理情绪方面的补偿要有,当面把事情解释清楚,让人家心里释怀,这是最起码的尊重和忏悔。你这边有种种心理情绪,对方一概不知,两个人的意根没有对接,心里的结就不会完全解开,隔阂不能完全消除,这个忏悔就不彻底不究竟,是有逃避问题和不敢面对错误的心里倾向。

十七、真忏悔的功德受用

垂天之翼叙述自己忏悔口业的经历:弟子造了口业后,心情烦躁不安,不管是念经还是佛菩萨拜忏、诵大悲咒,心都没有平常时的清净。于是弟子打坐想平复一下心情,坐了一个小时依旧如此,于是在心中向三宝一遍遍地忏悔。感觉自己犹如阿难尊者说的失去了父母的穷孩子一样,无比悲伤、痛苦,头上像顶着一个气球,心脏也疼,想想这个时候师父可能也在禅坐不好打扰,就擦擦眼泪继续打坐。

过了几分钟,忽然从脚筋到后脑充满了生机,一瞬间全身出汗,眩晕与心痛都消失了,赶快抓起手机给您发信息,就是十一点十分的时候,然后继续打坐到十二点入睡。梦中弟子背着一堆用包袱皮包裹的东西,挨家挨户去还债,我说:师父,弟子背这么多东西好累啊,要不我把他们都叫出来一起还好吗?您说不行,需一个一个还债。今天想了一上午,现在谁还用包袱皮包东西,难道还的是宿债吗?梦中还债能消业吗?

以上是弟子拜忏的经过,弟子之前从没经历过拜忏,忏悔之后身心得清净,头脑清醒,同以前感受到的清净相比更进一步了,请师父为弟子开示、指导。

回复问题:造了不善口业之后,能够及时反观,能知口业的善恶、是与非,并且还能及时忏悔,这是走上了修三十七道品中四正勤之路,四正勤修好之后,恶断善生,才能做到修行如意,善根就增长起来了。这是学佛修行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就谈不到修行,离证道还很远。这是发自肺腑的真诚忏悔,是意根的真忏悔,不是意识流于形式的假忏悔,因此忏悔之后恶业就消除了。

在坐中气脉涌动,浑身出汗,病痛消失。继而在睡梦中,意根开始酬偿宿债,一个一个地偿还过去世的债务。忏悔消业就是这个原理,梦见还债这件事,就是意根以梦显示自己的业障消了,宿债还了一部分。消业还债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修行就没有障碍了,禅定会生起,智慧会增长,修行进步快,见道也就快了。

所以学佛修行的最初,都应该要真诚地忏悔三世业障,业消的时候,都会有各种预示的。烦恼消除也有各种预示和显示的,通常是在梦中和定中显示。有些人自己身口意行不清净,造了恶业以后却无觉无知,从来不反省,不自知,不忏悔,以后还会重复造作恶业,很显然此人没有修四正勤,没有断恶修善。佛教里偏偏是这些人总是自称证果和明心,而修得好一些的人,从来不胡乱高判自己,都是实事求是,用智慧如理思惟判断。

这些修行过程都有没有,很显然是还没有进入正修阶段,怎么能见道呢?自己应该时常检查自己的修行是否上路进入正修行阶段了,目前所处的水平和层次如何,如果任何预兆都没有,烦恼和业障还都挺重,就不要再自认为证果明心,自认为圣人了。圣在哪里了,能看得出来吗?越这样越说明自己的我重,我慢高慢越重。

见道之前需要修的法很多,过程当中种种经历都要有,经历哪段过程,修行到什么程度,都会有预示提示和显示的,那都是证据。如果什么经历也没有,仅凭一张嘴说东说西,谁都没法相信,最主要的是如来藏没有任何记录,任何人说什么都没有用。如果想当圣人的话,实在没别的办法了就多求求如来藏,让如来藏通融通融,高抬贵手,早点给呈现出圣人的殊胜境界和果报。如果如来藏铁面无私,公正办事,那就没办法了,该什么身份还是什么身份,佛给印证都没有用。

十八、心缚尘劳不如觉醒修道

由于业力突然间意外死亡,心里没有准备,一般情况下是不容易再投生的,无法投生就会成为孤魂游魂,尤其是死时尸体残缺不全或者是全无者,更无法投生。这类众生心里非常没有归宿感,惶恐不安,很痛苦。意外死亡的人不容易投生,往往会在自己死亡之处等待机会,或者想办法制造意外事故,借着新死之人的魂再次投生,俗语说是抓替身。自杀的人也是这样,只有抓到替身,才好投生。所以发生事故之处,以后会隔段时间再次发生事故,甚至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事故,不仅是地面,空中、水中事故都是如此,好多事故是众生的执念造成的。

为了救度这些横死意外死亡的人,让他们尽快投生,我们就要为他们念佛念经回向,让他们明理,去除执着和执念,增加他们的福德,让他们有机缘想去投生就去投生,不要守着死亡之处,徘徊不已。我们应该发慈悲心,抽点时间念佛念经给这次空难者回向,如果他们能在一个月之内投生,以后在同一地点就不会再次出现意外事故。

每个人早晚都会死,但尽量不要横死,不要意外死亡,最好是善终、正常死亡,最起码要落得全尸,这样后世才好办。好死善终也是福德所感,善业所招,所以我们尽量在日常生活中随缘行善积德,不要做恶事,损人之事一定不要做,尤其是对三宝,能护持则尽量护持,不能护持也不要毁谤,起破坏作用,要做到言行无亏,避免今世后世受到重大的恶报。

这次空难者,有不少人的人生还算圆满幸福吧?工作事业家庭都挺不错,令人羡慕吧?可是结局如何呢?几十年时间的所谓圆满幸福快乐,后世却是千万年甚至更久的苦痛,流离失所,身心难安,甚至想要有个色身都很难。所以有智慧的人,眼光一定要放长远,格局一定要大,眼界一定要宽,站得要高看得要远,以有生之力,搏永生之安稳。要做聪明有智慧的人,不要目光短浅,心胸狭窄,心量短小,只顾眼前蝇头之利,不管未来无量劫的生死苦痛。

有多少人找借口说,我现在还不能出家,还不能全心修行,因为我在世间还有责任和义务。可是如果你的家人和亲友突然间消失不见了,你的责任和义务该怎么算?如果你自己突然间消失不见了,还谈什么责任和义务?所以趁着有生之年,趁着还有精力,应该多做一些真正有意义的事,多做一些有利于更长远之事,别只顾着目前几十年,几十年时间确实是很短暂很短暂,未来长劫却是很长很长,长得无法计算,你是应该在意这几十年的人生享乐,还是更应该考量后世长劫的安稳?世间之事,早就应该心清如镜了,什么事还能迷惑住自己的双眼和心智?智者应善思。

回顶部